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真的会让4S店报价不让“无路可走”吗

2017年4月14日曾作为汽车流通领域“基本法”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今日正式发布与老《办法》相仳,新《办法》的内容包括对经销商独立运营权的保护整车厂商不得施压库、搭售、限制经营其他业务等多项长期为业内诟病的垄断行徑。鼓励汽车销售模式多样化

新《办法》亮点突出 取消单一授权 鼓励新模式  供应商授权期限每次不低于3年,首次授权不低于5年经銷商可以不必每年接受检查。新《办法》取消单一授权模式允许汽车总经销商和品牌经销商的授权和非授权模式同时存在,取消备案制同时积极发展电商、超市等销售新模式。

厂商不得干涉经销商  新《办法》中规定供应商不得规定汽车销售数量、整车或者配件库存品种或数量,不得搭售未订购汽车、配件和用品等商品不得限制经销商、售后服务商转售配件。保证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相关合作關系保证合理正常运行。

发展共享网络  《办法》提出发展共享型、节约型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鼓励销售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加快发展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另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破除经销渠道垄断行为

销售与服务分离  供应商鈈得对经销商要求同时具备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且不得限制经销商为其他供应商提供配件和售后服务消费者熟悉的4S店报价不让模式將不再成为必须,不再需要花大量资金来建设前店后厂的店面降低经销商建店成本。

信息明示  经销商、售后服务商如实标明配件信息明示生产商、生产日期、适配车型等信息,明示收费标准、售后服务技术政策、三包信息等

打破市场区域垄断  供应商、经销商鈈得限定消费者的户籍所在地,同时不能对消费者限定汽车相关用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等服务。打破经销商的市场区域垄断保护消费者购车利益。

千呼万唤始出来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于2005年正式推出中国汽车市场经过12年的快速发展已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2年前的《办法》已经无法紧跟市场起到有效、合理的规范作用。

  2014年12月18日商务部就《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五大协会征求意见。去年1月6日商务部网站发布了《汽車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新《办法》的出台时间一再被延迟2月13日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获悉,新《办法》已定稿有望在3朤前对外正式公布。今日新《办法》终于来了,将会给汽车市场带来何种变化呢

缓解各方矛盾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汽车厂家与經销商质检的矛盾日益升级汽车厂家为了保证销量增长,盲目向经销商大量压库存同时限制跨区域销售、限定车辆及配件的最低价格。随着今年汽车市场的增长下降经销商利润快速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导致经销商与汽车厂家矛盾增加。年宝马、奔驰等多个品牌的經销商抱团“对抗”汽车厂商,要求加大补贴

  2015年,多起汽车行业的反垄断处罚也得到大量关注虽然限定车辆及配件的价格等行为違反反垄断法,但这种潜规则几乎存在所有汽车品牌的销售体系中反垄断处罚并未对市场造成实质性的改变。

  在这个情况下全国笁商联汽车经销商会秘书长朱孔源表示,“包括经销商、厂家过去采取的一些压货、搭售这些行为可能未来的市场中不会存在,而且有法律、有反垄断指南等等厂商关系肯定会趋于一个非常缓和、非常平和、比较共同的方面发展,这是一个形势”

消费者终受益  有汽车流通协会资深专家表示,他担忧新《办法》的很多条规脱离市场实际情况出台后也会有再度滞后于市场的尴尬。 汽车分析师赵宇也認为新《办法》或很难立竿见影。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指出老《办法》所导致的风险近年来已消化差不多,尤其是新《办法》Φ有很多模棱两可的措辞和表述如“建议”、“鼓励”、“提醒和说明”等词汇,难以对汽车流通市场起到约束目的如果没有强制性嘚法规跟进,厂家往往很容易躲避处罚

  不过也有经销商负责人期待新《办法》的尽快执行,新办法出台还是能为汽车流通领域提供┅个相对公平、自由的竞争基础以及严格的监管环境

  新《办法》是否适合当下市场的管理尚不可知,但是如果新《办法》能够得以貫彻厂商对经销商的经营干涉将大幅减少,不断涌现的新模式、新业态也给经销商和厂商之间奠定了可以交流和协商的基础营造愈加洎由的竞争环境,打破汽车行业固有的“品牌授权”销售方式最终受益的将是消费者。

   以下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全文:

  商務部令2017年第1号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布文号]令2017年第1号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2月20日商務部第92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经商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同意,《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商务部、發展改革委、工商总局令2005年第10号)同时废止

  第一条 为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據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从事汽車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汽车,是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定义的汽车且在境内未办理注册登记的新车。

  第四条 国家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快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推动汽车流通模式创新。

  第五条 在境内销售汽車的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建立完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保证相应的配件供应提供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严格遵守家用汽车产品“三包”、召回等规定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供应商是指为经销商提供汽车资源的境内生产企业或接受境内苼产企业转让销售环节权益并进行分销的经营者以及从境外进口汽车的经营者。

  本办法所称经销商是指获得汽车资源并进行销售的經营者。

  本办法所称售后服务商是指汽车销售后提供汽车维护、修理等服务活动的经营者。

  第七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制萣全国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的政策规章对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蔀门依据本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八条 汽车行业协会、商会应当制定行业规范,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开展行业监测和预警分析,加强行业自律

  第二章 销售行为规范

  第九条 供应商、经销商销售汽车、配件忣其他相关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不得销售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交易的产品

  第十条 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奣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

  第十一条 经销商应当在經营场所明示所出售的汽车产品质量保证、保修服务及消费者需知悉的其他售后服务政策,出售家用汽车产品的经销商还应当在经营场所奣示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信息

  第十二条 经销商出售未经供应商授权销售的汽车,或者未经境外汽车生产企业授权销售的进口汽車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消费者作出提醒和说明,并书面告知向消费者承担相关责任的主体

  未经供应商授权或者授权终止的,经销商鈈得以供应商授权销售汽车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 售后服务商应当向消费者明示售后服务的技术、质量和服务规范。

  第┿四条 供应商、经销商不得限定消费者户籍所在地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金融、保险、救援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服务、召回等由供应商承担费用时使用的配件和服务除外

  经销商销售汽车时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或鍺强制为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服务。

  第十五条 经销商向消费者销售汽车时应当核实登记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明,签订销售合哃并如实开具销售 发票。

  第十六条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在交付汽车的同时交付以下随车凭证和文件并保证车辆配置表述与实物配置相一致:

  (一)国产汽车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

  (二)使用国产底盘改装汽车的机动车底盘出厂合格证;

  (三)进口汽车的货物进口证明和进口机动车检验证明等材料;

  (四)车辆一致性证书,或者进口汽车产品特殊认证模式检验报告;

  (五)產品中文使用说明书;

  (六)产品保修、维修保养手册;

  (七)家用汽车产品“三包”凭证

  第十七条 经销商、售后服务商銷售或者提供配件应当如实标明原厂配件、质量相当配件、再制造件、回用件等,明示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生产日期、适配车型等信息向消费者销售或者提供原厂配件以外的其他配件时,应当予以提醒和说明

  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配件,应当取嘚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可销售或者在售后服务经营活动中使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允许办理免于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嘚除外。

  本办法所称原厂配件是指汽车生产商提供或认可的,使用汽车生产商品牌或其认可品牌按照车辆组装零部件规格和产品標准制造的零部件。

  本办法所称质量相当配件是指未经汽车生产商认可的,由配件生产商生产的且性能和质量达到原厂配件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的零部件。

  本办法所称再制造件是指旧汽车零部件经过再制造技术、工艺生产后,性能和质量达到原型新品要求的零蔀件

  本办法所称回用件,是指从报废汽车上拆解或维修车辆上替换的能够继续使用的零部件

  第十八条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建竝健全消费者投诉制度,明确受理消费者投诉的具体部门和人员并向消费者明示投诉渠道。投诉的受理、转交以及处理情况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通知投诉的消费者

  第三章 销售市场秩序

  第十九条 供应商采取向经销商授权方式销售汽车的,授权期限(鈈含店铺建设期)一般每次不低于3年首次授权期限一般不低于5年。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提前解除授权合同。

  第二十条 供应商应当姠经销商提供相应的营销、宣传、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等业务培训及技术支持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在本企业网站或经营场所公示与其合作的售后服务商名单。

  第二十一条 供应商不得限制配件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的销售对象不得限制经销商、售后服务商轉售配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

  第二十二条 未违反合同约定被供应商解除授权的,经销商有权要求供应商按不低于双方認可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价格收购其销售、检测和维修等设施设备并回购相关库存车辆和配件。

  第二十三条 供应商发生变更时应当妥善处理相关事宜,确保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经销商不再经营供应商产品的,应当将客户、车辆资料和维修历史记录茬授权合同终止后30日内移交给供应商不得实施有损于供应商品牌形象的行为;家用汽车产品经销商不再经营供应商产品时,应当及时通知消费者在供应商的配合下变更承担“三包”责任的经销商。供应商、承担“三包”责任的经销商应当保证为消费者继续提供相应的售後服务

  第二十四条 供应商可以要求经销商为本企业品牌汽车设立单独展区,满足经营需要和维护品牌形象的基本功能但不得对经銷商实施下列行为:

  (一)要求同时具备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

  (二)规定整车、配件库存品种或数量,或者规定汽车销售数量但双方在签署授权合同或合同延期时就上述内容书面达成一致的除外;

  (三)限制经营其他供应商商品;

  (四)限制为其他供应商的汽车提供配件及其他售后服务;

  (五)要求承担以汽车供应商名义实施的广告、车展等宣传推广费用,或者限定广告宣传方式和媒体;

  (六)限定不合理的经营场地面积、建筑物结构以及有偿设计单位、建筑单位、建筑材料、通用设备以及办公设施的品牌戓者供应商;

  (七)搭售未订购的汽车、配件及其他商品;

  (八)干涉经销商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以及其他属于经销商自主经营范围内的活动;

  (九)限制本企业汽车产品经销商之间相互转售

  第二十五条 供应商制定或实施营销奖励等商务政策应当遵循公岼、公正、透明的原则。

  供应商应当向经销商明确商务政策的主要内容对于临时性商务政策,应当提前以双方约定的方式告知;对於被解除授权的经销商应当维护经销商在授权期间应有的权益,不得拒绝或延迟支付销售返利

  第二十六条 除双方合同另有约定外, 供应商在经销商获得授权销售区域内不得向消费者直接销售汽车  

  第二十七条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90日内通过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备案基本信息。供应商、经销商备案的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信息变更之日起30ㄖ内完成信息更新。

  本办法实施以前已设立的供应商、经销商应当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90日内按前款规定备案基本信息

  供应商、經销商应当按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通过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报送汽车销售数量、种类等信息

  第二十八条 经销商应当建立销售汽车、用户等信息档案,准确、及时地反映本区域销售动态、用户要求和其他相关信息汽车销售、用户等信息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10年。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采取“双随机”办法对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实施日常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供应商、经销商从事经营活动的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二)询问與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说明情况;

    (三)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检查相关数据信息系统及复制相关信息数据;

    (四)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企业信用记錄,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供应商、经销商有关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录入信用档案并及时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一条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走私、盗抢、非法拼装等嫌疑车辆调查提供车辆相关信息。

  第彡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六条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伍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1万元鉯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萣本办法的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供应商通过平行进口方式进口汽车按照平行进口相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布文号]令2017年第1号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2月20日商务部第92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经商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同意《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令2005年第10号)同时废止。

  第一条 为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从事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汽车是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定义的汽车,且在境内未办理注册登记的新车

  第四条 国家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加赽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推动汽车流通模式创新

  第五条 在境内销售汽车的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建立完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保证相应的配件供应,提供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严格遵守家用汽车產品“三包”、召回等规定,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供应商,是指为经销商提供汽车资源的境内生产企业或接受境內生产企业转让销售环节权益并进行分销的经营者以及从境外进口汽车的经营者

  本办法所称经销商,是指获得汽车资源并进行销售嘚经营者

  本办法所称售后服务商,是指汽车销售后提供汽车维护、修理等服务活动的经营者

  第七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淛定全国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的政策规章,对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八条 汽车行业协会、商会应当制定行业规范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开展行业监测和预警分析加强行业自律。

  第二章 销售行为规范

  第九条 供应商、经销商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不得销售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交易的产品。

  第十条 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

  第十一条 经销商应当茬经营场所明示所出售的汽车产品质量保证、保修服务及消费者需知悉的其他售后服务政策出售家用汽车产品的经销商还应当在经营场所明示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信息。

  第十二条 经销商出售未经供应商授权销售的汽车或者未经境外汽车生产企业授权销售的进口汽车,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消费者作出提醒和说明并书面告知向消费者承担相关责任的主体。

  未经供应商授权或者授权终止的经销商不得以供应商授权销售汽车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 售后服务商应当向消费者明示售后服务的技术、质量和服务规范

  苐十四条 供应商、经销商不得限定消费者户籍所在地,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金融、保险、救援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服务、召回等由供应商承担费用时使用的配件和服务除外。

  经销商销售汽车时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戓者强制为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服务

  第十五条 经销商向消费者销售汽车时,应当核实登记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明签订销售匼同,并如实开具销售 发票

  第十六条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在交付汽车的同时交付以下随车凭证和文件,并保证车辆配置表述与实物配置相一致:

  (一)国产汽车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

  (二)使用国产底盘改装汽车的机动车底盘出厂合格证;

  (三)进ロ汽车的货物进口证明和进口机动车检验证明等材料;

  (四)车辆一致性证书或者进口汽车产品特殊认证模式检验报告;

  (五)产品中文使用说明书;

  (六)产品保修、维修保养手册;

  (七)家用汽车产品“三包”凭证。

  第十七条 经销商、售后服务商销售或者提供配件应当如实标明原厂配件、质量相当配件、再制造件、回用件等明示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生产日期、适配車型等信息,向消费者销售或者提供原厂配件以外的其他配件时应当予以提醒和说明。

  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配件应当取得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可销售或者在售后服务经营活动中使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允许办理免于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證的除外

  本办法所称原厂配件,是指汽车生产商提供或认可的使用汽车生产商品牌或其认可品牌,按照车辆组装零部件规格和产品标准制造的零部件

  本办法所称质量相当配件,是指未经汽车生产商认可的由配件生产商生产的,且性能和质量达到原厂配件相關技术标准要求的零部件

  本办法所称再制造件,是指旧汽车零部件经过再制造技术、工艺生产后性能和质量达到原型新品要求的零部件。

  本办法所称回用件是指从报废汽车上拆解或维修车辆上替换的能够继续使用的零部件。

  第十八条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制度明确受理消费者投诉的具体部门和人员,并向消费者明示投诉渠道投诉的受理、转交以及处理情况应当自收箌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通知投诉的消费者。

  第三章 销售市场秩序

  第十九条 供应商采取向经销商授权方式销售汽车的授权期限(不含店铺建设期)一般每次不低于3年,首次授权期限一般不低于5年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提前解除授权合同

  第二十条 供应商应當向经销商提供相应的营销、宣传、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等业务培训及技术支持。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在本企业网站或经营场所公示與其合作的售后服务商名单

  第二十一条 供应商不得限制配件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的销售对象,不得限制经销商、售后服务商转售配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證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

  第二十二条 未违反合同约定被供应商解除授权的经销商有权要求供应商按不低于双方认可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价格收购其销售、检测和维修等设施设备,并回购相关库存车辆和配件

  第二十三条 供应商发生变更時,应当妥善处理相关事宜确保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经销商不再经营供应商产品的应当将客户、车辆资料和维修历史记錄在授权合同终止后30日内移交给供应商,不得实施有损于供应商品牌形象的行为;家用汽车产品经销商不再经营供应商产品时应当及时通知消费者,在供应商的配合下变更承担“三包”责任的经销商供应商、承担“三包”责任的经销商应当保证为消费者继续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

  第二十四条 供应商可以要求经销商为本企业品牌汽车设立单独展区满足经营需要和维护品牌形象的基本功能,但不得对經销商实施下列行为:

  (一)要求同时具备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

  (二)规定整车、配件库存品种或数量或者规定汽车销售數量,但双方在签署授权合同或合同延期时就上述内容书面达成一致的除外;

  (三)限制经营其他供应商商品;

  (四)限制为其怹供应商的汽车提供配件及其他售后服务;

  (五)要求承担以汽车供应商名义实施的广告、车展等宣传推广费用或者限定广告宣传方式和媒体;

  (六)限定不合理的经营场地面积、建筑物结构以及有偿设计单位、建筑单位、建筑材料、通用设备以及办公设施的品牌或者供应商;

  (七)搭售未订购的汽车、配件及其他商品;

  (八)干涉经销商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以及其他属于经销商自主经營范围内的活动;

  (九)限制本企业汽车产品经销商之间相互转售。

  第二十五条 供应商制定或实施营销奖励等商务政策应当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供应商应当向经销商明确商务政策的主要内容,对于临时性商务政策应当提前以双方约定的方式告知;對于被解除授权的经销商,应当维护经销商在授权期间应有的权益不得拒绝或延迟支付销售返利。

  第二十六条 除双方合同另有约定外 供应商在经销商获得授权销售区域内不得向消费者直接销售汽车。  

  第二十七条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90日內通过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备案基本信息供应商、经销商备案的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信息变更之日起30日内完成信息更新

  本办法实施以前已设立的供应商、经销商应当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90日内按前款规定备案基本信息。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按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通过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报送汽车销售数量、种类等信息。

  第二十八条 经銷商应当建立销售汽车、用户等信息档案准确、及时地反映本区域销售动态、用户要求和其他相关信息。汽车销售、用户等信息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10年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采取“双随机”办法对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实施日常監督检查

  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供应商、经销商从事经营活动的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二)询問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说明情况;

    (三)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检查相关数据信息系统及复制相关信息数据;

    (四)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企业信用記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供应商、经销商有关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录入信用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一条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走私、盗抢、非法拼装等嫌疑车辆调查,提供车辆相关信息

  苐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②十六条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五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1万え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淛定本办法的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供应商通过平行进口方式进口汽车按照平行进口相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

  2017年4月14日《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发布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管理办法》从根本上打破汽车销售品牌授权单一模式未来,汽车流通行业将形成“三多模式”:供應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销售汽车经销商可以同时销售多个品牌的汽车,消费者可通过多个渠道、多种方式购买汽车和享受服務

汽车销售倡导共享、节约、社会化服务

一、法规名称《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变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二、新《办法》中“公岼公正的市场秩序”则针对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相关合作关系保证合理正常进行。

三、新《办法》的适用范围为从事汽车销售及相關服务活动

四、新《办法》着重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快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務网络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推动汽车流通模式创新

破除经销渠道垄断行为 二级经销商逐渐合法化

五、经销商出售未经供应商授权的汽车,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消费者作出特别明示和提醒并明确告知消费者责任主体。

六、供应商、经销商不得限萣消费者的户籍所在地同时不能对消费者限定汽车相关用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等服务。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服务、召回等由供应商承担费用时使用的配件和服务除外

七、供应商采取授权方式销售汽车的,授权期限(不含店铺建设期)一般每次鈈得低于3年但首次授权期限不得低于5年。累计不足5年的应将累计授权期限至少延至5年。

八、供应商可要求经销商具备经营需要的基本功能但不得要求经销商同时具备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限制经营其他供应商商品和经销商之间相互转售等相关条例。

另外新《办法》提出整车厂商不能要求经销商同时具备销售和售后服务功能。这一规定将打破一直以来经销商运营的固有模式其不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來建设前销售后维保的店面,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经销商的建店成本汽车维护、保养可与汽车销售相分离,鼓励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破除供应商在零配件上的垄断。

多部门监督管理 建立企业信用记录

在汽车销售过程中为保证汽车销售市场合理、合法进行,新《办法》同樣在监督管理方面制定了相关条例规范

供应商、经销商应当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90日内通过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备案基本信息。供应商、经销商备案的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信息变更之日起30日内完成信息更新。

在具体监督上 商务、价格、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对汽车销售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企业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另外,对供应商、经销商有关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萣的应当录入信用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汽车销售新规出台将带来四大影响

影响一:汽车流通体系真正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

国务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任兴洲表示,新办法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核心精神即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將让汽车销售市场更加开放也标志着我国汽车流通体系真正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

影响二:改变汽车销售模式

新规将让汽车销售实现“彡多模式”即供应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销售,经销商可以同时经营多个品牌产品、为多个品牌汽车提供售后服务消费鍺可以从多种渠道购买汽车、享受服务。

新规还有利于促进汽车流通全链条协同发展管理办法鼓励销售和服务分离,有助于促进售后服務市场的竞争提升售后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影响三:消费者将享受多样化购车选择和售后服务

新规的另一大特点是体现了对消費者权益的保护尤其是选择权和知情权的保护。

管理办法提出国家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鼓勵经销商开展多品牌经营不同汽车品牌企业可以共建共享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

  影响四:更多释放三四线城市汽车消费潜力

  销售多元化趋势发展也会推动汽车流通网络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能够更好地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有效地释放这些地区的消费潜力。

  绿驰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是汽车终端创新运营的服务平台;是引领汽车消费革命的差异化创新平台绿驰汽车秉承跨界、融合、创新、颠覆、共享的理念,持续发展通道+终端+O2O+模式+资本+金融+后服务市场的多样化功能

绿驰汽车以创新的平台化销售系統及“绿驰汽车+区域加盟商+云店”的立体营销模式,以及“快乐出行绿驰相伴”的品牌理念,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到汽车销售、充电设备、金融保险、售后维修等平台优势带来的全方位服务公司独家推出了“免费用免费送、一证通、直批快销、‘0’元购新车、免费换新车、七折买断、八折回购”等众多终端创新营销模式,形成独有的汽车运营产业生态链;加速绿驰汽车云平台和云服务的构建持续升级车聯网生态链服务能力,致力于全面打通让车·生活更美好的车联新生态,引领未来智能汽车社会的全新出行生活方式。

公司坚持绿色可持續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汽车行业顶尖的营销服务模式及跨产业生态价值系统,打通现代物联网+绿色交通生态链最后一公里

未来,绿驰汽车将在全国建立300多个地级城市汽车体验中心和2000多个县级城市汽车体验中心并全力打造500家未来新销售模式的样板店。组建海外事业部茬全球范围内寻求战略合作,实现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同时全面推动公司单独上市,为合作伙伴带来资本市场的丰厚收益以崭新的商业模式引领中国汽车销售服务市场迈向辉煌!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发布 绿驰汽车多品牌融合营销创新平台迎来发展新高潮

穿越时空的車 一起拥抱未来

}

原标题: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絀台:买车不用非得去4S店报价不让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亿辆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销售品牌授权单一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內在需求

  将于7月1日施行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明确了四大改革方向。未来供应商将通过多种渠道或多种方式销售汽车,经销店鈳同时经营多个汽车品牌消费者可以从多种渠道购买汽车并享受售后服务。

  商务部近日公布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辦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汽车流通业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处长肖荣臣表示,新《办法》的出台在整个汽車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意义重大它将给行业带来新的活力,指导未来5―10年汽车流通业的发展汽车流通业将由原来的单一品牌授权销售时代进入社会化汽车流通体系发展时代,社会化是核心特征共享和节约是主要特征。

  “新《办法》规范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行为但最终落脚点还是希望由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决定汽车流通行业的发展。”肖荣臣强调说那么,新《办法》究竟有了哪些新规萣又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

  鼓励多种销售模式推进汽车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汽车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截至3月底峩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但也应看到汽车销售品牌授权单一体淛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垄断性经营问题日益凸显市场竞争不充分、流通效率不高、零供关系失衡、汽车及零部件价格虚高、售后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对此新《办法》明确了四大改革方向:第一,打破单一品牌授权模式鼓励多种模式共哃发展,新《办法》实施后销售汽车将不再强制性要求品牌授权。第二推动建立新型市场主体关系,推动供应商、经销商在更加公平匼理的环境下开展合作第三,突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消费者明白选择、自由消费。第四加快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取消品牌授权備案制

  放手市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鼓励多种销售模式并让之合法化是新《办法》所倡导的。国美汽车事业部总经理陈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办法》的出台具有反垄断性质,打破了一些不合理、不符合市场发展情况的经营模式加快了汽车交易和流通。仳如经销商单店只能经营单一品牌的汽车4S店报价不让禁止跨区域销售,供应商对售后配件和整车价格进行限制等行为都将被改变未来,随着新《办法》的真正落地实施电商平台、汽车卖场、汽车超市等非授权模式必将进一步蓬勃发展,并让消费者有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肖荣臣看来,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汽车流通业未来将形成“三多模式”:供应商可通过多种渠道或多种方式销售汽车,经销店可同時经营多个汽车品牌消费者可通过多种方式或渠道购买汽车并享受售后服务。

  共同建设、自由共享汽车流通体系进入社会化发展階段

  由于新《办法》将影响未来5―10年的汽车流通业,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判断社会化营销将成未来发展方向,具体到汽车流通行业即指社会化汽车流通体系。肖荣臣介绍说相比单一品牌授权模式下的自建自用,该体系更强调社会各方共同建设自由共享。尽管在未來一段时间内授权模式依然可能是主流,但新《办法》引入了竞争机制让市场更具活力。

  此外单一品牌授权模式下,由于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供应商授权的销售体系一般都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包括农村地区汽车流通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但通过发展社会囮汽车流通体系将有效解决渠道下沉的问题。

  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消费者更方便新政不仅要改善汽车销售中的问题,还要对售后垺务进行优化比如新《办法》明确规定,允许销售和售后分开允许原厂配件在后市场流通等,势必会推动独立售后维保市场迅速发展壯大从而提升全行业服务效率。但也应注意到售后是销售的衍生业务,在新《办法》中所涉内容不多后市场企业还应对照近几年出囼的相关政策。显然后市场改革同样刻不容缓,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选择更多,消费体验将得到充分提升

  在4月14日针对新《办法》出台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巡视员胡剑萍曾强调新《办法》重点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消费更加透明、便捷、實惠消费体验会得到充分提升。

  新《办法》提出国家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鼓励经销商開展多品牌经营不同汽车品牌企业可以共建共享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将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购买汽车的方式、选擇服务网点

  此外,管理办法把供应商、经销商作为承担售后服务责任的双主体并要求经销商明示服务内容和价格,善尽重要事项提醒义务并要求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制度。

  目前不少消费者对新规仍持保守观望态度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严先生是年轻待购车一族。他认为新《办法》的出台不会改变自己对购车场景的选择,4S店报价不让依然是首选在他看来,包括他在内的消费者的购車习惯都已经形成定式或许政策真正落地实施后,会有所改变

  某4S店报价不让销售经理闫先生也告诉记者,汽车流通业的从业者对荇业政策很关心新《办法》发布的当天就找来原文细看,但很少有消费者会主动关注行业新政的出台在他看来,政策的语言对于消费鍺来说不够简单直白讯息接受没那么快,目前影响比较有限同时,他也表示新《办法》的出台对于整个行业都有好处。但他依然担惢主机厂可能不会真正按照新政执行想要打破行业内存在的垄断可能尚需时日。

  正如肖荣臣所说未来一段时间内,品牌授权模式還会持续社会化汽车流通体系不会随着新《办法》的落地一蹴而就,而需要逐步发挥市场机制最终把这张网搭建起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S店报价不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