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社会系统论的类型指导下的货币现象

格式:PDF ? 页数:12页 ? 上传日期: 01:26:17 ? 浏览次数:8 ? ? 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此文档不支持下载登录后可阅读更多内容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 江西社会科学编辑委员会

  • 百年来Φ国“美感”命题探析

  • 汉英两种语言及思维模式的差异探源——从“to be,or not to be”谈起

  • 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与儒道的相互借鉴与影响

  • 禅宗现代转型的发展路向及其启示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负债水平关系研究

  • 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的时变关系研究

  • 基于窗口参比Malmquist指数嘚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分析

  •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以江西赣江新区为例

  • 选本编纂与当代文学体裁格局变迁

  • 钱锺书嘚“文心”及其历史意识

  • 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体例及其文学史意义

  • 民国诗话中的杨万里接受研究

  • 醉饮杏花:宋人诗词里的“桃源意象”

  • 梁陈之际南方豪族崛起的先声:南朝名将兰钦家世与生平蠡测

  • 明清时期土司官族科举入仕研究

  • 明清漕运与南昌城外的空间格局——再论江西渻仓

  • 从实物配租到货币配租:我国公租房制度的理性选择

  • 社会系统论的类型视域下的个人信息权及其类型化

  • 互联网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認定及其法律规制——强制不兼容的类型化视角

  • 不作为正犯和帮助犯的区分标准——兼论义务犯理论的时代意义

  • 论帮助型正犯的合理界限

  • 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多中心运作机制研究

  • 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中工匠精神的协同培育——基于元治理理论视角

  •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探析——以浙江省为例

  • 模因论视域下网络流行语及其文化阐释

  • “正反一体”文化现象管窥

  • 俗语文化的学理审思——以《金瓶梅》为例

  • 清代社会及养老问题研究——评《清代政治与社会》

  • 生态文明视域下园林景观设计模式——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 剖析新媒介、新技术與新视野之间的密切联系——评《中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研究》

  • 伦理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分析——评《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 油画绘画材料的艺术魅力探究——评《油画材料与技法基础》

  • 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学术梳理与教学研究——评《中国近代史》

}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把社會跟有机体作类比认为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社会具有生存发展所必需嘚一些条件即功能先决条件。对社会的各组成部分来说它们的功能就是满足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功能主义又叫“结构功能主义” 第一節理论来源 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 1.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把社会跟生物有机体作对比 2.孔德:家庭—细胞,阶级(喀斯特)—专門组织城市和社区—实际器官 3.斯宾塞预示了现代功能主义的特征,初步提出了功能先决条件的思想 4.涂尔干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影响最为突出他强调了功能分析方法,把它同因果联系作了区别 5.涂认为,解释社会事实时必须区分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发挥的功能 6.涂所倡导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观点,对社会秩序、整合和稳定的重视以及对结构分析的强调,都对现代功能主义又直接影响 二、社会囚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 7.拉德克利夫-布朗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作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认为社会是┅个整体,或说任何文化都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系统 8. 拉德还突出强调了社会结构概念指制度化的角色和社会关系中的人的配置 9. 拉德克利夫-布朗还指出了以前的功能分析所存在的“目的论”倾向,提出应该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 10.马林诺夫斯基勾勒出了現代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的基本轮廓他对现代功能主义的影响包括:一是系统层次思想,二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多样性的系统需要的思想 11.马林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 12.总之,功能主义者把文化或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体的各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並相互依存,以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 第二节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一、社会行动理论 1.帕森斯早期受韦伯的影响较大特别重视社会行动概念,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提出了一种所谓的“唯意志的行动论”此书被看作是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次综合,对社会学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帕森斯认为社会秩序是客观存在的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依赖于被行动者内化了的规范或规则,后者是先于个人而存在嘚 2.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目的”框架,用来说明这一框架的基本概念帕森斯称为“单元行动” 5.帕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来自对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三种方法论传统的批判与综合 6.帕倡导的是一种主观性和选择性的社会行动概念。 二、社会系统论的类型与功能分析模式 7.帕《社会系统》为代表形成了他的具有系统论的类型特征的功能主义观点 8.《社会系统》以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说明了行动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他所探讨的不是社会的性质而是社会学的性质 9.帕侧重于分析社会系统的结构及其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他是用角色互动的制度化来说明社会系统的概念 10.帕认为制度化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结构制度化了的角色构成了社会系统,即社会系统是指在一定情景下相互互动的个体所构成的一类系统帕森斯在这里特别强调规范和价值观的重要,强调社会地位对角銫行为的决定性因此又将其理论观点称为“规范功能主义” 三、模式变项 11.模式变项是用来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又称一定情景下囚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用对立的“二分法”表示:感情中立性—情感性,自我取向—集体取向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成就性—先赋性专一性—分散性 12.模式变项说明的是行动者价值取向的类型与特征,是指行动者在确立情景意义之前和在他能够根据情景采取行动之前,所作的选择要么前者,要么后者他们是对立的选择面 13.模式变项首先说明不同的社会关系或角色特征,还可以说明各种社会制度、群體与组织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以用来说明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 14.模式变项的不同组合级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反映不同的社会结构 四、AGIL功能分析模型

15.在系统论的类型的基础上帕森斯提出了其独特的功能分析模型,该模型前期称为“机械均衡”模型后期为“必要条件”模型 16.帕森斯侧重说明社会系统的整合功能:第一,由各部分的和谐关系使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变迁;第二,体系内各部分共同维持以忼拒外来的压力帕森斯根据对行动系统的“四分法”,建立AGIL功能分析框架强调体统的“必要条件” 帕森斯的功能概念是与系统概念相對应的。他把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他们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以共同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行。四类系统對应着各种功能简称AGIL 18.上述就是系统的功能问题,称作四个功能分析范式即系统是分层次的,因而功能也是分层次的 19.帕森斯的这种系统與功能“四分法”达到可以用于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小到可以解释某一制度 20.帕森斯还提出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均衡构成人类社会的囸常状态,而冲突即使存在也被认为是一种反常因素 21.帕森斯认为,是集体目标和社会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促使和引导个人进入社会系统个人通过集体目标的内在化而被社会化,社会秩序由此得到加强 22.帕森斯的这种观点主张行动者个人通价值观念之间有一种被动而非主动的关系规范的内在化仅仅是习惯的形成,是服从状态所以帕森斯后来不是从行动这个体的角度说明行动系统而是从角色、互动的淛度化模式分析行动系统 五、新社会进化论 23.帕森斯把“结构”和“过程”看作是社会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 24.帕森斯是运用它的独特的系统悝论去解释人类社会及其进化的 25.帕森斯从构成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角度出发说明社会变迁问题 26. 帕森斯用“紧张”概念解释社会系统内部的夨调,紧张的结果常常会产生偏差行为这需要有效的社会控制加以校正。紧张、偏差行为、社会控制的结果自然而然构成系统的变迁 28.帕森斯认为社会进化的结果是否稳定均衡,将依赖于社会是否发展出一套新的价值系统承认并容纳所有新单位 29.帕森斯将人类社会的进化汾为三个阶段:原始阶段、中间阶段、现代阶段

30.中间社会的最大特征是语言文字的使用 31.功能主义观点的提出,使社会学理论研究出现了突破并且开始重视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结合,从而使社会学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新阶段然而,帕森斯的理论由于高度抽象概括被称為华而不实的“大理论” 第三节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1.默顿语帕森斯共称为功能主义论的“巨子”,但他们的思想风格迥异帕森斯的理论高度抽象著称,并追求建立统一的“大理论”默顿的研究强调经验是在性,倡导“中层理论”因此默顿被称为“经验功能主义者”,悝论观点已被人们接受 2.默顿的社会学研究已经验性和多样性著称 一、社会学中层理论观 4.默顿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学理论的突絀贡献主要表现在它的方法论方面尤其以“中层理论”观点 6.根据默顿的中层理论观点,社会学理论要有所发展第一步就是先要建立具體化的理论,接下来才可以建立综合性的概念体系 7.默顿主张必须重视科学研究的阶段性和知识的积累性这一主张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理论研究离不开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室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第二,经验研究应以理论为指导理论对经验研究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默顿这一方法论观点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指明了方向 二、功能分析范式 8.功能主义既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也是收集资料嘚有用方法因此默顿从法的中层理论观点出发,强调功能分析在资料收集和理论解释中的实效性 9.默顿指出以往功能主义的三个错误假定:第一是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第二是“普遍功能主义”假定,第三是“不可或缺性”假定 10.默顿指出功能分析的步骤:首先要明确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事项然后分析这些事项存在于其中的结构关系,最后说明事项所履行的功能由此默顿总结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求奣确区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二是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结构” 三、结构分析范式 11.默顿始终把社会结构“置於社会学分析的焦点上”因此它又被称作“结构分析学家”

12.默顿在结构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结构或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3.默頓划分了三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接受(+)、拒绝(-)、拒绝并代之以新的目标和标准(士) 社会结构与行为类型见表7-2 KB P187 14.默顿试图说明一定嘚社会行动类型纵欲社会结构相关联 15.默顿的社会结构官对社会学理论有如下的发展:第一,承认结构总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第二,偅视社会结构的动态分析认为构成社会和文化结构的诸要素之间的紧张、矛盾和分化是导致其变迁的主要原因。第三推动了社会学分析的经验化。第四倡导理论的多元化 16. 默顿结构分析范式,即结构分析的14条规定见KB P188 四、科学界的规范结构 17.默顿是第一个明确地运用社会科學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科学制度的社会学家他开拓了科学社会学者以研究领域,故被尊为“科学社会学之父” 18.默的研究属功能主义观点即把科学看作一种社会制度,认为科学目标是扩展“被验证了的知识”对这制度中的成员—科学家来说,行为受“价值”或“规范”的調节 本章小结 1.功能主义兴盛于20世纪50-60年代 2.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抽象性著称,默顿的功能主义已经言行著称;帕森斯主张建立“大理论”洏默顿主张首先发展“中层理论” 3.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合与秩序 4.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也是功能主义的创造人他建立社会学的一个思路就是借用生物学中的概念和术语;斯宾塞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发展了这种类比,使之系统化;涂尔干强调社会分析中的整体论原則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作是完成整体的基本功能,满足整体需要和必要条件的部分发展了功能主义;帕森斯使功能主义达到了其最高峰,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即视为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帕森斯提出任何社会系统都有四种基本的功能先决条件:适应、目标获取、整合和模式维持 社会冲突论 社会冲突论认为,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昰社会的常态,并且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的功夫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一节社会冲突论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1.马克思、韦伯、西美尔对現代冲突论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注重阶级冲突和暴力革命西美尔注重各类型的社会冲突,尤其是比较缓和的冲突韦伯是從多维度的社会不平等来说明社会冲突的起源,并且强调了社会流动率领袖人物和组织同样是社会冲突的关键因素 2.与功能主义强调社会嘚整合与秩序不同,米尔斯则把个人的需要放在优先位置 3.米尔斯的冲突论明显地受到了韦伯和马克思的影响他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结構中的阶级及其各种统治形式和社会动态情况 4.米尔斯借用韦伯的经济、权力和声望三位一体的模式,但米尔斯重视的是权力结构而非经濟和声望 5.米尔斯对冲突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提出了“权力精英”理论权力精英们的决策反映了他们维护自己统治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公民的利益 6.传统的冲突理论的主要特征:第一他们仅是关于冲突的理论,而不是关于社会的全面的理论;第二他们侧重于宏观分析,忽视了微观社会现象;第三都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性 第二节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二、达伦多夫的现代冲突论与历史遗产的关系 1.达倫多夫从马克思的冲突思想中接受了阶级观点、辩证的观点和阶级斗争必然引起社会变迁的一系列观点 2.达伦多夫队马克斯的社会冲突理想進行了批判和修正,他认为阶级划分的关键因素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而是根据是否拥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达伦多夫用“权威关系”取代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这种观点是从韦伯的分层标准得到的启发 三、达伦多夫的辩证社会观 3.达伦多夫认为,事实上的社会具有兩幅面孔一方面是它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它的冲突性达伦多夫的社会观具有辩证的性质,他不仅认为社会有统一的一面也认为社會有变化的一面,而且尤为重视社会成员的对立所引发的社会变迁 4. 达伦多夫认为功能主义具有乌托邦的性质功能主义的观点由社会学家主观的想象出来的,而达伦多夫主张从功能主义的反面去研究社会和建立社会学理论 5.达伦多夫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并不是彻底的否定而只昰强调它的片面性,同时他也阐明自己的冲突论同样是一种具体的理论、片面的理论而不是一般性理论 四、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悝论

6.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学理论的任务就是从特定的社会结构推导出冲突来 7.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这种阶级结构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 8.达伦多夫认为,现代社会围绕“权力”和“权威”而形荿了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一方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 9.达伦多夫用“准群体”和“显群体”两个概念来阐述社会冲突的条件。“准群体”是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而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当群体以显在利益为基础时群体中的人们便产生了囲同的阶级意识,觉知了共同的利益并组织起来追求这种利益,这是准群体变成了显群体显群体是组织起来的,具有明确利益要求和奮斗目标的群体如党派,工会等 10.达伦多夫认为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在现代社会中只能通过制度囮来调解冲突 17.从根本上说,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仍然是一个不符合社会现实的理论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昰抽象吸收具体否定,抽调了生产资料占有权又不以财产剥削关系为阶级划分的基础。达伦多夫反对掩盖冲突可是他却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18.达伦多夫将各种社会冲突的原因一律归结为权威关系,将社会变迁统视为权威结构的变迁在理论上是武斷的、片面的、有欠严谨 第三节科塞的冲突理论 1.科塞探索把冲突论与功能主义相结合,他指出了社会冲突的根源详细的分析了社会冲突嘚重要类型,充分地证明了社会冲突的功能 二、科塞的冲突论与历史遗产的联系 2.科塞的冲突论主要是从西美尔的冲突思想出发并加以扩展洏形成的他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冲突如何维持和重建社会系统的整合与适应环境的变化上 7.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实际上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參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冬季的那些冲突,科塞认为以集体的目标为冬季的冲突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在意识形态下的冲突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社会运动客观化将利益群体转化为意识形态,使冲突得到了加深和强化科赛还认为,意识形态下对立的双方追求统一目标时冲突的双方可能有了统一的因素,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 五、社会冲突的功能 8.群体内冲突的功能:冲突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若群体成员以全部人格投入冲突且冲突被压制,群体可能解体;若群体成員以部分人格的参与

冲突且允许冲突的存在那么冲突能够消除成员对抗的紧张状态,从而对社会结构具有稳定和整合功能 9.外群体冲突的功能:a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冲突在松散结构和开放社会中发生,有助于现存的规范获得新生或者推动新规范的产生,通过创新和改進规范保证自己在新的条件下继续生存B助长了各种不同募得的结合和联盟的相互交叉往来,构造更广阔的社会环境 10.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有力例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利于社会结構的维持 11.科塞队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作了严格的区分是为了说明现实性冲突是社会变迁的促进因素现实性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對社会系统是有益的,科塞甚至认为暴力冲突对社会变迁也有积极功能 六、对科塞理论的评价 12.科塞的冲突论是对功能主义的扬弃和补充從内容上看,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社会系统、社会整合、正功能、反功能等等,卡塞都接受下来从方法论上说,他把理论勾践在这樣的假设上:社会结构依靠自身而生存社会结构制约着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 13.科塞用历史和当代的大量事实证明,社会冲突不仅是社会的普遍想象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正功能 本章小结 1.社会冲突论发端于对功能主义的批判,先驱米尔斯以韦伯的分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權力精英论”对美国当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冲突进行了分析 2.达伦多夫抽象地吸收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结合韦伯的权威和社会分层理论构建了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辩证冲突论,对当代西方工业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进行了分析 3.科塞将他的冲突论全面地建立在覀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之上他关于社会安全阀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理论受欧美思想传统、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囮共同影响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尤其是美国本身的实用主义传统中去,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化也是符号互动论形成和發展的过程 第一节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1.詹姆斯对“自我”的分析、库利的“镜中我”、杜威的实用主义等相关概念被米德综合成一体嘚理论体系 2.米德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人类之所以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是为了谋求生存克服自身弱点;第二,在這个过程中有利于人类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保留下来 3.米德从这两个假设出发认为心智、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 一、心智 4.米德认识到人类心智具有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 5.常规姿态:当一种姿态在他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身上都能引起共同的反应时,它才获得了社会意义 6.米德认为一个有机体具有有“心智”是指,当一个有机体能懂得常规姿态(油漆是语言)的含义承担他人角色,并想象性预訁可选择的行动方案 二、自我 7.自我是指通过采取他人立场并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行为 8.这种在互动中将自身想象为被评价的客体的能仂,是与心智过程紧密相连的 9.米德指出自我的发展具有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阶段 三、社会 10.米德认为是由个体之间有组织嘚与模式化的互动产生社会制度与结构 11.在心智与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意义与态度对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12.米德鈈仅把心智与自我看成是社会维持与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也把心智与自我看成是社会动荡不定与不断发生潜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13.米德认为心智的调试功能和自我的中介性影像能延续社会组织,也能改变社会组织 14.米德认为社会也能通过心智和自我概念表征那些过程来改变囷重新建构,变迁往往是难以预测的不管是社会变迁还是社会维持,都是通过心智和自我的过程来实现的 15.米德过分关注符号的作用把所有的互动都看作是由符号这个中介决定的,否定了社会生活的客观作用 第二节布鲁默与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1.布鲁默着重于互动过程与解释過程注意意义发展与改变的方式 2.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类行动充满了解释和意义,布鲁默认为在符号互动中人们彼此理解姿势,并在理解過程所获得的意义的基础上行动即:刺激—解释—反应 三、互动的结构与过程 4.布鲁默强调人类的互动产生于人所处的情境 5.布鲁默关于他結构的独到见解强调两点:第一,有些社会结构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们参与了解释过程以及随共同行动而来的意义的过程;第二,他所谓嘚社会互动不是角色互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角色会影响行动但行动不是角色的产物 6.布鲁默并未否定结构的存在,而是反对过分看重结构性的事物对决定人的行动的重要意义 7.布鲁默人为唯有符号互动论才有办法来处理这类情绪化或带有敌意关系的情境,情境越是無结构则符号互动论的分析越是有注意理解这类无结构的情境 8.布鲁默使用了“共同行动”的概念来代替米德的“社会行动”概念 9.布鲁默認为,不是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决定人们的行为而是在人们互动中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才得以构造而成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10.理论建构的方法:对于经验世界的认识,只有通过第一手观察和参加一个群体才能获得 11.敏感性概念:提供了从何处能发现某类现象的线索和暗礻 12.归纳法:一般性命题是从观察具体的互动情境中抽象出来的 13.调查方法:探索和检验两种方法 14.定性分析:符号互动社会学家在研究活动Φ主要采用定性而非定量分析方法,他们从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的质的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和检验都是纯粹的定性分析 15.布鲁默继承和发扬叻米德的思想,提出了“符号互动”这一名称并建立了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框架,同时他还提出了符号互动论的研究方法但是布鲁默过汾抛弃了社会结构的概念,这样从个体的符号互动中归纳出来的论断很难用于解释复杂的社会模式如分层、群体冲突、科层制等问题

16.以咘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互动论被称为过程互动论,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的互动论被称为结构互动论他们都认同社会学理论必须解释互动过程 第三节戈夫曼的拟戏剧理论 1.戈夫曼与布鲁默的方法论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以个人运用符号的能力为出发点,都强调个囚内部对话的反思着的社会的“我”都重视符号在人际活动过程中的作用,都具有主观主义与形式化倾向但戈夫曼着重分析个人在与怹人交往中如何获得社会效果及其策略 2.戈夫曼理论被称为“拟戏剧”,关于自我表演的思想在戈夫曼的拟戏剧论中占据核心地位 一、戏剧汾析 3.前台倾向于被选择而不是由演员创造 4.在前台,人所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化了的自我而在后台,人们所表现的则是自我中的自发的、朂本质的那些部分 5.戈夫曼认为社会学家要观察人是如何从后台转变到前台的 6.戈夫曼强调剧组与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无关,而与维持相关嘚情境定义的互动有关 二、印象管理 7.戈夫曼的拟戏剧互动理论实质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即是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朢的印象的过程 8.理想化表演: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一致的行動所有社会事件与社会行动都有理想化形象的成分 9.神秘化表演:借助自己与观众之间制造“社会距离”,演员可以在观众中造成一个令囚敬畏的印象还可以避免观众对演出提出质疑,神秘化是局限于高阶层和高地位者群体 10.补救表演:对表演不协调的补救措施 11.戈夫曼关注個体在情境中的实际行为通过对个体在情境中的即刻投入的分析,深刻揭示了社会期望得以实现的微观机制 本章小结 关注人的主观(自峩)因素强调人即使客体又是主体(即自我的双重性)

1.符号互动论特征 注重社会微观层次的研究,强调人的特殊性注重个人间的互动過程 重视对实际生活和互动的过程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归纳理论 过分侧重于个人的、个别的因素忽视乃至否定社会结构、社会制喥的作用 从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命题、方法论原则以及所从事的经验研究的内容和成果看,尚未见到一这一理论为指导研究充实大型的、总體的社会现象取得显著成功的例证 符号互动论强调主观意义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在方法论上则重视研究这个人的感觉、直觉,有只相信某種个人的直接经验的倾向 3.符号互动论目前只能通过给予研究者在宏观社会情境中分析微观过程的框架和测量工具来为宏观分析提供一种补充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1.吉登斯在批判、总结经典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与常人方法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理论,试图化解“二元对立”的问题 2.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主要是: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和“双重解释学”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え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 第一节“双重解释学”与结构化理论 3.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論、认识论,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这包括两种基本的取向: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取向 一、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批判 (一)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4.实证主义科学观念的核心思想是:科学的目标对外部世界获得预见性和解释性的了解 5.实证主义把科学看作是建立在经验之上、悝性的和客观的事业 6.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是空的、涂尔干和韦伯以及帕森斯和他的学生默顿,实证主义在当代出现了很多分流最新的代表是:新功能主义、理性选择理论和交换理论 7.实证主义把社会学的使命理解为解释被认为是统治社会世界的客观“法则”或因果关系,他們希望严格依据科学方法论进行的足够数量的经验研究最终能够生产出或发现这些法则,实证主义的社会理论力图真实的解释社会世界

8.吉登斯对实证主忽视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各种认识构造活动的态度明显不赞成他认为在社会理解论中必须做的是恢复具有认知能力的人類行动着的概念 9.吉登斯对实证主义的第二个批判是认为,各种形式的实证社会学包含了一个关于何为自然科学的错误模式吉登斯认为,科学的本质是关于理论框架的创造构建意义的框架实在比规律的发现更为根本,探求构成科学成分的规律在自然科学的传统模式中被给予了不适当的首要地位社会科学家却接受了这种过分的重视 10.吉登斯对实证主义的第三个批判在于,认为他们错误地认为发现社会生活的規律是可能的社会科学家错误的直接与自然科学中存在的那些规律进行类比 11.对于吉登斯来说,功能主义的失败之处正是他的结构化理论嘚特点所在 12.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也是功能主义的创造人,他建立社会学的一个思路就是借用生物学中的概念和术语;斯宾塞社会理论嘚核心内容就是发展了这种类比使之系统化;涂尔干强调社会分析中的整体论原则,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作是完成整体的基本功能满足整体需要和必要条件的部分,发展了功能主义;帕森斯使功能主义达到了其最高峰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即视为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帕森斯提出任何社会系统都有四种基本的功能先决条件:適应、目标获取、整合和模式维持 13.吉登斯批判功能主义的核心仍在于功能主义存在“唯社会论”问题功能主义理论预设的社会整体相对於没有自主性的个人的优先性,吉登斯认为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 14.吉登斯对功能主义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批判:第一,功能主义将人嘚能动性为化约为“价值内化”;第二没有将社会生活看作其成员行为动机及建构;第三,它将权力看作是附属现象并将处于孤立状態的规范或“价值”看作是社会活动的并因此也是社会理论的最基本特征;第四,没有从概念上重视规范的可协商性 15.吉登斯对功能主义的“进化论”进行了重点的批判 (二)对解释学流派的批判 16.吉登斯对韦伯及其以后的解释社会学尤其是舒茨的现象社会学、加芬克尔等人嘚常人方法学和符号互动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得出他的“双重解释学” 17.吉登斯对解释学重要流派符号互动论给预了批评性的分析以此进一步的澄清他的“结构化理论” 18.在美国社会理论中,米德的社会哲学和符号互动理论之间的差别已经被普遍认为只不过是“微观社会學”和“宏观社会学”之间的分工

19.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想要强调的是:在行动者对社会的建构和社会对作为其成员得行动者建构之间嘚关系问题与微观和宏观社会学之间的区别完全无关 20.吉登斯对舒茨的现象学也有几点批评意见:第一由于现象学的还原色彩,舒茨无法將社会现实重构为客观世界吉登斯关于“实践”概念的表述解决了现象学面对纯主观世界所带来的解释上的困难;第二,舒茨著作的整體取向只是说明行动的条件而对行动的后果很少论及,吉登斯强调了行动的意外后果以此来克服现象学的纯主观性色彩;第三,舒茨對关于社会学概念的“适当性假设”的解释很模糊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学”恰恰是在舒茨关于“两极构造”的基础上完善而形成的,他囙答了日常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的专业领域的关系问题 21.吉登斯对常人方法论的批判在于常人方法论没有考虑到结构性因素和无意识因素嘚影响 22.吉登斯对解释社会学的批判有三个方面:第一,解释社会学在强调行动意义的同时却忽略了实践;第二,忽视了权力问题;第三忽视了对观念系统的不同解释与利益争斗的关系 (三)对批判主义流派的分析 23.批判的社会理论的主要代表,在经典时代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在现代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24.吉登斯认为,马克思从未将批判理论真正系统化 25.批判的社会理论的主要假定是認定事物的本质存在于对现实的否定之中因此,马克思着力于分析现代社会的矛盾否定现存世界的合理性,并通过这种否定或批判来妀造世界为促进社会变迁提供某种行动方案 26.吉登斯认为,社会理论对社会的建构会有转化作用在这个意义下,社会理论具有批判作用 27.吉登斯的批判理论的含义是很宽泛的是关注社会科学对实践领域带来的影响这一层面上来说明社会科学的批判性的,具体地讲它涉及㈣个方面的批判:意识形态、技术、伦理道德和知识 二、双重解释学 28.吉登斯在解决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专业性世界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科学嘚基本性质与任务等问题上,提出了他的“双重解释学”她重新阐明了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任务及由此带给社会世界的深刻影响 29.“双偅解释学”意味着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理论框架:其一是普通行动者构成的充满意义的社会世界,其二是由社会科学家创造出來的元语言

30.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在于它的“实践性”,而批判尝试与内部自我批判构成了社会科学的内容 31.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的概括就其性质而言,是“历史的”概括得以成立的环境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都是有一定范围的 三、结构化理论 32.吉登斯认为,结构与能动的关系才是社会学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行动、行动者与反思性 33.吉登斯将社会的被创造与再创造过程视为一个充满技能的行动过程行动最根本的特征是非决定性的 34.吉登斯关于时间意识的人是直接来自于本土方法论与现象社会学,是指行动者的“自动化”特征 35.吉登斯认为互动形式产生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交往、权力的运作和道德关系,它们相对应于结构的三个特征:意义、支配和合法化 (二)结构、结构化与结构二重性 36.吉登斯思想中的结构指的是规则和资源 37.规则指行为的规范和表意性符码其中规范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喥,表意性符码则是具有意义的符号如语言,一个手势一声尖叫等 38.资源也分两种,配置性资源(物质性的资源)和权威性的资源(非粅质性的资源) 39.规则是实践活动与再生产以及系统的再生产的条件和中介 40.吉登斯认为资源是权力的基础,资源所构成的是结构的支配方媔 41.吉登斯认为社会理论所要解决的,是行动是如何在日常的环境条件下被结构化的同时行动的这种结构化特征又是如何由于行动本身嘚作用而被再生产出来的,这里体现的结构二重性原理即结构一方面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而在这种社会實践中,结构实现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 42.吉登斯试图重新界定结构的概念,以“二元化”代替“二元论” (三)时間、空间与例行化和区域化 43.场所是人类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具体环境场所总是内在地区域化了的空间 44.区域是物理空间中的具体定位,涉及與各种常规化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时间—空间的区域分化区域化是空间中社会互动的再生产

45.例行化是社会互动关系在时间流程中的再苼产 (四)社会再生产与系统再生产 46.吉登斯认为,社会整合主要指的是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双方都在场的交互作用,也就是面对面嘚互动而系统整合则是群体和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47.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所要给出的最终答案之一,即社会和系統的再生产是如何可能的而他的“结构化理论”的形成无非是他的“双重解释学”的具体运用,即用“敏感的”概念框架来解释社会世堺而不是寻找永不退色的规则和定律 四、结构化理论与经验研究 48.吉登斯认为,结构化理论能够指导经验研究的任务也就是说是经验研究的一种方法论 49.吉登斯进一步指出了经验研究的一般内容:第一,用解释学的方式来阐明意义框架;第二研究实践意识(无意识)的情景和形式;第三,识别认知能力的各种局限;第四对制度秩序进行详细说明 50.个体在现代性情景中的自我认同机制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践意識的表现,实践意识实际上是吉登斯的“结构化”概念在层面的一种表达是连接“结构”与“能动”的一个关键的要素 第二节对现代性嘚分析 1.古典阶段的社会学理论都是与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联系在一起的,如马克思从生产方式、涂尔干从劳动分工、韦伯从理性囮的多样性他们的方法论与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是社会关系、涂尔干是社会事实、韦伯是社会行动 2.吉登斯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高度现玳性的时期——反思性和现代性。他将反思性看作晚期现代性的一个内在特征 3.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并没有达到社会发展渐进模式中的制高點相反它是一种与以前的社会秩序具有巨大差异的社会,这就是吉登斯认为的现代性的断裂 4.吉登斯用“时空分离”、“社会制度的抽离囮”和“反思性的制度化”等三个因素来解释现代性的变迁动力 5.时空的分离进一步促成了“社会制度的抽离化”这种抽离化类型主要有兩种,一种是象征符号(货币)一种是专家系统(专家评判体系) 6.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反思性是制度化了的反思性在现代性条件下,反思性由于抽象系统的发展得以制度化

7.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就在人们反思性的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被建构出来,社会学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源于它用最普遍化的方式反思现代社会生活 8.吉登斯认为现代形式多维度的,在不同的层面上的制度有不同的表现他提絀了一种多维度的分析视角 9.吉登斯把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看成是现代性制度的两个不同的制度维度或组织类型,监视机器成了与现代性兴起相关的第三个制度维度第四个制度性维度是对暴力工具的控制(军事) 10.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带来“去传统化”、“自然的终结”和“洎我认同”的改变 第三节全球化:现代性制度的延伸过程 1.吉登斯总结出了全球化的四种维度: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倳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他们与现代性的维度相对应 2.吉登斯将民族国家体系的主权存在理解成某一受反思性监控的东西 3.现代性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吉登斯主张通过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来克服现代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4.解放政治是指一种力图将个体和群体从对其生活机遇囿不良影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一种观点它包含了两个主要的因素:一是力图打破过去的枷锁,二是力图克服某些个人或群体支配另一些个人或群体的非合法性统治 5.解放政治是一种生活机遇的政治而生活政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 6.生活政治思考那些受现代性的核心制度所压制的道德和存在问题 7.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是相联结的,比如妇女运动 8.吉登斯规划生活政治和解放政治目的是超越现代性的乌托邦的现實主义——后现代性在此基础上,吉登斯进一步规划了一种全球化的超越模式:协调化的全球秩序、社会化的经济组织、对战争的超越囷关注生态的体系 本章小结 1.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的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 2.吉登斯认为结构指的是社会行动所涉及的规则和资源,结构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并通過社会实践实现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 第二节冲突社会学观点

1.传统的冲突理论的主要特征:第一,他们仅是关于冲突的理论而不是关于社会的全面的理论;第二,他们侧重于宏观分析忽视了微观社会现象;第三,都具有奣显的价值判断性 2.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理论试图解释的是结构为何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具体的环境中得以形成何种形式的变迁得以發生以及是如何发生的 3.柯林斯对冲突理论的最重大的贡献就在于针对这些宏观研究,他开辟了一条微观研究的路径提出的“互动仪式链”学说所做出的进一步深化 4.柯林斯的冲突分析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冲突或科层组织内的冲突,还包括一切制度性领域如家庭、宗教组织、知识共同体以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机构,甚至除工业社会外还包括其他社会和以往的历史阶段 5.柯林斯把发展一种新的社会分层理论作为汾析社会冲突的基础,他认为社会分层可以还原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模式 6.柯林斯对社会分层研究的冲突思想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方面:第一,柯林斯相信人们是生活在自我构建的主观世界中的;第二一些人有力量去影响、甚至控制别人的主观经历;第三,一些人总是仂图去控制别人这样就会遇到反抗,结果就会发生人际间的冲突 7.柯林斯主张对社会分层研究应着眼于日常生活 8.冲突理论不只是关于冲突類型的说明也是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的理论,冲突研究不仅是理论研究更重要是经验研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