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自学构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mobi

个人如何通过自学构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_美文阅读,精品文摘网
当前位置: &>&&>& >
个人如何通过自学构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文 | 张是之我大学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2012 年偶然接触到经济学,发现了经济学的大厦,深深被其解释世界的洞察力所折服,于是开始自己钻研经济学。越是深入学习,越是体会到了经济学的乐趣。 系统阅读经济学积累了两年之后,从去年开始写文章锻炼思考,尝试以经济学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写文章对自己重新梳理思路帮助非常大。坚持写了一年多,2014 年开始陆续有文章发表或转载,一一篇阅读量 10w+ 的文章是今年在《丁香园》发的《钟南山院士为什么错了?》,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个人如何通过自学构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为什么要建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首先,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罗辑思维节目在讲《魔鬼经济学》的时候,讲到了一个概念,「机会成本」的概念。这个概念非常重要,笑来说的学习就是要掌握概念,对这个概念的掌握情况就是很好的对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一个检验。被经济学家熊彼特称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经济新闻记者」,法国政评作家巴斯夏,他生前耗时一年多写的最后一篇文章是《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What Is Seen and What Is Not Seen”),在 1850 年发表,是一篇传世经典。文章系统驳斥了「破窗理论」、「公共工程」、「贸易管制」等一系列有些今天还在流行的谬误。通过反驳这些谬误,巴斯夏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和一个坏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坏经济学家仅仅局限于看到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好经济学家却能同时考虑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和那些只能推测到的后果。这种区别很重要,因为一般情况都是,当时的结果看起来不错,但后续结果却很糟糕;或者恰恰相反。巴斯夏所说「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这是好经济学家与坏经济学家的区别。而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有没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人之间的区别。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这个思维方式不一定要学习了经济学才能具备,有些人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加上天赋,也可以具备这种能力,比如优秀的企业家。但大多数人,仅凭经验积累是无法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我自己也属于平庸的大多数,只是一直以来坚持阅读,终于幸运地闯进了经济学的大厦,颠覆了很多传统的认知思维模式,三观尽毁。为什么说是颠覆三观呢?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大多数是基于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事物和经历,在逻辑思维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看不见的那一部分。既看不见,又不曾经历过,是很难自我锻炼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如果回答开始的问题,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能力,就是透过现象看到逻辑,再透过逻辑看到你原先没有看见的东西的,这样的一种能力。眼见不一定为实,透过逻辑上的思考和锻炼,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选择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去分析问题,经常会颠覆你原来既有的认知观念,这就是经济学毁三观的原因。用经济学家薛兆丰所说的就是,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但经济学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停留在改变世界观,而是可以改变世界。经济学本身的三大作用:解释世界;评价世界;改造世界。解释世界、评价世界是基本职能,是经济学家的工作;改造世界,则往往是企业家的特长,经济学家通常是通过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认知观念来改变世界的。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美朵)
&&&1&&&&&&
每日重点推荐
夏医生是自己多年老同事的儿子,国外学成归来做事业,老同事担心儿子诊所刚开,门厅罗雀伤了自尊,便偷偷塞钱给李梅,求她装病去“捧场”。
04-05 12-15 12-15
一周热点文章
在线阅读专题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contributes":[{"sourceColumn":{"lastUpdated":,"description":"本专栏下大多是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相关的文章。也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Reason-Edu\n,文章会在那边先更新。","permission":"COLUMN_PUBLIC","memberId":644977,"contributePermission":"COLUMN_PUBLIC","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canManage":true,"intro":"本专栏下大多是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相关的文章。","urlToken":"AndyLee","id":4807,"imagePath":"6cea6b8a29a19b9d7b2a.jpg","slug":"AndyLee","applyReason":"","name":"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title":"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url":"/AndyLee","commentPermission":"COLUMN_ALL_CAN_COMMENT","canPost":true,"created":,"state":"COLUMN_NORMAL","followers":31480,"avatar":{"id":"6cea6b8a29a19b9d7b2a","template":"/{id}_{size}.jpg"},"activateAuthorRequested":false,"following":false,"imageUrl":"/6cea6b8a29a19b9d7b2a_l.jpg","articlesCount":359},"state":"accepted","targetPost":{"titleImage":"/v2-e1a57c126d4_r.jpg","lastUpdated":,"imagePath":"v2-e1a57c126d4.jpg","permission":"ARTICLE_PUBLIC","topics":[],"summary":"我常常不遗余力地向他人推荐读一些经济学的专业书籍,期待大家都能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通常,我推荐的入门书籍就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然而,依然有人觉得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还是太难了。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推荐另一本绝佳的经济学入门书,便是这…","copyPermission":"ARTICLE_COPYABLE","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likes":0,"origAuthorId":0,"publishedTime":"T10:42:55+08:00","sourceUrl":"","urlToken":,"id":3042043,"withContent":false,"slug":,"bigTitleImage":false,"title":"【认真想】《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url":"/p/","commentPermission":"ARTICLE_ALL_CAN_COMMENT","snapshotUrl":"","created":,"comments":0,"columnId":4807,"content":"","parentId":0,"state":"ARTICLE_PUBLISHED","imageUrl":"/v2-e1a57c126d4_r.jpg","author":{"bio":"《思维的利剑》的作者,微信公众号:认真想","isFollowing":false,"hash":"247b240ccc5abbae0bdac30","uid":08,"isOrg":false,"slug":"andy-lee-60","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公司的微信公众号:Reason-Edu 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 \n我的新书《思维的利剑》已经可以买到,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书名即可。\n\n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活动。","name":"Andy Lee","profileUrl":"/people/andy-lee-60","avatar":{"id":"v2-6048eae2cfc6ff94b6208333","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memberId":644977,"excerptTitle":"","voteType":"ARTICLE_VOTE_CLEAR"},"id":662185}],"title":"【认真想】《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author":"andy-lee-60","content":"我常常不遗余力地向他人推荐读一些经济学的专业书籍,期待大家都能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通常,我推荐的入门书籍就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然而,依然有人觉得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还是太难了。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推荐另一本绝佳的经济学入门书,便是这本由保罗·海恩等人撰写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虽然我自认为是一个心理学人而不是经济学人,比起经济学,我个人对心理学更感兴趣,也更擅长。但如果你问我,学习心理学和学习经济学相比,何者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信息时代之中呢?我必须坦率地回答, 虽然心理学知识也很有价值,但学习经济学可能对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决策更有价值。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不过这不是经济学的定义,因为心理学也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之处在于,经济学有着自己独有的数学化的模型,它有着自己独有的研究方式,一些特定的研究对象。这种经济学特有的分析方法,或者叫经济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不管我们将来是否准备做一个经济学的研究者,我们都可以从对经济学的学习中获益良多。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也开始渗透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比如社会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这种经济学方法对其他社科领域的渗透,人称“经济学帝国主义”。这显然是一个贬义词,不过我常常将其用作褒义。因为在社会科学下的众多学科之中,经济学一直位于鄙视链的最高端。经济学有着众多聪明大脑们的加入,其本身也在高速发展之中。学术研究同时也是一项社会事业,在社会事业里,人多力量大的原则总是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作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由新华社瞭望智库研究总监史晨翻译,译者具备经济学素养,同时对翻译也尽心尽责。这次推荐的是2016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原书第13版(出版于2014年)。11版和12版都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引进出版。我引用一下译者在后记中的一些话:那天据说是课堂纪律最好的一次课之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许仍然会持续地焕发吸引力,只不过要以这样的形式推荐给大家:第一,这套思维方式,其实不为大多数人所掌握,你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第二,对于新技能,其实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就像游泳和开车一样,一旦入门可以不断精进。第三,学会了以后可以逆袭,避免被欺负、被忽悠,尤其是在智力层面。……可贵之处在于,这是一本教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书。换句话说,“授人以渔”,愿意把这套武功传授于人。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来,传统的教材命名大都围绕“经济学”(economics)这个名词,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等,但在本书的书名中,“经济学”是作为一个定语,用来描述一种思维方式的。而且“文科生”有福了。这本书没有公式,无意炫耀概念,绝不无谓地打击读者的自信。在美国很多学校,本书作为通识教材,供文史哲、法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不过书中的思想洞见,却丝毫不输于严肃的专业著作,不少职业经济学者都曾给本书作者写信反馈,他们工作多年后,还能从翻阅本书中受益良多。对于经济学系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显然太简单了。但是对于并不打算以经济学为业的其他人来说,仅仅只想将经济学作为通识教育的一小部分来学习,那么这本书则相当合适。作为一本教材,本书的“简短回顾”栏目和大量的习题都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复习经济学知识。这本书原本的英文名叫做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着重强调的是思维。它致力于让学生们掌握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住一些经济学知识。下面是全书目录:诺斯中文版序林毅夫推荐序诺斯推荐序前言致谢第1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1.1 认识秩序1.2 社会协作的重要性1.3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1.4 智力工具:经济学家的技能1.5 通过相互调整进行合作1.6 游戏规则1.7 产权作为游戏规则1.8 经济学理论的偏倚:缺点还是优点1.9 偏倚还是结论1.10 没有理论就是糟糕的理论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2章 效率、交换与比较优势2.1 好品和坏品2.2 物质财富的误区2.3 贸易创造财富2.4 值不值?效率与价值2.5 学会权衡:比较生产的机会成本2.6 从专业化和交换中获益2.7 为什么要专业化2.8 从人际贸易到国际贸易,再到人际贸易2.9 交易成本2.10 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励:中间人2.11 中间人创造信息2.12 市场作为发现过程大图景:对于经济增长的初次思考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3章 无处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3.1 关于所谓的“需要”3.2 边际价值3.3 岔路口:日常选择就是边际选择3.4 需求曲线3.5 需求法则3.6 需求和需求量3.7 需求自身也会变3.8 任何事物都依赖于其他事物3.9 通货膨胀导致的错觉3.10 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3.11 需求的价格弹性3.12 对弹性的思考3.13 弹性与总收入3.14 垂直需求的误区3.15 需求应当扮演何种角色3.16 只有钱重要吗?货币成本、其他成本和经济计算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4章 成本和选择:供给的概念4.1 对机会成本的复习4.2 成本和行为而不是和事物相关4.3 我现在该干什么?“沉没成本”的无关性4.4 生产者的成本作为机会成本4.5 边际机会成本4.6 成本和供给4.7 供给曲线4.8 供给自身也会变4.9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4.10 志愿兵役制度的成本4.11 供给的价格弹性4.12 用成本论证正当性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5章 供给与需求:协调的过程5.1 市场是计划协调的过程5.2 基本过程5.3 竞争、合作与市场出清5.4 改变市场条件5.5 理解自由市场价格5.6 中央计划和知识问题5.7 产权和制度延伸阅读:货币和利息的协调作用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6章 无意的后果:供求规律的更多应用6.1 自然灾害时供求的迷思6.2 自然灾害时供求的协调6.3 限价的冲动6.4 价格固定时的竞争6.5 恰当的与不恰当的信号6.6 想在城里找公寓?看讣告吧6.7 烈酒、烈性毒品:犯罪的激励6.8 脱脂牛奶、全脂牛奶和“牛奶匪帮”6.9 价格下限与生产过剩6.10 供给、需求和最低工资6.11 奴隶贸易再次全球化6.12 高价的体育、廉价的诗歌:该怪谁6.13 成本决定价格吗6.14 “退学者”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CD唱片6.15 “山里有金子!”那又怎么样6.16 甚至连屠夫都没这个胆子6.17 为什么医院里换个便盆都这么贵延伸阅读:正确地表述经济问题简要回顾问题与讨论第7章 利润与亏损7.1 工资、租金和利息:合同事先确定的收入7.2 利润:可正可负的收入7.3 计算利润:哪些东西应该计入成本7.4 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的比较7.5 不确定性:利润的必要条件7.6 企业家7.7 作为剩余索取者的企业家7.8 非营利机构7.9 企业家才能与市场过程7.10 仅仅是运气吗7.11 利润与亏损作为协调的信号:货币计量的作用7.12 小心专家延伸阅读:期货市场上的盈利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8章 觅价8.1 定价的流行理论8.2 艾德·赛克登场8.3 净收益最大化的基本法则8.4 边际收益的概念8.5 为什么边际收益会低于价格8.6 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8.7 那些空座位呢8.8 差别定价者的困境8.9 学校作为觅价者8.10 一些差别定价的策略8.11 艾德·赛克找到了一个办法8.12 不满情绪与“合理化”辩解8.13 午餐价和晚餐价8.14 重新思考成本加成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9章 竞争与政府政策9.1 竞争作为一个过程9.2 竞争的压力9.3 控制竞争9.4 对竞争的限制9.5 对于核心资源的竞争:100万美元的出租车执照9.6 竞争和财产权9.7 政府政策的矛盾性9.8 低于成本销售9.9 什么是适当的成本9.10 “掠夺者”和竞争9.11 价格管制9.12 “反托拉斯”政策9.13 解释和应用9.14 纵向限制:竞争或反竞争9.15 不同的观点谱系9.16 关于竞争政策的评估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10章 外部性与冲突的权利10.1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10.2 十全十美无法达到10.3 协商10.4 通过裁定减少外部性10.5 抱怨的房主10.6 先例的重要性10.7 剧烈变化带来的问题10.8 通过立法减少外部性10.9 把成本降到最低10.10 另一种办法:征收排放税10.11 污染许可证10.12 效率和公平10.13 泡泡法10.14 权利和污染带来的社会问题10.15 交通拥堵作为一种外部性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11章 市场与政府11.1 私人还是公共11.2 竞争和个人主义11.3 经济理论和政府行为11.4 采取强制的权利11.5 政府是必要的吗11.6 排除不付钱的人11.7 搭便车问题11.8 正外部性和搭便车11.9 法律和秩序11.10 国防11.11 道路和学校11.12 收入再分配11.13 自愿交易的管制11.14 政府和公共利益11.15 信息和民主政府11.16 民选官员的利益11.17 集中的收益,分散的成本11.18 正外部性和政府政策11.19 人们如何界定公共利益11.20 囚徒困境11.21 政治制度的局限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12章 收入分配12.1 供给者和需求者12.2 资本和人力资源12.3 人力资本与投资12.4 产权与收入12.5 实际权利、法律权利及道德权利12.6 预期与投资12.7 人还是机器12.8 对生产性服务的派生需求12.9 谁与谁竞争12.10 工会和竞争12.11 贫困和不平等12.12 为何不平等愈演愈烈12.13 收入再分配12.14 改变规则与社会合作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13章 衡量经济系统的整体绩效13.1 国内生产总值13.2 GDP还是GNP13.3 GDP作为国内经济创造的总收入13.4 GDP衡量的并非经济系统中的所有购买支出13.5 GDP作为总附加价值13.6 附加价值是否总是正的13.7 零散问题:未出售的存货和二手货13.8 总量波动13.9 失业和未就业13.10 就业、未就业和失业13.11 劳动力市场中的决策13.12 失业和经济衰退13.13 通货膨胀13.141960年以来的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13.15 什么导致总量波动延伸阅读: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简短回顾问题讨论第14章 货币14.1 货币的演化14.2 法定货币的故事14.3 当今货币的性质14.4 市面上有多少货币14.5 信用和信任14.6 受管制的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14.7 存款扩张与货币创造14.8 美联储作为监督者和规则实施者14.9 美联储的工具14.10 贴现率14.11 公开市场操作14.12 货币平衡14.13 但是是谁真正做主呢延伸阅读:那么黄金呢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15章 经济绩效和真实世界中的政治15.1 经济大萧条15.2 经济衰退期间究竟会发生什么15.3 错误集群15.4 信贷与协调:自由市场的储蓄和投资15.5 信贷与失调:不可持续的繁荣15.6 萧条即修正15.7 货币政策何时有效15.8 财政政策15.9 掌握好时机的必要性15.10 联邦预算作为一种政策工具15.11 任期和政治15.12 无限度的赤字15.13 为什么不是各级政府都如此15.14 自由裁量和规则15.15 谁掌权15.16 掌握近期情况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16章 国家的财富:全球化与经济增长16.1 谁富,谁穷16.2 历史记录16.3 经济增长的源泉16.4 外国投资16.5 人力资本16.6 石油来自我们的头脑16.7 经济自由指数16.8 私有产权的发展力16.9 亚洲记录16.10 亚洲之外16.11 跨国GDP比较的难点16.12 全球化及其不满16.13 公众意见的力量16.14 特殊利益的力量16.15 外包的争论:脱口秀还是分析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后记 经济学家知道什么译后记 经济学教育的解毒剂重要词汇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认真想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updated":"T02:42:5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collapsedCount":0,"likeCount":4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lastestTipjaror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e1a57c126d4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topic/","id":"","name":"经济学"},{"url":"/topic/","id":"","name":"学习"},{"url":"/topic/","id":"","name":"阅读"}],"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1280,"height":853},"href":"/api/posts/","excerptTitle":"","column":{"slug":"AndyLee","name":"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tipjarState":"activated","tipjarTagLine":"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Reason-Edu","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3,"tipjarorCount":0,"annotationAction":[],"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0:42:55+08:00","url":"/p/","lastestLikers":[{"bio":"学生","isFollowing":false,"hash":"bfad056d0baaa","uid":609900,"isOrg":false,"slug":"mu-fou-yi","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慕芣苢","profileUrl":"/people/mu-fou-yi","avatar":{"id":"691b2b2cdb61f53dd9039dda","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艺术,历史,哲学爱好者。","isFollowing":false,"hash":"e92bfad622ae7c417133","uid":48,"isOrg":false,"slug":"li-shuo-xu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愿天下太平。","name":"李硕勋","profileUrl":"/people/li-shuo-xun","avatar":{"id":"","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业务代表","isFollowing":false,"hash":"89f992cadfcc3e28a9c456c","uid":304800,"isOrg":false,"slug":"cao-fei-5-30","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曹飞","profileUrl":"/people/cao-fei-5-30","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不知我者谓我何求","isFollowing":false,"hash":"4f64c49eafab682df5a9cfac3defd25f","uid":635300,"isOrg":false,"slug":"ma-ma-de-xiao-bu-dai","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秋小鱼","profileUrl":"/people/ma-ma-de-xiao-bu-dai","avatar":{"id":"v2-5e3d9f1cfeffc6c5ba0d476e","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爱宅,爱独处,爱孤独的活着。","isFollowing":false,"hash":"15f113a425efa633b4bd","uid":331500,"isOrg":false,"slug":"siwen-wang-35","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迷失的人陷入自我怀疑,可怕!","name":"方糖三角包","profileUrl":"/people/siwen-wang-35","avatar":{"id":"4ceb6ffbc4fdcc512479","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summary":"我常常不遗余力地向他人推荐读一些经济学的专业书籍,期待大家都能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通常,我推荐的入门书籍就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然而,依然有人觉得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还是太难了。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推荐另一本绝佳的经济学入门书,便是这…","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59573eff2fbdec23b924bb9b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社会"},{"url":"/topic/","id":"","name":"文化"},{"url":"/topic/","id":"","name":"认同"}],"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bio":"《思维的利剑》的作者,微信公众号:认真想","isFollowing":false,"hash":"247b240ccc5abbae0bdac30","uid":08,"isOrg":false,"slug":"andy-lee-60","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公司的微信公众号:Reason-Edu 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 \n我的新书《思维的利剑》已经可以买到,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书名即可。\n\n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活动。","name":"Andy Lee","profileUrl":"/people/andy-lee-60","avatar":{"id":"v2-6048eae2cfc6ff94b6208333","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column":{"slug":"AndyLee","name":"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content":"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不穿衣服的。穿了衣服之后,人们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小红穿着红色的衣服,认为红色的衣服更漂亮。小黄穿着黄色的衣服,认为黄色的衣服更漂亮。两人于是就有了冲突和争执。这层衣服,叫做文化。文化是人类的遮羞布,没了这层文化,我们就都成了体毛较少的第三种黑猩猩。有了文化,那穿同样衣服的人就方便认识彼此,方便在一起谈天说地,方便在一起鄙视穿不同衣服的人,以此产生优越感。文化衣服是多种多样的,有物理学文化,中医文化,ACG文化,电子竞技文化,游泳文化,围棋文化,机器学习文化,互联网文化,清华大学文化,北大附中文化,广东文化,山西文化,宠物文化,臭豆腐文化,辣白菜文化,同性恋文化,女权主义文化,共产主义文化,韩剧文化,流行音乐文化等等。没文化,很可怕。大家生怕自己没有文化,于是赶紧找了一件又一件文化衣服来穿上,从此便觉得自己有文化了。有些衣服之间是可以共存的,而有些衣服之间则搭配不起来。我身上几乎总是穿着理性主义文化衣服和科学主义文化衣服,那么中医文化衣服就和我身上已有的衣服不相容。人类是不满足于自己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的,我们还想要别人也都穿上我们认同的衣服。我们会对各种各样的衣服评头论足,说哪件衣服好看,哪件衣服不好看。然而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喜好和品味,于是就产生了文化衣服之间的冲突。我是来呼吁求同存异,让大家不要干涉其他人选择衣服的自由的吗?不是。有些穿衣风格是几乎没有外部性的,纯粹是个人的私事。比如有人喜欢穿游泳衣服,有人喜欢穿登山衣服,这都是个人的私事,它们就像内衣,自己穿着舒服就行了,不用管别人怎么想。有些衣服则有外部性,它们就像外套,他人一定会看到。比如中医文化衣服,穿着这身衣服的人,常常还会推荐他人用中医的方法治病,服用中药。同样的,还有反转基因文化,反电信基站文化,穿着这些衣服的人会反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反对在自家小区附近建设电信基站。不在自家小区附近建设电信基站,那不光是影响自己的手机信号,整个小区的住户的手机信号都会被影响。同样的,父母穿的衣服会影响孩子,教师穿的衣服会影响学生,同学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的衣服,都会互相影响。没有人穿衣服是为了孤芳自赏,所有人都是穿给其他人看的。更明显的,就如同宗教文化衣服了。很多宗教都会主动去传教,这明摆着就是让更多地人穿上那件宗教衣服。甚至,哪怕不去主动传教,只要有那么一群人聚在一起,始终穿着同样的衣服在搞活动,那总是会吸引外人加入进来穿着这件同样的衣服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嘛。所以,有些衣服,我会极力推荐大家都去买来穿。而有些衣服,我则会强烈反对大家去穿。具体的,这里不谈了。我更好奇的是,如果把人们把文化的衣服脱下来,那会怎样?那样是不是就算坦诚相见了?不过,赤裸裸地坦诚相见,那多不好意思。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不穿衣服相见,总还是会害羞的。有谁好意思让别人看到自己没文化的裸体?我担心的是,有些人衣服穿久了,都忘了那是一件衣服了,都脱不下来了。如果因为什么特殊情况,不得不把衣服脱下时,这些人好像是要面临扒皮一样的恐怖场景,都忘了自己回家时把外套脱下挂在衣架或者甩在沙发上时的轻松感觉了。那些文化,只不过是一件又一件衣服罢了。脱下衣服,我们还是那个人,不会变得更漂亮,也不会变得更丑。所以,别害羞。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认真想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0:32:36+08:00","url":"/p/","title":"【认真想】脱下文化的衣服","summary":"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不穿衣服的。穿了衣服之后,人们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小红穿着红色的衣服,认为红色的衣服更漂亮。小黄穿着黄色的衣服,认为黄色的衣服更漂亮。两人于是就有了冲突和争执。这层衣服,叫做文化。文化是人类的遮羞布,没了这层文化,我…","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8,"likesCount":29},"next":{"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f88d138be03b0b5df406c32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url":"/topic/","id":"","name":"学习"},{"url":"/topic/","id":"","name":"教育"}],"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bio":"《思维的利剑》的作者,微信公众号:认真想","isFollowing":false,"hash":"247b240ccc5abbae0bdac30","uid":08,"isOrg":false,"slug":"andy-lee-60","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公司的微信公众号:Reason-Edu 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 \n我的新书《思维的利剑》已经可以买到,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书名即可。\n\n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活动。","name":"Andy Lee","profileUrl":"/people/andy-lee-60","avatar":{"id":"v2-6048eae2cfc6ff94b6208333","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column":{"slug":"AndyLee","name":"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content":"修路作为致富的第一步大家如果玩模拟城市经营的游戏,就会发现,修路总是城镇发展的第一步。而如果大家了解中国乡村干部们的生活,就会发现许多农村脱贫的第一步,也是要靠修路。这就让我们感到好奇,为什么经济发展总是从修路开始呢?为什么不修缮住房或者厂房?为什么不兴办学校和医院?为什么总是要先修路?因为修路降低了交通成本。而交通在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所有的物资和人员都要通过交通来运输。如果我们从交通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发展,那么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修路的过程。路况良好的路,能让人们以更低的成本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就能创造出更多别人想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可以通过路运输给别人。比如,一个村子需要依靠民族风围巾纺织来脱贫致富,那么就需要一条路来链接村子与外界的供货商和需求方,把布匹和针线运输进来,把围巾运输出去。如果A村子和B村子唯一擅长的都是生产同一种民族风围巾,那么哪个村子通往外界的路越好,哪个村子就能获得更多的订单,而在修路上落后的村子就只能另谋出路了。而且,哪怕已经另谋了出路,比如不生产围巾,转而生产窗帘,那也是要修路的。所以路非常重要。在《你需要理解什么是“可及性”》中,我已经强调了“可及性”这个概念有多么重要。而路就是能提高人们获取好东西的可及性的通道。语言是理解信息的道路鉴于我的读者大多不是建筑工人,也不是乡村干部。所以我实际上想要强调的,不是让大家将自己的资源投入到道路建设之上,共同为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奋斗。我想要强调的是比喻意义上的路,用以帮助我们理解更多知识的路。这些路,我们称之为语言。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汉语就是一种语言。如果我们都是文盲,那么我们就无法通过阅读文字来获取知识。所以汉语就是我们获取用汉语表达的知识的道路。而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降低文盲率。不过这一点中国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就不多说了。汉语是路,英语也是路。如果我们不懂英语,那么在工作生活中就会处处碰壁。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也是学术界最常用的语言。我们想要获取及时的优质信息,那英语就是我们的路。不过我这里不再强调学好英语究竟有多重要了。因为大家已经了解英语的重要性了。如果说英语是全球信息交流的第一大道,那么法语、德语、日语等语言都是小道,都不如英语那么重要。很多人还忽略了另一条信息交流的大道,那就是数学。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它的重要性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这让我十分捉急。不过我捉急也没用,因为我不打算从事数学教育行业。逻辑语言就是信息素养之路在所有语言之路中,最最重要的语言,我称之为逻辑语言。这里的逻辑不是狭义的逻辑学,不是一阶逻辑系统或者模态逻辑系统,而是指对信息的表征与处理。这条逻辑语言之路能让我们降低我们获取优质信息的成本。信息可以比喻做食物,有营养的优质信息可以让我们健康成长,而没有营养的垃圾信息则对我们的健康有害。每个人每天都要摄入许多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自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同事、媒体、互联网上的陌生人等等。然而这些信息并不都是有营养的优质信息,绝大多数信息都是没有营养的垃圾信息。常常摄取垃圾信息,自然会让我们的头脑里装满垃圾信息,会让我们也输出垃圾信息从而毒害他人。最麻烦之处在于,人们不知道自己头脑中有哪些垃圾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是优质信息,哪些信息是垃圾信息。没有人会故意害自己,没有人会故意伤害自己关心的人。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头脑里有垃圾信息,也不希望输出垃圾信息毒害他人。但是因为我们不具备分辨垃圾信息与优质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会无意中用垃圾信息毒害自己和他人。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要想富,先修路。想要获取优质信息,我们也要修一条通往优质信息的高速公路(铁路也可以)。这条路,让我们取一个名字,就叫做信息素养。当然,这条路也可以取别的名字,比如叫逻辑思维,叫批判性思维,叫独立思考能力,叫理性思维风格等等。不过我们还是叫信息素养吧。如何建立信息素养?如何修缮这条名为信息素养的高速公路呢?方法有很多。比如,在许多大学都有一门课,叫做文献检索与利用(或者类似的名字),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地修缮信息素养之路。不过这个方法并不普适,因为很多人已经不是大学生了,无法再回到大学里上这门课。而且,很多人不喜欢上课,上课很无聊。那么,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有没有什么既轻松又简单还很便宜的修路方式呢?没有。修路总是要付出辛劳的,而在所有辛劳中,最大的成本就在于第一步:承认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完善信息素养之路。在意识到修路的需求之后,实际动手去修路的过程是很漫长的。修出一条像样的信息素养之路,至少需要三四年的较高强度努力。修缮信息素养之路的方式,就是不断去获取那些有难度的优质信息,然后持之以恒,最终就能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了。就像学习弹钢琴一样,不断去挑战较高难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的曲子,然后弹钢琴水平就会慢慢上升了。现在问题又来了,哪些信息是优质的信息,是值得我们用来磨练自己逻辑语言的信息呢?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上文说的,大家都认可。大家其实都或多或少地承认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也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大家都知道要建立高的信息素养,要获取优质的信息。但是大家对哪些信息属于优质信息,哪些信息属于垃圾信息,并没有公认的说法。比如,我认为逻辑学和统计学信息是优质信息,经济学和心理学信息是优质信息,语言学和社会学是优质信息,哲学和计算机科学是优质信息,物理学和生物学是优质信息。但有些人不这么认为,有些人认为这些信息都是垃圾。《圣经》和《古兰经》才是优质信息,《佛说无量寿经》和《道德经》才是优质信息,《人民日报》和《成功学大全》才是优质信息,《黄帝内经》和《塔罗牌占卜原理》才是优质信息,《快乐大本营》和《大学生了没》才是优质信息,《新浪新闻娱乐版》和《铁血军事论坛》才是优质信息,微信朋友圈和知乎网和豆瓣网和人人网和微博和Facebook和Quora等地方才是优质信息的来源。有人就是更愿意相信某人在某个网络论坛上发的帖子,不愿意相信经过同行评议后发在优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那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没有大新闻假设我们都认可了形式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优质信息地位。那我们该如何修缮我们通往这些优质信息的信息素养之路呢?有些人会期待我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言论,搞一个大新闻,和主流价值观唱反调。有些人会期待我能分享一个成功学的秘诀,一旦掌握这个秘诀,就像被隐居在江湖深处的武林前辈输送了毕业内力一样,一下子就具备了极高的信息素养。那是不可能的。修缮通往优质信息之路的方法,其实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和老师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只是大多数人没有真的相信。就四个字。好好学习。如果要展开来讲,那当然有许多细节。比如注重时间管理啦,设定合理的目标啦,多结交良师益友啦,利用社会促进效应对抗拖延症啦,少做白日梦啦。不过这些细节不在这里展开讲了。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迈出修路的第一步更重要。关于这第一步,我有两句口号要分享,一些人听了可能不乐意,不过我还是要讲。人生就是这么艰难,有些事情再不拆穿就来不及了。第一句:不管你是谁,你都严重低估了自己的愚蠢程度。第二句:人蠢就要多读书。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认真想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1:01:51+08:00","url":"/p/","title":"【认真想】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要想富,先修路","summary":"修路作为致富的第一步大家如果玩模拟城市经营的游戏,就会发现,修路总是城镇发展的第一步。而如果大家了解中国乡村干部们的生活,就会发现许多农村脱贫的第一步,也是要靠修路。 这就让我们感到好奇,为什么经济发展总是从修路开始呢?为什么不修缮住房或…","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3,"likesCount":29}},"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47,"FULLINFO":true}},"User":{"andy-lee-60":{"isFollowed":false,"name":"Andy Lee","headline":"公司的微信公众号:Reason-Edu 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 \n我的新书《思维的利剑》已经可以买到,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书名即可。\n\n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活动。","avatarUrl":"/v2-6048eae2cfc6ff94b6208333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andy-lee-60","bio":"《思维的利剑》的作者,微信公众号:认真想","hash":"247b240ccc5abbae0bdac30","uid":08,"isOrg":false,"description":"公司的微信公众号:Reason-Edu 致力于普及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 \n我的新书《思维的利剑》已经可以买到,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书名即可。\n\n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活动。","profileUrl":"/people/andy-lee-60","avatar":{"id":"v2-6048eae2cfc6ff94b6208333","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favlists":{}},"me":{},"global":{},"columns":{"next":{},"AndyLee":{"following":false,"canManage":false,"href":"/api/columns/AndyLee","name":"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creator":{"slug":"andy-lee-60"},"url":"/AndyLee","slug":"AndyLee","avatar":{"id":"6cea6b8a29a19b9d7b2a","template":"/{id}_{size}.jpg"}}},"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AddVideo":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sy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13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