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的excel数据分析在哪功能在哪

Excel2007中的数据分析工具在哪里?_小蚂蚁信息网
您的当前位置: >
Excel2007中的数据分析工具在哪里?
本文地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怎样用 Excel 做数据分析? - 知乎7646被浏览398920分享邀请回答/zh-cn/kb/136699PowerPivot: 简单数据分析/多表关联分析/字段计算分析/数据分组分析具体参考官方说明文档:工具库:描述性统计分析 / 直方图
/ 抽样分析
/ 指数平滑
这个教程不错:水晶易表:VBA: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最后推荐数据分析的十个博客:数据分析十大博客沈浩老师的博客: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数据化管理:数据元素:小蚊子乐园:ExcelPro的图表博客:网站分析在中国——从基础到前沿()网站数据分析:蓝鲸的网站分析笔记:除了上边的那个知乎上的收集信息的帖子,再加上这个:不过我是做互联网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来源:百度指数淘宝指数艾瑞咨询易观智库CNNIC比达咨询新浪微博:什么时候开始,发布频次,内容特色。粉丝数。微信官号:什么时候开始,发布频次,内容特色。粉丝数。百度搜索前10页,其他渠道覆盖。线上调研
推荐这本书:推荐:我还没有学通,本篇基本就是对这两本书的总结。补充一个excel2016的新功能:本文资料来源:1.5K3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cn/s/articlelist__4_1.html我建议:多动脑EXCEL只是个工具。你的目的不是玩转EXCEL,你的目是数据分析。就比如做社交网站,什么样的用户是活跃用户?哪些用户行为数据能拿出来参考?活跃用户的各项行为数据,你看出哪些关联性?这都是要动脑。多动手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EXCEL在同一个格子里怎么换行。不知道怎么冻结窗口。不知道筛选,不知道排序。更不要说做散点图了。多用,什么都是在使用中学会的。 9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 个回答被折叠()Excel中的数据分析工具
《统计学》课程实验指导
【试验目的】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统计学原理课程时,掌握统计学中的计算过程,理论联系实际。由于Excel是目前办公软件中比较流行的软件,因此,本试验课以该软件为基础,实现它的统计计算功能。通过该试验课程的学习,使每个学生能够达到能够利用该软件的统计计算功能熟练地完成教材中有关例题、习题的计算,并通过案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验内容】
Excel中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统计图形、随机抽样、参数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移动平均、指数平滑、回归分析。
【试验计划】
两个教学周,上试验课一次,时间一小时。
【试验地点】
学院办公楼二层计算机机房
描述性统计在Excel中的操作程序
此分析工具用于生成对输入区域中数据的单变值分析,提供有关数据趋中性和易变性的信息。
(-)“描述统计”对话框
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引用。该引用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按列或行组织的相邻数据区域组成。
如果需要指出输入区域中的数据是按行还是按列排列,请单击“逐行”或“逐列”。
标志位于第一行/列
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中包含标志项,请选中“标志位于第一行”复选框;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列中包含标志项,请选中“标志位于第一列”复选框;如果输入区域没有标志项,则该复选框不会被选中,Microsoft Excel 将在输出表中生成适宜的数据标志。
平均数置信度
如果需要在输出表的某一行中包含均值的置信度,请选中此复选框,然后在右侧的编辑框中,输入所要使用的置信度。例如,数值 95% 可用来计算在显著性水平为 5% 时的均值置信度。
如果需要在输出表的某一行中包含每个区域的数据的第 k 个最大值,请选中择此复选框,然后在右侧的编辑框中,输入 k 的数值。如果输入 1,则这一行将包含数据集中的最大数值。
如果需要在输出表的某一行中包含每个区域的数据的第 k 个最小值,请选中此复选框,然后在右侧的编辑框中,输入 k 的数值。如果输入 1,则这一行将包含数据集中的最小数值。
在此输入对输出表左上角单元格的引用。此工具将为每个数据集产生两列信息。左边一列包含统计标志项,右边一列包含统计值。根据所选择的“分组方式”选项的不同,Microsoft Excel 将为输入表中的每一行或每一列生成一个两列的统计表。
新工作表组
单击此选项,可在当前工作簿中插入新工作表,并由新工作表的 A1 单元格开始粘贴计算结果。如果需要给新工作表命名,请在右侧编辑框中键入名称。
单击此选项,可创建一新工作簿,并在新工作簿的新工作表中粘贴计算结果。
如果需要 Microsoft Excel 在输出表中生成下列统计结果,请选中此复选框。这些统计结果有:平均值、标准误差(相对于平均值)、中值、众数、标准偏差、方差、峰值、偏斜度、极差(全距)、最小值、最大值、总和、总个数、Largest (#)、Smallest (#) 和置信度。
(二)实例应用:
&&& 某老师对几名学生的五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便对这几个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加以解决。使用“描述统计”分析工具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文件名:描述统计.xls)
操作步骤:
2、选择“数据分析”对话框中“描述统计”,跳出“描述统计”对话框。
&&& 在数据输出的工作表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的的成绩的各种分析结果。其中第3行至第18行分别为:平均值、标准误差、中值、标准误差、样本方差、峰值、偏度、最大值、最小值、和、计数、第1大值、第1小值、95%概率保证程度的置信度。根据“标准偏差”值可以看出王华的成绩离散程度最大,即是说其成绩极不稳定,刘明的成绩是最稳定的。若取中值进行分析则是王华的成绩最好。平均值为刘明最佳。总体上而言,王华的成绩应该是最好的,只是最后一次的成绩太差,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试验二:& 统计直方图在Excel中的操作程序
在给定工作表中数据单元格区域和接收区间的情况下,计算数据的个别和累积频率,用于统计有限集中某个数值元素的出现次数。例如,在一个有 20 名学生的班级里,可以确定以字母打分(如 A、B-等)所得分数的分布情况。直方图表会给出字母得分的边界,以及在最低边界与当前边界之间某一得分出现的次数。出现频率最多的某个得分即为数据组中的众数。
“直方图”对话框
接收区域(可选)
在此输入接收区域的单元格引用,该区域应包含一组可选的用来定义接收区间的边界值。这些值应当按升序排列。只要存在的话,Microsoft Excel 将统计在当前边界点和相邻的高值边界点之间的数据点个数。如果某个数值等于或小于某个边界值,则该值将被归到以该边界值为上限的区间中。所有小于第一个边界值的数值将一同计数,同样所有大于最后一个边界值的数值也将一同记数。
如果省略此处的接收区域,Microsoft Excel 将在数据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创建一组平滑分布的接收区间。
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按降序排列频率数据。如果此复选框被清除,Microsoft
Excel 将只按升序来排列数据,即省略输出表中最右边的三列数据。
累积百分率
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添加一列累积百分比数值,并同时在直方图表中添加累积百分比折线。如果清除此选项,则会省略累积百分比。
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生成一个嵌入式直方图表。
实例应用:
&&& 学生历次考试成绩统计,按照一定区间生成频数分布表,使用“直方图”分析工具来完成。(数据文件名:直方图.xls)
操作步骤:
5、看是否在输入栏里是否选择了标志单元格,考虑选定“标志”。在输出选项中选择“新工作表组”,在其对应编辑框中输入输出工作表名称,如;“图表输出”。选择“帕拉图”、“累积百分率”、“图表输出”选项。
&&& 在图中显示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见输出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数据表示形式,一部分是直方图形式。在数据表部分,显示每个区间中的人数及累计百分率数值。通过该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在第一次考试中有6人在100~85分之间,5人在85~75之间,1人在75~65之间,1人在65以下。
试验三:&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在Excel中的计算
&& 1、协方差
此分析工具及其公式用于返回各数据点的一对均值偏差之间的乘积的平均值。协方差是测量两组数据相关性的量度。
可以使用协方差工具来确定两个区域中数据的变化是否相关,即,一个集合的较大数据是否与另一个集合的较大数据相对应(正协方差);或者一个集合的较小数据是否与另一个集合的较小数据相对应(负协方差);还是两个集合中的数据互不相关(协方差为零)。
&“协方差”对话框
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引用。该引用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按列或行组织的相邻数据区域组成。
实例应用:
&&& 用协方差分析工具分析某公司历史“推销费用”、“销售额”、“营业人员”三项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数据文件名:协方差.xls)
操作步骤:
1、打开数据“协方差.xls”,如下:
2、选择“数据分析”对话框中“协方差”,跳出“协方差”对话框。
3、在“输入区域”编辑框中键入三列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引用($B$1:$D$9)。
&&& 在上图所示的输出表为“推销费用”、“营业员”、“销售额”三个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明显,对角线上为各自方差;其他,三个变量相互之间协方差分别为:202.125、199.5、610.5,说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不是相互独立的。
2、相关系数
此分析工具及其公式可用于判断两组数据集(可以使用不同的度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总体相关性计算的返回值为两组数据集的协方差除以它们标准偏差的乘积:
&&& 根据图中所示工作表显示的计算结果数据,可一直到两个温度下产品的轻度不受影响(即可认为两种温度下强度祥等)。
(二)“t - 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分析
此分析工具及其公式可以进行双样本学生氏 t –检验。此 t - 检验先假设两个数据集的方差不等,故也称作异方差 t - 检验。可以使用 t - 检验来确定两个样本均值实际上是否相等。当进行分析的样本组不同时,可使用此检验。如果某一样本组在某次处理前后都进行了检验,则应使用“成对检验”。
用于确定检验统计值 t 的公式如下:
下面的公式用于估计自由度。因为计算结果通常不为整数,从 t 分布表中查找临界值时,应使用最接近的整数。
“t - 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对话框
&&& 根据图中所示工作表显示的计算结果数据,原假设不成立,可以知道两个温度下产品的强度不受影响(即可认为两种温度下强度相等)。
(三)t - 检验: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
此分析工具及其公式可以进行成对双样本学生氏 t - 检验,用来确定样本均值是否不等。此 t -检验并不假设两个总体的方差是相等的。当样本中出现自然配对的观察值时,可以使用此成对检验,例如对一个样本组进行了两次检验,抽取实验前的一次和实验后的一次。
注意&& 由此工具生成的结果中包含有合并方差,亦即数据相对于平均数据离散值的累积测量值,可以由下面的公式得到:
“t - 检验: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对话框
试验五:& z统计检验在Excel中的操作程序
此分析工具可以进行方差已知的双样本均值 z - 检验。此工具用于检验两个总体均值之间存在差异的假设。例如,可以使用此检验来确定两种汽车模型性能之间的差异情况。
“z - 检验:双样本平均差检验”对话框
&&& 可以看到Z值为-1.61245,双尾临界值为1.959961,因此,可以接受零假设,认为两地水源矿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
试验六:& F统计检验在Excel中的操作程序
此分析工具可以进行双样本
F - 检验,用来比较两个样本总体的方差。例如,可以对参加游泳比赛的两个队的时间记分进行 F- 检验,查看二者的样本方差是否不同。
“F - 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对话框
变量 1 的区域
在此输入对需要分析的第一列或第一行数据的引用。
变量 2 的区域
在此输入对需要分析的第二列或第二行数据的引用。
在此输入检验的置信度。该值必须在范围
0~1 之间。Alpha 置信度为 I 型错误发生概率的显著性水平(舍弃真实假设)。
实例应用:
&&& 对测试产品在不同温度下强度的实验数据进行“F - 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以检查两种数据下测得的数据方差是不是相等。(数据文件名:F
- 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xls)
操作步骤:
试验七:& 方差分析 (anova)在Excel中的操作程序
“分析工具库”中提供了三种工具,可用来分析方差。具体使用哪一工具则根据因素的个数以及待检验样本总体中所含样本的个数而定。
(一)“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
此分析工具通过简单的方差分析(anova),对两个以上样本均值进行相等性假设检验(抽样取自具有相同均值的样本空间)。此方法是对双均值检验(如 t-检验)的扩充。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引用。该引用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按列或行组织的相邻数据区域组成。
在此输入计算 F 统计临界值的置信度。Alpha
置信度为 I 型错误发生概率的显著性水平(舍弃真实假设)。
实例应用:
&&& 检验某市职工工资总额与商品零售总额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数据文件名:单因素方差分析.xls)。
操作步骤:
1、打开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xls”,如下:
2、选择“数据分析”对话框中“单因素方差分析”,跳出“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3、在“输入区域”编辑框中键入三列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引用($B$1:$C$11)。
通过图中显示数据,用户可以看到F值远大于“Fcrit”得知,因此零假设不被接受,说明年度职工工资总额对当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显著的线性相关。
(二)“Anova:可重复双因素”分析
此分析工具是对单因素 anova 分析的扩展,即每一组数据包含不止一个样本。
“Anova:可重复双因素分析”对话框
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引用。该引用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按列或行组织的相邻数据区域组成。
每一样本的行数
在此输入包含在每个样本中的行数。每个样本必须包含同样的行数,因为每一行代表数据的一个副本。
在此输入需要用来计算 F 统计的临界值的置信度。Alpha 置信度为 I 型错误发生概率的显著性水平(舍弃真实假设)。
实例应用:
&&& 测试产品不同温度下的强度,将原来8次测试值改为每次试验得到4个测试值,而实验进行了2次。对两次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样本均值相等的假设检验。
操作步骤:
1、打开数据“双因素方差分析.xls”,选择“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工作表,如下:
2、选择“数据分析”对话框中“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跳出“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3、在“输入区域”编辑框中键入三列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引用($A$1:$C$9)。
4、在“每一样本的行数”对应编辑框中填入4。
5、在“输出选项”下单击“新工作表组”选项,并在对应编辑框中输入新工作表的名称。如:“方差分析结果”。
&&& 在山图所示结果中给出了3个F值,分别用于不同样本之间的均值相等性假设检验。如果只是进行不同温度下的两组数据之间的均值相等性假设检验,则可以取“列”所对应的F值,并于同一行中所对应的“Fcrit”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出该两组数据的均值相等性假设成立。
(三)“Anova:无重复双因素”分析
此分析工具通过双因素 anova 分析(但每组数据只包含一个样本),对两个以上样本均值进行相等性假设检验(抽样取自具有相同均值的样本空间)。此方法是对双均值检验(如 t-检验)的扩充。
“Anova:无重复双因素分析”对话框
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引用。该引用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按列或行组织的相邻数据区域组成。
如果在输入区域中没有标志项,则本复选框不会被选中,Microsoft Excel 将在输出表中生成适宜的数据标志。
在此输入需要用来计算 F 统计的临界值的置信度。Alpha 置信度为 I 型错误发生概率的显著性水平(舍弃真实假设)。
实例应用:
&& 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在使用时,不需人为将样本数据进行划分,而是自动将样本数据按照其所在的行为分为多个样本进行分析,这是和可重复双因素分析的区别所在。
&&& 采用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与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操作上差不多,将上例采用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 通过上图所示数据结果,可以看到他对给定样本的每一行都计算了平均值及方差,并根据特定的计算方法求得F值。虽然他求得的F值与其他两种分析工具求得的值不同,但三种方差分析工具的根本使用思想是一致的,将最终结果中“列”所对应的F值与“Fcrit”相比较,可以判断出样本均值相等性假设可以成立。
试验八:& 长期变动趋势在Excel中的操作程序
1、移动平均
此分析工具及其公式可以基于特定的过去某段时期中变量的均值,对未来值进行预测。预测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引用。该区域必须由包含四个以上数据单元格的单列组成。
在此输入用来进行移动平均计算的间隔数。默认间隔为 3。
在此输入对输出表左上角单元格的引用。如果选中了“标准误差”复选框,Microsoft Excel 将生成一个两列的输出表,其中右边的一列为标准误差值。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来进行预测或计算标准误差值,Microsoft Excel 会在某些单元格中返回错误值 #N/A。
此分析工具的输出区域必须与输入区域在同一工作表中。因此,“新工作表组”和“新工作簿”选项均不可使用。
选择此悬想可以在输出表中生成一个嵌入直方图。
如果要在输出表的一列中包含标准误差值,请选中此复选框;如果只需要没有标准误差值的单列输出表,请清除此复选框。
实例应用:
&&& 对公司11个月的销售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12月份的销售。(数据文件:移动平均.xls)
操作步骤:
注意& &0.2 到 0.3 之间的数值可作为合理的平滑常数。这些数值表明本次预测需要将前期预测值的误差调整 20% 到 30%。大一些的常数导致快一些的响应但会生成不可靠的预测。小一些的常数会导致预测值长期的延迟。
“指数平滑”对话框
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引用。该区域必须为包含四个以上单元格的单一行或列。
在此输入需要用作平滑常数的阻尼系数。阻尼系数是用来将总体中数据的不稳定性最小化的修正因子。默认的阻尼系数为 0.3。
选中此复选框可根据输出表中的实际数值和预测数值生成嵌入式图表。
实例应用:
&&& 对一系列数据的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数据文件名:指数平滑.xls)
操作步骤:
&&& 从上图可以看出,“阻尼系数”值为0.2的时候预测误差最小,因此,第13期的预测值为0.8×14+0.2×16.8=14.56。
&&&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以指数平滑预测的结果存在滞后偏差,即当时间序列呈下降趋势时,预测值往往偏高;反之,则偏低。另外,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只能做下一期的预测。
3、回归分析
此工具通过对一组观察值使用“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进行线形回归分析。本工具可用来分析单个因变量是如何受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影响的。例如,观察某个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一系列统计因素的关系,如年龄、身高和体重等。在操作时,可以基于一组已知的体能统计数据,并辅以适当加权,对尚未进行过测试的运动员的表现作出预测。
“回归分析”对话框
2、选择“数据分析”的“回归”,跳出“回归”对话框。
3、在“Y值输入区域”编辑框中键入销售额列单元格的引用。
4、在“X值输入区域”编辑框中键入推销费用、营业人员列单元的的引用。
5、在“输出选项”区域中单击“新工作表组”选项,在对应编辑框键入新工作表名称,如“回归分析结果”。
6、单击确定,输出数据如下
7、在“数据”工作表中C12单元格输入公式“=回归分析结果!B17+回归分析结果!B18*200+回归分析结果!B19*310”。
&&& 最后得出,2002年销售额预计为310.8314万元。当前位置: >
> excel数据分析及制作直方图方法 excel数据分析工具在哪里
excel数据分析及制作直方图方法 excel数据分析工具在哪里
  excel数据分析能够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说到数据分析,大家可能想的比较多的是SPSS、SAS、R、Matlab等,其实Excel里面自带的数据分析功能也可以完成这些专业统计软件有的数据分析工作,这其中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概率分布、均值推断、线性、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内容。我们必须能够存储数据,对个人来讲至少应该掌握一种数据库技术,当然也不一定要熟练操作,但至少要能够理解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基本结构和数据类型,比如数据的安全性、唯一性、冗余性,表的关系,粒度,容量等,最好能够理解SQL查询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读取等等!
  分析工具库是在安装 Microsoft Office 或 Excel 后可用的 Microsoft Office Excel 加载项 (加载项:为
Microsoft Office 提供自定义命令或自定义功能的补充程序。)程序。但是,要在 Excel
中使用它,您需要先进行加载。接下来的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系列教程,都是基于Excel
2007,今天我们讲讲excel数据分析工具在哪里?excel数据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单击“Microsoft Office 按钮”
,然后单击“Excel 选项”。
  2、单击“加载项”,然后在“管理”框中,选择“Excel 加载宏”,单击“转到”。
  3、在“可用加载宏”框中,选中“分析工具库”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
  提示:如果“可用加载宏”框中未列出“分析工具库”,请单击“浏览”以找到它。如果系统提示计算机当前未安装分析工具库,请单击“是”以安装它。4、OK加载excel数据分析工具库之后,“数据分析”命令将出现在“数据”选项卡上的“分析”组中。
  注释 若要包括用于分析工具库的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 (VBA)
函数,可以按加载分析工具库的相同方式加载“分析工具库 - VBA”加载宏。在“可用加载宏”框中,选中“分析工具库 -
VBA”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用excel数据分析:制作直方图:
  接下来我们讲讲在Excel2007中完成直方图的制作。
  一、案例场景
  某一批用户的消费记录,需要统计各段的频数和累计频数以及直方图的制作。
  二、操作步骤
  1、有如下一份数据,用户ID、消费金额、以及我们设置的分段
  2、选择“数据”——“数据分析”——“直方图”后,出现设置框
  注:本功能需要使用Excel扩展功能,如果您的Excel尚未安装数据分析,可以参考上一篇文章《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工具在哪里?》。
  按照下图进行设置
  输入区域:原始数据区域;
  接受区域:数据接受序列;
  如果选择“输出区域”,则新对象直接插入当前表格中;
  选中“柏拉图”,此复选框可在输出表中按降序来显示数据;
  若选择“累计百分率”,则会在直方图上叠加累计频率曲线;
  输入完毕后,则可立即生成相应的直方图,接下来为了达到柱型图之间无缝的紧密排列,需要将“数据系列格式”中的“选项”中“分类间距”调整为“0”。其余细节,请双击要调整的对象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调整,这里不再赘述。
最新推荐文章
10.5MB/中文简体
WiFi万能钥匙pc版是一款自动获取周边免费WiFi热点并建立连接的电脑软件。1、WiFi万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