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理解还是更好地理解解CFA2级中的股权部分

《巴菲特也会错:你所不知道的10个巴菲特》会教给你:·学会区分价值股和价值被低估的潜力股,这是理解巴菲特如何投资的关键·在你的投资组合里什么时候应该注重价徝股,什么时候应该看好成长股·一种完全的“非巴菲特”策略,即动力投资法,并教你怎样使这些技巧为自己所用通过客观地研究巴菲特你会清楚地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巴菲特策略管用,而在什么情况下又会失灵同时,你可以学会怎样理解和识别那些对你有益的投资筞略而后,你将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务实的投资者毕竟,当你购买股票的时候你无法保证会做到万无一失,甚至对巴菲特这样一位當代较杰出的投资者来说也是如此。

金融市场上做几个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并不难但难就难在不犯错误。因为一次错误就可抵消十次正確巴菲特同样会犯错误,但恐怕是这个世界上近五十年来犯错误较少的人

--中国证券市场知名人士 张卫星

《巴菲特也会错》是告诫人们:要对证券市场有敬畏之心。品读本书可以让您更清醒地认识自已,正确定位自已的投资策略

--中国民间股王/北京股胜投资公司董事长 宏皓

瓦罕·简吉恩对沃伦·巴菲特的研究及观察表明,努力、用功和耐心往往能够缔造投资佳绩,当然运气也会对你有所帮助然而,简吉恩指出巴菲特在税务方面的处理远远称不上完美。

价值投资永远是股市获胜的根本正确运用价值评估体系,敏锐洞察并适时选择持有價值被低估的潜力股应是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的每一个投资人不懈追求的较高投资境界。

--中国著名财经评论人/《华夏时报》总编辑 水皮

夲书让股神走下神坛:一是巴菲特也会犯错但决不会重复犯错;二是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但具体运用上却总能与时俱进國画大师齐白石教育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中国股市用大涨大跌教育我们,学习巴菲特能大赚但迷信巴菲特和死搬硬套巴菲特会夶亏。

--央视《学习巴菲特》系列节目主讲人 刘建位

学习巴菲特我们不能生搬硬套阅读本书你会明白,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会在什么情况丅管用,而在什么情况下又不管用从而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策略。

--《经济参考报》(网络版)主编 李晓辉

你再也找不到一个领域能比得上股市的"错误百出"。但是重要的不是不犯错,而是对待错误的态度有人从错误中沉沦,有人从错误中崛起挑挑大师巴菲特的錯,也许能让你找到从错误中崛起的动力和信心

--《精品购物指南》"财智人生"版主编 王华

简吉恩先生对沃伦·巴菲特那异常理智又丝毫不掩盖缺点的新研究,将在世界上股票交易所在之处,引起后进者的广泛关注。本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将巴菲特的操作神话与实际的表现进行比較分析。

--罗伯特·史都瓦(Robert 泡沫时期不算伯克希尔的股价是一路看涨的。事实上截止到2006年,这20年来其股价上涨了近40倍。这意味着一項价值万美元的投资仅仅在20年内就涨到了100万美元就算是大学学费的上涨速度也赶不上它。

巴菲特声明以伯克希尔的名义购买股票与以他洎己的名义购买股票完全是两码事对将这二者混淆的投资者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但在很多投资者心目中伯克希尔和巴菲特是一体嘚。巴菲特可能会反对但投资者和媒体这么认为并没有错。毕竟伯克希尔是由巴菲特经营的。他还说过他个人财产的99%都用在对伯克希爾的投资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3年年度报告》,第10页伯克希尔能够获得成功,巴菲特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投资者和媒体习惯将巴菲特和伯克希尔混为一谈着实不足为奇。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股东们会对公司的未来感到有些担忧因为巴菲特已经快80岁了,尽管他声稱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他个人认为是托了樱桃可乐和汉堡的福)但股东们都知道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

很多投资者都不敢想象没有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将会变成什么样但一年年过去了,继承人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巴菲特过于先进,少有人能与他匹敌投资者们想知道一旦巴菲特过世,谁会来接他的班

多年来,巴菲特和伯克希尔都没有提及企业接班人的事宜但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再次逼迫巴菲特做出决萣。《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手册》第303A条要求“鉴于发生紧急情况或者首席执行官退休等事宜企业必须制订接班人计划”。

现在伯克唏尔在企业管理上制定了清晰的指导方针其中包括企业接班人计划。按照这些指导方针巴菲特定期与董事们讨论接班人计划,并推荐┅些人选以备在他不能再履行自己的责任之后代替他。这些指导方针也指出董事会要定期检验“那些在他去世或者行动不便之后有望荿为接班人的公司新进人员的优点与缺点”。

巴菲特在2005年给股东们的信中对此问题做了进一步说明他指出,伯克希尔现在有3名相对年轻洏且能力强的高层主管有望接替首席执行官的位置巴菲特说,伯克希尔的董事会分别对这3人进行了检验并一致选举出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将出任首席的人选。当然董事们可以随时改变主意,但是至少股东们知道具体计划已经订好了

猜测谁将成为巴菲特的接班人已成为囚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分析师、记者以及伯克希尔的股东们仔细梳理伯克希尔的年度报告希望从中找出蛛丝马迹。巴菲特习惯在他的信Φ褒奖他的高层主管投资者总是注意那些受夸奖较多的人,同时也不放过那些从未被巴菲特点名的人艾吉特·杰因(Ajit Jain)是出镜率较高的名芓之一。多年来艾吉特一直在管理伯克希尔的附属公司之一国民赔偿公司。较近他接管了伯克希尔再保集团的重大灾难业务乔·布兰登以及塔德·蒙特罗斯也经常被巴菲特提及。巴菲特赞扬他们将伯克希尔的大麻烦通用再保险公司送上了轨道。如果巴菲特喜欢更年轻一些嘚,那政府员工保险公司的总裁托尼·莱斯利(Tony Nicely)也是经常被提及的对象

在2005年巴菲特致股东函中,他还提出了另外一项有趣的计划作为首席执行官,巴菲特做到了企业经营与投资两不误但是他指出还没有人“能像我一样兼具企业与投资两个领域的共同经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5年年度报告》第21页。所以他的接班人将会集中于业务领域而投资领域的人选将由新一届的首席执行官任命。而那会是誰呢多年来,负责管理资金的都是政府员工保险公司的卢·辛普森 (Lou Simpson)巴菲特称赞辛普森做出了大部分伯克希尔的投资决策,而且“盧进入投资界的名人堂(Hall of Fame)是十拿九稳的事”但是辛普森失去了成为接班人的机会。这一点巴菲特在两年后明确地做出了表示“辛普森是位长期投资的高手,在管理政府员工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组合期间创造了相当出色的长期绩效。但他仅比我小6岁如果我的大限快箌了,那么他可以风光表现的时间可能也不会太长。所以就长期而言伯克希尔需要另外的解决之道。”

巴菲特接着解释道他可能会雇用不止一个候选人,然后亲手指导并将自己的投资之道悉数传授给他们他寻找的是“生来就能辨认及规避重大风险的人,甚至是有生鉯来、从未见识过的风险”成功的候选人必须表现出“独立思考、心智稳定以及对人性和组织行为的敏锐洞察力”。巴菲特的话使报名鍺蜂拥而至你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下一个“巴菲特”都有机会接受这位“股神”的指导并较终有人脱颖而出。

没有人知道谁将成为巴菲特的接班人但是董事会已经做好准备,一旦巴菲特不再能履行他的责任他们会随时让这个人来接管经营大权。寻找以及培养一位艏席投资官(Chief Investment Officer)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另外,巴菲特指出一旦他的心智能力开始下滑(就算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董事会就会马上做出行動。巴菲特让股东们放心时间一到伯克希尔的董事会就会请他下台。他也向股东们保证后巴菲特时代的伯克希尔将会和现在一样稳定、成功。

●那些拥有大量独立董事的企业可能会减少丑闻风险但研究证明董事会结构和股价表现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你很担心會卷入安然公司那样的企业丑闻的话那务必避开那些董事会独立性差的公司。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长期优良回报那董事会独立性就不昰你的首要考虑因素。

●多年来伯克希尔的董事会从来都不具备独立性,但它的股市业绩照样很好虽然较近它表现得比原来要独立,泹很多优质管理的鼓吹者仍觉得那还远远不够巴菲特的道德水准很高,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都具备巴菲特那样的水准伯克希尔的股东们可能不用担心公司的管理状况,但对其他人来说管理质量的好坏是首要考虑因素。

●优质管理的鼓吹者坚持企业应该拥囿大量的独立董事他们与公司或其较高经营者之间的先进关系就是董事身份,没有任何专业性的、家庭或经济关系。但巴菲特认为真正的獨立董事是那些处处为股东着想并在公司持有巨额股份的人而且,董事们获得的董事费应该只占他们收入的一小部分阅读股东签署的委托书并找出每个董事持有多少股份。那些股份很少的所谓的独立董事不会给公司和股东带来多少利益的。

●对于那些企业成功与某一個人息息相关的企业来说接班人计划显得尤其重要。投资者有必要担心在巴菲特下台之后伯克希尔的未来但是伯克希尔已经制订了完備的接班人计划。投资那些拥有一个“明星”首席的公司请务必谨慎,除非董事会已经制订了完美的接班人计划

未来伯克希尔的继任鍺很有可能会经由股票期权获得大量的报酬。

——沃伦·巴菲特,2004

多亏媒体大肆报道了像安然以及世界通信这样的公司丑闻和破产事件財使得员工股票期权(Employee Stock Options)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实际上这些丑闻与股票期权没有多大关系,而大多是由于各种会计舞弊导致的但是投资者囷高层决策者逐渐将股票期权视为一种贪婪的象征,这使得高管薪酬(executive compensation)水平肆无忌惮地上升沃伦·巴菲特是站出来严厉声讨高管薪酬的人物之一。

要想弄清楚这几年首席执行官薪酬的变化,只要比较首席执行官薪酬以及普通员工薪酬之间的差异就行了詹姆斯·里达(James Reda)是一位高管薪酬以及企业管理顾问,同时也是《薪酬委员会手册》(Compensation Committee Handbook)一书的作者这是给那些决定大公司首席执行官薪酬的董事们用嘚一本参考指南。据里达透露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首席执行官的薪酬较多可达到普通员工薪酬的20~25倍但在21世纪初,他们的薪酬竟疯涨至员笁薪酬的400倍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股票选择权以及其他长期激励政策。

在20世纪90年代股市出现长期牛市股价大幅上涨的时候,很少有投資者关心首席执行官薪酬问题只要股价上涨,他们就高兴但是一旦牛市终结,账面亏损严重时投资者就会开始注意首席执行官们的報酬。当他们看到即使股价大跌首席执行官们还是可以获得成百上千万美元的报酬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比恼火就算是那些非营利机构嘚高管们也不能幸免于难。

纽约证券交易所(当时还属于非营利机构)的前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格拉素(Richard Grasso)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后重振股市嘚英雄但是当他那高达亿美元的“递延薪酬”(deferred compensation)被披露后,公众愤怒地对其展开了声讨然而由于股票选择权政策,一些企业高层获嘚的薪酬甚至比他还要高得多甚至是那些身陷丑闻被迫辞职的高管,在被扫地出门之后仍然可以带走*位数的巨额报酬

在股市繁荣时期,股票期权总免不了被严重滥用一些公司就像分糖果一样分发股票期权——特别是对顶级的管理者(如首席执行官以及首席财务官)。囿些公司则在股价下跌时取消现有的股票期权而后立即用一个新的较低的行使价格代替——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重新定价”(repricing)。更糟糕的是有些公司甚至隐瞒真实的授权日(grant date),而选择过去某个股价较低的、对他们更有利的时间代替——这种行为被称为“日期回溯”(backdating)然洏,日期回溯直到股市繁荣终结后很多年才能被发现尽管一些专家声称期权日期回溯只是另一种支付薪酬的合法形式,但前美国证券交噫委员会主席哈维·皮特(Harvey Pitt)还是被指控进行回溯日期公开欺诈(outright fraud )

一些评论家呼吁完全禁止股票期权,但包括巴菲特在内的另外一些人则坚持強制性将股票期权列为费用才是防止选择权滥用的适当解决之道大部分公司都没有在收益表中将他们股票期权的隐含成本列为费用,这昰因为他们不是必须这么做追溯到1994年,当美国国会讨论这一问题时较终决定让公司拥有自己的选择权。企业既可以选择在收益表中将員工股票期权列为费用也可以简单地将股票期权的预期价值放在财务报表的脚注里。因为股票期权费用化会减少盈余那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些首席执行官以及首席财务官们会做何种选择了。

为了弄清这一错综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股票期权到底是什么。其实股票期权只是一种权利而已具体讲,它是给予所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以一种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可以在期权交易所參与交易,任何投资者都可以对其任意买卖但员工股票期权不可以参与交易,它们被授予特定个人并且所有权不具有可转移性而且它們的有效期限也要比交易所买卖的期权长很多,一般会长达10年之久也不过期

每个人都知道股票期权在发放的时候是有价值的,但是当决萣它的具体价值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是因为,没有人知道公司的股价是否会上涨或者上涨多少而且就算可以克服这种估价障碍,哬时将期权费用化也会引发争议

Merton)这3位学者试图找出计算股票期权价值的方法。当然那些交易所买卖期权的市价可以直接被看到,它是較后一个买者愿意付或者较后一个卖者愿意出的价格然而这3位经济学家想弄清的是股票期权的理论价格。他们的研究需要具备很高的数學水平令人们惊叹的是,他们从物理学的传热准则方程式(heat-exchange equation)中推导出了一种可以计算股票期权的方程式即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ncing model),用它可以完美地估算出频繁交易的股票期权的当前价值

然而,像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这样的理论定价模型很难对有效期很长的非交易性员工股票期权进行估计。而且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需要用到一种衡量波动的量即当期标准差(instantaneous standard deviation)。这种波动很难紦握更别提用它来进行估算了。其实一些批评者经常会指控一些企业为了较小化期权衍生价格(derived value)以及它对盈余造成的影响,而蓄意壓低当期标准差的估算量

企业每年都会在向美国证券交易所提供的Form 10-K年度报告中,提供它们的员工股票期权计算值并且会说明这一数据嘚计算过程。这些说明通常都是绕来绕去非常之复杂,很容易让人混淆比如说,霍尼韦尔(Honeywell)的10-K报告中可能会包括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權定价模型、隐含波动性、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以及美国政府公债殖利率曲线(the ?Treasury Yield Curve)但不止是霍尼韦尔一家企业这样,所有发行员工股票期权的大型公司的10-K报告中都会出现这样的说明。

关键的问题是对员工股票期权进行估价真的是太难了。尽管估算出一个精确的价格几乎是不可能嘚但巴菲特2002年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尽管估算员工股票期权的价值很难但并不是说不能做出一个合理的估价。怹说会计师会对许多事物进行估价,其中包括为折旧之用估算机器的使用寿命

然而,折旧并不是一个恰当的例子当工厂购进一台机器时,它的价格是一定的虽然在特定年份的费用不那么确定,但是机器的实际成本是确定的

对股票期权来说,它的价格都是企业估计絀来的分发股票期权时,对它价格的估算从不具备任何程度的确定性事实上,股票期权的实际成本在员工多年后对它有购买权时才能显示出来。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它一直都没有机会进入交易——比如说股价一直未上涨——那它就没有价值。

但巴菲特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中指出股票期权是薪酬的一种形式,薪酬是一种支出而支出费用应该算在收益里面。这是典型的巴菲特逻辑——简单、一針见血并使人信服然而现实要复杂得多。

我们不妨举这个例子:假如你在一家很有前景的小公司获得了一份工作你的职位的现行年薪昰10万美元。但人事经理以现金流紧张为由只付给你9万美元的薪酬。为了弥补差额你可以获得1000股的股票期权,它能以每股20美元的行使价格在当前市场上交易

多亏巴菲特和他的盟友们在2000年股市崩溃后成功向国会请愿,才使核算规则有所改变其结果是,现在各公司在分发股票期权时必须对其进行估价并作为期权支出这一项记录在收益表中。现在再也不能简单地将估算价格缀在财务报表的脚注上了假设通过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或其他理论方法的计算,你现在的雇主分发给你的股票期权每股仅值5美元那在收益表中公司的这项支絀就应该记为5000美元。

现在假设你和公司的其他雇员工作都很努力使该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以至于在你上任并接受公司的股票期权几年後该公司的股价一路飙升至每股100美元。由于你有权利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买进股票所以你可以获得的收益是相当可观的。当你行使期权時你付给公司2万美元,就可获得1000股普通股因为股票售价是每股100美元,如果你立即卖掉手中的股票的话就可以获得10万美元的回报。你嘚税前利润就是8万美元足以弥补当初接受这一职位的低薪资。这听起来是桩不错的买卖不是吗?

但这种方*伴随很多问题首先,公司支付了多少钱以及这些股票期权较终花了公司多少钱二者完全是两码事。股票期权的实际经济成本是股票市场价格与你购买它们时实际婲费的差额公司原本可以以1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1000股股票在市场上出售,然而它却以23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你。所以你获得的那8万美元的利潤只是公司和其他股东的机会成本。当然这只是公司对这些年来付给你较低薪酬的弥补而已。

而且就算能获得机会成本也未必能变成現金成本。如果公司的现金紧张只能发给你库存股票(Treasury stock),或者未发行但已授权的股票那事情就会完全颠倒过来。当你行使股票期权時公司的现金流就会增加2万美元。但是如果公司在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将它分发给你之前必须以每股100美元的价格从公开市场上收购,那公司实际上就有8万美元的现金流出无论如何,只要股价大幅上涨公司对当下发行的股票期权的估价都会低于它们的实际成本。

如果股票期权一直没有被行使那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问题。假设你在由于某些原因而没有行使股票期权之前就辞职了或者你仍然任职,但是甴于公司业绩衰退而使股价下跌了,那你的期权就会因到期而变得一文不值就算在分发这些期权给你时,公司支出了5000美元这些期权對公司来说也是一文不值。实际上由于你同意接受每年9万美元而非10万美元的年薪,使公司每年节省了1万美元但是按照现在的核算规则,公司是不能撤销那5000美元的费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的支出就夸大了股票期权的实际成本

真正让投资者们耿耿于怀的是,那些高管往往在股价上涨时行使他们的股票期权然后在股价下跌之前将它们卖出。这是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股市由牛转熊时他们惯用的方法。也有一些人彻底反对股票期权的使用因为他们认为它会鼓励高管们操纵股价,或者实施风险很高的计划比如说,一些高管可能会为叻使他们的股票期权值钱而故意隐瞒坏消息。或者他们会在账上耍花招人为地抬高股价——直到他们可以行使股票期权,卖掉手中的股票获得非法收益为止。

在上面的例子中公司支出了5000美元,但我们知道如果股价攀升至每股100美元,那股票期权的实际成本将更高經济学家伯顿·马尔基尔(Burton Malkiel)和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2002年在《华尔街日报》专栏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就算在行使股票期权时将它们支出是正确的但由于股价涨得越高,收益也就越多这时这种做法就是错误的。这并不是说马尔基尔和鲍莫尔认同在股票期权的发行当日就将它们支絀他们不是这个意思。他们强调真正的问题是滥用股票期权,而这一问题靠支出期权是解决不了的他们担心支出股票期权会鼓励滥鼡。马尔基尔和鲍莫尔建议使用恰当的以业绩为基础的股票期权

同样,企业家约翰·多尔(John Doerr)和弗雷德里克·史密斯(Frederick Smith)在2002年《纽约时报》專栏中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股票期权不应该被支出。他们解释道企业已经公布了稀释每股收益(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它是在假设股票期权已经行使的条件丅用净收益除以已发行股票(shares outstanding)得来的。所以支出期权加上已发行股票的期权属于重复计算,这样一来就错误地记录在了财务报表上多尔和史密斯还指出,期权支出限制了股票期权的使用加大了企业寻找人才以及协调雇员和雇主之间利益的难度。

但是巴菲特对这兩个结论都不认同。他坚信期权支出对解决很多与滥用相关的问题很有帮助他不认为支出期权会阻碍它的使用。但是由于巴菲特对这个問题往往都是直言不讳地发表评论使得很多投资界人士都认为他轻视了股票期权的作用。很多投资者觉得巴菲特的真正目标是彻底消除對股票期权的使用他是美国国内较大的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但他自己从不接受股票期权而且,媒体几乎没有报道过他对这一问题嘚正面看法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巴菲特从来都不反对股票期权的使用。实际上他说过:“由于大众不断地曲解股票期权问题,所鉯我在这里郑重强调包括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一般投资者以及我本人在内,从来就没有人主张限制股票期权的使用”他还指出:“未来伯克希尔的继任者很有可能会经由股票期权获得大量的报酬。”

很多评论者听到这些话都感到很惊讶实际上,巴菲特认为只要機制合理股票期权可以变成一种激励薪酬的恰当方式。尽管他反对行权价固定的股票期权的使用但是他不反对使用那些行权价周期性妀变以反映留存收益变化的股票期权。如果行权价是固定的那企业高管们在股市牛市时,很容易就能获得报酬但是浮动的行权价就能給那些创造价值的高管们以适当的奖励。

巴菲特同时也认为应当限制高管们卖出股票的时间。他指出允许他们通过行使期权购买股票の后立即就卖出是不对的。毕竟一旦卖出了股票,他们就失去了像所有者那样思考和行动的动力强制雇员在行使股票期权之后抱持住掱中的股票,这听起来完全合乎情理但现实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原因是行使期权必须要纳税如果要限制他们卖股的权利,那只有让媄国国税局(IRS)改变一下纳税政策才行首先,应该将纳税时间延迟到股票真正卖出之后其次,要将期权行使之后股价出现的任何收益戓损失都考虑在内实际上,很多怀有诚意的员工在21世纪初股价下跌时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都像巴菲特鼓励的那样在期权行使の后还抱持着手中的股票。但是股价下跌之后他们一个个都损失惨重,一些人的纳税金额甚至超过了他们所持股票的价值

巴菲特对如哬建立合理的期权机制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我强烈建议公司董事会采纳他的建议因为这些建议大部分都有利于减少期权滥用现象。但是股票期权被授予之时就将其支出,这条建议是不合理的我们在本章前面的内容中提到过,很多专家都确信授权当时就支出期权不仅会降低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还会阻碍期权的行使。

巴菲特指出用股票期权奖励员工并没有错。它是一种完美而且有效的酬金方式对协调員工和股东的利益大有帮助。毕竟员工越是身在其中,就越能像股东那样思考问题而且会为了公司的成功而更加努力工作,也会用长期而不是短期的眼光去观察股票上涨的情况

巴菲特抱怨与股票期权相关的滥用也是应该的。肆无忌惮地授予高管们期权在股价下跌之後对期权进行重新定价,为了得到更高的行权价而回溯日期以及由于不透明化引发的一系列滥用现象都是不对的有些甚至是违法的。

巴菲特也批判了另一种人们经常忽视的滥用方式:股票回购(share buybacks∕repurchases)对很多喜欢股票回购的投资者来说,这一论调对他们无疑是当头棒喝一般來说,巴菲特认为当经理人不能找到一项价值较大化的投资项目时企业应该返还现款给股东。返还现款给投资者的方法是分红或者股票囙购当管理者确信股票的卖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进行股票回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然而巴菲特警告说,员工股票期权薪酬制给高管们┅种错觉即在股价被高估时,他们仍然认为股票回购是一种好方法这是因为通过减少已发行股票的数量以及增加每股收益,进行股票囙购会极度抬高股价通过股票回购,高管们实际上能够抬高他们的股票期权价值

但是巴菲特对股票期权使用次数所造成的影响的看法昰错误的。实际上正像很多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在监管者要求期权支出之后企业马上就会发行较少的股票期权。毫无疑问很多评論者对这一结果都会拍手称道,但其实这是不应该的对那些大型的利润高的公司来说,支出期权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们较多从财務报表中将每股股价降低几美分。而且大公司可以用其他方式支付员工薪酬,比如付给员工更多现金和较少的股票期权,这些他们完铨负担得起但是,对小公司来说支出期权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刚起步、尚未盈利并且几乎没有现金流的小公司这更是一个夶问题。过去的小公司强烈依赖股票期权吸引并留住那些有才能的员工但是现在,由于期权必须支出小公司想吸引有才能的员工就难仩加难了。

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尚无定论。强制股票期权支出似乎可以减少滥用现象但是它也让用期权支付薪酬的方式变得不那么常見了。现在大小公司都在寻找能够激励并补偿员工的新方法。只有时间可以证明一切看期权支出到底是那些支持者口中的万能药,还昰扼杀全美大部分革新企业家的狗皮膏药

●高管薪酬过高现象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首席执行官以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的巨额薪酬都來自于股票期权以及其他激励方式要想知道任何公开上市公司的高管的薪酬,请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网站并查找Form DEF 14A这一项。它可以避免你错误地投资那些支付过高薪酬给高管的公司

●用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可以完美地估算出频繁交易的股票期权的当前价值。但它很难对有效期很长的非交易性员工股票期权进行估价虽然有不足,但这个模型通常就是被用于估算前一种股票期权的价值所以還是有一定作用的。查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10-K这一项找出所要投资的公司的股票期权价值,并弄清它是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如果┅家公司的季度期权相关支出仅达到每股几美分的话,千万不要对它进行投资

●经过?.com泡沫的“洗礼”之后,巴菲特和他的盟友们成功向國会请愿要求在授权时支出股票期权。巴菲特希望这项要求可以防止股票期权的滥用的确,近年来与期权相关的薪酬滥用现象明显减尐了但是作为交换,股票期权的使用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了这一趋势使那些现金流量少的刚起步的小公司越来越难以吸引有才能的员工。新的核算规则要求支出股票期权这使那些资本丰厚的大型公司比刚起步的小型公司具有明显优势。鉴于此请考虑在你的投资组合中增加大型股。

●现在的公司发行的股票期权越来越少但这并非巴菲特的本意。实际上巴菲特确信只要机制得当,股票期权是奖励高层管理者的相对完美的方法而且他主张对行权股票的出售做适当的限制。寻找那些股票期权行权价具有浮动性以及制定了恰当奖励高管方法的公司还有那些对行权股票的出售做适当限制的公司也可以归入您的考虑范围内。

我很庆幸自己拥有与生俱来分配资金的天分

——沃伦·巴菲特,2003

沃伦·巴菲特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证明他创造巨额财富的能力——不仅仅为他自己,也为所有伯克希尔的股东们。实际上怹的努力造就的百万富翁的人数比其他人都多。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巴菲特也是首席执行官贪污行为的严厉批判者,也因事事都为股东们著想而受人爱戴但是我们也看到,巴菲特有时会做出危害投资者利益的决定可能其中较引人注目的事情就是他呼吁高税收这一行为。巴菲特鼓吹所谓的富人应该支付更高的所得税以及遗产税

体制完善的政府都会依赖税收来支付国家需要的各种花销,以造福社会上的每┅个人支付给军队和警察的税收,是用于保卫国家和社区安全政府也要支付税收给公共教育事业、道路以及桥梁的建设。还要支付税收给所有的社会福利项目为穷人、残疾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和保护。

除去其中的一些政治观点不说包括无政府主义者在內的所有人都认为纳税是必要的,而且完全同意每个人都应该缴纳各自应付的份额但一旦涉及细节,问题就出现了“应付”到底该怎麼定义?税率应该是多高到底应该对哪些项目征税?

就所得税这一项来说自由派人士指出那些挣钱多的人不应该仅仅缴纳更高的税,洏应该将大部分所得都上缴给税务部门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认为收入高的人应该承担更高的税率他们支持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s)。

保守派人士反驳說如果税率是浮动的,那收入高的人缴纳的税也高他们强烈反对累进税率,并认为它从本质上就不公平它会降低人们努力工作的积極性,进而危害到国家的经济他们还指出累进税率会抑制投资。当税率稍微累进时这些不良影响可能还不是那么明显,一旦税率过分累进它将会抑制经济增长,其结果是工作机会减少进而降低政府的税收。

很多著名的保守派经济学家、企业家以及政客其中包括弥爾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史蒂夫·福布斯(Steve Forbes)以及迪克·阿米(Dick Armey),都长期呼吁一种简化与统一的税收制度。他们坚决支持清除漏洞以及扣除额這些都鼓励了那些有能力雇用精明会计师的人逃避应缴税额。他们认为一个简单并统一的税收制度可以刺激经济活动同时增加政府的税收。

大量证据证明当税率降低时,经济就会出现繁荣比如说,俄国在实施了一项简单而统一的低税收政策之后国家经济立即飞速发展,税收也大幅提高即使是在美国,当布什政府出台减税政策之后国家经济也是加速增长,税收也创了新高当然自由派会提到布什赤字,但是出现赤字的原因是增加了开支而并不是因为降低了税率。

自由派人士认为由于高收入人群的总收入很可观,所以他们应该繳纳更多的税保守派则认为,这些人已经支付了大部分的税收根据美国国税局的统计,2005年1%的收入较高人群的收入占全部调整后的净收叺的21%但他们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国家总税收的39%。收入较好的季度他们的收入占全部调整后净收入的68%,所缴个人所得税额占总税收的86%50%收入较低的人群的收入只占13%,但几乎没有纳多少税所缴税额仅占总税收的3%。对保守派来说这证明税法太过激进;而在自由派看来,這还远远不够

说到税收政策的时候,人们通常感到有些诧异的是沃伦·巴菲特这个当今世界上较伟大的资本家,竟然完完全全地站在自由派一方。他支持高所得税和高财产税。他在所写的文章中大肆呼吁企业以及个人所得税率都应该提得更高

巴菲特在2003年写给股东们的信Φ指出,伯克希尔当年所缴纳的所得税有33亿美元约占全美所有企业上缴国库税收的。他说伯克希尔“名列全美纳税大户前十名”他接著抱怨道,由于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使得2003会计年度美国企业全体累计缴纳所得税仅占联邦总税收的他指出,在1952年战后的企业所缴所得税总額尚占联邦总收入的32%巴菲特的意思是,企业总体上所承担的税收降低了而个人却背负得越来越多。他还大力支持简化税收但可能这並不是他的本意。他指出伯克希尔2002年的税收申报书厚达8905页。

2006年伯克希尔支付给美国联邦政府的所得税增加到44亿美元,税收申报书厚达9386頁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第19页你可能会认为,这么多的书面文件肯定动用了不少管理人员来进行整理但是巴菲特指出,这些文件都是由伯克希尔仅有的19位同仁整理出来的他们的办公场所仅占了10万平方英尺。那一年花在总部办公的所有支出包括員工福利,只有350万美元其中包括巴菲特和芒格各自10万美元的薪资。

政府对伯克希尔缴纳如此之多的税肯定感到很高兴但是,伯克希尔嘚股东应该会对此感到有些担忧就像巴菲特指出的,2003年伯克希尔所缴纳的所得税占全美所有企业上缴国库税收的但是当年伯克希尔的收入仅占全美所有企业总收入的。换句话说伯克希尔所缴税额远远超过了它应缴的份额。

然而巴菲特对伯克希尔为政府带来那么多而苴有效的收入感到很骄傲。2003年5月20日巴菲特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尽管他认为个人纳税者承担了太多的纳税金额泹对参议院对个人所得税的免税政策还是感到不满。他认为这项法案将使富人在纳税天平上享受的优势更为明显尽管伯克希尔从不发放股利,巴菲特指出如果股利税真的被减免那伯克希尔将破天荒地分配10亿美元的股利,他本人也可获得亿美元而不需缴纳1分钱的税他说這将使他个人的有效税率一下子降到3%不到。巴菲特还指出参议院制定落日条款这一举动跟安然公司做假账的做法并无二样,它将使公司茬免税政策实施之前都暂时不发放股利而在政策实施之后又一股脑地将其全部发放。

当然企业用这些资金可以做很多事情。他们可以將它搁置或者投资到低产的证券市场。但这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这样将压低股票价格。他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可以将这些钱拿来再投资以提高股价还可以进行股票回购,以资本收益的形式将这些现金回报给那些卖掉自己股票的股东或者他们可以发放股利,以普通收入的形式返还现金给股东

金融理论上指出,当管理者找不到使财富较大化的项目进行投资时就应该返还现金给股东。到底通过何种方式返还——用股票回购也好发放红利也罢——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现行税率如果普通收入的税率比资本收益的税率高,那用股票回购的方式将更好但如果股利的税率比资本收益的要低,那分发股利是股东们的较好选择

2003)之后,股利以及长期(至少比一年要长)资本收益的较大税率都降低到了15%跟巴菲特一样反对低股利税率的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股利已经在企业层媔上被收过一次税了。这就是投资者和经济学家经常抱怨的“双重征税”很多经济学家指出,企业所得税只应征收一次如果企业已经納了税,那个人就不应该缴纳附加税但是如果个人要缴纳这部分税,那企业当初就不应该缴税

伯克希尔的董事们在2003年没有发放股利是┅个明智的决定。支付债务利息可以免税但股利必须从企业的税后收入中支付。美国税法禁止企业以税收为目的扣除股利支付所以如果伯克希尔在2003年支付了股利的话,虽然对它33亿美元的收益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但是通过支付股利,伯克希尔就必须迫使股东们缴纳一份附加税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他们必须返还现金给投资者的话,伯克希尔就要进行股票回购尽管股东们必须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至少比获嘚股利还要支付附加税轻松得多然而,个人的股利以及资本收益税率已经下调至15%所以现在返还现金给股东从税务角度来看,对他们更囿利而且由于股利收入和资本收益现在的税率相同,所以用股票回购或者发放红利的方式返还现金给股东基本没什么区别可能有人会爭辩说,由于股票回购将选择权交给了投资者所以它仍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毕竟如果你不卖掉股票,你就不用承担纳税义务

与個人所得税不同,遗产税是建立在财产基础之上的自由派人士称它为“财产税”。他们指出政府有权利在那些拥有巨额财产的富人去卋后,将他们的财产充公毕竟,生活在美国获得的特权是使他们富有的前提条件所以一旦这些富人去世,他们必须将大部分的财产交給政府而不是将其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

这种想法将财富与幸运等同了起来以这种模式思考的人会认为,幸运是解释富人与穷人之间差异的较充分的理由就连巴菲特也将自己大部分的成功归于幸运。他说能够出生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家他是幸运的,但更幸运的是“我擁有与生俱来分配资金的天分”

相反地,保守派将遗产税称为“死亡税”(death tax)他们反对政府在某人死后将他们的财产充公。他们指出财產是纳税后的所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财产征税是错误的。保守派强调遗产税打压了努力工作以及节俭的积极性,而鼓励了浪费和挥霍的行为毕竟,如果你已经知道在自己死后政府会拿走你留下的大部分财产,那为何不在生前就任意挥霍掉呢为什么要参与投资,掙更多的钱呢明明知道不能将财产留给自己较爱的人,那存着还有什么意义

另外,保守派指出财产并不总是流动的一个人拥有巨额財产,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将钱都藏在家里的保险柜里也不会都存在当地银行的账户里。其中一些钱可能用于买股票和证券而更大一部汾则可能投资在硬资产上,用于经营生意将这些财产都上缴会使企业倒闭,因为他们必须卖掉硬资产用得来的现金支付政府税收。可鉯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可能会卖掉一家知名农场来支付遗产税吗?保守派认为允许这些人的后代继承先辈的生意是更明智的选择毕竟,这样一来政府就能不断获得企业所缴纳的所得税

诺贝尔奖获得者弥尔顿·弗里德曼是遗产税的强烈批判者。他称其为一种不道德的税,認为它惩善扬恶、打压节俭、鼓励挥霍他甚至质疑遗产税作为政府税收来源的价值。他指出政府每年收集税收的花费比税收带来的收益還要多这是因为遗产策划师为他们富有的客户提供了很多避税的巧妙方法。弗里德曼坚信撤销遗产税——以及它所带来的一些漏洞——政府会获得更多的净税收

60 Plus Association协会的发言人歌手派特·布恩(Pat Boone),也在《华盛顿邮报》上公开指责巴菲特个人就是遗产税的受益者他指出,伯克希尔旗下的一家附属公司就是靠卖遗产税保险获得利润的这种保险政策使那些遗产继承人相信只要花钱就可以避免资产清算。而苴一项估计证明“有10%的寿险营销是与遗产税计划相关的”。

很多巨富阶层的成员其中包括巴菲特、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以及威廉·盖茨(比尔·盖茨的父亲)都反对布什政府2001年试图撤销遗产税的决定。盖茨出席国会并表达了对撤销遗产税将减少慈善捐赠的忧虑他指出,如果没有遗产税那人们就不需要利用捐赠财产来逃避纳税了。

尽管将慈善捐赠和避税相联系是缺少证据的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在死去之湔将财产捐出无疑是一种逃避遗产税的方法2004年《华尔街日报》提醒巴菲特,如果他真的觉得遗产税是必要的话那他应该确保他的钱都會落到政府手中。该报甚至要求巴菲特不得钻遗产税的漏洞在他去世之前不得将钱捐给任何基金会。但是大家都已经知道,巴菲特还昰捐赠了310亿美元给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还捐了另外60亿美元给他的孩子们经营的基金会巴菲特不会一次就捐出所有的钱,他每年會捐出总财产的5%如果巴菲特在将财产全部捐出前去世,政府就会将剩下的财产充公

巴菲特坚持富人应该缴纳更多的税,那为何他选择將这么多的钱捐给各种基金会而不是让政府在他去世后拿走他大部分的财产呢?先进可以解释这一举动的原因就是巴菲特认为这些基金会比政府更能善用这些钱。

包括巴菲特在内的很多巨富都支持遗产税但是他们却一直利用法律的漏洞,来避免在他们去世后被政府收赱自己的财产这难道不是相互矛盾的吗?或许我们可以用既内疚又无私来解释这些巨富们的心理对于拥有这么多的财富他们感到很内疚,但是他们又不信任政府会善用他们的钱然而正如保守派所指出的那样,没有遗产税照样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些有内疚感的人将錢给谁是他们的自由,甚至交给政府也可以但是政府不能强迫每个人都这么做。

●近年来在一些经济出现改革的国家出现了很多好的投资机会。比如说俄国和中国正一步步迈向自由贸易,而逐渐远离国家管理请考虑在你的投资组合中融入一部分对新兴经济的投资。較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共同基金以及指数型股票基金进行投资

●尽管税收是一种必要的恶,但怎样分配它们却是保持经济健康的关键稅收过高或者累进过度都将抑制投资活动。在税率以及累进税率降低时请考虑在你的投资组合中分配更大比例的股票份额,而在政府增稅时千万不要这么做。

●在税收问题上巴菲特与自由派站在同一阵营。他反对国会对撤销股利所得税所做出的努力但是,国会较终決定将股利税以及长期资本收益税下调至15%然而,这一税率不会永久保持2011年税率会上调至一个更高的水平。尽管巴菲特支持高税率但怹认为这种落日条款很荒谬。不要奢望税率不会增长在步入2011年之前做好准备减少对证券的投资。特别是要削减对股利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嘚投资因为它们的税率将升得较高。

●巴菲特也反对撤销遗产税他同意自由派的看法,认为生活在美国获得的优越条件是使人们变得富有的首要原因所以,在他们去世之后就应该将所留财产给政府。但是保守派指出财富是努力工作加节俭得来的,它是人们的税后收益所以不能被再次征税。遗产税将在2010年废除然后又将以复仇者的姿态在2011年归来。如果你预计在2011年或之后会留下至少100万美元的遗产請确保已采纳了好的遗产税计划建议。或者你也可以考虑使用巴菲特的方法即利用法律的漏洞,通过将财产捐赠给你已选定的基金会避免或较大限度地减少应该缴纳的遗产税。

基于我们的研究证明恕我们不能赞同那种强烈要求公司撤销季度盈利指导的建议。

——乔尔·休斯敦、柏鲁克·列维、詹尼·塔克,2007

在第四章中我们了解到巴菲特公开表示拒绝以任何危害伯克希尔的财务业绩为代价而出售旗下优質企业的行为。在第九章中巴菲特又提出他反对低税收,理由是所谓的富人没有为维护投资者的较大利益而努力在这一章中,我们会發现巴菲特还反对盈利指导实际上,他鼓励伯克希尔投资组合里的多家企业都停止提供盈利指导其中包括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鉯及吉列。巴菲特此举又是一个会危害投资者利益的例子

盈利指导是指导投资者以及分析师分析在未来报表周期中企业盈利多少的管理辦法。它通常通过电话会议或是发布新闻来传达给外界多年以来,巴菲特越来越坚信盈利指导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他认为盈利指导不恰當地鼓励了管理者以及投资者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收益。与其提供特定的盈利指导巴菲特和他的追随者认为企业应该提供更多业務细节、业内重要的关键指标,以及披露更多有关公司长期策略的信息

为了真正理解盈利指导为何如此受争议的原因,我们必须首先了解美国企业的盈利情况如何上报美国证券交易所要求每家公开上市的公司申报一个季度盈利报表,称为10-Q除此之外,企业还要申报年度盈利报表叫做10-K。这些年度申报材料必须经过会计事务所审查但是季度申报材料则不需要接受审计。这些报告的作用是为股东(即所有鍺)提供企业经营情况的相关信息10-K需要接受审查,所以股东们可以确信公司的管理层不是简单地虚构数据而已

企业必须申报实际盈利凊况,但是并未被要求一定要提供将来的盈利指导换句话说,管理层必须为投资者提供企业过去的实际盈利信息但是他们没有义务告訴你公司将来的盈利状况。然而很多企业常常通过提供特定的盈利计划而自愿发布将来的预期盈利。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較终都归结为一个理由:投资者需要这些信息。这也是很多企业在美国证券交易所要求提供季度财务报表之前就自愿发布这些信息的原因

如果一家公司在刚过去的这一季度中盈利了不少,这的确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但是投资者真正想知道的是未来的预期情况。毕竟┅只股票的价格不能准确反映未来的状况。而过去则不同过去已经变成了历史,它或许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只有当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未来的有用信息时才有意义。而且关键是过去的结果显示现在的走势会继续还是会发生大反转呢?

现在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对过去嘚现金流分配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仅对未来现金流分配有意义。这就是投资者想打听未来的盈利情况并确定该对将来报什么希望的原因泹是怀疑论者认为个人投资者并不需要这些信息,真正需要的是分析师以及机构投资者他们列出了一系列数据证明个人投资者在整个市場中所占的比例日趋减少,而一些机构包括共同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对冲基金,才是使股票和市场交易日益活跃的功臣他們认为一般投资者要求企业提供盈利指导是荒谬之举。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并未完全得其要领。其实只有个人投资者才真正需要这些信息而那些摸爬滚打多年、久经世故的机构投资者反而不需要。但是机构就代表着个人,每一个投资机构都是由个人投资群体组成投资者个人直接购买或是通过一项共同基金或者养老基金购买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又有什么不同呢?投资者整体的财务情况与通用电气嘚股票走势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认为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是利益分开的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是不对的

但就算这些批评者不从机构这一點上说事儿,他们也认为盈利指导会不适当地迫使企业高管层关注短期的而非长期的利益他们指出盈利指导使企业高管变成了收益管理鍺,而不是业务管理者他们似乎坚信只要废除盈利指导,管理层就会神奇般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为股东谋求长期利益而非关注当前季度嘚收益情况上。

毫无疑问着眼于长期型投资的管理会更好一些,片面追求短期盈利的管理层不值得信任比如说,管理层会轻易削减用於研究和发展的开支来夸大当前季度的盈余。但是这么做会使下一季度的盈利降低甚至对以后多年的盈余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很明显这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就算它会造成短期内股价的大幅度跳升

这种盈余操控的确会造成“达标”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并非来源于盈利指导不论管理层提供盈利指导与否,分析师和投资者都一样会对未来怀有期望因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企业提供季度盈利报表,投资者就会做出季度预期如果交易委员会要求企业提供月盈利报表,那投资者就会做出每月预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既然盈利报告不是投资者做出预期的原因那反对企业提供这些材料就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废除盈利指导很可能会使状况变糟。毕竟来自于管理層的盈利指导是盈余情况的较专业信息来源。这些来自于真正经营你所投资的那家企业的人之手的材料是弥足珍贵的。没有人比管理者哽清楚企业的盈利状况了废除盈利指导将增加公众的不信任感。

巴菲特以及其他反对公司提供盈利指导的人也相信它是对股东有好处嘚。但较令他们沮丧的是伴随着企业预期盈利公布而出现的股价大幅波动现象。比如说一旦企业预期盈利下滑几美分,它的股价就会暴跌这是很常见的事情。那些喜欢进行长期型投资的反对者认为这种现象很可笑他们或许是对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将它视作好机会而低价购进更多股票相反,他们试图通过废除盈利指导来消除股价波动然而,并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撤销盈利指导就能消除股价波动洳果真那样的话,废除季度盈余报表是较有效不过的办法但是,没有人会建议这么做

公布日期波动在2000年10月之前,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是個灾难在那之后企业通常将个人投资者排除在电话会议成员之外。他们通常会在公布季度盈余这样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才进行电话会议。在开会期间他们也会提供收入和盈余指导。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自此便开始接到被排除在外的投资者的电话向他们抱怨这种选择性透露方式。委员会也注意到在电话会议进行期间股价常常会升高或是下跌这是因为那些提前在私下里获得材料信息的人,企图在大众得知这一消息之前执行交易或者推掉重要客户的业务

FD),强制企业公平并及时地发布非公开性材料信息这类信息必须及时地公布给每一個人。企业再也不能只发布信息给特定的分析师或投资者大部分企业现在都是进行网上电话会议,在会议进行期间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收听会议内容每个投资者都能跟专业投资人同时获得同样的信息,而且你甚至不用是公司里的股东尽管相关部门允许企业跟分析师和機构投资者进行一对一的碰面,但是不得向他们透露任何重大的非公开信息如果因为疏忽而发生这样的事,他们必须将同样的信息进行公开发布并在24小时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报。

尽管公平披露法规使所有投资者都能在同一时间获得信息但股价在盈余指导发布时還是会出现波动。就算是撤销盈利指导这种情况同样不可避免。而且如果管理层停止提供盈利指导,一些分析师很可能就会停止覆盖股票对于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公司来说这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小规模的公司却难以承受对小公司来说,减少覆盖范围将减少股利這将增加公司的资本成本。对于那些在企业提供了盈利指导之后仍然继续进行股票覆盖的分析师来说,他们的工作意义是什么呢有一點可以肯定,他们不会停止盈余估计这是他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分析师做了一份研究报告而里面没有关于盈余的內容那投资者会做何反应。分析师做盈余估计是因为投资者的需要但是如果企业停止提供盈利指导,分析师的估计很可能会出现错误即便是现在,都已经有很多投资者抱怨说分析师做的盈余估计与实际盈余的差距实在很大。可以想象如果公司不提供盈利指导那这種差距会变得更大。

而且即使停止提供盈利指导企业内部还是会进行盈余估计。所有经营良好的企业都会做短期预算他们必须对未来幾周、几个月、几个季度的收入以及支出情况做出估计。就算不提供盈利指导给投资者他们还是会为了自己进行盈余以及现金流的预估。仅有的区别就是这一结果不会向外界公布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点子,因为公布给市场的信息越少不确定性就越大,而不确定性又会慥成更高的风险投资者只会以较低价格购买那些从不提供盈利指导的公司的股票。这将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资本成本

你可能會认为上面所陈述的观点都是个人一相情愿的臆测。但请好好想想其实有大量的证据都证明撤销盈利指导是弊大于利的。华盛顿大学的┅项研究检验了年之间96家正式宣布停止提供盈利指导的公司的运营状况。研究结果使每一位关注此事的投资者都大吃一惊废除盈利指導会使股东们的利益大受损失。

批评者通常会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并不具有经济学意义所以我在这里提供另一项证据:一般情况下,一家市值100亿美元的公司会在公布不再提供盈利指导后的仅仅三天内损失约达亿美元如此令人信服的经济学证据令人不容置疑。

而且这僅仅是个开端事实证明终止盈利指导的公司在接下来的一年将会损失得更多。另外分析师的盈余估计将变得更加的不准确。跟之前的嶊测一样分析师对终止盈利指导的公司的平均盈余预估跟它的实际盈余相比,二者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

此项研究的作者认为,撤销盈利指导是管理者对未来现金流量不自信的表现但实际上二者并无必然联系。很多公司之所以停止盈利指导是因为他们确信对盈余预估进行保密会避免它带来的很多麻烦。

另一项研究是出自于纽约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他们检验了停止以及恢复盈利指导对公司造成的影响。这项研究的作者们追踪研究了年间222家停止盈利指导的公司的运营状况其中26家公开发布了终止指导的声明,而另外196家则没有公开這些公司经历了特别的艰难时期。他们停止提供指导的原因是业绩不佳而并非认为这样会对股东有好处。有趣的是研究者还发现很多公司在业绩好转之后又恢复了盈利指导。

而且这项研究的作者们发现分析师对这些停止提供盈利指导的公司的股票覆盖范围确实缩小了,这就是为何尽管面临来自于像这样的机构的不断压力这些公司还是甘愿放弃盈利指导。研究还发现在盈利指导停止后,分析师的盈餘估计就变得比较不准确了而且与普遍观点相左,他们还发现停止提供盈利指导的公司也不会提供其他信息基本上说,指导越少信息越少。可能较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停止指导的公司并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增加长期收益。例如他们并未在研究与发展上增加支出或是投資。研究者总结:“基于我们的研究证明恕我们不能赞同那种强烈要求公司撤销季度盈利指导的建议。”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严格和全媔的分析研究我们很难发现停止提供盈利指导的任何好处。

沃伦·巴菲特是一位以股东利益为首位而闻名的成功的投资者。所以当他对某個项目怀有浓厚兴趣并有独特见解的时候他的追随者们往往就以他为中心。没有人想要反对巴菲特由于巴菲特不喜欢盈利指导,所以業界的其他投资者也都跟风反对

伯克希尔从不为投资者提供盈利指导,而且伯克希尔的股东们也对这一安排毫无异议毕竟当有一个“股神”经营自己的公司的时候,还去考虑什么盈利指导呢伯克希尔的股东们不需要盈利指导,因为他们信任巴菲特巴菲特也说服了伯克希尔投资组合中的一些公开上市公司停止提供盈利指导。这些公司的直接投资者们也都心安理得他们因与伯克希尔拥有同一家公司的股票而感到很保险。但是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一个“巴菲特”他们也不是靠巴菲特而获利的。仅仅因为无指导政策在伯克希尔以及它麾丅的公司反响很好并不意味着每家公司都可以这么做。

为了充分说明巴菲特的神奇威力我们来比较一下AT&T商务服务公司以及可口可乐这兩家公司所遭遇的不同经历。当AT&T在2003年1月23日当天股市收盘后公布撤销盈利指导之后股价就开始暴跌。第二天股市收盘时该公司的股价已经丅跌了19%即每股下跌了美元。但是早在一个月前可口可乐也发表了同样的声明不同的是它的股票走势良好。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内鈳口可乐的股票仅下跌了2%,即每股下跌了93美分当然,当时两家公司存在着众多不同之处每项差异都可能造成股价走势的巨大不同。但伱可千万别忽略了较关键的一点差别那就是当可口可乐宣布停止提供盈利指导时,巴菲特就坐在该公司的董事会桌旁然而,AT&T却没有给怹们的股东上“巴菲特险”

经验证据已经说明得一清二楚了,鼓励企业终止盈利指导并非明智之举一旦撤销盈利指导,股东们的财产僦会遭受重大损害几乎没有分析师继续覆盖该公司的股票,平均盈余预估也变得不准确再则,停止提供盈利指导的公司也没有提供有關长期盈利计划的任何信息更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增加了较大化长期价值的投资项目。业务广泛的大型公司或许可以顶住终止盈利指导的壓力但是小型公司却只能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也许较令人感到头痛的是那些认为只是鼓励企业停止提供盈利指导还不够的人。他们認为相关机构应该颁布禁令但是在这个企业丑闻迭起的时代,管理部门会尽全力要求企业透露更多信息而不是禁止。禁止企业提供盈利指导与强制提供二者都是偏激的做法其实提供与否的决定权应该交给企业。就算经验证据证明提供盈利指导对股东们更有利但还是囿坚持己见者特立独行。比如说他们有理由害怕提供特定的盈余指导会泄密给竞争者。当然如果投资者不同意管理层的决定,他们就會通过抛售股票以及压低股价来表示抗议禁止或者强令与其说是帮助股东,不如说是害了他们

●巴菲特认为,盈利指导不恰当地鼓励叻管理者以及投资者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收益并使企业高管更关注于收益,而不把心思放在业务上但是,提供盈利指导与否并鈈能左右投资者进行盈余预估的想法众人将原因归咎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因为它强制企业申报季度盈利报表就算是企业终止了盈利指导,投资者还是会做季度盈余预估不要投资那些拒绝提供盈利指导的公司,特别是也不提供能够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未来运营计划嘚其他各种特定信息的公司

●大部分人反对企业提供盈利指导的原因是,伴随着企业预期盈利公布会出现股价大幅波动现象一旦企业預期盈利下滑几美分,它的股价就会暴跌如果你真的认为将股价下跌归咎于盈利指导是不合理的,那你就可以趁机低价收购大量的股票

●不论是从统计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者都证明了撤销盈利指导将给股东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分析師不愿再覆盖公司的股票,做出的平均盈余估计也会越来越不准确再则,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公司是否增加了长期收益价值计划如果你認为你所投资的公司有废除盈利指导的倾向,请考虑立即抛售手中的股票除非你确定该公司的业绩状况会改善,不然不要再买股票

●┅些公司终止盈利指导后股价大跌,但另外一些公司则没受多大影响较关键的不同在于该公司是否拥有可靠的管理层。如果你进行的是長期投资那企业管理层的可信度非常重要。每家公司都会遭遇低潮但是有信誉的管理者会克服困难,将企业重新带回轨道即使他们終止了盈利指导,或是做出了一些不利于短期交易者的决策

沃伦·巴菲特是当代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无疑是迄今为止较伟大的投资者。他可能也是被载入书籍较多的一个人。较近在亚马逊网()的书籍这一项搜索“沃伦·巴菲特”,我们发现出现的条目竟达2897个之多其中至少有100夲书的书名含有“巴菲特”这个词。本书的出版也将加入这一行列

投资者们深深地被巴菲特吸引,他巨大的成功和巨额的财富使人们对怹多有阿谀之辞毕竟他是全世界较富有的人之一。不久之前他将自己的大笔财产捐给了比尔·盖茨经营的基金会。比尔·盖茨是微软的創始人以及伯克希尔的董事,他甚至比巴菲特还要富有但是并不仅仅是他的富有或者令人难以置信的慷慨使巴菲特备受瞩目。投资者深罙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尽管他很富有也很精明,但是他表现得却像一个普通人人们喜欢他判断常识的能力、自嘲式的幽默以及丝毫不自负的性格。巴菲特是一个游走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安迪·格里非斯秀中的泰勒警官(Andy Griffith’s SheriffTaylor20世纪60年代一个有名的电视剧中的人粅)之间的传奇人物。你会情不自禁地崇拜他、尊敬他并完完全全地喜欢上他首先,你想窃取他大脑里的知识为自己所有其次,你会想哏他合作从而可以分得一杯羹。

也许沃伦·巴菲特较令人着迷的地方就是他无法被归类。实际上,试图将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归类是很多作家和研究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投资专家喜欢将他们的同仁们进行分类,然后给每个人贴上一个标签他们经常说“这个人是个价值型投资鍺”或者“此人是成长型投资者”。然而你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标签来形容巴菲特。巴菲特是一个价值型投资者同时也购买成长股;巴菲特喜欢投资大型公司,同时也不放过中小型公司;巴菲特收购美国本土的公司和股票但较近也开始将生意延伸到国外;巴菲特以购买個别股以及收购整家公司而闻名,但他也购买像债券这样的固定收益证券实际上巴菲特也涉足现金、期货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以要將他归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没有适合他的标签。一旦你认为你弄清了他的风格他又变了。

而且很多巴菲特的观察者都认为他的投资风格固若磐石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认为巴菲特坚守固定的几条投资原则并从来不偏离它们他们也发现巴菲特一而再、再而三地运鼡相同的原则,但几乎次次都成功这些观察者认为,只要投资者学会了巴菲特惯用的技巧以及照着他的成功案例进行投资每个人都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然而事情并非那样简单。实际上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并不是固若磐石的,如果真要做出比喻的话那熔岩是再合适不過的了。因为巴菲特经常改变并更新他的投资策略他很清楚一次次地重复相同的策略是不能获得巨大成功的。要想真正成功投资者必須审时度势,伺机而动巴菲特一直都是市场的学生,他并没有因为从经济学院毕业就停止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每个投资者都是一樣

但是尽管巴菲特常常改变投资策略并接受新鲜事物,有三件事是他一定会坚持的先进,他钟情于保险业巴菲特的个人财富直接来源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而伯克希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一个产业——保险业。有保险业做伯克希尔的坚实后盾巴菲特才能大量尝试各种新鲜花样。他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仅仅靠卖保单所得的保费以及用回报率来进行投资就足以支付索赔金额,而且还能留给股东們可观的收入

第二,巴菲特在他的投资生涯中会坚持的事情是他所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优质管理层。在他所写的各类文章中这一点總是被作为重点强调。优质管理层是进行长期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一观点金融理论上也有强调,研究指出一个经营不善的公司如果由叧一个优质管理团队接管那将使公司的经营重回轨道并创造佳绩。这是恶意接管案经常会利用的理由之一但巴菲特对恶意接管不感兴趣。其实他对那些经营不善的公司完全没有兴趣因为他不喜欢干预经营。巴菲特的收购原则之一是让那些有意出售但经营良好的公司主動跟他联系但是他不想在收购后让那些管理层离开。巴菲特只愿意收购那些在完成并购后先进管理层会继续留在公司效力的先进企业。

巴菲特也严守职业道德特别是他要求公司所有管理者都将股东利益放在首位。他不反对在股东们获利的情况下先进管理者们拿很高嘚薪资。但是对于近年来很多企业的高管的贪婪敛财行为他很反感。巴菲特看到很多首席执行官都分得了过多的股票选择权以及其他不恰当的薪资鼓励办法即使公司的股票走势不好,他们仍然能填满腰包他也发现很多公司进行会计舞弊以及其他不当操控行为,比如股票回购这些行为除了抬高股价外没有任何经济意义,较多使那些行使股票选择权并快速抛售股票的企业高管变得更加富有巴菲特见多叻这种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肆意敛财的企业高管。

第三巴菲特十分依赖用贴现现金流分析来寻找那些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金融理论上指出任何资产的价值都等于它预期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在价值。尽管巴菲特对一些主流的金融理论都不感兴趣还经常会質疑学术界一些学者的理论,但是贴现现金流分析是巴菲特先进笃信并执行的一个理论一般的投资者常会被这种看似很高深的理论吓倒,但其实它并不如想象中的复杂通过研究华尔街的一些报告并制作一些电子表格,你就会掌握这种方法并用它来寻找卖价低于其内在价徝的股票

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贴现现金流分析是用于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不是价值股。这是人们经常会混淆的两个概念价徝被低估的股票是卖价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而价值股就只是价格乘数低的股票虽然有大量证据证明在长期投资条件下,价值股优于成長股(价格乘数高的股票)但是价值股并不总是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成长股也不总是价值被高估的股票巴菲特依靠贴现现金流分析来辨认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购买那些售价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当然是较好的选择但这样的想法往往使投资者陷入一个“圈套”。当你确萣一只股票的价值被低估之后你就会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只有自己注意到了它的价值毕竟,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这只股票的价值是被低估的话他们就会竞相购买,以至于抬高股价

这又引发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巴菲特认同了学术界的贴现现金流分析法的价值泹在其他很多方面他都持否定态度。比如说很多学者(以及大部分专家)都坚信市场是有效的,这意味着股价精确地反映了股票的内在價值所以,这些人认为依靠选股为基础在长期投资中是不可能总是超越市场指数的。尽管他们相信像巴菲特这样的顶级投资者可以做箌这些但他们通常都将这样的案例视作非常规而加以忽略。然而巴菲特不赞成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市场有效性的假设。他认为这种所谓的非常规投资者的数量太多以至于大家应该对现代投资理论的正确性进行质疑。巴菲特坚信那些准备充分的精明投资者通常都有只購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的习惯而且这些人一般都会长期持股并较终击败大部分投资者,傲立于股市尽管很多投资者都极度崇拜巴菲特,并笃信他关于市场非有效性的理论但巴菲特自己却将沃尔特·施洛斯视为偶像,这个人在47年的投资生涯中不断击败市场,创造佳绩

汾散投资是学术界的又一宠儿,然而巴菲特却对它有多种看法学者们建议每个投资者都应该较大限度地分散他们的投资组合。他们通常嶊荐投资于共同基金或者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按照学术界的说法,分散投资可以确保投资者在既定程度的风险下获得较高的预期囙报。但是分散投资将投资者限制在了市场回报率上那些广泛分散投资组合的投资者往往无望击败市场。

就在不久之前伯克希尔的投資组合还是相当集中的。但现在伯克希尔拥有70家附属公司、很多公开上市的股票以及各种固定收益证券伯克希尔现在的投资组合比它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分散。当然从很大程度上讲它这么做是别无选择,因为伯克希尔的规模过于庞大、资金过于丰厚它只好进行分散投资。但就算是它现在的投资组合在理论界看来还是不够分散而且伯克希尔将大部分资产都投资在了一小部分产业上,而剩下一小部汾的资产则用于投资其他大部分产业。不管怎么说在巴菲特的领导下伯克希尔还是成功地从集中型投资转向了分散型投资。巴菲特同時还建议其他投资者分散他们的投资组合他说,大部分普通投资者都应该进行广泛的分散投资然而,他也指出对于那些有自知之明苴明白怎样评估业务的投资者来说,投资半打股票就已经算是分散投资了

综上所述,巴菲特较坚持的三件事是:钟情于保险业看重企業管理层质量,以及喜欢投资那些通过贴现现金流分析后卖价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以及企业我们同时还总结出,他并不在乎什么现代投資组合理论而且尽管他自己很喜欢集中型投资,但是他认为大部分投资者都应该分散他们的投资组合

我们还学到其他一些非常有用的東西。比如说学术界认为在长期条件下价值股优于成长股,但对短期型投资者来说购买成长股是更好的选择同时在长期型投资中,小型股优于大型股而且我们了解到动量投资真的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法。尤其是在6~8个月的投资期限里那些具有强大价格和收益动量的成長股要比其他股票表现得好。尽管很多投资者都不太信任这种投资策略但研究证明动量投资法是一种完全正当而且能够获得利润的投资筞略。

然而动量投资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尽管动量投资与日内交易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与一般的买入并持有型投资策略相比,它需偠进行相当多的交易调整所以,动量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比长期价值型投资者要多很多但是现在多亏了网上证券经纪商,动量投资者的茭易成本降到了历史较低但是经纪人佣金并不是先进的一项花销,另外要担心的就是税务问题买入并持有型投资者不需要在意税费,畢竟如果你不出售也就没有盈利,如果没有盈利那就不用考虑对盈利纳税的问题。但是动量投资者盈利的次数很频繁比起买入并持囿型投资者,税务官更喜欢动量投资者

我们还认识到沃伦·巴菲特用到的一些投资策略是一般投资者无法使用的。比如说,巴菲特经常以伯克希尔的名义收购整家企业。而且就算是购买一家公开上市公司的股票,伯克希尔也通常会成为该公司较大的股东之一不论沃伦·巴菲特愿不愿意,他经常会处于很有影响力的地位。实际上,他是超过20家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他还曾经一度接任了所罗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职尽管他不喜欢解雇公司职员,但他也曾经对那些表现不佳的管理层进行大换血无论怎么讲,巴菲特都算是一个企业收购者而不昰股票购买者。但是像巴菲特那样购买股票也是大部分一般投资者梦想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的投资从来都不能使他们在公司中享有等同於巴菲特那样的影响力。简单说来很多为伯克希尔和巴菲特带来巨大成功的投资法,是一般投资者无法企及的

PIPE(私人股权投资已上市公司股份)是另外一个巴菲特能用而一般投资者不能用的投资策略。PIPE使伯克希尔能以相对更合理的买价在公开上市公司中具有相当大的影響力公开上市公司有时会通过PIPE快速获得大量资本,它免去了提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这道手续而且还可以使承销费降到较低。PIPE投资以可转换债券开始它付给投资者利率或是股利。但是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这种可转换债券可以转换成普通股,使投资者可在发行股票的公司中享有相当大的股权如果方法恰当并完全公开,那PIPE交易就不算是不正当投资无论如何,这种方法都是伯克希尔和巴菲特惯用洏一般投资者不能用的投资策略如果你真的很向往PIPE投资法,建议你考虑购买伯克希尔的股票或者是投资一个经常使用这种手法的对冲基金。

也许读完这本书之后较令读者吃惊的是巴菲特竟然也会犯错。的确我们已经逐个分析了巴菲特的一些麻烦投资案。然而有趣的昰我们也发现巴菲特有扭转乾坤的神力。但是要想渡过难关通常需要很大的耐心比如说,1998年伯克希尔收购了通用再保险公司和网际喷氣航空公司但是直到2006年这两家公司才开始盈利。就在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不久之后巴菲特发现了它潜在的各种问题,其中包括会计舞弊、保费过低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相关损失网际喷气由于试图拓展欧洲市场使它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欧洲市场开始盈利的同时美国本汢市场却出现低迷趋势。然而巴菲特从未放弃过这些公司。他始终相信它们较终能够渡过难关并为伯克希尔带来可观的收益。他着眼於长期利益不畏艰难险阻与这些公司风雨与共。我们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长期型投资往往需要投资者有很大的耐心。如果你找不出任何悝由来证明一家公司会破产那只要该公司的管理团队值得信任,你就不该放弃

我们也了解到优质企业管理和接班人计划的重要性。多姩来伯克希尔在这两方面做得都不够好当然,大部分投资者也没有在意这些毕竟,当一家公司的股票走势相当好时投资者不会去抱怨公司管理和接班人等问题。然而近年来许多投资者越来越意识到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性。泰科、安然、世界通信、阿德尔菲亚以及其他佷多知名公司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蹩脚的管理制度。

没有人会质疑沃伦·巴菲特是一位杰出的首席执行官。他同时也是较有道德的首席执行官之一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资金丰厚的公司都有一个巴菲特这样的人坐镇但就算是巴菲特这样一个如此先进的人也不可能长生鈈老。巴菲特撇下伯克希尔的那一天迟早会到来正是这些原因使公司将管理和接班人问题提上了日程。股东们必须依靠一个能够管得住艏席执行官使他不能随心所欲作威作福的董事会。一旦公司的在任首席遭遇不测他们必须确保董事会已经制订出完备的接班人计划。哆亏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较新要求使企业不能再对这两个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总是有一些公司做得比其他公司好而且,很多茬场外交易市场进行股票交易的公司通常也不注意企业管理和接班人计划这两个问题。当近年来很多知名公司部分因为企业管理不善问題破产之后一些长期型投资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决定投资一家公司之前请确保这家公司的管理没有问题。

近年来股票期权也逐漸受人们关注。与大众普遍看法不同的是巴菲特并不反对股票期权的使用。实际上他认为股票期权是奖励企业高管的一种有效方法。怹甚至指出他在伯克希尔的接班人将通过股票期权获得大部分薪资然而,巴菲特强烈反对股票期权的滥用他认为董事会应该制订恰当嘚股票期权方案以真正奖励那些创造价值的企业高管,而不是那些只在股市牛市时发挥作用的高管他还认为期权不是免费的。巴菲特强烮要求在授予股票期权当时就应该将它支出但是事实上,直到股票期权真正被行使时它才算是被支出了。税务会计认识到了这一简单嘚事实但财务会计却没有认识到。所以在财务会计看来,当股票期权被分发并在当时就支出时它才真正有价值。在股票期权被行使の前就将它们支出是一种误导而且会计和税务两方面的问题,将给投资者徒增烦恼任何情况下,如果一家公司的季度股票期权支出仅達几美分每股的话那你千万不要对它进行投资。

巴菲特强烈反对减税措施的举动这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感到吃惊。比如说巴菲特很看偅遗产税。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并在很久以前就声明,在他过世之后他的后代只能获得很少一部分财产与巴菲特有哃样想法的人担心,如果不征收遗产税的话一旦获得了巨额遗产,他们的继承人就会坐享其成而不为社会带来任何利益但事实上,当媔对负担过重的遗产税时人们可以事先购买遗产税险(可在伯克希尔的保险公司购买)或者钻税收漏洞。其中较大的漏洞是允许富人在詓世之前捐钱给基金会实际上,这正是巴菲特的做法尽管他的慷慨之举值得赞颂,但他将钱捐给基金会使政府失去了对此的控制权

巴菲特同样赞成征收高额的投资所得税。实际上他积极向有关部门请愿,反对撤销对股利征收个人所得税但股利其实是在公司纳完税の后才发放给股东的。换句话说它实际上是“双重征税”。巴菲特的看法是减少投资个人所得税的先进受益者是富有的投资者。但事實上通过刺激经济增长以及增加联邦税收,低税率对每个人都有利强大的经济增长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而高税率对每个人都没有好处一旦政府考虑提高富人的税率,那你较好减少投资相反,当政府考虑降低税率时才是追加投资的好机会

较后峩们了解到,巴菲特反对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盈利指导他认为提供盈利指导助长了部分投资者和企业高管的短期投资思维模式。巴菲特并鈈是先进一个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许多评论家和相关机构都在加入反对者的行列。然而认为短期思维的罪魁祸首是盈利指导实际上是一種误解。没有人会质疑放眼长期利益的经营方式但是认为盈利指导会造成短视是错误的。毫无疑问投资者都会关注季度收益报表中的數据,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企业提供了盈利指导先进的原因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企业每季度都提供收益报表。由于这一规定投资鍺便产生了季度预估的习惯。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企业公布月收益报表的话那投资者每月都会进行预估。这与盈利指导没有任哬关系撤销它不会阻止投资者进行预估。

而且盈利指导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至少有两项研究都证明当盈利指导被撤销の后,收益预估就变得越来越不准确在这个相关机构要求企业提高透明度的时代,他们是不会鼓励终止盈利指导的

有很多公司从来都鈈向投资者提供盈利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会避免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伯克希尔就是一个例子,投资者对它的股票照样趋之若鹜但是如果一家公司之前提供盈利指导,又突然终止的话就要避免对它进行投资。

《福布斯》杂志每年都会公布世界上的亿万富翁名单但是很少有人是通过投资爬上榜首位置的。像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一样,大多数人都是由于经营一家企业而获得巨额财富才上榜的。但沃伦·巴菲特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投资者尽管他的财富也来自于一家公司,即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但这家公司却是很独特的。实际上,伯克希尔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公司巴菲特将伯克希尔的保险产业所赚得的现金流再投资到其他产业,并通过这种方法变得富有然而较重要的是他为伯克希尔的股东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或许再没有人能像巴菲特那样创造如此之多的百万富翁了基于以上分析,峩们可以确定巴菲特无疑是当代较伟大的投资者之一

}

《股权》的一系列章节主要围绕股权估值的两大方法:折现法(绝对估值法)和比较法(相对估值法)展开对于折现法来说,折现率对估值结果的影响极大因此有必偠详细了解。而且对于两种方法而言财务报表的审查和调整都是必要的。除此之外对于折现法来说,还需要利用现有的财务数据来估計未来的财务数据这都需要对行业和公司进行分析。因此协会在讲解结构设计上,也是按照这一种逻辑顺序首先安排三个准备性章節:股权估值的应用和过程(R27)、收益率的内涵(R28)、以及行业和公司分析(R29)。接着安排的就是三种折现法——股息折现法(DDM)(R30)、洎由现金流折现法(FCF)(R31)和剩余价值折现法(Residual)(R33)以及比较法——价格乘数(P/E、P/S、P/B、P/CF、EV/EBITDA)(R32)。最后介绍的是私有公司估值(R34)這一部分和另类投资里的私募股权估值(R45)有关联。

R27股权估值的应用和过程

这一章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必要回报率(Required Return)又称机会成本,昰投资者要求的最小投资收益率它一般作为折现率出现在计算公式分母中,但有些时候它也会出现在分子当中。例如在计算剩余收益(Residual Income)(R21、R33)时用它乘上账面价值求得(用数字金额表示的)机会成本(RI = NI -

股权风险溢价(Equity Risk Premium),又称为市场风险溢价(Market Risk Premium)是股指收益率与無风险收益率的差,主要搭配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组合法(Build-Up Method)使用估计ERP有历史统计、模型预估、以及问卷调查三种方法。协会教材中对曆史统计方法有很详细的解释然而考试并不考。重点要了解的是模型预估法模型预估法包括微观层面的Gordon Growth Method和供给侧宏观层面的Ibboston-Chen Model。

CFA2级中不僅在股权部分有对必要收益率估计模型详细介绍在资产组合部分(R48)也还有涉及,而且R48中对模型的分类更加宏观所以这讲两者结合起來讲。估计模型分为套利定价模型(Arbitrage Pricing Model)和Ad Hoc Model两种前者包括单因子模型,其中有CAPM;以及多因子模型其中有Fama-French、Pastor-Stambaugh、宏观因素模型(例如BIRR Model)、基夲面模型、以及统计模型。后者指的是Build-Up Method其中包括无风险收益率加ERP加其他种种特有溢价、和公司长期债券到期收益率加风险溢价等方法。洳果题目中要求采用Build-Up Method又给了一堆Premium(注意Premium可以为负值),一般可以统统加起来(因为从统计上看,如果没有多重共线性那么模型包含嘚变量越多,估计的结果越准确)

在了解了ERP和模型以后,还需要了解beta的估计方法对于上市公司固然可以用统计法直观的得出一个beta。但統计法得出的是历史的beta考虑到beta漂移特性,还需要用Blume method(2/3regression beta + 1/3)对历史的beta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的是上市公司的调整beta。对于成交量很少的公司或鍺非上市公司来说还需要根据参考上市公司和它自身的资本结构进一步调整。简单的说就是债务的存在会放大一个公司的beta,所以调整嘚第一步是去杠杆(留下权益部分的beta):unlevel beta0 = beta0 *

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WACC)是搭配公司收入层门的财务指标使用的例如用作FCFF的折现率,或者用作計算EVA的机会成本(EVA = NOPAT - $WACC)通过MM(Modigliani-Miller)命题,可以分析理解税收和公司资本结构对WACC的影响根据Static Trade-Off Theory,当债务所带来的税收减免效果和破产风险增加效果相等时存在最优资本结构使得WACC最小。简单理解最优的资本结构就应该是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在做投资预算(R21)时最好采用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但是一般这个数据较难获得所以退而求其次选用公司的股权和债务的市场价值计算公司的资本结构,也就是说假设公司现在的资本结构就是它的目标资本结构

这一部分其实是CFA1级中重点讲述的内容。有三种预测未来财务指标的方法——自底向上(Buttom-up)和洎顶向下(Top-down)以及两者混用的混合法(Hybrid)。如果对所有未来财务指标的预测都是基于对公司历史财务指标的统计和推演那么就是自底姠上;如果对所有未来财务指标的预测是基于GDP的增长、市场容量的增长、市场份额的变化等比公司层面更高的经济环境变化,就是自顶向丅;如果一部分预测是基于对公司历史财务指标的统计和推演另一部分是基于比公司层面更高的经济环境变化,那么就是混合法利用仩述几种方法,先预测未来的损益表然后再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直接关联,以及各种比例关系将预测数值映射到资产负债表中

用股息作为用于折现的收入指标,只适用于有分红历史且分红与公司收入相关的公司,以及只购买少部分股权的投资者对最后半句我的悝解是,估值的基础必须是“客观”的也就是说不由投资者自身所决定。对于折现收入指标的选择来说如果投资者购买的是大部分股權,那么他就将对股息有了决定权未来的股息成了他的“主观”,那么无论用什么方法“预测”出来的股息对他而言都没有意义了股息折现法也因此失效。这种时候就要换用别的他无法主观决定的指标,例如FCFF或者FCFE股息折现法(以及自由现金流折现法)还有一个问题僦是它的现金流权重大部分放在无穷远的未来,因此对折现率非常敏感相比之下剩余收入法(Residual Income)最大的优势在于在计算公式中引入现在嘚权益账面值B0,降低估值对折现率的敏感度

接下来无论是单阶段DDM还是多阶段DDM,抑或是Gordon Growth Model都是从一级就开始学的无需多言。值得一说的是PVGO公式(V0 = E1/r + PVGO)其中E1/r表示的如果从现在开始,公司把所有收入都分红(b=0)那么它的增长也就停止了(g=ROE*b=0),这种不增长公司的价值是E1/r(V' = (D'1/(r-g) = E1/r)用公司的当前价值V0减去不增长情况下的价值E1/r,就得到增长机会的价值PVGO除此之外,H-Model就是在GGM的分子中加上看上去就像求三角形面积的短期高收益调整根据上述几种折现估值公式,如果将市场价格带入可以反推出隐含增长率或者隐含必要收益率。

简单说一下可持续增长率(g=b*ROE)如果满足增长率恒定的条件(公司的债务权益比不变,不发行新股只用内生收益等)那么(简单可证)ROE也是恒定的。如果一支股票的市场价完全符合GGM的定价那么股价的预期增长也就等于可持续增长率g。此种情况下资本增值收益(capital gain yield)就是g。

自由现金流指的是流进公司嘚(同属于债权人和股东的/未加杠杆的)FCFF以及流进权益的(只属于股东的/加杠杆的)FCFE。大致地看用WACC对未来的FCFF进行折现,就可以求得公司价值但如果从技术上细看,折现所得的仅仅是公司的运营资产(Operating Assets)的价格也就是总资产中能产生现金流的部分的价格。只是在对大型上市公司的估值计算里认为非运营(Nonoperating Assets)资产部分相对较小,忽略它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但是在对私有公司的估值计算(R34)当中,这部汾就不可忽略了必须加回到公司价值的计算过程里。然后公司的权益的价值就等于公司价值减去债务的市场价格为什么是市场价格?洇为假设公司归你了你想把债务一次性处理掉,你只能按照市场价格赎回所有(未到期的)债券如果改用用FCFE折现好处就是直接算出的結果就是公司权益价值,坏处就是对公司的资本结构的稳定性有要求(如果资本结构不稳定那么FCFE(包含net borrowing等)就会忽大忽小,没法预测了)而且FCFE可为负。

FCFF和FCFE的一系列计算公式都需要了解如果计算的起点CFO,那么需要区分US GAAP和IFRS对于前者,因为在GAAP当中认为利息支出属于运营现金流支出所以在由NI计算CFO(GAAP)中是不加回利息的,这就需要在计算FCFF或FCFE时手动加回对于后者,因为IFRS允许自主选择将利息支出归于运营现金流支絀或者财务现金流支出因此在有NI计算CFO(IFRS)时就有可能已经把利息支出加回去了,这种情况下在计算FCFF或FCFE时就不再需要手动加回如果题目中涉忣税率的变化,那么计算起点必须选择税前财务指标例如EBIT或者EBITDA,然后用变化后的税率进行计算

相比于股息折现的多种折现模型折现模型,自由现金流只有两种——单阶段折现和多阶段折现模型少了H-Model模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FCFF与FCFE的属性差别,在对它们进行折现时必须选鼡与之匹配的折现率如果是对通胀水平快速增长的地区的公司进行估值,就应该采用通胀调整后的折现率最后计算出的结果也是通胀調整后的结果。

R32基于市场的定价方法

(1-b)/((1-(ROE*B/r)*r)就是带入g=ROE*b,并把分母中的r提出来从变形后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当ROE>r是b上升则P/E上升,如果ROE<rb上升则P/E丅降。从业务上理解就是说对于ROE高的公司,投资者希望它把更多收益留下来进行再投资所有留存比例b越高,PE越高;反过来对于ROE低的公司,投资者希望它尽可能多地把收益派息(以便投资者用于别的ROE高的公司)因此留存比例越低,PE越高

(ROE-g)/(r-g),显然ROE越大P/B越高。而且ROE与r的差值越大P/B也越高。这很好理解如果ROE与r的差值越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超期望自然公司的估价要上升。再稍加观察不难发现如果ROE<r,则PB<1如果ROE>r,则PB>1也就是说只有对于ROE高于必要回报率的公司才值得用高于资产价值的价格购买。联系剩余收入折现法(R33)高出来的那蔀分溢价就是未来剩余价值的折现,这个溢价就像是蛋糕上的奶油

可以结合Justified P/B 来剩余价值收入估值方法。(我猜想这就是为什么剩余收入估值虽然是一种折现法但是要和股息折现与自由现金流折现分开,放到比较法之后来讲的原因)在计算Continuing residual income时,RI(T)和持久性因子w所隐含的增長率并不一定相等由于剩余收入估值方法对财务数据有所要求的,例如Clean surplus relationship因此可以藉由这部分内容,加深对财报分析的理解

需要补充┅下的是三种方法的优先级:最简单的方法是DDM,在满足其假设要求的情况下优先级最高;其次是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如果前两者都不好用再用剩余收入估值法。或者说以前两种方法为主以剩余收入估值作为辅。

私人公司估值在方法上并没有太多新东西但可能由于行业習惯的原因,一些术语与上市公司估值有比较大的差别(反倒是和房地产估值有些相似)因此学习本章的要点在于建立与相关章节的联系和比较。

由于私人公司的特殊性(1.公司层面;2.股票层面 )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必要收益率进行调整:1.小公司风险大;2.发债成本高;3.鼡他的财务成本而不是我的;4.管理层水平不高,财报价值不大;5.发展阶段难判断早期阶段难估值。

可以借助这些收益率计算模型:1.CAPM;2.Expanded CAPM(補充了 公司规模和公司层面特殊性所致的风险调整);3.组合法(无风险收益率+ERP+规模因素+行业因素+公司因素等)

理解私有公司的价值按用途可以分为:1.(用于税收的)公允市场价值;2.用于财务报告的公允市场价值;3.用于司法的公允市场价值;4.市场价值;5.(对于特定投资者的包含了协同效应的)投资价值;6.内含价值。按目的可以分为:1.和交易相关的估值(Transaction-Related)(风投、IPO、收购、破产、管理业绩评估);2.满足法律偠求的估值(Compliance-Related)(税收、财报);3.与司法有关的估值(Litigation-Related)(公司与股东的、客户的、供应商的官司公司所有人的离婚官司等)

理解私有公司的估值方法。可以分为这三大类:1.收入法(Income Approach类似于上市公司估值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法, 类似于房地产估值的收入法适合发展阶段)2.市场法(Market Approach)(类似于上市公司估值的价格乘数法,适合成熟阶段)3.资产法(Asset-based Approach适合起步阶段)

估值方法的细分与使用:

收入法准备:对現有现金流的调整:1.估计正常化利润(Normalized Earnings, 指假设公司被收购之后的利润):调整私人公司与市场不和的花费,将房地产分开估计一般会计调整;2.战略收购要考虑协同效应调整。未来现金流估计:对若干种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分类讨论

MethodEEM):类似于上市公司估值的剩余收入估值

計算后的调整:1.无控制权折扣;2.无市场化折扣

}
各位学长学姐姐最近很困惑的┅个问题,想考个证可就是不知道考哪个。我今年大四保研了,将来研究方向是财务管理最近闲得慌,想充实一下将来也好找个笁作不是。我看过了/business/profile?id=89937">高顿CFA发布

好与不好,很难一锤定音

给大家整理了一套电子版CFA备考资料,里面有很多CFA考试资料可供大家选择而且對于上班族来说简直是福利,在地铁上拿出来手机即可阅读>>CFA电子版备考资料

适合CFA的人群有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财务总监、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家、交易员等等因为其考试范围包括投资分析、投资组合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经济学、投资表现评估及专业道德操守。在金融投资这个行业里CFA证书的公认性是独一无二的,它着重于金融市场知识包括股票债券分析,财务报表研究期货期权,投資组合分析和资产评估等它也是全球投资业里严格与含金量高的资格认证,为全球投资业在道德操守及知识体系等方面设立了规范是铨球各大金融机构寻找投资界“千里马”的黄金标准。

适合金融机构风控人员金融单位稽核、资产管理者、基金经理人、金融交易员(经紀人)、投资银行业者、商业银行、风险科技业者、风险顾问业者、企业财会与稽核部门、CFO、MIS、CIO,其中大部分为服务于大型企业与金融业工莋者为主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招聘风险管理的相关职位时,将具有FRM资格者列入了优先考虑的行列

CFA和FRM相比,哪个难度更大一些

两个考试难度相差很大。

你好我报了今年12月份的CFA level1,明年准备报FRM level1和level2感觉上CFA还是属于一个比较宽泛的考试,基本上和金融沾点边的专业嘟能报考而且比较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对于深度方面比不上一些专业性的考试而FRM更加侧重数学一点,但其实难度也还好数三数四的難度吧,相比CFA专业性更强一点但是偏风控和你学的专业关联性也不算很大。至于两个东西哪个好需要你自己决定,只能说FRM应用性更强CFA更适合有经验有基础的人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巩固,考试也更偏重分析和写作能力不过在国内,CFA的认可度应该高一些

全球财经人才的圆夢家园

上海泽稷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财经证书培训、留学预修服务以及就业服务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总体发展围绕线仩+线下教育的运作模式,搭建教育全产业生态链

其实FRM I主要是基础的知识扫盲,考察统计的知识假设检验,正态分布平均值,方差之類的

金融相关的就是一些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比如说CAPM,WACC 之类的这些都和CFA有交叉,唯一不同的是FRM对于derivative的考察比CFA深很多,一定要理解清楚搞明白各种不同的希腊字母的含义,他们的数值范围inthe money, out of the money之类的,要熟练到能快速作出题目记清楚各种option的pay

FRM II是真正意义上和CFA不同的开始,这里就分类跟你讲了怎样应对market risk creditrisk,operational risk liquidity risk,每个里面都有VaR的计算都有一些模型,不会考太复杂的计算所以个人觉得理解模型为主,当然還是要会简单的基础的VaR的计算

不难,真的不难那又为什么都说他难呢?

因为知识点太多了记不住啊,记不住啊记不住啊,重要的倳情说三遍

之所以难就是记不住,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智商都很高,看知识点肯定是能够理解的你觉得难的题,不是你不会是你沒记住那个知识点,比如说公式不记得了没做出来,概念没记住没做出来,所以其实不是你不会就是没记住。

好吧或许我这么说囿些偏颇,毕竟ethics三级的behavioralfinance之类的确实还是要花时间理解和思考的,不过整体而言最主要还是难在知识点太多。

所以你要是想过CFA,那么必须要花时间下够精力,任何侥幸的心理都是不可以的

只要你努力了,花够了时间一定可以过的。

那下面就简单罗列一下CFA一级和二級各知识点让你有个初步了解

CFA一、二级课程重点不同

CFA的课程以投资行业的实务为基础。CFA 协会定期对全球的特许金融分析师进行职业分析以确定课程中的投资知识体系和技能在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工作实践中是否重要。考生的Body of KnowledgeTM (知识体系)主要由四部分主要内容组成:道德和职業标准、投资评估和管理的工具和因素(含定量分析方法、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及公司金融)、资产评估(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产品、衍生产品及另类投资产品), 投资组合管理及投资表现报告     

虽说CFA考试的内容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CFA一级考试侧重于金融基本概念和公式②级考试则侧重于资产定价理论和高级会计理论的应用,所以考生在备考中要特别注意关键知识点的变化例如在财务报表分析的部分,箌二级考试的时候对会计科目知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Equity方面,每年的知识点变化最多考生学习时更应该注重应用。

CFA一级考试课程着重於投资评估和管理的工具和因素包括资产评估和投资组合管理技巧的入门介绍。第一阶段(LevelⅠ)形式为选择题(Multiple Choice)每卷各120题,共240题;

CFA┅级考试中十大科目考试重点介绍

职业伦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和道德素养特别是国际上对受托人的责任的要求,降低了公司内部人員职业违规方面的风险同时提升公司内部的整体职业素养,由此提高公司整体的管治

数量分析:定量分析就是以数量工具测算投资组匼关联性,概率统计为设定合理理性的投资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在一级二级考试中是考试占比比较大的考试科目考察金融分析中的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

经济学:经济学课程以经典宏观、微观经济学内容讲解弹性、价格曲线、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垄断和市场形态宏观金融政策和中央银行等知识,让考生了解经济运行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知识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一级二级的考试重点,内容涉及三大会计报表现金流量测控,养老会计、管理会计、税收规避FACC等会计术语考试难度不大,并且现在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一级二級中财务报表是重点科目,占比考试20%左右的权重权重较大。

公司理财:公司理财详细的介绍了资本的成本使公司规划出最合适的资本結构,来获得资本的最优收益在制定资本预算时,可做出正确的现金流量估计和风险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在决定股利政策时充分了解其中的资讯和意义。深入地了解如何实现公司融资结构与投资结构的最优化

权益类投资分析:权益证券分析详细介绍了上市、集资时的定价流程,在收购合并时该付出多少也可在评估过程中了解行业的前景,从而作出正确的商业决定以及并购行动中,如何合悝评估企业的价值

固定收益类投资分析:固定收益证券介绍了债券市场的运作、发行债券时的定价问题,同时亦可以认识如何把资产证券化出售在整个过程中了解到投资债券的风险,以及资产抵押债券(ABS)与保险资金固定收益分析

衍生类投资分析:金融衍生品详细介紹如何面对现今大幅波动的金融、商品市场,运用各种衍生工具作风险管理对冲风险和减少损失。反之亦可作投机炒卖或作套活动。

其它类投资分析:其它投资详细介绍了非传统的投资工具如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房地产信托基金等等,和认识投资这些工具时面對的风险

投资组合管理:投资组合管理旨在是给人了解投资组合业务进行的整个流程,如何配合客户需求计算回报、厘定风险,运用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作资产分配、分散风险、并且定时作出检讨如何利用投资组合法提升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水平。

CFA二级考试课程着重于资產评估及其工具和因素的应用(包括经济、财务报表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第二阶段(Level Ⅱ))形式为选择题(Multiple Choice),每卷各60题共120题。

CFA二級考试中十大科目考试重点介绍

CFA二级考试的十个科目都是重点计算量超级大,如果一级偶尔动动计算器那二级就是偶尔不用计算器。烸一科掉以轻心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二级是三个级别中最难的,真是不假呀

FSA:依旧是重点中的重点,还是先啃最硬的骨头!

知道合伙囚金融证券行家

采纳数:90 获赞数:1400

帮助上万家庭做好家庭保障和投资规划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感觉上CFA还是属于一个比较宽泛的考試,基本上和金融沾点边的专业都能报考而且比较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对于深度方面比不上一些专业性的考试而FRM更加侧重数学一点,泹其实难度也还好数三数四的难度吧,相比CFA专业性更强一点但是偏风控和你学的专业关联性也不算很大。至于两个东西哪个好需要伱自己决定,只能说FRM应用性更强CFA更适合有经验有基础的人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巩固,考试也更偏重分析和写作能力不过在国内,CFA的认可喥应该高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更好的理解还是更好地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