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谷歌苹果,谷歌,苹果的设计语言分别有何优劣

微软、谷歌和苹果这些科技巨头都有哪些相似之处?
导语:截至目前为止,微软已经成立超过40年的时间了,它拥有辉煌的发展史,并且也历经了一些重大的行业变迁。与大多数科技巨头一样,微软拥有合作伙伴,也有竞争对手,曾经被政府进行反垄断调查,也曾经出售数十亿美元的产品。
实际上,苹果和谷歌的历史发展与微软有着惊人的类似。回顾过往,微软、苹果和谷歌在以下八个方面有着很相似:
对待用户的方式
微软的产品和态度往往会因为&对用户不够友好&而受到批评,例如Windows 8经常会因为不如Windows 7那么出色而饱受诟病,但实际上,谷歌和苹果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遥想当年,谷歌对外发布了平板电脑专用版Android操作系统&&Android 3.0,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很糟糕的举动。后来,谷歌通过在后续版本中的改正取得了用户的原谅。虽然Windows 8不完美,但是它为Windows 10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就像是Android 3.0为谷歌新版操作系统奠定了基础一样。
毋庸置疑,Windows 10是一款优秀的操作系统,它为用户带来了很多的改进。与iOS和Android一样,Windows也可以通过后续版本去赢得用户的喜爱。
对待合作伙伴的方式
微软的主要合作伙伴是PC厂商,当前市场中大多数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都并非出自微软之手。当然了,微软自身也推出了Surface Pro系列平板和Surface Book笔记本电脑。
但是,PC厂商对于微软推出Surface品牌设备的做法感到不满,而微软的这个举动也在媒体和开发社区遭到严厉地批评。
谷歌和手机制造商之间的关系,与微软和PC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很类似。甚至,谷歌对手机制造商拥有更多的控制权。有报道称,谷歌针对诸如三星等手机厂商制定了一些非常严格的条款,这些手机厂商对于谷歌不可能不心存抱怨。
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中,为了支持或抵制某项特定目标进行游说是很稀松平常的。谷歌、苹果和微软等科技巨头显然是游说大军的成员之一,它们在变更或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5年的每个季度,谷歌都会花费大约500万美元去进行游说。相比较之下,微软2015年为了游说花费的总支出为800万美元。同时,苹果也越来越多地参与游说,甚至还在华盛顿设立了游说办事处。
对待开发者的方式
今年早些时候,Epic Games的联合创始人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痛斥微软的&通用Windows平台&的做法,也就是Windows 10在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Xbox中跨平台运行。
斯威尼称:&通用Windows平台(UWP)的风险在于,如果微软说服每一个人都使用UWP,那么他们将淘汰Win32应用。&这也就意味着,许多支持旧版Windows系统的老款应用将无法正常工作。很快,斯威尼的言论引发了大量的关注。
相比较之下,谷歌和苹果也针对各自的应用程序商店制定了各种政策,苹果严格的审批程序甚至激发了一些开发商的愤怒。
前段时间,微软因为针对Windows 7/8用户推送Windows 10升级通知而饱受批评。很多用户指出,&获得Windows 10&的通知设计不当,并且经常重复出现。不过,微软现在已经取消了这种升级提醒,因为Windows 10的免费升级已经于上个月月底取消。
显然,微软的这种行为引发了用户的反感,让自身和Windows 10的名誉都受损。
实际上,微软并不是唯一一家喜欢频繁推送更新的厂商。每当iOS或OS X系统有新版本可用的时候,用户的设备中每天都会弹出升级提醒通知。
放弃老款移动设备
可以说,微软在移动领域中进行了很多次的努力,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取得成功。2010年,微软推出Windows Phone 7,抛弃了Windows Mobile品牌,系统的设计理念饱受外界赞扬,并且也有获得了一些不错的硬件支持。但是,在不到两年之后,微软推出了Windows Phone 8,放弃了以前的版本及其所有用户,不允许他们升级至新款操作系统。虽然微软这么做是希望同步所有版本的Windows系统,使得它们采用相同的内核,但是它的这种做法却激怒了许多用户。
之前,苹果也曾经将整个Mac产品线从PowerPC芯片迁移到英特尔处理器,此次转变也让许多老款Mac用户不受支持。
硬件缺陷和问题
微软去年推出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Surface Book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用户颇为抱怨。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Surface Book是微软推出的首款笔记本电脑,不够完美也属正常。有些用户抱怨它的显示屏会出现故障,有些用户则抱怨它的电池消耗过快。对此,微软快速做出响应,对外发布固件更新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在iPad Pro发布之初,苹果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同样也是后来慢慢地解决这些问题。
收集用户数据
近年来,隐私一直是微软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外界认为,微软通过Windows 10过度地搜集用户的数据。最近,法国当局甚至也站出来炮轰Windows 10过度地搜集用户的数据。
实际上,与谷歌比起来,微软在收集数据方面的表现只能算是&小儿科&。多年以来,谷歌通过其搜索引擎、Android、Gmail以及其他各种服务去收集用户的数据。(完)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许巧艳
位网友参与评论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广告]投资优惠入口:
对文章打分
微软、谷歌、苹果,谁将成为廉价电脑平台主宰?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945055',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649316',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阅读 (32038) 评论 (91)
阅读 (21643) 评论 (37)
阅读 (19684) 评论 (57)
阅读 (136915) 评论 (263)
阅读 (64526) 评论 (19)
阅读 (41785) 评论 (141)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中国领先的IT技术网站
51CTO旗下网站
苹果谷歌微软做手机系统的三种模式
与此同时,传统桌面操作系统的霸主微软也不甘示弱,从毅然抛弃传统老旧的windows mobile,到与渐渐衰弱的诺基亚合作推出Windows Phone,再到如今Windows10横跨桌面、平板、手机等多种屏幕尺寸的统一平台战略,微软一直在尽力追赶,意图在已然成熟的移动操作系统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来源:百度百家| 10:23
从人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到现在,苹果、谷歌分别主导的iOS和Android渐渐地在移动操作系统层面主宰了整个世界。
与此同时,传统桌面操作系统的霸主微软也不甘示弱,从毅然抛弃传统老旧的windows mobile,到与渐渐衰弱的诺基亚合作推出Windows Phone,再到如今Windows10横跨桌面、平板、手机等多种屏幕尺寸的统一平台战略,微软一直在尽力追赶,意图在已然成熟的移动操作系统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目前Windows Phone市场占有率不到3%,但是背后有微软这个财大气粗的巨头撑腰,再加上与Windows 10桌面版在统一平台沟通上的连带作用,将来的Windows 10手机版还是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这就是科技三巨头主导下的整个移动操作系统的现状。不过,如果我们将三巨头在移动操作系统的运作模式进行一番对比的话,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儿。
如果我们把手机比作人的话,那么硬件可以说是手机的肉体,而软件可以说是手机的灵魂。iOS就是iPhone的灵魂。
&每一个热爱软件的人都应该自己做硬件&,这一句将乔布斯洗脑的名言充分有力地说明了搭载了iOS的iPhone在八年的发展进程中,是被苹果公司以什么样的产品理念生产出来并最终交付给整个世界的。苹果将iPhone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谈iOS,它永远作为iPhone的一部分存在。
iOS这个系统本身是苹果所开发的,也由苹果自家产品所独享;但iOS吸引人的地方并不仅仅在于苹果在iOS系统上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它所构建的丰富而优质应用生态。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开发者都选择在iOS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应用,这个应用生态才得以构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iOS是苹果的,也开发者的,但归根结底是苹果的。为什么?因为苹果仅仅让开发者参与应用的开发,但是依然牢牢地控制着软件的审核、纷发、下载等各个环节。
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苹果好像是画了一个圆,这个圆由无数个点构成,这个圆的圆心点就是苹果,其他的点就像是开发者;这些所有的点构成了iOS,但是苹果永远都是整个圆的核心,而其他的点都在围绕着圆心来转。而且,整个圆都是苹果画的,完完全全处于苹果的掌控之中。
为什么苹果这个圆心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向心力,让开发者都围着苹果转?就是因为苹果在这个圆留下了两个口,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针对开发者,出口针对消费者。苹果一方面通过出口吸引消费者为iOS的优质APP付费,一方面通过付费APP高达七成的收益来吸引开发者从入口进入。而牢牢地掌握了入口和出口的苹果则同时可以通过抽取三成的APP付费收入获得收益。苹果通过iOS为消费者和开发者搭建了一个完美的沟通平台,而这个平台仅仅属于苹果。
而且,我们不要忘了,iOS只是iPhone的一部分;当iOS与苹果同样优秀的硬件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拥有着完美外观、漂亮界面、强大功能、丰富应用的一款手机产品。
也许在苹果眼中,最重要的是一款完美的产品,而作为软件的iOS和其他硬件只不过是实现这款产品的重要工具。而对于这款产品如何实现,正如乔布斯和库克经常说的那句话:&唯有苹果可以做到&(Only Apple could do that)。这大概就是苹果无论是MAC OS还是iOS都选择封闭的原因吧。
相对于苹果而言,微软更像是一个专注于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公司;这一点体现在Windows操作系统主宰全球计算机时代的过去,也体现在眼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放弃Windows mobile转战Windows Phone以后,微软选择了与诺基亚合作,而后者也正好处于迫切需要转型以面对新局势的时期。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众多搭载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诺基亚Lumia手机出现,而且在2013年10月AdDuplex发布的关于Windows Phone的调查报告显示,但是诺基亚Lumia系列占据整个Windows Phone89.2%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当诺基亚几乎成了WP的代名词。
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如此,并不是只有诺基亚品牌的WP手机。事实上,除了诺基亚,当时还有三星、HTC、华为等著名手机品牌也推出了搭载WP系统的手机;虽然它们在WP阵营中的销量不如诺基亚那样突出,而且后来这些厂商都放弃了在WP品牌上继续推出新机型,但是并不能否定它们曾经也与微软合作过。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选择的是做好操作系统,然而再授权给其他手机厂商的方式,这与它在桌面操作系统方向的做法如出一辙。其实在过去,微软的雄心一直是让这个世界上的计算机都能用上它的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它基本上做到了;而如今,它的雄心又变成了让所有的手机都能搭载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当然这次基本上没可能了,但这就是微软的思维。它的着眼点依然在于操作系统,而对硬件的制造并不过多地干涉;这也就意味着,微软每推出一个版本的操作系统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因为它不得不考虑对不同厂商的硬件的兼容性问题。而这一点在PC时代对微软构不成威胁,而在更新迭代如此迅速的移动操作系统时代,则是一个大大的硬伤。
如今虽然微软收购了Nokia的智能手机业务并且推出了属于自己的Lumia系列手机,但是在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10的全平台战略下,微软已经与联想、HTC等众多签订协议推动Win10手机的发展。可见相比于自家的Lumia手机,微软更关注Windows 10的发展,它也永远不会像苹果那样将自家的操作系统独占。
如果你去买10部搭载苹果iOS系统的手机,你硬件和软件都没得挑,只能是iPhone;如果是微软的WP系统,你可以挑硬件,但软件界面都差不多;而如果是谷歌的安卓,恭喜你,你进入一个无比丰富甚至有些繁杂的安卓机世界。
与苹果和微软都是创办40年的老牌公司相比,谷歌显得更加年轻。这个以搜索引擎起家逐步渗透到多个领域的科技巨头,似乎更加理解互联网自由、平等、开放的精神。当谷歌决心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内用安卓进行一番作为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它选择的是组建一个有84个成员的开放手机联盟。于是我们看到,当iPhone横空出世之后,众多手机厂商蜂拥而至开始以多样化的方式拥抱安卓,并组成一个庞大阵营,从而把安卓推上了移动操作系统的第一把交椅。
但对于谷歌来说,安卓既属于它,又不属于它。谷歌提供了安卓的底层源代码,确立了安卓的基本架构和应用规范,而且每一年谷歌都要对原生安卓进行功能、操作和界面上的升级,可以说没有谷歌也就没有安卓。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整个安卓阵营呈现出丰富多彩同时也可以说是四分五裂的碎片化局面;无数的安卓手机生产厂商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安卓进行各式各样的改造,整个安卓应用生态混乱不堪,应用质量良莠不齐;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版本的安卓系统分布在不同型号的手机上。整个安卓生态,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丝毫不受谷歌的控制。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谷歌没有试图去规范和控制。谷歌也试图通过GooglePlay应用商店来统一安卓应用生态,无奈各家厂商都内置了自己的应用商店;谷歌也通过推出Nexus系列的手机来给众多安卓厂商做一个榜样,但似乎大家都不买账。安卓的起源和壮大的过程,都决定了它只能是有谷歌之名而无谷歌之实。
也许谷歌本来就无意于统治整个安卓操作系统,更没有打算像通过苹果那样通过买手机赚钱。它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引领者,通过安卓操作系统引领一场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同时向整个世界传递一种新的连接互联网、拥抱互联网的方式和理念。它更像一个纯粹的连接者。
无论是三大科技巨头自有的企业文化积淀,还是在财务报表上的表现,还是从它们眼前的实际行动,我们都倾向于认为,苹果更专注于产品,微软则以软件为根基,而谷歌则更像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它们的业务方向有着明显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也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三者对于移动操作系统的运作模式的选择上。
相对而言,苹果的iOS最为封闭,而微软的Windows Phone(下一个版本的名称是Windows 10 mobile)在与硬件对接时相对开放一些,但是在软件上则还是追求绝对的控制权;而且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在做移动操作系统时都延续了过去做桌面操作系统时的思维。而反过来看谷歌的Android处处贴着自由的标签。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相对于iOS的封闭,Android的开放似乎更加契合互联网的理念;只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与Android阵营无论是在软件的碎片化还是在硬件上的盲目发展相比,苹果的iOS和iPhone的发展显得更加理性和平衡。所以,这里又涉及到一个哲学命题:自由和节制。自由可以,但是绝对不能放任;有节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科技三巨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表现中提取出一些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坚信科技的力量,坚信互联网的力量,并且在努力地用科技和互联网改变这个世界,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有一本关于乔布斯的书,书名叫做&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也许这句话不仅仅是在说乔布斯,也同样可以作为三大科技巨头的真实写照。因此,我们向三大巨头及它们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作出的所有努力,致以深深的敬意。【编辑推荐】【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头条头条头条外电头条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304805人学习过
讲师:12906人学习过
讲师:11916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有些网站看起来很清爽;
有些网站看起来很杂乱;
有些网站能让你轻松地找到资料;
有些网站让你犹如置身迷宫……
订阅51CTO邮刊假如苹果、微软、谷歌造汽车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财经网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当前位置: &
个股查询:
假如苹果、微软、谷歌造汽车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来源于 日 21:55
乔教主爱用汽车工业类比IT业,他曾指出虽然卡车不会从汽车市场上消失,但是轿车会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需要,所以Apple的任务就是生产IT业的“轿车”。
  乔教主爱用汽车工业类比IT业,他曾指出虽然卡车不会从汽车市场上消失,但是轿车会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需要,所以Apple的任务就是生产IT业的“轿车”。这个思想一直主导着Apple的产品设计思想,那就是”满足大部分人大多时候的需要“。后来又听说,乔教主真的动了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念想,甚至开始设计iCar,可惜产品还没有诞生,教主仙逝了……
  想象一下,乔教主的iCar会是什么样呢?
  1、iCar只有两种颜色:白色和黑色
  2、iCar的外形都是一摸一样的,三种型号唯一的区别是4缸,6缸,还是8缸。
  3、iCar的启动非常简单,按一下按钮就可以了。换档也很简单,只有P,R,D。Apple认为其它档比如说空档,大部分时候用不着,而且90%以上的大妈司机不知道如何用。
  4、iCar只有一个门,开在司机的座位侧面。Apple认为,一个工业产品外部接缝多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美观,而且大部分人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行驶。经常需要多人乘车的用户,iCar显然不是为他们准备的。
  5、iCar当然也可以满足偶尔的双人承载需要,并对此做了优化设计,iCar使得从司机座位爬到副驾驶座位比一般轿车要方便很多。
  6、iCar官方不提供搭乘2人以上的选择,需要搭乘2人以上的用户,可以自带马扎安放在iCar后部。不过自带马扎属于JB,Apple对此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不负任何责任。
  7、iCar多数情况下不提供多任务功能,如果你要开空调,需要先停车。等到吹凉快了,关掉空调,重新行驶。
  8、iCar支持在行驶的时候播放radio,不过需要换台的话,仍然必须先停车,换台,再重新行驶。
  9、iCar使用的汽油必须通过apple store购买,iCar的油箱口经过特殊设计,只有apple store的油枪可以伸入加油。用户擅自拆换邮箱口以和通用油枪匹配的行为属于JB,将自动失去Apple对iCar的保修。
  10、iCar上Radio所播放的节目也必须通过apple电台播放,非apple电台的节目缴纳管理金获取在iCar上的许播资格,并需要向Apple缴纳30%的广告收入。
  ----------
  微软如果进军汽车制造业,生产的当然是Windows Car。Windows Car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Windows Car有家庭版,学生版,标准版,企业版,终极版。
  2、Windows Car不管是哪个版本,基本上都有一车多用的特点,即可以做一个人的commute工具,也可以做公共汽车,或者货运卡车来使用,尤其是终极版可以做火车使用。
  3、Windows Car为保证安全性,启动步骤比较繁琐,汽车启动前需要查验驾照以及驾驶记录。启动过程一般需要5-7分钟。
  4、Windows Car有17个档,P档就分前趴档,后趴档,平行趴档,坡趴档,可以满足任何路况,任何行驶状况的换挡需要。
  5、Windows Car表盘像飞机的表盘一样丰富多样,可以告诉你汽车各个部件的运转状况,环境温度湿度,轮胎行驶时与地面的摩擦力,行驶路段的坡度,拐弯处的弯度,前后左右车辆的距离,等等等等。虽然大部分信息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用不着,少部分人一辈子也用不着,但是有备无患。
  6、Windows Car娱乐装备丰富,可以收听广播(包括短波,中波,调频,超声波,次声波),播放卡带,CD,VCD,DVD,蓝光。
  7、Windows Car可以使用从19号到199号的汽油,也可以使用煤油,柴油,菜油,红花油,万花油,万金油,印度神油。
  8、Windows Car的大部分故障都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修复:停车,开门,下车,关门,重新开门,重新上车,重新启动。
  9、Windows Car的最大缺点是说它是家庭轿车它不如家庭轿车轻便,说它是卡车它没有卡车的拖运能力,说它是公共汽车它没有公共汽车的安全标准和空间。
  10、Windows Car的最大优点是你想把它当家庭轿车用也行,你想把它当卡车用也行,你想把它当公共汽车用也行。
  ----------
  谷歌如果进军汽车制造业,生产的自然是Google Car。Google Car会有以下特点:
  1、很长一段时间,市面上可见的是Google Car Beta版。
  2、Google Car一个星期会7次被recall以修复设计缺陷或者增加新的功能。
  3、Google Car虽然表面上看和普通的汽车差别不大,但是它个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定制方案 。以下是几种最为常见的定制:
  * Google Car允许用户自己将方向盘,油门,刹车等从左边换到右边,从而满足在英国驾驶Google Car的需要。
  * Google Car也允许用户把驾驶座拆除,以便身高如姚明者可以坐在后排座位驾驶汽车。
  * Google Car可以在尾部可以增加驾驶座,这样用户在倒车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换到后驾驶座,使得车尾变车头。
  * Google Car所有的座位都可以360度转动,方便前后座相对,乘客可以打牌或者搓麻将。
  * Google Car还有众多的外接插口,允许用户插上翅膀把它变成Google plane,把它加上履带,变成Google tank。
  4、由于丰富的定制可能性,甲乙两人都开的Google Car,但是甲不一定会开乙的车,乙不一定会开甲的车。
  5、由于Google Car的开放标准,Google Car的汽车配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以至于组装出来的的Google Car,Google自己都不认识。
  6、Google强大的搜索功能,使得navigation成为一件很简单的事,自动驾驶不再是一个梦。
  7、Google强大的广告推送功能,使得Google Car可以根据用户的行驶路线,将沿途的店家的广告自动推送播放。
  8、Google car是免费赠与用户的,Google根据Google Car在店家门口的停留次数和停留时间向店家收取广告费。
  收藏分享(29)没劲
【作者: 】
(编辑:史芳芳)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41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当前位置 & &
& 李开复谈苹果、微软和谷歌的优缺点
李开复谈苹果、微软和谷歌的优缺点
18:05:30&&出处:&&
编辑:阳光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4-28][04-28][04-28][04-28][04-28][04-28][04-28][04-28][04-28][04-28]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谷歌微软告高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