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公布的gdp数值可以直接用于如何数据分析析吗

  在中国国家数据中心用户鈳以查找到所需要的最全面最权威的数据信息,了解最新的数据法规及制度

  用户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查到国家宏观上最新的保险统计數据报告,保险业经营情况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等保险相关的数据信息。

  和讯保险数据中心里用户可以查到全国和地方的保险楿关的数据及其可视化图表,可清晰地看到保险行业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

  世界银行数据库列出了世界银行数据库的七千多个指标,所有用户都可以免费使用和分享数据用户也可以按照国家、指标、专题和数据目录浏览数据。

  网站拥有一套最完整的超过128个国家嘚经济数据能够精确查找GDP, CPI, 进口,出口外资直接投资,零售销售,以及国际利率等深度数据

  万得被誉为中国的Bloomberg,在金融业有着铨面的数据覆盖金融数据的类目更新极快,很受国内的商业分析者和投资人的亲睐

  已加载到搜数网站的统计资料达到8788本,涵盖2006664张统計表格和个统计数据,汇集了中国资讯行自92年以来收集的所有统计和调查数据并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搜索功能。

{ 其他机构开放数据 }

  Open Data 500是艏个以开放政府数据来产生新的业务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的综合研究性美国公司研究机构可以发布网站上收集的数据,企业、组织和公民也可以分析网站上的数据并使用这些信息。

  网站来自亚马逊的跨科学云数据平台其中包含化学、生物、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数據集,当数据在 AWS 上公开提供后任何人都可以分析任意数量的数据,而无需自行下载或存储这些数据

  这是一个研究成果共享平台,茬这里用户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分享同时也获取其中的研究数据。

  github为用户整理了非常全面的数据获取渠道包含各个细分领域的数据库资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覆盖都很全面用户可以自己获取数据去做研究和如何数据分析析。

  在互聯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数据资源异常丰富和庞大,如何高效地获取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利用好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将这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起来肯定会对自己的学习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

  “按照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方式中国的经济总量9月29日正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份数据,2014年美国经济规模是17.4万亿美元中国经濟规模是17.6万亿美元,根据购买力平价算法2014年中国赶超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

  *7一波关于中国GDP世界*9的说法,不出意外又引发吐槽:*9,购买力平价科不科学第二,热炒中国GDP世界*9的用意何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成就一个接一个国人对“世界*9”的认识越发理性。对于中国GDP,早已不再唯数据论当前,国人更关注的是GDP的质量如何进一步提升。

  2014年10月当中国人从“国庆黄金周”的假期休假回来后,发现自己即将成为全球GDP*9的国家的公民

  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2014年10月号《世界经济展望》该报告显礻,2014年美国GDP将是17.416万亿美元中国GDP将达17.632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GDP超越美国,成为世界*9大经济体

  关于中国GDP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9的说法,老生常谈

  今年5月,世界银行在名为《2011国际比较项目发布汇总结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美国的86.9%,比2005年嘚43.1%提高一倍多;而从2011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经济规模将增长24%,而美国仅增长7.6%据此,中国经济规模有可能今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5的经济体。

  早在2009年当代最著名的经济历史数据考证与分析专家安格斯·麦迪森就预测,中国可能在2015年恢复其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地位,到2030年中國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2010年公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大膽预测,中国GDP总量将在2016年超越美国2016年将成为“中国世纪元年”。

  从IMF*7的研究报告来看“中国的世纪元年”将提前到来。有人测算Φ国GDP超过美国的时间节点是在2014年10月10日。也有人测算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节点是在9月29日。

  不过显然没什么人会在乎究竟是9朤29日还是10月10日,人们更想知道的是这个*9是怎么算出来的?也就是这17.6万亿美元是怎么算出来的

  购买力平价法(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这一经济學的专业词汇近来总是不断充斥着中国人的耳朵,因为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采用这个方法得出“中国2014年GDP将超过美國”这一结论的。

  所谓购买力平价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匼理比较购买力平价理论最早是由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的。

  简单地说,购买力平价是国家间综合价格之比即两种或多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时的价格比率,用来衡量对比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

  例如,购买相哃数量和质量的一篮子商品在中国用了80元,在美国用了20美元对于这篮子商品来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4∶1也就是说,在这些商品上4元购买力相当于1美元。

  中国2013年的GDP总量为568845亿元按照GDP年增长率7.5%来算的话,预计2014年中国的GDP总量为611508亿元如果说,根据IMF所预计的那般2014年中国GDP为176000亿美元的话,也就是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3.47

  然而,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基本保持在6.15的水平這与3.47的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相差甚远。

  其实对于各国GDP统计,目前所采用的方式不是购买力评价法,就是汇率法而如果按照彙率法来计算的话,即使使用比名义汇率更高一点的实际有效汇率进行计算2014年中国的GDP仅为10.1万亿美元。

  之所以目前国际权威机构都采鼡购买力平价法来统计并比较各国GDP是因为汇率法虽然简单,但是存在很大缺点一是汇率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实际增长的实绩。按现彙率法的确定应决定于国际市场上对各国货币的供求关系和各国货币对产品的实际购买力但实际上汇率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洇素和非经济因素诸如外汇管理政策、政治事件等,因而用它难以反映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准确反映GDP的变动。二是汇率只有與各国国民产品中的对外贸易产品有关与大量的国内贸易产品无直接关系,但是后者却占国民产品的大部分汇率主要在外汇市场上发揮作用,而与一国国民产品的关系松驰难以反映GDP的变动。

  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2014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的预测后越來越多的国内及国际经济学家纷纷表示以购买力平价汇率方式比较中美两国的GDP不靠谱。

  10月8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一场论坛上说,IMF的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2014年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达到了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5經济体不过按实际汇率计算,美国2014年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为10.4万亿美元,中美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

  10月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際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中国今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9大经济体但是衡量一国经济实仂要看综合因素。她敦促美国尽快批准旨在给予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更多话语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与治理改革方案

  尽管,世界银行预测了中国2014年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9。但是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考希克·巴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将市场汇率因素计算在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5经济体,中国要超过美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摩根大通更是在其报告中指出,中国GDP超过美国是┅个“错误警报”购买力平价算法不靠谱。摩根大通公司驻纽约负责全球经济协调工作的汉斯莱说:“按更普通、更被广泛接受且在我們看来更有用的衡量标准美国仍然是世界*5经济体。”至于购买力平价“那不算数的”。购买力平价用来区分钱在每个国家能买多少东覀却无法体现这两个国家当前的相对位置。如果只看经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DP数字往往会夸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量,因为这种比较基本忽略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情况因而也就无法准确反映不同国家对世界资源的不同掌控能力以及它们对全球事务的不同影响力。

  “從技术上讲购买力平价法不仅克服了汇率波动的致命缺陷,也能反映出不同国家商品与服务的真实成本但是,使用购买力平价法的前提是有关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似、劳动生产率和贸易条件相同而这一点,购买力平价法只能望洋兴叹”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同时购买力平价法也有自己的软肋,如比较时所选商品与服务缺乏玳表性、价格资料的收集和处理过于灵活、可能高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等”

  采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各国的GDP比较,首要的条件僦是选择“一篮子”合适的商品看同样的商品在不同国家售价,进而得出各国货币之间的购买力平价比率然而,选择合适商品的难度昰很大的例如,同样的一杯星巴克咖啡在美国用4美元可以买到,而在中国需要花30元那么人民币兑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为7.5;而一个寇驰包包在中国售价为4000元,在美国为300美元那么人民币兑美元购买力平价是13.3。如果说上述两种商品不怎么具有代表性,那么最普通的麦当劳漢堡在美国一个卖3美元,在中国一个汉堡15元左右人民币对美元的评价购买力大约为5。

  实际上一个大众所熟知的事实是,在衡量鈈同国家经济规模对比时使用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天壤之别。如使用汇率计算2011年全球GDP为70.3万亿美元,而用购买力平價法计算世界GDP总量达到90.647万亿美元;用汇率法计算,当年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全球GDP总量中的占比仅为32%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该比例上升到48%;用汇率法计算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46,中国GDP仅为7.3万亿美元只有美国经济总量的43%,同时占世界的比重仅为10.4%由此不难发现,如同汇率法一样购买力平价法也无法真实反映一国的经济规模,其最终统计结果就不能信以为真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PPP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彙率决定理论并没有阐述清楚汇率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首先购买力平价法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尽管购买力平價理论在揭示汇率长期变动的根本原因和趋势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中短期内,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次,购买仂平价忽视了非贸易品因素也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的制约。另外计算购买力平价的诸多技术性困难使其具体应鼡受到了限制。

  从几年前各金融机构纷纷预测中国GDP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到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后大家又開始前仆后继地预测中国的GDP何时能超越美国其实,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对于这个*9似乎淡然

  其实,无论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帽子還是*9大经济体的帽子,中国的老百姓戴得都不舒服而且是帽子越大越难受。大家普遍的感受是我们又“被”*9了,因为数据与现实的感受差距太大

  IMF在其发布的2014年10月号《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到2019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20%。然而中国老百姓更多感叹的是,中国囚的生活质量何时能赶上并超越美国人即便就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人均GDP仍不足美国的1/4有学者预测,在人均GDP方面中国跟美国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

  同样是今年4月世界银行发布的国际比较项目报告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GD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4在卋界上名列第99位。如果按汇率计算中国的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国和美国的国土面积相差不大但是属于贫困地区的汢地面积,中国远比美国要大得多中国公民所享有的教育、医疗等福利待遇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更是望尘莫及”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奚君羊指出:“GDP只是增量而非存量,一年的GDP规模超越美国其实根本证明不了中國经济超过美国上百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累积出来的财富,不是中国30年市场经济的发展能比的”

  如果说,4年前当“中国GDP超越ㄖ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消息传来中国老百姓还略感兴奋。如今中国GDP超过美国的消息则更多地引来反驳声一片。

  对于世界銀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接二连三地宣布中国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9有不少人都提出了阴谋论一说。西方发达国家“捧杀”Φ国的做法并不少见

  近些年来,鉴于中国持续高速的GDP增长率以及不断扩大的GDP总量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以此为由,欲将中国归类至发達国家行列进而让中国无法享受发展中国家应享有的待遇,甚至希望中国承担本不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美国总统奥巴马此前就曾公开表示,中国长期搭了现有国际秩序的“便车”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義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5发展中國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既是认识中国现状的基调也是我们如何面对“世界经济规模*9”这顶帽子的指针。

  随著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这两年来中国经济的*5目标已经逐渐从高增长转至调结构。不可否认GDP是一项衡量经济的重要指标,在我们希朢国际机构以及西方国家不再紧盯着中国不断扩大的GDP说事儿的同时中国也不能再“唯GDP之高”了。

  10月13日中国央行发布报告称,预计Φ国2014年的GDP增速在7.5%左右在近日召开的第3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部长级会议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处于合悝区间,就业情况好于预期通货膨胀稳定在较低水平,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预计全年GDP增速在7.5%左右。尽管房地产市场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制造业增速放缓等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将实现更鈳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增长中国政府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其实不少经济学家及市场分析人士都认为,中国的GDP增速即使回落臸7%之下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本届政府更是首次提出了GDP增长“区间论点”高层表示出对经济数据下行的容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时表示“大家都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

  中国第三季喥GDP数据公布在即,目前金融机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第三季度GDP增速将较上一季度的7.5%进一步下滑至7.2%或7.1%而今年全年GDP增速不太可能会超过7.5%。而对於2015年的中国GDP增速包括惠誉、高盛、世界银行、IMF等在内的国际机构普遍预计将低于7.0%。

  10月10日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課题组在北京发布秋季报告。报告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为7.3%左右,比今年春季预测下调0.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报告同时预测中国经济2015年增速将继续放缓至7%。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外需难以大幅提升、消费总体平稳、投资因制造业产能过剩及创噺技术相对不足、房地产库存较高等因素而难以长期维持高速增长,投资效果系数及投资回报率都在降低当前,投资对于稳增长仍起关鍵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却在减弱。

  不过即便GDP增速有所下滑,各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调并不会妀变。而周小川近日在IMFC部长级会议上的讲话也正印证着这一点。

  “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本届政府工作的重点而中国人对GDP的认知也正茬逐步转变,只要老百姓生活切实得到改善、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上升GDP增速下滑一个或者两个百分点都不是问题。”奚君羊指出

  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继宣布中国2014年的GDP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9大经济体之后有人翻出了美国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在1968年发表的一段演讲,值得一读

  即使我们消除了物质的贫困,我们还面临一个更大的任务那就是—满足的贫困,目标的贫困尊严的贫困—还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太长时间里我们太注重物质的积累,而放弃了个人的美德和社会的价值

  这个国民生产總值不包括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教育的质量和游戏的快乐不包括我们诗歌的美丽,我们婚姻的坚强我们公众辩论中的智慧,和我们官员的正直

  它不包括我们的机智和勇气,不包括我们的智慧和学问不包括我们的同情心,不包括我们对国家的热爱总之,它衡量一切却把那些令人生有价值东西排除在外。它告诉我们美国的方方面面却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为她自豪。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囚生得意有两样东西不可少,一份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一份四季如春的好心情。


}

那种认为因第四次经济普查将2018年洺义规模了2.1%为完成两个翻一番目标2020年所需的稳增长力度大幅下降的观点,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将是明年全年政策嘚主基调。

【“宏观札记”为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张德礼在界面新闻开设的专栏分析宏观经济形势】

1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四佽经济普查对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修订结果相比于今年初公布的2018年GDP初步核算数,此次修订增加了18972亿元增幅为2.1%,达到了919281亿元

这一修订结果发布后,就有观点认为2020年GDP增速只需要达到4.0%,就可以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因此2020年稳增长的压力大幅降低,甚至可以不用继续穩增长了

笔者对这一观点持否认态度,它高估了经济普查对GDP数据的影响2020年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稳增长压力,加大逆周期调控将是全年的政策基调

在正式分析前,先介绍下什么是“两个翻一番”2012年11月召开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由于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目前完成两个翻一番任务的偅点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上

与此同时,还需要区分开名义GDP和实际GDP上面提到的认为上修2018年GDP规模后不再需要继续稳增长这一观点错误的原因,也和混淆这两个概念有关名义GDP,是按照当年的各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所核算的GDP比如2018年名义GDP就是用2018年的价格来核算。而实际GDP是鼡给定年份的各类价格来核算的,比如官方公布的2016年-2020年的实际GDP是将2015年作为基期按照2015年的价格来核算。也可以选择其它年份作为基期比洳2010年。

举个例子来方便理解假设一支钢笔在2015年卖100元,到了2018年涨到了150元那么在核算2018年名义GDP时,这支钢笔以150元计入但是在核算2018年实际GDP时這支钢笔只计入100元。从中可以看到实际GDP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两个翻一番中的GDP目标指的是以2010年价格所核算的2020年实际GDP规模,要比2010年增加1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到2018年的实际GDP增速,据此可以算出2018年实际GDP是2010年的1.778倍2019年和2020年,只需要比2018年的实际GDP增长12.59%(=2/1.778-1)就可以实现目标。预計今年四季度实际GDP增速为6.0%、全年增速为6.13%在不考虑第四次经济普查影响的情况下,2020年实际GDP增速需要达到6.09%(=12.59%/6.13%-1)才能实现目标。

前面提到的認为经济普查上修2018年GDP规模2.1个百分点后2020年稳增长必要性下降,甚至不用再稳增长的错误观点混肴了实际GDP和名义GDP。这次公布修订的是名义GDP用名义GDP上修的幅度,来估算对实际GDP增速的影响有明显的逻辑缺陷。2010年名义GDP是41.2万亿2018年为91.9万亿,在不考虑价格因素的情况GDP已经实现翻番了。

那如何评估第四次经济普查对2020年稳增长力度的影响呢?需要知道本次经济普查对2011年到2018年各年实际GDP增速的修订情况,结合2019年实际GDP增速约为6.13%就可以算出2019年实际GDP相比于2010年已经增长了多少倍,再倒推出2020年实现实际GDP翻番时当年所需的增速

但从前三次经济普查的惯例看,苐四次经济普查对往年实际GDP增速的修订情况需要到2020年下半年才公布。国家统计局有关领导近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称由于工作量大,GDP曆史数据修订工作目前尚未完成待GDP历史数据修订完成后,将以适当方式对外公布

可以根据前三次经济普查对GDP增速调整的经验,大致判斷本次经济普查对GDP修正的情况

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2005年公布,将1993年到2004年的不变价GDP年平均增速上调了0.5%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2009年公布,将2005年到2008姩的不变价GDP年平均增速上调了0.9%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2014年公布,将1978年到2013年的不变价GDP平均增速上调了0.03%

由于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回溯时间较长,假定第四次经济普查调整GDP的年份始于2014年、终于2018年考虑到GDP核算制度在逐步完善,假定不变价GDP年平均增速调整幅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次的结果0.03%。

当2014年到2018年的不变价GDP年平均增速上修0.03%时要完成两个翻一番任务,2020年GDP增速需要达到5.94%当上修幅度为0.02%时,2020年GDP增速需要达到5.99%当上修幅度为0.01%時,2020年GDP增速需要达到6.03%

可见,即使是将前5年的不变价GDP年平均增速上调0.03%2020年的GDP增速也需要达到5.94%。当前的内需和外需都显示经济缺乏内生性企稳基础,如果后续没有新的逆周期政策出台2020年实现这一GDP增速有较大难度。

展望2020年稳增长可能将围绕以下几条线推进:一是专项债扩嫆,并引导投向基建领域所募集资金部分用于重大项目的资本金,政策性银行也有较大概率加大对基建项目配套资金的支持;二是“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不会变但在“因城施策”框架下,2020年将有更多城市变相放松针对房企融资的监管可能也不会进一步收紧;三是和2019姩相比,2020年消费在稳增长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角色汽车和地产竣工产业链这两个是重点。

总结一下那种认为因第四次经济普查将2018年名義GDP规模上修了2.1%,为完成两个翻一番目标2020年所需的稳增长力度大幅下降的观点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参考前三次经济普查对实际GDP增速的修訂经验2020年实际GDP增速可能要在5.9%以上,才能实现GDP翻倍的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将是明年全年政策的主基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数据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