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是什么处理器?看到装机的人都用那个,盒子右下角印着7,它跟酷睿系列怎么样?

创作立场声明:618在天猫、京东买叻一堆盒装配件价格方面确实便宜很多,节后看来可参照性较小但不妨碍一起来装机。
3A办公不到2000大家请把评论区打在6个字上,谢谢!

其实刚看到这个征稿活动之时,也知道这种活动是随缘参与的机缘巧合,筹划了半个多月的apu办公电脑装好了总价不到2000元,顺便来參加一下活动也和各位有兴趣装机的朋友分享一下全过程如何从选件、到装配、再到测试

多图、多文字欢迎收藏,欢迎提问!

想攒┅台电竞主机、家用主机、酷炫主机无从下手想省钱又怕性能不达标?值得买帮你打造定制化DIY装机工具自助全网比价装机,提供最适匼的搭配方案解决各种攒机场景下难题。>快快使用戳这里点击这里查看详情戳这里体验装机工具戳这里体验| 55

本来我也没打算装电脑畢竟去年下半年因水冷一波带走后重装了一套,但是刚好4月末起疫情好转后开始了有坐班但不能出差的一大段工作时光发现在办公室用筆记本是真的累,所以不如用“最少的钱”组一台沟通机器好了于己也方便。

这是办公在用的x270笔记本12寸显示屏看着又小又累(出差将僦下凑合了),坐办公室即便是连了大屏幕这8g内存还是个大硬伤,我还是习惯多开三四个浏览器加上各种数据库软件一起找资料和数据嘚笔记本常年内存占用率88%左右,网页想再开几个要等很久开个excel、ppt都要卡一阵,因此也就萌生了装一台经济实惠的主机的想法。


既然昰办公电脑基本上对于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有以下几个标准

① 空间:要比较小不占地方(在办公室不想太高调也不想拿到单位去装,不然直接把家里的5820k搬过去就行);同时小主机在你换办公场所、换工位的时候,也能够很轻便的进行移动;

② 性能:办公来讲够用僦行,显卡基本可以忽略(也可以考虑亮机卡)但是cpu和内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比如我现在写这篇用的3900x+32g内存台式机的使用常态如下还昰在有些数据库软件没有开的情况下;

③ 稳定性:硬件还是尽量稳,不止是保修情况办公电脑还是尽量不要蓝屏死机之类的,也就是硬件质量要保证(不做垃圾佬了)基本上也就拒绝了“无核显u+二手亮机卡”的组合。

为了实现上述的标准从标准①的不占地方出发,自巳大概也想了几个清单的思路

① 用华擎的A300准系统搭配2200g,3200g3400g之类的(因为2400g不太容易买到);

② 考虑肖邦、大水牛s0208之类的电源机箱成套,搭配itx或者matx板u;

③ 考虑乔思伯或者金河田的一些小机箱(也想过立人之类的机箱)搭配相应的itx或matx板u,还需要额外解决电源

① 看预算:一萣要明确你的预算,这样才不会卡巴思路“加钱”我个人不想花2000元或者更多来装电脑,2000元整机的预算条件下考虑不用独显的情况下,基本上顶配u也就是3400g低一点的2200g或9100。

② 先确定cpu:我是想组一台机器能够3年办公足够用的预算已经明确了,要么便宜的2200g套装(有3200g便宜也行)總价控制1500元要么就控制在2000元以内的3400g(套餐),i家的核显实在也只能亮机所以忽略了

③ 确定机箱和电源:考虑到供电与拓展性,虽然是辦公的电脑保不齐以后可能稍微升级或者换件,所以适当留存一些提升空间同时要保证供电尽量完备。肖邦以及A300的电源配套(150w铜牌和120w電源)感觉带3200g基本够,带3400g可能会有些吃力

进一步筛选机箱电源:慢慢学会看机箱和主板的参数,比如A300准系统是自带机箱和主板除了價格贵加上电源小,其他没毛病;金河田预见n1主板只支持itx或者17*22的matx基本上主板太贵或不好选了不值得;迎广肖邦倒是好看,但是主板只支歭itx仍然还是贵的问题;大水牛的s0208电源230w够用但是比较渣求稳还是算了。淘汰一圈最后锁定了乔思伯的c2,最大支持21.5*24.5的matx主板(v4稍有些大但是支持完整的matx也考虑过),电源就看哪款相对稳而且价格划算就选哪个

主板的选择:cpu确定是2200g(3200g)或3400g之后,主板基本上可选的21.5*24.5的a320和b450m也不多大概的想法就是如果有700左右的2200g+a320华擎套餐,或者1150左右的3400g+b450m华擎、技嘉套餐都可以结果还是赶上了更倾向于的3400g+技嘉b450m。

  • (四)最终的配件清单:

结合上述的一些思路利用站内的尝试着配了一下,好几个部件没选到就用8g的鱼竿厂2666悍将内存代替16g的,浦科特的mlc ssd代替了我的古董三星830 256g硬盘(如果非要买新的我也打算前一段科赋N400系列大概256g的170元不到吧,这款程序里也搜不到)

吐槽一下,这个diy工具有提示是好事情但还囿待加强,居然提示我主板、机箱以及风扇可能不兼容我这已经是非常擦边球的配套了。

我自己的装机实付清单如下:

这里车还是比较哆的如果不是赶上618的话,预计要贵300-500元但是也考虑过相应的替代方案

① 板u套装,是凑了的优惠券的车没赶上最优的大概1050,平时购买嘚话也可以考虑a320的S2H搭配3400g或者更便宜的800元以内的a320+2200g组合

② 内存,其实多数人用不上16g*2的双通道这个也刚好是有车就顺便上了,实际平时上個普通8g的车两条300以内足足搞定;

③ 硬盘为了求稳就把这个8年前的古董mlc固态拿来用了,当时价格顶现在一个黑盘500g只多不少唯一相中但是沒赶上的车是rc10的原厂颗粒500g,如果加上这条m.2的话总价格2200出头;

④ 电源在这个小机箱里面用模组线确实方便胆子大的买个300w随便什么牌子的稳妥的就考虑铜皇450w或者台达nx350(双路的也够了)。


所有商品除了固态之外,剩下都是新购置的盒装只有光威内存前一段开箱做过基础測试。

机箱介绍的很细致观察机箱无非几个要点要关注

① 机箱的尺寸:这款不是很大吧,还算符合桌面小机箱的要求;

② 材质和侧透:这款纯铝合金材质完全不透的闷罐设计,要有高温的心理准备;

④ 支持的电源:这款支持ATX电源购买容易而且便宜;

⑤ 散热器、显卡限制:显卡长度本次我不关注,散热器限高80mm(我没太在意后面有坑

⑥ 接口和硬盘配置:接口我不太在乎,硬盘也不太在乎(有一个2.5寸位就好也有坑

机箱整体非常简洁,全身拉丝工艺内部空间刚好够215*245的主板放入,硬盘架需要取下因为看到很多人说内部粗糙容易割掱,所以我很注意这一点并没有割到。

之前开箱过了连号的光威16g内存一对,ddr4而且还能小超这价格不多想了。

属于技嘉的B450m里面的丐版比gaming稍微好一丢丢,gaming多了个vga、少了两个usb2.0据说供电比这个要缩一些(我其实选gaming好了,因为刚好还需要vga这个主板配备的dvi-d是纯数字接口转vga還需要芯片转接器

静电袋有一层粘胶,看螺丝空位基本可以判定是新板配件也非常简明,只有2根sata数据线和一个挡板光盘用不上。

順带说一下DS3H可能是为数不多的215*245的带有4根内存插槽的主板了,而且m.2适合22110也就是一些大船的话可以上(我没什么兴趣)。

盒装未开封的3400gcpu┅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盒装的相对更有保证一些看散热器没有信仰灯说明不是最早一批的库存。

盒装cpu自带的阉割版幽灵散热高度70左祐空间够了,铝挤工艺不要抱什么希望而且送的硅脂怎么上面还粘上了纸屑

80plus认证的铜牌,长城也算国内大品牌了450w这种中端电源也不會差太多,单撸12v最高33A带这个平台富裕上天了(主要也是没找到300w的单路80plus)

电源给配了三根扎线带是瞧睡不起呢,3年保修卡直接夹在电源的膜内模组线给的也比较常规,6个sata供电2组pci供电,3个大4D供电用不上的线不用插,理线会省很多事

这是我第二块固态硬盘,那个时候真嘚是还不怎么普及价格居高不下,当然三星830系列的mlc品质还是很有保障的这块已经写入了20t,健康度还是100%读写几乎没有掉速衰减


5装機全过程实录,包括经验与踩坑

(一)测试主板、cpu、内存、电源是否能点亮

这已经是最小的测试单元了想要点亮至少要有这四项,硬盘鈈是必须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先不要连硬盘),散热器还是有必要安装一下的或者单纯测试亮机的话可以用导热硅胶(新手不建议尝试)。

  • (1)打开主板观察cpu插座:

把主板垫在主板盒子上;

然后观察中图的cpu插座(这款是amd的主板,intel的主板插座是带针的不要弄混),四个角中有一个“切角”不是“三角形”而是带有豁口的“正方形”

按下旁边的锁定杆,往下轻按就可以如右图一样抬起此时僦可以插入支持的cpu了。

  • (2)打开cpu观察针脚是否有问题,然后安在主板插座上:

amd的cpu是带有针脚的要观察一下是否有断针,我这个是盒装未开封基本上不会有问题注意右下角有一个“金三角”标志;

“金三角”标志对应主板插槽的“豁口正方形”那个角,cpu放上之后会有洎然下沉的感觉也就是针脚插入插座了,侧面也可以看到cpu和插座贴合

此时按下锁定杆cpu就固定到插座里面了,注意amd的不要使劲拔是囿可能拔出来的(intel的设计就好很多)。

  • (3)安装散热器注意散热器安装方法

这个3400g的散热器是螺丝固定的,所以主板配备的散热器支架(鉲扣散热器用的)需要拆除拆完之后呈右图状态。

原装散热器带有硅脂因此不需要在cpu上涂抹硅脂了,纸屑之类的可以清理一下

这款散热器需要保留主板预留的散热器背板支架,然后螺丝孔对主后直接用螺丝刀拧紧即可刚好锁定不需要大力出奇迹;

如图3可以在侧面看┅下散热器是否和cpu贴合,贴合好即可;

然后再图4如果散热器的风扇线过长可以打一个结,然后插在对应的cpu fan接口上通常是4pin的,有关风扇洳何插的各种风扇接口可以参照往期的一篇内容:

想攒一台电竞主机、家用主机、酷炫主机无从下手?想省钱又怕性能不达标值得买幫你打造定制化DIY装机工具,自助全网比价装机提供最适合的搭配方案,解决各种攒机场景下难题>快快使用戳这里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88 評论63
  • (4)安装内存,防呆不防傻

首先要确定你的主板是否是对应的ddr3或者是ddr4的内存台式机内存还是笔电内存(比如a300用的就是笔记本内存);

内存有一个豁口和内存槽的豁口应该是对应上的,比如左图就是正确的方式而中图这个“防呆口”没对上就是错误的

把内存槽两邊的卡扣打开,然后内存对准豁口向下按即可通常主板是优先插2,有两条的话优先插2和4可以组双通道不放心你就看说明书。

  • (5)连接電源同样防呆

我这款是模组线,对于新手可能会有些不友好(第一次装机不妨简单点非模组线)因为你需要一个线插两头接口,如这款的话就是所有标注type3的都插在电源这边右上图的孔上防呆孔设计不用用力按基本上不容易错(怕错就看说明书,每个电源的模组设計有差异);

因为我们不用显卡所以省下了pcie的电源线不需要接,如果用m.2硬盘的话sata线也省了(可惜没有 )连接主板的24pin和链接cpu的4+4pin是必须的,这个电源仅支持4+4的cpu对于8+4的要么空出一个来,要么买转接线

先接主板的24pin插口,也有防呆设计并且只要卡扣对上卡扣,如左图的两个紅框那就没问题;

cpu有些如果是4pin插口,这个4+4的是可以直接分成两个4pin随便哪一个都行;如这个8pin的一样是卡扣对卡扣,插入即可

如这种3400g带囿核显的,直接应用主板的显示接口即可主板的菊花位是配有dvi-d和hdmi接口的,这里有一个坑(尽量选择你的显示屏有对应接口的主板或者是顯卡比如我公司的第二个显示屏只有vga,那么vga转dvi-d就必须要用更贵的带有数模转换芯片的转接线如果是有dvi-i或者是vga接口,那将会方便很多)

囿些人点亮的时候会发现风扇也转、主板灯也亮就是屏幕不亮,不排除即便是常年装机的朋友也会有漏掉显示器忘记连接的事故

  • (7)短接开机,或者购买一个开关键

大多数情况下记得把电源开关“- o”选到“-”连通,然后在主板上找到跳线接口(一般是f-panel或者是xxx panel字样)囿一个pw带有正负极的示意图,把对应的两根针用螺丝刀大法自然点亮;

当然如果你有买过右上图这种电源跳线的,也可以直接把跳线接仩这两针(不分正负极)然后一按开关即可点亮,点亮如左下图示意通常电源和散热器风扇会转,主板如果有示意灯也会亮

然后观察屏幕出现对应主板的bios界面就算是点亮成功了。

(二)BIOS简要的设置

  • (8)查看bios硬件是否识别

对于新手来讲bios只要能进入基本就算成功

技嘉这个bios是真的不怎么好用,怪不得都说“都怪技嘉”找到easy mode,然后就能看到识别了3400g和两条16g内存频率默认的2666,这个对于新手已经够用了僦可以断电进行装入机箱

  • (9)随便超一下内存放进小机箱里面再超就费事了

因为3400g内存还是有一些影响的,cpu超频对我意义不大而且本來散热也堪忧。内存刚好尝试一下鱼竿厂这车怎么样;

技嘉的操作比较麻烦要现在第三项电压设置里,设置内存的电压我直接调了1.35v,嘫后是第二项的内存设置频率只能手动输入30(就是3000),然后内存时序也调成手动调节模式按照如上图c16设置可以正常使用。如果频率想超到更高的3200尝试过没什么希望而且技嘉的主板还是建议差不多稳定用着就挺好,不适宜多折腾

  • (10)如果超频超崩了,重置bios

这个主板属於偏丐的啥啥按键都没有,如果超频导致bios都进不去了如上图的“扣电池大法”屡试不爽,各种主板不需要找其他按键

如果你有bios重置按键,一般rog、微星、华擎的带的比较多可以直接参照说明书重置。统一的方法就是先关闭电源,找到这个电池按下卡扣把电池取出來,然后用电池把右图两个金属片短接10来秒(或者什么也不做让他静静放电几分钟)然后电池按回去打开电源就可以重新进入初始囮的bios了。

(三)主板等配件装入机箱

已经印证了板u电源都没什么问题了那么就可以进一步把主板安入机箱了。

此时如果你有m.2硬盘的记嘚安装m.2硬盘,我以前的一篇新安装c2000pro的就介绍过我这篇没有就不多说了。

想攒一台电竞主机、家用主机、酷炫主机无从下手想省钱又怕性能不达标?值得买帮你打造定制化DIY装机工具自助全网比价装机,提供最适合的搭配方案解决各种攒机场景下难题。>快快使用戳这里點击这里查看详情| 42 评论43

从主板盒里面把挡板取出来(没有或者不想安就忽略)然后从机箱里面这个方向的按在挡板槽里

先把电源线拔下来,把主板放在机箱里(我这机箱有点小放进去要拆硬盘架而且 还是有些拥挤),I/O接口和挡板对齐标注的四个红色的位置的主板螺丝孔与机箱的铜柱对齐(有些matx是6颗铜柱,大的atx一般是9颗itx的才是4颗)。

铜柱以及螺丝机箱里面标配的,把如图四个位置的螺丝拧紧即可至于绝缘垫圈通常没有必要垫,本来也是要机箱接地

  • (13)插机箱的相关跳线和接线,都有防呆

一般的机箱接线就是开关控制跳线;耳机几口;usb2.0;usb3.0这几种:

图1是开关跳线在主板通常是下方的位置找到这个f-panel位置,然后pw接口接在指定的位置(前面介绍了)这个机箱没囿重启键就不接,开关灯和硬盘灯是有正负极的需要注意一下;

图2是usb2.0接口,有防呆设计接线有一根针的插孔是堵死的,对应主板上也囿一根缺针(蓝色框)对应好插入即可;

图3是音频接口,找到audio的位置然后同样接线的母口有一个孔堵死主板接口有一根缺针对应恏;

图4是usb3.0接口,字样很明显两处防呆设计,第一是蓝色框的堵死孔和缺针第二是红色框的豁口和凸起对应。

都接好之后在主板下面邊缘是这样情况,这种小机箱还是建议装主板之前先插好,不然容易滴血认亲

这个机箱本来就是个闷罐,所以还是底部添加一把进风風扇稍微好一些通常机箱也还是要加一个风扇的。虽然我这个加了风扇后硬盘位成问题,但是解决方法还是挺多的

如左上图,风扇這个方向放(也就是扇叶凹面是出风面)可以把外部的凉风吸入机箱

这个ds3h主板确实丐除了cpu fan,只找到了一个system fan4pin接口勉强够用,但是位置也很奇葩的放在了主板中间 ;

我用的是缓震胶钉也可以使用螺丝安装,相关的各种这些小部件可以参照我以前的一篇装机介绍

装好風扇之后,如右下图风扇线就这么甩在中间了

想攒一台电竞主机、家用主机、酷炫主机无从下手想省钱又怕性能不达标?值得买帮伱打造定制化DIY装机工具自助全网比价装机,提供最适合的搭配方案解决各种攒机场景下难题。>快快使用戳这里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314 评論78
  • (15)安装电源线硬盘线

还是如上,把之前的主板、cpu供电线连接好

这里示意一下sata硬盘的接入因为我们也没看主板的sata接口是否和哪些其他的接口公用一组pci通道,所以通常sata接在1或者2号位是没什么问题的直接就用sata数据线接左下图的篮框处;

sata硬盘位置要连接两根线,一根左側的电源线从电源引出,另一根是右侧数据线链接主板的一般主板带有这根线。

  • (16)atx电源的安装

因为c2机箱和普通的atx机箱差别很大电池会盖在散热器上面如左图这个位置,然后像右图拧紧4颗螺丝即可

:这个电池不支持反方向安装(没有给留螺丝空位),因此机箱的抽风风扇只能对着散热器两个风扇抢风抽

看到过一种改造建议第三方散热,然后风扇反装这样就能够和电池的风扇共同形成风噵。

  • (17)sata固态的安装选择!

也可以理解为是新加硬盘的话要如何来加

普通机箱的话,找一个硬盘位把2.5寸或3.5寸硬盘对应好,安装即可

喬思伯c2安装matx和风扇的话,就完全没有了2.5寸硬盘位位置购买这个机箱的需要注意,找来找去只有如上两图的两种方案

左图的可以竖着拧茬底板上这样会耽误3条pcie插槽,未来不方便拓展无线网卡只能做暂用;

右图是发现拆掉硬盘架之后,刚好有个位置可以拧上固态一颗螺丝不太稳但是固态没震动也还好,最终我还是选择放在这个位置了

  • (18)关于散热器的一个坑

后面会给出烤机测试,这个原装散热器散熱效率还是比较一般的尤其是闷罐机箱。

因为家境贫寒没有购买新的下压式散热把库存的3900x幽灵棱镜散热拿出来对比了一下,发现这两個散热器的规模真的是相差悬殊啊

4铜管直触下压对比铝挤散热器,肯定幽灵棱镜的效果会好到飞起但是拿出来才意识到,这个幽灵棱鏡的散热器高度为90mm超过了机箱的散热器限高80(右图已经占到了atx电源的位置了),所以就算购买第三方的散热器也要注意限高

首先还囿很多人可能想安装win7,这个自己去查攻略就好了但是已知的一些问题是,部分新的cpu、主板、硬盘(尤其是nvme)对于win7的支持性比较差如果想要安装的话,如何灌入驱动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400g以及b450的主板,即便是用的sata固态也还是安装windows10比较方便、比较容易,这里给一条建议昰尽量安装1903版本之后的windows10

因为1809版本的windows10出来的时候还没有3400g这颗cpu,所以我踩了坑各种“clock watchdog timeout”蓝屏大概率就是软件和驱动问题;同时,在安装3400g的顯卡驱动的时候也会跳出“207”的错误代码。

  • (20)windows更新助手(以前好像叫“易升”)

在如下可以找到windows10的安装介质创建工具,选择鼠标指姠的这个即可下载新电脑的安装u盘

u盘弄好之后,插入电脑的usb接口在bios里面的启动选项选择对应的u盘,然后一直下一步(密匙先点击“暂時没有”)就能很快的完成安装了。

至于windows10的激活是否去买正版,还是如何来用各位自行斟酌


关于一些详细的新机器烤机、测试软件我在之前的两篇里面分别介绍过cpu、内存、显卡、硬盘的对应软件,有需要细致测试的可以查看这两篇

想攒一台电竞主机、家用主机、酷炫主机无从下手想省钱又怕性能不达标?值得买帮你打造定制化DIY装机工具自助全网比价装机,提供最适合的搭配方案解决各种攢机场景下难题。>快快使用戳这里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638 评论116 收藏6k想攒一台电竞主机、家用主机、酷炫主机无从下手想省钱又怕性能不达標?值得买帮你打造定制化DIY装机工具自助全网比价装机,提供最适合的搭配方案解决各种攒机场景下难题。>快快使用戳这里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主要是关于3400g的显卡驱动因为之前也提到了在1903版本之前的win10加装驱动有问题,必要安装完1903后到amd官网下载驱动:

在直接选择驱动与支歭然后搜索3400g,如果是其他amd显卡的话同样搜索显卡型号如果是N卡的独立显卡那就去英伟达官网搜索。

然后选择WHQL认证的稳定驱动相对bug会尐一些,如果想体验最新但是不一定稳定的可以选择上面的optional最新驱动。

然后就是安装和安装完成的步骤显卡据说3400g可以拉1600,但是目前没必要暂时不拉显卡

(二)整机情况,娱乐大师

查看整机情况比较方便的软件还确实是鲁大师,尽管大家都在黑但是大家也都在用,看一些系统和硬件的基础情况对于普通用户确实方便

如果说大家在用类似的集显电脑的话,双通道内存相比单通道内存对于显卡的提升会很明显,对于cpu也会略有提升;而尤其是对于amd的apu内存频率提升对于显卡的性能提升也尤为明显,我看到过有人用3466的内存加上显卡尛超,直接鲁大师的显卡评分72000多

默认的2666频率下显卡评分52000多,只超频内存到3000(鱼竿内存再高了上不去)显卡评分变成了57000忽略波动影响,吔有10%左右的提升

这里相对简单的看一下,双开cpuz可以查看内存的时序情况和spd信息

aida64的内存测试能看到双通道3000频率下,amd的延迟77ns还是略高但是这个c16的时序基本上降不下去了,便宜上车内存能表现这样也不错了实际应用的时候用量不会出现不足的情况,也没再蓝屏所以僦没跑memtest,等有时间的时候让这台电脑单跑一天memtest测一下稳定性

关于这个mlc的三星830硬盘,也简要看一下通过crystaldisinfo,可以查看到通电时长和写入量對于256g的硬盘都很暴力了但实际健康状态还是良好的。

通过as ssd benchmark大概跑一下1g和10g的顺序和4k性能基本上相比较原始盘没什么大的损失,虽然完全沒办法对比现在的nvme但是稳定够用就先这样了(主要是家境贫寒)。

这个是当时往硬盘里拷贝测试软件和安装包的截图基本上4g左右的大攵件拷贝速度还能稳定在90m。

(五)CPU测试与烤机

本次只用cpuz简要测试一下cpu的跑分估计r20效果也应该差不多,横向对比最相近的cpu就是5、6年前的一玳神U——i7 4790k通过天梯图对比这两个cpu的新能也很相近,通过cpuz的跑分来看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都很近似想一想即便是现在用4790k办公也应该够用叻。

烤机的简要情况如上室温大概是25度左右,待机温度就已经45度上下徘徊了

在最开始第一次装散热的时候,用原装散热烤机1分钟到了86喥以上我就给停了;

更换幽灵棱镜未果把之前剩下的一点tf7给用了,对于散热温度优化不明显在cpu倍频39.25的时候温度90然后降频到38.75再降到38.5烤机温度稳定为87度

当停止fpu烤机时,闷罐机箱的温度下降还是很快半分多钟下降到和待机温度差不多

噪音方面3400g的原装幽灵spire散热器能夠达到2900转以上,噪音还是挺明显的需要在bios里面设置风扇为静音模式或手动调节拉风扇低转速)。

满载烤机fpu时半米外(也就是模拟峩在公司的桌面距离),大概的噪音为40分贝左右

贴在机箱上测试fpu噪音能够达到50分贝说明这个机箱虽然闷罐,但是还是可以一定程度阻隔噪音;

正常待机使用情况下在机箱上的噪音大概42分贝半米外35分贝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吧当然有条件的也可以考虑更换如利民axp90之类嘚铜管下压式散热


7验证电脑是否符合最初的装机标准

这是一个大概的对比,左图用乔思伯c2对比后方的追风者416大致比这种中塔atx机箱的1/4畧大

右图用一张A4纸来看,侧面比A4纸略宽、略矮前脸可以被A4纸完全覆盖,而且本来这个尺寸我在办公桌上也丈量过是ok的

来模拟一下大概我日常办公的时候习惯的开网页模式

大概开了chrome和firefox网页各50个,发现基本上连开20多个网页的时候cpu占用率会达到100%,全部开启之后cpu占用率会丅降

同时打开100多个网页,内存占用率也只有31%预期如果加上其他各类软件,日常内存占用率终于不会超过60%了也算是可以满足自己设定嘚使用标准。

这一点要慢慢来测试了硬盘虽然已经战了8年,但当年三星mlc品质还是可以信赖的

至少在以下几点中,还是为这台机器的稳萣做了铺垫

① 除硬盘外都是相对靠谱的渠道购买的原装盒装配件,等找机会再弄一块原厂颗粒的nvme;

② 系统选用了相对稳定的win10 1903而且驱動安装后目前一切正常,暂未发现软件不兼容情况;

超频等想法适可而止找时间可以测试一下内存3000的稳定性;

电源大功率、可靠品牌、80plus铜牌,这几点基本上还是能够保证大概率不会boom电源稳定了才不会一波带走。


之前一次的装机没有赶上写文章内容,刚好这次618攒了┅台2000元不到的AMD yes办公机借此机会也把过程多图形式录播下,便于有同样想法的朋友可以实践

我也个人对装机过程的一些坑做一下总结:

预算这一关,要严格把握按照预算去选配件,才不会太纠结;

应用决定了你的配件参数比如什么样的接口决定了你的主板和显卡嘚I/O接口选择,便携性决定了机箱大小性能需求决定了你的电源大小;

③ 对于小机箱不要高估了它的散热和兼容性尽量购买之前把散熱器、风扇位、硬盘位这些点都考虑到;

至于动手能力,装机并不难也不需要大力出奇迹,只要手稳心细就可以了

谢谢各位观看!最後,喊一句amd yes!

}

前言(本文会持续更新直到写唍)

重点突出性价比及硬件之间的区别

没有具体的配置提供,仅是收集平时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重点说说

电脑主要是由主机与外设组成

主机由CPU、散热器、主板、内存、硬盘、显卡(非必带)、电源、机箱等组成

外设由显示器、键盘、鼠标、摄像头、耳机、音箱、打印机及其它专用外设等组成

具体型号具体分析,也得看自己的用途比如家用办公要求不高的网游像LOL/斗战神这些,组G4600核显平台即可如果拿I5或I7核顯平台办公家用也是可以的,只要你不觉得浪费钱是个问题就行;现在AMD的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产品(无核显)很强势性价比要盖过I5/I7,所以現在基本没人选择I5/I7了基本的选择就是家用网游级G4600(也顺道取代了I3)再往上是R5-X/X/X,其中的AMD R3-X目前盒装性价比还不行据说下个月出散的四五百,到时候就牛比了但传言落归现实前也只是传言

2、听说Intel的CPU单核效率高打游戏不卡,AMD不稳定

自打Intel的CPU进入32nm以来(2010年左右),架构效率就远恏于AMD了直到今天AMD的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出来(虽然还是落后于Intel,但差距不大了大约是四代Haswell的水平,单核同频下约是Intel 85%左右的性能);体現在游戏中场景人多的时候可能存在Intel的不卡,而AMD的卡再就是搭配同样的显卡,可能存在 Intel的CPU能让显卡GPU 99%负载而AMD的CPU可能不能让GPU负载满而不能充分发挥显卡的性能的现象,不过这是以前了

现在AMD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单核效率上来了多线程及好价格完秒今天的Intel的I5/I7,至于AMD不稳定这一说茬早期AMD平台会黑屏死机莫名的(一般是CPU的事)再就是发热相对要大现在的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发热控制的较好,并且现在以盒装形式卖洎带的散热器就能良好的控温,所以AMD高热现象基本不存在不过目前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超频有死机的BUG,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超频不超頻用的话,一般用着没事也不存在不稳定了,这一代的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主要是性价比太高了!

3、I5在使用中是不是比G4600快

除了G4600与I5,也可鉯是I3与I5比I3与I7比,甚至是R5-1400与R7-1700比就是核心/线程数量多少影响什么的问题

举例,G4600是两轮电动车I5是三轮电动车,两者的速度是一样快的;如果你就是家用代步那电动车便宜也合适些,当然开三轮电动车日常代步也可以;但两者的区别体现在负载不一样三轮车可以拉很多货,而两轮电动车就相形见绌这就是区别

落实到实际中比如多线程应用(多开游戏,视频输出软件渲染,直播游戏等)就要选择对应多線程的CPU而日常玩个LOL选个G4600很好,这时候你就是选择一个I5(多花好几百)在日常使用的速度上也没有任何感观上的变化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巳的用途来进行理智选择

4、G4600有多大的实用性?

6开梦幻西游无问题在不配显卡只配一条单DDR4内存的情况下,就可以在1080P中效下流畅LOL团战不卡其它要求不高的3D网游也均可以;将来玩3D游戏,比如当今的单机游戏你只需要加一片GTX1050级别,就可以在1080P分辨率下大部分3D网游可以高/最高效玩,大部分3D单机可以中效或高效流畅玩相当具有实用级别的一颗CPU

AVX在大家的应用中体现不明显,倒是4个线程及核显HD630更重要加以便宜200+的价格,所以G4600是目前最热的一颗可以说G4600取代了G4560与I3

6、盒装跟散装的区别是什么?

盒装由品牌商承认质保(一般提供3年质保坏了可以免费换新);散的质保不被承认(流入渠道有多种)但卖家一般个人承诺质保(叫店保,一般是1-3年)另外,盒装自带散热器散装的不带必须配散热器才行(就是还要再自己掏一次钱)

7、CPU和显卡是否存在搭配关系?

存在CPU性能弱了显卡负载不起来(尤其是今天显卡高能时代),在湔面也提到了同样的显卡搭配不一样的CPU,显卡的负载不一样(也就意味着显卡性能没被挖搅出来)

8、什么样CPU搭配什么样的显卡才是最适匼的

肯定与价格没直接关系,显卡的负载高低受CPU效率及效果高低设置影响大家很容易理解错的地方可能在于是不是I7能让显卡满载而G4600就鈈能?这个事可能得看游戏去目前我还没有作这个实验,目前个人感觉主要是CPU的效率影响更大一些(架构与主频);再就是游戏中设置嘚画质级别如果低了的话显卡负载也不高;再就是显卡性能过高的话(像GTX1080)你在分辨率下可能很多游戏显卡都不会99%负载,这个就是显卡性能过高与游戏画质级别设置的问题并不算异常

9、CPU的哪些参数比较重要?

CPU的性能主要是看两点:单核效率与多线程性能多线程上面讲了,单核效率在玩一些老游戏时(比如帝国时代2、红警)涉及到画面移动的速度及画面卡不卡的问题及一些设计软件多数功能是吃单核,鈳能会影响某些效果的速度但目前为止,AMD的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同频下虽然架构效率还是低于Intel(整数单元与浮点单元均落后一点)但是僦目前的产品主频也不低,单核效率也不差所以也不希望看到大家再在这一点上较真去选Intel,不是说不让大家选Intel而是不要再纠结这个单核效率的问题

决定单核效率的一是看架构(比较模糊的概念)二是看主频(主频影响性能比缓存大)

R5-1400是4C/8T,无核显主频3.2-3.45G,盒装899的价格搭配B350主板可以超频,所以对于不差钱不管你需要不需要多线程仅从同价位上就秒杀当今的I5了,因为没核显所以必须配独显所以对于独显岼台它的可选性要远远大于I5

I5-7500主频比I5-7400高0.3G,I5-7400主频实际是3.3-3.4G功耗发热均小于I5-7500,有核显所以它适合用于一体机及定位不装独显的办公台式机当中,而I5-7500还要比7400贵一百多定位游戏的话不如R5-1400好,定位办公一体机又不如I5-7400低发热还贵而且7400的主频也不低,所以它就尴尬了

PRO)就可以而R5-1400因为主频稍低一点,大家总想着超频所以如果给R5-1400配B350主板(比如映泰B350ET2,459左右)成本上可能比A320贵一百这样就与1500X的价格差距在200元左右

但是,200元左祐的差距加在显卡上可能就有一个级别的差距所以对于少金的网友选R5-1400没毛病,多金的网友选择1500X也更合适

1600X的睿频能到4.1G而R5-1600的实际主频是3.4-3.7G也鈈算低了,两者价格差距在200元但1600X没有散热器啊,大家得配个百元散热器又差出300元的价格来加上1600的主频不算低,还可以配B350主板超频所鉯个人觉得R5-1600的性价比稍高!追求极致主频的网友可以选1600X(但不要认为配了X的好超频,一样不好超而且超频有风险所以用1600X的话配个A320就行了)

作为极致游戏体验,加以Intel的单核效率最高所以在不差钱的情况下选择I7-7700K不算毛病,但综合考虑比如也玩游戏也直播,那作为6C/12T的R5-1600要比另外三个更适合;不过I7-7700是不行了因为价格不便宜(虽然默认主频4G以上也不行),I7-7700K可以作为效率的代表无视性价比的存在R5-1400作为便宜高性价仳也存在,R5-1600作为多线程高性价比存在它们三个还各有所取之处

事实上两者的差价在340块钱左右,加以1700X不带散为器再配个100元的散热器价格差距拉开了440块钱左右不算少了,而两者均为8C/16T定位游戏设计都不弱,一句话不差钱可以选1700X

R7-1700实测主频3.2-3.75G(最少2个核会睿频到3.75G)在多线程压力丅,主频最低3G
R7-1700X实测主频3.5-3.9G(至少2个核会睿频到3.9G)主频是高了一点,平时每0.1G就100块钱值不值大家自己掂量吧

15、听说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开机自檢BIOS特别慢,长达20秒

开机时间分自检BIOS与启动硬盘提取数据到内存的过程,后者由硬盘的随机读取速度决定;前者与CPU设计有关一般核多的洎检就慢,比如Intel的服务器平台多核的就很慢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八核R7-1700刚出道的时候也很慢,心理感觉上可能得五六秒拿秒表算一下可能超过10秒以上,不过四核的R5-1400还在接受范围按下开机按据到自检过亮屏幕开始,心里感觉大约有2-3秒拿秒计算可能得7-8秒左右,不过在人的感觀接受范围内R5-1600自检稍微长一些,感觉有3-4秒不过也在接受范围内,Intel的N3160集CPU平台和自检也很慢所以个人觉得自检慢并不是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機的特色,观察的结论是核多的自检就慢既然用R7-1700就图它的16线程,可忍

16、直播游戏怎么选CPU

不考虑钱的话,建议R5-1400起步因为直播进程很吃CPU哆线程,甚至用它直播都卡需要在任务管理器,设置直播进程相关性(比如给它勾选CPU0/1/23)如果还卡的话,也给游戏进程勾选上CPU4/5/6/7让这两個进程分开占用CPU就可以了

最好是选择R5-1600起步,这个由6C/12T用这个基本不用设置直播也不卡

其它已经购买了I5的网友,可以将直播进程勾选CPU0/1这样戓许就不卡,准备新配电脑的网友就R5-1600最宜或者R5-1400这种8线程的处理器起步

17、CPU负载率满了是不是要换CPU?

CPU负载率是线程数被占用的一种反应现象比如CPU四个线程,每个线程全部满载则为100%2个线程满载则为50%,3个线程满载则为75%

如果CPU是单核或老式的低频双核随便打开一个网页,CPU持续90%电腦立刻陷入瘫痪那必须换CPU
如果CPU是四五年前的高频双核正常家用没事,保是玩游戏负载很高(比如70%以上)但游戏不卡那没必要换,游戏時CPU占用率是其工作状态的一种体现只要不卡就OK了
如果多开了三四个2D游戏或网页游戏CPU满载还卡了(在内存没爆的情况下,确定是CPU的原因)那可以更换一个多核多线程的CPU更换的条件是影响正常使用,达到必要性
有时候我们判断一款软件或游戏是不是单核就看任务管理器-进程Φ的CPU负载率如果是四线程,软件或游戏在工作时最大负载25%那就是单核如果负载超过50%那就不是双核游戏说明游戏支持多核,如果最高不超过50%那就是双核游戏
对于某些游戏尤其是老式的网游,可能也是单核游戏大家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右击游戏进程设置相关性(如果是WIN10则右击进程,转到详细信息再右击,设置相关性)勾移过多个线程,至于在游戏中管不管用不清楚有些游戏不允许设置相关性那就办不了了

CPU散热器的选择标准就两个:控温与静音;目前像AMD的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系列自带散热器的不需要另配,像1600X、1700X及未来散装的1200、1300X需偠配Intel方面可选的不多了,就G4600散、I7-7700K散需要配

G4600……TB上AVC(LGA115X)四线温控的即可或者30元的超频三甲壳虫智能版
R3-X……配个侧吹四管的稳稳的TB搜索北極熊飓风I或冰漫(分很多系列,要个四管温控的就行)
X……TB搜索冰曼有双塔、六管、双12cm温控风扇的,最多不超过109但这种适合于四内存槽的主板,因为双塔会在空间上影响内存的安装所以对于双内存槽主板,适合用单塔在这里推荐超频东海X6

1、120单排水冷与双排水冷可选性高吗?

双排水冷的价格就是筛选智商的单排水冷虽然效果略好于侧吹四管,但一线品牌价格都在260-299左右杂牌199的漏液也不用考虑安装还麻烦,所以TB上那些100左右风冷侧吹双塔六热管的性价比爆棚非垃圾水冷所能比也,还有什么499元的坑爹毛头鹰更是看也不要看当然,这个卋界上存在粉丝也存在信仰者,有信仰不差钱的请无视上面的内容按你们心中所想去做吧

2、机箱有没有必要加前/后风扇

后置风扇用于赽速抽走CPU与显卡处堆积的热量,对于高热U与显卡来说十分有必要在这里不必限于参数比如设定120W的显卡才用,因为A卡目前就70W TDP的发热也很大加以夏天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个风扇20元左右所以不差钱的配了显卡的可以加一个,也可以什么时候觉得机箱热了现加也不晚

湔置风扇主要用于机械硬盘的散热如果你的机箱中没有机械硬盘那就不必装了

3、大霜塔能否用于AMD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平台?

不太适合!锐龍3600最佳配置装机AM4接口的四个固定风扇的螺丝开孔与原来的AMD接口位置均不一样所以不管是水冷还是大霜塔,必须带有AM4扣具即使有AM4扣具,夶霜塔会在空间上占用两个内存槽的位置如果你的内存槽高马甲那是安不上的,二是在Intel平台大霜塔可以侧着安在AM4平台上侧着安不了,洇为AM4扣具是方的不是圆的加以大塔的价格巨黑,在今天已经失去竞争力所以不建议大家再选它

4、分体式水冷有没有必要弄,挺漂亮的

喜欢这个东西太难说,不是用性价比来衡量的不过本文重点是突出性价比,分体式水冷得订制一套下来得在600-1000左右,所以个人是不推薦弄这东西的因为散热足够就行,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浪费钱个人不提倡;虽然前面说了对于喜好这个东西是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的但我还是要唠叨几句

一个美的1.7L防尘电水壶,79元(烧水无异味带开合壶嘴防尘保温,家用神器)
一个美的小电饼铛99元(没事烙个面糊吃,不比方便面健康又实惠)
一个4L的美的电压力锅,199(炖个排骨啥的能少了它)
一个格兰仕的光波炉,349(家用万能神器必不可少!)
一个美的的豆浆机,179(这个东西打豆浆及各种杂粮粥好用)
一个九阳的电磁炉+烫锅+炒锅199(冬天火锅神器啊或者家里没气了先用着电的點)

上面这一套制式厨房神器,合计1100元!!现在你给我说要拿这些钱弄一套可有可无的破水冷//吃惊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表示无法理解

5、夶镰刀赤兔马与超频三东海X6哪个好?

个人觉得是X6要好一些X6的散热片更厚,底部一根U型管截断为两根L型管(对外号称5管其实还是4管,但增加了热管的接触面积)所以都是双风扇规格的话,X6要更好价格方面两者倒是一样

如果CPU发热不大的话,追求红色搭配的可以选赤兔马(因为它是红光)追求蓝光搭配的就选X6(蓝光给人凉静的感觉)

6、乔思伯U4搭配R7-X及GTX1080显卡应该选什么散热器?

此套配置游戏功耗在300W左右(实際288-299左右)发热巨大对机箱的散热性能要求很高(要是裸机测试,R7-1700原盒风扇就行但封上玻璃侧板那直吹式原盒就不行了)必须用侧吹,個人这两天反复测试过这种组合

在R7-1700主频3G的时候游戏没过半小时,CPU温度高达78.8度机箱巨热(不能放手)而机箱已经搭配了前后各一个12cm风扇;在更换了超频东海X6后,超频3.6G游戏玩了一小时,CPU温度最高记录62.5度日常记录60度以内,完全控制住了温度

至于R7-1700X个人没有亲测据一位顾客囙顾,是可以完全控制得住1700X的温度的所以侧吹式东海X6对于小体积机箱安大发热硬件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在这里没有用大霜塔的必要因為已经完美控制温度,价格便宜最主要的是大霜塔要占两个内存槽的位置

主板是误区最多的硬件,包括论坛贴吧知乎上很多所谓的“大鉮”尤其喜欢在推荐主板上铺张浪费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以在这里要重点说说以让大家理解主板,该不该花钱哪些地方该花钱,鉯做到合理、理智、不浪费

1、主板是否影响电脑的性能

从大方面来说,主板就是插排(集成各种插口)不影响电脑的性能电脑的性能主要是由CPU、内存、硬盘、显卡决定,其中CPU是所有性能决定者内存与存储是辅助者,显卡仅限玩3D游戏或设计软件加速渲染用(也可以视频轉码但现在的CPU就很快不需要显卡来转)CPU与内存/显卡通讯要经过内存控制器与PCI-E控制器,这两个控制器全集成于CPU中所以基本是CPU自己决定了性能,主板就是提供了一个供电的插座而已

从细微的方面来说主板上的供电如果设计不行的话,影响极限超频(正常玩家要玩极限超频而且超频对平台搭配也有限制),主板南桥芯片组支持的带宽有区别在安装高速M.2时有速度差异,但那些差异于实际大家的应用来说区別不大极个别应用会有区别,比如高速M.2如果能安在有M.2接口H110上速度上限会受影响但也只是限在2000MB/S左右,固态要真能达到2000MB/s的速度就很快了差那几百也无所谓,所以从大的方面说不影响性能至于主板上的芯片组(芯片组决定一些规格,但与用料没有关系主板的用料好坏就偠具体产品具体分析看品牌商怎么设计了)有些支持超频(比如Z270支持带K的CPU超频)超频后性能提升,自然是影响性能但这种搭配属于限制型搭配非通用型,对于一般人的应用来说完全可以理解为主板不影响性能;

主板有规格一说,比如说支持的SATA接口的数量及M.2接口的数量忣带宽,及PCI-E X16槽的数量决定是否支持CF/SLI及内存槽有2个还是4个,后置USB接口及视频接口数量及规格区别这些仅作为规格区别,不作为性能决定鍺如果大家喜欢将规格的支持认为是影响了性能那就这样理解吧

2、主板大板是不是比小板好?

大家常说的大板是指ATX结构小板是指M-ATX;客觀上理解,ATX主板仅仅加长了3个PCI位的长度就是说ATX与M-ATX的本质区别是,ATX支持5-7个PCI位而M-ATX支持3-4个PCI位,PCI位可以设计PCI槽PCI-E X1或PCI-E X16等,这些仅仅作为主板的规格支持方面用于扩展PCI/PCI-E设备,但与主板的用料无关所以不存在主板大板比小板好,要比较就要拿出具体的型号比较

3、大板的用料是不是普遍比小板好

这就是个人主观感觉了,上面已经分析了大板小板仅仅是扩展位支持数量的不同而具体的用料好坏要具体分析,即使放茬大的方面讲现在一线品牌的主板用料都不太差(个别除外,比如华硕)都有底限这个用料标准不分大小板都一样的,有些大板卖的佷贵不一定是用料扎实就卖的贵,可能弄了一堆没用的东西比如4×DIMM,双M.2接口三视频接口,多USB接口支持RGB炫光,再刷了一层花花绿绿嘚漆部分支持SLI或CF等,再起个牛比的名字定价1400或2000元,坑小白一个来一个来的

4、主板的用料主要是看哪里

这个借个文章来表达吧,简單说电气性能作为衡量主板用料是否标准的参考,这就是质量了而在这方面华硕被抓了典型,他的主板贵或者说主板的卖点打了了扩展规格上,比如双M.2接口三视频接口等而这些东西对咱们的家用游戏来说,仅仅作为可选项不是必选顶像电气性能这些基本用料却缩水,这在我看来是不能接受的这就是向市场的妥协(就像吴京说的电影被资本所强奸),他应该坚决正确的用料正确的产品设计而不应該搞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出来!

5、一线、二线主板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绝对不是个人主观但却又没有严格的第三方机构来给一、二线下定義。我的看法是品牌影响与用料底限作为一、二线的划分标准;

品牌影响就是成立比较早销量比较大,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用料底限僦是从一线中随便拿出一款产品来用料就是标准的无可挑剔的(华硕除外)你看七彩虹,200元的主板都敢卖这叫有底限吗

个人认可的一線有四个品牌:华硕(虽然缩水)、技嘉、微星、映泰,为啥呢这几个品牌所用的电容一直是品牌的任何一个型号都是品牌电容,其它品牌全是二线二线主板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电容用的非知名品牌(你根本就查不到品牌),很多人认为华擎销量大可以作为准一线了事實上华擎的主板你看看吧,电容刷了个玉邦灰事实上电容也不是玉邦的查不着品牌,要不然二线主板怎么便宜呢

有人说,电容才多少錢好吧,那你说不看电容看啥!一套主板方案定下来季出几百万片,一个主板上省十几颗固态电容这是多少钱,这个钱对一个企业昰小钱吗目前的规格就是二线电容全是不知名品牌,这就是划分一二线最客观的标准

6、主板上的M.2接口是否有必要

看个人用途来定有没囿必要,目前SATA的固态顺序读写一般都能做到400MB/S以上4K-64能看出差距,差的不到100MB/S的速度快的读写均能达到300MB/S左右的这种就很快了高速M.2的顺序读写忣4K-64还要快(并不是每一个M.2都很快要具体型号具体分析),对于作设计的人来说内存一般是不太够用的,加一块高速M.2的话虚拟内存占用M.2涳间,M.2有极快的随机读写速度搭配一块M.2可以让电脑不至于太卡,也算是内存的扩展了非设计工作,对高速M.2的需求不存在必要性弄块SATA嘚就行,毕竟差了钱固态的理解可以看下这个文章

7、4×DIMM是否有必要?

现在平台的主板一条DDR4内存槽支持单条16GB规格两条就是32GB,而现在内存這么贵一般人弄条8G或16GB内存,不行就再配个SSD就很好了所以4个内存槽的主板对一般人来说,不存在必要性所以它不作为选择主板的首要栲虑因素

8、主板是否存在供电不足的情况?

很多人都觉得某某主板CPU供电用料不足(你要问他哪里不足他又说不上来可能只看几个电感块尐就觉得不行吧),其实供电几相只代表了散热性相数多,每路休息的时间长但要做好的散热有很多方式,给MOS管加被动或主动式用散熱器就行了主板的供电强弱其实是看电源,电源够供电就够,主板既然设计出来就不用担心供电是否够的问题(除非极限超频玩家CPU功耗能达到200W以上的,你再说挑个设计好的主板但这种情况不符合大家的实际应用,所以平时也不要拿主板供电是否够来说事

不绝对早期主板有两桥,北桥集成内存控制器与集显及PCI-E控制器而南桥集成USB及SATA控制器,现在主板的北桥已经集成CPU中而现在大家所说的X370与B350就是南桥,南桥只决定了一些芯片组之间的区别比如SATA与USB的规格及数量,及X370主要的区别是支持CF/SLI而B350不支持至于什么供电方案好坏,有很多B350设计的也佷好而且这一代的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产品像R5-1400(40W左右)、1600(57W左右),1700(75W左右超频3.7G是100W左右),对于主板来说不存在设计上的不足很多网友喜歡举极端例子来说事,而很多新手网友在选择主板时又主观上觉得贵的应该好,啥东西买东西感觉心理上满足,其实是巨大的浪费!

PRO最低可以作到350元左右,对于上R7-1700也可以就是不支持超频,如果你不超频这个主板就可以;像映泰B350ET2后置8个USB接口,才450左右对于需求USB接口哆的网友正适合,价格也贵点还支持超频都是同价位优秀用料者,二线产品用料不行所以不能与这个映泰相提并论,但这两主板均没囿M.2接口支持M.2接口的B350普通在599元左右,用料也很好(有点过于花哨)二线带M.2的B350往往便宜,可能400不到但个人对此的看法是,大家可以选二線便宜的产品对于差钱的网友,如果不差钱尽量在一线中选吧(华硕除外)

除了SATA及USB接口数量有差别不提外,说点其它主要的H110不支持PCI-E3.0*4帶宽的M.2(有的主板如华硕H110M-A集成M.2但带宽只是PCI-E2.0*4,约2GB/s左右的带宽而PCI-E3.0*4下的带宽约为3.94GB/s,如果你上的M.2固态的读取速度超过2000MB/s用在H110上则影响其顺序性能,但不算大事因为Intel的600P产品速度都小于这个数,超过这个数的明星产品是三星960EVO、建兴T10、影驰PCI-E铁甲战将等

B150的南桥是DMI3.0(也就是PCIE3.0*4条通道)如果囿M.2的话,它将能发挥当今主流M.2的性能

B250作为二代有个典型的特征说是搭配酷睿系列支持傲腾,而傲腾是个啥就是一个低速的M.2(接口带宽呮有PCI-E3.0*2),搭配机械硬盘作为缓存使用的不能与固态搭配(因为买固态的话,傲腾就没意义了这个东西对于服务器来说有用,对家用来说基本就是一个废柴)但是话说回来,作为支持傲腾很多B250主板有两个M.2,第二个M.2的带宽就是PCI-E3.0*2也就是低速的,专门安傲腾用第一个M.2接口還是主流的PCI-E3.0*4的带宽,其实B250主板有一个还是两个M.2接口(有两个支持傲腾)完全不用关心!

Z270与Z170定位一样支持超频,支持双M.2接口(就是支持傲騰)Z270主板之间还有一些小区别,比如有些支持CF有些支持CF与SLI,一般即支持CF又支持SLI的主板得在900-1000左右算是实用级,要是主板再高于这个价基本就不是为了实用而打造,就是一些被市场强奸的产品为了博眼球,刷花哨漆再起个怪名字,骗人用的了性价比为零!

有人说峩就喜欢贵的支持RGB变色的,市场上花五六十元弄个RGB灯条贴机箱中还可以用遥控器控制变色状态,不比这破意儿实用在主板上浪费五六百追求这破玩意儿,行你自己喜欢行就不要给别人推荐误导人了,浪费的这是小钱吗!

可以,其实在今天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横行的时玳I7-7700可选性小了,但在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前这个话题比较突出,我看很多网友喷这种组合H110除了不能安M.2外(或部分能安的带宽达不到最夶外)还有啥缺点?I7-7700实测才40W功耗用P95跑机最大60W左右所以不要提什么供电设计,我发现很多网友就喜欢搞模糊的主观概念搞的跟多么懂似的所以你想上M.2有450左右的微星B250,如果你不上那H110一点问题也没有,难道要去上什么599699的B250才叫合理?无非是符合你的心理而已把浪费当作自巳懂电脑的表现,这是一种悲哀……我们要选择一个产品性价比肯定是第一位(性价比就包括了质量与价格的权衡),再就是选它的必偠性如果不存在必要性而再盲目浪费的话……当然别人也不能说啥,毕竟花的是你自己的钱

12、主板上集成两个或三个视频接口的有啥用

主板上集成的视频接口,用于输出核显的图像一般情况下,2个视频接口就支持2屏扩展三个视频接口就支持3屏扩展,这对一些特殊应鼡的人来说有点用(有些人本身不需要独显却需要多屏扩展,那这样弄个多视频接口的主板就行了也不必再买显卡了),比如炒股期貨的多开游戏的,作程序设计的等

有个基本的前提不能忘就是CPU得有核显才能亮机,有些主板(像现在的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平台的B350主板)就有三个视频接口但CPU没有核显(目前的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没有核显),那它带三个视频接口肯定不输出图像了那有啥用?因为这个主板还支持AM4接口的APUAPU有核显

1、任务管理器-性能中的内存各项参数是什么意思?

物理内存总数:就是内存条的实际容量
已缓存:就是系统认為可能被用到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了但随时可被释放不影响程序应用
可用:就是物理内存总数减去已经被程序占用的内存,剩下的就是鈳用的(在上图中占用了2.7G剩下了1242MB可用
空闲:可用内存-已缓存=空闲内存(实际计算有点误差)
核心内存:是指系统与驱动程序所占的内存
汾页数:核心内存中可以释放到磁盘虚拟内存中的容量
未分页:核心内存中不可以释放的内存
系统下的提交MB,前面的值是所有进程向系统請求的内存总和(包括物理内存+页面文件中的容量);后面的数是系统内存总数(物理内存+虚拟内存之和)

一般情况下我们大家比较关注粅理内存的占用量有没有满,事实上当提交内存较大时,正常操作系统也可能会卡所以如果经常卡还是考虑加内存吧(或把正在占內存的程序关了,重开尤其是浏览器,不停的开图片或视频网页的情况)

2、电脑应该配多大容量的内存

如果是家用级别,用4GB能玩但經常开很多图片类网站的话,要及时关浏览器再重开不然提交的内存数过大电脑会卡(即使物理内存显示没有占满也会卡,上面讲过了)

如果是游戏现在中高效玩游戏一般8GB内存是够的,但17年单机大作(还有一个老游戏方舟也很吃内存)最好弄8+4G或8+8G的组合吧,开最高效内存物理内存会超过8GB(如果是16GB内存超过8GB如果是8GB,则可能显示7GB左右的内存占用但事实上已经超了会卡,游戏帧数波动较大)

如果是设计鑒于内存较贵,可以配8G或16G然后配个高速M.2弥补,因为高速M.2的速度即使当作虚拟内存也是很快的影响相对较小了,有些文件特别大的时候吃内存非常大,远远超过游戏这时候加大内存的成本太大,不如加个固态更实在了

3、LOL提示内存不足怎么回事

很多网友4GB的内存,然而叒没有开启虚拟内存所以开LOL就会有这个提示,这也说明不差钱加内存到8GB吧

4、内存颗粒中的白片、降级颗粒、原厂颗粒是怎么回事

,这個文章应该是说清楚了咱们就说说今天的市场吧,早在2016年6月份DDR4/8G内存190一条直到今天涨到400-500元一条,在早些时候除了金士顿之外(只有它┅直用原厂颗粒),其它品牌多用的美光子品牌Spectek产的颗粒(这个颗粒的特色就是一个大大的S形)s颗粒被部分网友称为降级颗粒那时候8G条孓还在330-350元左右。目前网上的说法是Spectek负责修复全球镁光加工厂里的损坏晶元/晶片/颗粒产品也要经过边缘测试,高温24-28小时的老化测试然后昰速度测试,最后雷射标记就成了我们看到的S形,这个文章最后对Spectek有详细的讲解

8G条今天已经突破400元了这时候很多品牌的内存颗粒就是洎己的LOGO,根据文章上讲的就是白片了一切为了省成本嘛,不过各品牌也都提供了质保白片就是自己测试的,可能耐久测试上不如原厂顆粒好(心理感觉是这样)不过既然有质保还比金士顿这种原厂颗粒差价能在100元以上,那就可以选择了如果只差20-30元,我们有必要选择原厂颗粒条

目前内存颗粒中常见的三个品牌是:美光(Micron)、三星(SEC)、海力士(Hynix)

有网友可能继续脑补既然这些内存品牌商可以刻自己嘚LOGO,他们有没有可能作假把白片刻成三星或美光的(这种事咱没见过不过市场上单独的三星品牌内存很多是假货,要判断真假也不用看顆粒了直接用软件测吧)

简单的很,拿CPU-Z-SPD选项看内存制作商,不显示就是假货或者鲁大师内存不显示品牌或异常字母一般是假货,还囿网友建议自己带U盘带软件检测因为卖电脑的安的软件有可能是存在问题的,这是有可能的另外,有很多网友说不推荐金士顿因为假貨多我告诉你现在各个品牌全有假货,代理手里真假货同时卖用个软件检测这么简单的事就不要说金士顿不好了,毕竟之前不说了僦目前为止,就他的是原厂颗粒

6、内存现在还有兼容问题吗听说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有兼容问题?

有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才出道时有很多翻车的,据说是内存兼容不好当时JD的产品说明中特别强调了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对内存单面/双面不同频率的支持及建议品牌选金士顿与海盜船,不过近期我装的电脑多用的金泰克、影驰、金邦、宇帷、威刚倒是没再发现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平台对内存的兼容问题

不过之前,Intel H110岼台微星造的几款主板,如果是搭配7代的CPU专门对镁光颗粒内存存在兼容问题,后来更新了两代BIOS问题依旧再后来我也没大出微星H110或者鈈配镁光颗粒现在怎么样也没条件实验了,当时的文件写在这:

7、高频内存对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平台是否有帮助

,根据左侧链接上的测試(个人亲测)双条2133与双条3200内存差距微乎其微,但单条与双条组双通道还是有点差距的大约8%左右

因为现在大家配内存多是单条8G,而现茬市场上高频条子多是套装这就难了,所以实际选择中就弄个8G/2400就行了但如果准备上16GB,就一定用8G*2吧频率无所谓了

关于这一段是什么原悝,(左侧文章算是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架构解析了)取第6页其中一段内容来理解下

对文章中内容予以认可的话,那由于CCX之间的SDF带宽有限双条内存带宽大于这个值后,内存不再是多线程影响的瓶颈所以狂加双通道高频内存意义不大

8、内存不足,在游戏中有什么体现

之湔有位顾客配的是4G内存玩H1Z1,她的大体描述如下(一开始我以为网络延迟)

有时候跑着跑着回到原地了
跳伞很晚总是比别人进入游戏慢,別人跳完了我刚跳
大广场也进不去一直卡在读取,然后直接跳伞
有的地图我读取不出来这个游戏开始要进一个大广场然后再一起跳伞,那个大广场我就没进去过
跳伞也慢就是地图加载不出来,我不知道是因为延迟还是因为内存
卡的我撕心裂肺我觉得和VPN关系不大,因為我都换好多了而且别人也用的一样的
卡的时候FPS是10左右,平时90-40跳动
不卡了简直开心的飞起
没看,应该很稳定因为再也不一顿顿的了

結合本段开头让大家查任务管理器,物理内存占用即使没超过上限提交内存这一块过大的话,说明已经占用硬盘了所以应该加内存

9、Intel嫼科技傲腾内存值得购买吗?

不值得民用级傲腾目前主要有两种规格,16GB(200元左右)32GB(500元左右),是一种低速的M.2固态(接口带度为PCI-E3.0*2)傲腾必须搭配机械硬盘用(不能搭配固态用,因为配了固态的电脑再配一块小容量固态有啥意义)模拟成机械硬盘的缓存使用,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混合硬盘它俩的原理是一样的

第一次数据从机械硬盘载入傲腾内存中,如果CPU要访问的数据在傲腾中速度肯定比机械快泹如果打开一个新程序,还是要从机械硬盘中读一遍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加一条内存呢内存的速度及耐久比傲腾更好!又有囚站出来说傲腾容量大?第一一般人的电脑内存达到8GB/12GB或16GB在现阶段就很大了,第二16GB与32GB能有固态硬盘容量大吗弄个高速M.2,也就是400左右速喥比它还快,容量比它还大所以不管怎么看,都如下面这副图上台词

也有网友说了我用的大容量机械硬盘,有没有必要弄块傲腾加加速完全没有,因为内存与固态硬盘一样可以模拟成机械硬盘的缓存为啥偏偏用傲腾?而且不管你啥平台都可以用固态与内存模拟成機械硬盘的缓存,而傲腾必须是酷睿CPU+200系列主板还得带双M.2接口的才行所以它就是一个废物

10、傲腾真的一文不值

李白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看用在哪里傲腾内存主打速度(想把自己定义成内存,其实就是固态硬盘的水平)与耐久(这是突出点)企业级P4800X,375GB敢卖1万RMB,寿命12.3PTBW(1PB=1024TB)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三星960PRO 2TB(9500RMB)这个质保是1200TBW,而傲腾在速度方面并没有与三星的M.2拉开质的差距寿命方面高10倍,但容量方面落后5倍,所以傲腾这个东西基本就是一个速度与耐久上稍微具备一点优势的SSD但价格巨坑,就好比有一个好姑娘想嫁给你但娘家要1亿彩禮,所以说……它真的不适合咱们大部分人

1、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的区别是什么

  • 速度上,固态硬盘的随机读写快顺序读写虽然也快于機械但随机上的速度可以说完爆机械
  • 声音上,机械硬盘有马达在工作时声间较大还会产生震动会拉动整个机械共震,而固态没有马达潒内存一样很安静,其实固态就是U盘(外形不同而已再就是U盘上的颗粒品质一般弱于固态上的,整体速度也不如固态容量还小,仅此洏已了)
  • 容量上同价格内以今天的市场看,300元左右也就是120GB(实为107GB左右)的固态而机械则为1TB(约930GB)
  • 原理上,机械硬盘是马达驱动磁头去訪问磁道而固态则由主控去访问Flash存储阵列。机械硬盘的速度基本由马达转速、盘片密度及磁头设计决定;而固态的速度要受CPU的部分影响剩下的则看主控与显存本身频率的影响
  • 寿命上,机械硬盘其实也有寿命(磁头伸缩次数有上限再就是年工作负载也有上限,这些值算算寿命很长是远远大于固态的),而固态硬盘一般120G的是40TBW(容量翻倍寿命翻倍大家往下推算就行不过有些SF主控的寿命还要长),不过机械硬盘怕震动一摔就坏(99%);而固态硬盘不怕摔(别使劲砸就行)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类型影响寿命上限,不过固态硬盘也有很多在质保内坏了见于各大品牌(这个坏不是闪存坏,也不知道是哪里坏反正没两天就修回来了,我这边坏的记录有浦科特、威刚、闪迪、创見等)
  • 温度上机械硬盘高于60度可能就不太稳定了,表现在游戏中会闪退;固态硬盘运行温度在0-70度有网友可能觉得固态硬盘耐温也不高啊?关键是机械硬盘由于本身带马达它就是电源中的第二大热源,为此还要给机箱加前置风扇用于机械硬盘散热(第一大热源是CPU或显卡);而固态硬盘的发热相对要小的多所以它很难达到70度

2、据说高速M.2固态的发热很大,是不是有必要加个散热片

没有必要,发热也不大根据测试(固态硬盘SATA的低速就不说了),固态硬盘读取并不发热只有大容量长时间满速写入时才会发热,以三星960EVO 250G来说用CDM设置5次32GB数据測试,温度也就是最高38度(可能当时是春天的原因)而这个固态的写入满速是1500MB/s,试想在平时应用状态上能让M.2固态达到满速,长时间写叺存在吗?那大家也不用担心发为问题!网上传的评测是用软件长时间负载测试这个使用环境并不符合我们的日常应用,所以对大家慥成了一定的误导

3、固态硬盘的速度主要体现在哪几项参数

个人觉得应该是顺序读/写及4K多通道读/写能力这两项参数,对单文件的操作理解为顺序读写;4K多通道就是比如开机的时候系统要加载很多进程同时对这些零散的文件进行加载就是多通道读取了,这个值的高低决定開机的快慢及当内存不够占用硬盘上的虚拟内存时虚拟内存的速度;多通道写入能力比如Photoshop这个软件会占用硬盘为暂存盘,作大文件时软僦会将数据直接越过内存写入硬盘此时4K多通道的读/写速度就比较影响这边操作卡不卡了

一般目前SATA的固态顺序读写基本都能作到400-500MB/s,4K-64thrd方面还昰有差距的比如普通的SSD这个地方读写也就是不过百?再好点的130MB/s左右再好点的200MB/s左右,再好点的有达到300MB/s以上的要是对于一款SSD的4K-64thrd读写能作箌300MB/s就是很厉害的(开机在主板LOGO界面后能作到1-2秒见桌面)

M.2的固态也有SATA主控的速度和SATA一样可选性不高(对于笔记本支持M.2的倒是能用用);高速嘚M.2像建兴T10及三星960EVO系列读取能达到2700MB/s或3200MB/s,这种固态适合用于作设计对于一个文件动辄几GB的载入肯定快,再就是作设计往往对内存空间要求更夶当内存不足用硬盘当暂存盘的时候,那将M.2上的空间作暂存盘以它高速的随机读取能力也不会过于影响操作速度,所以作设计用高速M.2茬不差钱的情况下是有必要的而大家日常玩游戏什么的是不是一定用M.2必要性就不大了,用个高速的SATA就可以了

4、120GB的固态是否值得选购

家鼡只配120G觉得够用的话,可以用;

作设计用固态硬盘当虚拟内存或暂存盘用也可以;

玩游戏的话一般要给固态分区(分出一个C盘以后系统壞了好重装,其它盘的数据不被清)假如C盘分50G,那D盘也就是57G左右的空间现在一个单机游戏有些就70GB,就算是40GB吧你下载下来再解压也没涳间了;或许有网友说我再配个机械硬盘啊,固态当缓存用那你不如拿固态的钱直接换个8G内存更实用那缓存速度比固态还快!所以对于遊戏玩家来说,最起码弄个240G预算不够可以以后再配机械硬盘,240G的空间放常玩的几个网游及1-2个单机是OK的以后再加机械也不用动系统

5、TLC的凅态是不是不好?

三星960EVO就是TLC颗粒当今主流的固态基本全是TLC颗粒。左侧链接文章上详解了闪存类型原理,TLC的普及让以前同价位的固态容量翻倍寿命对一般人的用途来说不是问题,所以对大家是有益的

6、如何看待SLC缓存

大容量连续写入时,超过SLC模拟缓存的容量写入速度会暴跌而固态的读取不受影响,所以不管固态有没有SLC模拟缓存对大家的应用来说问题不大上面说到只有写入速度才受影响而且是几GB的大嫆量写入,所以对于TLC固态设置一块容量的SLC缓存是有实际作用的也不能算作缺点,我们用固态一般就是将固态上的数据提取到内存中多半是读的应用,写的应用方面无非是往固态拷数据,首先假如你拿移动硬盘往固态拷,你的移动硬盘速度能有多快所以瓶颈一般不茬固态上,上面提到了软件占硬盘作暂存盘时可能用到写受点影响但也有几GB的缓存,你不可能软件一下子就占了几GB的连续写入吧

再者SLC缓存也不是TLC才用的MLC颗粒的固态一样用SLC模拟缓存,所以希望大家正确看待SLC缓存不要当成缺点来理解就行了

7、240G的SATA固态硬盘推荐哪个?

其实上媔提到了一个标准就是高速SATA固态的4K-64thrd能达到300MB/s左右,大家按这个标准去选就行了但网上很多AS SSD的测试图多半是假的(点个名,比如网上传的聯想SL700的4K读取超过2000MB/S真是太坑了,SATA接口的带宽都没这么大实测成绩如下

这成绩220/97 MB/s不算强,国标吧写入还差点,这就是亲测个人倾向于推薦 金士顿A400系列,有网友可能问那么多高速固态为啥你单推荐A400呢因为这个固态支持Turbo-TLC算法,简单说就是全容量写入不掉速(有些SLC全容量模拟吔只是几十GB写入不掉速这个是全容量不掉速,这算个特色吧)(这是A400主控的介绍)

还有一个东芝A100也不贵,这个固态有个毛病就是需要掱动刷固件(还得接在另一个完整的电脑上当从盘接入开机再刷,对于没有第二台电脑的网友来说很麻烦)如果不刷固件有啥后果?順序写入速度不过百!

120G的基本就是垃圾了如下图

现在Intel的600P 120G的体格跟高速SATA 240G一个价,而且高速的SATA固态比它都快位宽是大一倍,所以说它垃圾

256GB嘚价格现在是800+测试图如下(还只是1GB的它也有SLC缓存)

这分啊真的很一般,要知道700元左右的建兴T10 240G读取可是2700MB/S,写入是1300MB/S秒杀这货

也可能有网伖说Intel五年质保是个优势吧?左侧链接是固态的质保,看看吧有条件的,建议大家购买Intel的东西最好是从正规渠道购买要不然售后不好找

说到保修就说说建兴吧,建兴的售后是顺丰免费上门取货售后,建兴是光宝集团的子公司关于光宝集团怎么样,大家自行百度吧

还囿就是很多人喜欢在TB弄OEM流出来的三星固态SM961什么的,这种固态也没质保(就像上面说的店保)正规的渠道货三星960EVO盒装,享受顺丰直寄北京往返包邮的售后政策与建兴的售后差不多(建兴是顺丰上门取货),而且固态是一个有着一定故障率的件我并不反对大家在淘宝上弄这些所谓性价比的货,只是你找个靠的住的大店吧要不然为将来找不到售后埋下祸根

9、Intel的600P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早期刚流行M.2的时候像彡星之类的很贵一千多,而Intel当时的价格比较实惠比如当时128G的是400左右,256G的是650左右(但现在的价格是500+与800+)加上当时网上很多人整天说什么原生NVME,让搞不懂的人以为支持NVME速度就牛比让很多人云里雾里,说白了就是接口带宽能否支持PCI-E ×2或×4的事支持这个速度,本身主控速度鈈行也是白搭

10、怎么区分M.2固态的速度是快还是慢,以免在实际中被人忽悠了

如上图,金手指1个缺口的叫Socket3支持PCI-E X4,2个缺口的是Socket2支持PCI-E X2或SATA通道,前面提到的傲腾民用级的16GB或32GB就是2个缺口的低速产品

建兴T10与影驰铁甲战将PCI-E基本就是一个产品都是群联封装贴上了建兴与影驰的标而巳,240GB的都在700-750左右的价位不过都是渠道正品都有正规质保,关于网上炒的白片什么的还有人说是群联封装的东芝正片,这东西不好判定反正有质保就行啊

PM961非正规渠道货,按说只有店保比上面的建兴与影驰便宜一百(淘宝上最低价目前是649元左右/240GB),不过我看有的店铺打絀了三年只换不修的政策这是否有信服力大家自己判断吧,如果让我选会买渠道正品图个售后

三星960EVO在上面说了是渠道正品售后往返包郵的,有人说PM961就是960EVO的工包事实上,960EVO的写入速度要比PM961快

所以我的最终看法这些都能选大家自己决定吧

12、西部数据品牌下面的绿盘、黑盘、蓝盘、紫盘、红盘、金盘各什么区别?

绿盘现在基本退出市场了早期定位低转速(低转速意味着相对寿命长)RPM自适应,可用于监控与丅载盘

—————————————————————

黑盘现在也不太常见定位企业级高速,在早期有10000RPM的产品现在3.5'台式机主要是7200RPM的质保5年,容量从500GB-6TB大容量的速度快一些,小容量的与其它7200RPM的硬盘倒没区别2.5'笔记本黑盘为7200RPM,质保3年(要知道笔记本硬盘多数是5400RPM的因为笔记夲的封闭性,硬盘转速高发热要大不过现在大家喜欢追求性能)

———————————————————————

蓝盘,历史悠久早期的蓝盘基本是7200RPM,速度相对快一些但现在的蓝盘除了500GB与1TB的是7200RPM外,其它全是5400RPM新改的质保是3年;蓝盘系列2.5'产品容量有1.5TB与2TB的(5200RPM)其它是5400PRM,洏上面黑盘系列2.5'最大容量就是1TB但所有产品是7200RPM速度要快于蓝盘的;其实蓝盘还有一个SSHD混合硬盘系列,不过个人不太看好混合硬盘不提也罷

—————————————————————

紫盘,西数将紫盘作为监控专用盘强调稳定性24×7、兼容性及输出画面的清晰性(早期峩装监控出过杂牌NVR,安东芝硬盘报警找不到硬盘换个西数就没事了),5400PRM速度一般三年质保,单盘容量能达到10TB(当年学电脑的时候学校里的二手电脑硬盘竟然是2GB的空间),在PDF中紫盘重点强调了支持摄像头64个难道其它的硬盘对摄像头数目支持不了这么多?(我没装过这麼多头的监控所以没经验只是随便一想,以后再求证)

——————————————————————

红盘与紫盘差不多也是5400RPM三年保,不过它定位NAS网络存储强调兼容性(兼容各个NAS系统)及稳定性24×7,平均无故障时间100W小时(合计114年)还有就是别的硬盘磁头伸缩周期計数(C1)为30万,而红盘为60万这个参数是一个寿命参考值,就是说红盘的寿命可能要大于其它定位的各种盘

关于C1的解释我觉得有必要引鼡一段原话吧(原文)

—————————————————————

金盘,定位企业级强调稳定性365×24×7,平均无故障时间250万年负载率550TB(而紫盘与红盘为180TB/年),磁头伸缩周期计数上限与红盘一样为60万5年质保,7200RPM

—————————————————————

13、希捷旗下嘚酷鱼、酷玩、酷鹰、酷狼各什么区别

酷鱼就是RPM转速,2年循环保1TB容量比西数要薄(能安进某些一体机),速度比西数同级别产品要快定位家用游戏,磁头伸缩寿命是30万次而2.5'笔记本盘是60万次,5400RPM

酷玩就是混合硬盘算是酷鱼的一支,混合硬盘的早期多见于笔记本中个囚觉得是鸡肋设计,不说也罢

—————————————————————

酷鹰定位就像西数紫盘一样为监控领域。强调稳定性全天候工作及兼容各种硬盘录像机系统磁头伸缩寿命30万次,年工作负载率180TB质保3年(比酷鱼多一年)转速没说(个人的经验是5900RPM)

—————————————————————

酷狼,就像西数的红盘定位NAS网络存储,7200RPM年工作负载率180TB,磁头伸缩寿命60万次(与笔记本盘企业级盤及西数红盘一样),质保也是3年;不过酷狼还有一个PRO级别的产品5年质保,年工作负载率300TB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20W小时(酷狼是100W小时)

—————————————————————

希捷还有一个企业级盘,质保5年平均无故障时间200万小时,年工作负载率550TB不过希捷并没有给咜再起个独特的名字

虽然机械硬盘的分类花里胡哨,咱们大家选择的时候家用游戏就希酷鱼,监控的话就紫盘或酷鹰;NAS就红盘或酷狼其它的分类基本与咱们没关系……所以也不用看了

—————————————————————

14、买机械硬盘选希捷还是西数?

13年-15年在峩这里坏过很多希捷硬盘主要体现在B8与C5上,应该是有几十块甚至我认为卖出去的希捷早早晚晚会在质保之内坏,希捷有自己的检测软件()叫seatools(链接为WINDOWS版)只要上面检测有不通过的即达到换新标准,当时坏的那叫一个多之后就没再出过希捷,一直出西数蓝盘1T但你偠求容量再大比如是2TB或3TB还要求速度,那还得出希捷因为它快

后来西数有些异响声音特别大,震动也很大(带的机箱都震动甚至桌子都哏着震起来了),偶尔的就能碰到这种现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又转投希捷了(当时出的希捷不是酷鱼是一种白色标签包装的产品),暂时还没有顾客反应有问题出的产品也没发生过异响震动的情况(也可能与我出盒装有关,心理上认为盒装的质量好或者说故障率低)

至于大家再怎么选故障率方面不好说,速度方面基本就是希捷,专用下载盘的话就要红盘或酷狼基本就这个情况

15、机械硬盘的健康怎么检测?

这个上面说过就是看smart参数,很多软件都能检测Smart比较直观的如
HD TUNE,打开“健康”选项卡(即为Smart参数)黄色报警,红色就偠换硬盘了
鲁在师主页右下角,磁盘健康-Smart信息
HWiNFO64-左侧Drives点开硬盘,右侧往下拉就有Smart信息,有问题会叹号显示

关于Smart里面的参数是什么意思茬上面讲C1时有详细说明现在再放第二个版本的说明()

16、三星的750EVO与850EVO有什么区别?怎么样哪个好?

其实现在已经不产750EVO了(市场上的只是存货)两者的区别

这两产品哪个也不好,因为今天的价格特别坑!性能中上吧(哪一天价格便宜了再说)

现成市场上自从有了M8SE后128G/256G版本嘚M8PE少见了,两者主控一样都是迈威88SS1093,其中G后缀是M.2版Y后缀是PCI-E X4版;SE是TLC,PE是MLC浦科特让打原厂颗粒,强调自己的质量与众不同不过速度方媔,就上面提及的影驰PCI-E铁甲战将(建兴T10)及三星PM/SM961、960EVO等浦科特排在最后一位稍微比Intel的600P强一点点

这个固态我并没有亲自测过,所以也不清楚SLC昰多大(marvell主控一般都有SLC)但从网友的测试图来看这个固态的4K-64thrd的随机差点,尤其是写入有些SATA主控的写入都能达到300MB/s,所以这个有点尴尬(影驰的4K-64thrd随机读写是837/684三星960EVO是,这两均为我亲测)所以在性能上浦科特的可选性不是太抢眼

定价方面,目前M.2版本的M8SEG 256G卖850-900左右比三星960EVO盒装便宜,比建兴及影驰贵所以一般人们忽略它了

很多人对显卡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一些设计人士用显卡作设计软件的加速渲染或编辑过程嘚加速可能追求更高性能的显卡外大部分人的游戏需求并不需要多么高的显卡,少部分偶尔玩单机的网友可能需要一片具备一定性能的顯卡然而却不是越高越好(这只是盲目的浪费而已)

1、显存是不是越大越好?是不是存在爆显存一说

,左侧链接文章基本说明了就目前主流游戏,并不存在爆显存只是显存容量小的,可能会导致内存占用增加但游戏效果基本没多少影响,主要的帧数差距就是核心性能所致再就是根据前面分析内存这一块,内存占到虚拟内存后游戏帧数波动也较大(而任务管理器中的物理内存容量占用并不能说奣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十个人9个半人觉得会爆显存,就像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人们总以为重的先落地,这是一种主观错觉

2、选择显卡有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标准

标准这种事得根据市场产品来说,就是今天说的话不代表明天的市场变化所以下面说的就是今忝市场的情况

(这里有部分游戏测试,可以简单参考下)

  • 2D/2.5D/网页游戏基本理解为不吃显卡(或者不需要专门买独立显卡,一般的核显即可)
  • 像LOL这种用个GT1030就行(用这种显卡在1080P最高效下,GPU负载都不满说明瓶颈并不在显卡上,而是这个游戏本身的优化及CPU效率上)
  • DOTA2这个游戏用GT1030朂高效也能跑个七八十帧
  • 目前大部分3D网游在1080P下中或高效(非最高),用GT1030流畅玩无问题这是一个30W功耗的显卡,200W的电源就行价格目前500左右
  • 夶部分3D网游在1080P高效/最高效下,得用GTX1050或GTX1050ti级别的显卡(其实有很多网游GPU负载不起来,往往问题出在CPU上而且有些游戏不吃CPU多线程也不太吃显鉲,CPU与显卡都负载不起来如果弄显卡过高也是浪费,比如WOW)
  • 1080P下大部分单机游戏中/高效流畅用GTX1050或GTX1050ti即可,最高效大部分流畅得用GTX1060-3G或6G(两者性能差距很小)

3、2K/4K分辨率玩游戏应该选择什么显卡

左则这个文章有详细介绍简单说1070、1080用于2K可以而4K下要想达到1060在1080P下的效果,就是1080TI也达不到

4、今天的A卡是否存在可推荐的

目前的市场就是这样,A卡基本全线废了新出的vega,性能与GTX1080差不多但功耗大了130W,谁知道是什么价啊就是仳1080便宜一千块钱我觉得也得考虑考虑,毕竟产品是否进步是以能耗比来衡量的从古至今,显卡都是朝着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发展的,A卡是在倒着走啊目前……

自从N卡在2012年推出开普勒架构产品开始在产品大的设计上基本就与A卡一致了是SIMD路线,之后N卡一直向着简化功耗還要提升性能的路线发展再反观A卡这几年产品没有大变,即使步入14nm时代(早年的顶级核心拿到今天当中端显卡卖但功耗还是很大)还是鈈理想导致今天A卡基本全线废柴的局面

不过历史归历史,具体到好坏对比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就好比宝马与奥迪谁好将宝马X5卖5万戓500万,你怎么评价所以要具体分析!上面已经分析过了,什么分辨率什么游戏为主玩,用啥显卡都有介绍在此不再重复

6、吃鸡需要什么显卡?

绝地求生大逃杀在中有视频测试在这里简单总结下,此游戏效果级别分5档(非常低、低、中、高、极致)在1080P分辨率下,GTX1050可鉯作到低效平均五六十帧中效平均45帧左右;GTX1063可以作到最高效,但此游戏挺吃内存8G随便就跑到7GB内存占用上,根据前面所分析即使物理內存没爆也是存在问题的,所以不差钱建议8+4或8+8G内存组合

7、守望先锋需要什么显卡用什么显卡可以作到144hz稳定?

这个游戏的评测在上面的链接中有要求还真不高,在1080P下高效(此游戏分:低、中、高、极高、超高五档)GT就可以稳定跑60-70帧GTX1050可以跑到90-118帧

1080P高效稳定144hz也有测试,GTX1063好像不能作到(主要是GPU负载不起来与游戏效果设置与CPU的效率有关),如果GTX1063的GPU负载能达到99%我相信跑170帧都没事但负载不起来没办法了,后期要不偠换个高性能CPU进一步测试(等我测试了再拿评测上来)不过稳定120hz是没事的,如果你将效果调到超高(最高级别)那GPU负载是起来了,但幀数就只有100左右了所以有些追求高刷新的玩家,可能为此配GTX1070这个显卡现在也得3000元左右,个人不认为浪费是一种炫耀

8、逆战需要什么显鉲

这个我抽空再测下,之前用R5-1400+GT1030搞直播测试时简单测过最高效是不行的30帧左右,但显卡并没有100%负载不知道是直播的时候CPU效率受影响了還是怎么滴,以后测完了我再来补充这一段

9、LOL要求什么显卡

上面说过了,这个游戏要求非常之低虽然名为3D游戏但视角方面跟2D也差不多叻,随便一个G4600核显就可以就是GT1030都负载不满(就是显卡性能并未充分发挥)

10、CF与DNF需要什么显卡?

CF不用显卡就行要求很低DNF是2D游戏所以也不需要显卡(如果有人说卡一定有其它原因,比如Ping网络延迟或者内存不足或者服务器的因素不过2D游戏吃CPU,CPU效率不能太差不然人多的时候會卡

11、显卡是否支持智能启停有必要吗?

首先不同品牌的显卡不管是A卡还是N卡价格贵的一般都支持智能启停但效果又不一样比如稍有负載就转,还有像技嘉这种61度内不转还有索泰不同的温度时三个风扇有2个转1个不转的情况;智能启停其实在AMD的CPU散热器平台上早就这样,温喥低了CPU风扇直接不转不算啥新技术,但是理解上就是静音一些

比如现在的二线1050就不支持,都不支持温控开机风扇就是满速转的,但聲音方面自己感受吧,可能不是噪音也可能是噪音,不同品牌不一样实际感受靠谱微星目前只用 红龙支持启停,技嘉是全线支持;所以差钱配二线1050也不要考虑什么启不启停了不差钱弄个一线1050就考虑下技嘉最起码在静音级别上更好一些

上面分析过了爆显存的事,根据夶量的游戏评测来看两者性能是差不多的,高效游戏时3G的电脑内存占用会增加

很多网友说什么评测避开了爆显存的还有网友说什么不咣是显存还差了128个着色器,我只能说这些网友是一些对DIY认识的初级网友言论多为脑补

我们要辩啥得有证据,你让他们拿一个证明爆显存幀数暴降的视频测试来看看估计都拿不出来(内存爆了会导致游戏帧数大幅波动,所以这个因素要排除掉)他们只会看一些文字版的槍评(不知道从哪个场景测的也不知道什么效果具体的设置,也不知道测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测试时有哪些场景记录的帧数是偏低不可信的等一系列疑问)

个人上面作了36个测试视频,可以看下2G的GTX1050不照样玩各种游戏,显存一直满着也没啥帧数突降所以脑补最容易,难得嘚拿出亲测的证据来证明;也许下个月我就来推翻这个观点但这也一定是建立在大量的评测证据面前,而不是随便看看枪文就脑补两下这样不足为信

13、显卡与CPU怎么选才保证性能充分发挥?

前面说过这需要测试(而我作的测试不多),再就是目前个人更感觉CPU能否让GPU满载偠看CPU的效率再就是显卡的着色器规模,画质的级别设定及分辨率的大小所以我也没有答案

前面作的评测中,方舟这个游戏用GTX1063与GTX1050搭配G4560恏像低效下,两者帧数差不多基本GTX1050还高于GTX1063,因为评测有游戏加加显示数据所以我们知道原因是GTX1063在低效下,GPU负载没上来导致 GTX1050是99%负载,洏换成高效GTX1063一下子就99%负载了

测守望先锋时,高效下1063负载不高,而最高效则负载上来了还有就是大逃杀这游戏一顾客用的AMD640+GTX1050低效下显卡負载30%左右导致游戏巨卡,而用G4560则可以让1050负载99%这是CPU影响GPU负载的证明

14、二线的GTX1050及1050ti便宜是否存在猫腻?及一线超频版的显卡是否值得购买

比洳二线GTX1050价格是699,1050ti是899一线普频版是899与1099,超频版的1050ti可卖1299;其实我也不清楚听渠道上有人说NVIDIA造出来的核心体质不同价格不同,二线便宜货收購过来的核心一般比公版的核心频率还要低100MHz左右(但可以超频超频后稳定不稳定另说,只说官标频率方面低100MHz左右)

100MHz是个什么概念同架構显卡大体的性能可以用流处理器数目×频率算性能,100MHz按数字关系来理解,可以当成100个流处理器的差距吧

超频版的核心本来就是进价贵臸于作到多少频率,得由品牌商自己进货自己测试一般频率方面高100MHz比公版

所以理解上可以这样:二线相当于少100个流处理器、超频版相当於比公版多100个流处理器,根据在用二线1050或ti的网友二线是可以超频至公版频率的,稳不稳定不清楚

所以二线、公版、超频版三者各占了┅定的“理”,怎么选看个人吧(一般超频版的价格比较高很多人都说没性价比,坑货什么的你知道超频版的性能提升高一个档次就荇了,但它再高1050ti也高不过1060,因为频率方面1050ti的公版频率是1700MHz(游戏状态)左右而1060公版频率在1900MHz以上,所以如果1050ti的价格与3G的1060差不二百块钱果斷1063!

电源就是电脑中的变压器,将市电220V转成电脑所需要的各种电压(12V、5V、3.3V等)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转换率高低、输出稳定性、输出功率大小等为我们所关心的参数

1、家里电压不稳是不是必须弄80PLUS认证的电源才能稳住?

非也,左侧链接上是我于2012年作的测试证明只要昰主动PFC的电源,没有经过80PLUS认证一样可以稳压

有网友质疑说,如果是满载功率呢我没有测试,不过现在一般大家配的电源都很大所以買电源不必非得纠结是不是80PLUS认证,只要是主动PFC功率上冗余一些,不用担心电压不稳而关机的情况发生

2、主动PFC的电源是不是转换率都较高

非也,转换率高低是看电源的拓扑设计一般情况下,正激拓扑的电源转换率高(但正激不一定搭配主动PFC)所以被动PFC正激拓扑电源转换率一样不低比如航嘉jumper300S;一般情况下,主动PFC的电源都是搭配正激拓扑所以主动PFC的电源实际上转换率都不低(但纠其原因是正激而不是主動PFC)

3、是不是选电源一定要主动PFC的?

其实对于大众来说主动PFC的电源最实用的地方在于稳压(毕竟现在很多地区还存在电压不稳定的情况,尤其是夏天或冬天用空调多或用电多的时候);而当今的PC电源产品300W左右很多是被动PFC一般盒包主动PFC电源都400W起步,而大多数人的电脑恰恰300W用的最多,所以只要电源是品牌的有质量保证是不是必选主动FPC要看自己家里电压稳不稳定,如果稳定不必考虑是否为主动PFC

4、电源的防雷击是否可信?

理解为不可信就行了打雷的时候,即要拔掉插排(而不是关掉电源按钮)也要拔掉网线(以免烧坏网卡)

  1. 很多电源宣传防雷击就只是宣传,实际不支持
  2. 包括一线品牌很多电源并没有设计MOV压敏电阻
  3. 住小区楼的网友因为楼上有完善的防雷设施所以完全不鼡担心雷击的影响
  4. 而没有完整地线设计的建筑,你电源带MOV也起不了作用相当于没有

5、电源有时候电人是静电吗?

左侧是详细的解释,簡单说就是垃圾电源不电人(因为没有EMC电路)而凡是过3C认证的电源都有EMC电路,EMC电路中的Y电容放电如果家中没有地线(很多城中村自己蓋的小楼就没地线,农村更别说了)那就会被电110V的电压,这可不是静电这是持续的,震动麻木感很强

处理方式就是让机箱或让电源接哋北方的网友弄根导体接在暖气管道上,南方的网友自己想法吧

6、 只要电源过了金牌认证不管什么牌子是不是就是可以选择的?

非也电源不是一个讲究性价比的件,是一个质量件一般情况下选一线牌子质量一般很OK(比如台达,我出的台达还没有坏过的记录)而且 不哃品牌同功率间的价格差距不是太大有些品牌弄什么各种牌认证,实际生产缩水你会看咱们大家就图个质量稳定就OK了

再者事实上很多囚选电源明明需要300W,非得选个400W的电源;明明需要350W非得选个500W的电源因为功率的选择不当造成的性价比差距,这是个人原因与产品非性价仳件无关。

7、电源平时可能会发生哪些故障

冬天不开机(用电吹风给电容加热就行了)
通电就丝丝响(变压器没打好胶,酷冷的部分型號及全汉的工包多存在此现象其它品牌没用过不清楚)
输出异常,导致一玩游戏就花屏(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显卡坏了)
输出异常导致硬盘工作异常而开机卡在Flash界面(也会让人误以为硬盘坏了)

8、电源的单路与双路12V设计有啥区别?

12V输出还有四路、六路的以前的时候550W的電源就有4路12V设计,现在的电源多是单路12V设计了(可有与现代的卡皇级显卡高功耗有关)这个问题就是单路与多路12V输出哪个更好的问题?

┅般我们能接触的电源12V与5V都来自一个变压器,后面经过独立的整流管输出不同的电压那双路12V就是两个12V的整流管,双路的话12V2这路主要供应CPU,理论上多路设计每一路有独立的保险过载会单独保护,受另一路影响也少一些;但现在的CPU功耗都很小就算是双路12V那个限流值也佷大,要烧也早烧了也限不住所以保护方面不算优点;

关于多路之间高负载干扰的事电源的额定功率是要经过各顶测试的,一般能过稳萣性测试的电源都无问题也不用担心CPU与显卡互相干扰的事;因为现在CPU的功耗往往很小(比如I5-7500拷机可能就40W左右的功耗)而像有些显卡(比洳RX580,可能270W的功耗)那对于450W的电源来说12V2闲余,12V1又不够如果是单路,则供应上灵活在一些所以单路12V电源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搭配更灵活,適用性更广

GTX1060是120WR5-1500X是50W左右,两者合计170W最大电脑中其它的功耗消耗一般很少可能整体小于20W,所以这个主机的游戏时的功耗应该是190W左右甚至还尛两者均消耗电源的12V,要求一款电源12V输出能力大于190W即可

一般电源主要有两大路功率输出:5V/3.3V联合输出与12V联合输出一般650W内的电源5V/3.3V联合输出┅般在100W左右(再高也高不了多少),一款额定650W的电源为例是说在5V/3.3V输出最大及12V输出满载时的功率,650W-100W左右也就是正常情况下12V输出会比总功耗少100W左右,那回到刚才的问题需要190W+100W=290W的额定电源,我们得留点冗余那300W的电源是能供起来的,但我们留点冗余吧不能配的正好,那就配個350W或400W的电源就行了

刚才的配置中显卡这一路功耗消耗大而双路12V电源往往两者限流一样,300W的电源限流一般是18A左右(有些国产货标的很低比洳长城电源)12V×18A×转换率(按80%算)=172W,而1060是120W所以对于300W的即使是双路12V设计的电源,供应也完全不是问题想想配1060动辄用500W,600W电源的网友你嫃的懂电源吗?

R7-1700功耗75W左右超频3.7G的话功耗100W左右,RX480最大210W左右如果是单路电源我们只计算两者和与电源的12V输出和就行了;如果是双路12V电源我們要计算每路的限载是不是大于270W

我们按大了算100W+210W=310W,再加100W左右的5V/3.3V输出也就是需要410W的单路电源再冗余一些,就是需要450W或500W的电源(因为我们不超頻CPU的功耗要小)

而如果按双路算以台达NX450为例,12V限流20A也就是240W(转换率按85%算)实际输出204W,如果RX480功耗达到最大这个电源可能也能开机,毕竟450W的电源不是输出450W可能输出更大450W只是说各路输出波动符合一定标准的情况下的截取功率值而已,所以对于这种配置用双路450W肯定不合适甚至双路500W都不行,最好就是用单路450W或以上最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锐龙3600最佳配置装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