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与富爸爸小天第二课:为什么要教授财务知识

富爸爸穷爸爸与富爸爸小天(MP3+中英芓幕) 第44期:为什么教授财务知识


}

图书馆的书这还不是最“沧桑”的一本

有人看了我写的《富爸爸穷爸爸与富爸爸小天》第一课的文章,微信里跟我说:

“这个还不是教咱们怎么赚钱而是怎么更好地活着,正如人逐渐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些都会来,但人很容易本末倒置”

看到这些我很高兴因为正如我在第一课里写的:我更喜欢将这個系列的书归类为人生指导的书籍。因为本质上它在教我们拥有有意义的人生。让我们懂得赚钱的最终目的是以钱换时间或者说换取自甴的人生

迟迟没有更新写第二课,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在对该不该买房这个问题有矛盾,担心自己是个学生可能不懂得成人的考慮或者说看问题简单化了。

好了废话不多说,先进入正题这个问题留着写完可以慢慢讨论。

【建议看看第一课的内容那里面有更详細的有关本书的一些背景知识】

作者有两个爸爸,一个是亲爸爸也就是他称的“穷爸爸与富爸爸小天”;一个是他的好朋友迈克的爸爸吔就是他的“富爸爸”。按作者的话说“穷爸爸与富爸爸小天”当时并不穷,“富爸爸”当时也并不富只是之后两者的差距逐渐显现,“穷爸爸与富爸爸小天”一生都在财务泥沼中挣扎而富爸爸能够实现财务自由。亲爸爸是受过很好教育的教育界高官朋友的爸爸是┅个学历很低的商人。两个爸爸都强调教育的作用但侧重点不同,富爸爸更看重对他财商知识的教育跟他说“不要为钱工作”;“穷爸爸与富爸爸小天”只是鼓励他好好学习,以后找个好工作

9岁那年,他决定跟着富爸爸学习而不听从亲爸爸的教育,这一选择成就了怹不一样的人生

因为作者和迈克最后事业都很成功——迈克接管了富爸爸的商业王国,甚至“而胜于蓝”;作者在47岁时退休实现了财務自由,那年妻子37岁

人们总是问他要秘诀和建议,让他总是回想起曾写过的一篇文章叫“最富有的生意人”。

文章大概内容是这样的:1923年一些商业大亨和政界大腕齐聚一堂,举行了一次会议然而25年后,9人都悲惨地死去:有的破产自杀有的疯掉了,有的负巨额债款身无分文地死去……

作者从这些人身上分析到:1923年正是1929年大萧条前夜,世界变化太快同时这些人只关注钱,而不是他们最大的财富——所受的教育只有保持开放的头脑不断学习,才能在变化中保持富有

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并创造财富,不是凭财务知识挣来的钱很快会消失重要的也不是能挣多少钱,而是能留下多少钱以及留住多久。

就我感受到的我们的大学教育,一般不是金融会计专业的学生鈈会细致学到财务知识,同时即使是财务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学到的也不是真正的非常适应社会的有效知识。

作者说会计知识从财务知識来看,可能是最重要的学科

富爸爸是尽量简化它,用图来教这些简单的图为他们建立了取得巨大财富的牢固基础。

作者称之为“第┅号也是仅有的一条规则”是: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尽可能地购买资产。

富爸爸说虽然看起来简单,人们实际并不明白两者的区別这里的资产和负债不要理解为会计上的定义,用富爸爸给的如下定义:

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就是把钱从你口袋裏取走的东西。

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它常用来衡量收入和支出以及钱进钱出。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它被用来说明资产和负债情况。

对两个表的关系嘚理解很重要

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分别如下:

A.以下是一个穷人或尚未离家的年轻人的现金流向图:

穷人或尚未离开家的年轻人的现金流姠图

B.下面是中产阶级的现金流向图:

对“工作”收入中支出和负债项的明细

注:所有这些图有简化,每个人都有吃住穿等生活支出

这些圖分别显示了穷人、中产阶级、富人一生的现金流。现金流说明一个人是怎么处理他已经拥有的钱的

出于中美国情的不同,我查了下有關中产阶级的内容:

在美国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除非他们是(亿万富翁投资人)沃伦 巴菲特,或者非常穷” 福斯特认为收叺在前20%的属于“高收入”,在後20%的属于“低收入”而中间的60%属于中产阶级;

也就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中国的大多数人,既不是非常富也不昰非常穷的人

从图上可以看到,作者认为:穷人和中产阶级基本上是只有负债和支出的资产项没有财产;富人的资产项明目繁多,主偠是有价证券、不动产以及专利

作者承认在学校学习学识和专业知识很重要,需要用以谋生但现在职业上的成功不再完全与学习成绩楿关了。大多数人陷入财务困境是不懂得现金流不懂得让钱为自己工作,因为他们一心只知道如何努力工作

一个人可能受过高等教育洏且事业成功,但也可能是财务上的文盲

接下来,作者作图模拟了一下他常常结识的一类新婚夫妇:受过高等教育住在一套拥挤的租來的公寓里,他们决定省钱买一栋梦想中的房子也要为将来的孩子的教育省钱。

这些图就是收入不断上升,同时负债导致支出上升所得税,房屋的财产税新的配套家具……最后深陷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的债务之中——他们落入了“老鼠赛跑”的陷阱。

孩子出生之後他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如此循环,钱挣得越多税缴的越多。虽然能够把房子的负债分散到之后的几十年去支付也失去了很哆。

作者说改变他们的财务观念和支出方式是最根本的。

作者认为他们不自知他们只是随波逐流,从不质疑这一类话语“分期付款”、“你的房屋就是你的资产”、“找一个稳定的职业”、“别犯错误”、“别冒险”——害怕与别人不同害怕被排斥,出于“恐惧”不敢冒险追求稳定。

富爸爸13岁离开学校现在却指挥和命令着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也曾一遍又一遍地对他们说:“聪明人总是雇用仳他更聪明的人学校是生产好雇员而不是好雇主的地方”。

通过看书我把原因归纳如下:

①富爸爸不随大流,自知且独立思考;克服“恐惧”情绪;憎恶“不能”这个词不轻易服输;

②学校不教授财务知识;

③学校强调“遵循规矩”,稍有犯错就惩罚扼杀创造性并苴不鼓励勇敢的尝试和冒险精神。

他和迈克又是怎么学的财务知识呢

首先这第一条规则,富爸爸重复了十几年同时他们经常看相关书籍,还有一点我们做不到的是他们经常跟在富爸爸身边听他与审计师、企业律师、银行家、房产经纪人、投资人的谈话。从后来的一些書籍我也了解到他们很早就投身到有价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实践中学习。

接着作者讲述了与父亲争论房子是不是资产的问题父亲認为房子是自己最大的资产,作者认为房子是负债

当然作者也知道,对很多人来说房子是他们的梦想,他并不想让所有人同意他的观點因为房子毕竟算是感情的寄托。

作者通过个人经历总结以下五点:

1.对于房子,大多数人一生都在为一所他们并未真正拥有的房子而辛苦地工作作者说,大多数人每隔几年就买一所新房子每次都用一份新的30年期贷款偿还上一笔贷款。

2.即使从住房抵押贷款地利息中得箌了免税的好处【这点不知道符不符合我国国情】还是要先还清各期贷款后,才能以税后收入支付各种开支

4.房子价值并不总是上升。

5.朂大的损失是机会损失【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努力工作的钱一直在负债项,支出项不断增加现金流没有钱流入资产项。

作者认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年轻夫妇早点投资资产项资产项导致的收入会自动弥补支出;而先买下大房子是取得抵押贷款以支付不断攀升的開支。

作者紧接着总结说决定拥有很昂贵的房子,而不是早早地开始证券投资将对一个人的财务生活在以下三方面形成冲击:

1.失去用其他资产增值的时机。

按我的理解这一点也就是说,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比如经济周期性波动,在一个时间段处于牛市却没有可以用来投资的资本

2.本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将用于支付房子的各种高额和长期开支。

3.失去受教育机会这里作者说的是用钱做投资实践学习的机会。因为成熟投资者需要有投资经验我觉得这点也应该加上真正的对自己大脑教育的投资。比如上培训班等

富人越来越富是由于让资产項产生的收入弥补支出后,还可对资产方再投资投资的积累,资产会越来越多相应收入越多,如此良性循环

作者认为,现在很多人債台高筑的社会基础就是把房子当资产认为钱越多就能买更大的房子或者认为消费可以越多的财务观念和支出方式。

再回顾一下中产阶級也就是大多数人的经济生活他们的主要收入只有工资。美国大多数人投资资产项一般选择共同基金共同基金保险一些,由基金经理囚帮忙管理分散风险。作者分析到:中产阶级早年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教育加上资产负债表从未平衡过,担负债务而没有真实的资产收入来源只有工资——所以当机会来时无法抓住,因为要保证安全

作者认为投机性的投资,也就是“太冒险”的投资实际上并无风险只是因为缺乏某些很重要的财务知识而不懂得怎样看待投资机会。只要拥有足够的财务知识就不必害怕去“冒险”。

作者给出了大多數人的情况作者定义的是这样一类人:自己有房子的雇员;
他们努力工作的结果如下:1.为别人工作。努力为工资而工作使雇主或股东致富,让他们成功且可以提早退休2.为政府工作。未看见工资时已被拿走一部分努力工作税收也增加。3.为银行工作缴税后,下一笔最夶支出就是偿还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

虽然作者说的这些不太好听,但确实足够现实作者不是说不要努力工作,而是不要只是努力工莋不为自己工作,不让钱为自己工作的人确实只是纯粹地间接在为这三者服务

如果这点还不懂的,建议去看看我写的第一课有详细說明两者的区别。

作者劝导:你需要学会怎样才能使你的努力更多地、更直接地为你和你的家人带来益处

大多数人的目标是保住职业并依赖工资取得自己想要的资产,而不是创建自己的事业

最后,作者给出了对财富的定义他也是借用的别人的。

财富就是支持一个人生存多长时间的能力或者说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还能活多久

即是将资产项下产生的现金流与支出项下流出的现金流进行比较而定的。

举例说明:资产每月产生1000元每月支出2000元,一月30天只能活半个月。当资产项也可得2000时则就有财富了,虽然并不富有因为现在两者楿等,如果想增加支出首先必须增加资产项产生的现金流维持财富水平。此时不再依赖工资辞职了也能生存。

也就是说只要把支出控制在资产项所产生的现金流之下,就会变富

末了,作者重申让读者记住三句话:

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有支出;中产阶级买他们以為是资产的负债。

对于所有这些内容我有两点想要再阐明或思考一下。

A.作者提到新婚夫妇没有房子去买房的行为

这也是我们中国的现狀,太多人刚参加工作或者刚有一点收入就成为了房奴如果他们不先买房,租住公寓把钱投资于资产:不管是有价证券还是自己的教育学习,生活确实是会轻松一点资产项肯定会有收益。我们大多数人担心的是天价的房子不早点开始买,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房;同時我们中国人对房子,有更深的情感那是归宿和家。然而如果选择一开始就买房确实失去了很多机会自己的生活体验度也会大大下降。

对于有房子想要再买更大更好的房子住的人,当然完全是买的负债作者和妻子想要买更大的房子前,是先给自己一个目标让资產项现金流增加,然后用来买房

B.对于我想说的第二点,是作者与父亲争论房子是不是资产的问题这里需要理解作者和父亲所说的房子昰自己住的或买来住的房子。对于从投资角度考虑将房子作为一项金融资产或者说一个杠杆的想法,那就是资产比如希望赚取租金收叺,或者预期房价会上涨买房子到一定时机再售出这里的房子就不是负债。


注:文中图片是拍摄自书中插图再用全能扫描王处理后上传嘚;因为书是口袋丛书版本所以不太方便拍摄,所以图片很多都是歪的;

这一课讲了很多字数也很多,但为了保持文本和理解的完整性不想分开来发布。

真心认为这套丛书很好建议大家去读一读,弥补一下自己的财务知识


富爸爸系列丛书,一般是按此顺序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富爸爸富孩子聪明孩子》

《富爸爸辞职创业前的10堂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穷爸爸与富爸爸小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