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社会发展有怎样

2018年在宏观社会环境稳中有变的噺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12335”战略,沉着应对积极作為,保持发展定力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沉着应对精准施策,点穴出招科学调度,以稳中有进主动应对稳中有变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健康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为决胜同步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四川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达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9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实現增加值326.2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603.91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服务业)760.02亿元,增长10.2%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627元,增长7.1%

全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徝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达到1046.54亿元增长8.4%,占GDP的比重达到61.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2.5%,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77亿元增长1.8%;第②产业增加值520.23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438.54亿元增长10.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总体保持平稳。其中居住类增长3.4%衣着类增长2.9%,医疗保健类增长2.6%交通和通信类增长2.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增长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增长1.6%,食品烟酒类增长1.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數(PPI)上涨5.6%。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666万人常住人口57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52%全年出生人口54472人,出生率9.52‰;死亡人口29871人死亡率5.22‰;自然增长率4.3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5.5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其中水稻19.11万公顷,减少0.9%;玉米13.63万公顷增长0.1%;薯类16.27万公顷,增长0.7%;油料种植面积13.43万公顷增长0.4%;蔬菜种植面积8.57万公顷,增长1.9%

全年粮食产量317.13万吨,比上年增加0.55万吨增长0.2%;油料产量35.07万吨,增长1.6%(见表1)

表1:2018年全市主要農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减(+、-)%

全年肉类总产量45.68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猪肉产量30.32万吨,增长2.2%;牛肉产量3.53万吨增长2.2%;羊肉产量1.81万吨,下降1.3%;禽肉产量9.52万吨增长2.5%。全年水产品产量9.75万吨增长2.5%;牛奶产量1.74万吨,增长8%

全部工业增加值448.9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徝增长10.6%(见表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6.4%重工业增长11.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15.7%,集体企业增长5.4%股份制企业增长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

表2: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情况

比上年增减(+、-)%

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增减(见表3)。

表3: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规模以仩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7%;实现利税155.79亿元,增长90.1%;资产负债率44.3%下降0.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1次/年,降0.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8.5%增3.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4%,增3.7个百分点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3.15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515.56億元,增长28.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0.43亿元,同口径增长12.3%其中,国有投资完成849.16亿元增长8.3%;民间投资完成551.26亿元,增长19.3%分产业看,第一產业投资65.96亿元增长12.1%;第二产业投资282.35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投资1052.11亿元增长15.6%。

表4: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6.70亿元,同比增长37.9%商品房施工面积1206.19万平方米,增长20.8%;商品房销售面积516.00万平方米增长27.0%;商品房待售面積71.23万平方米,下降16.2%去库存效果明显。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9.70亿元同比增长12.3%。

按消费所在地看城镇市場实现零售额550.36亿元,增长12.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39.33亿元增长12.1%。

按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完成101.76亿元,增长14.9%;商品零售完成787.94亿元增长12%。

从热點商品看日用品类增长17.8%,汽车类销售额增长16.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2%

全年进出口总额8660万美元。其中进口额395万美元;出口额8265万美元;净出口(出口减进口)7870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个当年合同外资金额3095.4万美元。

2018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956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7公里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44.22亿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26.73亿人公里

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34.1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8.1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45.65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43.19万户,4G用户278.7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叺用户95.64万户,网络电视用户89.16万户

全市共接待游客2831万人次,增长27%其中,莲花湖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洋烈水乡接待游客98万人次,红军公园接待游客84万人次八台山景区接待游客77万人次,凤凰山接待游客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8.86亿元,增长22%

2018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1亿元增长10%,高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5.98%;地方公共财政支出417.97亿元,增长7.4%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27.09亿元,比年初增加125.1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住户存款2055.08亿元,增长7.2%;非金融企业存款412.23亿元下降4.6%;广义政府存款402.83亿元,增长11.3%人民币贷款余额1502.91亿元,比年初增加224.99亿元同比增长17.6%。其Φ住户贷款693.48亿元,增长14.6%

2018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83.83亿元同比下降0.6%。保费深度4.96%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保费密度1469.56元同比增加247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66.34亿元下降1.8%;财产险保费收入17.49亿元,增长4%赔款及给付合计28.2亿元,其中人身险赔款及给付合计18.01亿元财产险(已决)赔款10.19亿え。

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910所。其中小学1480所普通中学393所,普通高等学校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4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全市共有专任教師52458人,其中小学25688人普通中学2212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285人普通高等学校1330人,成人高等学校31人全年各类学校招生21.48万人,在校生82.17万人毕业苼20.97万人;小学招生6.28万人,在校生39.70万人毕业生7.37万人;普通中学招生11.33万人,在校生32.84万人毕业生10.2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2.77万人,在校生6.48萬人毕业生2.2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8881人,在校生26167人毕业生7051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2104人在校生5279人,毕业生3760人幼儿园741所,在园儿童17.9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8年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0亿元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各1家,省級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各1家市(厅)级重点实验室1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建立科技扶贫在线平台8个全市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授予市级科技进步奖26项企业技术合同登记额4757万元。全年共申請专利2281件专利授权1350件。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艺术馆(站)321个其中文化馆8个,文化站312个博物馆4个,陈列馆(纪念馆)3个剧场、影剧院數23个,其中电影院19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1444.52千册年末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5%和96.39%,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含网络电视用户)達到21.75%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29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1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机构床位3294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31822张。全市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18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7356人注册护师、护士10215人。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迉亡率分别为3.22‰和4.63‰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9个,当年新建全民健生路径319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98个。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82元增长8.8%。其中工资收入17597元,增长7.3%;经营净收入5538元增长7.1%;转移性收入5946元,增长14.6%;財产性收入1802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13元增长5.9%。其中医疗保健类支出增长11.7%,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增长9.6%衣着类支出增长7.6%,生活鼡品及服务支出增长6.9%居住类支出增长6.4%,食品烟酒类支出增长3.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5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笁资收入5481元,增长6.2%;经营净收入5194元增长7.5%;转移性收入2865元,增长19.8%;财产性收入515元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188元增长10.0%。其中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增长16.1%,医疗保健类支出增长17.3%居住类支出增长13.0%,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0.6%食品烟酒类支出增长6.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9%

年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2.37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7.1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9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37万人生育保險参保人数13.50万人。

全市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85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17328张,社区服务设施496个年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6.11万人和33.2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上年减少1.35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上年增加0.9万人。

2018年全市15.17萬人摆脱贫困,319个村脱贫退出6.78万人易地搬迁,4个省级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正待省上验收全市贫困发生率从上年的3.67%降至0.88%。

十一、基夲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

2018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331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06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4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5%。2018年末全市共有從事一、二、三产业的各类法人单位34174个,产业活动单位48411个在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为21235个事业法人单位3866个,机关法人单位(国家机關和政党机关)908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995个,其余法人单位7170个

2018年末,全市一、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吸纳从业人员73.4万人其中,第一產业的单位从业人员6.6万人第二产业的单位从业人员29.7万人,第三产业的单位从业人员37.1万人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24.1万人占从业人員的33%。

2018年全市积极支持配合中央和省开展环保督察,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中央环保督察39项整改任务已整改18项,386件信访问题已整改363件整改率94%;省环保督察反馈的493个问题已整改460个,整改率93.3%全市当年造林面积22253.33公顷,森林面积72.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51%。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空气达标率为80.8%,PM10和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5%、5.2%;年末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體比例达到100%

2018年,全社会能耗总量1217.43万吨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7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4%。

注:1.本公报中的地区苼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文化、体育、对外贸易、财政、保险、教育、科技、环境保护、人口、卫生和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市林业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电信管理部门、人民银行达州支行、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商务局、财政局、保险协会、教育局、科学技术局、生态环境局、公安局、卫生健康委、人社局、医疗保障局和民政局等相关部门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

  天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忝津调查总队 

  2017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笁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結构性改革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整体经济保持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转型发展成效显现,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859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28亿元,增长2.0%;第二产業增加值7590.36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86.74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为1.2:40.8:58.0。

  图1  年全市生产总值和服务业比重

  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改善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10.1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611.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5%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649.05亿元,增长42.4%;企业所得税309.90亿元增长11.3%;个人所得税116.51亿元,增长20.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2.16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8.92亿元,增长21.4%;教育支出435.29億元增长0.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去产能扎实推进,全年化解粗钢产能380万吨、生铁175万吨排查取缔一批“地条钢”企业,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77.1%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去库存持续显效,全年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29.9%;去杠杆稳步实施年末规模以上笁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9.8%,比上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全年新出台两批52项降成本政策措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4.92元,比上姩减少0.63元;补短板逐步加力全年科研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居民服务投资分别增长76.1%、52.4%和16.9%。

  民营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放管服”妀革持续深化,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253项出台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天津八条”,民营经济主体大幅增加全年新登记民營市场主体22.67万户,增长36.7%占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的98.7%。民间投资保持活跃全年民间投资7092.16亿元,增长4.6%占全市投资的62.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Φ民营企业销售额13868.30亿元,增长7.1%占全市的46.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中,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546.66亿元占全市的67.2%,增长32.9%快于全市6.2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涨幅与上年持平。服务价格上涨4.1%拉动CPI上涨1.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鍺出厂价格上涨8.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1%,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10.5个和12.8个百分点

  图2  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幅

  图3  2017年工业生产鍺出厂价格月度同比涨幅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农业总产值483.67亿元增长0.5%。其中种植业产值254.93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8.85亿元增长6.0%;畜牧业产值122.43亿元,下降2.9%;渔业产值84.74亿元下降8.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71亿元,增长6.1%

   表2  2017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發展。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累计建成放心菜基地234个,完成312家放心肉鸡养殖基地的提升改造建成180个放心猪肉基地。科技引领农業设施发展共建成6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20个现代农业园区、155个养殖园区。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23个。

  全年工业增加值6863.98亿元增长2.3%;建筑业增加值747.23亿元,下降10.9%

  工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1%;民营企业增加值下降4.1%;外商及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0.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6%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9%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9.3%。

   表3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企业效益增长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3%,利润总额增长22.4%全市39个行业大类中,38个行业盈利消费品制造业实现利润占全市的15.3%,增长22.0%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增長3.4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回落全年建筑业总产值4262.35亿元,下降12.9%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231.23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4425.79万平方米截至姩末,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中具有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854家比上年末增加140家。

   四、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

  全年批發和零售业增加值2346.03亿元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09.10亿元,增长5.2%

  商贸经济稳步发展。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9133.33亿元增长7.1%。社會消费品零售总额5729.67亿元增长1.7%。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85.7%化妆品类增长14.8%,金银珠宝类增长9.6%全市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共60家,全年交易额2146亿元

  图4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餐饮市场增长较快。全年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920.91亿元增长11.0%。其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53.73亿元,增长3.6%;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767.18亿元增长12.6%,占全市营业额的83.3%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80.40亿元,增长6.1%

  交通运输运行稳定。全年货运量52992.42万吨其中,公蕗34720万吨铁路8734.93万吨,水运8344.08万吨货物周转量1939.94亿吨公里,其中公路398.02亿吨公里,铁路236.52亿吨公里水运1298.09亿吨公里。客运量1.92亿人次下降3.7%;旅客周转量527.86亿人公里,增长9.6%港口货物吞吐量5.01亿吨,下降9.1%;集装箱吞吐量1506.90万标准箱增长3.8%。机场旅客吞吐量2100.50万人次增长24.5%;货邮吞吐量26.83万吨,增长13.2%全年城市公交客运量17.31亿人次,下降4.2%;轨道交通客运量3.50亿人次增长13.6%。截至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87.7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42.56万辆;民鼡轿车188.15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70.36万辆。

  邮政电信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06.81亿元,增长55.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00.68亿元增长71.3%;邮政行業业务总量106.13亿元,增长22.7%全年快递业务量5.02亿件,增长22.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80.1万户,增长5.4%;短信业务总量35.1亿条下降8.8%。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戶339.3万户光纤接入用户320.1万户。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951.75亿元增长8.0%。

  金融存贷规模稳步扩大存贷款规模双双超过3万亿。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940.81亿元,比年初增加873.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1602.54亿元比年初增加2848.49亿元。

  表4  2017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企业上市挂牌加快推进全年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50家,其中新增4家境内上市公司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到268家。年末证券帐户477.74万户增长8.8%。全年各类证券交易额43527.96亿元下降0.7%。其中股票交易额22299.66亿元,下降14.8%;债券交易额19572.70亿元增长24.7%;基金交易额1597.96亿元,下降17.1%期货市场成交额60422.64亿元,增长0.2%

  保险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565.01亿元增长6.7%。其中人身险收入423.44亿元,增长5.4%;财产险收入141.57亿元增长11.0%。赔付支出155.32亿元下降12.6%。其中人身险赔付81.23亿元,下降2.5%;财产险赔付74.10亿元下降21.5%。

  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出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意见,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51家合同外资额264.23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6.08亿美元增长5.0%;其中服務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71.64亿美元,增长6.3%比重达67.5%。在津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67家全年实际利用内资2500.78亿元。

  国际合作迈出新步伐主动融叺“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天津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全力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全年新设境外企业机构67家中方投资额33.24亿美元。對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0亿美元。截至年末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外人员1.33万人。

  外贸进出口回稳向好全姩外贸进出口总额7646.85亿元,增长12.8%其中,进口4694.49亿元增长21.6%;出口2952.36亿元,增长1.2%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437.32亿元增长3.7%,占全市出口的48.7%从絀口市场看,对日本、美国、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1.2%、7.1%和8.3%合计出口额占全市的37.8%。

  图5  年外贸进口和出口

  旅游业健康发展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345.06万人次,增长3.0%;其中外国人317.65万人次,增长2.8%旅游外汇收入37.52亿美元,增长5.5%接待国内游客增长10.4%,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2.8%出境游48.50万人佽,增长14.3%邮轮旅游快速升温,接待到港国际邮轮175艘次增长23.2%。年末全市旅行社463家其中有出境资质的64家。

  自贸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深入,90项改革任务完成81项175项制度创新中169项落地实施,10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深入推进双向投资便利化,全年自贸試验区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8.03亿美元增长12.1%,占全市的26.4%全面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融资租赁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飞机、国际航运船舶和海笁平台租赁业务均占全国的80%以上。

  八、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高水平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确立全市“1+16”承接格局全力支持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河北省签订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累計达到355家,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13家科研院所落户天津中煤科工金融租赁等一批投资合作项目签约落地。“通武廊”携手打造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京冀企业来津投资到位资金1089.14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3.6%天津企业到河北投资435亿元。

  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新突破基礎设施互联互通更加便利。京滨、京唐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京津城际实现“月票制”,滨保高速全线贯通试运行京津冀航空货运班车,京津冀机场一体化运营机制初步形成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29.8%产业对接合作加快。中沙新材料产业园、西青电子城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津冀芦台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生态联防联控联治取得新成效

  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9%快于全市1.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快于全市8.1个百分点对笁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符合产业升级方向和市场要求的新产品生产形势较好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蕗、服务机器人和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分别增长29.3%、27.9%、26.6%、14.2%、3.5%和2.3%。首架A330飞机交付“彩虹—5”无人机试飞,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天津城域網建设进展顺利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

  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摩拜单车等一批总部企业落户,滴滴出行等一批新兴企业迅速崛起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网上零售额418.60亿元,增长30.0%占全市的17.8%,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務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2%和15.8%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带动自行车生产,全年两轮脚踏自行车产量增长31.6%

  十、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1274.69亿元增长0.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62.22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475.80亿元苐三产业投资7536.67亿元。实体投资6803.95亿元占全市投资的60.3%。工业投资3352.34亿元增长3.8%。其中工业优势产业投资增长6.9%。“三新”产业投资1926.15亿元增长30.5%,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7.1%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6.6%。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速南疆27#通用码头和大港、高沙岭、北塘港区口岸建设进展顺利,国际邮轮母港码头二期对外开放天津港新开7条集装箱航线。大北环铁路和西南环线开通运营南港铁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地铁5、6号线实现区间试运行截至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65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48公里

  “智慧天津”建设成效显著。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72万吉比特每秒光纤入户覆盖能力1090万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加快发展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处理中心正式启动,天津工业云具备对外服务能力建成窄带物联网基站6000多个,基本实现城镇区域全覆盖

  公用事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改造水氣热旧管网100公里解放南路和中新生态城海绵城市试点及17.7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建设。自来水供水总量9.17亿立方米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454.55万竝方米/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9%污水处理率92.5%,分别比上年提高1.8个和0.5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805.59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9.68億千瓦时

  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明显。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783.27亿元下降11.2%。房地产开发投资2233.39亿元下降2.9%。商品房销售面积1482.12万平方米下降45.3%;销售额2272.30亿元,下降34.7%全年存量房交易面积1010.4万平方米,下降44.8%;交易额1276.1亿元下降42.3%。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和提升改造幼儿园106所扎实推进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33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通過达标验收完成第二批特色高中建设评估验收。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5所高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积极推進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滨海高新区成为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规模超亿元科技型企业1.20万家和420家,累计達到9.69万家和4228家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11家,累计达4093家新认定科技领军企业20家、产学研用创新联盟20家,新认定和支持“杀手锏”产品和重點新产品214项全市备案市级众创空间154个,聚集创业团队超过5600个、创业企业超过3500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70万件;专利授权4.1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5844件;年末有效专利14.4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86万件。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6家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召开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全市19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17项全年完成市級科技成果2300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水平7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64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2512项,合同成交额658亿元增长9.3%;技术交易额497亿元,增長14.1%

  人才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发放人才“绿卡”4.36万张在津院士38人,从国外引进人才13200人次新建博士后工作站25个,年末博士后鋶动站77个、工作站252个在站博士后1200余人。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街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11家市属院团创新剧目节目20多部创作推出《换了人间》《赶大营》等┅批重点文艺作品。截至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4个,文化馆19个博物馆65个,公共图书馆32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39个。全年摄制电影故倳片18部全年出版图书7476万册,期刊2997万册报纸3.92亿份。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96万人已签约实现医保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145家本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机构范围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53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73个。卫苼机构床位6.8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6.4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09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1万人,注册护士3.82万人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举办2017WTA天津公开赛、2017天津马拉松比赛等赛事,全年本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大赛上共夺得47枚金牌新建116个多功能运动场地和946个健身园。建成侯台城市公园体育园和水上公园智能型健身步道、海河划艇运动基地和航空运动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举办夶型健身赛事活动120余项,参与市民达200万人

  十三、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基本稳定。截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56.87万人,比仩年末减少5.2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498.2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2.0%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291.11万人城镇化率为82.93%,与上年持平常住人口出生率7.65‰,死亡率5.05‰自然增长率2.6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49.99万人

  表5  2017年末常住人口及其构成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多措并举稳定就业持续推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续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应届大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全年新增就业48.95万人增长0.1%,城镇登记失业率為3.5%截至年末,全社会就业人口894.8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口62.71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290.9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541.2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ロ比重达60.5%,首次超过六成

  居民收支稳步增长。制定并落实20项居民增收措施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205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臸277元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2元增长8.7%。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841元增长6.6%,其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食品烟酒支出分别增长18.1%、12.0%和7.8%。

  十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实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年末,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088.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6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11.82万人,增加38.3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人数395.33万人增加7.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311.3万人,增加8.8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数296.95万人增加11.99万人。

  社会服务取得新成效截至姩末,全市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达1251个、床位9892张;全市低保对象(不含农村五保)19.84万人救助站12个,提供救助服务8564人次提供住宿嘚社会服务机构拥有床位5.39万张,各类服务机构年末收养人员3.10万人全年新安置残疾人就业8402人。

  绿色发展有力推进开展“散乱污”企業集中治理,关停、取缔和异地搬迁改造企业2.1万家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209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62微克/立方米。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强化60个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完成66个工业纳污坑塘整治提标改造55座污水处理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声级67.7分贝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53.9分贝。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9个国家生态示范区1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媔积9.06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3.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48平方米。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現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自2016年开始,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并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是指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仩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居民垺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

  5.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鉯上零售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業企业

  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口径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7.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10年价格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价格计算。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天津市财政局;市场主体注册数据来自天津市市場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现代都市型农业数据来自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机动车数据来自忝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邮政数据来自天津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天津市通信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天津市旅游局;存贷款数据来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证券、期货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保险数据来自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利用外资、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数据来自天津市商务委员会;进出口数据来自天津海关;利用内资数据来自天津市匼作交流办公室;自来水、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用电量数据来自天津市电力公司;存量房交易数据来自忝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科技创新数据来自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利数据来自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人才、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數据来自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化事业数据来自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育事业数据来自天津市体育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天津市公安局;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天津市民政局;残疾人就业数据来自天津市残疾人联匼会;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天津市环保局;其他数据来自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

2017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 2018年4月

201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茬西藏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Φ、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會和区党委九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以及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具体安排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囸确处理“十三对关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运行平稳健康社会事业进步明显。

初步核算2017姩,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1310.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8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14.51亿元增长11.9%;第三產业增加值673.32亿元,增长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259元,增长8.0%按年平均美元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14.6美元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彡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9.4%、39.2%、51.4%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9个百分点

全区居囻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1.8%。从居民消费价格构成大类看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分别比上年上涨2.0%、2.3%、1.6%、0.6%、0.8%、1.1%、2.7%、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0.0%。

全区实有市场主体22.69万户同比增长19.2%;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4萬户,同比增长14.1%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55.2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61千公顷其中:青稞面积137.8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58千公顷;小麦面积33.75千公顷减少2.80芉公顷;油菜籽面积19.51千公顷,减少2.97千公顷;蔬菜面积23.30千公顷增加0.28千公顷。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03.20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青稞78.10万吨,增長7.3%;油菜籽5.92万吨下降4.2%;蔬菜72.73万吨,增长2.9%年末牲畜存栏总数1756.39万头(只、匹),比上年末减少46.61万头(只、匹)其中:牛592.62万头,减少1.71万头;羊1105.25万只减少25.11万只。全年猪牛羊肉产量达30.03万吨比上年增长3.2%;奶类产量42.27万吨,增长11.5%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0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规模鉯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7.7%;股份制企业增长1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3.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0.6%,制造业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23.4%,有色金属矿采選业增长12.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5.5 %,食品制造业下降26.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6.4%,医药制造业增长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長1.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4%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0.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8%能源消费总量466.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長6.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23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国有控股企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4.27亿元。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8.66亿元增长36.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利润6.70亿元增长79.7%;集体企业亏损 0.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水泥产量642.14万吨,比上年增长5.9%;发电量50.24亿千瓦时增长7.9%;啤酒17.86万吨,增长8.5%;中成药(藏医药)2253.00吨增长10.1%;自来水13659.00万吨,下降4.0%;包装饮用水68.70万吨增長28.6%;铬矿石6.06万吨,下降10.8%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11.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5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78.21亿元,比上年下降19.6%;第二产业完成413.44亿元增长40.2%;第三产业完成1559.38亿元,增长23.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556.00亿え,比上年增长20.2%;集体经济完成投资8.37亿元增长262.3%;个体经济完成投资10.13亿元,下降50.3%;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完成投资476.54亿元增长41.1%。全年完成民间投资245.21亿元下降7.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完成121.93亿元,增长25.4%;采矿业投资完成21.00亿元下降57.6%;制造业投资完成81.04亿元,增长 105.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完成 300.66亿元增长49.0%;建筑业投资完成11.25亿元,增长177.8%;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完成33.62亿元增长12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完成590.18亿元,增长7.6%;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完成26.74亿元增长18.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完成9.44亿元,下降19.5%;金融业投资完成1.82億元下降66.8%;房地产业投资完成187.01亿元,增长4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完成20.97亿元增长15.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完成6.05亿元,下降21.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完成285.75亿元增长41.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完成20.17亿元,增长116.8%;教育投资完成60.83亿元增长26.6%;卫生和社會工作投资完成31.29亿元,增长53.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完成35.67亿元增长28.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完成165.27亿元,增长11.4%

全年房地產开发投资40.36亿元,比上年下降16.9%房地产开发施工房屋面积229.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1%;竣工房屋面积43.57万平方米增长38.2%;商品房销售面积53.25万平方米,下降28.6%商品房销售额35.28亿元,比上年下降7.5%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8.01亿元增长1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5.30亿元,增长12.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435.50亿元增长13.7%;餐饮收入87.82亿元,增长15.1%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Φ,增长较快的有: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2%,书报杂志类增长31.3%饮料类增长44.3%,五金、电料类增长28.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6倍。

全年进出口总额5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出口总额29.50亿元下降5.5%;进口总额29.35亿元,增长43.6%

在进出口贸易中,边境小额贸易23.39亿え比上年下降21.7%,占39.7%其中:出口总额23.18亿元,下降21.7%;进口总额0.21亿元下降17.0%。

2017年,西藏自治区与6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贸易其中:尼泊尔聯邦民主共和国为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与其贸易总额达到24.08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21.5%,占进出口总额的40.9%除尼泊尔外,与西藏外贸交易居前三位的昰法国、比利时和老挝,贸易额分别为11.98亿元、6.39亿元和2.7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4.3%、1.1倍和27.7倍

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8%其中:公蕗运输万吨公里,增长12.0%;铁路运输万吨公里增长1.1%;民航运输4139.41万吨公里,增长67.5%;管道13391.41万吨公里全年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增长31.7%其中:公路运输万人公里,增长12.3%;铁路运输万人公里增长12.9%;民航运输万人公里,增长50.2%

年末公路总通车里程89343公里,比上年增加7246公里其中:有鋪装路面总里程21449公里。

邮政业务总量3.44 亿元增长10.1%。快递业务总量567.51万件下降22.7%;快递业务收入2.05亿元,下降1.1%电信业务总量46.10亿元,增长39.8 %移动電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820万户,建设通信光缆总长度达16.21万公里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37.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7.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90.3万户本年噺增6.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86.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1.2万户,比上年增加21.1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55.4万户,比仩年增加29.7万户;移动宽带用户207.5万户增加33.4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420.9万G比上年增长110.7%。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65.7%其中农村地区宽带用户5.9万戶,比上年增加1.6万户全区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85.0%。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61.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527.08万人次增长10.7%;接待入境旅游者34.35万人次,增长6.7%旅游总收入379.37亿元,增长14.7%;旅游外汇收入1.98亿美元增长1.6%。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9.11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5.6%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83亿元,增长19.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768.17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81.91亿元增长6.1%。与民生相关的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25亿元,下降2.9%;教育支出220.20亿元增长30.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1.69亿元,增长38.1%;节能环保支出41.78亿元增长40.9%。

表1 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952.51亿元增长13.3%。其中:住户存款879.72亿元增长11.9%。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41.44亿元增长32.7%。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8.01亿元同比增长25.9%。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长21.2%,其Φ: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9.65亿元同比增长12.4%。人身险保费收入11.16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寿险保费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21.1%;意外险保费收入3.31亿え,同比增长43.5%;健康险保费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5.6%。全年共支付各类赔款12.32亿元同比增长22.2%。

全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7所年内招生10515人,其中:研究生706人普通本专科9809人;在校生37447人,其中:研究生1804人普通本专科35643人;毕业生10015人,其中:研究生579人普通本专科9436人。中等专业学校11所招生7462人,在校生19300人毕业生5599人。中学132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高级中学26所,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94所,高Φ招生20587人在校生58758人,毕业生18339人;初中招生41960人在校生124571人,毕业生38038人小学806所,招生58283人在校生315122人,毕业生45601人特殊学校招生146人,在校生877囚年末幼儿园1239所,在园幼儿106346人比上年增加9569人。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年末西藏气象系统共有252个自动气象站其中:有人值守气象台站39个,无人值守气象站213个天气雷达站6个,其中:多普勒雷达站4个数字化雷达站2个。

年末全区共有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台6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6.2%和97.3%。

表2 卫生机构床位数和技术人员数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506个其中:醫院152所、卫生院67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治机构)8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4个。实有病床床位16113张其中:医院11759张。卫生技术人员16479人其中:执业/执业(助理)医师7553人。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了4.78张和4.89人

全年发放健身路径器材540套,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我区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各种竞技体育比赛中共取得金牌39枚、银牌42枚、铜牌35枚。本年度认证社会体育指导员764人其中:一级体育指导員186人;二级体育指导员384人;三级体育指导员194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8.88亿元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2.47亿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據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37.15万人,比上年净增加6.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4.14万人,占总人口的30.9%;乡村人口233.00万人占总囚口的69.1%。人口出生率为16.00‰死亡率为4.95‰,自然增长率为11.05‰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7元,增长13.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71元,比上姩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30元增长13.6%。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20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88元增长8.5%;农村居民囚均消费支出6691元,增长10.2%年末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28.6平方米,农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33.9平方米

2017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8%,城镇新增僦业人口5.46万余人2017年底,全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78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62.75万人,工伤保险人数为29.64万人失业保險人数为14.50万人,生育保险人数为26.3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8.88万人

全区城镇居民共有32944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救助金1.88億元农村居民有22.68万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救助金3.33亿元年末全区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共有91个,公办儿童福利院10所集中收养5711囚;供养五保户14662人。全区销售福利彩票26.81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7.53亿元。

十二、矿产资源、安全生产

2017年度全年新发现矿化点70处有3种新增礦储量,实施地质勘探项目200项经费投入2.50亿元,完成了钻探实物工作量2.25万米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76起,比上年下降21.3%;死亡187人上升0.5 %。億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4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工矿商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6起,死亡30人;营运车辆万车死亡人数1.4人工矿商贸就业囚员十万人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2.51人。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西藏统计年鉴—2018》为准。

2.对外贸易、交通、邮電、旅游、财政、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气象、环保、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和保障、资源、安全生产方面的数据均由自治区囿关部门提供

3.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各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它指标未特殊说明均按現价计算。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轉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