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基本面分析好转可以继续吗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央行动态>正文
[短标]荷兰合作银行:如果明年中国经济基本面并未好转,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人民币兑美元也并非绝不可能跌破7.50
[短标]荷兰合作银行:如果明年中国经济基本面并未好转,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人民币兑美元也并非绝不可能跌破7.50顶一下
评论正文请勿超过200个汉字。中央高层密集公开表态:中国经济基本面趋好【莘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9,413贴子:
中央高层密集公开表态:中国经济基本面趋好收藏
来源:人民网  08:50:480 查看更多,请下载同花顺客户端   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投资低迷、外需不振一度把中国经济压得喘不起来,现在,宏观经济面终于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  近日,中央高层颇为少见地密集公开表态“中国经济基本面趋好”,背后则是逐渐向好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7月以来,官方和汇丰PMI、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新订单指数等均显示回暖。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对记者分析认为,最近的一些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离底部已经不远。新一届政府的宏观调控思路正在被市场接受和适应,未来经济增长将在高层划定的上下限区间内波动。  中央传出的信号   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年中经济形势分析研讨会之后,中央高层再次就经济形势密集发声。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出访中亚四国期间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与其他国家相比,经济增长处于高水平。  习近平强调,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我们会有更高的增长率;但是,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因此,这样的增长速度,是良性调整的结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3日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致辞时称,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运行。近期数据显示,中国就业和物价稳定,粮食丰收在望,工业生产、进出口、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有一定的回升,市场预期明显向好,信心在增强。  “前一段股市的暴跌、钱荒的出现,表明市场对经济走势缺乏信心,有一定的恐慌。”对此,王小广表示,中国经济目前确实有企稳的迹象,如果现在不是底部也应该离底部不远。高层的表态既是强调对中国经济现状的信心,也是想进一步稳定市场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下行态势,GDP增长率一季度为7.7%,二季度为7.6%,已经逼近年度增长目标的底线。  尤其是上半年,PMI一直在50的荣枯分界线徘徊,股市一度下探至2008年以来最低点,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这个夏天被称为“有史以来大学生最难就业年”。  经济增速的滑落引发业内普遍担忧,还好,市场没有给这种担忧更多的发酵时间。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好转。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扣除价格因素)9.7%,比6月份大幅上扬0.8个百分点。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52.9%,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  而从前瞻性经济指标PMI来看,最新公布的8月份数据为51.0,比7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分项指数全部上升,特别是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明显,超过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升达到3个百分点。另外,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下行走势,止跌回升;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8%,增速也在上扬。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信息部主任何辉对本报记者表示,工业、物流、外贸等主要指标都有一些回升,应该说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向好的苗头,但这个苗头是阶段性的还是趋势性的,目前还不能下结论。  市场走过新政适应期   新一届政府坚决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的政策理念令人印象深刻,如今经济企稳正表明这些理念正在慢慢被市场接受和适应。  “国家现在是掐着信贷,如果信贷松一点,增长还可以更快”。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在20%的历史高位,“如果没有极端特殊情况,下半年宏观政策调整的可能性非常小。”   王小广表示,目前的经济形势还不能用“回升”来形容,用“趋稳”更准确,而前一段股市的表现和钱荒,实际上是市场对经济增速换挡和新一届政府的宏观调控思路的不适应。  “中国经济经历30多年高速增长期,面临增速换挡,也就是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包括经济结构需要调整,这是客观的规律,而市场还是像以前一样期待高速度、期待刺激政策。”王小广说。  上述接受采访的专家均认为,中央高层的表态传递的信息是中国经济要更加追求效率和质量;而如果继续维持过高的经济增速,企业就没有调整赢利模式、转型升级的动力。  何辉为记者举例分析称,中国的工业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是一年3次,流通企业好一点也是3到6次,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是9-10次,如果同样是1亿元流动资本,我们只能做到3亿4亿的业务规模,人家可以做到9亿10亿。假设每次周转的回报率一样的话,人家的年回报率是我们的数倍。  不过,王小广同时认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还远未到位,需要3到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此之前不应该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6%到8%的增速区间都是可以接受的;经济结构调整到位之前,未来经济增长将在高层划定的上下限区间内波动,“接下来几个月宏观政策变化的可能性非常小,市场对于宏观政策的预期应该是更加清晰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2014年楼市基本面未好转 2015年去库存仍是主旋律
11:14& 21CN&&亿房网周泽&
2014年已去,2015年已来,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讲,有必要反思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了。尤其是在楼市环境瞬息万变的阶段,怎么看待年以及未来房地产市场基本面趋势?对于整体楼市来讲,会呈现出哪些特征? 这些成为业内外关心的话题。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 2014年住建部领导换帅后,楼市调控政策大逆转,政策聚焦至千方百计去库存。从全年来看,由于限购政策取消、&央四条&政策出台、降息、年底房企销售业绩指标等因素,年底楼市翘尾拉升全年成交量,但整体市场仍然有去库存的压力,价格仍然维持平价跑量的特征,由此对于房企来讲利润率也难保,楼市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年底楼市翘尾行情出现实质性的好转。
对于2015年,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年GDP增长目标极有可能从今年的7.5%下降到7%左右。中国经济增速相对此前的下滑也就意味着可以继续推升楼市基本面回升的动力有限,年期间楼市需求动力不足的问题还会表现出来,届时,尽管货币政策会定向宽松适度刺激宏观经济,楼市也会带来客观上的政策利好,但是,大多数城市的楼市仍然会面临去库存的压力,2015年楼市的主旋律仍然是去库存。
总结:2014年楼市的五点特征
第一、政策:住建部领导换帅,楼市调控政策大逆转,政策聚焦至千方百计去库存。
继4月29日陈政高被任命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后,6月27日,陈政高又被任命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至此,住建部换帅完成。
随后,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限贷、停贷等因素,市场短期内快速变冷,由此,楼市调控政策大逆转,政策调控的基调由&双向调控&转为&千方百计去库存&。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2014年楼市调控政策的变化分为三轮:第一轮为限购政策大范围取消,截止目前仅仅北上广深与三亚继续坚持限购;第一轮为各省市地方政府的系列&救市&措施,基本上把过往用过的刺激招数用尽,但是,效果仍然不明显;第三轮以住房公积金、央四条、降息等 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为特征,总体来讲,这一轮政策对于&千方百计去库存&起到一定作用。
第二、成交量:年底楼市翘尾拉升全年成交量,但利润率难保。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经历前三个季度市场低迷期后,由于限购政策取消、&央四条&政策出台、降息、年底房企销售业绩指标等因素,今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月度市场成交量出现翘尾的现象,市场去库存的速度在适度提高,从一线城市及基本面良好(存销比在15个月以下)的城市来看,市场基本面有可能会率先好转。
但是,市场仍然面临去库存的压力,开发商的资金面仍然较为紧张。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年底出现&翘尾&行情背后蕴含着开发商更多的窘境,包括年底冲量阶段利润率难保、对于涨价&有贼心没有贼胆&、用房子抵扣工程款、内部折扣价销售给自己员工等等。
第三、价格:百城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年底略有减少,但仍然占据主流,短期内难改变。
中指系统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1054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44%,为连续第8个月下跌,跌幅扩大0.06个百分点。 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与2013年12月相比下跌2.69%,跌幅较上月扩大1.12个百分点。
但从涨跌城市个数看,数据透露些许暖意。70个城市环比下跌,30个城市环比上涨。与上月相比,本月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7个,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较上月减少6个。
总体来看,尽管短期内百城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年底较少,但是,房价下跌城市数量仍然占据主流,并没有改变。
第四、房贷:央行新政、降息落地后,&惜贷&常态化的基本面并不会改变,楼市基本面难没有实质性好转。
从年底销售表现来看,由于限购政策取消、部分省市&救市&政策出台、央行也发布&救市&措施,再加上房企冲刺年底销售业绩指标的压力,楼市出现了翘尾行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翘尾行情可以继续延续。因为,对于房企来讲,在新的一年里冲刺年度销售业绩指标的压力减少,楼市又将重新回归到没有房企冲刺销售业绩的正常的供需状态,此时,对于大多数大中城市来讲,一方面仍然受制于银行&惜贷&等因素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楼市基本面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这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资金面。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2015年银行&惜贷&的现象还会长久持续,此时,未来市场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多的债务违约的市场风险。对于房企来讲,应该未雨绸缪,继续坚持跑量的高周转策略,加大去库存力度,通过尽快回笼资金减轻企业资金面的压力。
第五、库存: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回落至合理区间,但大部分城市库存去化周期仍然在15个月以上,&去库存&仍然是市场主旋律,因此,这些城市的房价仍然有下行的压力。
从12月份36个大中城市存销比指标来看,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回落至合理区间,但是,库存压力仍然较大、市场去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上、市场基本面表现欠佳的城市仍然占到大多数城市。当前,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去库存&仍然是市场主旋律,房价年内仍然有下行压力。
尤其是在宏观经济深化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阶段,即使限购政策取消、部分城市地方政府救市、&央四条&、降息等政策利好改变不了年内大部分城市库存较大的市场现状。因此,即使当前部分品牌房企传出涨价,也是&有贼心没有贼胆&,不敢真的马上涨价,仍然维持小幅促销、小幅优惠平价策略。
预判:2015年经济有下行压力,楼市调控政策难从严,但仍面临去库存压力
当前,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基本面不同导致当前货币政策走向出现较大的差异。美国经济基本面好转,宽松货币政策开始退出,美元开始回归强势,国际资本开始回流美国,影响欧盟、日本、乃至中国的货币政策。而欧盟、日本经济基本面尚未明显好转,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两个经济体通过宽松货币刺激经济复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对于中国来讲,经济仍然处于&触底&阶段,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还在持续,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节奏。受美日欧货币政策变化影响,如果国内货币政策持续从紧将不利于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如果货币政策转向大幅放水,那么,此前的改革成效则付诸东流。此时,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向来讲,处于两难境地。
从未来中国预期的经济增速走向来看,由于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基本面有下行压力,经济增速已经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并且年GDP增长目标极有可能从今年的7.5%下降到7%左右。从上述的角度来看,中国货币政策由当前的定向&微刺激&开始转向全面刺激的可能性加大,而从当前中国货币政策表现来看,中国央行已经开始全面降息,预计随后存款准备金率也会下调。
但是,总体来讲,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尽管有宽松趋势,但是还没有出现大水漫灌的特征,当前主要还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微调&平衡中国经济改革及增长需要、美日欧货币政策的不平衡。
那么,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于短期楼市来讲是否是机会?对于2015年或未来2-3年楼市来讲楼市基本面是否会好转?未来中国楼市将会有哪些市场趋势特征?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当美国2014年年底QE正式退出之时,中国宏观经济也刚好为触底阶段,这给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走向带来一定压力,尤其是美国也正在酝酿首次加息,这就倒逼中国货币政策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由定向宽松&微刺激&转向全面刺激,通过政策层面的预调微调适度刺激宏观经济增长。从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来看,笔者预计,在宏观经济尚未明显好转之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会向从严方向有太大变化,而是保持宽松的姿态。
此外,近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前几年该会议频繁提及的&房地产调控&、&房价&、&限购&等词汇并未涉及。在2015年的工作部署中,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指出,2015年要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地区间的差异性,跟踪市场走势,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整个言辞基调来看,2015年楼市调控政策也不会向从严方向有太大变化,而是保持宽松的姿态。
这对于房地产市场短期内反弹来讲是一件利好的消息,预计在央行降息等政策刺激之下楼市会出现一波入市的行情,短期内来看,楼市接下来3-6个月成交量会短期反弹,价格有可能会逐渐坚挺,甚至对于一线城市及市场基本面良好的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下的城市)来讲会出现小幅涨价的现象。
但是,中国宏观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年GDP增长目标极有可能从今年的7.5%下降到7%左右。中国经济增速相对此前的下滑也就意味着可以继续推升楼市基本面回升的动力有限,  年期间楼市需求动力不足的问题还会表现出来,届时,楼市仍然会面临去库存的压力。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尽管大部分城市限购政策取消、&央四条&出台限贷政策也松动、各地方政府也在发布&救市&措施、央行已经启动全面降息,与楼市相关的各种政策层面的利好纷沓而至,但是,这这些政策的效果都是短期的,并不代表未来楼市基本面会逐步回升,未来问题会越来越少。笔者认为,楼市&救市&政策越频发,反而说明当前楼市形势越严峻,未来楼市面临的问题越多,未来仍然会隐藏更多的市场风险。
事实上也是这样,从短期内来看,当前市场仍然是调整期,市场基本面并没有明显改变,&去库存&仍然为市场主旋律,这个基调并不会因为上述部分城市市场成交量回升而明显改变;对于房企来讲,在新的一年里冲刺年度销售业绩指标的压力减少,楼市又将重新回归到没有房企冲刺销售业绩的正常的供需状态,此时,对于大多数大中城市来讲,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楼市基本面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而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下滑的压力还会导致  年期间楼市需求动力不足的问题继续表现出来,迟早还会面临去库存的压力。
推荐阅读:
亿房置业总群:
扫一扫,关注“襄阳亿房网”官方微信号,了解更多活动信息
&&&&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亿房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房网观点
放眼看世界
Copyright & .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亿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17中国经济基本面四大利空_徒广_新浪博客
<h1 class="h1_tit" id="t_51f384ec17中国经济基本面四大利空
走老路落得内外交困 真改革方能苦尽甘来
2017中国经济基本面四大利空
原创于11月27日&#8203;
11月有几件大事亟待解读,不但铁定影响2017年,甚至必将贯穿“十三五”期间。至于其他宏观数据,这回就不再“碎碎念”了。
其一,川普上台,强势美元和逆全球化成定局,对人民币和中国外贸形成实质利空;
其二,人民币贬值加速,势必导致资本外流加速、流动性收紧与人民币资产重估;
其三,“中国版地方政府破产法”出炉,地方债财务重整掣肘基建“塡陷”房地产;
其四,热点城市调控“回头看”,央行拧紧水龙头,减杠杆将在明年Q2令房地产引擎熄火……
川普入主白宫:对美贸易和人民币汇率压力山大
世上的事,有时真不能嘴硬。比如美国首位女司法部长Janet Reno曾信口而言,“特朗普将不会在我有生之年当总统”。
11月7日,不晓天意的她便蒙主召唤上归天界,
11月9日,特朗普一路过关斩将,问鼎白官。看看近来全球主要货币和大宗商品坐上过山车的场景,小伙伴们就知道了,这是一个注定要动摇现有世界格局的人。
在我看来,特朗普给世界带来的信号至少有三:其一,逆全球化终结全球化;其二,强势美元逆转全球量宽;其三,下层民众逆袭精英政治……
逆全球化终结全球化
不大乐观地说,“多哈回合”已死的WTO,恐怕已碰到了自身的“终结者”。逆全球化加速进入北美、欧洲和东亚三足鼎立的区域化时代。
11月8日,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与李克强谈判总结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会导致世贸组织瓦解的前提和因素。“请注意,那些在西方和东方出现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模式的新商贸平台和组织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与世贸组织的基础规定准则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11月9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修改立法倡议,仍试图通过反倾销计算方法和反补贴调查确保自身的贸易救济能力。欧委会建议,对于市场价格被干预“严重扭曲”的世贸组织成员,欧盟仍将在反倾销调查中参考第三国价格。而确定某个国家或某个行业存在扭曲的参考标准包括:政府政策与影响力、国有企业比例、本土公司是否获得优惠补贴、金融机构独立性等。欧盟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表示,欧委会倡议不会给予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地位”,并将确保欧盟贸易救济水平至少维持在和以前相同的水准。
11月10日,墨西哥经济部部长瓜哈尔多(Guajardo)表示,为了TPP协定能在缺少美国的11国参加的情况下生效,将提出调整条款。19日的相关会议上,安倍等11个TPP成员国的首脑呼吁“向前推进TPP”。21日,特朗普回应自己才是贸易外交的主角,“为了夺回美国人的工作机会,将以双边谈判代替(TPP的多边谈判)”。
大部分美国人现下认为,美国是世界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吃亏者、一个受害者。一心要终结WTO的美国暂时退出TPP,不是怕这个贸易协定挡了中国的道儿,而是嫌这个贸易协定不够狠。很多国人认为这是美国将世界贸易主导权让给了中国,真是比阿Q还阿Q!
他在竞选中强调将废除那些“糟糕的贸易协定”,将就业机会留在美国,让美国再富裕起来。“无论是钢铁生产、汽车建造,还是疾病治疗,我希望下一代的生产和创新都发生在美国。”他将软硬兼施,对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给以政策奖励,甚至会强行要求一些知名制造企业从中国撤回美国本土(如苹果手机)。
他扬言将迫使中国停止“令人吃惊的知识产权窃取”、“非法倾销”和“纯然的货币操控”。特朗普声称中国的官员是“史上最出色的货币操控者”。“我们不能继续允许中国掠夺我们的经济。这就是他们正在干的勾当,他们是这个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窃贼。”
特朗普对CNBC说,“他们吸我们的血,而我们欠他们的钱。”“但我们确实对中国有巨大的控制权,因为他们从我们这里拿的太多。”“我们要让中国来解决问题。没有我们,中国将陷入大麻烦。”
11月11日,当被彭博电视采访问及特朗普会不会真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时,特朗普的经济顾问Judy
Shelton回答:“他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竞选期间,特朗普承诺将在出任总统的第一天就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还威胁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的高关税。有分析认为:假如此话当真,则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遭沉重打击,会下降72%。目前,美国占中国总出口比重为17%,但贡献了中国贸易盈余的43%。
图片说明:瓷器店里的公牛(a bull in a china shop)
美国权威政论杂志《外交》刊登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世默文章“Watching American
Democracy in
China”,文章结尾处写到:在这个沸腾的美国之春,特朗普犹如一头在瓷器店里横冲直撞的公牛,粉碎了中国人的民主叙事以及地缘政治观点。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较之前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最为浓重,中美间发生贸易摩擦的概率会大大上升。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对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依赖程度不减,加之又出现了严重的企业债和地方债问题,这就使得中国经济及汇率未来的压力要比其他已深调过的金砖国家更为严峻。
强势美元力阻全球量宽
经济学人时寒冰担心,特朗普准备通过大幅度减税让囤积海外的大约2.5万亿到5万亿美元资产(其中仅微软、苹果、谷歌等就超过1.2万亿美元驻留海外)回流美国,由于美元进入加息周期而各国央行仍在实行QE,这种美元流动性收紧将导致世界经济突然塌陷,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发生严重经济危机,有的国家甚至会因货币大贬而崩溃。
老虎财经分析:美国80年代加息让债务负担过重的拉美经济垮掉了,97年前加息造成了亚洲金融风暴,06年加息让整个全球经济陷入次贷危机。一旦美国连续加息之后,很多债务负担过重的国家和地区都会因债务危机爆裂资产泡沫引发金融风暴,转而影响实体经济。偏偏这轮操刀的还是没有任何金融和国际政治经验的特朗普,这就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大不确定性。
中国最该担忧的就是房地产泡沫。由于信用扩张已到极限,所以信用收缩也是大势所趋,资产泡沫也是确定的,经济周期是肯定会出现的。强势美元将令央行被迫加息增加人民币币值,经济运行成本的提高将给贷款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降低实体经济活力,出现工作丢了,房贷涨了这样最悲催的局面不难想象。所以
中华元智库创办人张庭宾认为:在消费日益萎靡、政府投资也盛极而衰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运行会有更深底部,经济结构将被迫更深入地调整。当然,这从中国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却并非坏事--中国当前蛋白质、食用油、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分别达到了惊人的43%、68%和65%,而且正继续升高,这无论如何也不是健康和可持续的。逆全球化是帮助中国恢复合理健康的经济社会生态。
随着近年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玉米制造乙醇及新能源替代,美国已实现能源自给。如果美国在中东制造石油危机,美联储必连续加息。强势美元将引发人民币标价的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当“中国制造”的“来料加工”断炊之日,将是被迫为人民的利益真正全面改革之时。
特朗普新政组合或推动美国经济在两三年内快速上涨,利率水平或迎来快于市场预期的回升。此外,欧元区政治风险不断发酵,将令欧元保持弱势。因此,美元在主客场都占有优势。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表示,只要美元指数保持强势,人民币就难以逆转目前的颓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就指出,缓慢贬值不能消化市场预期,从现在到特朗普上台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让人民币贬值到位的窗口期。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预计,只要人民币贬值不引发大范围的恐慌,央行就不会大规模动用外储进行干预。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信用评估部总经理蔡红标认为:美联储一定把利率正常化作为2017年首要目标!必定会在今年12月加息;2017年至少会加息3次。这意味着,全世界的量宽已响起了《难忘今宵》的片尾曲。在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如果中国央行无为而治,后果可想而知。
下层民众逆袭精英政治
特朗普的胜选,是全世界范围内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从08次贷危机到欧洲金融危机,主要央行都采取了系列QE,量宽的零利率乃至负利率,令货币脱实向虚,资产价格泡沫更加剧了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社会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聚,大多数中低收入者民怨鼎沸。而全球化所必须的移民难民“量宽”,也让美欧亟待保就业的民众很难承担。人们都在寻找一个用选票表达愤懑改变现状的机会。法国、英国如此,接下来的意大利、德国怕也是如此。
而说到下层民众对所谓精英政治的厌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别无二致,从泰国、菲律宾、印度、印尼等国的选举可一览无余。《华盛顿邮报》的民调发现,特朗普的支持者以没上过大学、年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穷白阶层”(学者定义为受教育水平低、社会发展机会少,生活境遇较差的贫穷白人群体)为主,所以特朗普的胜选也代表了美国中低层民众不满情绪的一次集中宣泄。说白了,就是那些被量宽“打劫”的小企业主、失业下岗工人、中产阶级等给华尔街食人鱼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我所担心的是,根据瑞信的《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大陆拥有3.5亿人民币以上的富豪目前已达11000人,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16年来增加了近100倍,预计到2021年可达15000人。那么,被通胀盘剥的工薪阶层心中作何感想呢?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单月出口已连续七个月下滑。10月出口(按美元计)同比-7.3%,预期-5.9%,前值-10%。进口同比-1.4%,预期-1%,前值-1.9%。10月贸易顺差491亿,预期517亿,前值419.9亿。中国10月出口同比(按人民币计)-3.2%,预期-0.8%,前值-5.6%;进口同比3.2%,预期5%,前值2.2%。
10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5.6,较上月小幅回落0.2。其中,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9.2,回落0.7;新增出口订单指数39.5,回落0.8;经理人信心指数44.8,回落0.7;企业综合成本指数27.4,回落0.2。
在业内人士看来,衡量人民币汇率的强弱,最重要的是进出口。10月贬值并未有效刺激出口,表明人民币并未被低估。基数效应和整体外需不能解释10月出口表现弱。上年10月进出口基数较低,理论上有利于今年10月的进出口数据。而贸易顺差之所以能高于9月,或许还隐藏着资本流出的悬疑,即在资本管制有所加强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企业选择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先将人民币转移境外,再换汇美元规避汇率风险。
世界主要经济体都纷纷选择寻求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双边或者多边安排,目前在WTO备案的各种FTA多达277个,这种碎片化的贸易模式势必引致贸易的大量转移以及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链条的断裂。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所遭遇的FTA贸易转移冲击无疑是最大的。
然而,比FTA更具杀伤力的应当是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不少国家还有意识地将保护主义不断渗透到技术性贸易如法规、标准、政府采购与合格评定程序等措施之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实施了145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有近21项新措施出台,月均新措施数量为2009年世贸组织开始监测贸易限制措施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反补贴最多的国家。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来自21个国家(地区)发起的91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同比上升44%;涉案金额109亿美元,同比上升90%。中国的钢铁、铝业和光伏等领域成为遭受国外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人民币破7?资本外流加速
最近金融市场流传着两个堪称经典的网络新成语:人无贬基,中或最赢。
据说它来源于有关方面掷地有声的表态:
“人民币不具备贬值基础”6.2,
“人民币不具备持续贬值基础”6.7,
“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贬值基础”6.8,
“央行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出现急剧大幅贬值”6.9,
“中国或成人民币贬值的最大赢家”,7时代
个人认为,“人无贬基”把那种身子骨儿很虚但嘴上牛逼哄哄的劲儿提炼出来了,而“中或最赢”的一个“或”字更是抒发了“中国梦”的爱国情怀并留足了退路!。
11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调贬181个基点,报6.9085元,为日来首次跌破6.90。隔夜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交易已率先跌破6.9,续写逾八年新低。
24日,在岸人民币跌至6.9270,收盘价报6.9189,较前收盘价跌261基点;进入夜盘交易,截至18时,报6.9178。
24日早间,离岸人民币最低跌至6.9650元后出现反弹。截至北京时间18时,报6.9422,较前收盘汇率涨122基点。两地人民币汇率价差收窄至250基点以内。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正双双逼近“7”元大关。
有人说,自特朗普当选以来,日元已下跌超8.45%,欧元下跌4.27%,澳元下跌3.82%,仅过去一周来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4.9%、韩元贬值4.1%、印尼盾贬值2.6%、菲律宾比索贬值2.3%、印度卢比贬值2.1%。而人民币的跌幅只有2.08%:这是不是强势美元惹的祸?看看美元指数和美元兑人民币离岸市场价的曲线对照图?没这么简单。
至于“双錨定位”,2015年中国制定了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汇率机制,今年“十·一”又被IMF纳入SDR货币篮子,为什么还要看美元的脸子呢?那是因为美元是全球占2/3的最重要储备货币,全球石油、黄金等主要大宗商品包括中国外汇储备也都是以美元计价为主,我们不搞美元比,又搞那个比呢?
那么,人民币贬值是否会持续呢?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声称,我国30年来都是经常项目顺差,顺差目前依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也是数一数二,另外还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加上强大的政府执政效率、政策资本管制,因此我国的汇率不会大幅贬值,根本没有这样的先例存在。
而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批评说:有学者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因此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但作为外汇储备第三大国的俄罗斯,货币也曾大幅贬值。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的问题在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超过FDI的一倍以上,其他各种投资导致的外汇流出规模超过流入规模,外汇储备在减少。更进一步讲,外汇储备不断增大曾经是人民币升值的理由,现在外汇储备持续减少,应该成贬值的理由吧。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国内投资机会的减少、回报率在下降、风险在加大的时候,意识到房地产投资获得的巨大收入应锁定时,最终都会把目光投到换汇上。如今,热钱出境的动机似乎越来越强烈,这导致了本币贬值的预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轮热钱宣泄的威力。既然人民币升值持续了九年,那么,贬值所持续的时间怕也不会太短。
易宪容认为:虽然中国一直在强调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基础的主要参照是一篮子货币。但美元汇率则是市场民众考虑手中持有的人民币是否贬值的主要参照系,当前不少企业及居民正通过不同方式让手中的货币不贬值,比如兑换美元、涌入香港买保险和房产、企业通过地下钱庄和虚假贸易转移资金等。在特朗普上任之后,预计美元强势是一种趋势。国内资金越是千方百计地流向国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越是会贬值。特别是政府对外汇流动管制越严厉,更会强化国内资金流出的动机。汇率贬值强化增加了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风险。如果中国官方不改变当前人民币汇率双重定位锚的思路,实际上让人民币汇率处于较大的风险中。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同样认为,当前汇率形成机制会不断地逼着看好人民币、愿意持有人民币的企业和个人(人民币多头)面临汇率损失,看空人民币的企业和个人则是不断地得到鼓励。这种对人民币多头非常不利的汇率形成机制要尽快改,改得越晚资本流出压力越大,最终可能会形成资本流出加剧和贬值预期升级的恶性循环。
现在还只是非居民在放弃人民币资产,单边人民币贬值预期再持续下去,本地居民也会被迫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资本流出会进一步放大。不少有美元债务的企业早在上半年就已经开始加速还债。未来,这些企业会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将以前人民币升值通道中的外币贷款、国内资产,逐渐转化成为外币资产、国内负债。“
按照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前三季度表面看表现强劲,人民币汇率应该走强才是,但这个6.7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拉动,
这类投资很难带动外资进入中国,所以对汇率的支撑作用实际上并不大。衡量人民币汇率的强弱,最重要的是外贸。但我们的进出口却是下降的。随着中国物价水平、劳动力成本、以及环境、资源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中国的制造比较成本优势已受到各方的显著挤压。未来1到3年的短周期中,人民币汇率仍将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做出这个预测的背后更重要是各国的经济对币值的一个支撑。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信用评估部总经理蔡红标指出:近两年来,外汇储备处于持续减少中,由此带来的外汇占款也出现相应下降。根据央行数据,两年不到,外汇占款减少了44250亿元。这意味着基础货币减少了44250亿元,如果以5倍的货币乘数计算,则经济体中减少了22万亿流动性。如此巨大的流失,决不是靠逆回购能解决的,甚至也不是降准能解决的。
央行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即加息0.75个百分点,虽然对国内的融资环境构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对于汇率的止跌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二是后发制人,尽可能地为国内经济复苏赢得时间,但很难消除汇率的中长期颓势。在当前大宗商品连续上涨、通货膨胀已显露苗头时,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央行需要小步快走。
央行数据显示10月官方外汇储备31206.55亿美元,较上月减少457亿美元,9月份为下降187.85亿美元,继续刷新了5年以来官方外汇储备新低。中国央行10月末外汇占款环比下降2679亿元,至22.6万亿元。10月外汇占款连续第12个月下滑,但降幅较上月的3375亿元有所收窄。10月银行结售汇逆差984亿元人民币,前值逆差1897亿元。10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685亿元人民币,前值逆差1793亿元。三季度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净流出23.15亿美元,这也是该数据自2012年公布以来首次出现净流出。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6.79亿美元。
中国每个月的外汇储备和银行外汇占款出现趋势性下滑,以及银行结售汇每月维持逆差都显示了市场供求关系已完全失衡。渣打预计中国资本流出将会延续。估值变动或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尽管如此,美元普遍强势背景下中国决策层或减小汇市干预力度,利用人民币篮子汇率稳定市场预期并运用资本帐户管制以避免过度资本流出。
结售汇逆差显示市场对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开放资本项目,结售汇逆差总规模较小说明资本外流的压力尚未触及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的承受极限,同时国民亦尚未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恶化为货币危机预期,对于人民币汇率,重要的是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企业和民众的购汇规模,贬值预期是否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危及国际收支基本安全。监管当局其核心利益是保证外汇储备有足够的能力确保人民币的波动不失控。在目前的市场预期和调控基调下,即使美元回落,人民币随之反弹的概率可能也是比较低的。
地方债预警施压基建 明年二季经济压力凸显
1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对于我国当前超过17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以及超过8.6万亿的地方或有债务可能出现的风险,给出了应急处置方案。业内人士称这个预案相当于美国地方政府破产法。
虽然中国出台了超10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但地方政府债务从2012年底到2015年末,3年时间增加了约6.38万亿,同期中央政府债务只增加了约1.23万亿。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仅为5.9%;支出增速却为10%。而全国财政债务付息支出同比激增41.2%,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远超去年全年总额。
一些经济大省也是负债大省。
截至2015年底,江苏省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高达10556亿,高居榜首,成为首个破万亿的省份。山东、浙江和广东三省紧随其后。贵州在2013年6月底的地方政府债务为4622亿元。而到2015年底,这一数字已高达9135亿元,一年半时间几乎翻番。负债总额位居全国第五,与经济总量最大的广东省相当。而其负债率也从超60%
“红线”的67.45%,急升到
86.98%,高居各省之首。此外,云南、宁夏、辽宁等地的负债率也位居前列。而以北京为例,截至2013年6月底,以土地出让收入为来源的负债高达3601.27亿元,占其债务总额的比例超过55%。
根据《预案》要求,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划分为&#8547;级(一般)、&#8546;级(较大)、&#8545;级(重大)、&#8544;级(特大)四个等级,相应实行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对于&#8547;级、&#8546;级债务风险,主要由市县政府立足自身化解;对&#8545;级、&#8544;级债务风险,省级政府可依据市县政府申请予以适当救助;当地方政府出现极大风险时,中央政府可适当指导。该预案明确:“地方政府对其举债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
同时强调要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最轻的&#8547;级债务风险事件,是指单个市县政府本级的债务出现实质性违约,或者是支付了债务本息,政府就没有足够钱来保障必要的基本民生支出,以及政府有效运转。而最严重的&#8544;级债务风险事件是指:省级或全省15%以上的市县无法偿还债务本息,或是全省地方政府债务本金违约金额占同期本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应偿本金10%以上,或者利息违约金额占同期应付利息10%以上。
发生&#8547;级以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后,应当适时启动债务风险责任追究机制,省级政府应当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处置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属于在本届任期内举借债务形成风险事件的,在终止应急措施之前,政府主要领导不得重用或提拔;地方政府应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问责;银监部门应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追责。依纪依法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属于已经离任的政府领导责任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
启动财政重整还包括处置政府资产、申请省级救助、加强预算审查、改进财政管理等诸多举措。一旦市县启动了财政重整计划,就要求通过压缩政府公用经费、控制人员福利开支、清理各类对企事业单位的补助补贴、调整过高支出标准、暂停土地出让收入各项政策性计提等重整措施来实施。这些措施本质上是区别于以往的“借新还旧”
财政重整期内,除了“保民生、保运转”外,视债务风险等级,其他财政支出应保持“零增长”或大力压减。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不一退”,即不得新批政府投资计划,不得新上政府投资项目,不得设立各类需要政府出资的投资基金,已经设立的应当制定分年退出计划并严格落实;二是“削减经费”,三是“缩编裁员”,四是“清理补贴”,另外,地方政府还得暂停土地出让收入各项政策性计提。处置政府资产包括各类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国有股权等,
虽然上述举措会带来短期的阵痛,但最终会调整重整地区的市县经济发展结构,有利于债务规模和偿债能力匹配,恢复财政收支平衡状态。然而,在“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财政收入薄弱地区的债务风险化解却仍然是无解难题。
2014年的43号文曾引发地方融资断崖式收缩,但2015年至今,中央迫于“稳增长”压力,某种程度上默许地方政府举债建设,包括PPP和一些政府性基金,都是以变相的新形式在奉行政府债务扩张。2016年底,预案终于为这一轮“拉抽屉”画上句号,反映了上层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态。
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公共咨询事业部总监董彬认为,“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支的矛盾加大,对部分地区来说,入不敷出已是常态。”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永刚认为,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几乎普遍具有举债偏好,背上了越来越重的债务包袱,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的债务约束软化,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转移或者化解债务;二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而各种支出快速增加,只能通过借债来弥补财政赤字。
天风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宋雪涛表示,“从目前来看,追责机制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政府未担保的城投类债务规模扩张。”
由于《预案》明确了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出具的担保、承诺函等无效,地方不承担偿债义务,对于地方政府未担保的城投类债务,风险会更多地体现在城投债的定价中。当城投债刚兑无人兜底后,2017年地方债置换完成后不确定性上升。
截至2015年年底,浙江、河南、湖南、黑龙江4省在基础设施建设筹集的235.94亿元资金中,不同程度存在政府对社会资本兜底回购、固化收益等承诺。“地方政府提供的承诺函、担保函的作用不仅是担保,还具有增信作用。对此须严密关注。”分析人士认为,一些PPP项目不规范,不少项目基金都是明股实债,以财政资金作为风险兜底的劣后资金,实质上是地方政府变相举债。财政部相关政策明确要求,严禁借PPP项目保底承诺、回购安排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
调控加码已令整个楼市销售降温,房地产投资一季度后回落是大概率事件;由于政府融资和准财政资金是基建投资和稳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这个预案将对地方投资基建形成下拉力量,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将在明年二季度凸显。
11月19日,人大国发院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显示,2017年,中国的债务危机已到临界点,政府及政府背景企业债务风险成为防范债务风险的核心。宏观经济将面临七大困境,从债务视角看,中国目前稳增长的路径依然是“债务-投资”驱动模式,这决定了2017年中国总体债务仍将攀升,考虑到债务期限结构,年初或是需要警惕的“明斯基”时点。
楼市调控“回头看” 央行拧紧资金池“水龙头”
10月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表现出决策者对房价快速上涨的担忧。防风险或取代稳增长成宏调首选。
武汉、深圳、杭州等地近期不断“加码”调控,
必须一提的是,此前调控后杭州和武汉房价环比涨幅仍较高,武汉是近来第三次加码,杭州则是第四次。业内解读,这波调整的前提是谁冒尖谁负责。对之前玩虚的走过场的城市管理者而言,看不清本轮楼市调控“实质大于形式”这个大局,你就“洗洗睡”吧!
滚滚雷声之下,是干打雷不下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呢?
正面的数据有:
10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幅1.1%,相比9月份1.8%的增幅有明显回落态势。房价环比涨幅收窄的城市达45个,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开始减少,下降的城市有7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
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1.3%,分别比9月份回落2.8和1.0%;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8%,分别比9月份回落2.9和1.1%。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9%,比9月份回落0.3%;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5%,比9月份回落0.3%。
与10月上半月比,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下半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除深圳和成都2个城市继续下降外,北京、天津、上海、厦门和郑州等5个城市也由升转降,降幅在0.1至0.4%之间;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其余7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进一步回落,回落幅度在0.4至3.3%之间。
不大正面的数据有
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6%,增速比前9月提高0.8%,连续3个月回升;尤其10月当月增速甚至达到了两位数,同比增长13.5%,为2014年5月以来的最高增速。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8.1%,增速提高1.3%。土地成交价款6764亿元,增长16.7%,增速提高3.4%。
商品房销售额91482亿元,增长41.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513亿,其中,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1684亿,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891亿,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比例达75%。
11月下旬,福州、广州、武汉等城市接连拍出高价地块。福州4宗地超3万元的单价成交,武汉5个地块触动“熔断机制”仍然诞生了总价为110亿的单幅地块。广州共催生7个区域“地王”,长沙也以180%的溢价率诞生“地王”,
9240.8元/平米的单价刷新了长沙的最高纪录。北京在设置最高限价的情况下,开发商触动了“住宅全部自持”的条款。
图片说明 日,江苏省南京市,土地市场迎来猴年首拍,竞拍现场争夺激烈。
对于所谓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的速冻,根据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多系地方政府在网签备案环节做了手脚,要么是用不给网签来掩盖真实的成交量,要么是暂时限制高价房入市来拉低成交均价。这样看来,宏调只是作秀的权宜之计的判断,令按揭贷、开发投到高价拿地并未受到影响就好解释了。
但欺骗舆论毕竟也是双刃剑,这样的声势造久了,毕竟也会引来观望并影响预期。再说此轮调控主力由央行取代打酱油的住建部,也算抓到症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企业自有资金仅占不到15%。有鉴于此,金融部门联手封杀违规进入房地产的各路资金,预警信号频发。
10月21日,银监会召开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要求银行规范各类贷款业务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
10月28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实行房地产、过剩行业公司债券分类监管的函》,明确房地产企业的公司债募集资金不得用于购置土地。同时,该规定还细化了房企发债的准入门槛。
11月4日,银监会向相关银监局下发了针对16城银行的房地产相关业务专项检查紧急通知。检查要点有五方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的调控执行情况;与房地产中介和房地产企业开展业务的管控情况,包括首付贷、零首付等问题;涉及房地产业务相关的贷款,如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房地产开发上下游企业贷款等情况;理财是否违规进入房地产;
以及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情况。
11月8日,央行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要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下一步要关注实体经济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
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企业债券审核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意见》,要求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用于商业性房地产项目。
11月4日,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不动产投资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自查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类保险机构应当就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情况开展自查,明确保险机构不得投资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包括一级土地开发),不得向不动产投资项目提供无担保债权融资,不得投资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或者投资未上市房地产企业股权(项目公司除外)。保险机构以债权、股权、物权方式投资的不动产,其剩余土地使用年限不得低于15年。
国家有关规定假若当真执行,当银贷、委贷、信托、理财、险资、公司债、企业债等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等不得用于缴付土地竞买保证金、定金及后续土地出让价款时。当三七、二八等配资回归为自有资金拿地时,我不相信还能重演火拼“地王”一幕,当首付贷、消费贷、尾款垫资等被严格取缔和提高首付去杠杆之后,我也不相信居民中长期贷款能占到新增贷款的过大份额。
很多人站在道德高地上书生气地用经济规律来要求房价理性回归为刚需居住型属性,我却怀疑央行报告判断“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关联在一起”的叙述背后,其调控的真实目的与现实目的,很有可能是高层既要“防止资产泡沫扩大”,又要“防止存量资产崩盘”。这样看来,在高房价上维稳,稍有山高水急,便缺乏定力地意图以房地产救中国来再酿更大的金融风险,也不是很难想象的事吧?
结尾一句话,相信政府已无政策腾挪空间,产能过剩行业应彻底摒弃计划经济的思路与做法,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去产能而不是压产量,不要甘做三陪与发改委工信部唱那些误人误己的“后庭花”了。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771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本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