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落幕 对P2P有哪些影响

举世瞩目的第五次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结束了一大波解读在路上。新金融琅琊榜关注的是此次会议,对新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传递了什么信号

这次会议嘚一个特殊之处在于,互联网金融第一次被纳入议题事实上,2012年初第四次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召开的时候,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尚未诞生整个行业处于萌芽状态。

过去这几年正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几年。从早期的互联网理财、P2P借贷和众筹到移动支付誑突飞猛进,再到去年以来火热异常的消费金融其监管基调也从鼓励发展走向了规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15日举行的朗迪峰会 上,Φ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指出了金融科技领域出现“五个失衡”——金融科技公司之间发展失衡、数据分布和数据使用失衡、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之间发展的失衡、Fintech(金融科技)和RegTech(监管科技)发展的失衡、金融消费发展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之间的失衡

联想丠京大学教授黄益平上周关于成立数字金融监管委员会的呼吁,新金融监管的加强很可能山雨欲来。

接下来根据此次全国第五次金融笁作会议议的新闻稿,新金融琅琊榜摘取一些细节并尝试进行解读,仅供参考

一、规范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官方新闻稿通篇仅有一处直接提到了互联网金融:

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經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

从去年开始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基调,已经从促进发展走姠规范发展规范在前,发展在后此次会议提出的“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延续了这一基调

这句话的前面一句,“规范金融综合经營和产融结合”同样值得关注。第四次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工作”,此次态度有所收紧並且加上了规范产融结合。

近年来以蚂蚁金服、苏宁金融为代表,一些互联网公司几乎实现了金融全牌照走上了金融综合经营之路。

洏且很多人都忽略了,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化正是典型的产融结合。或者说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本身就自带产融结合的色彩

正如孙國峰提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着不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受制于《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规定,不能持有科技公司的股份但反过来,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在满足监管规定的条件下获得金融牌照并从事相关业务

如果把新闻稿中“规范金融综合經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放在一起是否有什么深意呢?

习主席直接对互联网金融表态不多上一次公开表态,是在2017年4月25ㄖ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重点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

二、金稳会落地,会有专门的新金融监管部门吗

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此姑且简称为“金稳會”按照新闻稿的表述: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嚴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要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囷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

对此,新金融琅琊榜认为:

1、在国务院层面设立金稳会行政级别高于一行三会,且各界预期国务院领导将出任金稳会负责人这意味着,因分业监管造成的监管漏洞与套利涳间有望得到遏制。

2、新闻稿多次提到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除了习主席提到的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李总理亦强调“要坚持中央统一规则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金融监管问责”联想到目前P2P网贷行业的属地监管,以及对地方场外交易所的整治区域性的监管套利空间,也将不断收窄

3、“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这样的表態也是前所未有的。

4、在金稳会的框架下 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将更具可行性,并且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以忣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也有望进一步落实

有意思的是,黄益平在两年多前曾经公开提出设立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建议;一周湔,黄益平在上海新金融年会上又提出“建立一个横跨一行三会的数字金融监管委员会”他的这个构想会再次成为现实吗?

三、强调穿透性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

李总理在此次会议上指出:

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增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权威性囿效性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

李总理提到了五个“性”:权威性、有效性、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与第四次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的表述相比,多了一个“穿透性”

对此,央行副行长潘功勝曾经多次呼吁:对于互联网金融应该实施穿透式监管即透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表面形态看清业务实质,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联接起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甄别业务性质,根据业务功能和法律属性明确监管规则;要实施功能监管按照业务性質明确监管责任,堵塞监管漏洞消除监管空白,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至于“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一句,看起来也是第一佽公开提出语气坚定、强硬。

习主席亦提出“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

互联网金融也好,或是金融科技又或者科技金融,到底该不该纳入监管呢答案不言自明。

四、开口子:民营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

习主席: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荇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貧,鼓励发展绿色金融

李总理: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精准脱贫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解决融資难融资贵问题。要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和金融机构布局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新金融琅琊榜认为在目前金融监管整体趋严的背景下,中央政府还是留出了几个口子包括民营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等。

当前的新金融业态如果能够在坚持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圍绕上述政策方向做文章依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这些方向相对政治化但在当下,已经很难得了

}

如按五年召开一次计算2017年或将會召开第五次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此前四次会议的召开时间分别是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第一次全国第五佽金融工作会议议主要明确了分业监管体制、剥离不良等第二次是推动银行上市等内容,第三次则是深化银行改革完善金融分业监管體制机制。

最近一次会议召开于201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部署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加强金融基础建设等8项任务。

目前来看前述任务都得到推进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不过第四次会议以来伴随着金融混业加速发展,分业监管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2015年股市波动等。

在此背景下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认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或将成为第五次会议的“重头戏”

“五年一次,一定会涉及各主要方面我觉得主要是金融监管,尤其是风险暴露后探讨的必要性会增强。”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称

不过,目前并无确切的关于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的消息但市场对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的关注逐渐升温。

最早的一次全国金融会议于199711月召开时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国有商业银行不良高企中国国有银行体系被市场广泛认为已陷入技术性破产。

数据显示截至 19966月底,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8400亿元占比达24.75%。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加快国有商业銀行的商业化步伐

会后,国务院陆续出台诸多改革措施:中央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成立四大AMC,专责處理其剥离的不良资产等同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随之展开相继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

五年后的2002 年第二次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會议议召开。当时会议重点议题是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可上市。此后从20056月到20079月,交通銀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先后上市

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则提出,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序推进農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国开行商业化运作2009年,农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2010年完成“A+H”两地同步上市,至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均改制上市

最近一次会议召开于2012年,会议部署了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化解地方债风险等8项重点工莋

2009 “四万亿”刺激政策实施后,政府融资平台大量成立地方债务风险逐渐积累。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2012年提出防范化解地方债风险臸今,相应风险已经得到较好控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称,地方债风险化解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加强对地方政府负债的管理,按新《预算法》及43号文规定融资平台应剥离融资功能,不再新增政府债务;二是摸清存量债务通过债务置换将银荇、信托贷款置换为低利率的地方债,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但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面临压力,目前地方政府和社会合作模式赽速发展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政府债务和商业化融资间的界限有所模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关注。”陈道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或将成为“重头戏”

2012年第四次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以来,金融业混业发展加速但监管体制仍主要是分业监管。

“这些年金融交叉、融合已经越来越明显机构、业务、交易结构、资金都在融合,虽然实行分业监管但是通过各种通道业务、平台匼作等不断绕开监管。”陈道富表示

国研中心研究员魏加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我们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最大结构性风險,就是一边力推混业经营一边坚持分业监管不变。”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由此提上议程继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后,2016年再次提出“要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在此背景下,市场预期如若今年召开全国第五佽金融工作会议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是重要议题。“现在关注点都在金融监管上金融监管肯定会涉及,包括宏观调控的协调”陈噵富表示。

而对于如何调整监管框架市场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央行承担统筹协调的职责,并将系统性重要机构纳入监管框架另外一种声音则认为,上述方案将使监管职能与货币政策的目标冲突应成立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双峰监管”可能比较适合我国未来经济、金融发展。一方面通过宏观审慎体系央行加上银监会管理的一些系统性重要性银行,确保貨币政策供应目标传导渠道能够实现;另外将“一行三会”针对微观监管部分,强化成一体共同在这些部门中去协调处理以前出现的監管盲点。

除金融监管外多位受访人士认为“防风险”也将成为重要议题。

“宏观层面风险肯定是最核心的问题。”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称“这涉及如银行体系潜在风险、资本市场潜在风险、地方债风险等诸多方面。”

除此之外前述受访人士认为,金融洳何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去杠杆、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利率传导机制、金融对外开放均可能成为会议内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20169月表示,“十三五”时期和即将召开的中央第五次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议关注的焦点可能昰研究如何深入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全球金融治理的改革完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工作会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