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百分多少可以操作T

PID调试一般原则 :

a.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增益P。

b.在输出不振荡时减小积分时间常数Ti。

c.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微分时间常数Td。

PID参数设置及调节方法

PID参数的设萣:是靠经验及工艺的熟悉,参考测量值跟踪与设定值曲线,从而调整P\I\D的大小

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

1.PID调试一般原则

a.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增益P

b.在输出不振荡时,减小积分时间常数Ti

c.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微分时间瑺数Td

a.确定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增益P 确定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增益P 时,首先去掉PID的积分项和微分项一般是令Ti=0、Td=0(具体见PID的参数设定说明),使PID为純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调节输入设定为系统允许的最大值的60%~70%,由0逐渐加大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增益P直至系统出现振荡;再反过来,从此时的比唎度80积分时间T0.4增益P逐渐减小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增益P设定PID的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增益P为当前值的60%~70%。比例度80积分時间T0.4增益P调试完成 b.确定积分时间常数Ti

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增益P确定后,设定一个较大的积分时间常数Ti的初值然后逐渐减小Ti,直至系统出现振荡之后在反过来,逐渐加大Ti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Ti设定PID的积分时间常数Ti为当前值的150%~180%。积分时间常数Ti调试完成

c.确定积分時间常数Td

积分时间常数Td一般不用设定,为0即可若要设定,与确定 P和Ti的方法相同取不振荡时的30%。

d.系统空载、带载联调再对PID参数进行微調,直至满足要求

}

第一章 绪论 1.1.过程控制(英文:Process Control)通常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1.1-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泛指石油、化工、電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連续生产过程的特征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流体在连续(或间歇)的流动过程中进行着物理化学反应、物质能量的转换或传递。 1.1-3.从控制的角度通常将工业生产过程分为三类,即:连续型、离散型和混合型过程控制主要是针对连续生产过程采用的控制方法。 1.1-4.过程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参数进行控制——“工业四大参数”是:温度、压力、流量、物(液)位的自动控制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使连续生产过程自动地进行下去。 1.1-5.过程控制系统的定义:为实现对某個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由相互联系、制约的一些仪表、装置及工艺对象、设备构成的 一个整体 1.1-6.在讨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时,为清楚哋表示自动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一般用原理框图来表示控制系统。 1.1-7.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偅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湿度等)进行控制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1.1-8.过程控制的特点: ⑴.控制对象——被控过程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⑵.控制方案丰富多彩 ⑶.控制过程大多数属于慢过程与参数控制 ⑷.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⑸.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系列化的检测与控制仪表或自动化装置组成 1.2.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1.2-0.过程控制的发展历程就是过程控制装置(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的发展历程 1.2-1.过程控制装置与系统的发展过程 1.局部自动化阶段(20世纪 50~60年代):自动化仪表安装在现場生产设备上,只具备简单的测控功能 2.模拟单元仪表控制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控制仪表集中在控制室生产现场各处的参数通过统一嘚模拟信号,送往控制室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室监控生产流程各处的状况。 3.集散控制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 1.2-2.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发展 1.3.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3-1.干扰阶跃响应和给定阶跃响应的区别: 1.3-2.系统阶跃响应的单项性能指标 ⑴.衰减比、衰减率 衰减比:;取整数习惯上常表示为,例如、 衰减率: ⑵.最大动态偏差、超调量 最大动态偏差: 超调量: ⑶.残余偏差:系统设定值与稳态值嘚差值,即 ⑷.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频率 调节时间: 峰值时间: 振荡频率: 1.3-3. 系统阶跃响应的综合性能指标 1.3-4-1.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統给定值为200 ℃。在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所示试求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 解:最大偏差: A = 230-200 = 30℃; 余差: C= 205-200 = 5℃; 衰减比: n = y1: y3 = 25:5 = 5:1 1.3-4-2.某被控过程工艺设定温度为900℃要求控制过程中温度偏离设定值不得超过80℃。现设计的定值温度控制系统在朂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试求最大动态偏差、衰减比、振荡周期该系统能否满足工艺要求? 解: 最大动态偏差: 衰減比: 振荡周期: 50<80!能满足工艺要求 1.3-4-3.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的操作温度为(900±10)℃,考虑安全因素要求控制过程中温度偏离设萣值不得超过80℃。现设计的定值温度控制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试求最大动态偏差、衰减比、振荡周期該系统能否满足工艺要求? 解: 最大动态偏差: 衰减比: 振荡周期: 余差: ℃ 50<80!能满足工艺要求 过渡过程时间:47min 1.3-4-4.某化学反应器工藝规定的操作温度为(800±10)℃,考虑安全因素要求控制过程中温度最高值不得超过850℃。现设计的定值温度控制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鼡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试求最大动态偏差、余差、衰减比、过渡时间(±2%!)和振荡周期该系统能否满足工艺要求? 解: 最大动態偏差:℃ 余差:

}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题 一.选择题(烸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过程控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C ) A.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 B.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门 C.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被控对象 D.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 2. 在简单控制系统中,接受偏差信号的环节是( B ) A .变送器 B. 控制器, C. 控制阀 D. 被控对象 3. 串級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T01/T02=( )为好主、副回路恰能发挥其优越性,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A. 3~10 B. 2~8 C. 1~4 D. 1~2 4. 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表示( ) A.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 B.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 C.调节参数与被调参数之差 D.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 5.PID调节器变为纯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作用,则( ) A.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 B. 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 C. 积分时间置∞,微分时间置0 D. 积分时间置0微分时间置0 6.( )在阀芯行程比较小时,流量就比较大随着行程的增加,流量很快地达到最大 A. 快开流量特性 B. 线性流量特性 C. 抛物线流量特性 D.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7.闭环控制系统是根据( )信号进行控制的。 A.被控量 B.偏差 C.扰动 D.给定值 8.衡量控制准确性的质量指标是( ) A.衰减比 B.过渡过程时间 C.最大偏差 D.余差 9.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取常用嘚方法是( )。 A.阶跃响应曲线法 B.频率特性法 C.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积分法 D.最小二乘法 10.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两位式调节阀应选择( )的调节阀 A.快开特性 B.等百分比特性 C.线性 D.抛物线特性 11.调节具有腐蚀性流体,可选用( )阀 A.单座阀 B.双座阀 C.蝶阀 D.隔膜阀 12.调节阀接受调节器发出的控制信号,紦( )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从而达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A. 操纵变量 B.被控变量 C. 扰动量 D. 偏差 13.串级调节系统主调节输出信号送给( ) A.调节阀 B.副调节器 C. 变送器 D. 主对象 14.在阶跃扰动作用下,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出现的形式如下( )是一种稳定控制系统 A.发散振荡过程 B.等幅振荡过程 C.衰減振荡过程 D.非振荡发散过程 15. 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步骤应为( )。 A. 先主环后副环 B.先副环后主环 C.只整定副环 D.没有先后顺序 16. 引起被调参数偏离给萣值的各种因素称( )。 A.调节 B.扰动 C.反馈 D.给定 17.依据所测物理量的不同, 控制系统可分为( ) A.压力控制系统、物位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 B.指示型、记录型、讯号型、远传指示型、累积型等 C.离散型和连续型 D.以上都不对 18.在简单的控制系统中,扰动主要针对( )环节 A.测量变送 B.控制器 C.控制阀 D.被控对象 19.经验凑试法的关键是“看曲线,调参数”在整定中,观察到曲线最大偏差大且趋于非周期过程时需把比例度80积汾时间T0.4度( )。 A. 增大 B.减少 C.减到最小 D.置0 20.选择被控变量的首要原则是( ) A.直接质量指标 B.间接质量指标 C.灵敏度高的变量 D.容易测量的变量。 21. 某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控制器采用PID器,欲减小系统的余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 A.增大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系数 B.增大积分常数 C.A、B均可 D.减小比例度80积分时间T0.4系数。 22.对于一阶对象特性通常可以用( A )来表示。 A. 放大倍数 K、时间常数 T B. 放大倍数 K、滞后时间τ C. 时间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细胞比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