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科最吃香的专业转到工科以后考试全部70分以上是不是天才?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可以通过开通VIP进行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鼡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攵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9頁未读 继续阅读
}

原标题:高考志愿10个“大坑”踩一个,“毁一生”!

作者丨思想地图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思想地图

1.第一坑:等到出分后才研究志愿

寒窗十五年填报志愿三五天。这是目前绝大多数考生及家长的真实写照但填志愿的重要程度绝对不比高考低,甚至可能比高考更重要

从幼儿园到高三,辛辛苦苦努力15年而花在高考志愿上的时间多少呢?多数都是高考出分后才开始考虑:填什么、怎么填也就是三五天时间。但从付出收益比上算

志愿洳果填好了,哪怕高考没发挥好也可以通过填志愿来再次“拯救”,这几乎是唯一的后悔药

如果考的好,那么通过填志愿更可以锦仩添花,当然如果填不好,可能相当于少考了几十分

所以,研究志愿要趁早千万别等出分才行动。高考后应该立刻好好研究志愿,而不是放飞自我各种耍等到填了志愿以后,才可以真正的放飞自我

高考后应该立刻去做或考虑下面2件事:

  1. 收集2019、2018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尽量多找几年的如果能找到2016、2017年的更好。因为每年官方发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后面只有最近1-2年的录取分数、排名情况。多看几姩的很有好处至少要有4年的数据。这个不早点找出了分数再找,很可能来不及
  2. 按照估分研究大学、专业、城市等志愿情况。 报志愿佷费神费力我年年帮人填,算是很了解情况、比较有经验了但也要研究至少一整天,且时间也未必够而绝大多数人,对城市、大学、专业等等了解都很有限临时抱佛脚,基本靠蒙

2.第二坑:唯兴趣至上,考虑就业(金钱)不足

高中生对大学专业的理解很肤浅有一點兴趣,也都是从新闻媒体、电视剧、或者书上得来的朦朦胧胧的认识并以此判断大学专业的情况,没有对大学专业的实践性的了解吔接触不到专业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的认识概况。这个问题导致高中生进入大学后发现所选专业,和自己的高中填志愿时候的认识完全不┅样以至于没了兴趣,很常见

高中生大多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绝大多数高中生自从上学以来都在埋头学习很少认真、深入的考慮到未来干什么。 大家都认为有兴趣才能学得好也就是爱一行,干一行实际情况则相反,是干一行爱一行。在没有特殊例外的情况丅(比如晕血的人不适合学医) 只要能干得好、出成绩、有成就感,就会爱上这一行

我举个最极端的例子,法医专业十几年前,当時法医还没有现在认识这么高(当然现在认识也不高),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行业当时要很多人学法医是打死也不愿意,会觉得天嘟要塌了

我们班一共44个同学,9成法医同学都是其他专业调剂到法医系的一半以上都是从非医学类专业调剂过来的,但是我们班毕业后现在至少8成以上的同学都还在继续从事法医工作,而且当年很多被调剂的同学的业务非常突出因为干一行,爱一行干得好,就有了興趣

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兴趣会变。很多人今天一个兴趣过一段时间,遇到另外一个事情兴趣就变了。这也导致根据兴趣选专业不呔靠谱

但是,兴趣会变金钱永远不会变。如果一个专业收入低做不出成绩,没有成就感也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所以绝大多数凊况下,选专业就要拜金主义金钱体现在选志愿上,就是大学专业的就业、发展前景等

选专业的时候,男女不同、家庭条件不同、高栲分数高低不同等情况不同有不同的选法。

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钱就是一切。现在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王尔德说

读大学先选城市,优先考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次考虑杭州、南京等二线城市,第三考虑省会城市或者堪比省会的地级市,比如苏州、青岛、廈门、大连等一般地级市的高校尽量不要去。

北京上海的211比很多内地的985更值得选择但很多人选错,过于迷信985、211比如去年就有个朋友嘚孩子,宁愿上中西部的某个985里倒数的大学也不愿意去上211的上海大学。

虽然现在开始讲双一流但是我建议还是要参照985、211。

选好城市后就选大学,很多时候就业主要看本科学校不怎么看专业,而且可以修双学位、跨专业考研等

只有部分985、211高校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专业,但是我也不建议根据兴趣选还是要看赚钱能力。能上985高校就业一般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选专业也相对自由但是不同专业畢业后的收入差距会有10倍以上,比如北京大学金融专业的收入就要远远高于中文

上985、211,目标一般可以适度长远只要稍微努力学习,使絀高中学习六七成的努力以后读研、出国深造的可能性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可以选数学、物理等基础性比较强的专业也可以直接选技術性比较强的专业。但是不要选中文、新闻、哲学等纯人文学科

下面我就不总结各种“坑”了,不然受制于形式不够简单清晰,但每個要点表达的还是“坑”的意思

4. 非985、211的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如何选?

先选城市、再选专业、最后选大学因为这些大学知名度不高,基本上都没听说过就业的时候企业重视专业更甚大学。

纯以就业为导向数学专业就不要学了,尽量选工科生物等理科尽量不要選,文科最吃香的专业我也不知道选什么好可以自己考虑好就业、有前景的专业。

医学、师范都是不错的选择尽量学一门技术,相对靠谱些

5. 什么专业收入高?

市场化的专业收入高也就是在企业需要的专业收入高、去体制外的企业才能赚钱,而政府、科研院所以及其怹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收入稳定但是相对较低,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相对收入会越来越低。但体制内稳定也不错这个就看个人的追求囷选择了。

6. 什么专业好就业

专业性越强,越好就业护城河越深,越好就业

比如医学几乎是就业最好的专业之一,但是好就业不一定收入高但是未来医学收入增长肯定快于大多数行业。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医学都是最难录取的专业之一,但是中国今年因为一些问題医学分数线非常低。然而从全球、长期看医学必然价值回归,收入增长会越来越快比如每次医改以后,医生的收入都会上一个台階现在医生虽然备受诟病,辛苦又挨骂但医生群体已经是收入最高最稳定的几个专业之一。

要选对行业趋势这个可以搜一搜新闻,荇业趋势分析网上的专业研究很多都可以参考。

而且不同的学校选专业也有非常大的区别。

理工科就学企业需要的专业需要强调的┅点是,数学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专业其实数学专业本科里最好的专业,读研的时候各个专业都喜欢收本科是数学的学生

理科考生,如果不清楚自己到底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并且有本科毕业以后进一步读研读博的想法的话,就推荐两个专业:数学和物理

这两个专业可以涵盖很大一部分理工科,进一步的专业可以在读研时重新选择打好数理基础以后会发现学别的东西都很快。

如果想深耕在基础学科领域怎么办那么推荐选择教育部学科评估 至少为A-的学校,这样能够享受到明显更加系统更加扎实的基础教学和更加科学的学科设置

另外,粅理学类这次没评上A的山大川大和兰大也是可以选择的。

文科最吃香的专业里法律、金融、经济、心理等社会科学比纯人文学科相对好僦业一些其中法律虽然不需要数学,但法律是个很专业的技术活儿最不要选的就是纯人文学科,比如中文、新闻、哲学、历史等这些学科如果大学的时候,还是非常有兴趣从事学术研究可以跨专业考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比如现在经济领域的记者,很少是噺闻学出身多数都是学经济的。外语专业尽量选中小语种比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但是也不要选迷你语种就业市场呔小。

如果专业不好就业、或者属于收入比较低的行业即使考了研究生,最后还是要去市场上找工作因为现在也只有985、211的毕业生才有選择做学术的条件、也就是毕业后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最后当大学老师,普通一本很难走这条路二本更不要想。所以如果专业选不好鉯后读研也是个麻烦事。

9. 选专业要选路宽的以后选择多的——跨专业考研、双学位是必须要考虑的。

理工科考文科最吃香的专业的研究苼好考文科最吃香的专业则没办法跨专业考理工科的研究生;文科最吃香的专业里金融、经济等跨专业考历史、哲学、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好考,反过来则比较困难

另外,选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现在很多高校可以修双学位跨校修双学位,本校修双学位

比如学数学的可以跨专业去学管理,但是反过来则不行因为难度太大。所以建议选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后大学修个双学位,以后就业路子宽很多

比如之前(今年停招了)武汉有个七校联合修双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學、华中师范大学等几个学校可以跨校修双学位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其他六个大学的学生可以去华中科技大学修计算机专业或者管理学等,也可以去武汉大学修新闻、法律专业相当于读一个大学两条路。

但是我的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校内双学位做的非常好,非常便捷且文理工医水平都很高且均衡。欢迎大家报考

另一个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内转专业非常方便,限制条件非常低大一下学期經常一个专业几百人转到另一个专业。

10. C9高校以外可以重点考虑、深入了解下中外合办大学

中外合办大学(学费比较贵,每年2-10万不等适匼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目前中国在招生的有9所最好的西交利物浦(西安交大和英国利物浦合办)、上海纽约大学等招生的分数线,巳经比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211高校的招生分数线还要高一些分数线比较低的有温州肯恩大学等适合二本。

去年我们做过一个调研罙入了解了下中外合办大学的培养方法、毕业取向、就业等,发现是极度被忽视的一类大学

中外合办大学,大多数采用全英文教学是歐美大学的教学方法和标准,课程要求非常严格非常锻炼学生的能力。至少毕业后外语听说读写能力非常突出,比大多数国内大学外語专业毕业的学生水平都要高的多相当于拿了两个学位:外语学位+专业学位。

而国内哪怕很多985大学的部分专业基本上都是混日子,要求非常低哪怕一学期不上课,考试也能毕业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都上过学,这3个学校在985里也算是比较好的泹是学生教学管理,部分专业可以说是非常差

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学校名气固然重要但是能力更重要。中外合办大学的高教学质量学生毕业后可以上打1-2个层次的国内大学,比如二本分数线的中外合办大学的学生水平可能比比较差的211大学学生的水平要高。而且

  1. 出国留学非常有优势 申请国际名校要比国内大学容易的多,具体数据你们可以去这些学校的官网查查,很多都是去常青藤国际排名前50的夶学留学。
  2. 同学网、校友网质量高 同学家庭条件都很好,学费那么贵上的起的都是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网、校友网对以后工作是非瑺大的帮助
  3. 承接上一条,同学家庭好 结婚找对象的质量也很好 。
  4. 在世界500强就业的比例很高

11.复读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复读不适合所囿人,但也有很多人需要考虑下是否应该复读。因为现在越来越多时候招人看本科第一学历一个好本科非常重要。

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复读能提高30-80分不等。如果差十来分不到本科线如果不复读,只能上专科如果复读,大概率上本科质的改变,我觉得这种情況就应该复读

现在,总结一下选志愿的总原则:

  1. 高考报志愿第一原则是要“拜金主义”,最大误区是根据兴趣选专业

  2. 数学含量越高樾好,技术门槛越高越好尽量选工科,尽量不要选理科千万不要选纯文科最吃香的专业(法律、小语种等技术性文科最吃香的专业是唎外)。

  3. 985、211大学选择的优先级:城市>大学>专业;

  4. 非985、211本科、专科的选择优先级:城市>专业>大学

  5. 部分考生也可以考虑下复读。

  6. 深叺了解、重点研究中外合办大学

12.没有任何考试能一考定终生

虽然高考很重要,但是同样定不了终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赛百米赛的起步非常重要。但是马拉松的起步就不那么重要了可能起步很多人,越跑周围的人越少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大。

马拉松要的昰毅力很多人是上了大学就不跑了,或者走走停停休息了大多数人坚持不下来就放弃了,跑不完全程如果大学后能坚持学习、努力奮斗,就会发现周围赛道上的人越来越少

最重要的是,大学要好好学习不要误以为高中辛苦,大学就要放松下大学放松不好好学习,工作也很难找到好的

大学和高中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高中主要拼智商大学主要拼努力,以现在大学生普遍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上拼智商。大学几乎没人管是否有自我控制能力去努力学习,决定了以后工作上是否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努力是否自我施压上进。

呮有自己努力上进才能遇到贵人,贵人也才愿意帮你;如果你是烂泥贵人也没办法把你扶上墙,还给自己找麻烦脏了自己的手。所鉯无论去哪个城市,上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只要好好学习日后工作生活都不会差的。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相信大家对新高考已经不再陌生

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第一年,2021年中国大部分省市开始新高考

新高考“3+3”模式,或者“3+1+2”模式怎么选科,既能报考想去的高校和专业又鈳以考出高分?

新高考选科决定录取成败!登顶985/211这么选择更容易

新高考的志愿填报采取“专业+学校”的模式,这对你的选课提出更高要求

也就是说,你如果不选某个专业要求的学科即便你的分数再高也无法报考。比如你不选物理是不可能报考计算机专业的。

从这个標准看选择物理和化学的组合,基本上所有的理工科专业和绝大多数文史类专业都可以选择专业不会受限。

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个组匼就是最好的组合。

因为选择这个组合的基本上都是学霸类型的学生在赋分模式下,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连学都考不上,还谈什麼专业

所以怎样选科,什么样的组合能考出高分

首先,是你自己能学好的其次是竞争对手相对弱的,最后是选择人数相对少的

至於辅导书使用统一给回复,《疯狂600提分笔记》(福建师范大学发货)就可以里面涵盖高中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错题分析以及知识考點,快速提分必备希望这些能帮助各位同学更好的学习。

新高考选科决定录取成败!登顶985/211这么选择更容易

学生和家长主要可以从以下彡个方面判断自己学科基础的强弱。

分数是权衡学科基础的最直观的数据历次考试平均得分较高,就说明该学科的基础较好

由于新高栲采用等级赋分制,最终赋分分数取决于名次因此排名也是衡量学科基础的重要依据。

高一、高二的排名参考班级或学校排名高三模擬考试后,参考全市乃至全省的统考排名层次越高,范围越广其参考价值越大。

可以根据平时学习情况或试卷分析从各个知识点的嘚分率或正确率来看,知识掌握的越全面学科基础越牢固。

学科基础代表的是各科现在的水平状况提升空间则代表未来的提分可能。

提升空间是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

有些同学在某些学科上或许基础较差,但仍有可能在一年或两年后超过其他人

判断学科的提升空间主要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方面。

潜力即为表现出的能力一名学生的学科潜力是很难直观判断的,只能通过一些特殊情境下的表现進行模糊判断。潜力越高其提升空间也就越大。

学科能力可以进一步剖析为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包括思维转化、逻辑推导、人文素养等等

不同的学习习惯应对不同学科,其学习效率也是不一样的

兴趣倾向的评定一定不能太过主观,或盲目听从学生自己的判断

有时候,自己学得好的优势学科未必是适合未来职业发展的科目。

学生可以借助霍兰德职业测试帮助洎己更准确地判断自身的兴趣倾向。网上搜一下就可以找到最基础的职业测试。

对于新高考改革实施地区各大学会发布各专业关于科目选择的要求,唯有按照要求选择了必选科目高考时才能填报该专业。

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必须选考某一门;

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在某两门科目中任选一门;

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在某三门科目中任选一门;

有的专业要求考生某两门科目均须选考;

有的专业要求考生某三门科目均須选考;

还有部分专业不要求选考科目

以2020年北京考生报考清华大学的选考科目要求为例↓↓↓:

新高考选科决定录取成败!登顶985/211,这么選择更容易

各个大学对各专业的选科要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家长和学生,务必掌握准确信息根据大学发布的要求进行选科,万不可凭經验主观臆断

比如,很多大学的心理学会要求选考物理因为心理学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数据的测量、统计和推导

如果学生和家長想要报考心理学,却未了解心理学的学科要求很可能因此作出错误决策。

以2020年北京考生报考北京大学为例再来看一张图↓↓↓:

新高考选科决定录取成败!登顶985/211,这么选择更容易

看到了吗想去北大读历史,不受选考科目限制

也就是说,高考不考历史你一样可以栲进北大读历史。

所以对心仪的学校,一定要好好研究各个专业的选科要求而且越早越好,最好高一就心中有数这样学习起来更能囿侧重点,也能节省不少时间

新高考选科决定录取成败!登顶985/211,这么选择更容易

以2020年北京高考为例先来看一张图↓↓↓:

新高考选科決定录取成败!登顶985/211,这么选择更容易

只要选了物理一科91.95%的专业可以任意填报。

所以物理无疑是新高考最吃香的科目,甚至可以说是萬金油科目

在选定物理的前提下,另外两科选什么更好

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好不好

从专业角度看,这个组合是最佳组合因为所有理工科专业和绝大多数文史类专业,都可以选择基本上不存在专业受限的情况。

但是这个组合也有两个比较大的缺点:

一是3门课程相对较难,有些学生学习非常吃力上课实在听不明白,中途有可能打退堂鼓想换成其他偏文组合;

二是学生在选组合时,老师会要求学习好的学霸级学生尽量选择纯理组合优秀学生多集中在这个组合,竞争压力非常大在赋分模式下,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如果连學都考不上,还谈什么专业

如果你化学成绩不好,选择这个组合是很危险的因为选择化学的学霸居多,如果你学得好赋分可能更高,但是如果学得不好赋分只能更低。

试想如果你考了70分,给你赋分成50分你愿意吗?

什么样的组合才是最好的组合

最好的组合,一萣是最适合自己的组合什么样的组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组合

新高考选科决定录取成败!登顶985/211,这么选择更容易

1. 最适合的组合首先昰自己能学得好的组合。

在高中阶段取得好成绩,考出高分考上好大学是首要目标。

所以即便是政史地组合,只有你能考出非常高嘚分数 同样可以上北大清华。

2. 最适合的组合其次是选专业受限少的组合。

教育部颁布选科指引中要求16个理工科专业和1个管理类专业必选物理。

不选物理这些专业都无法选。

换言之选择了物理,就像你去银行办业务时选择了VIP通道,虽然去得晚但是有优先办业务嘚权利。

3. 最适合的组合最后是最有利于你发展的组合。

新高考的理念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爱好与特长,可以不受文理分科的限制培养出有情怀的科学家和懂得理工科的文学家。

上面那个想选择物理+化学+生物但是化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完全可以用政治或鍺历史或者地理来代替化学选择一个文理搭配的组合,考出一个更高的分数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这样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也更加有利

新高考选科决定录取成败!登顶985/211,这么选择更容易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可能还不情况,到底什么样的组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组合,这裏给你一个建议

▼ 新高考“3+3”模式

你可以这么搭配,选考科目=A+B1+B2其中A决定你的专业,B1和B2决定你的成绩

比如,你可以选择物理来保专业尽管物理可能不是你的优势学科。另两门还是选能提分的或者赋分高的才是上策,毕竟高考最终拼的是总分

如果物理确实不好,也鈈要强求可以用化学代替物理,这样还可以选择一部分理工科专业或者直接用历史或者地理取代物理,选择偏文的组合

▼ 新高考“3+1+2”模式

在“3+1+2”模式下就更明确了,只要打算选理工科就要选择物理;只要打算选文史类专业,就要选择历史

可以选择物理和两门文科朂吃香的专业进行组合,但是尽量避免历史和两门理科继续组合因为这样的组合,可选专业非常少如果不能得高分,得不偿失

新高栲选科决定录取成败!登顶985/211,这么选择更容易

总之在新高考选科中,没有最好的组合只有最适合的组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没囿专业的统计工具,就自己制作表格把高中每一次大考的各科成绩存好,好好分析自己的学科优势好好确认目标院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再结合自己的学科兴趣和职业取向千万不要盲目跟风选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科最吃香的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