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惨滑铁卢,想在股市怎么才能赚到钱赚到钱怎么那么难

原标题:存款增速跌至“谷底”,钱都去了哪儿?

近年来,银行吸储困难,存款增速面临“滑铁卢”。今年6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4%,跌至近40年来的“谷底”。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全国住户存款余额约为68.4万亿元人民币。若按14亿人口计算,中国人均存款余额不到5万元人民币。银行存款“滑铁卢”了?钱都去了哪儿?

投资理财、高房价成存款增速放缓主因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银行存款的增长,也像经济增长,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增速会放慢,而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是,从我国目前出现的存款增速放缓情况来看,显然不完全是存款规模达到较高水平的体现,而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和主观问题,导致存款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很显然,居民储蓄存款下降,是导致存款增速放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018年4月份居民存款大幅下降1.32万亿元,创下单月最大降幅。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个人存款较3月末下降9209.86亿元,占存款下降总额的77%。虽然此后止住了跌势,但反弹乏力,7月份居民存款环比仍减少0.4%。

由于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居民储蓄也一直被认为是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居民储蓄发挥的作用很大。但是,从近年来居民储蓄的实际增长来看,由于受房价上涨、教育医疗等方面支出增加、各类理财产品增多、互联网金融逐步发展、居民消费升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居民储蓄也出现了增速放缓、储蓄率下降的现象。

特别是房价上涨,不仅让居民储蓄受到很大影响,居民正常消费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加上非法集资、传销等行为比较猖獗,也从一个侧面转移掉了一部分居民储蓄存款。即便规模有限,也是必须重视的因素。

而随着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银行不规范性存款明显减少,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存款规模下降。企业为了应对检查等经常出现的公款私存等行为,也基本得到遏制。因此,在不规范存款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大改善,继而对银行的存款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电商等的迅速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许多银行存款。不止是年轻人,一些原本主要依靠银行卡、现金等完成支付行为的中老年客户,如今也都在使用微信和支付宝,客观上也使得银行存款的数量减少。

银行存款增速放缓,对银行带来的压力较大。因为,银行主要是靠存贷息差维持运行的。尤其在资管新规出台以后,银行来自于理财等方面的业务会受到更多约束与限制,收入来源会减少,就更加需要通过扩大存贷款业务增加收入。存款增速放缓,必然会对银行的贷款业务带来影响。因此,银行为了多揽存款,几乎都用上了“高杠杆”。但是,由此带来的存贷利息差缩小,要么银行自己承受,要么把负担转嫁给企业,不管哪种方式,都不是什么好现象。

银行存款增速放缓,或是一个趋势性问题。但是,今年以来的增速放缓,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当这些因素消化以后,特别是资管新规的全面实施和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调整,都会对银行存款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只是,这些影响也会伴随着存款规模的不断增长逐步消失。从整体上讲,银行存款增长的速度会放慢,会逐步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等相适应,而很难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居民热衷投资需警惕“高杠杆”风险

国人历来有重视储蓄、勤俭节约的传统。那么,家庭储蓄降低意味着什么?居民手里的钱都跑去哪里了?近几年与居民低储蓄同时出现的,是家庭高杠杆,后者是造成前者的重要原因。那么,当居民高杠杆与低储蓄并存,这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金融风险。

近几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是导致居民存款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而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是低储蓄的最大原因。

当前100城房价已保持连续11个月超过1.2万元的均价水平,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是在增加的。简单做个平均,大概每月有70%比例的城市房价是上涨的。近几年,很多中小城市房价起来了,很多都是翻倍上涨。

房地产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将买房当做一种投资行为,当做一种增值保值的手段,而不屑于传统的银行储蓄。与年房价波动周期相比,本轮房价上涨周期中,新进入购房者的购房目的已由满足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为主,向投资性需求为主发生根本性转变。投资型购房行为占到一半以上。

从更为直接的购房目的看,过去十年内,刚需型购房比例逐年下降,改善型购房比例稳步上升,投资型购房比例则快速上升,这一趋势在最近三年表现得尤为明显。投资型购房占比,今年一季度已达到50.3%,改善型购房占比也上升到17.8%。投资型购房行为占到一半以上的原因,是投资渠道狭窄,居民把房产当财富保值的首选目标。

在投资型购房行为兴盛的同时,居民住房个贷增长明显。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国有大行房地产贷款投放规模仍居高不下,尤其是上半年三四线城市的个贷增长明显。建设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5012.16亿元,较去年末增加2881.49亿元,增幅6.84%。

有一个数据,现在对于居民来说,个人资产的三分之二左右是房地产;对于银行来说,直接和间接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据贷款比例的40%甚至更高。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居民购房抵押率升至50%,已经接近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该报告还认为,中国家庭在金融机构的负债以消费性贷款为主,约占居民负债的2/3,大约是经营性贷款的2倍。而在消费性贷款中,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占八成左右。

由于投资渠道相对狭窄,许多家庭愿意承担高房贷,从而导致房价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部分居民只能依靠更多的按揭贷款来购买房屋,客观上也推动了居民杠杆率的升高。因此,网上流传月挣3万还过着月工资3000的生活,住在高档小区和别墅里吃榨菜。当高房贷与低储蓄并存,不得不引起警惕。美国2008年债务危机,就是因为它的居民开始负债。适当的债务率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较高的杠杆率和低存款,则意味着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下降,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

家庭存款“滑铁卢”映照80后财务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跌至40年来的“谷底”。

中国是一个储蓄大国,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保持了几十年的强劲增长。居民储蓄的高增长保证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平稳运转,银行能够向实体经济持续提供金融支持,保证了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如果大量居民不再选择储蓄,意味着商业银行“头寸”的减少,这对于经济运行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然值得关注。

居民储蓄增速走低,利空商业银行。长期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则为这种收入来源各大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在储蓄利率市场化之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息由央行统一规定,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不可能充分展开,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因子先天不足。在存贷款利息市场化之后,各银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有了差别,但两者之间普遍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由息差所带来的收入一直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储蓄增速下降,甚至有人不再储蓄,直接威胁到银行利润的稳定性。

但放在全局性的场域来看,居民储蓄增速减缓不见得就是坏事。我国长期以来的储蓄高增长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东方民族勤俭节约重视财富积累、金融市场开放度不够、缺乏理财渠道等。

目前出现的储蓄增速减退,一方面表明居民理财渠道已有所拓宽,老百姓参与其他投资渠道后导致储蓄分流。但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随着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组成家庭,背负着上一辈人基本不具备的财务重担,住房、子女抚育等大额支出,使他们很难有余力参与到储蓄中去。家庭存款大幅下降,其中年轻家庭为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已经成为社会主体的年轻家庭背负着沉重的财务压力,这种状况正在对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居民财富结构,特别是储蓄的构成产生影响。

当然,在互联网兴起以后,新兴的网上理财对很多激进型居民产生很大诱惑,这导致一部分储蓄分流到了投资市场。但是,最近一两年频繁出现的互联网金融的乱象提醒居民,互联网金融理财风险很大,居民投资需谨慎。

目前,居民储蓄增长的走势并没有改变,为银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货币政策提供了顺利施展的基础条件。但增速减退仍需高度关注,对于我国的银行来说,应该从这种趋向中看到风险,加紧进行机制改革,拓展新的业务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外资银行等将逐渐进入中国,中资银行面临全新的竞争,依靠存贷款息差来作为利润支撑的路会越走越窄。中国的银行只有奋起改革,才能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作者 | 青春 大宝首发 | 创业最前线1994年,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中国互联网时代。转眼,23载过去,互联网包罗万象,17位大佬各自雄踞一方,家家旌旗招展猛将如云,日日鏖战厮杀,太多的短兵相接,龙血玄黄。

1994年,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中国互联网时代。转眼,23载过去,互联网包罗万象,17位大佬各自雄踞一方,家家旌旗招展猛将如云,日日鏖战厮杀,太多的短兵相接,龙血玄黄。

这些大佬纵横捭阖,用他们的爱恨情仇把中国互联网搅得波澜壮阔,功成名就背后是曾经灰头土脸咬牙熬过的一次又一次落魄失意。

颧骨深凹,头发扭曲,露齿欢笑,顽童模样,5英尺高100磅重。他就是那个说出“我用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的男人——马云。如今,稳坐亚洲首富的宝座,能够与之匹敌的对手越来越少,他需要对手。

成功后的马云,人们聊18罗汉,聊阿里帝国的辉煌,也聊他6分钟搞定孙正义2000万美元、雅虎10亿美元,却忽视了他赤膊上阵的那段峥嵘岁月:求职因外貌被拒,翻译社靠卖袜子来补贴,亲自背包上门推销中国黄页,连续4次创业失败,公司差点因“非典”崩溃……

你甚至很难想象阿里巴巴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最为窘迫时银行里仅剩200元。有一次马云去见上海的投资商,对方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马云不满意但犹豫不决,于是溜出去问管财务的同事,得到的消息是:账上已经没钱了。回去之后马云咬碎牙还是放弃了这笔投资。

当年最苦的时候,阿里的销售员深夜回到出租屋,用两毛钱打一壶热水,一半泡脚、一半泡面,这是当年阿里大多数销售员的生活状态。马云就是从这样的生活中走过来的。

马云曾说,“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如今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成就是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磨砺出来的。

王健林曾说,“为了拿到银行贷款,有一段时间,我九天九夜都没有睡着觉,什么安眠药,什么打针就是睡不着觉。到后期整个人都有点精神恍惚,失常了。第十天早上正开着会,“咣当”一头就昏迷在地了。我被紧急送到北京,最后找了比较好的一个医院去治疗。”

那时,银行八点半上班,王健林八点就去等行长,就在门口站着,甚至站到下班六点也不出来。银行等不到,就去家里等!他拉上一个好哥们,一起守了整整一个晚上,到第二天中午也没见着人。就这样,王健林单位、银行堵了整整两个多月,一共跑了55趟,最终还是一分钱也没拿到。

除了缺钱,王健林还说在做商业地产的前三年里,打了222场官司。

“做商业地产的时候,最早因为不懂,造一座楼,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在初期的三年当中,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我们。我前三年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成天在打官司,哪还有精力经营?客户就是这样,他的出租回报率没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来告我。如果输了,可能很多人就扯着横幅上街上去闹事。”

1998年,QQ那年还叫QICQ,马化腾每天一睁眼,脑子里全是怎么才能弄到钱的焦虑。为了筹钱,马化腾独自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夜。为了“养”这只企鹅,腾讯抽皮扒筋,为了拉用户量,马化腾一咬牙,在网上亲自上阵假扮小姑娘陪聊。

2000年,那场互联网泡沫化寒潮袭来时,腾讯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账上余额不多,又被催着还欠款,股份还没人看得上,连做的产品也不被市场看好。“养不起就卖掉吧。”

结果就连卖QQ也波折频生,买方要么想独家买断、要么开价太低、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小孩玩的东西。至今回想起来,马化腾苦笑当时的情形反而感到庆幸:

“我们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别人。现在有点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

2002年,那是华为的冬天,IT泡沫的破灭,公司差点崩溃了。“我无力控制,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半夜常常哭醒”、“研发失败我就跳楼”,这是任正非在华为创业维艰期决绝说出的话。

那时他先后历经爱将背叛、母亲逝世、国内市场被港湾“抢食”、国外市场遭遇思科诉讼、核心骨干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依旧深感无力。这位从小在农村吃苦长大,在部队锤炼多年,外人眼里坚强如铁的商业硬汉曾经如此艰难。

此后,在一封给华为抑郁症员工的公开信中,任正非坦诚,自己“也曾是一个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的患者”,他的身体还得了多种疾病,因得了癌症动了两次手术……

“华为二十几年的炼狱,不是每周工作40个小时能完成的,华为初创时期,任正非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自己没有房子,吃住都在办公室,从来没有节假日、周末……”

即便在黑暗里哭泣,但任正非呈现给员工依旧是充满斗志的状态,提出以奋斗者为本的口号。任正非历次讲话文件被外界视为圭臬,而主旨只有一个:身在黑暗,心怀光明,梦想不灭,努力前行。这段话也正是对任正非精神最好的诠释。

在继圆通、申通、韵达以及中通之后,“快递巨头”顺丰也上市A股。按照市值计算,顺丰的创始人王卫的身价直接升至近 1290 亿元,成为中国的快递业首富。

但创业之初,顺丰与“三通一达”一样开始以加盟代理的方式,继续扩张业务。此时,王卫都已经有了退休喝茶打球的计划。但加盟的模式推广后,出于利益驱使,一些顺丰的加盟商擅自在货运中夹带私货,自己开始延揽业务。

这时,王卫坐不住了,王卫要求加盟商要么把公司股份卖给他,要么就滚出顺丰。开始强势收权,他 9 次抵押财,用钱把产权全部回购,不想交权的就走人!当时,曾一度传言有可能让王卫付出生命的代价,一些加盟商竟然请了香港黑社会人员追杀王卫。这一事件给王卫的日常生活留下的影响是,一直到今天,王卫在任何地方出现身边都有4-6个保镖。

2010年,顺丰的销售额突破120亿,当初跟着王卫创业的这十几个人里面,其中一人身体不太好,王卫跟他说,你别干了,我养你,高薪。谁知这哥们死活不愿意,说情领了,但无功不受禄,于是要了一辆面包车,跑到华强北收快件去了。正因为王卫对员工的仗义,才让那么多人愿意跟着他。

刘强东第一次开餐厅创业失败,是因为收钱的小女孩跟大厨谈上了恋爱,两个人把公司所有的钱都给贪了。

那时刘强东才大三,不是每天都能来餐厅,再加上缺乏管理经验,很快就被人钻了空子,大厨指挥买菜的多进货,时间过了他规定得保留天数(3天)就扔掉掉,然后和收银女孩儿分成。扔得越多, 贪得越多,最后整个餐厅的人都在贪。

开餐厅这个事情,把刘强东之前敲代码挣得第一桶金全赔光了。他只好找父亲借钱还债,然后给每个员工发了两份工资。走的时候还告诉大家:“我再也不回来了,这个餐厅,你们爱干嘛干嘛。”

后来,刘强东还回忆说,“一个成功企业的员工离开了去找工作很容易,市场也很多人抢。而作为一个失败或者倒闭的企业你到市场找工作是很难的,你是败兵。所以那个时候心里面的那种痛苦真的是难以言喻的,真的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这儿有白头发,过去我看小说,说一夜愁白头发,自己认识到的时候有点恐惧感,骨子那种恐惧感,还有那种对兄弟们那种愧疚、羞愧。带来的痛苦可以说是真的是无法言喻的,一段时间头发就白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再重新变黑掉。”

42岁开始创业,从贷款14万元、靠三轮车代销汽水及冰棍到坐拥800亿成“2012年中国内地首富”,宗庆堪称传奇。

1978年秋,宗庆后已33岁,靠城镇干部职工退休后,在农村下乡插队的知青子女可以返城顶替的政策。在杭州上城区邮电路小学校办工农纸箱厂当工人。

创业之初,宗庆后就背上几十个样品到处去推销。一开始情况并不顺利。他只能不停地跑,不停地想办法。现在总在说某某是营销天才,其实所有天才都是逼出来的。而这些,似乎也是他随着大批知青年下乡的十五年所锻造的。

曾有人问他:人生最应大有作为的15年,你却在农村度过,是否后悔?

宗庆后回答,“这15年,尽管是我人生中最年轻,最有成长希望的大好时光,看起来似乎在农村没有什么作为,但对整个人生道路其实很有帮助。这15年的艰苦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能吃得起苦,同时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为我42岁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1984年11月,在中科院计算所的一间自行车棚改造的不到20平米的平房内,联想成立了,那一年的柳传志刚刚迈入不惑之年,进入40岁。

柳传志在年前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企业家和创业者的不同在于,企业家要不停地有追求,还要能经得住击打。可以说,从他放弃中科院的工作走上创业路的那一刻,他就在不停地追求和抗击打。

柳传志最初起家的20万元资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被骗走了14万。挫折永远没有底线,14万也不是尽头。

1987年,深圳一家私人进口公司骗走了联想300万元,柳传志当时连拿板砖拍对方的心都有了。他们在“骗子”家蹲守了很长时间,最终把这笔钱追讨了回来。柳传志曾感慨说,“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不动摇,这算是创业甚至做任何事情的制胜利器了,“千磨万击还坚劲”。

1998年,周鸿祎创业后拿到了200万元的融资。跟现在的很多创业者一样,他想花钱为公司做一次公关。

98年的大环境,和一般人说互联网就跟说天书一样,咬着牙拿了10万元赞助了一场晚宴,借此得到了主办方提供的一小时演讲机会。

想着参加晚宴的人都是社会名流,对新鲜事物也容易接受。随即他让公关部准备了很长的稿子来宣讲公司理念。结果发现主办方并没有为他安排充裕的时间,主持人还上台抢他的话筒,他只好边在台上跑边念稿子,两人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场面狼狈而尴尬。

雷军从大学开始就想着做出一个“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公司,他在金山耕耘16载,从总经理一直干到CEO,经历了无数风雨。

1994年,微软带着word4.0版本进入中国市场,并找到金山希望word与wps兼容。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不分食市场,还可以完善用户的使用体验,金山的高管无悬念地都投了赞同票。没有预料到的是,微软在迅速摸清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后,随即推出了自家的产品,直接把金山踢到了一边,雷军一时如坐针毡。

据他后来回忆,“基本上每天早晨醒来,我都会发现自己是在沙发上睡了一宿,因为在床上实在睡不着。”为了排解郁闷,他一度每天下午跑步五公里,对着天空大喊,“我是最棒的。”

丁磊的网易创业两年,上市前夕,为了把网易从个人企业转型为国际化公司,丁磊请了三位背景各异的职业经理人出任高管:来自香港的CEO黎景辉、来自台湾的COO陈素贞、来自大陆的CFO何海文。然而,此三人似乎并没有和丁磊同心同德。黎曾在网易内部发公开信抱怨丁磊权力太大,而陈素贞和何海文更是将丁磊吵得经常躲到广州去。

2001年5月1日之后,网易员工就没再看到陈素贞的身影,6月12日,黎景辉辞职,8月28日,何海文辞职。丁磊后来感慨,“网易的最大教训就是人!”但丁磊无暇难过,9月,纳斯达克以财报存疑为由,宣布网易股票停止交易——这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在美股被停牌。美国互联网泡沫把网易的股价横腰折断,15美元到64美分,应该是连脚后跟都不剩。

可以说,自从网易上市之后丁磊就很迷茫。先是误报2000年收入,违反美国证券法而涉嫌财务欺诈,被纳斯达克股市宣布从即时起暂停交易。随后又出现人事震荡。

“那时的我连卖掉网易的心都有过,最后没卖不是因为心气高,而是财务审计有问题,别人不肯买。”丁磊如此回忆这段辛酸往事。

在创立公司的一年半期间,业界并不看好今日头条,在第二轮融资的时候,不是很顺利,在一个月期间,张一鸣见了30多个投资人,并且因为说话太多,嗓子都失声了。

那时候,张一鸣每次见完一个投资人,都会和自己的合伙人交流:"今天发挥得不好,好像说的、问的都不能够对上口形,回去我得再想想看,怎么才能跟他们讲清楚,我要做什么。”

1992年初春,新东方的一个广告员出去贴电线杆广告,被竞争对手捅了三刀。

俞敏洪意识到社会关系的好坏,是将来自己做大的前提。人托人,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公安局的人,准备一起吃饭。可谁能料到,在酒桌上,不会社会那套经验的俞敏洪,死活憋不出话来……

没办法!为了显示自己的真诚和掩盖内心的尴尬、恐惧,他不停劝酒,自己先喝,一个一个轮流过,每人干一杯。最后生生把自己喝到了桌子地下。

送到医院后,他被抢救了6个小时才活过来。醒来后的俞敏洪在病床上大声地哭嚎着:“不干了,老子再也不干了!”

这一声哭喊把局长都感动了,下决心帮助他。

饿了么团队刚组建的时候,张旭豪和其他创始人一样,不仅要跑外卖,还要发展餐厅、做推广。平均每个人一天要跑100多单,工作16个小时以上,几乎已经到了人的极限。

有一次,他骑着小车去交大实验楼,一个刹车没停稳,自己就飞了出去,餐盒、电动车、拖鞋散落了一地。

“当时还有10来份外卖吧,全撒了,我一个个捡起来扔掉,窘得不得了。”张旭豪又折回餐厅,重新花了近200元各买了一份,然后再送出去,最终还是迟了些…

如今,这些成长为各自行业头部的创业者,每一步走得依然小心,再大的巨人也要战战兢兢,因为前面的路如履薄冰。往事虽不堪回首,却最让人记忆深刻。

正如红衣教主周鸿祎所说:"什么是创业?如果你敢向自己承诺,愿意拿出人生最黄金的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决定玩这个游戏,愿意损失生活乐趣,甚至可能付出健康,这就是创业。"

大多数企业发展不顺时很难说服员工留下,姚劲波的做法是每天让财务把现金流发给所有员工看,每天收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多少余额一清二楚,把公司真实的状况告诉所有员工,最终骨干人才选择留下来。

即便58最艰难时,他也没有拖欠过员工工资,有时姚劲波从家里拿钱,比如从他老婆卡上取钱给员工发工资……

最惨的时候58账上真的一分钱都没有了,姚劲波忍痛卖掉了自己珍藏的几个域名,换了几十万给员工发工资,等员工拿到工资离开的时候,他一个人抱头痛哭。

戴维在创办ofo之前,曾有过一段支教经历。在13-14年间,他在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一个镇上当了一年的中学数学老师。

这一年过得非常艰苦,东峡镇的冬天最低零下25度,没有暖气的情况下戴威晚上要盖三床被子,穿三双袜子和衣而睡。每天3元的伙食费只够土豆蘸盐,甚至水资源紧缺,连洗澡都变得奢侈。

这一年,戴威饱尝生活的艰辛,为了去城里改善生活和洗澡,戴威和支教的同学都买了自行车,每逢周末骑行57公里去城里。到了城里就去吃肯德基,因为一个星期不吃肉,实在是很饿。杨品杰回忆,第一次去县城,两个人吃了160块钱,戴威一个人就吃掉了143块。

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以后,徐小平很快就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地方真正需要他了。他悲哀地发现:自己在新东方已经没有梦想和空间 了,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2006年下半年,河北的一位企业家邀请他帮忙做包装上市方面的工作。徐小平高高兴兴地答应了,然后非常认真地帮那个人做各种事情,干了三四个月。怎料那个人后来通知他:“对不起,不跟你合作了。”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瞬间就把他击倒了。

站在窗口看着万家灯火,心里无限凄凉,恨不得跳下去。当一个人为一件事,为一个目标付出了你全部的激情和努力以后,无缘无故地失败,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难以承受的一种挑战。”他后来如此描述当时的心情。

一个行业的寿命要比一个企业的长很多,23岁的中国互联网,也长过了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年纪。胜者为王,用马云的话说,就是“用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的孤独。

可以想象,当盛大傲视群雄,搜狐如日中天,丁磊对模式微创新,唐岩偏执产品迭代,贾跃亭“生态化反”,雷军坚持小米生态链,他们是孤独的,当罗永浩、周鸿祎、黄章、刘作虎,董明珠这些极其张扬个性鲜明的人站出来面对质疑,他们是孤独的。

也正是这些孤独的企业家,不断在互联网开疆扩土,奋斗创新,中国互联网江湖才在混沌中照进了光明,步履蹒跚的走在世界的前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怎么才能赚到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