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能不能把黑背景ps去掉背景人物,只留人物(就是其他地方都是透明的)

摩托车驾照是贵州的,现在想在宁波考轿车驾照,怎么才能并照?_百度知道
摩托车驾照是贵州的,现在想在宁波考轿车驾照,怎么才能并照?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直接去报考C照就行了,自动并照的。
采纳率:4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神秘海域》背景出处关于宝藏的传说、传奇与传承  ——《神秘海域》国家地理 发表于61期游戏人 转载请注明文、十大恶劣天气
黄金国篇《神秘海域》系列的故事,是从德雷克打捞“祖先”弗朗西斯·德雷克的空棺,发掘关于黄金国传说的线索开始的。所谓黄金国——即El Dorado,源于西班牙语中的El Hombre Dorado(黄金人), El Indio Dorado (黄金印第安人),El Rey Dorado(黄金国王,《神秘海域》初代的最终宝藏所取的正是这层意思),其原意是欧洲人对生活在今哥伦比亚比亚波哥大、通哈周围的谷地穆易斯卡部落的传统仪式。族长会在自己的全身涂满金粉,并到山中的瓜达维达湖圣湖中洗净,在这个过程中,祭司会将珍贵的黄金和绿宝石投入湖中献给神,并且念叨神秘的咒语。这一古老的仪式一直延续至今,被普遍认为是对失落的印加帝国的敬意与怀念。传说的起源所谓印加帝国,是活跃在15世纪南美大陆上的一个王国。和南美大陆上曾经出现过的文明类似的是,印加帝国的发展体现着极大的失衡。他们的农业、天文和历法知识独步天下,但在军事技术上基本上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直到被西班牙殖民者吊打的时候,看上去很唬人的印加武士们依然使用木棒和黑曜石武器作战,还将长期处于青铜时代的初级阶段。然而他们在高端的冶金技术上却表现出了极高的造诣。由于独特的太阳神信仰,他们热衷于提炼并且搜集能够发出太阳光辉一样耀眼光泽的黄金。在同期的欧洲和亚洲,黄金是作为一种具有货币流通属性的稀有金属和打造奢侈品的原材料,而对于印加帝国的贵族来说,它就是一种用于制作生活器皿,甚至是建造建筑的原材料而已。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土豪作风,给自己带来了灭国之祸。公元1525年1月,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百人规模的小型军团入侵印加帝国,一路势如破竹,前来阻挡的印加土著战士在看到这些形如神话中的半人马(从未见过马匹的印第安人误认为征服者和胯下马匹是一体的),手中持有可以发出雷鸣般巨响的武器的天兵天将之后纷纷吓破胆。第二年皮萨罗率军攻占了印加帝国的卡哈马卡城,并且成功俘获御驾亲征的皇帝阿塔瓦尔帕。这位土皇帝主动提出用黄金填满自己的囚室,来换取自由。但胃口更大的皮萨罗要求赎身费用必须为四十万公斤黄金,他的无理要求被阿塔瓦尔帕一口答应。即便在身陷囹圄的情况下,皇帝的旨意依然被无条件的执行,黄金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库斯科城。但已经等不及的皮萨罗用奇葩的“叛国罪”将皇帝处决,然后挥师北上,一举攻占印加都城。然而皮萨罗的黄金国之梦,在入城的一霎那就破灭了。除了少数的黄金制品和不可能搬走的黄金建筑装饰物以外,他并没有找到期望中金山银海。“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早已认定的事情,不管它是不是事实”,在定势心理造成的“第一印象效应”的作用下,皮萨罗开始关注那些完全不靠谱的流言,对传说中的帝国宝藏的搜寻,也从对附加拉贡加镇的掘地三尺,一直扩大到了今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安第斯山脉中的喀喀湖之中。皮萨罗与其团伙在这里反复搜寻了八年时间,最终在一场内讧中死于非命。然而关于黄金城的传说,却一直延续了下来。持续五百年的探索1540年,皮萨罗同父异母的弟弟贡萨诺·皮萨罗被任命为通哈行省总督,他根据在当地人中流传的关于在西方丛林深处有一个长满肉桂,堆满财宝的山谷的传言,推断出那就是哥哥苦苦寻找的黄金城。上任后第二年,他便组建了由340名西班牙人和超过4000名土著人组成的远征军,一路向东。在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之后,幸存者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陆路横跨南美大陆(虽然这并不是此行的目的),到达了大西洋的海岸线,同时还发现了亚马逊河——它的命名,正是来自于在这一地区给寻宝者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地部落女战士。关于黄金城,流传甚广的一个传说,就是这座城市位于圣湖(Lake Parime)的湖畔。考虑到印加帝国的流亡者们并不希望让这比财宝被欧洲殖民者发现,因此黄金城应该并不存在于地表之上,这就意味着发现它的前提,是找到圣湖。对此深信不疑的,正是17世纪初期已经在和西班牙人的海上霸权争夺中取得优势,并且在北美生根发芽的英国人。印加帝国狭长的国土,使得英国船队可以在任意位置展开登陆——当然是不被西班牙人发现的情况下。圣湖如果是一个外流湖泊,那么英国探险家只需要乘船沿着内河航行,就有机会发现传说中的黄金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595年,英国探险家沃尔德·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从新世界启航前往圭亚那,他认为只要沿着奥里诺科河一路向西,就能找到印第安失落之城Manea,也就是隐藏在历史尘埃之中的黄金城。但历史学家分析他此行的真实目的,是当好大英帝国在南美开展殖民活动的探路先锋。这一时期的南美主要水道,如梅塔河、乌雅皮瑞河、奥亚波克河、考拉河、巴拉圭河、卡洛里河、内格罗河、布朗库河、圣弗朗西斯科河等主要河道,均被信奉“黄金城靠水”理论的寻宝者的船队翻了个遍。1617年,已经在外摸爬滚打了22年的沃尔特·雷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北美,他没有找到关于黄金城的任何线索。但此行却让西方人得到了从亚马逊丛林到奥里诺科河之间的大片未知世界的第一手信息。雷利爵士通过自己的笔记和绘画,让人们知道了南美洲大陆中西部地区的部落分布、动植物种类等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知识。仅休整一年之后,爵爷就带上自己的儿子瓦特·雷利再次踏上征程。由于年事已高,不久之后老头就在特立尼达岛上进行休整,由儿子继续率队远征。然而不久之后噩耗传来,探险队卷入了和西班牙人的冲突,结果瓦特遇害,跟随自己大半生的助手劳伦斯·吉米斯(Lawrence Kemys)被迫自杀。悲伤失意的老雷利带着几十年在美洲探险的心血——数箱厚厚的手稿回到了伦敦,然而他立刻以叛国罪被逮捕,理由是他与西班牙人的冲突,违反了詹姆斯一世禁止英国人卷入和欧洲其他势力战争行为的敕令(根据1605年的西英协议,英国视此前伊丽莎白一世特许的私掠权为犯罪行为)。1618年,老雷利被处决。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冒险家们对黄金城的发掘一刻也没有停止,仅有过历史记载的大规模探险就超过了五百次,其中的绝大多数结果都是如下标准的Bad Ending:庞大的队伍在极端饥饿和疲惫中挣扎,眼前是进退不能的原始丛林、沼泽地或者荒原,身边的同伴由于伤病在不断减员,虎视眈眈的土著人正在角落里面注视着入侵者的一举一动,看准机会就会丢来致命的投枪……虽然他们的任务全部以失败而告终,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将自己留在了这些无主之地,但寻宝者的行动却帮助着人类慢慢凑齐了关于新世界的认知拼图。可以说,南美16-17世纪的殖民史,正是以对黄金城的探索为主线的。“海贼王”德雷克英国冒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留下的印记,贯穿了整个《神秘海域》系列的故事。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如果没有老德雷克当年环球探索的“过去式”,就不会有“后人”内森·德雷克冒险生涯的“进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游戏中的这位老牌冒险家的形象还是比较单薄的,这位爵爷是一个女王御用的冒险家,在环球航行中为大英帝国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同时,德雷克船长对大自然心怀敬畏,又心存底线,不为强权所动,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看到打破封印的上古邪恶力量为害人间。真实的德雷克船长的事迹,其牛逼指数足够好莱坞的影视工业生产线拍至少十部冒险电影。1540年,德雷克出生于英国德文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学徒干到水手,一步一步成为商船船长。德雷克职业生涯的初期,恰恰是西班牙海上霸权最为鼎盛的时期,他们完全垄断了欧洲与亚洲和美洲的贸易,除了占据几乎所有富庶的殖民地之外,西班牙人还封锁了航路,严禁一切他国船只的来往,如有违反者一律击沉。此时,距离“日不落”还很遥远的英国对此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因为其海军还不具备与西班牙任何一支舰队抗衡的势力,而很多英国船员,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太平洋(尤其是男太平洋)的模样。为了阻止西班牙的野蛮扩张,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想到了“人民战争”,她宣布任何人(包括海盗)都可以通过购买私掠许可证的方式,“合法”地抢劫敌对国,尤其是西班牙商船,同时受到本国的政治庇护。这一时期的一些海盗,除了缴纳保护费以外,也会将自己的一些掠夺物品献给女王以换得爵位。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相当多的“海盗贵族”,德雷克之所以能够成为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在于和那些杀人越货只为满足个人欲望的普通海盗不同的是,他干这一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给西班牙人打脸。1568年,从未想到日后会干起海盗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的德雷克,和他的表兄霍金斯驾驶着奴隶贸易船,在墨西哥海域突遇风暴,西班牙总督同意为船员提供庇护,允许他们在圣胡安港暂避,但几天之后突然变卦,没收全部财产,并且将英国船员尽数处死,仅有德雷克和霍金斯逃离虎口。他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西班牙复仇,这一事件也确定了其一生的轨迹。像《神秘海域》初代中所描述的爵爷只身一人寻找黄金城下落这种事情,放在真正的德雷克船长身上,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因为相对虚无缥缈的黄金,这个标准的现实主义者更加关注的抢夺西班牙的命根子!1572年,德雷克率领由一批亡命徒组成的小分队,单船驶入西班牙人的“内海”,在南美的丛林中蹲点数月之久,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成功打劫一支西班牙黄金骡队。由于他们的小船无法装下数吨重的财宝,德雷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潜入港口抢走了数艘西班牙商船,并且成功回到了英国,以民族英雄的身份受到了万民拥戴。他的这次行动的意义不仅在于价值连城的西黄金,还证明了西班牙人的海上霸权并非不可侵犯。除了保留一小部分财宝用于“扩大化再生产”以外,德雷克将掠得的大部分皇室献给了伊丽莎白一世,也受到了女王的秘密接见,成为了身披“黄马褂”的皇室红人。但由于英西两国此时还没有闹到撕破脸的地步,女王并没有给予德雷克官方身份,对其后续行动的资助,也是依靠“民间”方式完成的。1578年,德雷克指挥着以海顿爵士名义赞助的“金鹿号”(源于海顿的家族纹章,这一船首像也在《神秘海域3》中出现过)再次出发,一路打劫西班牙商船,在敌方舰队的围追堵截之下,依然将西班牙的后院搅得天翻地覆,但实在无法冲过被重兵把守的麦哲伦海峡。韧性十足的德雷克根本不想原路返回(实际上也回不去了),他决定绕过了此前一直被认为是所谓“南方大陆”的火地岛,最终发现了一片包括在此地经营多年的西班牙人也从来没有涉足过的浩瀚大洋。一直往西的德雷克数月后到达了达马里亚纳群岛,日穿过北回归线,9月26日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普次茅斯港。初中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但考虑到这位葡萄牙人是被生活在今菲律宾的小野人当作烧烤吃掉了,所以更确切的说,德雷克才是第一个活着证明“地球是圆的”的航海家!他的这次环球航行的政治意义,在于为英国开辟了全新的全球贸易航线,彻底打破了西班牙人对太平洋的绝对控制权,同时也让积怨已久的两国提前摊牌。1581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登上金鹿号,高调赐予德雷克皇家爵士头衔,同时也宣布了德雷克的身份从一名合法海盗,荣升为海军指挥官。被“招安”后的德雷克不再从事小打小闹私掠活动,而是化身为“海上特种部队”的大脑,着手为很快就要和西班牙开始的决战做好准备。1585年,伊丽莎白与荷兰签订楠萨奇条约,同意供予人力、马匹与津贴以对抗西班牙。腓力二世将此视为伊丽莎白对西班牙政府宣战(但整个英西战争过程中双方从未未经正式宣战,属于长时间的间歇性冲突,而非全面战争)。1587年,积怨已久的英西两国几乎在同时亮出了刀剑,此时英国海军的势力根本不够给西班牙蓄势待发的无敌舰队塞牙缝。为了解决女王的燃眉之急,德雷克率领着由25只海盗船再次出发,这一次他的目的地不是遥远的南美大陆,而是对西班牙本土直捣黄龙。德雷克深知自己的这点儿家是打不了什么海战的,为此他选择对西班牙人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对敌国的各个战略要点展开点穴战,尽可能消耗其有生力量。在西班牙南部重要港口加蒂斯,德雷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烧毁了36艘西班牙补给舰。在看到西班牙迟迟不进行反制之后,德雷克大胆冲进加的斯港破坏了33艘战舰。等援军赶到的时候,他们早已经逃之夭夭。5月15日,德雷克舰队冲进了里斯本附近的舶锚地大肆破坏,其战果堪比《光晕:初次反击》中士官长一干人干掉星盟集结港的500艘战舰。接着,他又攻占了圣维森特角要塞,从而扼住地中海的咽喉,使得英国能够将有限的舰队集中防守英吉利海峡的西面。更令腓力二世恼羞成怒的是,他的私人藏宝船也由于德雷克的“职业习惯”而惨遭洗劫。德雷克在此次行动中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不仅摧毁了西班牙的战争潜力,更重要的是为女王陛下争取到了一年的时间。即便如此,在1588年8月的那场海上大决战爆发前,女王召集到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包括皇家海军、各大船主、商人还有海盗)也只有197艘战船,作战人员数量不到万人,而来势汹汹的西班牙海军兵力高达三万,其舰只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我们都知道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海上史诗战役的英军总指挥是霍华德勋爵,但整个英国舰队战术的总设计师,却是海盗出身的德雷克。尽管账面实力相差悬殊,但是拥有丰富海上游击战经验的爵爷敏锐的看到了无敌舰队的死穴:虽然西班牙战舰无论是块头还是重型加农炮的数量都远远大于英军,但他们还在使用古老的横队战术,即所有船只一字排开,用船首炮轰击,待靠近之后展开接舷战,用步兵的长矛利刃来解决战斗。而在长期的海盗实践中领悟海战终极奥义的德雷克,则认为“海军的事情应该由海军来解决”,他主张用快帆船构成舰队主力,不携带任何的步兵,将轻型火炮部署在侧舷,从而最大化的发扬火力,用火炮而不是面对面的血肉搏杀来解决战斗。从兵力构成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守旧的无敌舰队看似庞大的人力资源,其中的大多数均是为接舷战而配置的步兵,而英军则是以海军技术人员为主力,战术思想上的“代差”,已经注定着西班牙舰队覆灭的命运。是役(7月22日清晨),英国舰队以“一条单长线”的队型,犹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插入无敌舰队的横队之中,灵活的火力配置,使得英军海上纵队拥有比西班牙一方高得多的DPS。这让火力击中在船首位置,且由于庞大身躯和笨重载荷而无法快速转弯、掉头的老式楼船根本无法应付,无敌舰队的队形瞬间大乱。但由于实心弹时代的海军火力毕竟破坏力有限,根本不像大舰巨炮时代一场海战可以在数小时内分出胜负,此时单靠实心炮弹就击沉一艘大型帆船是相当困难的。到7月25日,处于极端被动中西班牙也仅仅是损失了十分之一的舰船,但由于以逸待劳的英国正在不断派遣援军,而在此时已经陷入混战的战场上,西班牙舰船的机动性劣势更加暴露无余,其军队的士气已经接近崩盘。四日后,损失一半军力(主要是被装在沙丁鱼罐头里面的那些可怜的步兵)的无敌舰队被迫撤退。自此以后,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国逐渐取代其成为海上的霸主,而德雷克则被册封勋爵,这位“海贼王”正式解锁了前任从未获得过的终身成就。功成名就的德雷克并未坐享清福,相反,这个几天听不到西班牙人惨叫声便睡不着觉的强迫症患者,再次前往南美。或许是此时的德雷克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或许是他的运气在自己的前半生已经用尽,接下来一系列的军事行动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在1595年进攻拉斯帕尔马斯港失败之后,德雷克决定挥师进攻圣胡安,也就是给自己留下一生阴影的地方。在这场战斗中,艾尔摩罗要塞中的一门大炮射出的实心弹击穿了爵爷的指挥室,虽然没有给德雷克造成致命伤害,但却迫使他退出了战斗。1596年1月,德雷克的副官宣布这位传奇人物不幸病逝,死因是疟疾。根据其生前遗嘱,德雷克的遗体被装在一个金属棺中,以传统的海葬投入了今波多韦罗的外海,至此,一代传奇被画上了句号。德雷克的死可谓是疑点重重,因为作为一个在南美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冒险家,他不应该因为这种疾病而暴毙(即便爵爷体内一点抗体也没有,当时也并非是疟疾的高发季节)。围绕这个问题,出现了无数的“假死说”。有人猜测德雷克试图摆脱女王的控制,去寻找失落的宝藏(德雷克曾经高价买下巴克兰修道院,潜心研究航海家们带回的新大陆文物和相关的历史记载)。也有人认为是德雷克已经预感到了痛恨以海盗为代表的一切暴力人群的詹姆斯一世继任之后,自己的日子就会很不好过——德雷克应该不会具有如此之高的政治嗅觉,因为他在担任普利茅斯市长期间的从政表现相当糟糕,况且女王从未确立过王储,直到晚年才表现出对苏格兰王詹姆士(被她处死的玛丽一世的儿子)的倾向性。“绿色和平主义者”德雷克在《神秘海域》的历史中,日,也就是真实历史中德雷克的海葬日,一个装有其“生前”日记的空棺被投入了巴拿马海域,而真正的德雷克,已经踏上了寻找传说中黄金城的道路。今天的历史学家分析,历经几个世纪的黄金城探索之所以依然一无所获的原因,是因为西班牙人早已经将其运走(或许就连他们自己也浑然不知,这就和喝醉酒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没醉一个道理),之所以要闷声发大财,继续散布关于黄金城的“官谣”,是出于吸引冒险家探索南美大陆,推进殖民活动的目的。游戏版的弗朗西斯·德雷克的探险正是基于这一“现代思维”来进行的,他分析黄金城的财富早已经不再大陆,而印加人的科技又不足以支持远洋货运,那么它的下落只有一个,就是被殖民者运到了巴拿马外海的某座离岛之上。在此前进行的环球航行过程中,他就注意到一座未被标注在航海图上的小岛,望远镜中的它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痕迹,却有着完整的城市、要塞和修道院设施,从一些人工土堆来分析,其地下进行了复杂的建筑作业。骗过死神和女王之后的德雷克,按照自己先前手绘的地图再次踏上了这座小岛,并且一举揭开了关于黄金城的可怕秘密:当年西班牙人将印加帝国宝库中的黄金制品,包括一尊装有印加先皇木乃伊的巨大黄金雕像全部运到了小岛,挖掘了复杂的低下宝库将其藏匿。岂不知那尊黄金雕像中装有致命的诅咒(实为病毒),被感染的居民沦为人形变异怪物自相残杀殆尽,小岛就是以这种方式埋藏在了历史尘埃之中。获知真相后的德雷克决定不能让诅咒离开岛屿,他凿沉了自己的船只,选择在岛上结束自己的生命。和这位虚构的“祖先”相比,从一开始,自称其后代的内森·德雷克就不是一个平面式的角色。憨厚、腹黑、逗比、嘴贱的他,同时也是矛盾化性格的结合体。他自私自利,贪财贪色,逃避责任,满口谎话,同时他又重情重义,有所担当,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套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结合德雷克的成长轨迹和在三代故事中的种种惊险遭遇,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矛盾化的人格是真实可信的:德雷克的“超我”(理想自我)建立在自己的孤儿身世之上——5岁失去父母,在依靠爵爷遗产的信托基金维持的圣弗朗西斯孤儿院长大,听着Sir Francis Drake的传奇故事长大,让他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就是德雷克船长的后代,德雷克爵士去过的地方他一定要去,德雷克爵士获得的成就他也可以,他的探索不完全是出于为了获取财富,而是每次他兴奋的掏出笔记本说“德雷克爵士到过……”虽然内森从未表示过自己要证明什么,而支持其一往无前的动力,正是从德雷克身上所继承的冒险精神。3代闪回任务中的15岁内森前往巴拿马卡塔赫纳海洋博物馆,窃取德雷克爵士的戒指被抓,他关于“取回属于家族财产”的说辞并非完全是诡辩,更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内森的本我(原始自我)则是在自己的盗贼生涯中形成的,这个靠刀尖上舔血维持营生,尔虞我诈,翻脸比翻书还快,背后捅黑刀子成为常态的圈子,让内森形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处事风格,所以我们看到2代开头同另一个女贼克洛伊打得火热,在热带岛屿上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将艾琳娜完全抛到了脑后。听到去土耳其国立博物馆偷窃和马可波罗传说有关的油灯文物的犯罪计划之后,马上便表现得蠢蠢欲动。有着种种缺陷的内森之所以不失为英雄的称号,是因为他有着强大的“自我”,每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它总能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会做出合理的判断及决定。所以我们看到在一代的结尾,当匪帮头目纳瓦罗将可能将全人类变成丧尸的西班牙黄金城雕像带走的时候,内森奋不顾身的跳向直升机吊着的绳网。在3代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得知关于亦师亦友的伙伴苏利文的消息之后,他义无反顾地杀入海盗据点,在即将倾覆的巨轮中奋力寻找挚友的下落。最新作《盗贼末路》的故事必然是高度模式化的,顽皮狗制造惊险的手段也早已被玩家们熟烂于心。玩家的热情与其说来自于故事的悬念,不如说是因为德雷克这个英雄的感召力而起。这个穿着T恤牛仔裤,摔痛了会大呼小叫,遇到硬骨头也会认怂, 只是内心深处还埋藏着一些英雄品质的贫嘴货,“祖孙”两人所承载的,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的英雄梦。亚马逊丛林中的万字旗在故事第一集中亚马逊丛林深处的瀑布前,发现锈迹斑驳的U2潜艇,这一幕画面堪称是整个《神秘海域》系列所有高光时刻中最为诡异的一个——为什么纳粹帝国的战争机器会出现在亚马逊原始丛林之中?事实上,早在西班牙征服者登陆不久,日耳曼人就已经踏上了南美的土地。1535年,日耳曼探险格奥尔·冯·施派尔(Georg von Speyer)和尼古拉斯·费德曼因(Nikolaus Federmann)也加入了寻找黄金城的搜寻,但此二人并不相信伊比利亚人关于黄金城的财宝被藏在山洞和水下的传说,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对今奥利诺科河盆地和委内瑞拉低地进行了探索,他们的继任者菲利普·范·哈登(Philipp von Hutten)最终到达了赤道附近的雅普拉河。在随后的殖民活动中,日耳曼人并不是通过血与火的方式来掠夺土著人的财富,而是注重通过文化、经济和政治的“软实力”进行渗透。随着西班牙王国的衰落,在新兴强国和老牌强国英国法国等争夺殖民地争夺原料产地争夺市场的过程中,德国在南美逐渐占据上风,从19世纪初期开始,德国在南美进行了大量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大量日耳曼移民南美,德国和南美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南美一没被战争波及,二也基本上没参战,跟德国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相反由于汉斯们在这里数百年如一日的良好口碑,纳粹思想在这里有相当多的支持者。即便在德国战败之后,这里的军事独裁政权对纳粹也普遍持有同情态度,他们接受了大量的被盟军追捕的德国高管(仅贝隆夫人就给纳粹战犯颁发过数百本阿根廷护照),并且拒绝盟国合作清算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游戏中被内森和苏利文这一对师徒发现的U型潜艇,其舷号为U-857,它同样是在真实历史中存在过的“文物”。1945年1月,U-857在北大西洋被美海军护航编队发现,遭到了两艘坎农级驱逐舰古斯塔夫森号(USS Gustafson)和考夫曼号(USS Coffman)的围攻,在紧急下潜之后消失在茫茫大洋中。在上世纪60年代,U-857的残骸被发现在马赛诸塞州海港小城卡普角的礁石堆之中。而在《神秘海域》的时间线中,弗里茨·海格勒(Fritz Heigler)舰长此次所承载的,是第三帝国根据打捞出水的德雷克日记中关于黄金城的记载(这也是为什么等到德雷克二次打捞出来的日记本少了关键几页的原因)所执行的Versteckte Insel(隐藏岛屿,海军坐标UK2642)行动。由于此时距离纳粹德国的覆灭只有几个月时间,此次行动是为了为希特勒寻找财宝的可能性并不大(此时德国的战争潜力在盟军的战略轰炸之下已经几近消失,就算是觅得财宝,也没地方用啊),因此推测U-857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被黄金雕像封印的病毒来制造生物武器以挽回败局,这从本作后期流程的潜艇堡垒中的科研设施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香巴拉篇《神秘海域2:纵横贼道》的故事中心,是失落的雪域之城——香巴拉(香格里拉),而这个传说最初的主人,则是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就是不远万里从遥远的意大利来到中土,游历名山大川,体察风土人情,激发无数欧洲人对神秘东方幻想,后来经营一个瓷砖品牌至今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关于通过这位传奇人物口述历史完成的《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问题,史学界至今依然有着较大的争议。肯定派认为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理由是他的记录对当时中国地理、社会、文化和历史有相当程度的吻合,在当时的信息传播条件之下,非亲历者单凭“脑补”是断然不可能有这样的认知。而否定派则通过书中许多信息的缺失——如马可波罗从未见过汉字,去过长城,对中国南北方城市的人文特色高度混淆,甚至没有看到过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还有一些明显吹牛逼性质的经历(比如他自称在扬州做过地方官,而这在扬州的州志中并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元史中亦从未有过马可波罗的存在),都让人怀疑他是出于虚荣心而编造了这些经历,甚至根本就没有到过中国,只是从来往丝路的商人身上听到的关于中国的故事加工整理成了自己的游记。而中间派则认为马可波罗当时留下的游记内容并不多,大量的内容都是后世旅行家增加的产物。这本游记与其说这是一个人的记述,不如说是中世纪欧洲人的远东知识资料库。马可波罗这个名字所指代的人也许都根本不存在,它泛指当时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打通东西方交通,开拓两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们,而《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人生赢家马可·波罗那么如何用寥寥数语,来对这部总共四卷,229章的东方闻见录,还有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生活轨迹进行一个大致的总结呢?其实,只有三句话:1、主角是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很容易的,毫无理由的得到了当地最有权势统治者的青睐,并且对其委以重任。2、主角明显带有主角光环,好事永远是排队等候,并且自带对坏人坏事的隔绝属性。3、主角不可避免地卷入历史大势,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一不小心就推动着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这不是穿越小说的模式吗?而这,恰恰就是《马可波罗游记》所叙述的彪悍人生。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带着来自教皇的外交文书和礼品,从威尼斯进入出发,前往遥远的中国。他们最初构想的旅行线路是驶出地中海,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进行补给之后,从波斯湾的霍尔木兹再次乘船,绕过印度,在中国的南方登陆。然而事与愿违的,在巴格达遭劫,险些丢掉性命的马克波罗只能选择从陆路,也就是从霍尔木兹一路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到达中国的新疆地区。这段经历,后来在1999年被一群美国探险队所复制,他们重走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即便在借助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他们亦认为从这条路来中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在尝遍南疆的瓜果和各色名族小吃之后,马克·波罗一行人决定沿着丝绸之路,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接着,他们经玉门关(但奇怪的是他从未看到过长城,金人修建的金长城——也叫金界壕此时应该是保管完好的),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在离开意大利四年之后,到达了此次旅行的目的地——蒙古的都城上都。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贡品,而大汗却对跟班性质的马可波罗情有独钟,特意请到这位自带“意大利语-蒙古语”翻译特技的小鲜肉到身边来畅叙沿途的见闻,并且对其大为赏识,不仅赏赐其官职,而且还邀请他跟随自己南下。在蒙宋战争的关键一役——襄阳之战中,马克波罗献上的投石机最终攻破了这座要塞的城防,敲响了宋朝灭亡的丧钟。元史对此事的确有记载,但投石机的制造者是回回人亦思马因(怎么看也不像是马可波罗的化名,因为它完全不是一个属于基督徒的名字),因此我们只能说如果马可波罗真的是蒙古侵略军的一份子,那么他必然成为了当年杀死同属架空人物的郭大侠夫妇的元凶了……在元朝政权建立之后,马可波罗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当时中国让西人瞠目结舌的文明水平,包括发达的工商业、半自动化的农业水利设施、宏伟壮观的都城、巧夺天工的手工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以纸币为主体的支付体系等等,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关于后人对其从未出现在元史记载中的疑点,马可波罗也提前想好了对策,比如他表示自己是大汗身边的一个特勤人员,经常以旅行、商业和外交为掩护执行秘密任务。除了中土以外,他还多次游历番邦,为大汗搜集情报,寻找失落的宝藏。韦爵爷之所以在清史中没有记载,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位大神甚至还预料到了几个世纪之后,一家名为“顽皮狗”的游戏开发商会制作一部以寻宝为主题的游戏!为此,他转成去了一趟吐蕃州(今西藏地区)。关于这一段行程,著名元史专家、南开大学张志玖教授认为马可波罗的路线应该是这样的:“从成都骑行5日即进入吐蕃之地,从此前行20日到达建都(今四川西昌市),再骑行10日,渡不鲁思大河(金沙江)后进入哈刺章(指云南省)地,离此河西行5日,到达首府城市鸭赤(今昆明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西藏之行虽然在整个《游记》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最贴合实际,也是最具研究价值的。第115章关于“此吐蕃州是一极大之州,……地与蛮子及其他不少州郡相接……其境甚大,内有八国及环墙之城村甚众……悬崖之上或山岭之巅,数地川湖中饶有金沙”的记载,无疑是对西藏地理概念的最佳论述,不仅如此,“无数番犬,身大如驴(藏獒)”,“良鹰甚多(秃鹫)”,“所见城村,业已完全削毁(蒙哥汗诸战)”;“居民是偶像教徒(藏传佛教)”;“以盐为货币”等等细节,均是非常丰富的细节。光靠道听途说,是根本无法做出这些绘声绘色的描写,因为当时根本就不可能有欧洲商人取道“川藏线”,去这片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去发掘商机。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阔阔真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便可以转路回国。同年夏季,他们开始了归乡之路。而对于《纵横贼道》所叙述的历史中,属于马可波罗的冒险才刚刚开始。香巴拉的秘密根据《神秘海域:纵横贼道》的历史,率领着由12艘大船,六百多名船员组成的浩瀚队伍,马可波罗一行人从泉州港出发,然而在半年之后到达波斯履行外交联姻使命的时候,他们只剩下了一条船和十八名幸存者,回国之后,马可波罗对期间发生的事件绝口不提,即便是日后在狱中口述历史的时候也没有透露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事实上,在途径婆罗洲的时候,马可波罗擅自改变了航向,率领团队从印度东海岸登陆,从乃堆拉山口对西藏进行了生平第二次探访。凭借先前探访时得到的一把金刚降魔杵(又名普巴杵,藏传佛教的重要法器),开始寻找香巴拉城的下落。AVG大玩家马可波罗一路过关斩将,破解了无数的谜题,最终从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的一座寺庙中找到了香巴拉的入口,在插入钥匙——普巴杵之后,这座失落之城终于重见天日。所谓香巴拉,实际是梵语“极乐世界”(Sham-bha-la)的音译。根据藏传佛教的传说,在西藏西部冈底斯山脉主峰附近的某个地方,有一片名为“香巴拉”的圣域。那里的首领是金刚手恰那多吉的化身——绕登·芒果巴,教主为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相传香巴拉曾经先后由32位国王统治,时轮经中常常说此地方,这里的转轮王是全世界的主人,也有人说佛祖曾经在此传播密法。作为藏传佛教中所说的理想圣土,对香巴拉的描述是抽象化的。而在以《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为代表的好莱坞影视作品中,这个神秘国度经常被描述为一片拥有典型亚热带气候的绿洲,它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是传说中的乐土,以至于今天被经常用于五星级大酒店和高级会所的名称……其始作俑者,自然也是一直对遥远的东方,尤其是神秘的雪域高原心身向往的西方人。最早向欧洲人传播这一地名的,是葡萄牙传教士卡西拉(Cacella),他将其译为Xembala,但他一直都将其当作是契丹或者是中国的一个别名。直到1627年参访扎什伦布寺,与班禅额尔德尼会面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1833年,在开脑洞技能方面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的匈牙利学者卡索马(Csoma)在其著作中,对香巴拉做了如下“设定”:它位于北纬45'到50'之间,地势低洼,四季如春,这明显与西藏地区的气候是相反的。以讹传讹的结果,就是让“香巴拉是一座位于地下的宏伟宫殿群”的概念深入人心。随着进入19世纪中叶之后清政府对西藏控制力的衰落,西方人为了寻找这座失落之城,在广袤的雪域高原之上进行了不下百次的探索。对于这些探险家而言,香巴拉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其蕴藏的无穷财宝,更重要的是身为地球心脏的这座城市,还蕴藏着足以颠覆整个已知世界的无穷力量。《纵横贼道》对香巴拉的表现,除了浓缩了前任的这些认知“成果”,也加入了一些原创设定。比如作为地球轴心而存在的“生命之树”,其原型来自于古代萨克森人的所崇拜的世界白蜡树——伊尔明苏尔(Irminsul)。在萨克森传说中,这颗大树不仅仅是信仰,更是一切智慧和知识的源泉,是北欧神话世界之树Yggdrasil的“西欧版”。同时,本作也颠覆了以往对如意珠(Cintamani Stone,贤者之石)的设定,它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能够将占有者的意念变为现实的强大宝物(甚至此前的内森·德雷克也是这样认为的),在游戏中,它被设定为一种琥珀状的半透明粘稠液体,是生命之树所分泌出来的树脂,能够让饮用者变成刀枪不入的变异怪物。获知真相之后的马可波罗决定永远的保守这一秘密,但已经被如意珠转换为变异人的船员们开始疯狂攻击同伴,与此同时,香巴拉的原住民——圣城守护者对寻宝团队展开攻击。即便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马可波罗依然指挥队伍冲出了重围(这也是为什么玩家们并没有在香巴拉中找到太多古代盗墓者残骸的原因)。真正导致覆灭的原因,是返回婆罗洲过程中遇到的海啸。在上岸之后,幸存者又遭到了强盗的伏击,携带有香巴拉开门钥匙和地图的那名船员被永远地困在了东南亚的原始森林之中。马可波罗用取回的一丁点树脂作为颜料,在羊皮卷上记录了真相,然后将其藏入了大汗送给自己的蒙古油灯之后。几百年之后,内森成功从土耳其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窃得了这一文物,并且获知了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纳粹德国的西藏探索纳粹德国的超自然科学实验,一直以来都是科幻领域的一个重要亚类型。他们搜罗黑科技,即便在二战结束之后依然在大众视线之外同美国进行斗争(《美国队长》;它们在秘密实验中召唤出的撒旦之子(《地狱男孩》);地球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野望,元首的远征军已经将万字旗插上了月亮(《钢铁苍穹》);他们培养死亡军团,试图用丧尸大军来实现绝大反攻(《死亡的雪》、《地心的纳粹》、《弗兰肯斯坦兵团》、《前哨》、《使命召唤:世界之战》)……在大众流行文化产品中总是热衷于借助科学,乃至玄学的力量来挽救自己的灭亡。以至于很多人误认为希特勒于亲自组织的纳粹西藏探险,也是来自于野史。而实际上,这次行动不仅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而且也是迄今为止西藏探险活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动用人力和物力最多的一次。早在二战开始之前,希特勒就非常重视在意识形态上编造一套理论来,来提振在凡尔赛条约之后濒临崩溃的日耳曼民族的自信心,并且笼络以广大西欧各国的民心,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以“雅利安人”为核心的种族主义优越论。纳粹的宣传机构歪曲了考古意义上的雅利安人概念,他们将北欧五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地的人种,定义成了雅利安人的体征,并且声称现在的德意志民族正是古代雅利安神族的后代。1937年,纳粹种族主义的吹鼓手,同时也痴迷于亚洲神秘历史文化的内政部长希姆莱找到了当时德国的著名登山冒险家恩斯特·舒坲(Ernst Schafer,也是《纵横贼道》中在西藏隐居70年的那个德国老头的原型),询问其近期计划,舒坲提出了西藏探险计划,双方一拍即合。在此一年前,纳粹德国为了证明日耳曼人种优越性,搜罗全国优秀登山运动员挑战杯成为“极致之峰”的阿尔皮斯山艾格峰北壁,最终酿成了一场惨绝人寰的人祸,让宣传机器灰头土脸。而西藏远征不仅能够洗刷这一耻辱,证明日耳曼人能够征服世界之巅,更重要能够找到所谓“纯种雅利安”人,为其宣传机器的各种歪理邪说背书。因为纳粹宣传认为有一部分远古雅利安人(即亚特兰提斯的“神之子”)来到了青藏高原,成为后来的西藏人。崇尚科学专业精神的德国人,即便是对于宣传,也不会采用大鸣大放的方式,他们所追求的是确切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尽管本质上依然是出于宣传目的而编造出来的。党卫军智库组织古代继承者协会(Ahnenerbe)和德意志研究基金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对西藏探险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全方位探索西藏的人种、人文、地理和气候信息之外,这群神秘主义的狂热分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古怪的目标,比如验证纳粹科学家提出的所谓“冰川天体演化学”,将藏人遗传体液带回德国培养“纯种雅利安人”,寻找希姆莱心目中的圣城香巴拉和帮助纳粹统治全球的“地球轴心”(注,后二者并不能在遗留下来的官方文献档案中得到证实)。出于宣传效果,希姆莱要求全部组员必须加入党卫军,为了能够完成这次的冒险,对政治并不感兴趣的舒佛被迫妥协。这次科考远征在准备阶段即遭遇接连挫折:舒坲原先计划是利用当时中德之间的良好关系,从长江逆流而上进入青藏高原。但随着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路线变得不具有任何可能性。随后,舒坲专程前往伦敦,请求英国政府能够同意五人科考队员取道印度进入西藏地区,并且提供必要的援助。在两国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之下,舒坲自然史吃了闭门羹。祸不单行的舒坲还在一次度假中遭遇了水上事故,险些葬送了一家老小的姓名性命,这让他的精神状态一度不再适合工作。为此,希姆莱不得不缩短最初的任务内容,仅仅要求科考小组能够“到达”西藏,并且带回能够证明这次探险活动的影像资料即可。日,五人科考小组乘船从热那亚出发前往加尔各答。虽然有游客身份作为掩护,但随行携带的大量科考和摄影设备会揭示他们此行的真实目的。为此,希姆莱以私人身份写信给支持纳粹思想的英国情报机关实权人物巴里·多姆维尔(Barry Domvile,这样的“内鬼”在采取绥靖政策时期的英国比比皆是),在这位皇家海军上将的亲自过问之下,印度当局最终允许纳粹西藏探险队进入锡金邦。在地区首府甘托克,这群德国人购买了五十匹骡子,雇佣向导和翻译,他们甚至还得到了当地政府官员巴塞尔·古德爵士(Sir Basil Gould)的盛情款待。6月21日,探险队渡过孟印边界的迪斯塔河(Teesta River),一路向北前往圣域。尽管道路和气候条件愈发恶劣,但五名德国人依然像一部精密的机器那样分工合作。克劳萨(Krause)用灯光来诱捕在高原生活的昆虫,威尔乐特(Wienert)绘制山脉的地形图,吉尔(Geer)辅佐捕捉和之作鸟类与其他小型陆地生物的标本,贝格(Beger)则用西方医学来帮助沿途遇到的土著人,利用这一机会对300多个西藏和锡金居民进行了骨骼测试,对其他的身体特征也进行了详尽的记录,从而得出了纳粹党魁们所需要的结论: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西藏人结合了蒙古人种和欧洲人种的特征,纯种雅利安人必然存在于西藏地区!日,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探险队终于抵达了拉萨,受到的欢迎程度就连舒坲自己都没有想到,此前探险队一度都做好了被宗教政权处死的心理准备。事实上,对这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客人的天生好感绝非偶然。从历史渊源上来说,此前两次入侵西藏的白种人是英国人,而德国正是他们的敌人。根据贝格在1946年为美国调查组提供的证词,他们在进入西藏之后差点被一支巡逻队袭击,但当他们展示纳粹印记之后,即化解了纷争(注:佛教卍字为左旋,纳粹卐字为右旋);从目的来说,德国人来西藏的目标既不是掠夺,也不是殖民,仅仅是证明自己与藏人“同宗同源”;从政治层面来说,为了抵御来自印度的殖民渗透,西藏的统治势力必然要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正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苦撑的国民政府,亦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探险外交”向德国示好,希望在两年前就已经完成德日结盟的纳粹政权能够继续输出援助,蒋介石不仅对德国人在西藏的活动大开绿灯,还委托驻藏代表蒋伟培(Chang Wei-pei,音译)协同处理德国探险队的通讯事宜,这使得他们在藏区生活的一年多时间内始终都能保持与纳粹大本营的联系。其五名成员在西藏的活动除了“不能破坏佛教设施,不能杀生”以外,几乎拥有完全的行动自由。除了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以外,他们也同当地的宗教领袖和实权人物进行了多次秘密会谈。1939年3月,探险队离开拉萨,在藏军的护卫下前往江孜,调查这里的历史遗迹。阴谋论者普遍认为当一行人到达被誉为“珠穆朗玛之门”的日喀则之后,才正式开启了此次行动的真实目标——寻找香巴拉的下落。传说正是在这次在官方记录上几乎没有提及的行动中,舒坲找到了通向香巴拉的大门。据说那里隐藏着蕴含无穷能量的“地球轴心”,谁能找到它,就可以得到一种生物场的保护,做到“刀枪不入”,并能够任意控制时间和事件的变化。1939年8月,德国探险队启程回国。他们带回的物品用了近百头高山牦牛才得以拉回,其中包括了上千件文物,几乎全部藏区独有的动植物标本,近一吨重的笔记与胶片资料,近百件藏人的面部和手足石膏模型,三块头骨,甚至还有班禅喇嘛献给“元首”的礼物,其中包括一只纯种藏獒,一套喇嘛袍和全册藏传佛教经书《甘珠尔》。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一年前的线路原路返回,回到加尔各答之后,探险队登上了停在胡格利河的一架水上飞机,开始了回乡之路。在滕伯尔霍夫机场机场,探险队受到了希姆莱的亲自接机,舒坲还被授予了象征至高荣誉的党卫军骷髅戒指和荣誉之剑。纳粹的第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西藏远征就此结束。 1943年1月,纳粹在慕尼黑大学设立了以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的名字命名的考古与人类学学院———斯文·赫定学院,舒坲经希姆莱推荐,被任命为首任院长。与塞弗尔同行的贝格也被希姆莱提升为党卫军高级军官。由此可见,纳粹分子的第一次西藏探险活动,受到了纳粹高层的充分肯定。根据舒坲的证词,他曾经在1940年和1942年两次建议希姆莱再次进行西藏探险,目的是培养亲德政权,将其变成未来入侵印度支那的跳板,但并未获得批准。需要指出的是,发生在1938年5月至1939年8月的南迦· 帕尔巴特峰(Nanga Parbat)探险,并非是所谓的“第二次西藏探险”。由于该事件涉及敏感历史,我们便就此打住了。从目前公开的史料来看,舒坲探险队的第一次任务虽然自始至终都有着深刻的政治目的,但它的实施过程还是遵循着科学性的原则,并且从保存下来的档案来看,并不涉及到对超自然力量的发掘。即便他们真的找到了香巴拉,对于此时正在依靠技术优势发动的闪电战,在欧洲大陆如入无人之境的纳粹军队而言,恐怕也不屑于借助超自然的力量。但当时间进入1941年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正如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名言”——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即便是出于政治目的而炮制人种优越论的纳粹首脑们,在形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也会慌不择路地求助于自己所编造的谎言。因此二战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桥段:希特勒组织江湖术士通过在大西洋地图上悬挂吊锤的荒唐办法来寻找盟军舰队,研究丧尸士兵来抵御盟军的反攻,或者是奔向月球,寻找赢得未来的可能性,或者是突然想起遥远东方的香巴拉,派数千名空降兵到那里,打造一个“不死军团”,或者是通过所谓的“地球轴心”使德国回到1939年,改正巴巴罗萨计划之后一系列的战略失误……这至少在逻辑上还是能够说得通的。而在《纵横贼道》所叙述的历史之中,舒坲(卡尔·舒坲)在1938年就已经找到了香巴拉。和其“真身”的人生轨迹不同的是,他并未回到德国。在见证了生命之树的威力,发现自己的科考队员在树脂(如意石)的作用下出现变异之后,舒坲毫不犹豫地拿起手中的MP40将其全部处决,并且逃出了洞穴。为了避免纳粹势力获知这一秘密,舒坲选择在西藏隐居,直到七十年后,他的平静生活才再度被一个年轻的冒险家所打破。————————————————————————————————————
千柱之城篇“神海”系列目前发布的四部作品(不含PSV《黄金深渊》),普遍认为一代综合素质最差,但在当时PS3大作荒芜,SCE第一方工作室集体沉寂的大背景之下,它是一部扮演“强心剂”性质的作品。二代被公认为上世代中系列,乃至是PS3软件阵容中的最强作品(之一?),无论是画面、操作还是演出效果均有质的飞跃。刚刚发行的四代,可以堪称是一部诚意满满的系列集大成之作。而于2011年问世的“船长”系列第三作《德雷克的诡计》,则争议较大。支持本作的玩家,认为大量主观镜头和感情戏的描写,让陪伴了我们多年的这群老角色的形象得到了升华。而持负面观点的玩家,则认为本作在剧情的起承转合上存在明显的硬伤,逻辑性的缺失使得游戏不断要靠诸如“中毒之后产生幻觉”这样的原因来填坑,在体验上存在严重的失衡。除了剧情以外,游戏在关卡设计和美术风格的品控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该作在开发工作进入中期之后出现了大量的人事变更,由于其制作团队的主力被抽调到神秘新作(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它就是日后的《最后的幸存者》),结果导致新人负责的关卡(如“海盗湾”场景的低劣设计水准)质量严重下降,给玩家的游戏体验带来了诸多困扰。最关键的原因,在于“神海3”采用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导演理念。此前顽皮狗将大量的开发资源放在了对世界的构建、细节的展示、脚本的拿捏和情感互动的处理上,而在本作的开发过程中,尝到甜头的他们居然采用了即“作秀大于实际内容”作风。对此,项目导演、编剧兼脚本编写师艾米·亨尼格(Amy Hennig)在官方特典影像中也大吐了一番苦水,原来在她的故事大纲还没有动笔的时候,项目组就已经制作好了超过一半的脚本场面。在操作德雷克在也门街头狂奔的时候,设计这一场面的开发者们根本不知道德里克为什么要跑,又是谁在后面穷追不舍。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最后均交到了艾米的手上,她不仅要为这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场面编写故事,还要想方设法将其串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至少能够说得通的故事。虽然“神海3”的剧本堪称是漏洞百出,完全是二流美剧水准。但在神话传说的设定和与系列主线的联系问题上,本作还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如果用色调来总结前三部“神海”系列,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一代是绿色(对应南美热雨林的绿意葱葱),二代是圣洁的白色(对应雪域高原的茫茫白雪),而三代则是金黄色,它所对应的,自然就是德雷克为了找到乌巴城而冲过的那片一望无际的沙海。“空寂的四分之一”鲁卜哈利(Rub' al Khali)沙漠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为“空寂的四分之一”,它言简意赅的说明了这片死亡之海的特点:其面积占据阿拉伯半岛约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没有之一);这里除了极少数的的沙漠动植物以外,没有任何的生命活动迹象,而整个阿拉伯文明的萌芽,恰恰就是在这里发源的。鲁卜哈利沙漠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200千米,宽约640千米,达65万平方千米,覆盖了整个沙特阿拉伯南部地区和大部分的阿曼、阿联酋和也门领土,在面积上超过西欧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三国土地面积总和。地质学家通常将这片沙漠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其中东部沙漠海拔100-200米,多为平行排列的大沙丘,有些沙丘高300米,长20千米,近乎一座沙山。在地下水位较高处,有局部绿洲,形成良好的牧场。西部沙漠海拔100-500米,多为砾漠,沙丘间沼泽、盐湖广布。由于富含氧化铁,沙漠外围由燧石和砾石构成的岩壁层多呈现猩红色,这在“神海3”中沙海策马扬鞭这一幕中亦得到了体现。流动沙漠的沙质,在鲁卜哈利体现得尤为明显。这里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极其细软的沙子,仿佛是高级沙滩。事实上,细沙的成因和海滩完全不同。后者是首先是靠海浪的力量,通过各种侵蚀把岩石磨细,质量小且容易被海水带上岸的细沙慢慢堆积除了沙滩。鲁卜哈利的细沙则更多是靠风的作用,动辄10级以上的大风形成凶猛的风沙流,不断吹蚀地面,将裸露在外的岩石磨平,将沙子分解成一颗颗地细粒。为了将这里松软沙漠与角色的互动关系做到极致,顽皮狗使用了80台先进的VICON MX40摄像机同步记录演员的全身动作数据(而电影级别的之作也仅需要64台),以营造出主角在沙海中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迈步,在连绵不绝的沙丘上摸爬滚打的坚信。在实际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的身体机能濒临极限的德雷克,内心呼唤着苏利的名字,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中艰难的前行。他深感绝望,心中迷茫,但依然在信念的支撑下朝着远方艰难地挪动步伐。此时我们不仅通过试听感官感受到了人物的苦与悲,这份执着更是通过完美的演技(此处仅是行走的动作模组就高达二十多个),通过游戏控制器传递到了我们的手上。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战爆发后,德国的盟友土耳其乘机入侵中东,那些零星散布在沙漠中的阿拉伯部落是无法抵挡突厥人大肆入侵的。为了给英国的干预争取时间,英国陆军情报官员劳伦斯前往该处,试图联合根本没有任何国家、民族观念,甚至彼此之间存在世仇的穆斯林各部势力——这堪称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仅是军事层面上犹如登天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一个来自“文明”的基督教世界的白人,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来获得那些在语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毫无共同之处的“野蛮人”的认同。作为一个更像是诗人的军人,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让劳伦斯毫不犹豫地换上阿拉伯人的长袍,近乎痴狂地在无尽的黄沙中奔跑起舞。他为何会喜爱这片沙漠?因为他认为这里比自己所生活的文明世界要更加纯粹,他能够将自己所痛恨的那些禁锢人自然属性的所有社会法则全部抛弃。内心叛逆,怀才不遇的劳伦斯,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变得意气风发,风光无限,浑身燃烧着的热血,驱动着他带领着原本不信任自己的阿拉伯人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离开沙漠的劳伦斯最终也远离了催生和实践“诗意的癫狂”的土壤,他向现实的低头,最终也留给观众无可奈何的怆然。对“劳伦斯”的致敬,也贯穿了“神海3”的后半段失落的乌巴城乌巴城,又称千柱支撑,亦被西方人译为Aram、Iram、Irum、Irem、Erum,最早出现在《古兰经》89章6-14节中出现的一个消失的国度。具体记载如下(非中文译本原文):第六节:你难道没有意识到真主是如何惩罚阿德族。第七节:乌巴城,一个拥有无数擎天神柱的国度。第八节:乌巴城,一个从未在地表出现过的国度。第十三节:真主降罪,将其夷为平地在第七章73-74节:你们(塞默德人,从西元前一千年便活跃至接近穆罕默德的时代)要记住那时,祂在阿德人之后,以你们为代治者,并且使你们居住在地方上,你们在平原上建筑大厦,并将山岳凿成房屋。你们要铭记真主的种种恩典,不要在地方上作恶。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推断出乌巴城的建造者是阿德人。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阿德人的确存在(但并非是传说中的巨人族),他们一度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即现今的叶门东部和阿曼西部区域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当地出土的生物遗骸表明,这里是世界上最早的骆驼驯养之地,同时也是古代是乳香贸易的转运站。宗教传说中在这片王道乐土中生活的阿德人全然忘记了先人由于堕落而遭受的神罚,他们竖起了高耸的石柱,崇拜各种难以名状的石头图腾。对此不悦地真主派遣先知呼德(根据世俗研究,呼德即是《圣经》的希伯,这也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宗同源”的一个证据)前往乌巴城警告正在犯下大错的阿德人。即便在用旱灾来进行象征性的惩罚之后,这帮执迷不悟的异教徒依然不为所动,真主于是用强烈的风暴,将千柱之城埋葬在了茫茫沙海之中。之后,赛莫德人取代了阿德人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乌巴城的毁灭在《古兰经》中亦多次作为反面教材出现,告诫世人应当从阿德人的毁灭中记取教训。这座“千住之城”,最早是通过《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自从公元20世纪开始,随着殖民势力对中东的渗透,陆续有多批欧洲探险家进入沙漠,寻找乌巴的下落。1930年,立志当“世界上第一个横穿死亡沙海的欧洲人”的英国探险家波特仑·托马斯(Bertram Thomas)从鲁卜哈利沙漠的南部边际,向着沙海的深处进发。途中,托马斯从贝都因人部落那里听说沙漠中埋藏有一座被神之怒火毁灭的宫殿,这激发了他更大的好奇心。尽管此行一无所获,但他依然将绘制的“地图”,和这个关于“沙漠中的亚特兰蒂斯”(他亦是这一称谓的发明者)告诉了好基友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促成了日后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这位大英雄的冒险。野史爱好者们相信,劳伦斯不远万里来到中东,将阿拉伯人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其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揭开乌巴的神秘面纱,因为劳伦斯日后对这段传奇经历的传记小说的书名,就叫做《智慧的七柱》,虽然书中“隐去”了所有关于乌巴探索的故事。他仅仅表示如果要找到千柱之城,最好的旅行方式是飞机。日后的内森·德雷克恰恰是通过这种方式,摸到了乌巴的城门口——当然,还需要一次“恰到好处”的空难。1948年,也就是在中东地区的真实储量被探明,成为全球石油资源中心前夕,伊拉克石油公司组织了一次沙漠深处的探险活动。在Ash Shisur地区,他们意外的发现了有着明显人工开凿痕迹的岩壁,前伊斯兰时代的堡垒与房屋遗迹,还有系统化的运水通道。由于这支队伍是由地质学家和石油商人组成,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的考古与史学价值,除了少量的图片以外,他们并没有保留任何记录,甚至没有记录下这片遗迹群的确切位置。重见天日?相当于黄金城、亚特兰蒂斯和香格里拉的虚无飘袅和不知所踪以外,至少乌巴城作为一个历史遗迹,是可以通过人类常规的旅行方式到达的。上世纪90年代,有“现实世界的印第安纳·琼斯”之称的美国加州作家、制片人兼人类学者尼古拉斯·克莱普(Nicholas Clapp)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之下前往沙漠,并且声称找到了乌巴城。他对乌巴城的兴趣,始于波特仑·托马斯的游记《阿拉伯福地》(Arabia Felix)。在加州大学图书馆中,克莱普找到了一张绘制于公元前两世纪的中东地图,其作者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御用学士罗狄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 ,他认为其中被重点标注的“Omanum Emporium”地区,就是乌巴城的所在地。通过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获得了多张高清卫星图片,克莱普拿起放大镜,开始寻找沙漠中那些公元前人类活动所留下的痕迹,并且最终从佐法尔省的无人区发现了一座可能包含“十米高墙,八座塔楼和大型取水口”的遗迹。1993年,在密西西比历史学教授贾金思·萨林斯(Juris Zarins)的带领之下,克莱普与自己的摄影小组前往阿曼。在近一个月的实地考察之后,克莱普宣布自己所在的正是“沙漠中的亚特兰蒂斯”。通过对石灰岩的地质分析,他认为乌巴城是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而被永久埋葬,其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前500年之间。1996年,贾金思·萨林斯在《国家地理频道》的访谈节目中,认为世人一直都混淆了“乌巴”的概念,它不应该是一座人类定居点的名称,而更像是一片广袤的地区和在其中生活过的阿拉伯人祖先。1999年,克莱普在所著的“The Road to Ubar: Finding the Atlantis of the Sands”一书中正式发表了上述学术观点,虽然它看上去更像是一本旅行游记。该书一经出版,即遭到了学术界的激烈抨击。 沙特考古事务部高级助理阿普杜拉·马斯里博士(Dr Abdullah al Masri)认为,类似的历史遗迹早在1975年,就在阿曼德加布林(Jabreen)、南迦兰(Najran)地区被发现。沙特的绿洲遗迹欧巴(Obar),甚至光是从名字都更像是真正的Ubar。语言学家莱杰尔·格鲁姆(Nigel Groom)认为从一开始,克莱普就搞错了托勒密地图所标注地点的含义。在希腊语中,Omanum是指大规模的货物贸易中心,显然即便在现代发达的物流体系支持之下,位于沙漠之中的绿洲也不可能履行好这一职能。因此他推断如果“Omanum Emporium”所指代的真的是乌巴成,那么它的地点应该是赫鲁曼斯河(Hormanus River)沿岸,或者是阿曼的埃斯基(Izki)、黎兹瓦(Nizwa)这些靠近波斯湾出海口的城市。“船长”对乌巴城的探索在《神秘海域:德雷克的诡计》所描述的“历史”中,乌巴城从未消失,它只是在前半年来一直都位于一片巨大沙暴的保护之下,即便是通过高清卫星图片也无法找到这座神秘都市,更不要说进入其中去搜寻入口处了。凭借神奇的地下水循环与过滤系统,乌巴城在人迹罕至的大漠中孕育着独特的文明。3000年前,为了拥有无上的权力,以色列之主所罗门王召唤出了邪恶的灯神,在其强大力量的帮助下开疆扩土。然而灯神却背叛了国王,为此所罗门王将邪神装入了一个巨大的铜罐,命人将其投入了乌巴城的地下蓄水池之中永久封印。岂不知容器泄露出的邪气很快就通过巧夺天空的“自来水”系统,将乌巴城中居民尽数变成了嗜血狂暴的怪物,它们的自相残杀,导致了整个沙漠文明的灭亡。不过由于乌巴城的隔绝性,法力无边的灯神,也被永久的封印在了这个传说之中。《神秘海域》中内森反复念叨的这位名为“德雷克”的先祖,在高光时刻和人生的基本轨迹上,同真实版的德雷克勋爵基本吻合,但除了“When”以外,在“Why”和“How”两个问题上却截然不同。比如1581年女王赐爵以表彰其完成环球航行的背后,却包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德雷克此行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伊丽莎白二世寻找乌巴城的下落。在发现城中的水源具有让人丧失心智的可怕力量之后,德雷克意识到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真实意图是以此来奴役全人类,这位既没有像历史中真身那样对女王有无限的热爱(野史记载的关于“童贞女王”与这位海贼王之间的风流韵事可不少),也没有对西班牙人有无穷无尽的恨的船长,选择永远保守这一秘密。他篡改了航海日志,让世人相信他在环球航行过程中,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才穿越东印度群岛(而实际上他只花了一个月就通过了这片复杂水域,剩下的时间都在沙漠中寻找乌巴城)。尽管对此事表示怀疑,女王依然登船授勋,并且赐予其刻有“Sic Parvis Magna”拉丁铭文(意为“Greatness from small beginnings)的戒指,但德雷克不为所动。他将阿拉伯半岛的手绘地图藏到了金鹿号的船首像中,并且为后人留下了纵横字谜“Long Hidden”(正确排列之后会呈现出Golden Hind)。女王的高级顾问,哲学家、科学家和占星家的约翰·迪伊(John Dee)制作了一个星盘形态的解码器,从而找到了地图,并且在上面留下了形似“007”的签名——这并非是顽皮狗的杜撰,在真实的历史中,迪伊在写给女王的信中落款都是两个零,这象征着他的使命就是充当女王的双眼,之后再写一个阿拉伯数字“7”,他被广泛认为是日后那位007(James Bond的历史原型,John Dee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确是大英帝国情治体系的大掌柜,不过他却并没有将这一发现报告给女王,而是选择在其拥有的一座位于法国西部的酒庄城堡的地下室中埋藏这一秘密。只有让戒指、地图与星盘三大道具在城堡地下室会合,结合密道连通的12世纪东征将领古德弗雷(Lord Godfrey,他也是第一位找到千柱之城的人)墓穴中的项链碎片,才能参透乌巴的秘密。结语提到《神秘海域》系列的题材优势,我们自然会想到“寻宝”这一冒险题材亚内心的鼻祖——《夺宝奇兵》系列,顽皮狗也从来没有掩饰过对琼斯爷爷(Indiana Jones)冒险生涯的敬意。“历史+宗教+传奇”的背景组合,“英雄+美女+强敌”的人物设置、“枪战+武打+追逐”这三大硬菜,再配上“悬疑+恐怖+幽默”这三份佐料的……寻宝片几乎可以囊括所有商业电影的卖座元素。多种要素的杂糅,也是《神秘海域》系列的最大特色之一。从视听层面来看,这一SCE的黄金品牌拥有引领时代的声光表现,和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奇观营造能力。从游戏层面来说,它将AVG和TPS两种游戏方式融为一体,虽然将冒险和动作两个单项拆分出来看并不算是业内顶级,但它却能够让两种要素实现无缝连接,在战斗风格上自成一派。从人文层面来看,《神秘海域》充满了在夺宝过程中与邪恶野心家的明争暗斗,让玩家在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在机关重重的历史遗迹中需找蛛丝马迹,个中过程惊险、刺激不断满足着玩家的冒险欲。贯穿其中,仿佛翻阅一张张尘封已久的历史典籍。也许内森·德雷克的冒险在《盗贼末路》中真的已经到达了终点,但我们相信他所传承的冒险精神,必将指引着更多的继承者,为我们揭开更多埋藏在历史长河中的奇观。注:因为篇幅和截稿日期的关系,关于《盗贼末路》所包含的历史与人文线索,我们将通过日后《游戏·人》的专题文章,为您继续讲述。9217 条评论分享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如何去掉人物背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