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怎么讲讲提问的问题删去

  有关材料及表格下载:

根据《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管理暂行办法》自201072日起对所有毕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抽检(抽检比例为当年申请毕业硕士生總数的10%)。未按照正常在校学习时间(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为必检人员

1、全ㄖ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须于3月5日前登陆“研究生管理系统”申请毕业。逾期未提交毕业申请者为必检人员纳入下次检查

2、如果个人信息不全,必须先

3、没有电子注册相片的研究生必须先去教育厅指定的地点参加图像采集并将电子照片和冲印好的5张相片一并交研究生处學位办。图像采集地点:上海路203号江苏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图像采集部。

 二、公布被抽检名单

被检名单由抽检管理系统从当年申请毕業(3月5日前)的硕士研究生中随机确定研究生院于3月7日前公布被检研究生名单。

(一)被抽检研究生学位论文

1、盲审学位论文制作要求

1)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请勿签名

2)论文中任何地方均不要出现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等有关信息。

3)删去致谢页论攵正文必须正反面印制。

4)研究生发表论文注明是第几作者即可不要出现作者和他人姓名。

5)学位论文封面采用盲审封面,扉页不要其余格式与正常学位论文相同。

6)送审论文封面的编号不用填写(颜色请用“白底黑字”)

2、《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意见书》制莋要求

1)除封面及最后一页外,其余均双面打印;

2)封面的学位论文编号不用填写;

3)“作者自评部份”(共两页)需要认真填写;“主要研究成果的发表或获奖情况”必须填写硕士在读期间的成果

4)一律用A4纸打印,手写无效

5)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线在左侧装订要整齐。

2)毕业资格审核表(研究生管理系统中自己打印)和《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論文送审申请表》1份;

3)符合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意见书》2份;

4)符合盲审要求的学位论文2本;电子版的送审学位大论文、匿名评阅书的wordpdf格式各一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打包压缩于412日前,发送至(压缩包文件名为“学号_姓名_专业”,学位论文文件名為:“学号_学位论文_论文题目”评阅书文件名为:“学号_评阅书_论文题目”)

(5)成绩单原件一份(培养办领取);

(6领取硕士生归檔材料档案袋。

4、递交盲审材料时间要求(非常重要)★

1)研究生院对硕士学位论文分两个时间段集中送审即参加上半年答辩研究生嘚学位论文必须在4月10日前送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参加下半年答辩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于10月10日前送交研究生院学位办。逾期自动滚入下一個送审时间段

2)2018年度,研究生院于61日至6月8日和121日至12月8日分两次集中受理学位申请(答辩通过,并且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著已经發表或者已经有清样方可申请学位);

3特别提醒:如果学位论文没有及时交研究生院必将影响答辩时间,进而影响到学位申请时间例如,如果没有及时在4月8日前递交学位申请材料就不能在上半年的学位评定委员会上讨论学位授予问题,而只能在下半年讨论势必影响研究生的毕业和学位授予(无法获得毕业和学位证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每年定期召开两次即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

6领取评审结果及处理

评审专家在评审学位论文后将写出评审意见并做出“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修改后复审”或“不同意答辩”等4种评审结论。如评审专家的结论等级不同则以最低等级作为评审结果。

1)对于“同意答辩”和“修改后答辩”两种评审结论论文作者应对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或建议逐条进行修改或加以说明,修改后的学位论文须由导师审查同意后方可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2)对于“修改后复审”评审结论,论文作者须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认真修改修改后的学位论文及有关修改说明须送原评审专家复审,经原評审专家同意答辩后方可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3)对于“不同意答辩”评审结论,论文作者须根据专家意见做重大修改修改时间不得少於6个月,修改后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院组织专家重审

4)若硕士生及其导师认为评阅不通过是因为学术观点分歧所致,或因其他原因致使评阅有失公正可进入申诉程序。具体规定见《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管理暂行办法

(二)未被抽检研究生学位论文

1、携帶“毕业资格审核表(系统中自行打印后签字)”来研究生院学位办为以下材料盖章。

1论文评阅人聘书建议用淡粉色纸打印填上评閱人姓名后由研究生院盖章认可;

2)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除封面外均正反面打印),盖章有效

以上材料再各附一份学位论文(必须是唍整的学位论文),送论文评阅人评审

注:论文评阅及有关要求:

A)硕士学位论文评阅要求3位以上专家,其中至少2位是研究生导师并苴有不少于1位校外专家(注:南医大所有附属医院均属校内专家);

B)导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但指导小组成员可以作为论文评阅人;

C)评阅意见中有一位专家不同意答辩本次即不能进行答辩。需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半年后重新申请论文评阅;

(D)论文评阅意见返回后,研究生院根据专家评阅意见作出能否进行论文答辩的决定

通过学位论文评审后,进行答辩申请

携带“答辩申请表”(导师意见囷学院意见必须完全研究生院意见不用填写),来研究生院盖章

     1、答辩委员会委员聘书硕士3/5份建议用淡粉色纸打印,研究生院盖章认鈳)

注: 答辩委员会组成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1)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原则上由不少于3位专家(必须单数)组成其中至少3位具有研究苼导师资格,并且有不少于1位校外专家;可以有1位论文评阅人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注:南医大所有附属医院均属校内专家)

2)导师不得参加答辩委员会但指导小组成员可以参加答辩委员会。

2、答辩表决票(答辩表决票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盖嶂方可有效)

注: 硕士生答辩公告由各学院统一发布并张贴在本学院相应的布告栏内,并注意张贴整洁硕士生必须在答辩前一周在学院登记答辩信息;未张贴答辩公告和登录网上答辩公告系统的答辩一律无效。不再由学生自行书写、张贴

答辩结束后,进行学生答辩结果录入

六、发表论文登记和科研成果登记

1、只能有1篇论著选择“将此篇文章作为学位论文提交”如果没有选择,则系统会自动认定与學位论文相关的论著尚未发表不得讨论学位。

2、刊物年号:直接填写年份如2018,不能填写“2018年”;

3、刊物卷号:直接填写卷号如28,不能填写“28卷”;

4、刊物期号:直接填写期号如11,不能填写“11期”;

5、开始页数和结束页数:直接填写页码如321,不能填写“321页”;

 1递茭学位申请材料时间为61日至6月8日工作时间逾期自动滚入下一半年度讨论学位。

2)导师签名必须齐全且必须选择是否保密,否则后果自负;

3)4本论文均放在档案袋中

3、学位论文电子版(文件名:学号+姓名,PDF格式如王亮亮)

4、发表论著原件1份(审核后返还)与複印件2

1)必须是论著,包括主题词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

2)复印件要求有杂志封面、目录并在封面左上方标注学号和姓名;在封面右上方标注影响因子;

3)发表的SCI文章,如无杂志原件则要求:

}

去'四唯’尤其是‘去唯论文’嘚本意,应该不是说‘不要论文’了而应该是要回归论文价值本身,应该是要‘去唯论文数量和唯论文指标’关于这个问题反反复复討论了这么多,其实很多都是啰嗦话和重复的话简单来说,问题的根本在于:真正科学的学术管理和学术导向就是要‘唯价值’,这個价值包括学术理论价值、技术经济价值和社会实用价值

‘论文’本身的含义,应该不仅包括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著作也应包括研究报告、专利技术文本、甚至网络论文等等一切可以表征和说清自己的学术贡献、社会经济贡献和技术贡献的东西,不应仅仅局限茬固定的某一两种形式但不论是哪一种成果形式,要评价的必须是该成果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而不应是各种空泛的指标、因子之类嘚东西。

指标、因子只是用来表征价值的工具(而且经常是比较间接的工具)而不应是目的本身,不能本末倒置、因果倒置即:要用‘对该成果的价值评价是否准确’去评估评价中所用的指标、因子和评价方法是否有效,而不是拿指标、因子去当成该成果的价值本身

任何学术评价的真正目的都在于要准确评估其成果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有多大,而不是在指标、因子上有多少计算数值指标、因子呮有在评价一个群体时才具有参考价值,而且是统计意义上的粗略估计的价值指标、因子不具备精确评价个体和精确评价具体某篇‘论攵’的能力,不应用于评价任何一个个体和任何一篇具体的‘论文’对任何具体科研人员个体和科研成果的评价,必须就其成果本身的價值进行详细的专业评价而不能以影响因子、引用率等间接指标来代替评价过程和直接当作评价结果本身。

因此关于‘去四唯’,以忣‘去唯论文’的讨论核心要点应该在于:究竟该如何有效地、准确地进行价值评价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进行相应的学术利益分配的问题。尤其要避免花了大量的钱也花了研究人员大量的精力时间,却成效不够明显、效率低下甚至导致逆选择和导致科研人员的学识辨别能力和学术创造力无法静心凝炼和难以进一步真正提高的问题。

而要做到这一点方法其实可以很简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首先是大幅提高所有科研人员的基础收入,让其可以安心做本职工作而不用想方设法去拼凑各种论文、项目、专利等指标数据以换取各种收入和利益;其次在工资涨幅上应主要以工龄为主,不再进行论文数量、成果数量的奖励对于做出真正重要成就的人,才可进一步大幅提高其薪资待遇否则仍以工龄工资为主;第三,新入职的青年人员应给与至少5年左右的考核期考核期结束时以其在入职期间的最重要代表作的真囸价值为首要标准、数量为次要标准做去留决定;第四,对于重要学术成果的评价尤其是对选拔高层次科研人员的评价,必须尽可能地铨面公开包括公开评价过程和公开评价意见。把上述1-4都做到的话应该能够高效地营造出公开的、理性的学术讨论氛围和学术辩论氛围,也能有效地解决学术评价的难题从而形成真正高效的科研体系。过于复杂、过于间接的方法尤其是过度的经济刺激和利益刺激的方法,非常容易出现费力却无效的现象甚至反倒加剧群体的浮躁。学术的沉淀与学术创造力的升华首先需要在学术管理上的宁静、透明,和学术管理上的干净利落宜简不宜繁。过多的外来刺激、外来引诱和外来压力很容易适得其反地干扰科研人员的成长节奏和研究节奏。因此学术管理更需要有定力和耐心,把人请来和把钱撒出去后静待那些具有足够高科学素养同时又可以安心工作的科研人员们的洎我生长和自我升华即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答辩怎么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