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天天发收益金融风控制度怎么样?收益如何?

苹果/安卓/wp
积分 89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5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代码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TA的文库&&
开心签到天数: 11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本帖最后由 飞家小冰 于
08:35 编辑
每年大量的金融学子投身到金融行业中去,但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学校学习的内容与实务中操作区别巨大,各金融学子对金融行业需要什么要的人及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并无很明确的认识。本着进一步了解各高校金融学子对金融行业的认知程度,在求职季到来之际,特发起调查,研究大家心目中,对于职业生涯的初期,最为理想的金融职业是什么,汇成此研究报告,以期为大家对金融行业职业生涯规划有所裨益。
本次调查的概况
本次调查由金融小伙伴的运作团队所发起,向1800多名高校金融学子发出线上的投票链接,题目为“你最想从事的第一份金融职业是什么”,为期两天内,共计收到投票738票。本次调查的金融职业投票选择主要划分为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私募、监管等11大类,具体在每一行业内对不同岗位做了相应的细分。
调查结果统计数据
1.金融子行业中大类排名TOP 10
简评:总体来说券商依然热门,这与岗位设置估计有一定关系,券商投行部门(含场外市场部等)、固定收益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研究所及机构业务部门等,各部门几乎囊括了金融行业大部分工作内容,故获得了最高的选票。银行作为一直以来金融专业招人大户,名列第二,并不出奇。基金公司作为一直以来的热门,无视之前的二级市场业绩,排名第三。令人惊讶的是私募飙至第四,无论是私募股权投资亦或是私募证券投资,均获得了较高票数,证明了在高校金融学子心目中,机制灵活的私募也已成为重要考虑去向之一。更令人惊讶的是监管或交易所等票数排名第五,似乎体制内的岗位工作稳定性和社会地位优越性使得金融学子们向往不已。在依次下来的是信托保险、企业投资部门、保险、管理咨询及融资租赁,最让笔者诧异的是上市公司/国企投资部门,原本设置只是拿来拼凑的酱油岗位,竟然获得如此高位,实在不解。是因为大平台投资部门工作性质优越,掌管资金?亦或是目前并购市场活跃,想要在实业中开展资本运作?
2.银信保证基几大行业所占比例
简评:银信保证基,依次为目前金融五大业,占了最青睐的求职意向的72%,可见主流的拥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依然是各学子的首选。进入大的金融机构平台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能有更完善的学习培训空间,更有利于积累更多的资源,将来再谋求更好的发展。
3.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所占比例对比
简评:这个比例是笼统的将研究员分析师定位为研究二级市场,各投行资管业务部门定义为一级市场业务,实际业务互有交叉,恐不够严谨。但此分类确实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各金融学子将来的工作选择方向。总体来说这个比例尚算合理,因为券商投行部们、PE/VC等资本市场的火热,一级市场一直是造福大户。而定位价值再发现的二级市场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萎靡,非真正热爱研究和投资的人可能并不会热衷于从事二级市场。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所需要的知识结构非常不同,一级市场主要偏重的是财务与法律的知识,二级市场可能更需要的是细分行业的专业及数理更为吃香。
4.具体金融行业细分岗位排名TOP 10
简评:细分至行业,对各高校金融学子的求职意向表达最为直接明了。首先排名第一的是当之无愧的银行的高富帅部门金融市场部/投行部,资源多,待遇佳。但其能让最为火热券商投行部、固收部门屈居第二,也着实令人惊奇。一直以来,券商投行业务不管各大媒体亦或是内部前辈说生活状态多么不好,多么苦逼,各金融学子依旧前仆后继。更令人惊讶的是券商资管部门也名列前茅,大资管时代的火热看来已经影响到在校学子的选择。而同为资管业的龙头信托业只排名第八,是因为高校学生的不了亦或是不看好信托公司未来发展?再接着是权威的监管等体制内及PE/VC,选择差异巨大。接下来连续几名行业研究员、私募证券投资等二级市场,看来金融学专业的同学们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有着一颗做二级市场投资的心。
5.业务前台、中后台所占比例对比
简评:在此仅将投行、信托等明显的业务岗划分为前台,将各金融机构风控、合规等划分为中台,其余研究分析岗位未作划分,存在一定争议。在此也暂不讨论后台,因为一般金融专业的学子大多一开始不会想做工作内容较为机械的后台人员。前台人员主要为业务承揽承销等为公司创收的岗位,中台部门是依靠技术、专业知识,为前台业务人员提供支持的岗位,后台则为运营管理等岗位。在此数据相对显示出了大部分金融学自还是希望能在市场一线中拼搏。但随着市场的进步,风险控制、合规管理、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提高与兴起,这些等中台岗位所占比例会越来越高。
本次调查结论及分析
1.银行业务部门的“崛起”-银行仍然是金融市场的第一巨头!
岗位简介:在此只介绍投票数最高的金融市场部及投行部。与传统的信贷部门岗位不同,银行金融市场部和投行部其实在各位金融学子心目中其实还是带了一些神秘性的。在调查过程中也不断与同学发出疑问,问银行的这个部门到底是干什么的?各家银行的金融市场部和投行部设置不一样,有可能下设一些部门,叫法不一。但实质上都在做资产管理的活,大致上业务交叉很多。目前是很多行的金融市场部主要是掌管了资金,可以做各种项目的融资,投资非标资产,很多仍然实质是贷款,只是不占用风险资产赚的高端大气的中间业务收入。投行部门的业务范围会广很多,除了传统类似金融市场部的业务外,可能会涉及很多的创新业务,如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等,各家银行的设置更加是千差万别。总体来说两个部门都能利用到银行很多的资源,或掌管资金或可利用银行声誉优势拉皮条,延续了银行在金融市场强势的地位。
岗位分析:生活状态比券商投行好、待遇相对优厚稳定、银行资源优势,但同时门槛也较高
代表机构:兴业、招商、民生、浦发等股份制银行绝对是业界翘楚,几大国有行、各大城商行、农商行的金融市场部、投行部能进去都非常不错
2.依旧在神坛之上的投行–券商投行部、债券承销等部门依旧火爆
岗位简介:投行部主要有IPO、再融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固收部门其实定义有分歧,券商很多固收划分为一、二级市场,彼此做得事情差异巨大,有的将债券承销归入了投行类别或专门的债券部门。在此仅讨论债券承销业务,本质上与投行业务有所类似,故在投票时为放在了一起。总体上工作内容都是经常出差,到企业去帮助企业完善财务法律制度,都需要应付监管,做材料达人。但固收债承并不像投行受市场行情影响如此之大,工作也更加枯燥,对行业研究的要求无须吃得那么透,财务要求也没有投行高,出路也不如投行广。就近两年来说,业务量比投行部门多,奖金也较为可观。
岗位调查分析:出差多,工作累,所需知识结构主要为财务与法律,行情好待遇非常可观(反之亦然),学到的东西是硬通货,总体出路较为广阔
代表机构:海通、国泰君安、中信、国信、中金、广发、招商、华泰等等主流券商商各项业务均名列前茅,固收类的国开、中建投、宏源证券做得尤为出色
3.二级市场买方与卖方那些事儿-券商研究所、基金行研分析师&量化投资
岗位简介:券商研究所主要为买方提供投资建议和研究报告,主要赚钱模式有二,一个是卖研究报告,第二个是佣金分仓。分仓意思是,某家基金、保险公司在你家券商的席位上买卖。为何在你家买?是因为你提供了优质的研究报告。很多买方机构就是依据内部打分,研究报告质量高低,决定给哪家的分仓多少。故业界翘楚申万研究所的佣金很多都得归功于来自于其优秀的研究能力。券商研究所与买方相比,设置的行业细致很多,每位研究员多数有自己精专的行业,研究得较为深入。
基金行业分析师与券商分析师不同的是其没有那么重的分仓压力,基本上是为基金经理的投资做服务,具体行业分得没有那么细,甚至有可能一个人研究几个相关的类似行业,生活状态会比券商分析师,晋升空间比较明细,毕竟离真正的投资更为接近。有望终于一天熬出头,从此升职加薪,赢取白富美,当上基金经理,成为人生赢家。
基金公司量化研究岗的工作就是利用数理统计(P-Quat)或者数学模型(Q-Quant)进行风险管理、交易策略的制定以及衍生品的定价。所以做量化更多可看为金融的工程师,需要教高金融、数理、编程的知识。但同时做量化也很刺激,你可能会得到大量的回报,也可能很快亏得一塌糊涂。中国的量化投资兴起的较为晚,目前仍在发展晚上中,需要较为高超的数理及编程技能,是金融业真正的高精尖技术岗位。
岗位简析:卖方研究所日子虽苦但更为锻炼人、买方熬成投资是王道、量化投资是高精尖
代表机构:券商研究所实力较强的主要有海通、中信、国泰君安、银河、申万、广发、中建投、中金、长江等,基金公司则规模靠前的有华夏、天弘、南方、嘉实、易方达、博时、汇添富等
4.私募转成正规军-私募投资机构的日趋活跃
岗位简介:VC/PE都是通过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然后以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二者主要投资时间和投资对象的不同,大多数时候简称为VC/PE。市场上也存在很多类似PE的私募地产基金,主要是投资项目股权、债权,成为了市场资产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私募证券投资指的是主要投向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国外有很高大上的叫法,叫对冲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因为相对公募来说机制的灵活,监管的宽松以及对人才的激励,普遍投资效益好于公募。许多公募的明星基金经理纷纷转私,深圳前海、上海民生路都有私募一条街,很多领军人物都是证券市场上的大拿。
岗位简析:最近私募新规的推出,私募获得了名分;总体盘子虽小,但专业性取胜;
代表机构:PE/VC顶级的很多,外资有无敌高端的黑石、凯雷、KKR、红杉等,本土做得好的高端的鼎晖、弘毅、达晨等,中科招商、九鼎这些另类也做出了令人感叹的业绩;私募投资则数量更多,较为出名的有重阳、泽熙、景林等
5.大资管时代-信托公司、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等新生代金融力量
岗位简介:媒体一直在吹嘘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信托公司成为老二,规模突破11万亿之后,整个资管行业迎来了大开放,券商资管、基金资管、保险资管等都进行了一定得放开,与信托公司共同逐鹿大资管。总体来说做得都是融资的事情,有简单的借通道、到主动管理类项目的,基本的概念就把需要融资的企业、项目做成产品,募得资金,再投向这些企业或项目,自己赚取管理费。信托公司原先一家独大,基金子公司放开后迎来了狂飙时代;券商资管被管得最严,做得很多都是偏向二级市场投资产品,最近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正式实施以后非标投向和法律关系均已解决,与基金子公司及信托公司在完全同等条件竞争。保险资管一直享受着保监会各种给力的政策,不但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拓宽,也获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以资产计划、债权计划形式参与资管市场。
岗位简析:资管业目前整体十分热门,各家机构各有所长,但行业竞争剧烈
代表机构:信托公司做得好的有中信、上国投、平安、兴业、中诚、中融等;券商资管有中信、国泰君安、海通、东方、华泰、齐鲁等;基金子公司有民生加银、招商财富、万家共赢、平安大华等。
6.吃的是技术饭-各金融机构风控内核产品设计等中后台岗位
岗位简介:常见的中台岗位有风控、合规、产品经理等,有的将项目承做也划入中台,本段以前部分为主,因业务实践中往往项目承揽承做是合一的。
优秀的金融机构中台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风控合规等还需要有对项目较高的掌控力,否则既不能提供专业服务,也无法进行监督制衡。但因与前台人员待遇存在较大差距,缺乏激励的公司易引起人员流失。随着金融业风险控制要求的日渐升高,风控类中台权利会越来越大,进而能够把握实质风险,参与到项目的深度也会提高。随着金融产品的发展,产品经理等专业型岗位与业务岗位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专业分工更为精细。
岗位简析: 稳定、越来越重要、但相对待遇不如业务岗优厚
代表机构:银行、信托、券商、保险、基金的风控、合规、产品经理等都非常推荐
7.低调的高富帅-保险投资部门、企业投资部门等
岗位简介:于市场上保险机构作为绝对的超级大买方,平时经常会被各家卖方“讨好”,工作相对轻松,分析师除偶尔出差或加班外,生活状态不错,也可以积累一定的投资经验。上市公司/国企投资部们最近随着并购时代到来,渐渐在市场上受到了一定瞩目,但是基本真正的资本运作、股权投资很多都是会有专业的金融机构参与,或许并不能参与到最核心的工作。但是同等工作在甲方的人生活状态永远会比乙方的优越,何况上市公司、国企这种热门土豪。
岗位简析: 可以参与一定投资实践、市场地位高
代表机构:排名靠前的由人保、太保、平安等,各家其实本质差距不大;企业投资则各大设有投资部门的央企及活跃的上市公司均为上佳选择。
8.稳定才是王道-监管机构&交易所等体制内
岗位简介: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机构包括“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职责包括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发布有命令和规章,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合法合规运作等。交易所除了热门上交所、深交所外,还有兴起的中金所、上期所等交易平台。
岗位简析: 工作稳定,待遇福利优厚,社会地位高
代表机构:一行三会及下级单位、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中证登、上期所、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公司等
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做什么样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职业生涯规划本就见仁见智,及时专注在金融行业亦是如此。但是相同的是,各位学金融或想从事金融行业的小伙伴们,都有着团结互助、共同学习的心,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愿意聆听他们得声音。
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前台中台后台,赚钱多与少,工作忙与闲,都无从决定一份工作的好与坏。真正评判这份工作好坏的与否,全凭自身兴趣与专长,愿每一位金融小伙伴将来都有自己的心仪的offer。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大家贯彻当初到底选择金融专业或金融行业的初衷是什么,然后我们一起奋斗吧!
文章来源:金融小伙伴 仅供参考 不代表本坛观点
今日讨论话题
你最想从事的第一份金融职业是什么呢?关于上述数据排名你有何想说的呢?欢迎回帖讨论哦~~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上面说了银行,下面简单说下保险公司,其实不是特别了解保险公司,因为没有在那里待过。尤其不了解华尔街的保险公司,那就说加拿大的保险公司吧
基本上也有Trader 和Quants之分,但作为买家,工作的细节上不如银行严谨(就是嘛,卖东西永远要精打细算,买东西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工作压力比银行的相应职位要轻松的多,而且如果利率高的时候保险公司很舒服,因为对投保顾客的承诺可以轻松实现,马上要升息了,可以说保险公 ...
国内市场不是特别了解,但在北美最受人瞩目的还是大银行的Trader,尤其是JP Morgan, Morgan Stanley 等几大银行,但问题是华人极少能做得了Trader,因为基本上做Trader的几率与学历的高低成反比,而对于中国人,来到北美的时候就已经学历不低了,再加上本地的学历(为了更好的站住脚),就客观上离Trader 越来越远了; 做不成Trader,给Trader做Quants也是最热门的职位之一,基本薪水随着经验的提升增长很快,更别提60%~100%的bon ...
岛国片手机平板在线观看herww.com新地址
总评分:&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0&
学术水平 + 9&
热心指数 + 9&
信用等级 + 9&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466, 订阅: 764
小冰最近准备建一个理财微信群~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先加我微信一起交流哦~~微信号:lwy_1113
回帖奖励 +1
竟然是沙发,呵呵,赞一个先!
回帖奖励 +1
国内市场不是特别了解,但在北美最受人瞩目的还是大银行的Trader,尤其是JP Morgan, Morgan Stanley 等几大银行,但问题是华人极少能做得了Trader,因为基本上做Trader的几率与学历的高低成反比,而对于中国人,来到北美的时候就已经学历不低了,再加上本地的学历(为了更好的站住脚),就客观上离Trader 越来越远了; 做不成Trader,给Trader做Quants也是最热门的职位之一,基本薪水随着经验的提升增长很快,更别提60%~100%的bonus了,华尔街的宠儿们干上十几年就可以提前退休了;但物极必反,透支生命啊,很多人每天只有两三小时的睡眠,更别提规律的三餐了,适合了无牵挂的年轻人,拖家带口的话当是非常辛苦
退而求其次,接下来最热的地方当属: Risk Management,对于这个08年之前没有被足够重视的部门08之后发展很快,而且特别喜欢数理工程的PhD,为众多高学历国人的首选;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也更适合照顾家,加班一般VPN就可以了,不耽误陪老婆陪小朋友
总评分:&论坛币 + 5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2&
回帖奖励 +1
本帖最后由 Zephyr15 于
11:38 编辑
上面说了银行,下面简单说下保险公司,其实不是特别了解保险公司,因为没有在那里待过。尤其不了解华尔街的保险公司,那就说加拿大的保险公司吧
基本上也有Trader 和Quants之分,但作为买家,工作的细节上不如银行严谨(就是嘛,卖东西永远要精打细算,买东西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工作压力比银行的相应职位要轻松的多,而且如果利率高的时候保险公司很舒服,因为对投保顾客的承诺可以轻松实现,马上要升息了,可以说保险公司的黄金时代又要到了
总评分:&论坛币 + 3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回帖奖励 +1
回帖奖励 +1
发现自己对这些行业还很不了解啊
回帖奖励 +1
行业内部差异性也很大啊,有的是香饽饽,有的清水衙门也只能听上去能好听点儿。
除了看广告,关键是疗效啊。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论坛币 + 10&
回帖奖励 +1
金融行业具体的工作岗位已经渗透到各个与投融资有关的实体业务当中,融资租赁行业在当前的发展中处于调整阶段,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就业选择方向,由于其尚未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发展空间与挑战性兼具。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论坛币 + 10&
回帖奖励 +1
有价值的一篇
回帖奖励 +1
私募确实越来越火了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金融科技为理财带来了哪些好处?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金融科技为理财带来了哪些好处?》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为带来了哪些好处?》 精选一传统行业借助科技技术重生和蜕变陆续发生,人们正因为科技创新因素的加入变化明显。特别是在中国,科技的创新所带来的改变更加显著和直观,具体来说,为中国普通家庭和带来四大方面改变:降低了理财门槛金融科技使成为可能。金融科技不仅降低了金融服务运营成本和借款者,通过金融科技推出的创新模式产品及服务,一方面让更多能够已有的低门槛金融产品,例如;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和服务结构设计,新的低门槛和服务也不断推出,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现在即使闲置的零钱也可以进行。带来更便捷的客户体验互联网科技最大优势便是效率和体验。随时随地、7*24小时服务,这些对互联来说已经是最基本的要求,普通人投资理财所有投资理财操作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而不需要像以往投资理财必须在银行柜台办理。不少互金平台用互联网化语言直观解释产品风险,能让普通投资者对产品信息直观理解。由于能够方便查询资金明细,详细的账单也让投资者对自己帐户情况一目了然,投资体验和效率都大大提升。让投资者能更了解自己金融科技让投资者能够更加了解自己,进而选择适合的服务与产品。目前,国内传统金融机构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一般通过调查问卷获得,但单纯问卷局限较大。新兴的平台投资者测评系统将更加准确。让投资者从主观及客观两个角度对进行精准评估,客观实力着重考察投资人基本信息、资产信息、、消费行为等;主观风险偏好则着重考察投资人投资规划、、风险认知水平、风险敏感度等,测评结果相对单纯问卷形式会更加精准。让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精准的投资者风险测评和产品,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金融科技让给普通人提供个性化投资成为可能。传统金融机构由于成本压力,将金融服务的重点对象放在高净值客群身上。在金融科技助力下,的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投资额、期限以及风险偏好自主选择产品,在操作上根据自己时间安排。同时,通过精确化的投资者风险测评,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测评结果针对性推荐适合的服务。总之,随着技术和服务的创新,金融科技将继续给普通人投资理财带来改变,让金融更加普惠。来源:最新产品收益:微信号:(长按复制)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更方便!-
-《金融科技为理财带来了哪些好处?》 精选二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AI)时代的来临正在将这句话变成历史,智能化推动着“小白理财”成为可能。近年来,随着大众财富意识的日渐兴起,这一旨在替代人类完成的新模式,正更新着人们的理财生活,并将快速重塑理财市场。8月31日,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融壹账通”)携“智能财富管家”正式进入智能投顾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壹账通是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这一国内金融创新领域“黑马”的加入,必将激起智能投顾市场新的竞争态势。智能投顾“新标杆”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投顾,英文是Robo-Advisor,作为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应用,它是结合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以及现代理论的在线模式。金融壹账通总经理邵海峰介绍,此次金融壹账通推出的智能财富管家,整合了平安集团及自身的科技优势,结合长期积累的市场经验,根据用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财务目标等,运用智能算法及等理论模型,为用户量身定制规划,真正实现了智能投顾的集高端、智能、专业、透明于一身。强强联合是智能财富管家的一大基础亮点。据了解,金融壹账通联手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以下简称“陆资管”)合作推出智能财富管家。其中,金融壹账通在1.8亿用户多年来积累的金融财富数据的基础上,提供用户侧的大数据相关能力;平安证券基于多年在基金行业和市场研究领域的经验,提供战略层级的量化的优选能力;陆资管则专注于提供完善的。可以说,强强联合确保了智能财富管家产品在大数据识别、基金投研服务与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帮助其独创了客户画像智能识别系统,将大数据与传统问卷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邵海峰进一步强调,智能财富管家的更大亮点便是客户风险分析“更精准”,“这套风险偏好识别系统是在平安集团百万以上已有风险测评用户的数据基础上建立起模型,除了用户基本属性、订单交易等信息之外,还包括用户的、消费水平、收入水平、投资经验、限等数据,更为全面的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风险承受评分。”大数据配合调研问卷的调研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对客户进行风险分级时,行业当下的普遍做法是借助问卷完成调研,但受到投资者主观意愿的影响,单纯的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结果难以保证完整性与准确性。因此,智能财富管家依赖于既有的百万级客户数据,通过大数据与问卷的结合,精准识别用户的风险偏好,同时根据用户数据变化,定期调整评分结果。专业的团队与科学的为智能财富管家提供了资产策略方面的优势保障。依陆资管4000多只构成的基金池、十年以上的金融市场数据以及投资经验丰富的的历史表现与,智能财富管家能够更为专业地确保资产配置和建立基金优选模型。同时,产品还能够密切关注和追随市场变化和变化,以月度为单位更新优池和投资组合。技术、产品、策略之外,智能财富管家在方面同样可圈可点。一方面智能财富管家对投资组合进行业绩评测并进行实时披露,另一方面持续追踪用户的收益波动情况,给予用户定期的收益情况推送提醒。通过金融模型所模拟的未来收益风险,产品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收益风险,辅助用户建立产品的收益。同时,动态与实时的数字披露也确保了用户更为及时和更为直观地了解资产与收益动态。AI+投顾市场“百舸争流”业内人士分析,智能投顾降低了高额的投资咨询费、降低了投资理财的进入门槛,同时拥有简单安全的一键交易过程、私行级的投资服务体验、最优的风险收益均衡等,必将开启理财市场的新时代。波士顿报告显示,预计到2018年,中国的私人财富总规模达到40万亿美元;预计未来智能投顾管理的资金或将高达4万亿美元,巨大的蓝海市场亟待挖掘。邵海峰预测,随着国内大众财富阶层的快速崛起,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日益大行其道,这一类高净值群体对智能投顾的易用性、低费率优势非常认可。这些因素均为智能投顾行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恰逢其时的机遇。“尽管目前我国智能投顾发展刚刚起步,但不难想象,其增长步伐更大。”那么,谁将是这个市场的“领头羊”?据了解,金融壹账通成立于2015年,前身为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依托平安集团20余年的金融科技积累,拥有全球顶尖的金融科技专业团队,申请了业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专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巨头们拼的是用户数量;在AI时代,得科技者得天下。金融壹账通背靠平安集团,已拥有亿级金融用户大数据,再加上专业的金融科技经验为后盾,不同于互联网公司仅拥有流量、传统行业仅拥有金融用户,金融壹账通可谓是业内“鱼与熊掌兼得”的佼佼者,必将成为智能投顾行业的一匹“黑马“。智能“升级”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在国内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客观上存在着几个问题:平台产品与客户需求难以匹配、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活跃度低、用户教育不足等问题,致使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遇阻,而智能投顾产品凭借其“智能化、个性化、透明化、低门槛”的特点,成为了各大互金平台青睐的产品解决方案。金融壹账通的智能财富管家一方面提升用户在投顾方面的体验,另一方面,金融壹账通致力于为国内外中小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同时将与此相关的人工智能理财相关技术开放出来,提供给中小金融机构,帮助中小银行优化其金融产品、降低获客、运营与服务等成本,进而持续扩大服务范围,最终实现普惠金融。”邵海峰透露,智能财富管家尚在测试阶段,但已得到了诸多中小银行及非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智能财富管家可以针对机构需求进行零件化功能输出,也可以输出产品组合模型、客户识别模型,同时提供产品池的定制输出服务。“例如我们可根据客户需求输出功能,包括用户风险识别模块、、产品池及支付方式,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产品池支持接入客户自有产品,基于用户反馈数据,对模型进行整体改进引入更数据,提升用户画像精准度等。“邵海峰进一步表示。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政策的逐步完善、市场的逐步成熟和理财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人工智能理财市场必将从探索期逐步往市场启动期转变。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企业观点,与华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相关热词搜索:《金融科技为理财带来了哪些好处?》 精选三动动手指就能购买,刷个脸就能获得银行贷款,集合了高端算法和大数据的智能投顾(ROBO-ADVISOR)更可以在几秒钟内帮助用户做出科学的。如今,伴随金融科技浪潮的兴起,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技术正越来越深入地应用到中,在支付、融资、、等多个领域为传统金融带来了颠覆性变革。数据量爆发式增长、数据开放与共享为金融业增添了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其未来走向。大数据助力个性化服务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会为各类产业带来颠覆性改变。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网络通讯高度发展,各种网络彼此交织融合,将海量的信息数字化,信息传输覆盖全球。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轻易获得海量用户的各项情况和不同需求,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正在作用在各行各业。金融行业也不例外,投资者有独特的投资需求,融资者也有不尽相同的融资需求,既有少数大型的机构客户,也有大量体量较小的草根用户所代表的“市场”。量身定制正在成为未来行业的发展大趋势。然而,从金融业发展的脉络来看,在金融业的最初阶段,大型银行并没有推出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单位成本太高,使得单客收入无法覆盖单客成本,所以,传统金融机构由于成本压力,通常将金融服务的重点对象放在高净值客群身上。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今,精准的投资者风险测评和产品评级,正在将为普通人提供个性化投资理财服务成为可能。在金融科技助力下,互联网的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投资理财金额、期限以及风险偏好自主选择产品,在操作上根据自己时间安排。同时,通过精准化的投资者风险测评,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测评结果针对性推荐精准的服务。为满足长尾市场的需要,在高度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下,金融将满足每个人的独特需求,甚至把个性体现在用户定制的产品之中,从设计到生产,由用户全程参与,实时修改用户体验,把中介消弭于无形。真正实现产品“只为你一人”量身打造。个性化=场景+数据个性化的实现,取决于大数据描摹的立体用户画像是否立体精准。数据则是来源于消费的各个场景,丰富的场景带来了大量的数据痕迹,通过积累和抓取形成大数据,进而不断补充刻画用户画像的各个维度。场景时代方兴未艾,尤其在移动互联普及的大环境下,金融产品开始借助互联网的使用场景越来越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婚恋、旅游、培训等个性化场景需求正在一一被挖掘。如此,可以用来积累大数据的场景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最开始的场景可能只是分期付款,可以积累的数据还只有还款习惯和信用度,蕴含的数据量较少、数据种类单一。随着场景的越发丰富,用户的行为越来越多样化,行业跨界融合越来越普遍,除了还款习惯和信用度以外,可能还有诸如出行习惯、购物习惯等多维度信息。不同维度的信息进行交叉对比,进而演化出更加丰富的数据积累。同时,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多维化以及场景本身蕴含的数据趋向多样化,每种场景下产生的可以被积累和沉淀的数据量也越发庞大,在大数据有了数量级的飞跃的前提下,用户画像越来越精准全面。在此背景下,的场景化成为行业发展新风口。场景化金融将以往复杂的金融需求变得更加自然——将金融需求与各种场景进行融合,实现信息流的场景化、动态化,场景和数据的互补合作,让变得更加精确。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和创金服多年来深耕金融科技领域,积极布局场景消费金融领域。旗下“和创汇金”,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风控等技术,链接资金方与消费场景方等B端用户, 提供智能化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技术平台。“和创汇金”坚持的原则,将用户体验与产品特性通过场景相互渗透和融合,将抽象的金融服务有温度地融入到用户日常的吃穿住行玩这些具体的场景中。这种“场景化”趋势使金融和生活的边界日渐模糊,同时,也为移动金融服务与各种消费场景的相互渗透提供了无限可能。近期,和创汇金已与海航集团、去哪儿网达成合作,深度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共同打造基于场景的普惠金融。风控是基石基于场景描摹的立体用户画像,同时也是用户的征信画像。金融本质是风险管理,风控是所有金融业务核心,无论是金融普惠还是金融的个人定制化,都离不开风控这一根本环节。如今,技术驱动模式锋芒初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提高了消费金融公司的获客能力、风控能力,重塑了整个互联网的风险管理系统和营销体系,为行业发展增加了更深层次的技术驱动力。作为一家以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公司,和创金服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用科技服务金融,成熟的大数据的智能风控系统已经成为了和创金服的核心优势之一。和创金服首创了全线上风控认证审核模式,利用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分辨识别,确保用户的身份真实性、意愿真实性,“3分钟授信,5秒放贷”,完全打破了传统互联网金融风控模式。同时,和创金服采用了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技,通过获取用户的资产情况、履约记录、个人身份、用户关系等信息的基础上,从用户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消费能力”来判断出精准地征信画像,从而来评估债务人的偿还能力。此外,和创金服还构建了反欺诈系统架构,支持实时监控、分析及实时更新数据库。通过反欺诈模型的数据分析重现信贷人群的行为特征,达到对欺诈行为更加精准识别的效果。“定制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是王道。”和创金服创始人兼CEO房平表示:“将商业模式融入到场景中,了解每一笔借款的去向,形成商业闭环,将大大降低金融欺诈情况的发生。和创金服将致力用场景、数据和技术构建更加高效的消费体系,让金融真正实现普惠、高效。”《金融科技为理财带来了哪些好处?》 精选四8月31日,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融壹账通”)携“智能财富管家”正式进入智能投顾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壹账通是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这一国内金融创新领域“黑马”的加入,必将激起智能投顾市场新的竞争态势。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投顾,英文是Robo-Advisor,作为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应用,它是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以及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在线服务模式。金融壹账通总经理邵海峰介绍,此次金融壹账通推出的智能财富管家,整合了平安集团及自身的科技优势,结合长期积累的市场经验,根据用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财务目标等,运用智能算法及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为用户量身定制财务投资规划,真正实现了智能投顾的集高端、智能、专业、透明于一身。据了解,金融壹账通联手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陆金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资管”)合作推出智能财富管家。其中,金融壹账通在1.8亿用户多年来积累的金融财富数据的基础上,提供用户侧的大数据相关能力;平安证券基于多年在基金行业和市场研究领域的经验,提供战略层级的配置和基金量化的优选能力;陆资管则专注于提供完善的基金销售系统。可以说,强强联合确保了智能财富管家产品在大数据识别、基金投研服务与基金销售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帮助其独创了客户画像智能识别系统,将大数据与传统问卷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邵海峰进一步强调,智能财富管家的更大亮点便是客户风险分析“更精准”,“这套风险偏好识别系统是在平安集团百万以上已有风险测评用户的数据基础上建立起模型,除了用户基本属性、订单交易等信息之外,还包括用户的资产分析、消费水平、收入水平、投资经验、投资期限等数据,更为全面的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风险承受评分。”大数据配合调研问卷的调研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对客户进行风险分级时,行业当下的普遍做法是借助问卷完成调研,但受到投资者主观意愿的影响,单纯的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结果难以保证完整性与准确性。因此,智能财富管家依赖于既有的百万级客户数据,通过大数据与问卷的结合,精准识别用户的风险偏好,同时根据用户数据变化,定期调整评分结果。专业的基金研究团队与科学的资产配置为智能财富管家提供了资产策略方面的优势保障。依托陆资管4000多只公募基金构成的基金池、十年以上的金融市场数据以及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的历史表现与投资风格,智能财富管家能够更为专业地确保资产配置和建立基金优选模型。同时,产品还能够密切关注和追随市场变化和绩变化,以月度为单位更新优选基金池和投资组合。技术、产品、策略之外,智能财富管家在风控方面同样可圈可点。一方面智能财富管家对投资组合进行业绩评测并进行实时披露,另一方面持续追踪用户的收益波动情况,给予用户定期的收益情况推送提醒。通过金融模型所模拟的未来收益风险,产品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收益风险,辅助用户建立产品的收益预期。同时,动态与实时的数字披露也确保了用户更为及时和更为直观地了解资产与收益动态。据了解,金融壹账通成立于2015年,前身为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依托平安集团20余年的金融科技积累,拥有全球顶尖的金融科技专业团队,申请了业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专利。金融壹账通的智能财富管家一方面提升用户在投顾方面的体验,另一方面,金融壹账通致力于为国内外中小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同时将与此相关的人工智能理财相关技术开放出来,提供给中小金融机构,帮助中小银行优化其金融产品、降低获客、运营与服务等成本,进而持续扩大服务范围,最终实现普惠金融。”邵海峰透露,智能财富管家尚在测试阶段,但已得到了诸多中小银行及非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智能财富管家可以针对机构需求进行零件化功能输出,也可以输出产品组合模型、客户识别模型,同时提供产品池的定制输出服务。“例如我们可根据客户需求输出功能,包括用户风险识别模块、资产配置模型、产品池及支付方式,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产品池支持接入客户自有产品,基于用户反馈数据,对模型进行整体改进引入更多维度数据,提升用户画像精准度等。“邵海峰进一步表示。《金融科技为理财带来了哪些好处?》 精选五自2006年“”神经网络提出后,人工智能科技的研发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2016年3月,谷歌AlphaGo战胜李世石九段,将人工智能的阶段性成就正式展示在了全世界面前,特别是对中国社会对人工智能的接受认可产生了重大影响。人工智能科技由此渗透进入了国内生产制造、媒体传播、消费服务等各行业领域,成为当前公认的行业风口。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发展迅速,被市场认为是解决行业痛点、提质增效开拓市场的下一个主要增长点。在A股证券市场中,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概念在2015年上半年迎来了一波爆发期,这也与智能投顾平台等智能金融在国内的成长轨迹高度吻合,相互呼应。观察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可以发现,从2014年底至2015年6月中,两者均出现了极大的增长,涨幅达到2.5~4倍左右。2015年6月后,随着市场热点转移,以及行业内相关问题的暴露,两指数均有较大幅度波动回落并持续至今。从上市券商公布的情况来看,其大规模涉入人工智能领域,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出现在2016年,自2016年起,上市券商在其定期报告中开始出现智能金融相关概念的描述。智能金融代表着人工智能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方向。本报告将主要集中研究探讨国内证券业以智能投顾为代表的智能金融发展现状、市场结构、产品特点、业内观点、未来预测等。本报告主要采用相关业内人士深度访谈、问卷统计分析、桌面研究等方法。同时,报告内分析统计主要依据国内最早提供大中华金融信息服务和数据服务的专业机构巨灵财经提供的数据支持,以及德国市场调查机构Statista的数据统计。目录1.智能金融概述1.1.概念与历史1.2.市场概况1.3.智能投顾模式与特征1.4.智能金融宏观环境分析1.5.智能金融产业图谱1.6.主要产品与平台盘点2.证券业智能金融发展2.1.国内证券业发展智能金融概述2.2.国内证券业资管规模、经纪业务等基本情况2.3.移动端已成券商抢占智能金融风口“主战场”2.4.智能金融如何改变证券业2.5.智能金融证券行业意见收集及分析2.6.券商与智能投研2.7.主要平台与产品盘点2.8.A股上市券商定期报告涉及智能金融内容盘点3.关于未来展望的业内意见1.智能金融概述1.1.概念与历史什么是智能金融?在行业中,智能金融至今并没有标准的定义。总的说来,智能金融指的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与金融服务、产品的全面结合,以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改善用户体验,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智能金融行业的参与者,不仅包括提供智能金融产品服务的科技公司,还包括了传统金融结构、新金融力量,以及金融业监管层等。以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智能金融是现代金融业自电子化、网络化、移动化之后,金融智能化阶段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概念上看,智能金融的概念与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密切相关却又有所区别。目前为止,智能金融的主要产品与服务形式,包括了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风控、智能数据、智能客服、智能支付等。1.2.市场概况在智能金融多种产品服务中,智能投顾占据了最主要的市场份额。根据Statista的统计预测,在人工智能相关的所有产业部门中,智能投顾的市场规模是最大的。到2020年,智能投顾的产业市场收入规模将达到2550亿美元,而智能投研所属的人工智能分析产业的市场规模则为700亿美元左右。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智能投顾资管规模的国家。根据Statista预测的数据,2017年,美国智能投顾资管规模为1825亿美元,中国为271亿美元,排行第3~第5的英国、日本、加拿大,则分别为65.5亿美元、24.3亿美元、18.7亿美元。Statista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投顾的资管规模,自年,以169.56%这一世界最高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1年达到4678亿美元的规模,仅次于美国5095亿美元的预测值,依旧排行世界第二。2016年,中国智能投顾资管规模增长率为444.19%,2017年预测为309%。从用户数量来看,2017年中国智能投顾用户数量约为646.5万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智能投顾用户最多的国家。然而中国人均资管规模只有4198美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8241美元。2017年世界人均资管规模最多的国家是瑞士,为40009美元,美国第二,为37640美元。(数据来源:Statista制图:金融界)1.3.智能投顾模式与特征智能投顾,又称(Robo-Advisor)。指的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以为基础的模型,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财务状况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组合以及智能跟踪、再平衡等服务。智能投顾产品服务的主要特征有分散性、个性化,以及3个方面。分散性指的是分散用户投资资金到不同的投资产品中,根据需求匹配风险与收益。个性化指的是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实际情况、偏好、需求,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不同配置组合,做到“千人千面”。长期投资则说明智能投顾追求的是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而不是短期高。1.4.智能金融宏观环境分析从政策环境上看,中国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的战略布局,已经由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层面,转向对人工智能整体生态进行布局。整体上,国内政策层面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扶持发展力度越来越大,推进领域也越来越立体。 近两年有关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政策列表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于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规划”中提出了发展人工智能“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规划”中对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金融业创新融合,提高金融智能化水平的描述为,“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理解能力。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金融新业态。鼓励金融行业应用智能客服、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装备。建立金融风险智能预警与防控系统。”“规划”对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目标,为智能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优势环境。从经济环境层面来看,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的逐年稳步增长,带来了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7.8%,较5年前增长了54.14%。而根据招商银行公布的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总体规模为16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7.91%,预计到2017年底,总体规模将达到18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9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表:金融界)(数据来源:招商银行制表:金融界)从投资热度来看,金融与智能化结合已成为行业风口,是近期上升最快的投资热点之一。2012年~2016年,中国人工额度与次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并从2014年开始进入了爆发时期。2014年我国人工智能为1.9亿美元,次数为125次,2015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7亿美元与240次,2016年则为16.6亿美元与285次。同期,中国也呈现相似趋势。2014年,投资额度为8000万美元,次数为44次,2015年投资额度上升为2.8亿美元,2016年则伤感省委4.6亿美元。从行业市场并购情况来看,智能金融的火爆也带动了金融行业并购交易旺盛。2016年3季度~2017年3季度的1年间里,多元金融领域的并购交易额为5697亿元人民币,并购发生数量为1017起,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房地产行业的4559亿元人民币与344起。1.5.智能金融产业图谱(图中展示企业仅为产业链部分企业)1.6.主要产品与平台盘点金融界金融界作为金融传媒行业资深代表品牌之一,经过多年产业布局,近年来向智能金融领域转型发展之路走的十分顺畅。由于本身具备国内最丰富的金融资讯资源,又拥有独立的金融数据公司、齐全的金融牌照资源、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等,金融界发展智能金融资源禀赋优秀,也因此成为行业中不多见的在一开始就具有完整产品体系的智能金融公司。去年开始,金融界整合资源,明确方向,在智能金融领域打造出了“Z3智能金融超级引擎”这一品牌。金融界首席运营官马勇表示,金融界打造“Z3智能金融超级引擎”,在公司战略层面进行转型发展,是基于对金融领域智能化发展前景的强大信心。而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和广大投资者、与金融界合作的金融机构,共创共赢,迎接金融新未来。同时,希望用户能通过金融界的平台,为他们的投资、财富保驾护航,为中国金融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新格局做有益的探索。”马勇表示,金融界在智能金融领域的布局分布在智能投研、智能投顾、智能投资3方面。金融界智能金融业务总经理何剑波进一步介绍,金融界的智能金融产品,是一套包含了智能用户分析、智能客户服务、智能、智能投资顾问,以及底层数据分析系统等相互连接的多层次智能产品体系。金融界智能投顾产品“灵犀智投”于201611日上线运营。该产品是由用户分析子系统、基金智选子系统、智能配置子系统、智能风控子系统组成的,并由金融界全资数据公司巨灵财经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大数据支持。该产品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运用了金融界自有的智能,通过建立多因子回归模型来判断基金的投资风格。2017年3月,该产品正式上线“智能优化”功能,每日根据市场变化由算法模型生成最优配置比例,并通过设置偏离度阈值的方式,权衡用户调仓的成本和效果。追加时动态计算与最优组合的差异,根据现有的持仓状况来调整不同大类资产的追加比例,使追加之后的持仓更接近最优解,同时省去了调仓的手续费和时间成本。2017年5月金融界智能投顾产品上线智能组合,首次将智能算法应用到定投场景中。针对传统定投过程中投资者的痛点,开发出一套新的算法,弥补了业内空白。 金融界智能投顾产品“灵犀智投”构成模型在金融界智能金融产品体系中,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投研产品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增值作用。该产品同样有众多子系统组成,如系统、仓位管理系统、形态识别系统、系统、事件驱动系统、策略回测系统、趋势择时系统、实盘交易系统等。在测试中,该产品在模式创新、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均有上佳表现,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目前该系统已完成开发测试,即将面对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金融界智能投研产品示意恒生电子恒生电子为国内知名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供应商,其发展金融科技的历史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恒生电子执行总裁官晓岚介绍,1997年,恒生电子率先完成了银证转账产品的开发。2000年,恒生电子开启了内部称为“金融中间件”的进程,对金融科技展开独立的研究工作。2013年,恒生电子的产品开启了“大、云、平、移”的过程,智能化初现端倪。2016年,恒生电子正式成立恒生研究院,在人工智能与金融产品服务结合方向进行专门的研究。2017年6月,恒生电子发布了智能金融领域的4款人工智能产品,分别涉及智能数据、智能投顾、智能投资、智能客服4个方面。官晓岚透露,今年下半年,恒生电子很有可能进行二期产品的发布,会推出更成熟、更丰富的智能金融领域产品。关于恒生电子发展智能金融的核心能力,官晓岚表示主要有3点:首先是对金融行业的深刻理解,其次是对相关技术的掌握,第三是长期以来在金融及产品开发方面的数据和经验积累。近些年,恒生电子加大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力度。除了加强自身开发力度之外,恒生电子还采用并购、参股大数据、等相关科技公司的方式,进行技术及资源的积累。官晓岚说,恒生电子在这一方面的战略思想是,在技术需求方面,以自我开发为主,但不排斥外部合作,而当技术需求较为急迫时,通过优质企业的方式,将拥有该技术优势的企业纳入恒生电子的研发体系,而面对更加前沿、投入应用尚需长远发展的技术时,通过参股的形式,掌握其发展动态,保证该技术的成长符合恒生电子的发展方向。2.证券业智能金融发展2.1.国内证券业发展智能金融概述证券业的业务是数字处理,而智能金融的核心就是数据、算法、机器学习等模型,也是建立在数字之上的。因此,将人工智能在证券业的应用具有天然优势。按照业务场景,或按照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不同新技术划分,智能金融在证券业的应用有很多种类与体系。不过,从成熟度和驱动力来看,投资管理领域会成为智能金融应用的重点场景,也就是智能投顾。在经济新常态中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国内个人财富的规模的平稳增长与银行金融大幅下降之间的缺口,带来了风险控制与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也成为了智能投顾等智能投资工具借势渗透的契机。国内市场智能投顾的发展与规模化应用始于2015年。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发展,在被称为“智能投顾元年”的2016年末,国内已经出现超过20家大大小小的智能投顾平台,上线或研发了各类主动型、被动型智能投资工具。与国外智能投顾发展轨迹相似的是,在创投企业带动行业市场逐渐成熟后,国内智能投顾行业也迎来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大规模进入。在国内持牌金融机构中,证券机构拥抱智能投顾行业的步伐走的最快。2017年初,全国已有30%左右的券商使用智能投顾工具。从现实意义上分析,券商以智能投顾撬动传统经纪业务转型,除了普惠性这一最为明显的客户开拓优势外,还有着压缩人力成本与提升效率的考量。如券商的清算结算、经纪业务、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主要功能,在区块链等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撑下,将跨越式的提高效率并增加安全性。而在这一趋势下,券商的盈利重心,也必将逐渐向资产管理、投资顾问和等业务倾斜,这又刺激了其对智能金融技术的更大需求。此外,证券行业的信任问题、客户体验、产品服务创新等痛点均可利用智能金融技术低成本高效率地得到解决。2.2.国内证券业资管规模、经纪业务等基本情况证券业市场相关情况的不断变化,构成了符合智能金融在行业内发展的生态,甚至进一步内生了以智能金融改变相关现状的迫切需求。从资管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内资产正稳步上升。截至2017年上半年,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总规模约52.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则增长了13.6%。其中,证券公司资管总规模在今年6月30日达到了18.1万亿元,同比增加20.67%。公募基金资管规模在今年上半年末达到了10.07万亿元,同比则上升26.67%。资管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为投资管理领域智能化应用的扩张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极大促生了投资者选择专业机构进行理财服务的需求。以公募基金为例,截至2017年7月,已近4500支,收益水平、投资风格差异极大,给投资者选择方面带来很大的障碍,也为智能投顾、智能投研等产品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另一个侧面看证券业市场可以发现,近几年来,券商经纪业务收入与行业平均佣金率不断下滑,这也激发了券商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带动经纪业务提升的内生需求。随着互联网金融等的冲击,证券行业整体佣金率进一步下降。2013年~2016年,证券行业平均佣金率水平逐年下降,分别为0.079%、0.067%、0.05%及0.041%。而在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2016年证券行业经纪业务净收入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回落。2015年底,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为2690.96亿元人民币,到2016年底,就只有1052.95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制表:金融界)2.3.移动端已成券商抢占智能金融风口“主战场”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证券移动端已经成为投资者依赖的重要工具。因此,当智能金融成为行业风口之后,移动端就成了券商展现智能金融产品、吸引潜在投资者、提供智能化服务的主要竞争平台。据统计,目前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服务约有90%内容是通过线上方式提供给客户的。在线上服务方式中,通过移动端服务的方式占比达到60%,通过电话、PC端等其它方式仅占30%。移动端已成为证券服务的主要平台。在当前市场中,单纯以广告吸引力、佣金率高低的投资者越来越少。因此,大部分的券商APP都在积极引入证券业务主体、搭建生态闭环,以及以智能金融产品服务为核心,提供资讯、选股、策略等各类增值服务,以吸纳更多用户,保持粘性。 国内券商APP代表产品盘点(图中展示仅为国内部分券商APP)2.4.智能金融如何改变证券业智能金融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正在引发证券业的多重变革。首先是智能金融的普惠性带来的新型用户群体。传统资管业务以人工为主,服务成本高昂,仅针对高净值人群开展,普通投资者无力消费。智能投顾具有“一对多”的特性,边际服务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智能投顾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还起到了,让国内庞大的一般收入阶层也能享受到资产配置服务。其次,智能金融的发展,使投资策略更加数据化,也使更加普及。在传统证券机构中,投资策略的制定更多是依靠的个人感觉、容易掺杂主观偏见及个人情绪。人工智能技术以先进的数学模型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减少了情绪波动的影响,克服了人性的弱点。同时,以往大多是专属于的专业领域,随着智能投研平台的普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验证投资策略越发“亲民”,使量化投资策略更加多样化。如金融界开发的智能投研产品,就提供建立在精准数据与现实逻辑之上的高效回测工具,让策略与用户间能够对接形成闭环。最后,智能金融改变了传统证券行业“千人一面”的服务模式。随着证券机构的前台业务向移动端转移,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丰富承载能力向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成为可能。证券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画像,推荐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方案。2.5.智能金融证券行业意见收集及分析针对智能金融在证券行业发展相关问题,本报告设计制作了专门问卷,面向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发放、回收,并根据问卷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在判断是否认为智能化将成为国内证券业未来总体发展趋势时,有91%的受访者表示认可的态度。而64%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的机构,已经正在进行或已经制定乐智能金融方向的发展战略规划。82%的受访者对于智能金融在成本、效率、业务结构等方面带来的变革,能够改变当前券商盈利下滑局面持肯定态度,有9%则表示不认可,另外9%认为目前还无法进行判断。在问卷多选部分,当被问及其所在证券行业机构,最看重智能化科技哪方面应用时,超过90%的受访者选择了智能投顾。排行第二的则是智能客服,有超过80%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项。而选择智能投资与智能投研的比例,则分别为70%与45%。这样的结果较为符合国内证券市场的现状。现阶段智能投顾是券商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对智能客服的重视,则体现了券商对于改善用户体验、增加获客数量、提升用户粘度、降低服务成本方面的迫切需求。选择智能投研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证券机构经营与金融研究部门的分离,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说明了在智能化研究方面,国内发展水平相对较为滞后。在问卷其他问题的答案统计中,也体现出了证券行业对以智能金融为突破口降本增效的期待。在智能化科技主要改善了证券业哪些痛点的看法方面,有超过95%的受访者选择了其“解决了投顾人员不足等人力问题”,第二高比例的答案是其“压缩了各环节的信息成本”,64%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回答。事实上,投顾人员的不足已经是限制国内证券行业投资业务开展的主要桎梏之一。2016年末全国已注册投资顾问有35926人,而与之相对的是,2017年9月,国内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了1.3亿人。若平均来算,每位投资顾问要服务约3600余名投资者。从问卷采访问题回答情况来看,国内证券行业人员接触到智能金融相关概念的时间大多在2014年之后,仅有数名受访者表示在此之前就已了解相关概念。而对于未来智能金融在证券业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答案多集中在国内资本市场环境、合规问题、技术发展制约,以及等方面。2.6.证券业与智能投研智能投研的定义是,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科技,将数据、信息、决策进行智能整合,并实现数据之间的智能化关联,从而提高投资者工作效率和投资能力。证券业的数据处理的行业,行业从业人员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收集处理数据上。智能投研的诞生与投入应用,大大提升了该领域工作的效率。随着国内外智能投研技术经验的成熟,当前这段时期其在证券业中的发展焦点,集中在了非结构性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之中。其基本逻辑是,大数据时代,市场中面临指数级增长的海量数据,其中绝大部分是非结构性信息。证券业领域,充斥着大量非结构性数据,如社交数据、投资者态度、舆情数据等,而证券业又是一个充满了博弈的行业,投资决策需要经过大量信息的处理与分析。此时,分析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搜集资料,并找到其中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师的思维边界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只会关注自己熟知的领域,而人工智能的延伸却可以是无限的,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与行业全貌。2.7.主要平台与产品盘点长江证券2017年4月,长江证券推出国内首款智能财富管理系统iVatarGo。该产品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全面精准的用户画像,为每个投资者匹配合适的投资顾问服务、资讯、理财产品等,实现个性化及智能化。长江证券首席金融科技官韦洪波表示,严格的讲,iVatarGo是一套智能服务系统。其核心优势在与对客户的深入理解,主要体现在对能力建模这一方面。2017年8月,iVatarGo的升级版iVatarGoⅡ全面上线。其中,增加了4项新功能:机器人“长江小智”智能盯盘,实时写稿;“快买快卖”实现了在页面直接下单的功能;首发五大智能量化策略模拟策略;“目标理财”精选海内外六大类资产,量身定制。韦洪波表示,在iVatarGoⅡ中,长江证券在理念、产品框架及投资能力模型方面,逐步由人工规则向机器人规则过渡,利用智能手段全面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在这一方面,最亮眼的体现就是新推出的机器人“长江小智”。资讯报盘由人工改为机器撰写,在市场异动时0.1秒即完成稿件撰写及发布,并通过手机离线消息触达客户。广发证券广发证券是国内首家推出智能投顾产品的大型券商。其智能投顾产品贝塔牛于2016年6月上线,专注中小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贝塔牛的主要功能包括“I股票”和“I配置”,是一款融合了机器人和大类资产配置机器人的产品。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贝塔牛”有三个方向,一是更加科技,利用技术测度投资者的个人信息和风险承受能力,形成精准的客户画像,为客户推送更精准的策略;二是社交化,通过互联网金融发掘牛人,分享投资经验;三是平台化,将核心算法平台化,对接机构的系统和客户,助力行业发展壮大,实现普惠式金融目标。华泰证券2016年10月,华泰证券成功完成收购美国领先的AssetMark,从而介入智能投顾领域。AssetMark公司主要为美国的财务顾问企业提供投资和咨询方面的解决方案,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提升其客户的服务效率。平安证券2016年年中,平安证券依托平安集团拥有的超过3.5亿互联网客户信息,推出了服务的系统。该智能资产配置系统通过脱敏大数据多维度精准了解客户,运用改良的模型与专家策略分析验证相结合,智能计算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为客户量身定制大类资产配置方案。其智能选股板块,有短线、阶段、长线牛股推荐,每一种类包括10~30支牛股。2.8.A股上市券商定期报告涉及智能金融内容盘点3.关于未来展望的业内意见在意见统计与行业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对于智能金融在证券业发展的未来前景,绝大部分业内意见是一致看好的。在问卷统计中,除前文提到的91%认可证券业智能化未来外,受访者还在简答问题中,表达了如智能金融将变革原有服务体系,带来行业大发展,改变传统券商,促进券商投研能力提升等意见。金融界智能金融业务总经理何剑波表示,在实际市场中,智能投顾这一场景应用特别受到券商的重视。目前经纪业务仍然是券商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纪业务的利润却一直在下滑。而智能投顾,将是券商提升服务,降低成本最高效的场景应用。何剑波预测,中国在人工智能,特别是人工智能运用于金融领域方面的发展会超过美国。“可以说,现在已经从互联网金融时代,过渡到了智能金融时代。”何剑波说。长江证券首席金融科技官韦洪波从行业内产品端未来发展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长江证券未来将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全产业链实现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未来我们将会运用人工智能手段与方法,在产品生产方面发力,推出大量自研产品。”韦洪波说,“证券业中的智能金融产品,目前还大多集中在分发、匹配、服务等方面,未来或将介入产品生产端,生产如资讯,语音服务、以及智能投顾产品等。”在谈到智能金融对行业未来方向的改变时,韦洪波提出了4点:业务线上化、用户数据化、服务智能化、呈现个性化。而同时,智能金融扩大了用户对产品服务的感知,影响了其选择产品与券商的标准,这或许会改变当前行业结构。韦洪波还谈到了,由于智能金融带来服务成本降低,或将对行业内如客服等岗位带来一定影响。另外,智能金融以及随其而来的信息透明,也会大大提升投行的并购效率,出现“数字化投行”的模式。“智能金融在证券行业众多业务中缩短了中间环节,最终将改变行业的商业模式。”韦洪波说。恒生电子执行总裁官晓岚表示,短期来看,金融与智能科技跨界人才的短缺将是智能金融发展的最大桎梏。他预判随着行业大发展,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在2~3年间逐渐缓解。中期来看,由于经验的缺乏,业务开展与监管之间的互动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需要探索一种既不影响智能金融这种新金融形式的发展,又能使其不脱离监管范畴的新机制。而从长期来讲,基础技术的缺乏将会是最大的挑战来源。“远期来看,恒生电子的压力更大一些,在金融科技,包括智能金融领域里,国内基础技术的研究还是不太够。基础的东西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我也呼吁一些有长远眼光的高校及研究机构能够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官晓岚说,“但从长期来看,这一领域的机会还是有很多,但是这些机会一定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金融科技为理财带来了哪些好处?》 精选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开门见山概括一下事件核心:同一天内,记者本人在银行柜台的风险评测属于成长型,在属于稳健型,在陆金所则测得处于前两者居间——平衡型。下周就是万众瞩目的正式实施,将为投资者与产品进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如果把视野从证监会管辖的范围扩展一些,看看隔壁银行体系,28.4万亿元虽然早已实施风险五级分类,但问卷题设思路较为简单,选项也较为笼统。所以这就留给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一个问题——我们当然知道的最终意图是将合适的产品匹配给合适的投资人,但现行的评判标准(即风险测评)足够科学吗?一张问卷真的就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将投资人贴上保守、稳健、平衡、成长或进取这些标签吗?出现一个投资人三个风险承受等级的原因究竟在哪里?风险评测问卷或许需要再优化一下?同一个投资人,三种风险承受等级记者去网点买了一款银行理财,在电子屏幕上勾选完十道题再对着摄像头笑一下(当然不笑也可以),完事。出来的评测结果是,本人属于“成长型”(五级分类中,风险承受与偏好等级属于第四档,接近最高级),所以看中的挂靠黄金ETF的28天期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可以买。同一天,记者在理财通平台上欲购买某的追踪有色金属行业的,却被告知记者属于稳健型,而欲购买的产品属于高风险,超出了本人风险评测偏好。当然记者还是可以买,选择继续申购则视为愿意承担该产品风险。还是同一天,记者在陆金所做的风险测评问卷,判断记者属于平衡型,看中的一款起投金额为5万的、中风险的定向委托,可买。本人没有弄虚作假也不存在人格分裂,但是同一天的同一个状态,却被不同的定为不同类型的投资人。此外,记者的同事也遇到类似情况,在不同的机构处测得属于不同类型投资人。于是这就引发了一个核心问题——构成风险测评问卷的问题都是些什么,为什么会使得答案如此大相径庭?三套问卷都问了啥?不妨仔细分析一下测评问卷。我们先提取记者购买的大行理财产品和理财通的风险测评来逐条分析,之所以选此两者,因为它们的题量均为十个,而且设题逻辑高度相似:第1个问题都是问投资人年龄;第2题:理财通问的是有无房产和房贷,银行理财问的是家庭年收入;第3题:理财通问的是家庭年收入,银行理财问的是除储蓄外可用作金融比例;第4题:理财通问的是除储蓄外可用作金融投资的比例,银行理财问的是投资经验;第5题:理财通问的是计划投资年限,银行理财是在前述问题上追问你有没有衍生产品等风险产品投资经验;第6题:理财通问的是银行理财第4题就问过的投资经验,银行理财则列了一堆描述,问投资人哪个符合其投资态度;第7题:理财通问的是接触过多少种投资工具,银行理财则设置了一到主观问题,问你愿意用有多少比例的机会赢取不同数额的现金(机会比例越高拿到的现金越少,反之则越多);第8题:理财通问的是目标,银行理财问的是你希望的投资期限是多长;第9题:理财通问的是短期内你对亏损的容忍范围;银行理财问的是你的投资目的;第10题:理财通追问你对投资组合表现的态度是如何的(设置的描述还是亏损容忍);银行理财的逻辑相同,但换了种问法,问产品亏成怎么样的时候,你会焦虑。所以总结一下套路,两套问卷的逻辑大概就是:你多大、你收入多少、你打算投资多少、你投资过吗、你希望投多久、你希望赚多少、你怕亏吗。而陆金所的题设则最让人意外,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问题比较多(有15道),而在于它展示出来的对投资人行为特征的侧面挖掘思路:比如问收入,陆金所除了问你的家庭年收入数字区间,还会加问一道你的学历和就业状况,并让你勾选你的收入是固定的还是佣金为主。这就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一个投资人的求职硬件、收入稳定性和现金流压力;再比如计划投资期限,银行理财和理财通直接就是以年为单位,而陆金所设置7个档,细化到月。这或许能更科学判断投资者的投资风格究竟是炒短还是追长;还比如陆金所设置了至少三道主观问题(让投资人描述自己的过往投资经验和家庭财产状况等属于客观问题),比如如何理解风险,以及问你在不够钱的情况下是否会借钱投资等。最后就是陆金所问卷的答案比较细化,会列举更为多的选择,比如跟银行似,陆金所也设置了一道“投A收益小但风险小,投B收益大但风险大,您会怎么支配”的题。银行理财的选项是“非此即彼”的逻辑,而陆金所是给出了“”的选项,比如投资者可以选同时投资于A和B,但大部分资A。记者本人选的就是这个选项,从个人切身感受来说,比较符合记者实际情况,而无需像其他问卷一样纠结“好像都不像我的做法”。这些设题逻辑,真的很出乎记者意外。记者因此专门去采访了陆金所的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他告诉记者,一份能较为准确反应投资人资产实力和主观风险偏好的风险测评问卷,应该由多维度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风险敏感度、投资经验、风险认知水平、投资规划组成;而更为重要的是,应减少客观描述的题量,加大主观认知问题的题量,并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这种方式,代替直接问投资人“是或否”。“你问他是否厌恶风险,他肯定回答厌恶。但如果你换种方式,问他是选择去赚钱多的初创企业还是钱不够多的大国企,他肯定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能最大化接近他对风险的真正容忍度”,杨峻说。而一个不为人知的数据是,去年以来,通过上述风险测评,陆金所累计对117万投资者、219万笔交易进行风险超配提示和拦截,预警提示金额共达3653亿元。记者还采访了几位银行业人士,他们直言市面上绝大多数风险测评都不能称得上足够科学——包括自家的。之所以网点还会去销售中高风险等级以上的金融产品,那是因为银行是国家信用,刚兑暂时还不可能打破。这就是一个死结——如果连风险测评都做不好,就谈不上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投资人,那么就更加打不破了。这是个略有点让人沮丧的认知。问卷VS 大数据,谁在夸大客户资产实力“好像都不是我的做法”这样的感知,或许恰恰是不同风险测评问卷出来的结果南辕北辙的原因。因为代销机构给出的答案本来就过于宽泛,或者说过于注重投资人的资产实力、而不是风险认知和意愿,就让投资人本人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选,也没办法侧面引导出投资人内心真实所想。一个有钱人,未必就是风险偏好者,他极有可能厌恶风险——这应该是一个多么基本的认知。可是用市面上绝大多数问卷的题,能真正得到正确结论吗?记者把私募(对个人/机构)、银行理财、理财通和陆金所的问卷逻辑,浓缩成这个表格:关于这些风险测评究竟有多大程度符合事实,记者采访了多家银行和,很遗憾至今为止市面上未有任意一个判断指标。就像前两天曝出的某行代销的R5级产品风险事件,投资人的风险测评在一小时之内一次为A5(最高级),一次为A4(次高级);而据记者所知,不乏该款产品的A5投资人同样焦灼异常。这些都是鲜活的例子。记者目前唯一可以获得的一个侧面数据,来自于陆金所对其问卷M5级客户的大数据监测实力验证。“M”代表陆金所投资人的客观实力,包括自身的资产实力和在陆金所的历史最大AUM(资产管理规模),从M1-M5实力由弱增强。在不泄露陆金所商业机密的情况下,记者可将监测结果告知如下:问卷评估达到M5的优质客户,实际在陆金所后台的大数据模型(包括各行为因子和外部机构金融交易行为因子)的监测里,只有17.8%的占比符合M5级;投资人分别有14.8%分布在M4级、33.3%分布在M3级、28.1%分布在M2级、5.9%属于M1级。当然这只是一家有据可得的机构的一套验证,不是一棍子打死目前所有的风险测评问卷,但它确实提出了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的风险测评问卷,应该更加优化了。【百万用户都在看】当下的证券业,软件商在做券商的事,券商在做搬运工的事,第三方正变成第三者就剩一周!这些券商都忙崩溃了,早就开打提前战,五大备战做法最常见又见券商间一场佣金恶战!至少45家券商已卷入其中,这一次竟由第三方平台挑起重磅通知!下周一起,你的A股休眠账户将被中止交易,关注五问题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金融科技为理财带来了哪些好处?》 精选七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五名政治局常委出席。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和明确了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把强化监管作为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而问题则属于国内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与化解的重要主话题之一。目前,国内主要通过“”和“准入”两类制度加以规范,本文将围绕“”主题,考察国内制度规范与行业实践,并结合国内新金融的最新发展态势,对国内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发展分析一二,以期获得有益思考。一、国内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概述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发布《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两部新规均于日正式施行。为做好新法衔接工作,有限责任公司对《》予以相应修订与补充。前述实施指引、管理办法和管理细则的发布,不仅在基金行、新三板和证券产生重大影响,也使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和尝试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再次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投资者适当性是指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投资需求及知识和经验等的匹配程度。[1]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起源于美国,至今已走过8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经历了一个由最初的自律规范,发展到纳入监管体系并由司法加以确认,最终形成自律、监管、仲裁和司法多层级联动的专业监管体系的过程。[2]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根本要求是把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适当的投资者,核心在于“两分级一匹配”,即客户分级、产品或服务分级、客户与产品或服务相匹配,目标在于将投资者与产品或服务实现风险等级匹配、匹配和期限匹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现代金融服务的一项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成熟市场普遍采用的管控创新风险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做法,可以说,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已发展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项基础制度。目前,随着一系列监管规定的出台和落实,我国已在多个金融产品市场初步建立起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体系,但审视相关监管规定可以看出,层级偏低且较为分散,尚未形成统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制度体系。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相关监管规定(一) 国内投资者适当性监管规定1、相关监管规定信托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监管规定主要见于《》第六条和《信托公司受托境外暂行办法》第十三条。2、证券公司相关监管规定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监管规定较多,散见于各个法规、规范性文件。3、期货公司相关监管规定与证券公司的相关监管规定相似,期货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相关监管规定也散见于很多法规、规范性文件。4、相关监管规定基金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监管规定主要见于《》、《适用性指导意见》和《办法》。5、相关监管规定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监管规定主要见于和《》。6、相关监管规定保险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监管规定主要见于《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只能向境内(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等具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发行,并规定了向单一投资人发行定向产品的初始认购资金最低限额和向多个投资人发行集合产品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的最低限额。7、银行相关监管规定银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监管规定主要见于《》。该办法要求商业银行为私人银行客户和客户提供理财产品销售服务应进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对私人银行客户的金融最低限额和高客户的最低资产限额作出了明确规定。8、其他相关监管规定可以说,《》是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对最为全面和科学的规定,能够有效推动“让合适的投资者购买合适的产品”和“买方自负,卖者有责”的落实,切实,促进健康有序发展。(二) 国外投资者适当性监管规定1、美国投资者适当性监管规定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作为自律监管组织,最早以道德性约束的公平交易条款为基础确立了最初的适当性规则——适当性准则。根据该规则要求,经纪商只能向投资者推荐或者销售适合后者需求的金融产品,为此,经纪商应当搜集和掌握目标客户的信息以了解客户。从监管这个面看,自《1933年证券法》颁布以来,美国逐渐确立了以法定制度为证券市场基本的监管手段和方式,以反欺诈条款为救济措施的监管模式。1964年美国《证券法》修改之后,SEC取得了对所有经纪商的监管权,由其颁布实施的15 b10系列规则确立了适用于经纪商的“SECO”(SEC-registered Only)监管框架。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的证券监管实践和司法判例都确认了券商应当对投资者负有适当性的义务。[3]2、欧盟投资者适当性监管规定欧盟的投资者适当性主要体现在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iFID)及其它相关实施指令当中[4],该指令也是目前欧洲金融领域内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立法。2012年欧洲证券市场管理局规定了关于适当性要求指导方针的最终报告[5],以确保该指令以及其它指令中的相关条款在欧盟层面能够共同、统一、协调地适用。该指令在条款中规定了欧盟各成员国所有以提供投资服务或开展专业的机构在实施投资者适当性时应遵守的规定以及应履行的义务。指令对投资者进行分类,分为零售客户和专业客户,并对不同类别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提出了实施要求,同时规定了不同类别投资者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要求。指令还规定了需在提供建议之前评估客户,评估分为适合性评估和适当性评估。[6]此外,《指令》将投资产品分为复杂金融产品和非复杂金融产品两大类,方便投资公司实施适合性和适当性评估。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相关实践现状(一) 国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相关实践1、的实践在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的监管和推动下,美国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确立了两个基本规则:了解你的客户规则和适当性义务规则。其中,了解你的客户规则要求投资公司在了解客户必要信息的基础上合理勤勉地管理投资者的账户,必要信息包括有效地服务于投资者账户管理、符合账户特定的要求、精准的把握和行使服务职权、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适当性义务规则要求投资公司或者相关利益人尽到合理的勤勉职责,通过获取特定客户的必要信息来确定特定投资者的,结合合理基础的适当性规则、特定客户的适当性规则和交易频率方面的适当性规则,并对符合特定条件的机构投资者的适当性义务进行豁免,确保证券交易活动中的推介行为或者投资策与投资者相适应。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从业者非常重视老年投资者和投资产品的适配,将年龄因素纳入重点考察因素。可以说,美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投资者适当性体系:通过“行业自律协会制订适当性规则—SEC审查、通过—再由自律协会负责具体实施”的模式,既能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能,又能有效的体现行业协会的专业性,同时以联邦法律作为保障,体现出了美国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专业、完善、多层级保护的特点。[7]2、欧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实践对投资者进行合理的分类,是欧盟推行投资者适当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分为零售客户和专业客户,其中专业客户中还包含合格对手方。在上述类别中,最重要的是对专业客户的认定,即专业客户是指符合一定的标准,被认为拥有相关经验、知识、专长,能以此进行自主投资决策,并能恰当评估所涉风险的客户。而零售客户的范畴使用了“排除法”,即专业客户之外的均为零售客户。总体上,从零售客户到专业客户,投资公司履行的义务有所区别且依次减弱,客户受到的保护程度也依次减弱。同时,投资者的分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给予投资者在不同分类的转换权利,并按照简单和复杂金融产品实施不同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8]以实现更加科学和系统地进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二) 国内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相关实践自2009年以来,在信托、证券、期货、基金、、保险、银行等金融领域中,随着一系列监管规定的出台,国内以客户风险测评为主要内容的逐步建立,与之相配套形成了由国务院主管监督机构制定监管规定、自律性行业协会制定执行规范的投资者适当性监督体系,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笔者将以证券公司、机构和私募三个典型金融领域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践现状为例,考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在该等三个领域的实施情况:1、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现状(1) 思想认识不充分从思想认识层面,部分证券公司重点关注业务开拓,一心追求做大业务规模,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赚取更多的交易佣金,但是对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很多是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监管。在实践操作中,只是简单地讲解业务规则、告知风险,让客户在客户协议和风险揭示书上签字就算是完成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而没有做到充分了解客户,追求免责但却没做到勤勉尽责。[9](2) 制度建设不完善从制度建设层面,部分证券公司制度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为:1)制度修订不及时。近几年证监会等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对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监管规定或对原有规定进行了修订和细化,但这些公司没有依照监管规定的出台和修订而及时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调整;2) 制度不健全。具体表现为没有根据监管规定明确了解客户的必要信息,没有建立客户信息重大变更跟踪评估机制,没有明确充分了解产品所必需的的方式和标准,没有将投资者适当性实践情况纳入到相关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缺少对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检查规范;3)制度明显不合理。部分证券公司规定,客户拒绝接受调查的,将其确定为风险承受能力最高的投资人;对于拒绝后续评估的客户,营业部可将近两年其已开通的业务和以往购买产品的交易记录做出评估,与原风险承受类别比较,采用孰高原则定义投资者风险承受类别。这样的规定明显违反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基本要求和保护客户的目的,加大了客户从事证券业务的风险,没有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客户。(3) 制度落实不到位从制度落实层面,部分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为:1)未根据监管要求进行开户。具体来说,在为客户开户过程中,没有按照监管规定审查、了解客户真实身份;存在为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投资者开立相应账户或开通权限,以创业板为例,部分公司办理开户时,默认为客户开通权限,导致部分客户出现交易亏损进而引发纠纷;对客户资产核查不全面,部分客户在征信时资产符合要求,但实际其资产为短期借款,到开户时资产已经被转走,变相规避了监管要求;收集客户信息不完整、有错误,身份信息、地址信息缺失或错误,职业信息和学历信息未登记;2)未全面、客观进行客户风险等级评估。具体表现为: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流于形式,测评内容不全面,甚至出现代替客户填写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的各项内容,客户只需要进行签字确认,无法判断是否是客户的真实意思表示,无法准确了解客户的风险承诺能力,使得测评失去应有的价值,为后续客户参与证券业务选择不适当风险等级的产品埋下了隐患。而且,对于客户的后续跟踪评估落实不力,对于初次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已经满两年的客户没有进行后续的跟踪评估,了解客户最新的风险承受能力。此外,对于客户的评估资料没有妥善保存,导致很多时候出现评估记录无法查询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泰天天财收益情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