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天下面临最大考验,未来发展将会如何

2017年P2P网贷行业发展六大趋势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
2016年整体对于P2P网贷行业来讲是充满不确定性且比较艰巨的一年。这一年线下财富公司爆雷殃及P2P网贷平台;多地暂停投资类、互联网金融类企业登记注册;新三板暂停类金融企业的挂牌;首付贷落幕,校园贷饱受争议,加之借款限额让资产端开发更显局限性。
同时,这一年我们也看到很多概念出现,比如说智能投顾、科技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等等。一方面大平台迫不及待的想去除P2P的标签,另一方面中小平台对于未来发展感到迷茫。又到了岁末,2017年的P2P网贷行业发展前景将会如何?笔者认为将会呈现以下六大趋势:
趋势一:监管紧箍咒不放松,合规发展既是主基调又将成为先发优势。
2016年重磅监管文件陆续出台,如表1所示,尤其是8.24《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更是确立了P2P网贷的合法地位。但同时监管文件中例如借款限额、银行存管、备案制等等要求对于平台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对大额业务进行合规调整;如何消化存量资金;如何找到合适且有意愿的银行存管合作方等都将是未来平台亟须解决的难题。
从2016年4月份开始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对于P2P网贷行业影响非常大。各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及经侦加大了对平台的查处力度。虽说P2P网贷行业采取的是备案制,但各地金融监管部门根据专项整治的实际情况对于备案尺度可能都会有所不同。专项整治通过摸底排查、清理整顿等阶段工作,将会对未来平台备案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平台与银行存管合作进展较慢,截至12月16日,仅有3.12%的P2P网贷平台完成并上线银行直接存管,并且这些已完成上线的仍需符合未来最终出台的资金存管工作指引的要求。从上线平台合作的存管银行属性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占比超七成,明显高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看到一些城商行对于P2P网贷平台存管业务兴趣较大。预计未来,各地的城商行都有机会成为P2P网贷平台存管的合作方。
预计监管的紧箍咒在未来一年并不会放松,因此P2P网贷平台完成备案、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及银行资金存管等合规操作的时间越早,更容易获得投资人信任,越具有先发优势。
趋势二:距离寡头垄断尚远,但行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加剧。
据网贷之家及盈灿咨询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今年以来P2P网贷行业成交量为18195.46亿元,是2015年同期累计成交量的2.14倍。虽然行业整体体量仍在增大,但自4月开展专项整治以来,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连续下降,新增平台数11月更是跌至个位数,行业给予的新进空间有限。
此外,2016年截至11月末,停业及问题平台中,跑路有389家,提现困难有150家,经侦介入有5家,停业达1075家,转型有26家。今年影响较大的问题平台事件主要是e速贷、国诚金融、京金联等。预计未来一年,良性退出(包括停业及转型)将是平台主要退出方式,早期野蛮发展导致的问题平台数量持续减少,良币将逐步驱逐劣币。
截至2016年11月末,P2P网贷行业成交量前100的平台成交量占到全行业成交量的75%;前2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为85%;前3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高达90%,如图3所示。从今年P2P网贷行业集中度数据及走势来看,反映出P2P网贷行业离寡头垄断距离尚远,但行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加剧。
预计2017年全年P2P网贷成交量约为3万亿元;贷款余额或达到1.3万亿元;运营平台数量取决于备案及合规情况,若仅按目前下降速度测算,截至2017年年底或将低于1800家;年末由于资金流动性趋紧,综合收益率会出现小幅的回升,预计2017年全年综合收益率在8.5%-9%区间;借款期限约8个月。
趋势三:大额业务处置,小微业务崛起,平台竞争白热化。
2016年我们看到了一些业务的沉浮。首付贷随着房价的速涨而落幕,校园贷笼罩在大学生“跳楼”、“裸条”的负面舆情中;而消费金融异军突起,成为了年度最热业务。由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于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的要求进一步限制了P2P网贷平台的资产端开发。大额业务亟待处置,符合监管要求的小微业务崛起。
对于大额业务,平台可以通过降低借款上限以符合要求,联合放贷模式也是种可行的方法之一。同时,有些平台也尝试通过获得私募牌照的方式将大额业务转至线下,通过对投资人进行分层,成立有限合伙或有限公司来承接大额资产进行有效过渡。另外,如表2和表3所示,不少有条件的平台会谋求获得网络小贷牌照,成立或参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交易所来对接大额业务。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业务或模式的调整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去支持,相对来讲,资金实力及股东背景强劲的平台的调整更为方便。
未来如消费金融和车贷这样的小微业务将成为大部分考虑业务调整平台的首选。但大量平台的涌入,可能使车贷和消费金融变为红海,竞争异常白热化。以消费金融为例,无场景现金贷由于较强的互联网属性及规模效应,往往集中度非常高,互联网巨头参与其中。
大平台在过去一年纷纷开始去P2P化,不再局限于P2P网贷业务,如表4所示,通过集团化的方式,逐步进行横向或纵向的业务拓展。一方面,考虑的是资产端及资金端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出于监管合规性考量。未来集团化仍是大平台的选择,在强竞争格局下,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行业内会出现不少兼并收购,各地的中小平台都有一定的并购价值。
趋势四:横向扩充投资品类,财富管理线上化,牌照成关键。
一站式理财概念对于P2P网贷平台来讲并不新鲜,但由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禁止P2P网贷平台“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所以不能以P2P网贷平台本身作为一站式理财超市,但是可以通过注册一家母公司,在获得相关牌照下将其他金融业务放在子公司中,与P2P网贷子公司并行,将P2P网贷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放在一个平台中进行展示和销售,例如之前提及的集团化或者又如陆金所拆分P2P网贷业务至陆金服。
未来,仍将有许多平台积极横向扩充投资品类,P2P网贷平台与互联网理财平台的边界会愈加模糊。并且,与简单做理财产品代销渠道有所不同,将有平台通过对投资组合、自动智能算法上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度挖掘,对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从一站式理财超市升级为线上财富管理平台。
目前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有私人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独立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服务客群也集中在高净值人群中。然而2016年的财富管理市场乱象丛生,大量所谓的线下财富管理公司频繁爆雷,比如武汉盛世财富、鑫琦资产、金鹿财行、大骏财富、国弘汇、望洲财富等等,显然线下由于高成本运营、信息披露的不透明、监管的不可操作性等原因,服务于长尾客群的“线下财富管理”模式本身具有很大风险。而另一方面,为了吸引长尾客群,许多传统线下财富管理机构纷纷创建线上平台,比如说诺亚财富与财富派、钜派投资与钜宝盆、恒昌财富与恒易融、冠群驰骋与冠e通等等,线下财富管理线上化或在未来将迎来高峰。
当然,无论是P2P网贷平台横向扩充投资品类,或者财富管理公司线上化进程中,牌照的获取将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持有更多金融牌照的平台更易于获得市场认可及监管支持,并享受估值溢价,有助于提升整体品牌效应。
趋势五:纵向深化资产端开发,传统实体企业布局产业+互联网金融。
相比于大平台可以进行横向投资品类拓展,加大与外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交易所的合作,中小平台在横向发展上并无优势,也缺乏足够的资本投入。未来,深耕细分领域,纵向深化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端开发或许是这些P2P网贷平台比较好的出路。
此外,产业+互联网金融结合已经成为传统实体企业寻求突破的主要形式之一。许多传统实体企业出于整合自身供应链、谋求业务创新、增强盈利能力等考虑,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或P2P网贷平台来构建完善的产业链金融生态体系,例如海尔集团与海融易、宝钢集团与欧冶金融、
东易日盛与易日升等。2016年恒大地产上线恒大金融、碧桂园建立碧有信、佳兆业设立了佳兆业金服等,预计未来传统产业+互联网金融热度仍将持续,互联网金融或P2P网贷业态将有效渗透至各传统领域实体经济中去。
趋势六:数据驱动未来,征信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机遇。
除了上述的政策监管环境、行业发展规模及产品业务调整预期外,预计未来一年的焦点还将集中在金融科技的创新上。未来能够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用户挖掘、场景挖掘或者产品开发的平台才能获得更多的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关注。
外围服务市场空间仍然很大,以征信为例。大数据征信及在特定领域的垂直征信公司是未来征信发展的方向。目前,虽然许多征信公司声称自己是大数据征信,但实际上因为数据质量、规模和技术上的限制,探索的成分更多一些,细分领域公司的优势并不明显。如表5所示,目前与P2P网贷平台有合作的征信公司中,产品主要集中在信用报告、黑名单或反欺诈服务,缺乏针对重复借贷问题的征信服务。
2016下半年持续发酵的校园贷问题,部分也反映出目前网络借贷征信市场的不成熟。事实上,单个网络借贷平台并没有太多的能力进行重复借款的识别,更多的需要依赖市场上第三方征信机构或者政府牵头来开发针对这块的征信系统。进一步来讲,不仅仅是市场需求,包括例如行业监管暂行办法中要求的跨平台借款限额的落地也需要能够对同一借款人的重复借贷行为进行识别,征信行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机遇。
2017年P2P网贷行业面临“大考”,将是用“合规”对行业进行洗牌的一年,也是革故鼎新的一年。进入监管后时代,P2P网贷步入规范发展期,行业将更为健康的前行,对于实体经济发展、合规平台运营以及投资人理财环境来讲都是利好的。未来,行业也将会由事件驱动、政策驱动逐渐发展至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苹果6plus更新之后怎么用不了4g网了_百度知道
苹果6plus更新之后怎么用不了4g网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朋友也是,去4S店恢复上次系统就好了,不过收了一百元好坑,建议自己电脑下载一个苹果APP链接手机点恢复就好了
采纳率:29%
第 确定手机卡通4G第二 确定所处区域能稳定使用4G第三 确定iPhone能使用运营商提供4G要现 移4G卡插支持联通4G IPHONE 肯定能使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嗨、我告诉吧、虽我没用6、我5S、前几系统更新、都用4G网、相信6肯定能用嘻嘻、望采纳哦~y∩__∩y
在那里可以看到恢复两字?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苹果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96被浏览3,944分享邀请回答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网贷行业备案进入倒计时 网贷行业大考验来临_股城网
网贷行业备案进入倒计时 网贷行业大考验来临
发布:股城热点
看到网贷行业赚大钱,不少人纷纷进军网贷行业,导致网贷行业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很多“败类”。这个时候,只有刮骨疗毒,才能确保网贷行业健康发展。据悉,现阶段网贷行业备案进入倒计时了,这是治理网贷行业的一大举措。哪个网贷平台不用审批
无疑,网贷行业备案,将会促使网贷行业重新洗牌。现在网贷行业备案进入倒计时,必定会令一批网贷平台退出,数量会呈现加剧趋势。恰好这时,也会关闭整顿一批不合规的网贷平台,留下比较有信誉的网贷平台。这是一个大考验,对于网贷行业而言,是利大于弊的。秒批的网贷平台
新闻详情:2017年12月下发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而按照《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个人在同一P2P平台(注册领168元现金红包)的借款上限为20万元,企业借款上限为100万元。满足限额规定,早已是P2P合规备案的首要条件。对于大额标的占比高的平台来说,如何妥善处理存量,完成转型,关乎平台生死。
在距离P2P网贷平台备案仅剩不到半年之际,“每经圆桌”专门邀请到玖富集团副总裁兼玖富普惠CEO李贵生、道口贷副总裁安克伟、财富星球市场总监霍嘉宁、爱钱进政府事务部副总监汪洋、银湖网产品总监生凤良等嘉宾,大家从各自平台经验出发,共同探讨网贷备案年行业发展趋势。P2P网贷经历最大考验 量子金融严控风险
进入2017年,互联网金融已是连续第4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提出“对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的观点,政府对互金的高度重视。合规整改的道路上,互联网金融正处在监管、整改、洗牌的风口浪尖之上。
不难看出,现阶段,伴随互金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底层资产风险的有序释放和监管政策的重重发力,互金行业已经从粗放式野蛮生长渐进到精细化深耕时代,许多距合规差距较大的平台被逐渐淘汰,留下的企业积极拥抱合规,有利于肃清行业乱象,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为投资人提供更加安全、可靠、公开、透明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目前,多数网贷合规平台已经开始布局银行资金存管业务。据了解,量子金融加速合规布局,在此前已经宣布与银行签订了资金存管技术对接协议,其资金存管系统近期将在平台上线。
事实上,网贷平台在与银行进行对接过程中,对于平台的技术能力是一种很大的考验。量子金融在技术上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专业运营团队,维护系统稳定与安全。应用第三方交易数据存储查询、大数据征信查询、网络信息保护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切实保障用户信息和交易安全。
互金行业虽然正在面临安全与合规严峻考验,但整个互金行业的发展是向好的、乐观的,可以预测2017年将是互联网金融领域踏上扬帆济海新征程的一年,更多优质合规的互金平台也会随着行业春天的到来而迎来明朗前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发展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