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贸提成货值1,是货值低的好做,还是货值高的好出单子

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48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45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87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103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57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56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文章 o 0 个评论 o 65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常在想的一个事情: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有一天我也可以卖出100多万的塑料袋。当然这是我上一个阶段所在想的事情。做这个事情,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我想很多人也在为没有order该怎么办焦虑万分。今天也是百感交集,写点东西与众分享。
”换位思考很重要
这应该是我上七年级的时候学到的一个新词。花了很多年依旧没有参透其中的奥妙,现在也还在学习中。今天我把他带到外贸这个行业中来,跟大家谈谈我对他的理解。
想到这些应该从一个小案例讲起。
在办公室坐着,每天都可以陆续接到N个电话,是货代打来的。除了电话,还有旺旺,扣等等途径。我大多数情况下会置之不理,因为没有新鲜感。他们所能告诉我的一个信息就是他们家的价格很低,最近哪一条航线低价大甩卖,然后问我想不想看看他们的报价。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没有一丝新意,让我很是无奈。
有时候在想他们能不能换一点新的模式来做电销,哪怕是一点点吸引我的地方。这里我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只是想给货代朋友们一点点建议。因为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完成不了这样浩大的国际贸易工程。
大家应该都清楚这么一句话,“价格竞争是没有底线的”。我很清楚这一点,说的不好听一点,我是卖塑料袋的。一个袋子便宜的甚至也就几分钱。价格比我低的大有人在,浙江沿海,以及一些内陆地区各项内陆成本都十分低,利润点打的也低。照这样看来,我在上海,这真心不是个合适的地方,要物价物价高,要人力人力成本高。那么为何还有成千上万的客户来找我们合作呢?症结在哪里?有人说,产品质量好啊!!!我可以打个包票,在泱泱大中国,我相信有很多产品价格不高,质量也有保障的工厂。薄利多销的战略每个老板和企业家都会玩。
就像上面说的。周末若是我打电话询价,很多货代还没等我张口,就说这个价格那个价格得等我到办公室查询完了再告诉我,其实有时候只是想打个电话问一下大致的情况。你连港口大致的位置和费用都不清楚,我怎么给你走货?如果现在我需要走一票去美国的货,想问个大致的价格情况,一个人告诉我不知道,另一个人告诉我可能多少钱,还陆续跟踪我这边的一些情况,若是你?你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说的好听点,你是对我负责,不敢乱报价。说的不好听点,你确实不够努力。有人经常会说,我会努力的,但是可怕的是比你厉害的人都在拿命拼了!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情。对于大多数初次采购的海外买家对国际贸易并没有什么概念。很多甚至连FOB,CIF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我们要了解客户真正需要什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若你第一次在国外采购,你会想知道什么?如果是我,我会想下面这些:
产品质量如何,有没有保障?价格会不会很高?运费多少钱?从我买到收货需要多长时间?我的资金有没有保障?有时差怎么办?我的英语不好该怎么交流?怎么付款?卖家的服务态度怎么样?买完东西万一质量有问题怎么办?……
其实大多数我们的客户都有想这些。那我们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简单剖析:
在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发现很多海外买家还是很在意产品质量的。大多业务员在外贸邮件中会花大力气去做文章,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怎么样怎么样。
譬如:We are a qualified supplier/we have been Alibaba’s 6 –year golden member/ have been in shanghai for more than 10 years/work with cli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说实话,这些东西是谁都会写。但是你若是客户你会相信这些片面之词?没有真凭实据,你就想歪果仁隔着大海把钱划给你?要是真的这么想,我只能说是天真无邪了。
大家会发现歪果仁比较喜欢certificate+sample+audit…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他要什么咱就给什么,当然这些东西大部分的工厂或者贸易都可以提供,很多明智的supplier都已经把这些标志打在产品图片上面了。那么他们不相信,我们有权威发布的证书,你还不信?当然这只是一点,首先就让歪果仁放下了一点点悬着的心了啊。
Sample?除了一些大件的产品不能很轻易或简单的发sample之外,大多数的东西还是可以的。但毕竟是生意啊,我们也不能白送,总得让客户出点力。价值低的产品。我们也可以免费送几个,让他出点运费。不用太高30-50美金,够运费就行了。有些客户有快递账号的,也很乐意提供,那何乐而不为呢?拿到东西总该信了吧?但是有的人还在想,指不定是在别的地方拿来的呢?没关系,我们还有办法。
越来越多的海外买家会自己飞来中国验厂,或者第三方审计。没关系,大胆的来吧。首先我们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厂和产品要有信心。当然也有很多贸易商不愿意客户来,这个问题我觉得当下也不是个难题了。
很多人觉得我们工厂小,各方面不好。我去过一些客户的office和所谓的工厂,真的是很Low,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就一个简单的房子,里面几个人,人家却做着一年上千万的生意。靠的是什么?信誉和质量。曾经和一个国外的客户聊过,在国外,没人care你是工厂还是贸易,只要我给钱你给我提供我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很多人在抱怨,我们的价格这么高,都没有客户愿意找我们买东西了。要照这个情况,那我们这些在上海混的工厂都不用活了。什么都高,论成本一个工人工资能换江浙两个。
价格是个很敏感的东西,我们要在国际贸易中淡化价格这个概念。淡化不代表不谈价格。我们需要往广义的概念上去看。产品的价格可以叫价格,运费也可以叫价格,等等。那我们何不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客户考虑进去?产品多少钱,运费多少钱,税多少钱,清关费用等等。
在这么多贸易条款中,我更倾向于散货去做CIF,DDP。货物不多的情况下,我们给你送货上门,价格也适中,客户也省事儿。就跟国内的快递一样,现在都是door to door,买个东西都不用出门。我们在淡化价格的时候,可以提到我们可以提供to door的service,很多朋友又开始觉得这个麻烦了。其实一点也不麻烦,你是在帮客户考虑。但是在国际贸易中,你帮老外做事儿你得让他知道,千万别玩人情,很多歪果仁不懂。哈哈哈。
我也是在报个N个FOB价格的时候,才发现,老外问完价格总要跟一个,我运费要花多少钱?到我这里得多少天?那么干脆一点,我直接给你报过去了。完事儿一次给你解决了。抢先一步,在你的同行还没有想到的时候,你说不定就占了优势啦。歪果仁也是人啊,有时候思维方式是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这一点他们肯定也想到啦。纵观外国的网站,包邮的东西也不少啊!!!
国际汇款也是一门学问。做了这么长时间外贸,很羞愧的说我还没有做过特别大金额的单子。也没有很多的接触过L/C这个东西。不过没关系呀,现在资金保障,阿里巴巴不是也推出了信保交易了吗?后台也可以交易呀。前两天还看到了TRADE ASSURANCE的英文介绍版。可以直接推送给客户。你不信任我们,总得相信JACK MA吧?!实在是大的单子,也可以选择不可撤销信用证。
时差、沟通、服务
这里我不得不说。目前在我这块,比我英语说得好的不多。哈哈哈哈,嘚瑟一下。所以我在这一块的优势很明显,没有什么沟通障碍。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一口流利的外语是你很大的优势。因为实在不行了我可以拿起电话跟你唠。
这里说道电话沟通,不得不强调一下。国内目前电销已经烂掉,随时可能接到推销电话。那么我们不妨在自己的公司建立一个电销小组。拿起电话和客户沟通。我们要知道语言的力量远远大于文字的力量。我总是相信这么一句话,“能面谈的决不电话,能电话的决不邮件。”邮件是辅助我们进行沟通的,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说主要进行邮件往来,没错,如果仅仅你还只是停留在邮件沟通阶段,那么你们需要加油了。具体的方法我就不一一说了。
其次,我们也要灵活使用APP。在沟通的时候,除了电话,邮件,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软件。Whatsapp. Skype. Facebook …我不知道大家用的如何,但我敢说我用这几个软件的时候几乎是和我的qq以及微信同步的。点进去我的主页你可以看到我最近的动态。
很多客户,特别是在阿里RFQ中的客户,我一点都不着急给他报价,我会用各种方式找到社交可以触及到的地方,在Facebook上面点点赞,看看动态。完了熟悉个一两天咱们再聊。大家做过外贸都知道,分分钟或者一天成交的订单并不是很多,从熟悉到下单可能一周,可能一个月,可能一年甚至更久,咱们可以通过这些他们喜欢用的东西去和他们沟通。
例如:一般人,就拿中国人来说,很多人是不习惯用邮件的,也不可能像我们做业务的一样,整天去看邮件,更有可能去看看自己的社交软件。就比如我给你发个微信和发一封邮件,你看微信的可能性比你看邮件的可能性大多了。尽管两者都可能看到,效果先后确实截然不同。
有人说做外贸太累了。经常要倒时差,这点我不否认,哪一行不累呢?相比干体力活的人,我觉得我们已经不能再幸福了。至少敲敲键盘动动脑筋,打打电话就完事儿了。
我习惯在手机上把常用国家的时刻添加一下,在桌面上放上一个时钟可以显示各国时间的,方便查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也不用去查都知道了。譬如加州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时间减去3个小时,倒过来就是他们的时间啦。
时间争取上,我确实花了不少功夫,想我才开始做外贸的时候,我可以一天到晚都不睡觉。但是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可以有个安排,比如今晚需要跟美国的客户进行交流,咱们适当控制好时间,可以定个闹钟,先休息好,再来沟通。争取第一时间回复客户。很多客户说Mark回复邮件的时间总是在这么多供应商中是最快的。其实也是拼时间拼过来的。要让客户觉得,无时无刻你都在她的身边为他服务。
客户是上帝,这句话永远都对。但是要记住,开始她是你的客户,慢慢地她也是你的朋友。从客户到朋友,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要让别人信任你,我们得相信别人先。即使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害人之心也不可有。何不单纯一点去相信呢?我们要辩证的分析客户,而不是揣摩。
当你在跟客户交流时,已经不会再为信任担忧的时候,我觉得你就很成功了。其实我们的服务已经淡化在我们的对话中了。
常在想的一个事情: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有一天我也可以卖出100多万的塑料袋。当然这是我上一个阶段所在想的事情。做这个事情,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我想很多人也在为没有order该怎么办焦虑万分。今天也是百感交集,写点东西与众分享。
”换位思考很重要
这应该是我上七年级的时候学到的一个新词。花了很多年依旧没有参透其中的奥妙,现在也还在学习中。今天我把他带到外贸这个行业中来,跟大家谈谈我对他的理解。
想到这些应该从一个小案例讲起。
在办公室坐着,每天都可以陆续接到N个电话,是货代打来的。除了电话,还有旺旺,扣等等途径。我大多数情况下会置之不理,因为没有新鲜感。他们所能告诉我的一个信息就是他们家的价格很低,最近哪一条航线低价大甩卖,然后问我想不想看看他们的报价。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没有一丝新意,让我很是无奈。
有时候在想他们能不能换一点新的模式来做电销,哪怕是一点点吸引我的地方。这里我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只是想给货代朋友们一点点建议。因为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完成不了这样浩大的国际贸易工程。
大家应该都清楚这么一句话,“价格竞争是没有底线的”。我很清楚这一点,说的不好听一点,我是卖塑料袋的。一个袋子便宜的甚至也就几分钱。价格比我低的大有人在,浙江沿海,以及一些内陆地区各项内陆成本都十分低,利润点打的也低。照这样看来,我在上海,这真心不是个合适的地方,要物价物价高,要人力人力成本高。那么为何还有成千上万的客户来找我们合作呢?症结在哪里?有人说,产品质量好啊!!!我可以打个包票,在泱泱大中国,我相信有很多产品价格不高,质量也有保障的工厂。薄利多销的战略每个老板和企业家都会玩。
就像上面说的。周末若是我打电话询价,很多货代还没等我张口,就说这个价格那个价格得等我到办公室查询完了再告诉我,其实有时候只是想打个电话问一下大致的情况。你连港口大致的位置和费用都不清楚,我怎么给你走货?如果现在我需要走一票去美国的货,想问个大致的价格情况,一个人告诉我不知道,另一个人告诉我可能多少钱,还陆续跟踪我这边的一些情况,若是你?你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说的好听点,你是对我负责,不敢乱报价。说的不好听点,你确实不够努力。有人经常会说,我会努力的,但是可怕的是比你厉害的人都在拿命拼了!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情。对于大多数初次采购的海外买家对国际贸易并没有什么概念。很多甚至连FOB,CIF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我们要了解客户真正需要什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若你第一次在国外采购,你会想知道什么?如果是我,我会想下面这些:
产品质量如何,有没有保障?价格会不会很高?运费多少钱?从我买到收货需要多长时间?我的资金有没有保障?有时差怎么办?我的英语不好该怎么交流?怎么付款?卖家的服务态度怎么样?买完东西万一质量有问题怎么办?……
其实大多数我们的客户都有想这些。那我们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简单剖析:
在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发现很多海外买家还是很在意产品质量的。大多业务员在外贸邮件中会花大力气去做文章,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怎么样怎么样。
譬如:We are a qualified supplier/we have been Alibaba’s 6 –year golden member/ have been in shanghai for more than 10 years/work with cli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说实话,这些东西是谁都会写。但是你若是客户你会相信这些片面之词?没有真凭实据,你就想歪果仁隔着大海把钱划给你?要是真的这么想,我只能说是天真无邪了。
大家会发现歪果仁比较喜欢certificate+sample+audit…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他要什么咱就给什么,当然这些东西大部分的工厂或者贸易都可以提供,很多明智的supplier都已经把这些标志打在产品图片上面了。那么他们不相信,我们有权威发布的证书,你还不信?当然这只是一点,首先就让歪果仁放下了一点点悬着的心了啊。
Sample?除了一些大件的产品不能很轻易或简单的发sample之外,大多数的东西还是可以的。但毕竟是生意啊,我们也不能白送,总得让客户出点力。价值低的产品。我们也可以免费送几个,让他出点运费。不用太高30-50美金,够运费就行了。有些客户有快递账号的,也很乐意提供,那何乐而不为呢?拿到东西总该信了吧?但是有的人还在想,指不定是在别的地方拿来的呢?没关系,我们还有办法。
越来越多的海外买家会自己飞来中国验厂,或者第三方审计。没关系,大胆的来吧。首先我们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厂和产品要有信心。当然也有很多贸易商不愿意客户来,这个问题我觉得当下也不是个难题了。
很多人觉得我们工厂小,各方面不好。我去过一些客户的office和所谓的工厂,真的是很Low,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就一个简单的房子,里面几个人,人家却做着一年上千万的生意。靠的是什么?信誉和质量。曾经和一个国外的客户聊过,在国外,没人care你是工厂还是贸易,只要我给钱你给我提供我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很多人在抱怨,我们的价格这么高,都没有客户愿意找我们买东西了。要照这个情况,那我们这些在上海混的工厂都不用活了。什么都高,论成本一个工人工资能换江浙两个。
价格是个很敏感的东西,我们要在国际贸易中淡化价格这个概念。淡化不代表不谈价格。我们需要往广义的概念上去看。产品的价格可以叫价格,运费也可以叫价格,等等。那我们何不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客户考虑进去?产品多少钱,运费多少钱,税多少钱,清关费用等等。
在这么多贸易条款中,我更倾向于散货去做CIF,DDP。货物不多的情况下,我们给你送货上门,价格也适中,客户也省事儿。就跟国内的快递一样,现在都是door to door,买个东西都不用出门。我们在淡化价格的时候,可以提到我们可以提供to door的service,很多朋友又开始觉得这个麻烦了。其实一点也不麻烦,你是在帮客户考虑。但是在国际贸易中,你帮老外做事儿你得让他知道,千万别玩人情,很多歪果仁不懂。哈哈哈。
我也是在报个N个FOB价格的时候,才发现,老外问完价格总要跟一个,我运费要花多少钱?到我这里得多少天?那么干脆一点,我直接给你报过去了。完事儿一次给你解决了。抢先一步,在你的同行还没有想到的时候,你说不定就占了优势啦。歪果仁也是人啊,有时候思维方式是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这一点他们肯定也想到啦。纵观外国的网站,包邮的东西也不少啊!!!
国际汇款也是一门学问。做了这么长时间外贸,很羞愧的说我还没有做过特别大金额的单子。也没有很多的接触过L/C这个东西。不过没关系呀,现在资金保障,阿里巴巴不是也推出了信保交易了吗?后台也可以交易呀。前两天还看到了TRADE ASSURANCE的英文介绍版。可以直接推送给客户。你不信任我们,总得相信JACK MA吧?!实在是大的单子,也可以选择不可撤销信用证。
时差、沟通、服务
这里我不得不说。目前在我这块,比我英语说得好的不多。哈哈哈哈,嘚瑟一下。所以我在这一块的优势很明显,没有什么沟通障碍。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一口流利的外语是你很大的优势。因为实在不行了我可以拿起电话跟你唠。
这里说道电话沟通,不得不强调一下。国内目前电销已经烂掉,随时可能接到推销电话。那么我们不妨在自己的公司建立一个电销小组。拿起电话和客户沟通。我们要知道语言的力量远远大于文字的力量。我总是相信这么一句话,“能面谈的决不电话,能电话的决不邮件。”邮件是辅助我们进行沟通的,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说主要进行邮件往来,没错,如果仅仅你还只是停留在邮件沟通阶段,那么你们需要加油了。具体的方法我就不一一说了。
其次,我们也要灵活使用APP。在沟通的时候,除了电话,邮件,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软件。Whatsapp. Skype. Facebook …我不知道大家用的如何,但我敢说我用这几个软件的时候几乎是和我的qq以及微信同步的。点进去我的主页你可以看到我最近的动态。
很多客户,特别是在阿里RFQ中的客户,我一点都不着急给他报价,我会用各种方式找到社交可以触及到的地方,在Facebook上面点点赞,看看动态。完了熟悉个一两天咱们再聊。大家做过外贸都知道,分分钟或者一天成交的订单并不是很多,从熟悉到下单可能一周,可能一个月,可能一年甚至更久,咱们可以通过这些他们喜欢用的东西去和他们沟通。
例如:一般人,就拿中国人来说,很多人是不习惯用邮件的,也不可能像我们做业务的一样,整天去看邮件,更有可能去看看自己的社交软件。就比如我给你发个微信和发一封邮件,你看微信的可能性比你看邮件的可能性大多了。尽管两者都可能看到,效果先后确实截然不同。
有人说做外贸太累了。经常要倒时差,这点我不否认,哪一行不累呢?相比干体力活的人,我觉得我们已经不能再幸福了。至少敲敲键盘动动脑筋,打打电话就完事儿了。
我习惯在手机上把常用国家的时刻添加一下,在桌面上放上一个时钟可以显示各国时间的,方便查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也不用去查都知道了。譬如加州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时间减去3个小时,倒过来就是他们的时间啦。
时间争取上,我确实花了不少功夫,想我才开始做外贸的时候,我可以一天到晚都不睡觉。但是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可以有个安排,比如今晚需要跟美国的客户进行交流,咱们适当控制好时间,可以定个闹钟,先休息好,再来沟通。争取第一时间回复客户。很多客户说Mark回复邮件的时间总是在这么多供应商中是最快的。其实也是拼时间拼过来的。要让客户觉得,无时无刻你都在她的身边为他服务。
客户是上帝,这句话永远都对。但是要记住,开始她是你的客户,慢慢地她也是你的朋友。从客户到朋友,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要让别人信任你,我们得相信别人先。即使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害人之心也不可有。何不单纯一点去相信呢?我们要辩证的分析客户,而不是揣摩。
当你在跟客户交流时,已经不会再为信任担忧的时候,我觉得你就很成功了。其实我们的服务已经淡化在我们的对话中了。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71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3 个回复 o 1174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49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43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58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66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文章 o 0 个评论 o 519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今天就简单的外贸独立站从买家主动询盘到下单流程来分享一下里面需要注意的一些心得。
一、接到询盘
仔细阅读询盘内容,把客户的要求写下来,像列大纲一样,不要怕麻烦,细节决定成败。
辨别邮箱后缀,如果是公司邮箱,google之,非公司邮箱,也可以google,有些客户注册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时候喜欢用私人邮箱注册,能找到会有意外收获。根据找到信息判断客户国别,市场乃至特俗要求。
客户邮件里有签名的,电话地址skype什么的全部连同邮箱地址记录备案,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长久下来你会发现你有了一个庞大的潜客户群,而且信息齐全。
二、回复询盘
①没有详细要求。
如果询盘中只有泛泛的描述,那么之前做的准备就有用了,从客户的网站可以了解客户主营产品是什么?比如我是做促销礼品的,我看到客户网站是卖手机的,我就会想,客户的询盘肯定不是问手机的,因为我们是做礼品,网站翻过来看也找不到手机产品。而在我司网站上跟手机有关的有音箱,手机壳,移动电源三种,所以可以初步判断,客户想要的无非就是这三种了。于是乎回邮件询问客人是否需要这三种产品,并把三种产品中最热销的做一张报价单。这里我习惯给客户单独做报价单,怎么单独呢?很简单,报价单的标题我会写成 XXX COMPANY SPEAKER QUOTAION FOR MR JICK。为什么这么做。第一客户收到这个报价单,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标题,会觉得这是专门为他做的报价单,一下就觉得自己被重视了,心里自然舒坦。第二,客户每天收到无数报价单,你一个简简单单的quotation很容易迷失在报价单的海洋中。
②要求详细,可以直接报价的。
这种询盘就显得很专业了,说明客人之前至少询问过这种产品,那么之前列的大纲就有用了,客户的问题一定要仔细完整的回答,不要回答一个漏答一个。暂时回答不了的也要说明这个问题要向生产部门确认之类的。第一次回询盘我不会跟客户提其他产品,只跟客户谈他所询问的产品。因为其他可选替代品是我在与客人沟通碰到僵局的时候用的。看到有人说接到询盘不要第一时间报价,我觉得不对,在现在狼多肉少的环境下,报个价你还矜持什么?客户没时间也没心情跟你磨蹭,你不报价,报价的人有大把。少你一个不少。常看到有人说我们是外贸公司,做不到第一时间报价,特殊行业我不了解,反正我接到询盘都能在一小时之内报价,除非我睡着了。第一,我会让我所有供应商把他们的报价单发给我,并且把产品编号改成我报给客人的产品编号,这样客人如果只有一个产品编号询价,我也能迅速找到对应产品。第二,我会问清楚所有产品的装箱规格,起订量,交货期,不同量产品的价格,印logo的费用,定制包装的费用等等我能想到的问题。第三,货代方面也如是。详细的报价单是必不可少的。
三、报价后跟进
没有回复太正常了,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是你的报价不符合客户的定位,直接别跳过了。也可能是客户正在比价,甚至有可能客户发完询盘就去度假了。但是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不明白客户为什么不回邮件也不想办法弄明白的业务,是不会有太大进步的。我一般会在第二天跟进一封邮件,问问客户是否有其他需要,我们可以免费帮你做ARTWORK之类的小诱饵。这招比较管用。如果还不回复,算好时差一个电话过去。没人接,第二天算好时差再打并且发邮件告知客人你曾经试图电话联系他。打电话真心是个实用的方法。在没有条件见面的情况下,打电话无疑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能听到真话的了。我曾经有个澳大利亚客户,来来回回很多邮件,感觉意向很强,突然就怎么都不回我邮件了。打了三个电话才有人接,原来是他们的客户取消了订单。。。很多人不敢打电话,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敢,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那边一说hello我就开始念,那边没插上嘴。。。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但还是会在纸上写好需要告诉客人的事情。很多人都用skype,我不懂怎么充值,只是把它当成国际QQ来用。打电话我习惯用SKY网络电话,怎么用就不做介绍了,免得有广告之嫌,大家可以问度娘。
打电话没人接邮件也不回的,可以试着找他同事的联系方式,旁敲侧击的打探打探,我有个巴西客户,是公司采购,经常外出不在公司,又只告诉我他办公室的电话,经常发邮件不回,我想办法加上了他同事的skype,他不回邮件我就偷偷问他同事他在不在,他同事人很好都会告诉我,还会帮我提醒客户看我的邮件。现在没事还会跟他闲聊两句。。。怎么都联系不上的话,就只能1357777的发邮件了,但是千万不要发一些毫无营养的推销邮件,发邮件之前可以看看客户网站有没有什么更新,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没有也没关系,把行业的形势和变动或者你们的新产品告诉客人,这种邮件都可以群发的,但是绝对好过无聊的推销邮件。
②有回复的。
恭喜你,你开始进入与客人讨价还价以及确认各种细节的时候了。自己的产品一定要知根知底,价格拿不稳的时候及时询问经理,最重要的是要让客人感觉到你在帮他,一般客户向我报出了一个目标价,我一看可以做,我不会立刻告诉客人可以做。我会说我要问一下boss,因为你的价格比较低,我不确定我们会有利润,然后再发邮件告诉客人,虽然这个价格我们的利润很薄很薄,但幸运的是我成功的说服了我的boss,还等什么呢,boss改主意了就惨了,呵呵。当然你要清楚同行的价格,不然客户报了一个比较高的目标价,你还说没利润,那不是满嘴跑火车吗。
题外话,前天接到一个法国客人的询盘,是个室内设计师,还有自己的网站。一直对能创造美好事物的人很佩服。这个客户也很健谈,还告诉我他在努力学习中文,经常在邮件里写汉语拼音比如 haobuhao?xiexie之类的。意淫一下汉语哪天变成国际语言那该多爽。。
四、接到订单后
客户终于下单了,开心之余也不要放松哦。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在你预料之外的情况。
客户把订单下给你,把定金打给你,这是对你的信任和肯定。为什么可以和客户做朋友,正是因为他在无数邮件往来以及电话交谈中对你有了基本信任,但是这个信任是很脆弱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打破,怎么保持这份信任呢。一般我收到定金之前,我会跟工厂确认,让他们把能备好的东西都准备好,客人定金一到帐,立马下令开工。有很多人都是定金到账之后才安排工厂生产,之前什么都不准备。我不赞成这样。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需要定金到账才能开始的,比如说排单,我会跟工厂说,客人的定金这两天就要到了,你赶紧把我的单子排上生产。再比如说一些大众货的壳料线材,都是经常要用的,我会让工厂多拉些回来,就算客人取消订单,工厂也没损失。但你不做,可能就是因为壳料到不了,排单没排上等原因误了交期。很多新手给客户报交期的时候工厂说多久就是多久,结果误了交期不说,还可能因此丢失客户。我一般都会在工厂给我的交期上再加3-5天时间。比如说一批货,工厂给我15天交期,我告诉客人要20天,结果货在18号做好。工厂那边迟了3天,但客户那边却提前了两天。。。一边接受工厂的道歉一边听着客户的夸奖,你们来感受下吧。
很多人收到定金开始生产以后一直到货好都不跟客户联系。这真心要不得,就像我们收不到尾款晚上睡不好觉一样,客户把定金付给你基本没有保障的,你还玩消失。。所以我会向客户报告每个阶段的生产,这样不但让客户放心让客人知道你在做事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告知客人,客人不会一头雾水的问你WHY,因为整个生产的过程你都在向他汇报,出现问题跟客户解释客户更能容易理解,能与你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单纯的给你施加压力,因为他了解了生产过程后会觉得自己也参与其中。 说到生产,作为外贸公司,有一家好的能配合你的工厂真的非常重要,说真的,有的工厂业务员真心无语,感觉很牛,一跟他讲价,立马爱理不理,末了还来一句“这种价格你找小厂做吧”拿下订单获益的是双方好不好,我价格压的很离谱吗?绝对有钱赚的价格好不好。还有很多工厂说外贸公司只会问价格。没有价格你让我怎么跟客户报价?要张报价单嘛要不就是没做,要不就是做的乱七八糟的。好了,发一下牢骚。
这里想起一个小故事,有次我去逛百货超市,有一个凉水壶很中意,价格也不错,夏天正需要一个,我就问售货员这玩意漏不漏水啊,因为我想放进冰箱冻着,那个凉水壶比较高我的冰箱又比较小,所以只能倒着放。结果售货员说他也不知道漏不漏水,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不冒险了。。我觉得做外贸跟内贸还是有相通之处的,你想从客户口袋里拿钱就一定要打消客户所有顾虑。
五、完成生产
生产即将完成,这笔订单也将进入尾声。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验货和客户验货了。我公司是没有专门的QC,谁的订单谁去验货。。。苦逼啊,经常在工厂一呆就是一天。好处就是能蹭饭,呵呵。自己验货也有好处,就是对货的质量心里有底,前面有一点忘记说了,在大货生产之前一定要让工厂打个样板给你,有特殊要求的尤其必要,拿到样板自己先检查,没问题拍照发给客户。客户点头再开始大货的生产,这也算是责任转移吧。
有条件的让工厂单独给一个房间验货,没条件的我就直接在生产线上搬个板凳验。。。一般抽10-20%,首次合作我会在生产的时候去几次,拿半成品测。合作久了就没必要了。这里分享一点跟工厂打交道的经验。跟我合作的工厂都清楚我的原则,合作久了小货我都不验,但你要跟我保证没问题,一旦客户跟我反馈有问题,那不好意思,以后没机会合作了。所以常跟我合作的工厂做我的货会更细心,合作的最久的两三家工厂到现在还没出过质量问题。所以第一次跟工厂合作,一定要把自己的原则表现出来,让工厂明白,好好合作你帮我我帮你大家都赚钱,随随便便不上心,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验货的时候可以带上电脑,可以随时查收邮件和跟客户沟通,但是小心别被工厂偷走你的客户信息哦。。。自己验完货,有问题的一定要解决,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客人花钱买的东西他会比你更上心,更能发现你看不到的问题。这也是原则问题,上半年我有一个500pcs音箱的小单,由于客户logo有点长,工厂没印过这么长的logo,但业务感觉能印好就接了,结果果然出问题,印歪了。连返四次工才印好。这家工厂现在还在合作,因为出了问题能承担,不隐瞒也不找借口。扯远了。。。没问题就拍照发给客户,整箱的,散的全都要拍,跟客户确认好正唛侧唛什么的。客户不来验货的,联系货代出货。客户要来验货的,该怎么配合怎么配合。验货攻略什么的很多前辈的讲过,我就不多说了。
六、出货后
货出去了还不算完,一个订单的真正完成是你收到了全款,客户收到了货且对货物没有任何投诉。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把TRACKING #给到客户,并告知预计到港时间,最好了解一下目的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醒客户。货物到港也要发邮件提醒客户清关,当然客户肯定不会忘记,但你做不做又是一回事了。要让客户全程感受到你的重视。客户收到货了,做一个After-sale tracking, 问一下客人货物是否安全抵达啊对产品满不满意之类的问题。当然不要说得让客户感觉你很担心货物的质量。这点要自己揣摩。
七、订单结束
过段时间问下客户产品卖得怎么样,市场效果好不好,好的表示祝贺,不好的给出自己的建议。之后就是正常的维护了。
今天就简单的外贸独立站从买家主动询盘到下单流程来分享一下里面需要注意的一些心得。
一、接到询盘
仔细阅读询盘内容,把客户的要求写下来,像列大纲一样,不要怕麻烦,细节决定成败。
辨别邮箱后缀,如果是公司邮箱,google之,非公司邮箱,也可以google,有些客户注册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时候喜欢用私人邮箱注册,能找到会有意外收获。根据找到信息判断客户国别,市场乃至特俗要求。
客户邮件里有签名的,电话地址skype什么的全部连同邮箱地址记录备案,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长久下来你会发现你有了一个庞大的潜客户群,而且信息齐全。
二、回复询盘
①没有详细要求。
如果询盘中只有泛泛的描述,那么之前做的准备就有用了,从客户的网站可以了解客户主营产品是什么?比如我是做促销礼品的,我看到客户网站是卖手机的,我就会想,客户的询盘肯定不是问手机的,因为我们是做礼品,网站翻过来看也找不到手机产品。而在我司网站上跟手机有关的有音箱,手机壳,移动电源三种,所以可以初步判断,客户想要的无非就是这三种了。于是乎回邮件询问客人是否需要这三种产品,并把三种产品中最热销的做一张报价单。这里我习惯给客户单独做报价单,怎么单独呢?很简单,报价单的标题我会写成 XXX COMPANY SPEAKER QUOTAION FOR MR JICK。为什么这么做。第一客户收到这个报价单,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标题,会觉得这是专门为他做的报价单,一下就觉得自己被重视了,心里自然舒坦。第二,客户每天收到无数报价单,你一个简简单单的quotation很容易迷失在报价单的海洋中。
②要求详细,可以直接报价的。
这种询盘就显得很专业了,说明客人之前至少询问过这种产品,那么之前列的大纲就有用了,客户的问题一定要仔细完整的回答,不要回答一个漏答一个。暂时回答不了的也要说明这个问题要向生产部门确认之类的。第一次回询盘我不会跟客户提其他产品,只跟客户谈他所询问的产品。因为其他可选替代品是我在与客人沟通碰到僵局的时候用的。看到有人说接到询盘不要第一时间报价,我觉得不对,在现在狼多肉少的环境下,报个价你还矜持什么?客户没时间也没心情跟你磨蹭,你不报价,报价的人有大把。少你一个不少。常看到有人说我们是外贸公司,做不到第一时间报价,特殊行业我不了解,反正我接到询盘都能在一小时之内报价,除非我睡着了。第一,我会让我所有供应商把他们的报价单发给我,并且把产品编号改成我报给客人的产品编号,这样客人如果只有一个产品编号询价,我也能迅速找到对应产品。第二,我会问清楚所有产品的装箱规格,起订量,交货期,不同量产品的价格,印logo的费用,定制包装的费用等等我能想到的问题。第三,货代方面也如是。详细的报价单是必不可少的。
三、报价后跟进
没有回复太正常了,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是你的报价不符合客户的定位,直接别跳过了。也可能是客户正在比价,甚至有可能客户发完询盘就去度假了。但是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不明白客户为什么不回邮件也不想办法弄明白的业务,是不会有太大进步的。我一般会在第二天跟进一封邮件,问问客户是否有其他需要,我们可以免费帮你做ARTWORK之类的小诱饵。这招比较管用。如果还不回复,算好时差一个电话过去。没人接,第二天算好时差再打并且发邮件告知客人你曾经试图电话联系他。打电话真心是个实用的方法。在没有条件见面的情况下,打电话无疑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能听到真话的了。我曾经有个澳大利亚客户,来来回回很多邮件,感觉意向很强,突然就怎么都不回我邮件了。打了三个电话才有人接,原来是他们的客户取消了订单。。。很多人不敢打电话,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敢,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那边一说hello我就开始念,那边没插上嘴。。。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但还是会在纸上写好需要告诉客人的事情。很多人都用skype,我不懂怎么充值,只是把它当成国际QQ来用。打电话我习惯用SKY网络电话,怎么用就不做介绍了,免得有广告之嫌,大家可以问度娘。
打电话没人接邮件也不回的,可以试着找他同事的联系方式,旁敲侧击的打探打探,我有个巴西客户,是公司采购,经常外出不在公司,又只告诉我他办公室的电话,经常发邮件不回,我想办法加上了他同事的skype,他不回邮件我就偷偷问他同事他在不在,他同事人很好都会告诉我,还会帮我提醒客户看我的邮件。现在没事还会跟他闲聊两句。。。怎么都联系不上的话,就只能1357777的发邮件了,但是千万不要发一些毫无营养的推销邮件,发邮件之前可以看看客户网站有没有什么更新,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没有也没关系,把行业的形势和变动或者你们的新产品告诉客人,这种邮件都可以群发的,但是绝对好过无聊的推销邮件。
②有回复的。
恭喜你,你开始进入与客人讨价还价以及确认各种细节的时候了。自己的产品一定要知根知底,价格拿不稳的时候及时询问经理,最重要的是要让客人感觉到你在帮他,一般客户向我报出了一个目标价,我一看可以做,我不会立刻告诉客人可以做。我会说我要问一下boss,因为你的价格比较低,我不确定我们会有利润,然后再发邮件告诉客人,虽然这个价格我们的利润很薄很薄,但幸运的是我成功的说服了我的boss,还等什么呢,boss改主意了就惨了,呵呵。当然你要清楚同行的价格,不然客户报了一个比较高的目标价,你还说没利润,那不是满嘴跑火车吗。
题外话,前天接到一个法国客人的询盘,是个室内设计师,还有自己的网站。一直对能创造美好事物的人很佩服。这个客户也很健谈,还告诉我他在努力学习中文,经常在邮件里写汉语拼音比如 haobuhao?xiexie之类的。意淫一下汉语哪天变成国际语言那该多爽。。
四、接到订单后
客户终于下单了,开心之余也不要放松哦。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在你预料之外的情况。
客户把订单下给你,把定金打给你,这是对你的信任和肯定。为什么可以和客户做朋友,正是因为他在无数邮件往来以及电话交谈中对你有了基本信任,但是这个信任是很脆弱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打破,怎么保持这份信任呢。一般我收到定金之前,我会跟工厂确认,让他们把能备好的东西都准备好,客人定金一到帐,立马下令开工。有很多人都是定金到账之后才安排工厂生产,之前什么都不准备。我不赞成这样。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需要定金到账才能开始的,比如说排单,我会跟工厂说,客人的定金这两天就要到了,你赶紧把我的单子排上生产。再比如说一些大众货的壳料线材,都是经常要用的,我会让工厂多拉些回来,就算客人取消订单,工厂也没损失。但你不做,可能就是因为壳料到不了,排单没排上等原因误了交期。很多新手给客户报交期的时候工厂说多久就是多久,结果误了交期不说,还可能因此丢失客户。我一般都会在工厂给我的交期上再加3-5天时间。比如说一批货,工厂给我15天交期,我告诉客人要20天,结果货在18号做好。工厂那边迟了3天,但客户那边却提前了两天。。。一边接受工厂的道歉一边听着客户的夸奖,你们来感受下吧。
很多人收到定金开始生产以后一直到货好都不跟客户联系。这真心要不得,就像我们收不到尾款晚上睡不好觉一样,客户把定金付给你基本没有保障的,你还玩消失。。所以我会向客户报告每个阶段的生产,这样不但让客户放心让客人知道你在做事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告知客人,客人不会一头雾水的问你WHY,因为整个生产的过程你都在向他汇报,出现问题跟客户解释客户更能容易理解,能与你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单纯的给你施加压力,因为他了解了生产过程后会觉得自己也参与其中。 说到生产,作为外贸公司,有一家好的能配合你的工厂真的非常重要,说真的,有的工厂业务员真心无语,感觉很牛,一跟他讲价,立马爱理不理,末了还来一句“这种价格你找小厂做吧”拿下订单获益的是双方好不好,我价格压的很离谱吗?绝对有钱赚的价格好不好。还有很多工厂说外贸公司只会问价格。没有价格你让我怎么跟客户报价?要张报价单嘛要不就是没做,要不就是做的乱七八糟的。好了,发一下牢骚。
这里想起一个小故事,有次我去逛百货超市,有一个凉水壶很中意,价格也不错,夏天正需要一个,我就问售货员这玩意漏不漏水啊,因为我想放进冰箱冻着,那个凉水壶比较高我的冰箱又比较小,所以只能倒着放。结果售货员说他也不知道漏不漏水,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不冒险了。。我觉得做外贸跟内贸还是有相通之处的,你想从客户口袋里拿钱就一定要打消客户所有顾虑。
五、完成生产
生产即将完成,这笔订单也将进入尾声。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验货和客户验货了。我公司是没有专门的QC,谁的订单谁去验货。。。苦逼啊,经常在工厂一呆就是一天。好处就是能蹭饭,呵呵。自己验货也有好处,就是对货的质量心里有底,前面有一点忘记说了,在大货生产之前一定要让工厂打个样板给你,有特殊要求的尤其必要,拿到样板自己先检查,没问题拍照发给客户。客户点头再开始大货的生产,这也算是责任转移吧。
有条件的让工厂单独给一个房间验货,没条件的我就直接在生产线上搬个板凳验。。。一般抽10-20%,首次合作我会在生产的时候去几次,拿半成品测。合作久了就没必要了。这里分享一点跟工厂打交道的经验。跟我合作的工厂都清楚我的原则,合作久了小货我都不验,但你要跟我保证没问题,一旦客户跟我反馈有问题,那不好意思,以后没机会合作了。所以常跟我合作的工厂做我的货会更细心,合作的最久的两三家工厂到现在还没出过质量问题。所以第一次跟工厂合作,一定要把自己的原则表现出来,让工厂明白,好好合作你帮我我帮你大家都赚钱,随随便便不上心,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验货的时候可以带上电脑,可以随时查收邮件和跟客户沟通,但是小心别被工厂偷走你的客户信息哦。。。自己验完货,有问题的一定要解决,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客人花钱买的东西他会比你更上心,更能发现你看不到的问题。这也是原则问题,上半年我有一个500pcs音箱的小单,由于客户logo有点长,工厂没印过这么长的logo,但业务感觉能印好就接了,结果果然出问题,印歪了。连返四次工才印好。这家工厂现在还在合作,因为出了问题能承担,不隐瞒也不找借口。扯远了。。。没问题就拍照发给客户,整箱的,散的全都要拍,跟客户确认好正唛侧唛什么的。客户不来验货的,联系货代出货。客户要来验货的,该怎么配合怎么配合。验货攻略什么的很多前辈的讲过,我就不多说了。
六、出货后
货出去了还不算完,一个订单的真正完成是你收到了全款,客户收到了货且对货物没有任何投诉。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把TRACKING #给到客户,并告知预计到港时间,最好了解一下目的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醒客户。货物到港也要发邮件提醒客户清关,当然客户肯定不会忘记,但你做不做又是一回事了。要让客户全程感受到你的重视。客户收到货了,做一个After-sale tracking, 问一下客人货物是否安全抵达啊对产品满不满意之类的问题。当然不要说得让客户感觉你很担心货物的质量。这点要自己揣摩。
七、订单结束
过段时间问下客户产品卖得怎么样,市场效果好不好,好的表示祝贺,不好的给出自己的建议。之后就是正常的维护了。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102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文章 o 0 个评论 o 66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账号每天的销量有所波动起伏很正常。但如果突然之间,销量大跌,卖家一时惊慌失措,往往容易盲目着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该从哪方面改进。
打造产品不易,成为亚马逊热销产品更不易。如果产品销量突然大幅度下跌,那可能是这些原因...
1.产品关键词/标题没有及时优化更新
没有进行持续的产品优化工作,导致趋势性关键词发生变化而没能及时更新到自己的产品中;根据月份和季节的不同,热搜的关键词会不同
2. 因销量增长,产品在短时间内差评、退款、A-Z增多
店铺的差评,退款,索赔,直接影响账号绩效,对于一些退货纠纷以及A-Z 都要妥善处理好,避免被客户投诉影响账户安全。
如果listing同时收到多个1星或者2星review,对产品销量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当发现有差评的时候,第一时间去联系买家,不管用什么手段,退全款,重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移除差评。
3. FBA产品断货
补货不及时,导致listing断货好几天,排名下降,等下一批FBA到货之后,销量明显不如之前。FBA发货的产品,要做好销量预估,一般情况下备货额要是销售额的三倍,中途断货对产品排名影响甚大,FBA仓备货要充足。
4. 产品被突然审核
如果你的listing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影响严重时亚马逊会对你的listing进行审核。所以卖家在上架产品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文件准备,一旦被审核就可以迅速提交资料审核,尽快恢复销售权限。
5. 产品被人恶意跟卖
一旦你的销量上去,排名提高了,就会有人跟卖你,分走你的流量,需要时刻注意我们的listing有没有人跟卖,一旦有人跟卖,发邮件警告。想要在亚马逊站稳脚跟,注册品牌并备案很重要,把自己的品牌logo、产品上的品牌logo上传到图片上。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跟卖。
6. 季度趋势
有些季节性的产品,比如夏季的泳衣、浮排、游泳设备、钓鱼配件,一旦过了季节,很多产品立马滞销。
7. 更改产品类目
每一个类别都聚集了大量精准关键词,当你的产品在现在类别表现优秀时,如果你突然把Listing换到另一个产品类别中,整个关键词、目标客户、流量就会全变了。所以,最好不要在产品销量稳定时突然改变自己的产品类别。
8. 账号本身受到亚马逊平台处罚降权,造成热销产品排名和流量下降
为了让账号时刻处于健康状态,卖家需要严格遵守亚马逊的各项政策,避免销售侵权产品、盗用其他卖家的产品图片、恶意操控评论等。
9. 竞争对手销量增加,占了靠前的排名
竞争对手销售同类产品,且价优或对客户更有吸引力。同行产品出现质量等其他问题,因此影响同类产品的销售。卖家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适当降低售价以吸引买家购买。
在运营过程中,对于爆款产品 (或畅销产品) 除了对自己产品的优化调整之外,还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Sales Rank排名变化要作为每天日常工作的必做项,自己产品的排名是上升还是下降,竞争对手的排名是上升还是下降了,排名变化背后的可能因素都要认真思考并采取对策。
账号每天的销量有所波动起伏很正常。但如果突然之间,销量大跌,卖家一时惊慌失措,往往容易盲目着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该从哪方面改进。
打造产品不易,成为亚马逊热销产品更不易。如果产品销量突然大幅度下跌,那可能是这些原因...
1.产品关键词/标题没有及时优化更新
没有进行持续的产品优化工作,导致趋势性关键词发生变化而没能及时更新到自己的产品中;根据月份和季节的不同,热搜的关键词会不同
2. 因销量增长,产品在短时间内差评、退款、A-Z增多
店铺的差评,退款,索赔,直接影响账号绩效,对于一些退货纠纷以及A-Z 都要妥善处理好,避免被客户投诉影响账户安全。
如果listing同时收到多个1星或者2星review,对产品销量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当发现有差评的时候,第一时间去联系买家,不管用什么手段,退全款,重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移除差评。
3. FBA产品断货
补货不及时,导致listing断货好几天,排名下降,等下一批FBA到货之后,销量明显不如之前。FBA发货的产品,要做好销量预估,一般情况下备货额要是销售额的三倍,中途断货对产品排名影响甚大,FBA仓备货要充足。
4. 产品被突然审核
如果你的listing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影响严重时亚马逊会对你的listing进行审核。所以卖家在上架产品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文件准备,一旦被审核就可以迅速提交资料审核,尽快恢复销售权限。
5. 产品被人恶意跟卖
一旦你的销量上去,排名提高了,就会有人跟卖你,分走你的流量,需要时刻注意我们的listing有没有人跟卖,一旦有人跟卖,发邮件警告。想要在亚马逊站稳脚跟,注册品牌并备案很重要,把自己的品牌logo、产品上的品牌logo上传到图片上。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跟卖。
6. 季度趋势
有些季节性的产品,比如夏季的泳衣、浮排、游泳设备、钓鱼配件,一旦过了季节,很多产品立马滞销。
7. 更改产品类目
每一个类别都聚集了大量精准关键词,当你的产品在现在类别表现优秀时,如果你突然把Listing换到另一个产品类别中,整个关键词、目标客户、流量就会全变了。所以,最好不要在产品销量稳定时突然改变自己的产品类别。
8. 账号本身受到亚马逊平台处罚降权,造成热销产品排名和流量下降
为了让账号时刻处于健康状态,卖家需要严格遵守亚马逊的各项政策,避免销售侵权产品、盗用其他卖家的产品图片、恶意操控评论等。
9. 竞争对手销量增加,占了靠前的排名
竞争对手销售同类产品,且价优或对客户更有吸引力。同行产品出现质量等其他问题,因此影响同类产品的销售。卖家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适当降低售价以吸引买家购买。
在运营过程中,对于爆款产品 (或畅销产品) 除了对自己产品的优化调整之外,还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Sales Rank排名变化要作为每天日常工作的必做项,自己产品的排名是上升还是下降,竞争对手的排名是上升还是下降了,排名变化背后的可能因素都要认真思考并采取对策。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61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3 个回复 o 70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85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55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介绍个方法哈:
只要找到买家订单号,就能联系买家了。先准备好:
1、被留差评的SKU(或ASIN);
2、买家Profile ID;
3、Google浏览器。
比如说这么个差评:
点击进入买家资料页面,可以看2个地方:第1步,点击see more看...
介绍个方法哈:
只要找到买家订单号,就能联系买家了。先准备好:
1、被留差评的SKU(或ASIN);
2、买家Profile ID;
3、Google浏览器。
比如说这么个差评:
点击进入买家资料页面,可以看2个地方:第1步,点击see more看有没有邮箱,没有的话继续第2步,看买家Profile ID,需要将此ID复制下来:
接着呢,打开Google浏览器登入卖家后台,进入订单----管理订单界面(Order---ManageOrders):
然后在Manage Order界面使用买家购买产品的ASIN或SKU为条件进行筛选,注意设定好日期,该日期尽量选定长一些,免得到时是无法查出来的。
填写完后就开始搜索Search,每页结果数最好是100条(订单底部可以设置):
这个时候,需要在订单界面右击,选择“审查元素”,再使用快捷键“Ctrl+F”打开查询框,将先前记下的买家ProfileID号粘贴进去:
然后你就可以找到“黄色”标识出来的买家ID了:
看到订单号,copy下来然后再利用订单号去搜索出买家就可以了。
回复了问题 o 9 人关注 o 8 个回复 o 313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17 人关注 o 10 个回复 o 540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48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45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87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103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57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56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71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3 个回复 o 1174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49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43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58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66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102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61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3 个回复 o 70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85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55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96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95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 个回复 o 61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文章 o 0 个评论 o 65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常在想的一个事情: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有一天我也可以卖出100多万的塑料袋。当然这是我上一个阶段所在想的事情。做这个事情,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我想很多人也在为没有order该怎么办焦虑万分。今天也是百感交集,写点东西与众分享。
”换位思考很重要
这应该是我上七年级的时候学到的一个新词。花了很多年依旧没有参透其中的奥妙,现在也还在学习中。今天我把他带到外贸这个行业中来,跟大家谈谈我对他的理解。
想到这些应该从一个小案例讲起。
在办公室坐着,每天都可以陆续接到N个电话,是货代打来的。除了电话,还有旺旺,扣等等途径。我大多数情况下会置之不理,因为没有新鲜感。他们所能告诉我的一个信息就是他们家的价格很低,最近哪一条航线低价大甩卖,然后问我想不想看看他们的报价。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没有一丝新意,让我很是无奈。
有时候在想他们能不能换一点新的模式来做电销,哪怕是一点点吸引我的地方。这里我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只是想给货代朋友们一点点建议。因为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完成不了这样浩大的国际贸易工程。
大家应该都清楚这么一句话,“价格竞争是没有底线的”。我很清楚这一点,说的不好听一点,我是卖塑料袋的。一个袋子便宜的甚至也就几分钱。价格比我低的大有人在,浙江沿海,以及一些内陆地区各项内陆成本都十分低,利润点打的也低。照这样看来,我在上海,这真心不是个合适的地方,要物价物价高,要人力人力成本高。那么为何还有成千上万的客户来找我们合作呢?症结在哪里?有人说,产品质量好啊!!!我可以打个包票,在泱泱大中国,我相信有很多产品价格不高,质量也有保障的工厂。薄利多销的战略每个老板和企业家都会玩。
就像上面说的。周末若是我打电话询价,很多货代还没等我张口,就说这个价格那个价格得等我到办公室查询完了再告诉我,其实有时候只是想打个电话问一下大致的情况。你连港口大致的位置和费用都不清楚,我怎么给你走货?如果现在我需要走一票去美国的货,想问个大致的价格情况,一个人告诉我不知道,另一个人告诉我可能多少钱,还陆续跟踪我这边的一些情况,若是你?你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说的好听点,你是对我负责,不敢乱报价。说的不好听点,你确实不够努力。有人经常会说,我会努力的,但是可怕的是比你厉害的人都在拿命拼了!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情。对于大多数初次采购的海外买家对国际贸易并没有什么概念。很多甚至连FOB,CIF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我们要了解客户真正需要什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若你第一次在国外采购,你会想知道什么?如果是我,我会想下面这些:
产品质量如何,有没有保障?价格会不会很高?运费多少钱?从我买到收货需要多长时间?我的资金有没有保障?有时差怎么办?我的英语不好该怎么交流?怎么付款?卖家的服务态度怎么样?买完东西万一质量有问题怎么办?……
其实大多数我们的客户都有想这些。那我们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简单剖析:
在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发现很多海外买家还是很在意产品质量的。大多业务员在外贸邮件中会花大力气去做文章,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怎么样怎么样。
譬如:We are a qualified supplier/we have been Alibaba’s 6 –year golden member/ have been in shanghai for more than 10 years/work with cli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说实话,这些东西是谁都会写。但是你若是客户你会相信这些片面之词?没有真凭实据,你就想歪果仁隔着大海把钱划给你?要是真的这么想,我只能说是天真无邪了。
大家会发现歪果仁比较喜欢certificate+sample+audit…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他要什么咱就给什么,当然这些东西大部分的工厂或者贸易都可以提供,很多明智的supplier都已经把这些标志打在产品图片上面了。那么他们不相信,我们有权威发布的证书,你还不信?当然这只是一点,首先就让歪果仁放下了一点点悬着的心了啊。
Sample?除了一些大件的产品不能很轻易或简单的发sample之外,大多数的东西还是可以的。但毕竟是生意啊,我们也不能白送,总得让客户出点力。价值低的产品。我们也可以免费送几个,让他出点运费。不用太高30-50美金,够运费就行了。有些客户有快递账号的,也很乐意提供,那何乐而不为呢?拿到东西总该信了吧?但是有的人还在想,指不定是在别的地方拿来的呢?没关系,我们还有办法。
越来越多的海外买家会自己飞来中国验厂,或者第三方审计。没关系,大胆的来吧。首先我们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厂和产品要有信心。当然也有很多贸易商不愿意客户来,这个问题我觉得当下也不是个难题了。
很多人觉得我们工厂小,各方面不好。我去过一些客户的office和所谓的工厂,真的是很Low,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就一个简单的房子,里面几个人,人家却做着一年上千万的生意。靠的是什么?信誉和质量。曾经和一个国外的客户聊过,在国外,没人care你是工厂还是贸易,只要我给钱你给我提供我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很多人在抱怨,我们的价格这么高,都没有客户愿意找我们买东西了。要照这个情况,那我们这些在上海混的工厂都不用活了。什么都高,论成本一个工人工资能换江浙两个。
价格是个很敏感的东西,我们要在国际贸易中淡化价格这个概念。淡化不代表不谈价格。我们需要往广义的概念上去看。产品的价格可以叫价格,运费也可以叫价格,等等。那我们何不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客户考虑进去?产品多少钱,运费多少钱,税多少钱,清关费用等等。
在这么多贸易条款中,我更倾向于散货去做CIF,DDP。货物不多的情况下,我们给你送货上门,价格也适中,客户也省事儿。就跟国内的快递一样,现在都是door to door,买个东西都不用出门。我们在淡化价格的时候,可以提到我们可以提供to door的service,很多朋友又开始觉得这个麻烦了。其实一点也不麻烦,你是在帮客户考虑。但是在国际贸易中,你帮老外做事儿你得让他知道,千万别玩人情,很多歪果仁不懂。哈哈哈。
我也是在报个N个FOB价格的时候,才发现,老外问完价格总要跟一个,我运费要花多少钱?到我这里得多少天?那么干脆一点,我直接给你报过去了。完事儿一次给你解决了。抢先一步,在你的同行还没有想到的时候,你说不定就占了优势啦。歪果仁也是人啊,有时候思维方式是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这一点他们肯定也想到啦。纵观外国的网站,包邮的东西也不少啊!!!
国际汇款也是一门学问。做了这么长时间外贸,很羞愧的说我还没有做过特别大金额的单子。也没有很多的接触过L/C这个东西。不过没关系呀,现在资金保障,阿里巴巴不是也推出了信保交易了吗?后台也可以交易呀。前两天还看到了TRADE ASSURANCE的英文介绍版。可以直接推送给客户。你不信任我们,总得相信JACK MA吧?!实在是大的单子,也可以选择不可撤销信用证。
时差、沟通、服务
这里我不得不说。目前在我这块,比我英语说得好的不多。哈哈哈哈,嘚瑟一下。所以我在这一块的优势很明显,没有什么沟通障碍。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一口流利的外语是你很大的优势。因为实在不行了我可以拿起电话跟你唠。
这里说道电话沟通,不得不强调一下。国内目前电销已经烂掉,随时可能接到推销电话。那么我们不妨在自己的公司建立一个电销小组。拿起电话和客户沟通。我们要知道语言的力量远远大于文字的力量。我总是相信这么一句话,“能面谈的决不电话,能电话的决不邮件。”邮件是辅助我们进行沟通的,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说主要进行邮件往来,没错,如果仅仅你还只是停留在邮件沟通阶段,那么你们需要加油了。具体的方法我就不一一说了。
其次,我们也要灵活使用APP。在沟通的时候,除了电话,邮件,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软件。Whatsapp. Skype. Facebook …我不知道大家用的如何,但我敢说我用这几个软件的时候几乎是和我的qq以及微信同步的。点进去我的主页你可以看到我最近的动态。
很多客户,特别是在阿里RFQ中的客户,我一点都不着急给他报价,我会用各种方式找到社交可以触及到的地方,在Facebook上面点点赞,看看动态。完了熟悉个一两天咱们再聊。大家做过外贸都知道,分分钟或者一天成交的订单并不是很多,从熟悉到下单可能一周,可能一个月,可能一年甚至更久,咱们可以通过这些他们喜欢用的东西去和他们沟通。
例如:一般人,就拿中国人来说,很多人是不习惯用邮件的,也不可能像我们做业务的一样,整天去看邮件,更有可能去看看自己的社交软件。就比如我给你发个微信和发一封邮件,你看微信的可能性比你看邮件的可能性大多了。尽管两者都可能看到,效果先后确实截然不同。
有人说做外贸太累了。经常要倒时差,这点我不否认,哪一行不累呢?相比干体力活的人,我觉得我们已经不能再幸福了。至少敲敲键盘动动脑筋,打打电话就完事儿了。
我习惯在手机上把常用国家的时刻添加一下,在桌面上放上一个时钟可以显示各国时间的,方便查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也不用去查都知道了。譬如加州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时间减去3个小时,倒过来就是他们的时间啦。
时间争取上,我确实花了不少功夫,想我才开始做外贸的时候,我可以一天到晚都不睡觉。但是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可以有个安排,比如今晚需要跟美国的客户进行交流,咱们适当控制好时间,可以定个闹钟,先休息好,再来沟通。争取第一时间回复客户。很多客户说Mark回复邮件的时间总是在这么多供应商中是最快的。其实也是拼时间拼过来的。要让客户觉得,无时无刻你都在她的身边为他服务。
客户是上帝,这句话永远都对。但是要记住,开始她是你的客户,慢慢地她也是你的朋友。从客户到朋友,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要让别人信任你,我们得相信别人先。即使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害人之心也不可有。何不单纯一点去相信呢?我们要辩证的分析客户,而不是揣摩。
当你在跟客户交流时,已经不会再为信任担忧的时候,我觉得你就很成功了。其实我们的服务已经淡化在我们的对话中了。
常在想的一个事情: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有一天我也可以卖出100多万的塑料袋。当然这是我上一个阶段所在想的事情。做这个事情,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我想很多人也在为没有order该怎么办焦虑万分。今天也是百感交集,写点东西与众分享。
”换位思考很重要
这应该是我上七年级的时候学到的一个新词。花了很多年依旧没有参透其中的奥妙,现在也还在学习中。今天我把他带到外贸这个行业中来,跟大家谈谈我对他的理解。
想到这些应该从一个小案例讲起。
在办公室坐着,每天都可以陆续接到N个电话,是货代打来的。除了电话,还有旺旺,扣等等途径。我大多数情况下会置之不理,因为没有新鲜感。他们所能告诉我的一个信息就是他们家的价格很低,最近哪一条航线低价大甩卖,然后问我想不想看看他们的报价。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没有一丝新意,让我很是无奈。
有时候在想他们能不能换一点新的模式来做电销,哪怕是一点点吸引我的地方。这里我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只是想给货代朋友们一点点建议。因为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完成不了这样浩大的国际贸易工程。
大家应该都清楚这么一句话,“价格竞争是没有底线的”。我很清楚这一点,说的不好听一点,我是卖塑料袋的。一个袋子便宜的甚至也就几分钱。价格比我低的大有人在,浙江沿海,以及一些内陆地区各项内陆成本都十分低,利润点打的也低。照这样看来,我在上海,这真心不是个合适的地方,要物价物价高,要人力人力成本高。那么为何还有成千上万的客户来找我们合作呢?症结在哪里?有人说,产品质量好啊!!!我可以打个包票,在泱泱大中国,我相信有很多产品价格不高,质量也有保障的工厂。薄利多销的战略每个老板和企业家都会玩。
就像上面说的。周末若是我打电话询价,很多货代还没等我张口,就说这个价格那个价格得等我到办公室查询完了再告诉我,其实有时候只是想打个电话问一下大致的情况。你连港口大致的位置和费用都不清楚,我怎么给你走货?如果现在我需要走一票去美国的货,想问个大致的价格情况,一个人告诉我不知道,另一个人告诉我可能多少钱,还陆续跟踪我这边的一些情况,若是你?你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说的好听点,你是对我负责,不敢乱报价。说的不好听点,你确实不够努力。有人经常会说,我会努力的,但是可怕的是比你厉害的人都在拿命拼了!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情。对于大多数初次采购的海外买家对国际贸易并没有什么概念。很多甚至连FOB,CIF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我们要了解客户真正需要什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若你第一次在国外采购,你会想知道什么?如果是我,我会想下面这些:
产品质量如何,有没有保障?价格会不会很高?运费多少钱?从我买到收货需要多长时间?我的资金有没有保障?有时差怎么办?我的英语不好该怎么交流?怎么付款?卖家的服务态度怎么样?买完东西万一质量有问题怎么办?……
其实大多数我们的客户都有想这些。那我们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简单剖析:
在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发现很多海外买家还是很在意产品质量的。大多业务员在外贸邮件中会花大力气去做文章,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怎么样怎么样。
譬如:We are a qualified supplier/we have been Alibaba’s 6 –year golden member/ have been in shanghai for more than 10 years/work with cli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说实话,这些东西是谁都会写。但是你若是客户你会相信这些片面之词?没有真凭实据,你就想歪果仁隔着大海把钱划给你?要是真的这么想,我只能说是天真无邪了。
大家会发现歪果仁比较喜欢certificate+sample+audit…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他要什么咱就给什么,当然这些东西大部分的工厂或者贸易都可以提供,很多明智的supplier都已经把这些标志打在产品图片上面了。那么他们不相信,我们有权威发布的证书,你还不信?当然这只是一点,首先就让歪果仁放下了一点点悬着的心了啊。
Sample?除了一些大件的产品不能很轻易或简单的发sample之外,大多数的东西还是可以的。但毕竟是生意啊,我们也不能白送,总得让客户出点力。价值低的产品。我们也可以免费送几个,让他出点运费。不用太高30-50美金,够运费就行了。有些客户有快递账号的,也很乐意提供,那何乐而不为呢?拿到东西总该信了吧?但是有的人还在想,指不定是在别的地方拿来的呢?没关系,我们还有办法。
越来越多的海外买家会自己飞来中国验厂,或者第三方审计。没关系,大胆的来吧。首先我们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厂和产品要有信心。当然也有很多贸易商不愿意客户来,这个问题我觉得当下也不是个难题了。
很多人觉得我们工厂小,各方面不好。我去过一些客户的office和所谓的工厂,真的是很Low,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就一个简单的房子,里面几个人,人家却做着一年上千万的生意。靠的是什么?信誉和质量。曾经和一个国外的客户聊过,在国外,没人care你是工厂还是贸易,只要我给钱你给我提供我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很多人在抱怨,我们的价格这么高,都没有客户愿意找我们买东西了。要照这个情况,那我们这些在上海混的工厂都不用活了。什么都高,论成本一个工人工资能换江浙两个。
价格是个很敏感的东西,我们要在国际贸易中淡化价格这个概念。淡化不代表不谈价格。我们需要往广义的概念上去看。产品的价格可以叫价格,运费也可以叫价格,等等。那我们何不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客户考虑进去?产品多少钱,运费多少钱,税多少钱,清关费用等等。
在这么多贸易条款中,我更倾向于散货去做CIF,DDP。货物不多的情况下,我们给你送货上门,价格也适中,客户也省事儿。就跟国内的快递一样,现在都是door to door,买个东西都不用出门。我们在淡化价格的时候,可以提到我们可以提供to door的service,很多朋友又开始觉得这个麻烦了。其实一点也不麻烦,你是在帮客户考虑。但是在国际贸易中,你帮老外做事儿你得让他知道,千万别玩人情,很多歪果仁不懂。哈哈哈。
我也是在报个N个FOB价格的时候,才发现,老外问完价格总要跟一个,我运费要花多少钱?到我这里得多少天?那么干脆一点,我直接给你报过去了。完事儿一次给你解决了。抢先一步,在你的同行还没有想到的时候,你说不定就占了优势啦。歪果仁也是人啊,有时候思维方式是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这一点他们肯定也想到啦。纵观外国的网站,包邮的东西也不少啊!!!
国际汇款也是一门学问。做了这么长时间外贸,很羞愧的说我还没有做过特别大金额的单子。也没有很多的接触过L/C这个东西。不过没关系呀,现在资金保障,阿里巴巴不是也推出了信保交易了吗?后台也可以交易呀。前两天还看到了TRADE ASSURANCE的英文介绍版。可以直接推送给客户。你不信任我们,总得相信JACK MA吧?!实在是大的单子,也可以选择不可撤销信用证。
时差、沟通、服务
这里我不得不说。目前在我这块,比我英语说得好的不多。哈哈哈哈,嘚瑟一下。所以我在这一块的优势很明显,没有什么沟通障碍。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一口流利的外语是你很大的优势。因为实在不行了我可以拿起电话跟你唠。
这里说道电话沟通,不得不强调一下。国内目前电销已经烂掉,随时可能接到推销电话。那么我们不妨在自己的公司建立一个电销小组。拿起电话和客户沟通。我们要知道语言的力量远远大于文字的力量。我总是相信这么一句话,“能面谈的决不电话,能电话的决不邮件。”邮件是辅助我们进行沟通的,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说主要进行邮件往来,没错,如果仅仅你还只是停留在邮件沟通阶段,那么你们需要加油了。具体的方法我就不一一说了。
其次,我们也要灵活使用APP。在沟通的时候,除了电话,邮件,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软件。Whatsapp. Skype. Facebook …我不知道大家用的如何,但我敢说我用这几个软件的时候几乎是和我的qq以及微信同步的。点进去我的主页你可以看到我最近的动态。
很多客户,特别是在阿里RFQ中的客户,我一点都不着急给他报价,我会用各种方式找到社交可以触及到的地方,在Facebook上面点点赞,看看动态。完了熟悉个一两天咱们再聊。大家做过外贸都知道,分分钟或者一天成交的订单并不是很多,从熟悉到下单可能一周,可能一个月,可能一年甚至更久,咱们可以通过这些他们喜欢用的东西去和他们沟通。
例如:一般人,就拿中国人来说,很多人是不习惯用邮件的,也不可能像我们做业务的一样,整天去看邮件,更有可能去看看自己的社交软件。就比如我给你发个微信和发一封邮件,你看微信的可能性比你看邮件的可能性大多了。尽管两者都可能看到,效果先后确实截然不同。
有人说做外贸太累了。经常要倒时差,这点我不否认,哪一行不累呢?相比干体力活的人,我觉得我们已经不能再幸福了。至少敲敲键盘动动脑筋,打打电话就完事儿了。
我习惯在手机上把常用国家的时刻添加一下,在桌面上放上一个时钟可以显示各国时间的,方便查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也不用去查都知道了。譬如加州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时间减去3个小时,倒过来就是他们的时间啦。
时间争取上,我确实花了不少功夫,想我才开始做外贸的时候,我可以一天到晚都不睡觉。但是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可以有个安排,比如今晚需要跟美国的客户进行交流,咱们适当控制好时间,可以定个闹钟,先休息好,再来沟通。争取第一时间回复客户。很多客户说Mark回复邮件的时间总是在这么多供应商中是最快的。其实也是拼时间拼过来的。要让客户觉得,无时无刻你都在她的身边为他服务。
客户是上帝,这句话永远都对。但是要记住,开始她是你的客户,慢慢地她也是你的朋友。从客户到朋友,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要让别人信任你,我们得相信别人先。即使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害人之心也不可有。何不单纯一点去相信呢?我们要辩证的分析客户,而不是揣摩。
当你在跟客户交流时,已经不会再为信任担忧的时候,我觉得你就很成功了。其实我们的服务已经淡化在我们的对话中了。
发表了文章 o 0 个评论 o 519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今天就简单的外贸独立站从买家主动询盘到下单流程来分享一下里面需要注意的一些心得。
一、接到询盘
仔细阅读询盘内容,把客户的要求写下来,像列大纲一样,不要怕麻烦,细节决定成败。
辨别邮箱后缀,如果是公司邮箱,google之,非公司邮箱,也可以google,有些客户注册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时候喜欢用私人邮箱注册,能找到会有意外收获。根据找到信息判断客户国别,市场乃至特俗要求。
客户邮件里有签名的,电话地址skype什么的全部连同邮箱地址记录备案,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长久下来你会发现你有了一个庞大的潜客户群,而且信息齐全。
二、回复询盘
①没有详细要求。
如果询盘中只有泛泛的描述,那么之前做的准备就有用了,从客户的网站可以了解客户主营产品是什么?比如我是做促销礼品的,我看到客户网站是卖手机的,我就会想,客户的询盘肯定不是问手机的,因为我们是做礼品,网站翻过来看也找不到手机产品。而在我司网站上跟手机有关的有音箱,手机壳,移动电源三种,所以可以初步判断,客户想要的无非就是这三种了。于是乎回邮件询问客人是否需要这三种产品,并把三种产品中最热销的做一张报价单。这里我习惯给客户单独做报价单,怎么单独呢?很简单,报价单的标题我会写成 XXX COMPANY SPEAKER QUOTAION FOR MR JICK。为什么这么做。第一客户收到这个报价单,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标题,会觉得这是专门为他做的报价单,一下就觉得自己被重视了,心里自然舒坦。第二,客户每天收到无数报价单,你一个简简单单的quotation很容易迷失在报价单的海洋中。
②要求详细,可以直接报价的。
这种询盘就显得很专业了,说明客人之前至少询问过这种产品,那么之前列的大纲就有用了,客户的问题一定要仔细完整的回答,不要回答一个漏答一个。暂时回答不了的也要说明这个问题要向生产部门确认之类的。第一次回询盘我不会跟客户提其他产品,只跟客户谈他所询问的产品。因为其他可选替代品是我在与客人沟通碰到僵局的时候用的。看到有人说接到询盘不要第一时间报价,我觉得不对,在现在狼多肉少的环境下,报个价你还矜持什么?客户没时间也没心情跟你磨蹭,你不报价,报价的人有大把。少你一个不少。常看到有人说我们是外贸公司,做不到第一时间报价,特殊行业我不了解,反正我接到询盘都能在一小时之内报价,除非我睡着了。第一,我会让我所有供应商把他们的报价单发给我,并且把产品编号改成我报给客人的产品编号,这样客人如果只有一个产品编号询价,我也能迅速找到对应产品。第二,我会问清楚所有产品的装箱规格,起订量,交货期,不同量产品的价格,印logo的费用,定制包装的费用等等我能想到的问题。第三,货代方面也如是。详细的报价单是必不可少的。
三、报价后跟进
没有回复太正常了,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是你的报价不符合客户的定位,直接别跳过了。也可能是客户正在比价,甚至有可能客户发完询盘就去度假了。但是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不明白客户为什么不回邮件也不想办法弄明白的业务,是不会有太大进步的。我一般会在第二天跟进一封邮件,问问客户是否有其他需要,我们可以免费帮你做ARTWORK之类的小诱饵。这招比较管用。如果还不回复,算好时差一个电话过去。没人接,第二天算好时差再打并且发邮件告知客人你曾经试图电话联系他。打电话真心是个实用的方法。在没有条件见面的情况下,打电话无疑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能听到真话的了。我曾经有个澳大利亚客户,来来回回很多邮件,感觉意向很强,突然就怎么都不回我邮件了。打了三个电话才有人接,原来是他们的客户取消了订单。。。很多人不敢打电话,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敢,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那边一说hello我就开始念,那边没插上嘴。。。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但还是会在纸上写好需要告诉客人的事情。很多人都用skype,我不懂怎么充值,只是把它当成国际QQ来用。打电话我习惯用SKY网络电话,怎么用就不做介绍了,免得有广告之嫌,大家可以问度娘。
打电话没人接邮件也不回的,可以试着找他同事的联系方式,旁敲侧击的打探打探,我有个巴西客户,是公司采购,经常外出不在公司,又只告诉我他办公室的电话,经常发邮件不回,我想办法加上了他同事的skype,他不回邮件我就偷偷问他同事他在不在,他同事人很好都会告诉我,还会帮我提醒客户看我的邮件。现在没事还会跟他闲聊两句。。。怎么都联系不上的话,就只能1357777的发邮件了,但是千万不要发一些毫无营养的推销邮件,发邮件之前可以看看客户网站有没有什么更新,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没有也没关系,把行业的形势和变动或者你们的新产品告诉客人,这种邮件都可以群发的,但是绝对好过无聊的推销邮件。
②有回复的。
恭喜你,你开始进入与客人讨价还价以及确认各种细节的时候了。自己的产品一定要知根知底,价格拿不稳的时候及时询问经理,最重要的是要让客人感觉到你在帮他,一般客户向我报出了一个目标价,我一看可以做,我不会立刻告诉客人可以做。我会说我要问一下boss,因为你的价格比较低,我不确定我们会有利润,然后再发邮件告诉客人,虽然这个价格我们的利润很薄很薄,但幸运的是我成功的说服了我的boss,还等什么呢,boss改主意了就惨了,呵呵。当然你要清楚同行的价格,不然客户报了一个比较高的目标价,你还说没利润,那不是满嘴跑火车吗。
题外话,前天接到一个法国客人的询盘,是个室内设计师,还有自己的网站。一直对能创造美好事物的人很佩服。这个客户也很健谈,还告诉我他在努力学习中文,经常在邮件里写汉语拼音比如 haobuhao?xiexie之类的。意淫一下汉语哪天变成国际语言那该多爽。。
四、接到订单后
客户终于下单了,开心之余也不要放松哦。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在你预料之外的情况。
客户把订单下给你,把定金打给你,这是对你的信任和肯定。为什么可以和客户做朋友,正是因为他在无数邮件往来以及电话交谈中对你有了基本信任,但是这个信任是很脆弱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打破,怎么保持这份信任呢。一般我收到定金之前,我会跟工厂确认,让他们把能备好的东西都准备好,客人定金一到帐,立马下令开工。有很多人都是定金到账之后才安排工厂生产,之前什么都不准备。我不赞成这样。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需要定金到账才能开始的,比如说排单,我会跟工厂说,客人的定金这两天就要到了,你赶紧把我的单子排上生产。再比如说一些大众货的壳料线材,都是经常要用的,我会让工厂多拉些回来,就算客人取消订单,工厂也没损失。但你不做,可能就是因为壳料到不了,排单没排上等原因误了交期。很多新手给客户报交期的时候工厂说多久就是多久,结果误了交期不说,还可能因此丢失客户。我一般都会在工厂给我的交期上再加3-5天时间。比如说一批货,工厂给我15天交期,我告诉客人要20天,结果货在18号做好。工厂那边迟了3天,但客户那边却提前了两天。。。一边接受工厂的道歉一边听着客户的夸奖,你们来感受下吧。
很多人收到定金开始生产以后一直到货好都不跟客户联系。这真心要不得,就像我们收不到尾款晚上睡不好觉一样,客户把定金付给你基本没有保障的,你还玩消失。。所以我会向客户报告每个阶段的生产,这样不但让客户放心让客人知道你在做事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告知客人,客人不会一头雾水的问你WHY,因为整个生产的过程你都在向他汇报,出现问题跟客户解释客户更能容易理解,能与你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单纯的给你施加压力,因为他了解了生产过程后会觉得自己也参与其中。 说到生产,作为外贸公司,有一家好的能配合你的工厂真的非常重要,说真的,有的工厂业务员真心无语,感觉很牛,一跟他讲价,立马爱理不理,末了还来一句“这种价格你找小厂做吧”拿下订单获益的是双方好不好,我价格压的很离谱吗?绝对有钱赚的价格好不好。还有很多工厂说外贸公司只会问价格。没有价格你让我怎么跟客户报价?要张报价单嘛要不就是没做,要不就是做的乱七八糟的。好了,发一下牢骚。
这里想起一个小故事,有次我去逛百货超市,有一个凉水壶很中意,价格也不错,夏天正需要一个,我就问售货员这玩意漏不漏水啊,因为我想放进冰箱冻着,那个凉水壶比较高我的冰箱又比较小,所以只能倒着放。结果售货员说他也不知道漏不漏水,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不冒险了。。我觉得做外贸跟内贸还是有相通之处的,你想从客户口袋里拿钱就一定要打消客户所有顾虑。
五、完成生产
生产即将完成,这笔订单也将进入尾声。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验货和客户验货了。我公司是没有专门的QC,谁的订单谁去验货。。。苦逼啊,经常在工厂一呆就是一天。好处就是能蹭饭,呵呵。自己验货也有好处,就是对货的质量心里有底,前面有一点忘记说了,在大货生产之前一定要让工厂打个样板给你,有特殊要求的尤其必要,拿到样板自己先检查,没问题拍照发给客户。客户点头再开始大货的生产,这也算是责任转移吧。
有条件的让工厂单独给一个房间验货,没条件的我就直接在生产线上搬个板凳验。。。一般抽10-20%,首次合作我会在生产的时候去几次,拿半成品测。合作久了就没必要了。这里分享一点跟工厂打交道的经验。跟我合作的工厂都清楚我的原则,合作久了小货我都不验,但你要跟我保证没问题,一旦客户跟我反馈有问题,那不好意思,以后没机会合作了。所以常跟我合作的工厂做我的货会更细心,合作的最久的两三家工厂到现在还没出过质量问题。所以第一次跟工厂合作,一定要把自己的原则表现出来,让工厂明白,好好合作你帮我我帮你大家都赚钱,随随便便不上心,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验货的时候可以带上电脑,可以随时查收邮件和跟客户沟通,但是小心别被工厂偷走你的客户信息哦。。。自己验完货,有问题的一定要解决,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客人花钱买的东西他会比你更上心,更能发现你看不到的问题。这也是原则问题,上半年我有一个500pcs音箱的小单,由于客户logo有点长,工厂没印过这么长的logo,但业务感觉能印好就接了,结果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贸提成货值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