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外接电源在室外用什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怎样使用

@张浩在回答里提到的是电池管理的Power Path Management(功率路径管理)功能。认为电池可以一边充电一边放电是消费者群体里面常见的认识误区,实际上电池充电和放电两个状态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现在的消费级笔记本大多把充电控制(Charger)和PPM功能做到同一个芯片里,以TI的BQ24725A为例:,适配器挂在系统电源母线上而电池通过一个负载开关才能接入母线,是典型的Power-Selector架构。

这款IC出货量大得难以想象,官网标价$2,市场上两块人民币就能拿到。两个红框里面的NFET Driver就是用于实现PPM功能的晶体管开关。具体来说,当使用者把外部的电源适配器接入笔记本电脑时,这个芯片就会通过内置的适配器检测机制得知适配器是否正常接入。确认无误后会将右边红框的NFET关断,此时电池依旧可以通过并联的体二极管给系统供电,这时适配器还没有和笔记本内部的电源系统连接上。在等待大约100ms-1s后IC才会控制左边的NFET导通,这时候由于系统母线上的电压比电池电压高,右边NFET的体二极管会被强迫截止进入关断状态,系统的电源母线得以平滑过渡到外部适配器供电状态。当用户把适配器拔出的时候则反之。

外部供电时操作系统的根驱动和BIOS可以根据用户设置要电池的SoC状态决定是否被电池充电。黑框里的是给电池充电的降压电路,不难发现这个充电电路只能从系统母线上取电,而电池接入电源母线和适配器接入母线在逻辑上是互斥的,这就避免了一边充电一边放电和先充后放这类问题。


评论里有人提到笔记本平板之类边充电边使用会出现充不进去电或者「越充越少」的情况,其实有两种可能,第一是适配器的输出功率余量不够,充电控制IC的适配器保护机制会暂时停止充电操作保护适配器。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设备内部和上述Battery-Selector不同,采用了Battery-Feed的电源架构,很多设计场合也叫NVDC(窄电压直流充电),如下图所示(TI BQ24715)。
NVDC和上一个架构最大的区别是电池和系统总线间没有了NMOS做的负载开关,电池和系统母线直接连接,也可以像上图这样加入一个PMOS作为外部CC充电的LDO调整管。外部适配器接入系统时的过程和前面提到的一样。

NVDC架构最主要的弊端是适配器必须经过一个buck降压电路才能系统母线供电,在成本有限的前提下系统总功率不能做得很高(<30w);电池组直接挂在系统母线上,母线电压被电池制约,否则电池组低电量接入时会出现很大的冲击电流,而电量充足时电池组又会因为参与系统负载的瞬态过程在高SoC区间频繁循环,严重影响使用寿命。这个缺点可以像上图一样引入一个LDO或者DCDC解决,但系统效率会进一步降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电脑外接电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