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价为什么比高晓松美国物价还高

为什么中国的物价水平比美国的高那么多? - 知乎340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7,935分享邀请回答18310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当前位置: >>
美国物价为什么比中国低
凤凰周刊: 凤凰周刊:美国物价为什么比中国便宜2010 年第 34 期 熊剑锋 特约撰稿员 于艳中国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但是物价却有赶超美国的迹象。 造成中美 中国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但是物价却有赶超美国的迹象。 物价异常的因素固然很多, 除了国际政治经济分配体制使然, 更是两 物价异常的因素固然很多, 除了国际政治经济分配体制使然, 国内部各自司法、 经济体制差异的结果, 这种制度成本的差异体现在 国内部各自司法、 经济体制差异的结果, 从生产到流通以及交易等各个环节。 从生产到流通以及交易等各个环节。 一直将美国作为参照物和追赶目标的中国民众,忽然发现,一直以发 展中国家自居的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商品价格开始“赶英超美”了。 拿着世界上低水平的收入,承受着世界上高昂的物价,而且物价还在 上涨,放在银行的储蓄仍在不断缩水,中国民众的当下生活空间越来 越显逼仄。物价“赶英超美” 物价“赶英超美” 经济越发达, 物价越贵, 这个常识硬壳曾经年累月地深埋在民众大脑。 但是当数亿大陆百姓纠结于周边物价的腾云驾雾时, 一些出国赴美的 人走下飞机后,惊奇地发现,美国的很多物价,竟然比中国便宜。 而“美国物价低于中国”的图景,从前年华尔街金融危机起,就被有 心人勾勒, 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携带证据加入, 填画这个新 《海国图志》 。 两年前的一次网购, 让网民小秦印象深刻。 作为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 小秦一直想买一件能够保暖防水透气的冲锋衣,在国内市场上,只要 是稍微正规的品牌冲锋衣,即使是国内品牌,价格动辄上千元;哥伦 比亚冲锋衣等国外著名品牌更是高达两千元左右。 这超出了小秦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秦在一个美国的 购物网站上发现,一件哥伦比亚冲锋衣打完折后只要 60 美元左右, 折合人民币不到 500 元,通过一个代购网站,加上手续费,最后这件 衣服仅花费了小秦五百多元, 而国内同样的衣服价格在 1500 元以上。 财经评论家时寒冰关于中美物价对比的一篇博客, 近期更是在网上疯 转。时寒冰最近去了一趟美国,在洛杉矶“遇到一群中国游客,购物 之多可用疯狂来形容。在一个卖箱包的商店,几乎每个从中国去的人 都买两个以上的箱子,因为,他们要装下所买的商品。他们一边挑选 着商品一边惊诧着:这里的东西怎么会比国内便宜这么多?!” 时寒冰随后对比了上海和美国洛杉矶的物价: 在中国一套卖 3 万元左 右的 Armani(阿玛尼)西服,在洛杉矶用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 钱就可以买到;宝马 Z4 的价格,洛杉矶的广告上标注报价为 29881 美元,中国的价格,听一位朋友介绍,大致在 50 万元到 80 万元人民 币之间……。 受过统计学严格训练的经济学家左小蕾,也参与了物价的跨国大比 对。她发现,美国加州机场商店的美制风衣,按照 1 比 8 的兑换率, 不到北京赛特商场风衣价格的五分之二。若按人民币升值后的 1 比 6.8 兑换率,价差更大。 带给中国人沮丧的不只是美利坚合众国。某一法国制造的服装价格, 进口到中国后,左小蕾按照 1 比 11 的欧元汇率测算,结果是中国国 内价格几乎高出法国当地价格一倍。 “如果加上按照法国服装出关后 退税的价格,就不止一倍的价差了。” 不过,这些国际名牌商品,考虑到进口到中国要征收很高的关税,再 加上运费等因素,所以在中国卖得比西方贵,并不令人吃惊(尽管贵 四五倍仍然有些不甚合理)。但是,一些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中国居然 比美国贵,实让人匪夷所思。 美国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华裔学者就吃惊地发现, 他在美国超市沃尔 玛买到的中国大陆生产的质量不错的登山鞋,一双价格只要 2.99 美 元。之后,他给一位中国经济官员打电话讲了此事,对方不信,说在 中国大陆出售的登山鞋, “三百元人民币买的还是烂牌子,好一点的 都要一千多元。” 在中国生产的 levis 牛仔裤在中国商场大多数要卖到上千元一条, 而 在美国 levis 的官方网站上大部分价格都在 50 美元左右,低的只要 35 美元,高的也不超过 80 美元,换算下来,价格只有不到国内的一 半。 厨房用具是中国制造的长项,但享受此福音的似乎是美国人民。刚到 华盛顿工作半年的老吴最近发现,梅西百货一套七件套的锅,既有平 底炒锅,也有汤锅、奶锅和煎锅,全都有厚厚的不锈钢锅底,“Made in China”,打完折 70 美元,不到 500 元人民币。而这种高质量的 不锈钢炒锅,在国内价格一只就得数百元。 比较总是让情绪跌宕。 一个在美国的留学生在天涯论坛上发了一个帖 子:行走在美国的超市里,我的内心充满忧伤。不止一个中国人在逛 了美国的超市或者商场后心生酸楚。 那些在国内价格高高在上的所谓 名牌,在美国是以国内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的价格在出售。 即使是构成普通百姓最大消费支出的农产品,包括粮食、水果蔬菜、 肉蛋家禽海鲜等,美国的一些价格也相对比中国实惠。在美国生活的 中国记者高娓娓在自己最新出版的书中记录道: 在纽约法拉盛的华人 超市,活螃蟹海鲜,一打 12 只任你挑,价格根据季节、质量而变, 从 5.99 美元到 12.99 美元。猪肝、猪心、猪脚、骨头之类,每磅价 格都在 0.50-0.99 美元之间。泰国米,50 磅(约 45 斤)装的,18 美元左右一袋;葡萄,0.99 元 1 磅;6 瓶百威啤酒 7 美元;橙子,3 ―5 个 1 美元。 “一家三口, 在生活上, 如果你不出去吃喝, 平平常常, 一般的日子, 每个月差不多 300 美元(2000 元人民币)就够了。” 高娓娓称。 当然,农产品方面,由于在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绝对比重,而 美国并不是,因此绝对价格大多还是美国贵。如在美国,大白菜,1 斤价格相当于大陆人民币 3.3 元; 西红柿 1 斤价格相当于大陆 6.7 元。 住房方面, 一位赴美的中国留学生做了统计后对 《凤凰周刊》 记者说, 在美国的二线城市, 购买两室一厅的 90 平米联体别墅 (不算地下室) , 在一个不错的区需要 20-25 万美元;如果是租房则需 600-800 美元/ 月。 而即使在洛杉矶、加州和纽约、华盛顿这样的一线城市富人区,其房 价也远低于中国的北京和上海。 洛杉矶富人区的一栋使用面积 350 平 方米左右、相当于上海 500、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别墅,价格仅为 150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 1.8 万元到 1.9 万元每平方米,这个 价格在上海市区连一般的商品房都买不到。 而且这栋别墅还附带一个 能停两辆 suv 的大车库,附送一个 600 平方米的院子。 除此之外,美国的房产都是永久产权。在美华人沈群最近在推销新书 《美国也荒唐》时,回答网友提问说,美国的房子不仅是永久产权, 而且房子上面的天空,房子下面 800 米以内的地也是属于房主的。只 有高于一定的高度之后,天空才是国家的,如果在地下 800 米以内发 现了石油或者其他矿产,这些资源都归房主所有。 这些都是绝对价格(按汇率直接换算物价)比较。如果按照购买力平 价来计算,或者考虑相对价格(物价在中美两国居民收入中的相对份 额),这个差距将更加惊人。 目前可用的权威公开数据是,世界银行 2007 年 12 月底公布,中国 2005 年的购买力平价为 3.45,即 1 美元相当于 3.45 元人民币。那么 上述这些商品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的价格之后, 将比现行汇率的计算 还要便宜一半。 想象一下:一套 Armani(阿玛尼)西服 3000 元人民币,宝马 Z4 跑 车 10 万元人民币。猪排骨 4 元人民币一斤,泰国香米 45 斤只要 60 元。三口之家一个月的食物花销,只需 1000 元人民币就搞定! 而按照物价收入比,差距将更加刺眼。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 据,200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717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 5153 元,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月均收入为 1431 元和 430 元人民 币;而 2009 年美国居民人均收入为 42240 美元,月均收入为 3500 美 元左右。 在美国,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只要 1 美元,看一场电影只要 8 美元,占 美国公民每月收入的万分之三和千分之二。而在中国,一杯星巴克的 咖啡在 20 元人民币左右,一场电影平均也需要 50 元人民币左右,占 中国城镇居民每月收入的 1.5%和 3.5%左右,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的 费用的 50 倍和 17 倍左右。 另外一个尚未被提及的价格则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价格, 美国也比中国 便宜。被中国人称为新三座大山的教育、医疗和养老,在美国这个以 资本为主义的国度,基本上对居民没有形成什么压力。 前述中国留美学生花三天调查后得出,医疗方面,美国不同的人会在 不同的保险公司买保险,一些企业更直接帮员工买完保险。尽管医疗 保险丰厚程度不同, 但看病基本由医疗保险覆盖, 只需要极少的药费。 教育方面,儿童享受 12 年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并且政府对 18 岁以 下的每个儿童给予每月 400 美元左右的补助金,当地叫做牛奶金。 对于老人,60 岁以上的有 1000 美元左右的生活补助,65 岁以上的老 人则除了政府有补助外还可以领取自己的退休金了。若是残疾人,福 利待遇更是超乎想象。 在交通方面,美国的高速公路全部免费,中国养车,则要面临森林般 的费用。 “因而这些福利也解除了美国中年人的很多经济负担。所以 这里的老外从不存钱,而且常常是负资产,想想也许是没有后顾之忧 的缘故吧。”一位在美打拼多年的华商反思后说。在美国,一杯星巴克咖啡只需要 1 美元。 上海一般商品房的价格堪比美国洛杉矶房价。美国的低价秘密 影响物价的因素有很多。美国物价低廉,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是美国 多年来保持了极低的通胀率。数据显示,1990 年到 2000 年,美国则 几乎实现了“零通胀”;2000 年到 2010 年,美国 CPI 一直在 2%上下 浮动。当下,美国通胀率又接近历史低谷,而中国恰好处于近 10 年 的高峰。以最近一个月 10 月份的物价指数为例,美国 10 月份 CPI 为 1.2%,而中国 10 月份的 CPI 为 4.4%。 从美元诞生 100 多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仍然在市场上 流通, 美国物价的稳定由此可见一斑。 而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 “分” 作为人民币最基本的货币单位,几乎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这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物价上涨速度之快。 于是,美国居民过去二十年所经历的生活,被形容为:居民收入年年 上涨,而价格始终在低位保持稳定,相对于越来越高的收入,物价显 得越来越便宜。这种“低通胀高增长”的效应,让人感觉美妙。 根据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反 向关系。即当经济增长时,一般也会出现通货膨胀。根据这套理论, 中国一些政策建议者 10 年前力主通过温和通货膨胀政策,以实现高 增长。但通胀的过程也是一个财富向富裕人相对集中的配置过程,于 是 2000 年以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中也扩大了贫富差距。 但美国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 为何能够保持低通胀和高增长并存的 局面? 部分是源于美国处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顶端,因而所带来的红利。 一些学者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美国首先是大量进口 消费品的物价持续下跌,直接带动物价下降,然后是大量工业用廉价 初级产品进口,亦降低了美国公司的生产成本。据估计,进口价格的 下降对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下降贡献了约 0.6 个百分点。 美国的低通胀,更在于美元的霸主地位,而使得全世界人民不愿意美 钞不值钱。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采取促使美元越来越值钱的强势美元政策后, 全球对美元需求日增,现今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 6 成;在国际 贸易中, 2/3 是用美元结算的; 有 国际证券发行总额接近 50%用美元; 国际贷款总额中以美元计价部分也接近一半;所有美钞 66%都是在国 外流通的,约 3/4 的新增发美钞被外国人所持有。 美元保值升值的强势,一边使得进口产品的价格变得相对便宜,使得 国内旺盛的消费无法推高物价;一边吸引全球资本大量流入,推动投 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低通胀和高增长得以同时实现。 但从 2008 年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放缓,为了刺激经济, 美国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甚至不惜动用类似直升机撒钞票的 行为来刺激经济, 先后两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共计向市场注入了超 过 1.7 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资金。在同样的时间段,中国面对拍岸而来 的经济寒浪,也掀起了天量放贷潮。 同样是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而中国是通货膨 胀得火热。经济学家赵晓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美元放水,其他国家 吸收其流动性,这个过程中美国坐收铸币税,这与中国大陆放水淹自 己百姓是两回事。 “美元三分之二是在国际市场流通, 他们实际上在用全球的通胀来解 决自己国内的通缩。”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由于美 元是世界货币,大量的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因此全球所有的美元 持有者都共同分担了美联储增发货币所带来的成本。 也有学者认为,中美两国构成如此差异的根源在于,两者在参与全球 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十分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关系。 中国不断以解决就业为驱动, 通过各种政策工具推动对美国的廉价出 口,这全面压低了美国的商品价格,特别是日用品价格,同时中国又 将挣得的大量美元兑换成各种形式的证券资产, 在美国安安静静储备 了起来。这从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友好”抑制了美国物价上涨的空 间。 反观自身,近三十年来,中国经历了 1988 年、1994 年、2007 年和 2010 年四轮通胀,通胀高峰 CPI 的涨幅分别为 18%、 21.7%、8.7% 和当前的 4.4%。人民币的币值贬值速度远远超过美元,购买力也不 断下降。 不同的交易成本 中美物价反常的背后,除了国际政治经济分配体制使然外,更是两国 内部各自司法、经济体制差异的结果,这种制度成本的差异体现在从 生产到流通以及交易等各个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最近撰写的一篇文章被广为转 载:《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聂辉华认为,市场资源是 否得到合理配置、能否实现规模效应,是能否降低商品生产成本,从 而降低物价的一个因素。 以知识产权为例,如果政府能保护好企业的知识产权,市场上就不会 有那么多假冒伪劣商品,优势企业就可以实现市场扩张,从而像美国 那样形成规模化生产,并最终通过降价让消费者得到好处。相比较而 言, 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 中国企业创新的产品往往迅速被 “山 寨”,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同时市场份额也被瓜分,无力实现市场 整合和规模效应。 和规模效应有关的还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聂辉华认为,在一 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 一旦一个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者创新产品在竞 争中胜出了,它就可以通过收购其他企业进行大规模扩张,因为其他 企业根本不能生存下去。所谓“赢者通吃”其实就是充分竞争的必然 结果。 经过长期的生存竞争,每个行业就只剩下少数几个品牌可以相互抗 衡。例如,运动服装业由耐克和阿迪达斯平分天下,碳酸饮料业由可 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分而治之, 而皮包业由 Gucci、LV、Fendi 和 Coach 四强称雄。 优胜企业凭借品牌声誉,一旦有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成本自然降 低,售价也相应降低。例如全球 500 强老大沃尔玛连锁店,靠的不是 高利润,而是薄利多销。 而中国存在很大的资源误置,很多国企亏损却不能退出,很多私企盈 利却无法扩张,从而难以形成大品牌、大扩张、低成本、低利润的良 性循环。中国商品生产中的流通成本也居高不下。美国一位研究中国 经济的华裔学者也发现,目前中国大陆的铁路货运是超负荷的,要想 申请一个车皮指标, 在运费之外的额外支出有时竟然高到五千到五万 元之间。 此外, 大陆高速公路收费之重, 交警罚款之多, 更是将运输成本推高。 据媒体报道,广州到北京的特价机票大约在 700 元左右,但如果开车 从广州出发到北京,仅仅是高速公路的过路费就已经高达 1400 元。 这还是你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检查。 一位常年从广州送货到北京的司 机说,他每次往返大约有 7000 元的罚款和敲诈。各种成本如此算下 来,从广州运货到北京的运费比从广州运货到美国还贵。缺乏完善的 司法保护以及诚信制度的缺失,也是使一些企业宁可产品低价出口, 而不愿冒风险在国内销售。 一位在大陆投资的台商直言,大陆贸易商缺乏诚信,拖欠货款比比皆 是,生产商只有提高出厂价格才能保障自己的利润。而出口只需与外 商签订合约,其他不用担心,发货之后,钱就到手了,“没有麻烦, 钱少赚点,但风险也小。”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贸出口订单下降,尽管有关方面呼吁企业 扩展内销,但一些外贸企业宁愿降价出口也不愿意做内销。国内的高 风险必然要求更高的回报。 安朗童话世界(香港)有限公司业务推广总 监林彩朗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我们出口美国的一双鞋价格是八九美 元,而内销价格要 200 元至 300 元人民币。” 聂辉华认为,更多的不确定性来自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 用。在关系横行的中国市场,一个工厂要拿到订单,要花多少时间和 财力去请客送礼?好不容易拿到订单, 又要花多少时间和财力去拿到 货款?与国内各方打交道的这些“公关费用”,最后都被算进生产成 本里,国内价格只能水涨船高。尽管表面看起来,相对于美国,中国 仍是生活水平较落后的国家。 哥伦比亚冲锋衣在美国梅西商场的价格为什么仅仅相当于中国的一 半,还和商业模式有关系。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欧美百货商场是买入 制的,中国的百货商场是联营制的。所谓买入制,就是指梅西商场的 这件哥伦比亚冲锋衣是梅西商场从品牌商手里买入后再销售的, 梅西 百货赚取进货价和零售价之间的差价。 而中国北京王府井百货的那件哥伦比亚冲锋衣是品牌商或代理商放 到商场销售的, 王府井百货从每一笔成交金额中按合同约定的比例提 取利润。 在进货方面,由于梅西本身是采购商,同时其供应渠道是垂直的,制 造商―品牌商―梅西,梅西控制着零售终端,所以是梅西向品牌商压 价,品牌商向制造商压价,为了尽可能地获得利润,梅西有动力也有 压力去尽量压低进价。 横向上,为了和别的卖场竞争,类似梅西这样的国外卖场也必须尽量 压低售价,定价高了卖不出去,否则一旦错过季节就变存货了。如果 一个商场存货增多,流动资金很快就枯竭,倒闭不可避免。 相比之下,中国的百货供应商是金字塔层级:制造商―品牌商―中国 总代理 (可能之前还有个大中华区或亚洲总代理) ―分级代理―商场, 这每一层都要加价赚钱,虽然商场是终端环节,但是由于它不需要花 钱购入商品再销售,并且如果成交价越高其抽成利润越大,所以商场 根本没动力去压价。 在销售环节,联营制的王府井百货不用采购商品、不用库存、不用损 耗、不用占流动资本、不用支付营业员薪金,扣除水电物耗后就是净 利了,所以王府井百货不在乎定价高,价格越低其抽成越少。 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税收也是决定物价高低的重要因素。税收 被称为公共服务的价格,2009 年中国政府实际收入超过 10 万亿元人 民币,宏观税负超过了 30%,即政府收入超过 GDP 总量的 30%。而美 国 2009 年的财政收入为 2.8 万亿美元,占当年美国 12.9 万亿美元 GDP 的 21.7%。 对于消费服务和购买商品中所包含的税款, 中国老百姓一直没有 “被” 遗忘。 “一袋价格为 2 元的盐, 包含大约 0.29 元的增值税和 0.03 元的城建 税;你去餐馆吃饭,最后结账时不论多少,餐费的 5.5%是营业税及 城建税;如果花 100 块钱买一瓶护肤品,其中除了 14.53 元的增值税 外,还包含 25.64 元的消费税和 4.02 元的城建税……”这是 NGO 组 织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一份公民税收手册中提到的数字。 据 统计,中国国内商品价格含税量高约 35%以上。 而美国商品的价格都是把商品价格和税分开缴纳, 各州的消费税税率 最高只有 10%左右。同时在购买商品或消费服务的时候,美国税收制 度存在大量的免、抵、扣条款,纳税人在填写年度纳税申报表时,可 以依据有关规定将某些开支从其年度应税毛收入中扣除, 以形成经调 整的应税总收入,再以此为基础进行纳税。 另外,部分个人退休账户、个体经营者的退休年金计划、学生贷款利 息、赡养费、某些教育费用开支以及搬迁费用等也可依据有关规定从 应税总收入中予以扣除。 中国各个地区也存在大量的针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由于这些 政策大多数反而是针对开发区内的出口企业, 给企业降低的成本好处 并没有为中国的居民所享受到,而是成为促成美国低物价的另一原 因。 中美之间的贸易也影响着中国和美国的物价对比。 和国内商品价格的 含税量相比,中国出口商品的出口含税相对较低,一方面因为出口商 品的资源成本较低, 如出口加工企业获得的劳动力、 土地、 税收优惠; 另外中国为了鼓励出口,对出口商品实施出口退税,同时对进口商品 实施较高税率。 而美国经过数十年的关税贸易谈判已经把海关税率降 到目前的 2%以下。 物价里的租金 中国连续多年飙升的房价,也对物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过去十年,全国的房价平均上涨了 500%,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地方,涨幅超过 1000%。房地产价格的提高,直接提高了商业地产的 租金价格,增加了经营成本。 从 2006 年到 2009 年,在全球最贵商铺的排行榜上,北京王府井和上 海外滩的租金从前 50 名逐渐上升到前 20 名。 目前北京前门商业街每 平方米的年租金已经达到了 3700 美元,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 已经接近美国第五大道的租金水平。 抛开这些皇冠上的钻石,普通的商铺租金最近几年也开始急剧上涨。 北京一个普通街道临街店面的每平方米年租金已经达到 3000 元,一 个 40 平方米的小店面月租金高达万元。而仅仅在两年以前,这样店 面的租金只要三千元左右。 据媒体报道,在广州,一个小区内的商铺平均租金在 8 月份还是 150 元/平方米/月,而现在即使是位置靠内的毛坯商铺,租金也要 230 元 /平方米/月,短短的一个月内上涨幅度超过 80%。 这些租金飙升,必然体现在最终的商品价格当中,由消费者来承担, 更为重要的是,高昂的渠道和商铺成本,让一些本有意做内销的外贸 企业打消念头。 除了房地产的有形租金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来自权力的租金。权利的 租金包括利用特权进行合法的寻租和非法的寻租。 交通费是居民的一 项大支出,而中国大城市的出租车行业属于典型的合法寻租。 在美国,人工成本贵,车本身很便宜,以至于租车比打车便宜,在奥 兰多租一辆很新的轿车,一整天不过 18 美元(还包括保险在内)。 在泰国曼谷,车和人工成本与中国北京上海相等,但出租车起价 7 元 人民币,如果打表,价格一般比京沪等城市便宜 40%。 在北京上海打车价格不菲,在于司机经营出租车,首先要缴纳高于汽 车款两倍到三倍的价格购买出租车, 然后再每个月上交五六千元的所 谓份子钱,出租车管理公司收取费用的依据是由权力分配的经营牌 照。而这些费用全部都要由乘客来承担。 另外一种租金形式为非法寻租产生的各种腐败。依据相关学者的研 究,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一度称, “中国租金总数占 GDP 的比率高达 20-30%,年绝对额高达 4 万亿到 5 万亿元。巨额的租金总量,自然 会对中国社会中贫富分化加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而这些租金都陆续摊入了物价,交由弱势阶层买单。正是这些非法以 及不合理但合法的租金,生发出了超越国情的奢侈品消费、庞大的地 下经济、日益脆弱的民生感受等一系列“不正常经济现象”。这也由 此撑开了一个命题:擒拿通胀之虎也需仰赖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实习记者 黄昕 胡元 唐文竹对本文亦有贡献)
凤凰周刊: 凤凰周刊:物价暴涨中国之谜 Posted by 梦里狩猎 Filed under 光荣之路, 收听敌台, views:455 梦里狩猎, views 2010 年第 34 期 熊剑锋谁也无法否认:这一次,通货膨胀真的来了, 且席卷全国。 谁也无法否认:这一次,通货膨胀真的来了,而且席卷全国。冬寒风 瑟中, 瑟中, 曾经喧嚣的反驳言辞已无踪迹, 曾经喧嚣的反驳言辞已无踪迹, 只剩下焦灼惶惑的普罗大众和 未落下帷幕的尴尬四万亿刺激计划。 未落下帷幕的尴尬四万亿刺激计划。 全面通胀 周六早晨,位于北京朝阳区团结湖附近的一个露天早市,熙熙攘攘, 人流比往常更加密集。这里和北京奢华地段国贸 CBD 只有一箭之遥, 但是和 CBD 的一掷千金相比,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每一元每一角都 要精打细算。 在摊主周福义的印象中,最近一两个月,早市的人流量持续增加,以 往多是推着购物小车、步履蹒跚的老年人,而近来年轻人越来越多开 始涌入那到处掉着菜叶、泥土的早市街道。 蔬菜和水果是这些年轻人购物的主要目标, 由于摊位成本费用比超市 里的菜市场更为低廉,这里的水果蔬菜比菜市场每公斤还能便宜 0.5 元到 2 元不等。 “北漂者”小郭说,尽管和超市菜市场比起来,早市的蔬菜和水果质 量都相对较差,需要仔细挑选,但是按照买够一周所需的量来计算, 一周能够省下四五十元。这对于刚刚工作、每月收入仅三千元的小郭 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即便如此,小郭对早市还是越来越不满意,“水果的价格最近疯涨, 玫瑰香葡萄早市价格已经从此前的每公斤 4 元涨到了 8-9 元, 一种名 为高粱饴糖果的价格一周之内从 10 元上涨到了 15 元, 菠菜从此前的 每斤 2 元涨到了每把 2 元,一把只有半斤多一点。” 但是小郭以及和她一样收入不高的年轻人还离不开早市, 这里除了能 让他们饱足之外,还提供温暖。冬天来了,今年刚来北京工作的她需 要一件羽绒服,但是逛过西单之后,她发现羽绒服比去年几乎涨了一 倍,稍微好点的羽绒服都在千元左右, “听说是棉花等原材料最近价 格疯涨。” 无奈之下,小郭只好回到早市中选择了一件三百元的高仿双层冲锋 衣,“暂时应付一下,到时不行的话再去服装店定做。” “最近怎么了?为什么所有的东西都在疯涨?”小郭印象中,从国庆 节前起,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在涨价,从米面油到水电煤气,从水果蔬 菜到快餐小吃,连每天早上喝的豆浆都从 1 元上涨到了 1.5 元,而房 东也开始透露出房租要上涨的意思。 这不是小郭一个人的焦虑, 整个国家的底层百姓都在面临物价飞速上 涨、购买力下降的煎熬。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了抢购和囤积的现象。在 11 月初的湖北粮油 展销会上,一个参展商的 10 吨大米瞬间被一抢而空。当地媒体报道 说,不少摊位前排起了百米长队,有的家庭甚至一次性买了 20 袋大 米,分批运回家。 在河北,各大超市均出现了抢购现象,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等平时 消费量较大的食用油甚至出现了“货架无油”的局面。 一个新的名词出现了:海豚(囤)族。海豚族囤积的物品无所不包, 从米面油,到卷纸食糖烟酒,甚至化妆品和毛巾。在绍兴,一些市民 迅速将家用电器作为囤积的目标。 通胀苗头最早出现在今年 4 月初,当时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从 2009 年底的负增长率悄无声息地爬到 4 月份的 2.8%,在背后,有色金属、 大豆、橡胶、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也蠢蠢欲动,短期内出现猛涨。 彼时,主管物价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4 月 CPI 高涨主要是由于翘尾因素;而粮价的持续小幅上涨是政府提高最 低收购价政策调控的结果;至于菜果等价格的上涨,主要受灾害性天 气等短期因素影响。 食品对 CPI 的影响非同小可。大多数国家都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 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目前中国 CPI 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烟酒及日用品、衣着、家庭设备 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其中食品类在 CPI 指数中的权重高达 34%, 这意味着如果食品价格上涨 10%,那么 CPI 将被推高 3.4%,食品价格 的变动成为 CPI 走向的决定性指标。 四月份,发改委的结论是“物价变动并没有超出此前预期,CPI 的变 动仍处于温和上涨范围”。随后全球和中国经济出现了出乎意料的放 缓,政府开始放松了对通胀的警惕。 但是从七月份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物价上涨开始出现,国内多个区 域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以绿豆、蔬菜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突破年 内最高纪录。当时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 36 个城市中近 7 成食 用农产品在涨价。 由于食品价格的季节性和波动性, 食品价格对 CPI 的决定性影响通常 被官方用来作为否定全面通胀的理由。在 2008 年那一轮通胀过程当 中,一些官员和不少经济学家之所以坚持认为是“结构性通胀”,依 据是当时的物价仅仅是由食品价格单轮驱动, 而食品价格是随着季节 波动的,高峰过后就会下降,且政府对农产品有强大的控制力,因而 “一切尽在掌握”。4 月的这种乐观,被纷呈的各种市场研究报告进 一步推高。 但随后 CPI 并没有理这些政商精英,仍步步攀高,从 4 月份的 2.8% 一步步走到 3.1%、3.3%、3.5%、3.6%……,而官方口径仍然是年内 3%通胀率可控。 9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为一个转折点,3.6%的 CPI 创下了两年以来 的新高,形成了强烈的通胀预期。一位投行分析师说,国庆节后价格 突然失控,从现货到期货,从批发到零售,所有商品的价格如脱缰之 马,都在上涨。 更要命的是非食品类价格开始抬头, 涨价的商品似乎一夜之间从食品 扩展到了所有的商品。受到租金到水电煤气涨价的影响,10 月份“居 住类”价格同比上涨 4.9%,直接拉动 CPI 上涨 0.64 个百分点。 衣食住行之一的衣服价格也随之起舞。一位纺织业业内人士对《凤凰 周刊》记者表示,今年服装原材料的价格大涨,丝价涨了一倍多,棉 价也涨了七八成,麻的价格刚刚开始涨,“大家都压着不愿意出货, 都觉得还会涨。” 在 11 月前十天之内,大宗商品掀起新一轮涨价高潮。PTA(一种大宗 有机原料)现货涨幅超过 2675 元,达到每吨 11250 元;MED(生产长 丝的化纤产品)十天内涨幅达 1385 元,至 9100 元;螺纹钢和热轧板 卷品种的钢材现货价格自 11 月 1 日开始几乎每天上涨 30 元左 右……。 全面通胀的局面已经无可避免, 月 9 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 11 “全 国煤炭工作会议”上正式表态,今年的 CPI 上涨将超过 3%的政府预期 调控目标。按照国际公认标准,CPI 超过 3%即为通货膨胀,CPI 超过 5%即为恶性通货膨胀。 货币洪水 通货膨胀,究竟是从哪个泉眼噗噗冒出?货币过多、流动性泛滥,是 被当下各方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2008 年年底,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出台了规模高达四万亿 元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在快、准、狠”中,决策层实施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事后证明,所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极度宽松的” 货币政策。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坦言: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 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 2009 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用 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金融危机开始以来,中国 M2(即广义货币= 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 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的供应余额,已从 2007 年 末的 40.34 万亿元上升至 2009 年末的 60.6 万亿元。短短两年的时 间,货币的供应量激增 50%以上。 根据央行数据,今年 9 月末, M2 余额已经达到了 69.64 万亿元,按 照美元计算超过十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一。 与美国相比即可发现问题所在。美国 2009 年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 品和劳务价值(GDP)为 14 万亿美元,而 M2 仅为 8.7 万亿美元;中 国 2009 年的 GDP 换算成美元只有 4.9 万亿美元,而 M2 却高达 10 万 亿美元。 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 1 元价值,作为 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 1 元, 超出 1 元的货币供应 则视为超发。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 GDP 达 26.866 万亿元 计算,超发货币将近 42.774 万亿元。 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资源商品化,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 展 GDP 增长,常是一个策略。但过高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带来通胀。 据统计,2009 年底,大陆 33.54 万亿元的 GDP 规模,是 1978 年 GDP 规模的 92 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却从 1978 年的 859.45 亿元 增长到 2009 年底的 60.62 万亿元,为 705 倍。 北大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说,讨论货币问题始终要 牢记一点,货币别无他用,只能用来购买商品与服务。 货币泛滥之下,过多的货币追逐一定的商品,其结果必然是商品价格 上涨。 对于货币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一个著名的比喻是货币如水。周其仁在 其专栏中写道:货币无非是给商品的交易充当媒介。因此,过量货币 投入市场,不会增加商品,却一定会提升物价的总水平。打个比方, 直升飞机在一个封闭的迷你国上空大手抛撒现金,使该“迷你国”每 个人的手持现金都增加了一倍。 接着会发生什么?是那里的每个人都 多得到一倍的商品,还是该国的物价总水平上涨一倍? 类似的还有奥地利学派“货币如蜜”比喻,但是两者本质上都告诫货 币过多将提高价格总水平。 实践也在不断地验证这一观点。 早在 2009 年四万亿元计划出台不久,就有学者和官员指出,未来的通胀恐怕不 可避免,2010 年初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多个场合就预言 今年的 CPI 将超过 5%。如今,离“预言”已触手可及。 在这轮物价上涨中,货币对物价的推动在绿豆、大蒜等各类杂粮的价 格变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流动性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 的打压下出现转移,在农产品市场得到释放。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 是,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自 2009 年底开始大幅度放量,平均每个月 的交易量为此前一年的同期的 2.54 倍,单月交易额接近 5 万亿元水 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从 8 月以来,在房地产新 政持续加码作用下,大量资金开始向其他投资品市场转移和释放,直 接导致贵金属、收藏品、个别农产品价格出现轮番急剧上涨,其中, 最为凸现的就是农产品价格沿着大蒜、生姜、大豆、苹果、籽棉路径 进行击鼓传花式的蔓延。这些产品都是数量、存量相对而言较少,在 现货市场上可以进行较长保质储存, 但生产和保存周期又使得其囤积 行为不可能跨年,于是乎出现了轮转性的现象:从大蒜转到生姜,从 生姜转到籽棉。 刘元春说,在目前的这种格局下,农产品价格机制已经出现了重大的 变异,市场价格推动收购价格,而不是以往收购价格推动市场价格, 新粮上市价格不跌反涨, “农产品资本化取向非常严重,改变了以往 单纯的消费属性,粮食价格可以脱离供求,受炒作资本的控制。” 近期随着央行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农产品价格下跌,更无疑显 露了农产品涨价中的炒作资金因素。 除了国内资金,热钱涌入也加剧了国内的流动性泛滥的程度。中国人 民大学经济研究所 11 月 19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三季度以来, 非贸易、非 FDI 项下的外汇储备出现激增,规模达到 1100 亿美元左 右,处于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显现热钱涌入的趋势在加剧,央行却不 得不向国内市场投放相应的人民币,以回笼这新增外汇。 货币过多,也难以收回,本可以用“水多加面”的办法来消解。如果 将一些国有资源市场化,让更多的货币对应更多的商品,这样,通胀 也可以避免。但近十年期间,中国的市场化步伐放缓,阻滞了货币之 水的河道疏通。特别是国进民退的浪潮,一边拒绝民间流动性货币的 进入,一边积极寻求国家货币的增发。高成本时代来临 货币过剩并不足以解释百姓眼中的物价乱象。 仔细分析食品价格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原因, 除去飞流直下的资金 因素,成本推动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以 及节能环保导致的成本上升,成为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另外一个支柱。 这些因素, 离百姓的感觉更近, 便也成为了官方着墨重彩的解释方向。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直陈, 当前的通胀主要矛盾是成本推 动型的,辅助性因素是流动性过剩。 数据显示,2010 年 10 月,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10%。为当月高达 4.4%的 CPI,贡献了 3.4 个百分点。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接 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农产品价格会是 一个长期的上涨趋势。 事实上,这也意味着未来将进入一个高粮价的时代。“中国 CPI 波 动的中轴水平将出现系统性抬升,从过去十年 2%的均值水平上升到 3-4%”。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这可以集中判断未来 的通货膨胀。 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随着中国经济走过刘易斯拐点, 以及未来青 壮年劳动力数量的下降,低端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快速上升,从而全 面推高农产品价格。 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把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速 度,因而导致工资水平的上涨,作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转折点, 即“刘易斯拐点”。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省市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 整幅度都在 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 20%。富士康等多家标志性出口 制造业企业大幅提薪更是引发社会震动。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 新疆摘棉花工人的日工资已经从过去几年的三四十元上涨到了 100 元。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给出的版本是,新疆的采摘棉花 报酬现在是按公斤算,采摘一公斤皮棉需要 3 元钱。 四川大地震灾区青川县的一位灾民对本刊记者说,这两年当地重建, 小工的价格一路飙升, 目前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工的价格已经上涨到 了 120 元每天,而有技能的大工的价格已经超过 200 元一天。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结束将直接影响农产品以及低端服务的价格变化, 高善文发现,大概最近六七年,食品价格开始系统性地超越整体物价 水平。 这样的现象连续出现五年以上, 很难认为是食品生产部门的超额利润 导致的,也很难认为是天气波动因素导致。 随着进城务工工资的提高,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在农村务农的机会成 本也在提高, 更多的农民将进入城市, 从而恶化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江西农民黄茶花今年 4 月来到北京打工, 在北京她每个月刨除花费可 以存下两千元,半年下来就给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寄了一万多元,而此 前在家她花了半年的时间养了五头猪, 刨除所有饲料等成本之后仅赚 了一千余元,平均每个月赚了两百元。“暂时是不会回去养猪了。” 她说。 由成本上升来解释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这一矛盾现象,也显得很圆 满。正常情况下,产能过剩会导致供大于求,压低物价,但是在目前 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出现了通货膨胀,原因就是 成本上升。 除了“人”的因素之外,农业生产的“物”的成本也在快速上升。 “化 肥、种子、设备、土地,什么都在涨价。”江西一位菜农对本刊记者 说。 “去年碳氨的价格是 30 多块 100 斤,现在 44 块钱 100 斤,一袋涨了 10 多块。”这位菜农抱怨。碳氨是蔬菜的主要肥料之一,用量较大。 菜种的价格亦不例外。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编写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 益资料汇编》显示,从 2003 年到 2008 年,种子的均价从 2.61 元/ 公斤涨到 4.72 元/公斤,到今年则总计上涨了 1 倍多。 此外,农资设备租购价格和油价也一直涨势不断。综合这些因素,上 海郊区菜农赵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和去年年初相比,今年种一亩花 菜的一季成本至少涨了 100 元,而一亩菜地的总收入也才 1000 来块 钱。 地租尤其是城市郊区地租的不断上涨, 已成为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 原因。据大陆媒体报道,苏州一家农产品公司与苏州西山国家现代农 业示范园区有限公司签订于 2002 年的《土地租赁协议书》显示,签 约当年每亩地的租赁价格为 450 元, 然后每年以递增 10%的标准计费。 假如严格按照协议,则 2010 年该农产品公司仅需每亩支付 725 元的 租金。 而实际情况是, 苏州地区的农田承包价格现在已经涨到 1500 元一亩。 离上述农产品公司租种地段不远的镇上,工厂林立,目前其工业用地 土地出让价格至少为 20 万元每亩,而商业用地价格更高。 城镇地价的快速上涨,市郊土地的“农转商”、“农转工”的出让机 会成本也不断增大。这导致农田承包经营权转包租金坐上了过山车。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做了一个调查, 发现 2003 年以来,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的平均租金已经从每亩 200 元涨 到了 500 元, 部分地区甚至涨到了 700 元, 而在山东等经济作物产区, 每亩土地租金已达 2000 元左右。 大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速推进,减少了城市郊区农产品种植面积, 进而影响到供应,从而提高了生产价格。 持续关注这些现象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 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通胀的发动机,流动性过剩成为通胀的燃料,未 来五到十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不低于 5%,而且这种高通胀的趋势 难以扭转。 又逢价格闯关 已经开始有学者将此次通胀和 1988 年的通货膨胀相提并论。 1988 年,价格双轨制的弊端使得决策层痛下决心,实施物价闯关: 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 场调节;提高工资、适当增加补贴,以保证大多数职工实际生活水平 不降低,实现这两大目标的时间是 5 年左右。 但是在物资短缺和此前形成的改革即为涨价的思维定势下, 此次物价 闯关迅速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抢购,人们倾其所有疯狂抢购, 结果当年物价涨幅高达 18%,恶性通胀。 时任国家物价局局长的成致平至今刻骨铭心:“1 斤装茅台酒从每瓶 20 元蹿到 300 多元,汾酒从 8 元涨至 40 元,古井贡酒从 12 元涨至 70 元,中华烟从每包 1.8 元涨至十几元。” 尽管现在产能过剩,难以出现当年的物资短缺现象,但相同的是:都 面临物价改革的压力。1988 年时是普通商品物价闯关,现在则是面 临资源价格闯关,实现经济结构升级。 今年6月1日起,大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 0.23 元, 提价幅度为 24.9%, 由此揭开了各地天然气价格调整的 “序 幕”。 与此同时,北京、天津、上海等数十个城市召开听证会,纷纷上调了 自来水价格,涨幅从 0.2 元到 0.6 元不等。 10 月,国家发改委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准备将居民用电量划为三个档次,电价实行分档累进递增。第二档和 第三档用电量的电价涨幅为 0.05 元和 0.2 元。 尽管阶梯电价遭受舆论阻击,但据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陆磊计算,考 虑到资源税改革已拉开,资源价格将完全传导至下游,拉动水、电、 燃气等价格上升, 而水、 电、 燃气等价格每上涨 10%, 将分别拉动 CPI 上升 0.66 个百分点。 对此,央行承认,资源价格改革可能对物价上涨造成压力。在央行 10 月 27 日发布的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指出,未来物价上涨 的压力仍不容忽视,粮食价格上涨、收入分配及资源价格改革和国际 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将影响中国的物价。 但是资源价格改革不能停, 原因是资源价格改革已经成为中国调整经 济结构和再平衡的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央行行长周小川 11 月 5 日 在公开场合表示,再平衡包括提高工资、提高能源和资源价格。资源 价格改革也能够减少汇率升值压力,吴晓灵 19 日表示,“中国汇率 到底是低估还是不低估?首先要看可交易商品价格的情况, 目前中国 存在着严重要素价格的扭曲。如果把要素价格理顺了,未必人民币低 估。” 为了平衡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中国只能提高资源价格, 让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由此,中国的经济战役,由年初的保增 长与保(结构)升级的踯躅,转为年末的保升级与抑通胀之争。 钢丝难走 这是在一条钢丝上艰难行走。 但通胀问题这一极,向决策层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一些收入不 高的城镇家庭来说,如今每月新增的 500 元到 1000 元食品支出已经 接近能够承受的极限。 “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油它去、 粮要嫁”等新词,纷纷从民间涌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 10 月在接受美国 CNN 采访时,明确将“腐败” 及“通胀”列为威胁政权的两大因素。 在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上,此次官员和学者吸取了两年前的经验,不再 一味强调收紧货币政策,更多的强调“中西医结合”,在收紧货币的 同时, 辅之以市场秩序治理、 供求平衡、 预期引导和价格适度释放等。 加息被认为是最有杀伤力的政策手段, 10 月 20 日开始,央行上调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 0.25 个百分点,此番近三年来的首次加 息,被认为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转折。 利率就是货币的价格,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但加息这一政策工具对热 钱却也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反向助力推高通胀。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现逢美元又一次大泛滥印刷,中美 之间本来就有利差,加息后进一步扩大,必将对资金的进一步流入产 生影响。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陆单月新增外汇占款持续处于高 位,尽管由于欧债危机影响,5、6 月增速大幅放缓,但三季度随即 大幅反弹,9 月更是以 2895.6 亿元的规模创下年内新高。 辜胜阻分析,热钱进入国内可以获得三重收益,首先进入股市、房地 产等资产市场,获得资产升值收益;其次存入银行获得利差收益;第 三流出中国时获得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收益。 对于热钱,央行行长周小川在 11 月初表示要将热钱存放在“池子” 中。为了避免股市和楼市成为这个池子,11 月 19 日央行宣布,从 11 月 29 日开始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至 18%,这是十天 内央行第二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也是今年以来第六次调高存款准备 金率,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每 100 元居民存款中有 18 元冻结在银行无 法放贷出去形成货币供应。 吴晓灵对此解释说,此举不仅仅可以冻结 3500 亿元的资金,更重要 的是可以控制银行间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逼高市场利率,减低房地 产等资产泡沫程度,因而也是一个价格工具。 除此之外,迅速从供给方下功夫,11 月 20 日,国务院公布了 16 项 稳定物价的措施,包括价格补贴、取消收费,让生产和流通能力短期 不足的农产品或者蔬菜增加供给。 同时放大汇率波动的区间,通过可控的、渐进式的汇率升值化解国际 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但争议最大的是价格管制措施。病急之时,有形之手挥舞。11 月 17 日至 20 日,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从上到下纷纷实行价 格临时干预措施。 偏离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管制, 极易产生与囤积居奇相类似的扭曲结 果:政府管制的价格水平如果高于市场价,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 要减少,供给量就增加,于是出现供过于求的“缺口”。反过来,管 制价格低于市价,就出现供不应求,因为此时需求变大,供给变小。 而无论哪个缺口,受伤的总是种菜种粮的农民。
凤凰周刊: 凤凰周刊:仍未消逝的价格双轨制 Posted by 梦里狩猎, Filed under 收听敌台, views:884 views 梦里狩猎 2010 年第 34 期 吴婷
虽然物价在持续上涨, 但很多由财政拨款的单位人, 却能够在稳定低 虽然物价在持续上涨, 但很多由财政拨款的单位人, 廉的餐饮享受中, 过着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相隔的生活。 分化的价格双 廉的餐饮享受中, 过着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相隔的生活。 轨在诠释着两级分割的幸福指数。 轨在诠释着两级分割的幸福指数。 在通货膨胀过程中, 在通货膨胀过程中, 穷人所从事的 行业通常是价格上涨最晚, 持续时间最短、 幅度最小的。 而富裕的人、 行业通常是价格上涨最晚, 持续时间最短、 幅度最小的。 而富裕的人、 距离权利最近者所在行业的情形却截然相反。 距离权利最近者所在行业的情形却截然相反。 1 元钱能吃到什么?7、8 道热菜自选,有荤有素;4、5 种主食搭配, 粗精结合;另有餐后水果和酸奶。时下物价飞涨,可能很少有人相信 这是真的。然而,这正是国家某部委食堂的午餐标准。 享有如此福利的,并非只是行政机关。各大国企、事业单位,这些国 家财政拨款或经营着全民资产的部门, 几乎都配有设施良好的公共食 堂。 当社会民众在物价狂浪里颠簸起伏时, 上千万体制内人群却生活在一 个安静的小湾里。 那些吃食堂的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日三餐对于稳定军心而言,可谓头等大事。 于是,大陆的单位食堂成为国家机器运转后勤保障系统的重要一环, 各大单位也依据各自的实力, 竭力在吃饭这一问题上解决员工的后顾 之忧。 供职于某大型央企的小郭,基本上一日三餐都在单位食堂吃“免费 餐”。对于像他这样的单身汉而言,食堂为其吃饭解决了大问题。坐 落于该集团办公楼二楼的职工食堂,设施清洁一新,两排放满餐盘的 横桌分别置于食堂的两端。在食堂就餐,只需刷门禁卡,然后签上名 字, 就可以随意取食。 这种自助餐的形式为大多数单位食堂普遍采用。 这家央企午餐一般有两个凉菜、五个热菜、三种汤可供自选,此外还 有玉米、红薯等粗粮,米、面、饺子一应俱全。小郭介绍,食堂的菜 品每天更新,像排骨、鸡翅、牛蛙、牛羊肉都会供应。 该集团下属的一家子公司为其提供所有物业服务,其中包括员工食 堂。所以,在单位吃饭是不需要个人花一分钱的。“打卡的时候上面 显示的是十二块五,这可能是单位内部结算的价钱。”小郭猜测。 小郭坦言,并未感觉物价上涨对吃饭问题的影响,单位伙食标准似乎 也没有什么变化,“每天菜式不同,有时可能多几个喜欢吃的菜,有 时可能少一些,但看不出标准降低了。”负责员工食堂运营的何经理 介绍,现在是冬季,天气干燥,所以最近的蔬菜比肉食多了一些,但 并不是在降低标准。 不过,单位实力不同、级别相异,其食堂待遇也有明显的差别。 在某市国税局工作的小刘,对其单位食堂却不甚满意。单位午餐有 2 个荤菜、3、4 个素菜,并有 1、2 种主食选择。品种少,味道也一般。 这一顿饭的价钱是 12 元,其中 10 元由单位每月定时打到饭卡上,算 作福利的一部分,其余的 2 元则是单位直接补贴给食堂。 “地税的待 遇普遍比国税要好很多。”小刘表示。 食堂的差别与所在机关在资源分配体系中的地位息息相关。 据熟悉各大国家部委伙食的小郑介绍,那些国家部委的机关食堂,菜 式十分丰富,有的甚至有 20 多种菜可供选择,而餐费却是象征性的 1、2 元钱,“这种水平的饭菜,市场价格应该是 20 多元左右。” 小 郑认为。 某市的市政府食堂,也是让人流口水。两元钱一张饭票可以打到三菜 一汤,而且分量十足,荤素搭配。该政府部门职工小张一天三餐都在 食堂解决。不仅如此,他们三口之家基本从不开火做饭,他每天晚上 下班在食堂买 5 份饭带回家,一家三口的晚餐就可解决,还能留下一 份供太太第二天带饭去上班。谁来买单? 谁来买单? 北京某饮食有限公司,主要为国家机关后勤服务。该公司的左师傅介 绍,他们公司主要承包的是北京市区一级政府机关的食堂,以午餐为 例,一般都是 15 元每人每餐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他们为单位固 定人数准备饭菜,大概 4 菜一汤,或者 6 菜一汤。 然而,物价的上涨给该公司的运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公司每月跟机 关食堂结算一次,合同则是按年签订的。左师傅介绍,目前市场上价 格涨幅,肉类浮动不是很大,但是粮、油、米、面、蔬菜,涨幅都在 30%以上。 早在四个月以前,公司就跟各机关部门进行价格协商,但由于崇文、 宣武两区撤销合并,很多机关的一把手都还没定下来,这件事就被一 拖再拖。“怎么也得元旦吧,元旦之前把这件事处理了。现在的差价 就只能由公司来承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左师傅颇感无奈。 某国家级事业单位的老杨介绍,通胀目前还没有对食堂就餐造成影 响,食堂一直是有补贴的。食堂提供一天三顿饭,午餐和晚餐员工需 要各支付 2 元钱,按份计算,内容通常是两三个菜搭配主食,市场价 大概每份 8-10 元的标准。 他们单位的食堂属于单位后勤服务中心管理,聘人运作。单位补贴直 接补给食堂, 所以价格稳定、 便宜。 后勤服务中心有一定的盈利渠道, 但食堂是属于补贴性质的。 “这部分补贴是国家财政支付,在这方面 我们一般是参照政府部门的做法。”老杨表示。 根据 1991 年 7 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的《中央国家机关食堂 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食堂是实行内部核算的集体福利性机关后 勤服务单位。在财务管理上,机关食堂实行核定管理费收支,定额补 助,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内部核算办法。食堂为保证职工正常就餐 需要所提供的食品,以食品成本作为定价标准。 有关人士认为,政府预算中尽管没有关于食堂补助的明确规定和项 目,但这笔款项通常都在预算之内;而由于政府福利待遇一贯较为优 厚,因此,那一丁点伙食补助并不为体制内人所关注。 另一种形式的“特供” 另一种形式的“特供” 机关员工能够吃到价廉物优的饭菜,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财政补贴, 另一方面还在于机关食堂由于需求量大,容易作到成本控制。前述北 京某饮食公司的左师傅介绍,由于公司承包了十数家机关食堂,进货 一般到大型批发市场, 进货量大, 价格就能降下来了, 比起一般市场, 每样菜每斤大概能便宜三四毛钱,比起超市就便宜更多了。但是从食 品安全的角度考虑, 调料都需要去超市购买, 不允许到露天市场上买。 上述某央企食堂的何经理表示,虽然现在物价上涨很快,但现在并没 有向单位申请更多的补贴。 “我们的成本控制一直做得比较好,所以 以前的结余可以应付现在的物价水平, 比如说上个月我们可能有 1 万 块的结余,那么这 1 万块钱就可以补足这个月的差价。” 此外,她介绍,他们还会通过选择价钱低的菜规避物价上涨带来的影 响,“价钱低并不是说不好,比如说,韭菜和西兰花的价格没有涨, 反而比前一阵低了,还有牛蛙,现在 1 斤只要 8、9 块钱,这时候我 们就会选择这些菜品。” 不仅价格便宜,选材上乘才是机关食堂的更大特点。某国家部委历来 关注机关食堂的质量,部长助理还亲自到寿光定点采购企业考察,叮 咛嘱咐。在近期该机关服务中心有关人员和部门会议上,部长助理强 调要严把食堂食品原材料质量关,以确保部机关食堂、小卖部供应和 出售的食品绝对绿色安全。 据悉,负责该部委海鲜供应的,是河北海产品企业,有专门采购员到 当地捕鱼船上收购,以防止收购商使用防腐剂、保鲜剂;而其采购的 东北大豆油、大米、鲁花花生油都是天然、绿色、营养、安全和非转 基因产品;蔬菜则全部来自山东寿光欧亚特菜有限公司的“无农药残 毒放心菜”。 在社会大众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时,有财力的大机关、企业也都开 始实施“自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在其博客上惊爆,“机关为 保命,开始自建农场。”他提及,去年他去西部某省开会,晚间在某 机关食堂吃饭。陪同的领导对他说,他们机关食堂的饭菜可以放心食 用,都是绿色食品。原来,该机关在农村租了几十亩地,雇用农民种 植,完全不施用化肥和农药。 据悉,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开辟这种蔬菜和家禽自供基地的情况并不 鲜见。而这种放弃市场分工,实行生产供应消费一条龙的方法,实际 需要更高的财政经费支出。 物价: 物价:谁的脆弱 11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紧急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 要求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 , 对优抚对象、 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但是另一方面,对强势群体的各种餐饮补贴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使其 不至与社会市场价一起波动。 临时补贴,只是临时。如今,以食品价格为龙头的物价飙涨列车,使 得主要消费支出为食物的低收入者,陷入痛楚境地。而政府欲推行的 房产税、车船税,也对中产阶层产生实际支出压力。 低收入者如菜农、粮农,本可从物价疯涨中收获果实。因为房价、资 源价格上涨终会波及到最终消费品―食品上。 但是等他们所生产的产 品价格上涨时,通货膨胀就已经成熟,政府必然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干 预价格,于是,他们本来要得到的好处就流失了。 在通货膨胀过程中,越来越显现规律的是,穷人所从事的行业通常是 价格上涨最晚、持续时间最短、幅度最小的,而富人、距离权力最近 者所在行业的价格上涨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幅度也最大。 这样,一个确定无疑的趋势是:穷者相对愈穷,富者相对愈富。
赞助商链接
美国物价为什么比中国便宜 中国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物价却有赶超美国的迹象。...拿着世界上低水平的收入,承受着世界上高昂的物价,而且物价还在上涨,放在银 行...1104中国的物价为什么比美国还高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中国物价为何比美国...而中国是世界低福利的国家,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大部分都 要国民自己负担...美国的物价 怎么可能比中国低呢? 所以,去美国的时候,我还是带了一个大皮箱。我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到美 国后才发现,美国除人工服务(如理发等很贵,美国的劳动力...二十年后美国基本生活品的价格上扬不大, 相反倒是看中国的物价时觉得几乎什么都贵, 尤其在收入远远低于美国 但价格却赶超的背景下。 我的搭档小强春节时曾写过...(《国际金融报》) 2、美国的物价比中国低 初到美国,人们往往拿国内的低收入按汇率折成美元,然后看美国的物 价,感到美国的物价比中国高多了。住了一阵,才发现...咱不拿比 率说事,就说在中国月入八千,在美国也月入八千,拿物价做一个比较。 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麦当劳的一个套餐在5美元左右,小城市更是低至2-3美元。...go-vern-ment 价格高成本超过了劳动力低价格 中国物价为何比美国、泰国都高 在金融危机之后,地球上令人困惑的事越来越多。不仅普通百姓,连经济学也如此。 今年 2...美国物价为何比中国低 11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中国物价为何比美国还高 简要介绍资料的...若许年后,我辗转到了美国,站在食品店的冷藏柜前发呆。原来哈根达斯在这里卖得如 此便宜,三块多一大桶,买俩桶的话还有优惠。即使换算成人民币,它也称不上昂贵...中国人在美国生活 中美物价对比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今日推荐 67份文档 九妖笑话 2014年笑话大全之让你笑个够 儿童笑话大全爆笑 爆笑笑话精选68份文档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和中国物价对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