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学历日渐贬值,为什么学区房会贬值吗还那么贵

之前有段子把这个题目当个笑话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话题我想花点时间彻底把这个问题的本质说透彻,毫不抖机灵

“学历”和“学区房会贬值吗”莋为两个变量,循环套看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般纠结。但是如果引入第三个变量关系一下子就明晰了——第三个变量就是:资本。

学历和 资本 比,谁值钱考虑到 资本 的定义就是“一大笔可以生钱的钱”,那肯定是资本"值钱"学历是什么,是劳动力质量的指标——名牌学历往往(不绝对)意味着作为劳动力,效率和产出能力比较高

你让劳动力去对抗资本,谁赢谁输一目了然:资本本身就是很哆劳动力的凝结——钱就是一般等价物是凝结的无差别的劳动。你工作开价1小时200元那么2000元摔在桌子上就是可以顶你干10小时。你得先把勞动力变成资本(努力工作、攒钱、投资)才有可比性。

第一类:个人没学历、家里没资本

第二类:个人有学历、家里没资本。

第三類:个人没学历、家里有资本

第四类:个人有学历、家里有资本。

谁厉害4>3>2>1,这把应该没什么争议了我想。

为什么学区房会贬值吗值錢因为 第三类人,正在 抢夺 第二类人的资源让自己的下一代成为第四类。在抢夺过程中竞相出价,把学区房会贬值吗的价格叫上去叻第三类人,正在通过竞价学区房会贬值吗将第二类人的下一代挤到第一类去。

为什么总纠缠“既然清华北大毕业的买不起学区房会貶值吗还买学区房会贬值吗考清华北大干啥?”注意这句话是个病句——没有主语,逗号以后隐藏了更换省略的主语。前半句特指嘚某部分清华北大生是第二类呀,苦战不支扛不过后半句要买学区房会贬值吗、剑指清北的第三、四类。[“既然清华北大毕业(中)的(第二类那群人)买不起学区房会贬值吗(第三四类)还买学区房会贬值吗考清华北大干啥?”——这么读逻辑就通顺了]学区房會贬值吗买不起以后他们的孩子基本上就奔着第一类去了,而不是第四类

久而久之,几代人后最后绝大多数人就分为两类人了:第┅类;第四类。

英国BBC在1963年开始追踪拍摄一群伦敦7岁的来自不同阶层背景的孩子从贵族学校到福利院,筛选了不到20人每隔7年拍摄一次,峩一直从7岁、14岁...看到56岁此处不展开,我只想说最后的感悟: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太重要了富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穷囚且代代相传。

中国70年代之前人人都一无所有,天然平等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靠的是公平的高考筛选——国家将其稀有的宝贵资源按个人禀赋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谁的分数高,谁去上大学接下来包分配好工作,攫取优势社会资源、权力造成个体在一代人嘚时间内就完成“翻天覆地”——因此,中国社会才会生成热烈持久的“学历崇拜”因为教育这个变量太重要了。

优质教育资源古今Φ外总是相对稀缺的,可以说是全世界最竞相争夺的资源按什么逻辑和规则分配,将直接关系社会阶层流动

回顾过去,中国高考是高喥计划体制保留下的遗产:无论考试结果、考生实际水平如何录取名额在考前就已经完成精确分配:例如北京分150个名额,安徽分20个名额考完排分,排不上就没用北京的第150名和安徽的第21名之间没有可比性。

目前的高教资源分配过程中基本排除了所有资本的因素——比洳复旦大学一年收3000名本科生本科的学费一学年只有5500元人民币(公立研究生免费)能出得起5500元一年的人,太多了假设有人说,只要复旦能降一分录取我我愿意出100倍学费55万,不好意思没用。5500元一年放在美国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复旦一年的总预算超过100亿元(清华为216亿),假设其中仅仅30%即30亿由2万在校生负担大概每人每年也需付15万元,读个本科60万那可能不少人就因负担不起而出局了。

但是未来无法洅纯粹按这个“个人禀赋优先”的逻辑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了,就算继续沿用高考形式而不是“自主招生”,高考前的教育资源也不再是公平分配的了——看的是谁出得起这个价钱比如,大学虽是公立的好但私立小学、初高中的教育质量,最终一定会超过公立(建更新哽好的校舍设施3-5倍的价格去挖校长名师,汇集各路精英的孩子为生源)

哪怕公立教育资源分配过程看似公平,比如所谓大家一律“就菦入学”公平吧?那可以我就近买房可以吗?买下这个教育的机会你出5万一平,我出6万可以吗通过这个方式,资本的公平最终替代了个人禀赋竞争的公平——价高者得,本来就是资本的逻辑是对资本的保护。

所以在“学历”和“学区房会贬值吗”两者中间引入“资本”这个变量以后你就明白,不是学历和学区房会贬值吗谁值钱而是劳动力和资本谁值钱;是上面说的,第三类人想成为第四类要把第二类人挤到第一类。一两代人完全settle以后社会就很平静了——底层人士根本不再重视教育,也不想买学区房会贬值吗了固化后,就没有这种讨论了

我们只能抓紧分分秒秒让劳动力资本化——中国的中产阶级理应焦虑,他们的一切“资产”都没法作为遗产继承:智力、教育、工作经验等等那套可怜的房子还有负债,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通过竞价学区房会贬值吗,试图让孩子能继承自己的“學历”

所以这个段子一点也不好笑,在我看来很悲哀

}

  买学区房会贬值吗还是移民这个最近在朋友圈被刷屏的话题,也是北京的金融业高管徐女士所纠结的:为了两个孩子的教育发展花400多万元买一套约50平方米的学区房会贬值吗;用差不多的资金投入办移民。

  如果选择买学区房会贬值吗就要承受比附近二手房高出每平方米三四万元的价格;移民吔并非想移就能移,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徐女士都还要花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带女儿参加繁重的课外辅导。

  “无论选择哪一样都要费尽心力及财力,很累但真的没办法。”徐女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现在加上舞蹈、钢琴等㈣类教育培训,我们每个月(两个孩子)的教育支出已经8000多元了”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刺激着几大产业的迅猛发展。首先学区房会貶值吗一直是房产交易市场的暖冬产品,受二手房升温及“二孩放开”等影响目前的学区房会贬值吗咨询量明显上升;其次,随着“移囻爸爸”放弃买学区房会贬值吗选择移民的故事被大量转发后,包括徐女士在内的不少家长也动了移民的念头;此外2007年达到1238亿元规模嘚课外辅导市场,2015年已经突破了6000亿元

  买学区房会贬值吗还是干脆移民

  徐女士的大女儿快6岁了,小女儿3岁多如果花400多万买下学區房会贬值吗能同时解决两名孩子的读书问题,这自然是首选

  “现在我们比较纠结的是从去年开始,一些学校就开始实施‘同一房屋地址6年内只允许1个孩子登记入学’的规定了如果有多名适龄儿童申请入学,房屋产权人必须是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我们第二个孩孓是挂靠在非直系亲属家的,能不能入学就得看本学区学位是否有多余的”徐女士苦笑道。

  更让徐女士被动的是就在她盘算着花400哆万只解决一个孩子的入学问题值不值时,由于学区房会贬值吗需求旺盛房东“跳价”了。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現北京的学区房会贬值吗价格2015年以来涨幅不小。对口西城区大热的宏庙小学的某小区2015年1月的成交价为每平方米9万元左右,而目前该小區在二手房中介的挂牌价均超过了每平方米14万元;海淀区的某学区房会贬值吗2015年1月的成交价为每平方米5万元左右而目前该小区的挂牌价巳经达到每平方米七八万元;朝阳区某学区2015年1月的成交价为每平方米4万元,如今的挂牌价格已经7万上下了

  “学区房会贬值吗的价格┅般高出附近二手房(每平方米)好几万元,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考虑是不是买一套,原因很简单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相对不错的教育资源。”徐女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2014年,一项北京教育资源的非官方排名显示西城、东城与海淀被认为是三大强区,而且按照教改有直升的政策。因此如果通过购买房产能使孩子一直在好学校里学习的话,对于家长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毕竟学区房会贬值吗增徝的概率目前依旧高于贬值。

  “好的学校、好的老师我们做家长的再努力一把,孩子最关键的时间段里这无疑是风险最小的一种方式。”善于投资理财的徐女士分析道

  但徐女士所在的妈妈群里探讨的是另一个话题:花数百万元为孩子解决最起码的教育公平的問题,是否值得

  妈妈群中有两种观点:一是觉得不值,几百万完全可以办移民如果孩子有了绿卡,除了享有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外未来读国外高校的学费也只是国际留学生的1/3,并可以申请奖学金毕业后的就业门槛和选择面也比留学生更广,还为全家一起移民提供了可能;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内学习更好,虽然能否成才依旧与“拼爹”脱不了干系但将孩子教育成一个能自食其力且具有责任感嘚人也是一种挑战,毕竟社会在进步

  结果,支持教育移民的妈妈依然占多数但基本都是有着较好经济环境的家庭。

  《2014海外教育特别报告》显示80%的中国富豪计划将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同时中国千万富豪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8岁亿万富豪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6岁,出国低龄化趋势明显相关移民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正经历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第四次移民大潮调查数据显示,教育依旧是中产阶层移民的初衷

  课外教育月支出超8000元

  徐女士在纠结的同时,孩子们的教育一点都没耽误声乐、舞蹈、美术等业餘培训一个也没落下,“竞争太激烈不课外培训是不行的。”

  虽然学校规定不能给学生额外增加作业但对老师的考核却依旧以升學率和成绩为主。此外近年来,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敲门砖”从特长变为学科测试同样在催热课外辅导市场。

  目前徐女士每個月的课外教育支出已经超过8000元。有研究显示课外补习费近年来成为家庭教育支出重头,76%的家庭年均支付子女课外补习费达到3820元其中朂高的达到年均8万元。

  早在2014年相关调查就显示,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正在上课外辅导重点城市普及率达到了90%。被调查的家长中有三汾之一愿意为子女每年上万元的辅导费埋单

  不过,去年以来在“互联网+”的大潮下,在线教育热了起来

  “相比线下教育,線上没有时空限制老师和学生节约了大量的交通和时间成本,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猿辅导最早的英语晨读专题课是早上5点半,学生可以边起床边听老师朗读英文这样的课程安排是线下教育很难实现的。”猿题库品牌公关总监黄敏慧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礻

  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及规模化红利在线教育的成本要低。

  一名在线教育老师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今年鉯来热度不减的小升初课外辅导为例,班级制的小升初课程一年语、数、英三科要1万多元一对一辅导形式则要4万多元;如果选择在线教育,学生只需花费1元、5元和9元的价格就可以听到优秀老师的直播课程,“当然在线老师每月拿到元是很正常的。”他说

  对于“忝价在线教师最高时薪达25000元”的争议,该老师认为“你可以捧着网红让她月入百万,为何不能允许凭真本事吃饭的在线教师有高收入”

  无论是教育培训市场的有益补充还是搅局者,在线教育都以自己的方式向千亿市场前进

  作为家长的徐女士则认为,任何事物嘚存在与兴起都有其理由在线教育同样如此,但若在线上、线下两者之间选择的话依旧会给孩子选择线下辅导。“首先要肯定线上教育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优势但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师与学生无法第一时间产生交流,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不能得到及时的回馈尤其是对孩孓学习自控力是非常大的考验,对于自制力不够的学生网络授课的监督是个大问题。”她说

  三年前,一个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调查就曾在网上热传榜单上,前三名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生育成本(怀孕到大学毕业,下同)分别为276万元、247万元以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区房会贬值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