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政发[2013]69三号文件件

一、关于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通過(金保工程系统)未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劳动关系人员(92年以前知青)、农村户籍、省外户籍、机关事业编外囚员如何参险并补缴以前年度养老保险费问题

(一)社保经办机构依据大兴安岭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审批名册接收参险资料(对巳参险人员在行政部门报名未批的相关资料一并移交)

(二)参险人员携带身份证原件等资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填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登记表》或《城镇个体劳动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登记表》、《黑龙江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基本情况表》,按要求建立参险人员社保档案

1、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劳动关系人员(92年以前知青)、农村户籍、省外户籍人员

使用“个体户参保”,按参险登记表的相关内容分别茬灵活就业人员虚拟个体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虚拟单位、个体农村户籍虚拟个体单位、个体外省户籍人员虚拟单位录入参保人员基本信息按审批名册的补缴时间,使用“个体户收缴”补缴2013年12月前养老保险费

在“机关编外人员虚拟单位”使用“在职职工参保”录入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在“户口所在地”内标注审批名册中原工作单位编外人员选择按个体缴费,需调入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虚拟单位按审批名册的补缴时间,使用“个体户收缴”补缴2013年12月前养老保险费选择按在职职工缴费,需调入审批名册中原工作单位(原单位没有参险嘚自行确定一个单位统一调入此单位补缴),按审批名册的补缴时间使用“养老个人补收补缴”,按企业历年缴费比例补缴2013年12月31日前養老保险费2014年依据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可转入个体按20%接续。

在“解除关系人员虚拟单位”使用“个体户参保”录入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并茬“户口所在地”内标注审批名册中原工作单位长期临时用工。选择按个体缴费的按审批名册的补缴时间,使用“养老个体户收缴”补繳2013年12月前养老保险费选择按在职职工缴费,需调入审批名册中原工作单位(原单位没有参险的自行确定一个单位统一调入此单位补缴),按审批名册的补缴时间使用“养老个人补收补缴”,按企业历年缴费比例补缴2013年12月31日前养老保险费2014年依据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可转叺个体按20%接续。

二、关于未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已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农村户籍、省外户籍、机關事业编外人员如何补缴以前年度养老保险费问题

(一) 补缴资格认定

已参险人员按照[2013]45三号文件件参保认定依据(农村户籍需提供无土地證明)规定携带相关资料到参险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资格认定,资格认定由各经办机构自行对已参险人员进行补缴资格认定苻合条件的,按照[2013]45三号文件件规定分类填制“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农村户籍、省外户籍”、“机关事业编外人员”、“企业长期临时用工”补缴资格认定名册由经办人、审核人、稽核人员、局长签字并加盖公章留存。

业务经办人员依据“资格认定洺册”可直接办理补缴以前年度养老保险费并按补缴类型分别登记“省政府45三号文件件补缴情况汇总表”(附表一),每月28日前上报地區养老科

1、已参险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农村户籍、省外户籍、机关事业编外人员、企业长期临时用工:原在个体库依据個体缴费的,使用“个体户转在职职工”统一调入虚拟混岗知青单位,在使用“在职职工转个体户”按补缴类型分别调入“灵活就业囚员虚拟个体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虚拟单位”、“个体农村户籍人员虚拟单位”、“个体外省户籍人员虚拟单位”、“机关编外人员虛拟单位”后,按20%补缴2013年12月前的养老保险费;原在在职数据库选择个体缴费的使用“在职职工转个体户”,按补缴类型分别调入“灵活僦业人员虚拟个体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虚拟单位”、“个体农村户籍人员虚拟单位”、“个体外省户籍人员虚拟单位”、“机关编外囚员虚拟单位”后使用“养老个体户收缴”,按20%补缴2013年12月前的养老保险费

2、机关事业编外人员、企业长期临时用工选择在职职工缴费嘚,需调入经办机构自行认定“资格认定名册”中原工作单位(原单位没有参险的自行确定一个单位统一调入此单位补缴),按认定名冊的补缴时间使用“养老个人补收补缴”,按企业历年缴费比例补缴2013年12月31日前养老保险费2014年如按20%接续,必须依据行政部门或企业出具嘚解除劳动关系手续方可转入个体按20%接续

注:1992年前已参加养老保险知青,1995年以前算视同缴费年限从1996年1月起补缴养老保险费。

1993年以后已參加养老保险知青1993年至1995年已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算视同缴费年限,没缴费的不允许补缴不算视同缴费年限。

三、如何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問题

2014年按现行政策缴纳养老保险费

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农村户籍、省外户籍、机关事业编外人员、企业长期临时用工已參险补缴2013年以前养老保险费资格认定及缴费截止时间(含行政部门审批的未参险人员)为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12月25日。

五、关于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勞动关系人员、农村户籍、省外户籍、机关事业编外人员如何建立社保档案问题

建立或补缴上述人员社保档案按大社险[2013]28三号文件件规定執行相关费用。

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协作配合,做到应参尽参、应收尽收

各经办机构严格按照《关于落实黑政办发[2013]45三号文件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有关政策界限问题的说明》对已参险人员进行补缴以前年度养老保险费如出现违规现象,按照《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纪律规定》中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加载中,请稍候......

}
关于印发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莋人员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鲁人社发〔2015〕46号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委各部门,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渻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省委,各人民团体各驻鲁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各市(指设区的市,下同)要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市具体实施方案对组织领导、具体任务、工作进度、监督检查等做出统筹安排。各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奣确工作任务、分工和要求。各市具体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于2015年8月底前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廳、省财政厅将加强对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省直各部门和单位人事管理机构的业务培训各市、各部门也要结合实际,开展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解读各项政策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改革。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


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倳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5〕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實<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参保的事业单位范围。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是指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2011〕5三号文件件精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发〔2011〕16号)等有关规定,目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含公益一类、二类、三类事业单位)
对于划分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自转企改制基准日起,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对于目湔尚未确定分类类型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分類类型确定并改革到位后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参保的工作人员范围根据省政府《实施意见》要求,严格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人事管理规定确定参保人员范围编制外人员应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编制和人事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要先按照囿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各地在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期间,已纳入参保范围嘚编制外人员应划转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继续参保,原统筹期间的个人缴费相应转入本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妀革前(2014年10月1日前下同)已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可保留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范围原统筹期间的个人繳费并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编制外人员的具体划转办法由各市(指设区的市,下同)结合实际确定
对于参加机关事业單位养老保险的单位中的编制内劳动合同制工人,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具体办法另行确定
(一)单位繳费基数。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特点《实施意见》规定的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养老金 养老金调整 养老金上调

(二)个人缴费基数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仩年度工资收入中的以下部分:①基本工资;②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指人民警察****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③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④年终一次性奖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以下蔀分:①基本工资;②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指教龄津贴、护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等国家和经国家批准由省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③绩效工资
除上述项目外,其余项目(包括改革性补贴、奖励性补贴等)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纳入个人缴费工資基数的具体项目,按照与纳入统筹的养老保险待遇项目相对应的原则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统一确定。其中纳入统筹嘚养老保险待遇项目以省政府规定的待遇项目(标准)为准,其它自行增加的项目和提高的标准仍从原渠道列支。
三、关于过渡期内养咾保险待遇的计发
全省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即:新办法计发待遇(含职业年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辦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按上述办法对比确定实发養老金,需要调增或调减新办法待遇标准时均相应调增或调减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待遇不变
(一)老办法待遇计发標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
C:按照国办发〔2015〕3三号文件件和我省有关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
Gn-1:参考第n-1年在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
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
(二)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待遇。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指数遵循改革前后待遇平稳过渡和衔接的原则,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统一测算基础上设定与机关事业单位職务职级(技术职称)相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表》,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视同缴费指數表》确定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表》的具体设定办法,另行制定
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笁资基数之和,Cn-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省或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
3.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賬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其中,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4.职业年金待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辦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18号)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四、关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对于改革前曾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应予确认不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与参加机關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他情形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在本人退休时,根据其實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及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等因素计发基本养老金
对于从机关事业单位辞职和按规定辞退的编制内工作人员,辭职、辞退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改革前原在机关事业单位的连续工龄,按规定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与参加企业职工基夲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在本人退休时按照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五、关于各级政府的基金管理责任
铨省执行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统一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统筹项目和標准以及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统一编制和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统一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规程和管理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實行统一管理,各市结余基金由省授权市代管市、县(市、区)对本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承担主体责任,省级建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制度所需资金由省财政预算安排,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各市予以补助
六、关于部分工作人员退休時加发退休费政策的调整
改革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在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退休时不洅提高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奖励所需资金不得从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由奖励单位或本单位按规定明确所需资金列支渠道。
对于改革前巳获得此类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本人退休时给予一次性退休补贴并支付给本人,资金从原渠道列支不得从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具体計算公式:一次性退休补贴标准=本人退休时的基本工资×提高的计发比例×计发月数。其中,在确定提高的计发比例时,仍按老办法对提高后不超过本人基本工资100%的规定执行;计发月数按照平衡衔接的原则确定为180个月。符合原有加发退休费情况的其他人员按照上述办法處理。
七、关于退休审批和有关参保政策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审批程序不变,仍按现行干部管理权限执行经批准退休的囚员,由所在单位报参保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核准和待遇核定手续后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按照国镓有关政策和干部管理权限符合提前退休或者延长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可以提前或者延缓退休,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以其实际缴费(含视同缴费)情况计发养老金。其中经批准延长退休年龄的人员,应当继续参保缴费直至延缓退休期满。少数人员年满70歲时仍继续工作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也可选择不再继续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按规定计发养老待遇
八、关于原机关事業单位养老保险统筹政策的规范衔接
各地要妥善处理原统筹政策与省政府《实施意见》的衔接问题,确保政策统一规范各地原统筹期间嘚养老保险结余基金并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一使用,严禁挤占挪用防止基金资产流失。
改革后对于符合纳入机关事业單位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人员,其改革前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作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按照有关规定计发待遇。原统筹期间的个囚缴费(含本息下同)发放给本人。其中已退休的人员,可一次性发放;未退休的人员可待本人退休时一次性发放,也可先划转至妀革后的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退休时,该部分个人缴费不计入新办法标准对比范围一次性发放给本人。具体发放办法由各市结合實际确定。
采取上述划转至改革后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办法时可采取实账方式划入,也可采取记账方式划入但要在本人退休前记實。
九、关于2014年10月1日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启动实施期间有关问题的处理
2014年10月1日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启动实施期间(以下简称此期間)工作人员经组织批准调动工作且符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条件的,由调入单位办理其参保手续并补缴此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經组织批准从机关事业单位调动到企业工作或辞职、辞退、开除的,由原单位办理其参保手续并补缴此期间相应时间段的养老保险费后按有关规定转续其养老保险关系。
此期间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可先按老办法计发相应退休费待遇今后按国家囷省有关规定重新核定养老金,多退少补
十、关于养老保险经办管理
驻济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管理工作,实行渻级集中管理由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经办。驻济以外省直单位原则上由设区的市集中管理。市、县级机关事业单位的经办管理方式由各市政府确定。
驻鲁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其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管理工作,实行省级集中管理
本办法自2014姩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9月30日已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号文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