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昕铜张bo只全集bololi 百度云云

有色协会:要严控铜的新增产能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23:04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4月7日,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理事会三届六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铜行业的形势平稳,但产能增量势头较盛,要严防铜产能过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贾明星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就当前铜行业以及铜市的情况谈了自己的看法。
贾明星表示,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有色金属行业中的第一大金属品种。因为铜的价值较高,所以在有色金属品种里面,铜对市场的引导是为首的,在价格周期方面的变化是最明显的。他说,目前铜价在36000元/吨左右,从2002年开始,一波大的行情起来,很多国外的机构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铜的需求非常大。所以,这一波消费价格的支撑点就是中国对铜消费的增量在支撑国际铜价。当时的铜价在2万元/吨,马上要上3万元/吨。后来,铜价起来以后,最高的一波行情到来,铜价到了8万元/吨。从现在的价格来看,比起铜价最高的时候,这一轮行情铜价下滑了很多。所以,目前的铜价不能说是低位,更不是高位。
贾明星认为,目前的铜价在比较适中的区间内。但是对中国的铜冶炼企业而言,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铜加工费的问题。因为2015年的时候铜价比较低,铜价是从高往低走的,所以铜加工费比西方国家要高,这个是目前对铜冶炼企业制约比较大的因素。他表示,铜冶炼企业要加强自律,不能像过去的恶性竞争一样,一味把价格压低。
贾明星还对记者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铝的需求增量很大,对铜的需求也一样。中国是缺铜的,中国进口的铜,大部分都用掉了。所以,目前铜还不过剩,因为中国的铜需求增量很大。他表示,当前,中国的铜企业相比较而言,比铝企业要好过一点,有些企业有盈利。但是,铜企业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即新增产能。他强调,一定要限制铜的新增产能。他表示,如果还像过去一样,一看有利可图,就不断形成新增产能,最后就会跟铝一样,产生过剩。所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铜冶炼行业明确提出,要控制新增产能,同时也要提高冶炼加工的水平,提高技术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以及铜的应用。
中国有色金属报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0.8%
0.60% 0.8%
0.60% 1.5%
0.64% 1.6%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2%
0.60% 1.2%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4.09%(06-01)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苏州博物馆(苏州市博物馆)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苏州市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苏州市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11月,获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中国博物馆里评第一,那一定没有苏州博物馆什么事儿。但是如果要评哪家的博物馆文创周边做的最文艺范儿,苏州博物馆那就甩开其他博物馆一大截……除了著名的秘色瓷曲奇饼干,就连博物馆园子里的紫藤种子也能卖得人心生向往,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
苏州博物馆建筑特色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
苏州博物馆
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就屋面
苏州博物馆
而言,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苏州博物馆展厅分布
博物馆在形式上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
苏州博物馆
;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忠王府将恢复成原貌。由于忠王府难以在现有的结构下提供合适的展览空间,它将被用作展示其丰富建筑遗产的橱窗以及那些通常无需高档展示空间的艺术品,诸如家具和雕塑等。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
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都安排在
苏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厅只有一层,该馆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书画”这4个常设展厅:其中“吴地遗珍”系列包括晨光熹微、争伯春秋、锦绣江南、都会流韵四个主题展室;“吴塔国宝”系列包括瑞光寺塔佛教文物和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吴中风雅”系列包括书斋长物、陶冶之珍、攻玉巧技、雕镂神功、文房雅事、闲情偶寄、墨戏草堂(即宋画斋,室外)、锦绣浮生展厅;“书画”尤以吴派及吴派源流诸子、四王吴恽及其源流诸子、扬州画派诸子等作品居多。
特展厅、现代艺术展厅
现代艺术展厅位于东路的首层,特展厅位于负一楼,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
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现代艺术品展览,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除了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和苏州工艺美术品展区外,还将布置特色家具展区,以强调苏州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传统。在人流路线的终点处,也就是在它的花园庭园处,安排一个宋代书斋的复制品,主要展示当年的工艺品和家具。字画展区设在自然采光的八角型大厅的二楼,高高的墙面为展示字画长卷提供了背景上的便利。现代美术作品设在博物馆花园东边的一个特别展区里,展区由1.35米的模块组合而成。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两塔瑰宝[宋]五节石函:顶部边长22.5厘米,底部边长27厘米,通高44.1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石函平面方形,下广上狭,分五节叠落而成,无雕刻,内原置铁函。
[宋]铜如来佛像:高16厘米。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佛像皆螺发肉髻,但在雕刻处理上各不相同。肩圆臂瘦削,胸肌结实,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台上。相传释迦穆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怔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姿势,因此佛教通常以全跏坐为如来坐,身后皆有显示光明的火焰纹背光。
[五代]铜质大金涂塔:通高36.8厘米,塔座15厘米。塔为四方形,可拆卸,整个塔大致可分五部分,从上到下分别为:塔刹、蕉叶形插角、塔身、铜盖及带有四面十六个罗汉像的须弥座,整个塔身雕刻系印度风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叶形插角外侧共刻故事三十二则,内侧分立四大天王像。塔刹占全塔比例约三分之一,刹座为莲形覆钵,刹身有相轮五重。
[宋]铜佛坐像:高19.2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螺髻,双耳垂肩,身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于圆形蒲团座上,背而出一环纽,未见背光。
[宋]铜十一面观音:高23.5厘米。两尊十一面观音像大体相同。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
[宋]铜地藏佛像:通高21厘米。地藏菩萨像发现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其貌似沉寂端庄,阔额长耳,身披袈裟,衣纹流畅,半跏坐于长方形座上,左足下踏着莲花台。右手持一宝珠,左手置于膝上。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底径9.3厘米,通高13.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这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被认为是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
[宋]浮雕佛像石函:长46厘米,宽26.5厘米,高2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二层发现。系有六块裁好的砚石板榫合而成,平面长方形,盝顶,函身每面浮雕佛像五尊,底部四周刻如意云纹花边,函盖内面涂成漆地。石函内原置鎏金镂花包边楠木经箱。
[宋]针刺佛像铜镜:直径16.2厘米。针刺佛像,有“曹庶昇舍入塔”六字。
[宋]楠木经箱:束腰长37.8厘米,宽19.2厘米,高21厘米,楠木制作。箱底垫有丝织物,外涂器,各部边缘和接缝处都镶包银质鎏金花边。这只经箱大体完整,箱上记载制作艺人姓氏更属可贵。1956年于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发现,现藏苏州博物馆。
[宋]嵌螺甸经箱:长34.8厘米,宽13.7厘米,高12.7厘米。经箱分盖、身、台三部分。盖为盝顶长方形套盖,盖面图案在散花中聚成三朵团花,中间镶半圆形水晶,并点缀五彩宝石。四周斜坡和边沿嵌有瑞花、菱形环带花纹间以蝴蝶和飞鸟状钿片。箱身壁面四周嵌缠枝形石榴、牡丹等花卉,寓意“子孙满堂”。台座采用须弥座形式,设16个凹形台门,中有堆漆描金瑞草,金碧辉煌。
[宋]盛真珠舍利宝幢内木函:宽42.5厘米 ,高123厘米。1978年发现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真珠舍利宝幢就安置在这只内木函之中。内木函用银杏木制成,为五节正方形套叠式。在它内壁书有“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记”字样,外壁画有彩绘四天王像,为罕见的宋画精品。四天王像比例均匀,面部表情夸张,画中还处处可见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遗风,笔墨浑厚雄健,用柳叶描法,线条生动流畅。
:通高122.6厘米。日,三个顽童登上岌岌可危的瑞光古塔掏鸟蛋时,在宝塔的第三层意外发现了一个封存已久的宝藏,宝幢即是其中之一。宝幢置于黑色外木函内,木函的正面立墙上有两排白漆楷书:“瑞光院第三层塔内真珠舍利宝幢”。宝幢的主体用楠木构成,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
书画[明]王宠《春山图》:内纵100.8厘米,横30.5厘米;外纵240厘米,横57厘米。此幅《春山图》是其一幅极其少见的绘画作品,在其图左上角题诗一首:“媚眼风光恰似春,白沙黄荻水粼粼。轩窗遍启抛书坐,猿鹤襟期土木人。”
[明]刘钰《烟水微茫图》:内纵138.9厘米,横44厘米;外纵250厘米,横73厘米。在此图的右上方有刘珏五言诗一首,最上方为徐有贞行草五言题诗和跋文。根据徐有贞跋可知,此画作成化二年夏至后的一天,刘珏与徐有贞乘船至相城沈周家,在沈周家中作画、题文和跋文,为后人传达了吴门文人雅土的生活情景,特别是“江南不可思,动予情依依”的艺术情怀。
[明]蓝瑛《仿大痴山轴》:内纵331.5厘米,横100.5厘米;外纵440厘米,横137厘米。
[明]米万钟《红杏双燕图轴》:内纵156厘米,横53.9厘米;外纵255厘米,横65厘米。此轴画虬枝红杏,勾勒圈点,是当时作风。下一湖石,瘦皱玲珑,画法古怪,形似荆、关,而神似范宽。石后几丛芍药,元人画法,颇得逸韵。图中双燕相互顾盼,黑燕以红杏为衬景,白燕以拳石为烘托,别具新意。
[清]任薰《茹叶蜻蜓图》:内纵152.2厘米,横54.4厘米;外纵270厘米,横85厘米。
[明]陈淳《牡丹湖石图轴》:内纵181厘米,横95.2厘米;外纵290厘米,横118厘米。
[明]唐寅《灌木丛篠图轴》:内纵109.4厘米,横58.9厘米;外纵250厘米,横89厘米。
[明]夏昶《墨竹图轴》:内纵48.3厘米,横25.8厘米;外纵215厘米,横57厘米。此图两丛墨竹左出,一丛茂密,有沉甸甸下压之动态;另一丛为新篁,疏朗飘逸,十分传神。款署“仲昭”,钤“太常寺卿图书”印。
[明]沈贞吉《秋林观瀑图轴》:内纵143厘米,横61厘米;外纵270厘米,横90厘米。沈贞吉画法杜琼,其画传世极少。
陶瓷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盘明:宣德时期。高5厘米,口径29.9厘米,底径20.3厘米。胎质细腻,器形规整。侈口,浅弧腹,圈足,砂底。青花色泽纯蓝,无黑色锈斑,为国产含锰较高的钴土矿青料烧造。盘内壁绘青花折枝仙桃、荔枝、樱桃和柿子,中心纹饰为干叶榴花。外壁口沿处有青花匾额式款“大明宣德年制”,腹部四周为折枝番莲四组。底足露胎处火石红色明显。
洒蓝釉反口石榴尊(清):雍正年间。高18.2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6.8厘米,最大腹径15.6厘米。胎质坚致细白。石榴形,五瓣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通体采用钴彩料为着色剂,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蓝色水滴,故称“洒蓝”,又名“雪花蓝”、 “青金蓝”。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行篆书款。
青花釉里红桃子天球大瓶(清):口微撇,长颈,假圈足,腹部丰满浑圆,似天体中的星球,故名“天球瓶”。整器比例合度,假圈足处理光滑。器身以青花绘桃树、桃叶,勾勒花、桃,釉里红作花蕊、花瓣之色,并绘大小寿桃九只。釉里红的烧造技术高超,釉厚处呈微黄绿色,显出了寿桃的成熟感。
洒蓝釉反口石榴尊(清):胎质坚致细白,石榴形,五瓣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通体采用钴彩料为着色剂,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蓝色的水滴,故称“洒蓝”,又名“雪花蓝”、“青金蓝”。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康熙款斗彩海水龙盆:清康熙年间。高4cm,口径21.3cm,底径12.5。敞口,浅弧腹,大平底,矮圈足。胎体坚致细白,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整器以海水云龙纹装饰,器外壁用釉下青花绘云纹,釉上抹红绘龙,并用黑彩点睛。器内壁绘五爪龙穿行于云海之间,龙姿威猛,龙嘴微张,犄角后掠。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清]陈鸣远款紫砂方斗杯:高5.4厘米,长11.9厘米,宽10.4厘米。此杯为酒器,形如方斗,器形规整。敞口,斜腹,平底。整器呈栗壳色,内壁光素,外口沿及下沿各饰连续回纹一周,左壁凸塑衔环铺首,右壁塑羊兽弧形把,并连有活环,正面阴刻行楷“斗有酒藏之久为君子有”十字诗句及划刻楷书“庚子维夏存朴堂主人属”和“作鸣远”等十三字,旁有阳文篆体圆形“陈”,方形“鸣远”二方印戳,背面凸塑螭龙一条。
[清]紫砂干果洗:高3.7厘米,长9.9厘米,宽8.3厘米。乾果杯实为象生器,是用含有白色细砂的棕色泥塑半爿栗壳型杯,下在浅棕色的板栗蒂疤处,用黄泥塑胡桃一只,旁附白色泥作的西瓜子一粒;在杯底胡桃,瓜子的左上方,有用棕色泥塑的乌菱一只及白色泥作的花生果一颗,右上方有用深紫泥塑的荔枝及白泥塑的白果各一粒,作杯的支衬足及把柄。
明,德化窑白瓷凸花高足簋:高9.7cm,口径14cm,底径10.9cm。簋式炉造型,敞口,平口沿,短束颈,扁鼓腹,胫部折收,外撇圈足,平底。足端露胎,胎质润白如玉。内外施白釉,釉质肥厚滋润如凝脂,近似象牙白。颈部饰凸花一周,颈腹部饰双瑞兽耳,圈足外侧饰回纹二周。
青花海水白龙盘:明宣德年间。青花瓷是釉下彩瓷器,它的蓝色花纹是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1270度高温下一次烧成。青花瓷从唐代开始烧制,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这件青花瓷盘中心有一条暗花五趾白龙,外壁上有两条小龙做追逐戏耍的姿态。这件瓷盘就是明代宣德时期典型的官窑器代表作之一。
清顺治款青花天女散花碗:清顺治年间。高7.2cm,口径12.9cm,底径6cm。器形规整,撇口,深腹,腹微收,圈足。器足高深,足边修正圆滑齐整。胎体细腻,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色泽淡雅,呈色稳定。整器构图严谨,以线条纤细的淡描技法来装饰器物的内外壁。器内壁中心青花双圈内绘婴戏图。器外壁绘有两组带有浓厚唐朝风韵的天女散花纹饰,底书“大清顺治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黄地绿龙盘(明):高3.9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12.9厘米。胎质细腻坚致,胎体厚薄均匀。口微敛,浅弧腹,矮圈足,底微塌。盘外壁黄釉地上绘有绿彩龙和云纹。圈足釉底青花双圈内有“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明甜白刻花葡萄花果纹菱花口盘:明永乐宣德年间。高2.6cm,口径20.1cm,底径11.7cm。盘为菱花式折沿口,浅腹、浅圈足,细砂平底,釉白肥厚而洁净,以划花的手法装饰菱花口盘,折沿为一圈十六组灵芝纹,内辟由荔枝、牡丹、枇杷、茶花、石榴、芙蓉、桃、菊花等组成花果纹组成,盘中心为一组缠枝葡萄,盘外壁由四组灵芝,四组梅花相间构成。整个器型如盛开的莲花,无款。
明万历款青花海水云龙把杯:明万历年间。高8.8cm,口径10.1cm,底径4.6cm。官窑,足形为平底高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紫,纹饰中杯外壁为两条云龙,其中一条为仰首向前追赶,另一条为回首嬉耍,在天空中穿云追逐,腹部为海水山石,杯把由十五朵云构成,在白色杯中心有双蓝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
明万历款五彩鱼藻小碗:小折沿口,腹较深,浅圈足。釉面细润,呈乳白色,青花色调蓝中泛紫。器内壁饰有五多青花云,中心青花双圈内绘正面云龙。外壁纹饰有青花鱼八条和水藻四条组成,并在釉面上用绿、黑、抹红加接青花水藻,在鱼上部空间用黄、绿、黑、抹红等彩绘小花九朵,好似鱼在水藻中惬意潜游。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居仁堂粉彩梅鹊花碗:民国时期。这对瓷碗是袁世凯的第十三个女儿袁经祯捐赠的,器物胎质精白如雪,彩质纯净,碗壁内外画有粉彩梅鹊图。图案绘工精细,特别是白梅、红梅、绿叶均以渲染表现出浓淡明暗的层次,极富立体感。同雍乾官窑粉彩瓷器毫不逊色。圈足内有“居仁堂制”四字楷书款,真正的洪宪瓷器非常少见,因而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器物更显弥足珍贵。
青花人物笔海:这件是清康熙时期的青花人物笔海。笔海即体积比较大的笔筒。此物件绘图精美,青色鲜亮,浓淡适宜。这件器物的有着康熙朝时期青花的主要特点--青分五色。
彭年款紫砂笔筒(清 ):高8.2cm,长8cm,宽6.1cm。树根形笔筒。紫红色砂泥。器身刻有&轻烟佳月夕阳微雪 乙末夏日 少云制&。器底篆书&彭年&阳文款。
抹红海水飞兽纹高足杯(明):万历年间。高8.9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4.8厘米。平底高圈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微泛紫。杯外壁红彩绘海水,间以青花苍龙、麒麟、海马、飞象、狮子、瑞鹿、鸾雀和鲤鱼等,杯把为红彩海水山石。白色杯心为青花双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铜器回纹伯子觚:商代时期。高26cm,口径14.5cm。喇叭口,高圈足,有八乳钉,饰回纹,圈足内部有铭文。
回纹卣:商代时期。高22.4cm,口径11.5cm,14.5cm。扁圆形,缺盖,有双耳,圈足,肩部饰一周雷纹,卷口。
饕餮纹铜爵:商代时期。高17.7cm,有尾,有流,三足,足截面呈三角形,圆底,把内有铭文,有两蘑菇形柱,器身饰饕餮纹。
师趛重环纹四足盨:周时期。长27.1cm,宽17.8cm,高19.5cm,有盖,附双耳,果叶形圈足下附四足。腹较深,圈足缺口方正。盖上设捉手四枚,造型灵巧,转角圆润,铸有镂空纹饰。器身饰重环纹两组,器盖饰重环纹一组。
铜蟠螭三足提梁盉:战国时期。高29cm,腹径24cm。此盉造型别致,制作精良,纹饰布局合理,图案华丽,是吴国青铜器的代表作。盉属酒器。青铜盉的出现在商早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春秋晚期至战国有所谓的提梁盉,颇具地方特色。
三羊三足炉:明宣德时期。高9.7cm,口径19.8cm,腹径21.3cm。
夔纹盨:西周晚期。高20.5cm,口径23.5cm,15.7cm。方形,双耳,圈足,有盖,盖上饰夔纹钮,盖、器身饰夔纹。
伯父乙鼎:西周时期。高17.9cm,口径18.3cm。口沿外撇,双耳,三足,双耳外侧饰重环纹,口沿下方饰蝉纹一圈,内底铭文三行。
羊鼎:周时期。高16.5cm,口径13.6cm。双耳,三柱足,口沿下部饰一周蝉纹,内底有铭文。
(更多馆藏文物还可翻阅参考资料:
苏州博物馆机构文化
苏州博物馆编辑出版了《苏州博物馆藏画集》、《明清工商业碑刻集》、《苏州文物资
料选编》、《吴文化资料选辑》(二辑)、《丹午笔记》等资料23种。
苏州博物馆藏品配套书籍有:《苏州博物馆藏玺印》、《苏州博物馆藏清代七十二状元扇》、《苏州博物馆藏明清书画》、《苏州博物馆藏古籍善本》、《太平天国忠王府彩画》、《苏州博物馆藏出土文物》、《苏州博物馆藏瓷器》、《苏州博物馆藏工艺品》、《苏州博物馆藏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寺塔文物》、《苏州博物馆藏历代碑志》等;历次特展配套书籍有:《吴门四杰》、《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历代墨竹图精选集》、《文房雅玩》等。
苏州博物馆价值
苏州博物馆艺术价值
苏州博物馆,是全国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苏州博物馆忠王府
保存了400余方“苏式彩绘”等太平天国时期重要的遗存和艺术珍品。忠王府彩绘是清代“苏式彩绘”的代表,其留存数量之多,在江南是罕见的,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留存的建筑和彩绘、壁画,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苏州博物馆文化价值
苏州博物馆现有四万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包揽了众多“吴地遗珍”,是一座最能体现吴地文化的藏馆。
苏州博物馆重要活动
1962年12月,对苏州市和市郊164个会馆和公所进行调查,并收集有关工商、碑刻资料。
1975年3月~12月,在大石头享基建工地清理一批唐宋遗物,其处为宋代坊市遗址。
日~12月28日,召开“纪念苏州博物馆建馆30周年暨第三届学术讨论会”,200余人参加,共收论文64篇。
1994年4月,馆藏3件文物参加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丝绸之路
日~10月17日,馆藏11件文物参加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与日本金泽市结为友好城市,在日本金泽举办的《苏州物产文化展》,吴琴同志随展。
日,举办《李娥英刺绣作品捐赠仪式》。
2001年6月,文化、规划部门负责人应贝聿铭先生之邀赴京参加中国银行总行大厦竣工落成典礼,并受市政府委托,邀请先生担纲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日,贝聿铭率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贝礼中一行六人抵苏,与苏州市政府签订新馆设计协议,并与、工程院院士、,文物专家以及苏州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文博专家会晤,交换新馆设计意见,并实地踏勘现场。
2010年,苏州博物馆邀请北京文物出版社对忠王府中路门厅、轿厅、前殿、后堂内的341幅彩画(目前可见)和后殿内的9幅壁画进行了全面拍摄,在此基础上将所有彩画的名称、位置、尺寸逐一标识,集成《太平天国忠王府彩画》一书。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一行来馆参观。
日,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一行来馆参观。11日,与故宫博物院签署合作备忘录。13日,克罗地亚驻华大使奈博伊沙一行来馆参观。
(更多博物馆事件记录还可翻阅参考资料:
苏州博物馆主要荣誉
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标兵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
2008年,苏州博物馆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1年,苏州博物馆被授予“苏州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称号。
2012年,苏州博物馆获国家文物局“最佳讲解导览”奖;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苏州博物馆2012年度综合排名第8位。
2013年,苏州博物馆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4年,苏州博物馆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2017年11月,获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苏州博物馆历史沿革
1958年7月:筹备苏州市地质博物馆
1960年1月,地质博物馆与苏州市国庆十周年展览会合并成立苏州博物馆。
1965年3月,“文革”期间张树谷同志任苏州博物馆馆长。
1998年,苏州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建设苏州博物馆新馆。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日,签订新馆设计协议。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具体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
日,批复同意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
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苏州博物馆服务指南
门票信息:门票免费,每天还有志愿者讲解者提供免费讲解。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如遇法定节假日则正常开放),有重大活动或维修时可能临时闭馆。
衣食指南:馆内温度常年20℃左右,请注意衣着适宜,不能穿拖鞋进馆,入馆要安检,不能携带食物和有色饮料。
交通信息:自驾车,从沪宁高速或者苏州官渎里出入口下,经北环快速路左转到齐门路行使200米左右即达;公交,搭乘游1、游2、游5、55、178、202、309、313、518、529、923路等公交车在苏州博物馆站下。
(更多服务指南及注意事项细则还可翻阅参考资料: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苏州新闻网[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新华社[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苏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ololi 百度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