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发展的比较快,那么合肥合肥市经济发展现状处于全国什么水平

当前位置:
合肥可持续发展效率全国第六 仍处于欠发展状况
数字解读2015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
近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2015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合肥可持续发展效率位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合肥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欠发展状况,合肥污染排放指数位居全国最低的十大城市之列。
来源:&&作者:
倪妮写意大片优雅驾驭中国风 明媚婉...
武汉128元姜丝可乐调查:明码“天价...
特里不愿为钱来中超 拒绝年薪2000万...
从食物中获取水分更健康 推荐这些多...
安徽省非遗馆列入“十三五”规划
24小时新闻排行长沙领跑近十年城市经济竞逐 增长速度全国最快_新浪湖南_新浪网
  原标题:十年城市经济竞逐:长沙重庆领跑 东莞温州大减速
  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说过,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在于地区间的经济竞争,正是这样的激烈竞争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对过去十年33个主要城市经济总量增长变化的比较,为读者揭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面貌及其背后的结构变化。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其中长沙、重庆领跑。
  长沙、重庆靠工业领跑
  2005年,我国GDP达到18.2万亿元,2015年这一数据是67.67万亿元,十年间增长了271%。从主要城市的增速来看,高于这一平均水平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在2011年“三分巢湖”后,合肥进一步做大。因此合肥的数据不具备可比性。不过,合肥仍然是过去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 一。例如,2006年合肥经济总量在全国仅位列第56位,但到2010年,合肥已上升至全国第38位。2011年三分巢湖后,合肥仍继续高速发展。
  在除合肥外的其他33个重点城市中,长沙以460%的增幅位居榜首。过去这些年,长沙主打产业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医药、汽车等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近年来长沙涌现出了三一重工、中联、山河智能等在国内响当当的装备制造企业。由于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进行的大规模基建投资计划,大多用于铁路、公路及机场等的建设,长沙的很多产业正是满足了这种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需要。
  长沙之后,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以412%的增速位居第二。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大市,重庆能取得这样的增速实属不易。与长沙一样,重庆经济高速 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来自工业。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工业经济下行情况下,重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2%,较全国高4.2个百 分点。
  这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34个保持了增长,占87.2%。在“6+1”支柱行业中,汽车、电子、装备、化医、消费品、材料和能源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0.1%、21.6%、11.1%、9.4%、7.4%、5.7%和7.6%。
09-02 08:04|分享
09-01 22:25|分享
09-01 09:46|分享
09-01 09:40|分享
09-01 07:47|分享
09-01 07:30|分享
09-01 07:27|分享
09-01 07:24|分享
09-01 07:16|分享
09-01 07:14|分享
新浪地方站合肥经开区:找回开发区升级发展“三板斧” _ 东方财富网
合肥经开区:找回开发区升级发展“三板斧”
作者:王永群
中国经济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合肥经开区:找回开发区升级发展“三板斧”】首次采访袁宏永是在2013年12月,那时他的身份是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那次采访之后,他换了新身份,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
  首次采访袁宏永是在2013年12月,那时他的身份是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那次采访之后,他换了新身份,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
  1月8日,在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投入使用仪式之后,袁宏永再次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他说,“合肥研究院的定位是世界水平,即将开展的研究和转化的技术都是站在世界前沿的,最差的项目也是填补空白。不到两年时间,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建成投入使用,合肥经开区的速度和服务,让我们特别感动。”
  能让袁宏永感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合肥经开区”)的速度和服务是什么?与全国大形势一样,月安徽规模以上同比增长8.6%,虽然与自己相比,增幅回落到8年来最低点,但前三季度8.7%的增幅在全国排名第七位。能有这样成绩,作为安徽工业发展主引擎的合肥经开区功不可没。
  统计数据显示,月份,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86.2亿元;省会合肥2056.4亿元,增长11.5%;合肥经开区587.6亿元,增长12.6%,合肥占安徽23.1%,在16个市中居绝对主导地位,合肥经开区则占合肥市28.6%,龙头老大的地位可见一斑。
  在传统产业下滑、旧有产能退出的全国大背景下,合肥经开区用开发区的服务和速度,用一批“高精尖”项目,“顶起了”安徽工业脊梁,也带动了开发区自身转型升级。
  对标“国际化”,找回开发区发展新动力
  “在地震、火灾或者危险化学品爆炸现场,救护人员往往不能亲赴现场。这时,无人机是最好的勘察现场和开展救护的器材工具。因为要赶赴特殊环境执行任务,所以救灾无人机的技术要求更高更精,我们研制生产的救灾无人机已实现常态化出口,2014年全年出口了880多架无人机,产值超过1亿元。2015年,增长幅度更大。”介绍技术时,袁宏永总是将制造和产业化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我们合肥研究院的使命。”
  很多人说工业4.0时代是定制化的主战场,而这早已在合力叉车中践行二十多年,在其工厂只有寥寥几名工人在查看设备,部分的工作都在工程师的电脑中进行,很多岗位由来完成。
  电动叉车是叉车行业近年来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但是大吨位车一直是难以攻克的难题。“我们在国内率先研发出6吨至7吨的大吨位蓄电池叉车。”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进说,这类产品能降低综合使用成本,满足用户对舒适度的需求,一推向市场就广受欢迎。
  2014年以来,中国工程不少企业遭遇“滑铁卢”,部分龙头企业利润下降70%左右。在国际上,西方知名叉车品牌呈现明显的收缩状况。合力叉车却相反,张德进介绍,公司重装车辆产销量增长明显,同比增长超30%;电动叉车产品同比增长超20%。“主要增长点在特色化产品。”他说。
  “大型装备生产车间高温高热多粉尘,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意义重大。”为合力叉车专门提供机器人生产的合肥联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欧秉承指着车间内一款机器人告诉记者,那是一个通用六轴机器人,能把一个手臂的运动涵盖进去,灵活有力,是由其公司研发生产的,专门为大型装备车间量身打造的,根据每个生产厂商要求定制,并提供软硬件整套解决方案。
  《中国制造2025》规划开篇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开篇论述,张德进高度赞同,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制造业是我国成为世界有影响力大国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中国制造2025》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从台湾到内地,欧秉承一路走来,他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内地开发区的发展让他看到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希望。“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总是正相关,内地应该是到了这个阶段。”
  “2015年,位于合肥经开区内的合肥出口加工区实现总额38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七位。合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揭牌开检,运营全省首家进口商品展销中心。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上报海关总署待批,仓储及展示交易中心开工建设。空港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即将建成并与合肥百大合作运营。”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伟说,“作为安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合肥经开区通过产城一体,集聚了一批高端制造企业、汇聚了一批前沿创新资源、搭建了一批产业支撑园区,不仅成为支撑安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载体,事实上也是‘中国制造2025’安徽发展战略全面落地的主战场。”
  以专业化服务提升“三化”水平
  日,合肥经开区2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近275亿元。25个项目中,大部分是合肥经开区近年来着力扶持的产业项目,拥有多个国际国内领先的专利技术和品牌优势,这让正处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关键期的安徽信心倍增。
  杨伟说,“十二五”期间合肥经开区全区工业产值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传统产业占比5年间下降10个百分点之上,开发区之所以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势头,正是得益于持续推进产业调整,积极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进入“十三五”,合肥建设全国创新试点城市、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全国交通枢纽、国家大科学中心等利好将为经开区带来,开发区借势借力,正加快推进“产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开放国际化”建设,进一步打造“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
  有了目标,如何行动?中小企业是当今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但融资难同时也成为了中小企业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很多企业在“化蝶”过程中不幸被淘汰。
  2006年,还是公司项目经理的陈峰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辞职回国创业,而他最终选择的就是合肥经开区,创立了龙迅半导体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如今已入驻合肥经开区创新创业园(以下简称“双创园”)的龙迅已先后开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芯片及IP,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目前,龙迅开始向区内企业——旗下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供应芯片产品,中国民族品牌笔记本电脑载着“中国芯”畅销全球。
  以龙迅为例,合肥经开区双创园已成为高新技术合作共建的典范。据了解,该园由合肥经开区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于2009年4月,首开中国东中部开发区合作典范,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包括11栋标准化厂房和2栋仓储中心、1栋综合楼、3栋宿舍楼和3栋公寓楼,已全部建成。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该园构建人才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致力于建设集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区、科技孵化器集群、产业培育加速器为一体的示范性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双创园搭建了我省首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合肥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杨伟说,在提供专业化服务方面,一方面,合肥经开区积极搭建各类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服务中介体系,不断提升对区内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比如,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孵化、科技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平台建设;积极打造数据共享、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等公共平台,努力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成果共享机制;加快构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信息的有效对接,大力发展各类专业中介机构,推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激励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不断为专业化服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比如,采取引导方式为开发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构建有利于开发区创新创业的市场竞争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创新,不断造就开放、包容的创业环境等。
(责任编辑:DF105)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日合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战略定位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节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四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第四章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第二节 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节 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第四节 建设水利保障体系  第五节 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  第六节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第五章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第二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三节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第六章 合肥经济圈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第三节 推进区域要素市场发展  第四节 开展区域环境保护合作  第七章 自主创新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培育创新主体  第二节 构建创新平台和载体  第三节 优化创新环境  第八章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  第三节 加强生态建设  第四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九章 社会建设与民计民生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第二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第三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五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第十章 文化建设与城市文明  第一节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第二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第三节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第四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积极扩大内需  第二节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  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  第四节 强化人才资源保障  第五节 加强规划管理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转型提升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我市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扩大内需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突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主题,积极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东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925.6亿元提高到2702.5亿元,年均增长17.9%;财政收入由130.9亿元提高到476.2亿元,年均增长2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511亿元,年均增长4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由17.3%提升至22%,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次由第18位跃升至第15位。  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十一五”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9∶53.9∶41.2,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2.3%。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城市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224平方公里扩大到3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突破310万,城镇化率达到65%。一批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项目顺利实施,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末,三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183.6亿元提高到66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由19.8%提高到24.5%。三县均进入中部百强县和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前七名,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整村推进成为全国样板。  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十一五”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十五”末的60%提高到85%以上,巢湖西半湖及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水质得到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37%提高到4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8.7平方米增加到12.2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农村生态和农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居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十一五”时期,我市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051元、7118元,由明显低于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6.6万个,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实现由劳务输出向输入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  和谐社会建设达到新高度。“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文化改革与发展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实力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保持全国最好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时期,我市强力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等改革,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累计完成436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7倍,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合肥;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352.2亿美元。合肥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务院批准。  “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把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同合肥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动摇,始终坚持工业化主导不动摇,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扩大有效投入不动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不动摇,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合肥特色的发展路子。这一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整个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多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开创了合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专栏一“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中期 2010年完成 目标 调整目标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300 — .9 人均GDP 美元 00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亿元 0 35 9511 44 其中:工业投资(累计) 亿元 1500 — 1500 —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650 15 750 18 839 20.9 财政收入 亿元 260 15 400 25 476.2 29.5 结构调整 三次产业比 % 4:49:47 5.5:49:45.5 4.9:53.9:41.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800 24 1000 — .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 % 20 20 23 城市建设 建成区面积 k㎡ 300 300 310 市区常住人口 万人 300 300 310 城镇化率 % 60左右 60左右 65 生态环境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 吨标煤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主要污染物排放 吨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80以上 80以上 85以上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0以上 40以上 44.4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 平方米 11 11 12.2 改善民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00 14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8 17.3 新增就业岗位(累计) 万个 30 — 30 — 46.6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5以内 4.5以内 4.3以内 对外开放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67 14 — — 99.6 18.9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亿美元 40 23 40 — 56.6 28.6 说明:以上增速均为年均增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合肥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合肥所在的江淮地区被列为重点开发区域;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实质性推进,诸多政策的叠加效应将在“十二五”期间集中显现。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良好的区位优势、较低的商务成本和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使合肥正在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从发展阶段看,目前合肥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功能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从加速安徽崛起的战略高度,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要求,为合肥“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我市未来五年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一是综合实力仍然不强。作为省会城市在全国的位次和对全省的服务功能、集聚和辐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配套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实力需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环保等刚性约束越来越强,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四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繁重。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五是体制改革任务仍较艰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矛盾,推进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合肥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的,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充分发挥合肥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是解决合肥一切问题的根本,是缩小与先发地区差距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激发各方面推进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确保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能快则快、好中求快,保持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坚持推进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型发展的中心环节,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工业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  ——坚持生态环保优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避免无序建设和低水平开发。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优先促进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互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按照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和推进县域发展,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继续保持合肥改革先发优势,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经济运行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环境,通过整体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消除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动与长三角及合肥经济圈等城市合作,拓展合肥的发展空间和辐射空间。  第二节 战略定位  ——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努力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加快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进程,经过“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努力,形成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格局,把合肥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打造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乃至国际知名的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城市道路、交通枢纽站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注重各种运输方式在路线、节点上的匹配和衔接,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全国重要的创新型城市。依托科教优势,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发展创新型产业,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和产业创新示范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第三节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年均增长16%,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5%以上,全市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2.5万亿元,其中工业投资累计8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9%。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55∶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两番。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城区常住人口突破400万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5%。水、电、气、热、公交等公用设施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城市功能品位明显提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巢湖西半湖水质明显改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2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以上;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10天。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300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平方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  ——社会建设显著加强。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5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6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普遍享有便利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各类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达到新水平,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0%,5年累计招商引资10000亿元,其中累计利用外资100亿美元。  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基础上再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万美元以上,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1000万人口规模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专栏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总量 增速(%) 指标 属性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6000 16 预期性 人均GDP 美元 15000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亿元 25000 18 预期性 其中:工业投资(累计) 亿元 8500 20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000 19 预期性 财政收入 亿元 1000 16 预期性 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比 % 3:55:42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2500 20 预期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亿元 1100 — 预期性 全社会R&D占GDP比 % 3 预期性 城市建设 建成区面积 k㎡ 410 预期性 市区常住人口 万人 400以上 预期性 城镇化率 % 75 预期性 生态环境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达省控目标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 吨 达省控目标 约束性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95 约束性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约束性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6以上 约束性 全市森林覆盖率 % 20 约束性 居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4300 15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全国平均水平以内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 30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 36 预期性 人均期望寿命 岁 79 预期性 社会建设 新增就业岗位(累计) 万个 60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5以内 预期性 对外开放 地区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248 20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亿美元 100 12 预期性 说明:以上增速均为年均增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第三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以发展繁荣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重点打造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用电器3个两千亿元级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元级产业,培育发展2~3家产值超500亿元、30家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以合肥京东方、海尔信息、鑫昊等离子、彩虹(合肥)液晶玻璃、友达光电、芯硕半导体、科大讯飞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积极发展与重大整机项目相配套的集成电路、数字化音视频、电子材料及新型元器件,加快延伸产业链。加速开发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智能语音等产品,发展软件外包;积极开发下一代互联网及通信技术,构建通信及网络产品产业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到“十二五”末,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其中,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新能源产业。以赛维LDK、合肥海润、彩虹光伏、阳光电源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重点发展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大型多晶硅提纯、硅铸锭、切片、光伏电站等,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及设备,风电、核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到“十二五”末,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国轩高科、安赛锂能等企业,实施新能源汽车工程,加快在公共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重点开发纯电动、混合动力客车及乘用车,大力引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子驱动控制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项目,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规模化、重要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和产品应用多样化。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到“十二五”末,力争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  新材料产业。依托彩虹蓝光科技、中光电科技、合肥杰事杰、安利合成革等企业,围绕家电、汽车、新型平板显示等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支持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彩虹蓝光科技、合肥水泥院、国祯环保、双赢集团等企业,围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和环保服务等方面,大力发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装备制造业,以及环境监测仪器、环保材料和药剂等节能环保产品;发展以电力和电机节能设备制造为主的工业节能产业和以建材生产为主的建筑节能产业;推动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合肥锻压(劳弗尔)、海德数控、熔安动力、巨一自动化装备、中航工业江航公司等企业,加大对数控机床的研发、制造投入,重点发展重型加工机床、精密数控机床,以及船舶、航空和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工业机器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等产业用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业。  生物产业。壮大安科生物、同路生物、神鹿双鹤、华威药业、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等企业规模,以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为重点,提高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的研发水平,发展生物基材料、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新型疫苗、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物、生物试剂、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等产品,建设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产业集聚区。  公共安全产业。依托四创电子、科大立安、美亚光电等企业,整合中电科技集团38所、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研发力量,加快在北斗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应急指挥与救援现场通讯技术、空管雷达、安全生产监控、灾害监测预警、食品快速检测及安全控制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动在反恐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城市安全等领域技术成果产业化,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第二节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着力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推进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家电产业。依托合肥海尔、合肥格力、合肥美的、长虹美菱、荣事达三洋等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研发机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和个性化家电产品;大力发展家电关键配套产品,提升主机配套零部件本地化率;积极发展各类小家电产品,鼓励家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品研发、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物流配送、市场开拓等;加快建设国家家电质量检测中心。到“十二五”末,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四大件产能达1.2亿台(套),家电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建设世界知名家电制造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依托江淮汽车、安凯客车、长安集团合肥昌河公司等骨干企业,整合品牌、技术等资源,持续提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水平,重点发展商用车、乘用车、专用车全系列整车产品,以及动力总成等提升整车性能的系统化、模块化关键部件。到“十二五”末,形成250万辆整车生产和配套能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依托日立建机、合力叉车、合肥ABB、天威合变等企业,提高自主设计和制造大型成套装备、高新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基础件能力,壮大工程机械、电工电器、锻压机械、仪器仪表、化工机械、水泥装备、环保机械等优势行业,积极发展农业和食品加工机械。到“十二五”末,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合肥伊利、现代牧业集团、安徽雨润、华泰集团、合肥统一、合肥娃哈哈等企业,大力发展粮油制品、肉制品、乳制品、休闲食品、饮料、烟草、饲料等7大产业,建立原料采购、加工制造、物流配送、食品销售和进出口贸易的完整产业链。争取在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快速冷冻、保鲜杀菌、包装分级、物流运输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方面研究取得突破。到“十二五”末,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新型化工产业。依托联合利华、佳通轮胎、大陆轮胎、中盐红四方等企业,重点发展日用化工、橡胶轮胎、新型建材及精细化工产业,加快盐化、煤化、石化等产业链整合发展,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化工产品结构向精、深方向发展,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冶金产业。依托马钢(合肥)公司等企业,在强化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加快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开发和生产,推动钢铁产品结构优化,建设钢铁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完成合钢搬迁改造。依托铜冠国轩铜材等企业,积极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推进合肥铝厂节能环保改造,适时发展煤电铝联营。  纺织服装产业。依托华润纺织、合肥联亚、安徽太子龙等企业,加快传统纺纱织造、针织、印染等行业技术设备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高新技术纤维和生物质纤维,加快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服装和家用、产业用终端纺织品生产,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专栏三 六大千亿元产业重点项目  新型平板显示:京东方TFT-LCD6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乐凯光学膜、金点科技驱动IC产业化、宝龙达电脑、彩虹蓝光LED、京东方TFT-LCD8.5代线、友达液晶面板模组、中电科光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项目。  新能源:赛维LDK1600MW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海润1200MW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东立多晶硅、阳光电源光伏和风力发电设备、安赛锂能锂离子电池、肥西100.8MWp光伏并网电站、国轩高科锂动力电池产业园、荣事达汽车锂电池和快速充电器、中建材光伏太阳能玻璃、安徽立晶太阳能光伏、合肥祺科太阳能光伏等项目。  家用电器:格力中央空调、美的中央空调、荣事达三洋洗衣机及变频电机、凌达压缩机生产基地、荣事达三洋节能环保电冰箱、航嘉电器家电产品配套件、长虹高清电视及模组、美的压缩机、鑫虹液晶电视整机、友达液晶电视整机、格力冰箱等项目。  汽车及零部件:江汽年产3万辆轻型客货车、江淮客车异地搬迁改造、正兴轿车铝合金车轮、江淮轿车二期和瑞风二代商用车换型改造、江汽年产10万辆皮卡及微卡、长安30万辆微型车、江汽中重卡及重卡发动机、安凯新能源汽车、江汽集团汽车零部件供应巢等项目。  装备制造:日立3万台挖掘机、熔安动力船用低速和中速柴油机及配套件、熔安铸造、合肥宝虎挖掘机零部件生产基地、吴山电线电缆工业园、神马科技起重机、TFT-LCD关键设备制造、凯泉泵业电机电泵生产、三益特大型节能高效潜水驱动和排水设备、合肥航空产业园、南亚装载机零配件生产基地、熔盛工程机械生产基地等项目。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黑牛食品大豆深加工、伊利乳业奶牛基地及乳品加工、安徽和诚2亿只家禽加工、肥东福涌泉年产100万吨食用油深加工、肥西优质蚕桑生产基地、肥东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合肥烟厂易地技术改造暨“黄山”精品卷烟生产等项目。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形成全国区域性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中心。  金融服务业。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合肥;支持银行和大型企业集团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中小型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农业保险公司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强化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发展债券、票据、风险投资、产权交易、信用担保、期货、信托、典当等业务,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建设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到“十二五”末,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  物流服务业。根据产业发展和分布特点,推进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合肥出口加工区建设,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建设中西部重要的“虚拟海港”。加快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新站)办事处建设。建设中国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商贸物流配送中心,打造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完善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综合运输网络,打造高效、立体联动的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运作方式与国际接轨,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知名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  会展服务业。高标准建设和完善安徽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等基础设施,提高展馆的现代化水平。走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之路,做好工业、农业、环保、物流等专业会展,打造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及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博览等会展品牌,重点办好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重点展会。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区域会展联盟。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和会展公司,培育会展企业,提高承接会展的能力和水平。  商贸服务业。优化调整商业布局,推进老城区商业网点升级换代和功能更新,加快滨湖新区中央商务区和县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形成合理有序的商业网点布局。以“双百市场”、“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等为契机,改造和新建一批新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一批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和完善农村标准化消费品“农家店”,实现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大力推广大型购物中心、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社区商业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发展一批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大型商贸集团。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提升商贸流通业的规模、档次和功能。  旅游服务业。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加快旅游大项目建设;加强旅游航空航线培育,新开、加密国际航线,引进一批航空企业设立基地航空公司;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历史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要突破口,加速旅游与三次产业的融合,积极发展名人文化旅游、科教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与省内及长三角地区旅游客源、旅游活动、旅游宣传等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建设电子政务信息、电子商务服务和电子公众信息服务等平台,大力发展系统集成、信息与科技咨询、电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积极发展信息呼叫、信息技术、业务流程、知识流程等服务外包产业,建设“中国呼叫中心之都”和国内先进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商务服务业。按照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的方向,积极发展法律、审计、会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等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中介组织,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进入我市商务服务领域。建设中央商务区,集中布局商务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发展总部经济。  社区服务业。建设、完善社区便民化设施和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养老、助残、托幼、文化、健身、医疗、婚姻、家政、家教、维修、物业管理、殡葬、再生资源回收等社区服务业,实施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和早餐工程。培育若干家规模大、档次高、服务质量好的社区龙头服务企业,建设一批服务质量高的品牌社区服务中心。专栏四 服务业重点项目  金融类: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服务基地及配套项目。  物流类:中国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东城新市镇物流园、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现代仓储物流园、新桥空港物流园、合肥新港物流园、派河物流园、迎河集装箱物流中心、安徽华中汽配物流基地、华东国际建材中心、南翔物流园等项目。  旅游会展类:滨湖会展中心及配套、三河古镇旅游开发、四顶山旅游开发、紫蓬山旅游开发、岱山湖旅游开发、少荃湖旅游开发、宁国路宋城文化街等项目。  商贸类:城隍庙区域改造、长江中路精品广场、铁路南站片区改造、天徽商业广场、濉溪路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区商业综合体等项目。  服务外包类:中国呼叫中心之都、高新区动漫及服务外包基地、滨湖新区服务外包园区、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二期等项目。  第四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与省会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特色种植业。以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稳定粮油生产,实施“菜篮子”工程,扩大瓜果蔬菜种植,做强苗木花卉。到“十二五”末,高效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值达亿元的高效农业产业集群20个。  绿色养殖业。以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为重点,集中布局一批生猪、家禽、奶牛、水产等标准化养殖基地,提高供给能力。到“十二五”末,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00个。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休闲观光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建立一批以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为特色的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专栏五 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特色种植业基地:百万亩露地蔬菜基地、万亩绿色南瓜和冬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合肥经济圈合作共建蔬菜基地、长丰南瓜和马铃薯旱作农业开发、长丰草莓示范种植基地、肥西草莓标准化生产基地、肥东河湖沿岸无公害水生蔬菜基地、肥西苗木花卉基地等项目。  绿色养殖业基地:伊利长丰奶牛养殖基地、百氏情缘牧业奶牛养殖基地、现代牧业奶牛养殖基地、卜蜂生猪与肉鸡养殖基地、安泰种猪养殖基地、温氏畜牧生猪与种鸡养殖基地、立华公司家禽养殖基地、和诚公司养殖基地、长风种猪基地、新安良种猪公司生猪养殖基地等项目。  休闲观光农业:城区农业圈层的蜀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合肥林业生态公园、丰乐生态园、大圩都市农业公园、小张圩生态农业园、烟墩牛角大圩休闲农业园等项目;近郊农业圈层的丙子渔场度假区、丰宝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汇景生态农业观光园、管湾水库度假区、泉山林场、长临渔场生态园、肥东白马山林场等项目;远郊农业圈层的长丰草莓采摘园等项目。  第五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顺应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新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联动调整,加快国家和省级开发园区整合、扩容、升级,鼓励三大开发区与县、区合作共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协作、竞争有序的产业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四大产业集聚区、两大示范园区和四大产业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四大产业集聚区。西部产业集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蜀山经济开发区、南岗科技园、柏堰科技园为主体,重点发展家电、汽车、电子信息及软件、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西南部产业集聚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肥西桃花工业园、包河工业园、新港工业园为主体,重点发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北部产业集聚区,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及庐阳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纺织服装、包装印刷、机械加工等产业;东部产业集聚区,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经济开发区、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新型化工、钢铁深加工、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家电、商贸物流等产业。  两大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合肥自主创新示范区两个产业功能区。在新站区、瑶海区和肥东县境内,规划建设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起步区15平方公里,远期控制405平方公里,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在派河以南肥西县境内,规划建设合肥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步区15平方公里,远期控制2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  四大产业带。依托西部产业集聚区,沿合六公路,形成合六叶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配件、冶金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依托西南部产业集聚区,沿合安公路,形成合桐安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印刷包装等产业;依托北部产业集聚区,沿合淮公路,建设合淮工业走廊,形成合淮蚌产业带,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东部产业集聚区,沿合巢公路,形成合巢芜产业带,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新型化工、机械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  第四章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与城市地位相适应的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以建设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目标,按照“中心集聚、组团拓展、区域协同”的思路,深化“141”空间发展战略,高起点、前瞻性地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加快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实现城市空间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元化、开敞式转变。  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由滨湖新区、老城区和政务文化新区构成中心城区,坚持分类指导,打造丰富多样的城市特质文化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形成高端服务集聚、综合承载能力强的现代化城区。滨湖新区,坚持紧凑型开发,把握好项目布局和建设时序,高标准、快节奏地推进各项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业集聚功能,完善配套,逐步形成环境优美的行政办公、金融商务、会展旅游中心。老城区,实施城市更新,加强基础设施和城中村、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深刻发掘、传承城市记忆,建设一批特色街区,打造国内知名的商贸、商务、金融、文化中心。政务文化新区,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区域特色,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打造功能先进的行政商务、文化体育和休闲居住中心。各开发园区按照混合功能的要求,科学布局、集中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推进各种业态集聚发展。  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副中心。统筹推进东部、北部、西部、西南部四大组团建设,按照中等城市规模,加强规划引领,突出产城互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增强配套服务功能,形成近期50万、远期100万人口规模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城市副中心。以肥东县店埠镇为核心,涵盖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经济开发区、撮镇镇、桥头集镇等区域,加快形成东部城市副中心;以北部新城为核心,涵盖双墩镇、双凤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形成北部城市副中心;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为核心,涵盖蜀山经济开发区、南岗科技园、柏堰科技园、小庙镇等区域,形成西部城市副中心;以肥西县上派镇为核心,涵盖桃花工业园、新港工业园、桃花镇、严店乡等区域,形成西南部城市副中心。  加快小城镇建设。突出特色,编制完善城镇规划。通过政府推动、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配套水平,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加快发展一批综合型、工业主导型、商贸型、旅游型的特色城镇和经济强镇。选择水湖、三河、长临、下塘等重点镇,按照小城市规模,试点规划建设镇级市。  第二节 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以强化对外辐射、促进组团对接、畅通城市交通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建成合蚌、合福、商合杭客运专线、铁路枢纽南环线和南客站,西合线增建第二线,改扩建合肥西站;规划建设合宁、合六、合巢芜、合淮、合安等城际快速铁路。加快与长三角经济圈城市城际铁路的衔接,推进合肥经济圈城际铁路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  航空。建成启用新桥国际机场,增加国际国内航线、航班,鼓励发展通用航空,加强合肥机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推进合肥经济圈内城市异地候机楼建设,培育区域内航空客运市场,形成一体化的航空客运系统。  公路。改造提升连接周边城市的快速公路网,改扩建312国道合六段、206国道合淮及合安段、105省道合巢段,建设环巢湖公路,推进徽州大道南延、繁华大道西延、方兴大道东延、蒙城北路北延项目,建设连接合肥经济圈内城市第二通道。实施合宁、合巢芜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建设长丰至新桥机场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和淮南至合肥煤炭外运通道等项目。  水运。加快建设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大兴码头、店埠河码头,推动裕溪和巢湖复线船闸早日建成,提升合裕线航道、派河航道以及店埠河、丰乐河航道通航等级,打造江淮流域内河航运中心。  城区交通。加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联系,加快组团之间快速路建设和城市出入口建设。加强城市道路网建设与衔接,跟进配套设施,着力构筑快速路,继续完善主动脉,健全微循环,优化慢行系统,形成较为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成城市轨道1号线,启动2号线等轨道线建设。突出公交优先发展,加大公交运力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公交网络体系。完善行人过街系统,加快公路客运和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和便捷换乘。  第三节 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建设多样、安全、清洁、高效能源体系,增强能源保障的可靠性。  电力。建成投产合肥电厂#6机组,建设长丰电厂2×80万千瓦机组项目,加强电源点和电力通道建设;新(扩)建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4座、110千伏变电站46座,完善配电设施,建设智能电网,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燃气。加快“川气东送”利用工程门站建设,新建北门LNG应急气源厂和绕城高压环网输气干线工程,形成“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双主气源和LNG、高压管网储气双备用气源的稳定供气格局。积极推进从淮南向合肥输送煤层气,实施“淮气南送”。到“十二五”末,天然气、液化气供应量分别达到9.2亿立方米和3.6万吨,管道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  石油。在肥新增国家石油管道和石油战略储备布点,建设安庆到合肥石油管道,争取在区域内增建成品油、原油输送支线,提高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供应和储备能力。合理规划建设加油站、加气站。  供热。加大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和管网建设与改造,扩大城市集中供热覆盖面,实施安能热电、金源热电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东北部工业区、科学城、滨湖新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热源厂。加强对工业用热项目的统筹安排,提高热电厂的热效率。  新兴能源。建立可再生资源的政策支持机制,推进光伏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开发利用。建设合肥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鼓励建设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支持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站、加注站等服务设施。  第四节 建设水利保障体系  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统筹城乡供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提供水源保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高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等各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保护水平,继续实施淠史杭灌区和驷马山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进“引泉入城”工程,加快龙河口等新水源地建设,加强长江-淠史杭-巢湖“三水沟通”,确保水源足量、稳定、安全供给;提高供水品质,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扩建六水厂、新建七水厂、筹建八水厂,建设完善供水管网。到“十二五”末,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40万立方米/天。  提高防洪减灾水平。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防洪护岸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逐步建成完善的合肥城市防洪体系,城区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县城、重要防洪城镇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水库安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力推进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  第五节 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  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核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合肥”。  促进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提升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完善全市统一的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建成全市综合地理人口信息系统;加快推进规划、房地产、环保、市政、绿化、水务、气象等城市管理信息深度开发和定期共享交换;着力推进防洪应急、交通管理、城市报警与监控、人口管理、税收管理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推进“三网融合”工程和互联网区域交换中心建设,建设基于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推动无线宽带网与光纤通信网的有机结合,加快3G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推进数字地面电视和多媒体广播网的建设。  保障城市信息安全。加快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完善信息安全长效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监控与应急处理、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  第六节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坚持依法、科学、从严、有序管理城市,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着力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大力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基本实现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化、职能设置专业化、执法过程标准化。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大力提高环卫装备水平,全面推行道路机械冲洗、机械清扫保洁;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收运三级管理,实现生活垃圾容器化贮存、机械化收集、压缩化运输。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动限制包装、废品回收、垃圾分类,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提升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智能交通控制中心,逐步建成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加强交通管理法制化建设和市民现代交通意识教育,开展交通管理专项整治,实现城区道路交通有序、平安、畅通。  美化亮化城市容貌。精致设计道路沿线、重要建筑物、城市景点等设施景观照明,加强城市建筑外立面、广告、灯光色彩、格调的规划设计,形成特色鲜明、整体协调的城市建筑风格;实施一批环境整治和绿化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提升市政设施管理水平。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路灯、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管护,加大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力度,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商场、超市等设施,不断提高市政设施运营水平。适应汽车时代的要求,加快城区停车场建设,提高住宅小区停车位配套比例。  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预警预测系统建设,建立完善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监测能力,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完善应急预案。加大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应急机械设备的投入,强化骨干专业队伍、基层综合救援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培训、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提高物资保障能力,逐步建立完善救灾物资的储备、调配网络,提高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第五章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在全省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加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全面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支持园区合作共建,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水平,增强产业承载和集聚能力,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有序推进市区工业向县域转移,实施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集中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区。扎实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发展一批特色经济强镇,使之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力争到“十二五”末,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全部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行列。  第二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统筹市和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科学编制、完善市域产业布局、乡镇建设、村庄布点、道路交通等规划,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交通公路网、公交服务网、给水排污网、环卫设施网、电力电信网、有线宽带网。统筹城乡道路建设,改造城市出城口道路,提升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等级,推进城镇公路与农村聚居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村商贸物流中心所在地衔接。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绿化乡村行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减轻农村用电负担。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着力加快广播、电视、宽带村村通,建成覆盖城乡的资讯网络,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加快农村商业服务网点建设,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现代商贸物流网络。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校舍、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扩大普及率。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阵地、设施和网络队伍建设,开展科技下乡、科教进社区等科普活动,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和改造力度,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大力建设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村居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站、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加强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标扩面,稳步推进城乡就业、低保、医疗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制度并轨,实现全覆盖。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积极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强村务公开,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  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将土地整理、耕地保护、新村建设、小城镇发展等重点工程统筹推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到“十二五”末,实现60%农民集中居住。加强农村社区管理,积极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提高农村新型社区的自治程度,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第三节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征地管理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农村宅基地使用标准,提高宅基地产权管理水平。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双置换”改革试点。  推进户籍及配套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有序实施一元化户籍制度,支持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分层次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快城区和近郊农村农民非农转移进程,使更多的农民融入城市,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就业、职业培训、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建设、城管、环保、工商、劳动保障等服务职能向农村延伸,强化行政管理统筹。稳步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的管理方式。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信贷投放,鼓励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深化农村经营方式改革,发挥龙头企业、各类协会、社会组织、农民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发展各类新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六章 合肥经济圈建设与发展  以建设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统领,以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核心,以共建共享同城化为主题,深化合肥与淮南、六安、巢湖、桐城等市的交流与合作,聚合发展能量,形成整体优势,把合肥经济圈建设成为接轨长三角,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都市圈品牌。  第一节 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圈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形成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经济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实现交通运输单证、票证和收费卡等标准化、统一化。加快推进合肥新桥机场及配套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各市及周边县区到新桥机场的快速连接线。  推进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能源供给安全和结构调整,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规划建设经济圈区域电网,合作建设电源点,建设淮南与合肥之间直供电线路。积极参与淮南煤层气资源开发,发挥圈内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功能。以防洪除涝、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为主线,全面开展跨地区流域治理、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重大供水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  加快信息化建设。建成以合肥为中心、圈内各市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高速宽带骨干传输网络,实现区域内电信区号统一。  第二节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开展园区合作共建。积极推进各开发园区与圈内城市开展合作,加快合淮、合六、合巢工业走廊建设;建设合肥新桥机场空港产业园,联动圈内城市发展;建设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联动合淮工业走廊合淮共建区发展。沿合巢芜、合六叶、合淮蚌、合桐安产业带,依托重点镇、交通干道,布局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推进产业协作发展。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协作配套,实现共同发展。加快与周边地区共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市场体系。推动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建立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促进旅游与文化、会展等融合发展,完善高速公路通往4A级以上景区连接线,加快实现旅游一卡通和直通车,共同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第三节 推进区域要素市场发展  建设区域金融市场。鼓励圈内城市金融机构加强战略合作,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跨地区经营,推进跨区域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和即时兑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信贷投放、票据处理、资金清算、外汇买卖等金融业务和银行卡同城化办理,构建区域共享的金融服务公共平台,推动“金融同城”。  构建区域技术市场。建设区域技术交易中心,积极开展科技交易活动,加快合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经济圈内产业化进程,形成区域技术协作网络。培育发展区域技术产权交易、转移、转化、评估等中介机构,提高区域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水平。  建设区域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劳动力供需和培训合作,建设圈内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优化人力资源流动环境,实现人力资源区域共享和优化配置。建立人才引进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吸引圈外优秀人才加盟合肥经济圈。推动基本社会保障关系互联互认和医疗、养老保险关系的无障碍转移接续。  第四节 开展区域环境保护合作  加强区域水资源保护。统筹推进巢湖和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共同加强对大别山水库群、巢湖、瓦埠湖以及淠河总干渠、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统筹配置大别山优质水源,加快建设区域性供水工程,提高城市生活供水保障能力。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引江济巢工程,改善巢湖流域水环境。制定区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区域性水体污染应急机制。探索建立经济圈生态补偿机制。  合作开展环境保护行动。联合开展巢湖和淮河全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生态敏感区、城市水源涵养地、滞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矿产资源埋藏区和省级以上重点文物遗址等空间管治,建立圈内各市规划、国土、农林、环保、交通、水利等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区域内环境联合执法,提高经济圈共同防治污染能力。  第七章 自主创新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紧紧抓住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第一节 培育创新主体  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加大科技发展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运用政策杠杆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改革创新资金配置方式,支持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实现政府科技研发资金与创业投资的匹配投入。支持大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基地。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对企业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资助,对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费用给予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达到6万件和3万件。  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实现专门技术突破,激发原始创新活力,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鼓励大中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研发外包,带动形成强大的后备创新企业群体。到“十二五”末,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达200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20家。  形成产业领先优势技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本市产业发展需要,明确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前沿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公共安全、家用电器、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实施技术标准化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技术标准。实施品牌战略,实现驰名商标和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年增长10%,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第二节 构建创新平台和载体  建设专业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发挥合肥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坚持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角,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标准建设好语音信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一批研究院;围绕“研发、转化、交易、服务”,面向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建一批专业技术平台,形成开放式专业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加快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实施核心技术攻坚,推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到“十二五”末,建设50个以上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完善和提升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公共服务、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平台建设,建成50个“科技路路通”服务站,引导科技资源与产业发展对接。发展壮大循环经济技术工程研究院等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中国中部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中国(合肥)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探索技术产权交易的新途径。积极参与、组织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办好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科技会展,加强研发机构与企业、项目与资本之间的交流合作。  建设科技园区。加快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一中心三基地”(即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建设一批创新型园区。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和完善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等一批孵化器和加速器。“十二五”期间,培育3~5家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科技孵化器。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支持各县区、开发园区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强化承接高新技术大企业、大项目的能力。  第三节 优化创新环境  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大各级财政对共性技术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装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型企业和品牌培育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开展股权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等工作。完善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培育和聚集一批咨询、评估、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贯通研发、交易、转化等全过程的服务体系。壮大经纪人队伍,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成果技术引进中的作用。创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推动科技中介资源跨区域共享。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支持“千人计划”开展,推动115创新团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智基地”等建设和发展。开辟引进创新型人才“绿色通道”,引进国外高端技术人才、创新咨询人才。支持在肥高等院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联合办学,重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创新型人才选拔、培养、引进、激励机制,培养一批创新带头人。  强化政策支持。建立税收政策落实部门会商制度和监测制度,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支持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自主创新产品采购政策,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计划、执行和检查制度。深入实施国家和省、市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八章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的良性互动,努力打造水清、天蓝、树绿、气爽的生态宜居城市。  第一节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深入推进国家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建设。严格耕地保护,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制定产业项目用地指标标准体系,完善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和“双向约束”制度,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提高“净地”拍卖比例,保证土地交易公开、公平、公正,提高行政划拨类建设项目用地的节约集约程度。坚持实施闲置土地清理,加快“城中村”和危旧房、棚户区等旧城改造。坚定不移地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完善违法用地巡查制度,营造合法合规的用地保障和服务环境。  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有序开采矿产资源,保护重点矿区生态环境。加大地质环境管理力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强制淘汰高耗能、低水平的工艺和设备,加大电力、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力度。切实推行能源效率标准,对家电产品和照明产品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鼓励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建设、推广节能建筑和太阳能建筑,严格实施新建建筑物节能50%的设计标准。大力支持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鼓励使用节能型交通工具,积极倡导并有效推动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加快新能源汽车试点推广。引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使用太阳能产品。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继续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动江淮分水岭节水旱作高效农业开发。加强污水再生利用,重点推广再生水在景观补水、工业冷却、生活杂用、绿化、施工等领域使用,全面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等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发挥节水示范项目带动作用,大力倡导节约用水,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强原材料节约。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励推广节约包装材料,遏制产品过度包装。积极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继续开展国家住宅产业化试点。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  水污染防治。围绕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引江济巢、生态修复、污泥处置等工程建设,逐步改善巢湖西半湖及南淝河、十五里河、店埠河、派河水质。加快十五里河、二十埠河、派河、塘西河等河流综合治理,推进陶冲、十五里河污水厂二期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修复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全面构建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推进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加强巢湖沿岸及其支流沿线、滁河干渠沿线、瓦东干渠沿线、荒沛河沿线、庄墓河沿线湿地恢复、维护和保育,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清洁能源普及计划,划定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禁燃区”,合理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实施绿色交通工程,推广机动车清洁燃料的使用,加强汽车尾气净化,对超标排放车辆实行整改。着力控制城市尘污染,对渣土运输车辆采取全封闭措施,市内露土区全部实现绿化覆盖,加强市政道路和生活小区道路保洁,有效减少各类扬尘。加大工业企业废气监控和治理力度,积极推进燃煤发电机组全面脱硫、脱硝。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处置。通过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综合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完善扩建肥东龙泉山等垃圾填埋场,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扩建吴山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确保医疗、化学等有毒危险固体废弃物的专业收集、专线清运和集中处置,实现危险固体废弃物零排放。全面实施城镇垃圾处理场无害化改造。加强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城市环境噪声控制。积极加强各类噪声源的监控与管理,重点强化对居住区、办公区、学校等各类区域周边环境的噪声控制,继续扩大城镇噪声达标区范围,有效降低噪声影响。加强交通干线两侧居住区域和教育等敏感区域的隔音屏障建设,全面实施主城区机动车禁鸣。鼓励企业采用低噪设备和生产工艺,努力减少生产类噪音。做好车辆降噪技术研究和推广,强制报废旧车辆和噪声严重超标车辆,严格控制重型货车入城。   农村污染防治和环境整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倡增施有机肥,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生态化养殖模式,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继续推进农村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工作,改善农村土壤质量。推行农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推广和应用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做好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清洁家园、田园和水源。  第三节 加强生态建设  实行基本生态空间控制。划分生态底线保有区、生态建设缓冲区和生态引导区,引导城镇建设与生态空间建设协调发展。制定地方性法规,严格保护生态底线保有区,禁止开发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缓冲区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改善;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建设生态引导区,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和建设强度。  建设功能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实施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公园游园建设、绿色长廊建设、成片造林等工程,建设黄山路、滨湖岸线等公园,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沟通城市水系,扩大河湖水面,加强城市景观水治理,保护环巢湖等生态湿地。继续实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程,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防治有害生物入侵,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滨湖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生态乡镇和生态区县。积极引导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  第四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