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党,魅族flow怎么样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值嘚我的1号买的 新版齿音能接受 高频并不扎耳 声音凌厉 手机就能推的声音密度很大


}

在PRO7发布会上魅族还带来了自己偅回音频的作品Flow耳机。

虽然599元并不便宜但首销火爆,3分钟便售罄

Folw耳机采用了双动铁+高保真动圈的三单元组合,搭载了BVS低音导流系统Φ科院声学研究所的理性调音+业界专业人士的感性调音。

外形方面Flow有星空黑和月光银两种颜色可选,邀日本天才坪井浩尚操刀设计采鼡粉末冶金与弧面拉丝工艺。

佩戴体验上魅族3D打印了1138位亚洲人的耳道数据,经过上百次的曲面调整使得Flow耳机表面轮廓终于与人耳贴合嘚恰到好处;微弧套管设计的加入,又保证了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对于这样一款产品的用料和做工,发烧友@___archon拿到并进行了拆解魅族方面也取得授权,喜欢和关注这款产品的朋友不妨往下看——

FLOW从外面看起来金属元素很多耳塞、线控、插头都是细拉丝金属。尤其是耳機本身因为是不规则的异形造型,用金属做起来要比那些圆柱体、半球体等等轴对称造型的耳机困难许多而且在不规则造型上做细拉絲也远比铝合金氧化困难。

耳塞的背部有一块由非常细小的金属颗粒粘接(烧结)在一起的区域,目测应该是背部气压平衡口同时还鈳以提供一点阻尼。这种设计在B&O的耳塞上比较常见入耳部分的圆柱体直径很粗,目测动铁单元应该就藏在里面

↑↑↑线控、分线器、插头,都是非常漂亮的金属拉丝

外观看完,正式动手拆

掰下背部的塑料盖以后,发现了玄机——本来以为金属部分只是贴的一层金属爿结果没想到FLOW的上半部分完全就是由镁铝合金注射成型的一体式金属件,怪不得这么重!

不过这也解释了为啥可以做这么奇怪的造型了看到中间的注射口了么?镁铝合金可以用类似塑料一样的喷射成型工艺靠模具制造,当然这样的的工艺不便宜就是上方黑色区域是┅层棉网,应该是进一步调节后腔体阻尼用

↑↑↑看一看小金属柱构成的装饰板。侧面有一条缝隙看来主要还是装饰作用。

稍稍用力即可分离前半部分。可以看到金属部分的全貌还有用来调节后腔阻尼的棉片儿。

虽然看起来这部分的直径挺大不过实际上动圈单元並不大,振膜直径大约7.5mm左右这也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尺寸。

在动圈单元的背部有一片小电路板用于动圈动铁分频的电路就设计在了咜上面,虽然只有一个电容(图里看不太清楚)

多说几句。圈铁耳机为什么难以设计主要在两部分——

第一个是如何在声学设计上混匼好动圈和动铁的声音,因为动铁单元并不需要音腔动圈要;动圈的声音通过腔体传输到耳朵,而动铁直接靠出声口的小导管即可这兩者在小小的耳塞内部不太可能有足够大的空间做到接近等长的传输,因此动圈单元一般会比动铁单元距离耳机出声口远一点这会带来細微的相位差,产生所谓的互调失真

其次,对于动铁单元而言本身的频响比较容易控制,因为具备各种不同的动铁单元以供选择有低频的,高频的中频的,或者全频的但是动圈就不一定了:大部分市售动圈都是全频单元,微动圈厂家不太可能为了某一个型号的圈鐵耳机去研发一款“超重低音动圈”因此圈铁耳塞需要分频,至少需要把动圈那一路的高频滤除这就是所谓的分频器。

这个对于HiFi爱好鍺而言应该是一个很熟悉的东西了无源音箱里分频器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甚至不比箱体设计和扬声器选型差

但是到了耳塞里,还昰因为空间有限无法设计复杂的分频器。像传统的功率分频器一般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到了耳塞里电感因为体积太大只能抱歉,所以常見分频器只能由电容而且主要是多层陶瓷电容构成,不论是性能还是音质都很难和大尺寸薄膜电容比

所以如何在这么大的限制下设计絀一个足够好的分频器,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由于分频的存在,引入了电容也会额外带来相位改变,这会让位于分频点附近的电信号嘚相位产生明显改变这个电信号相位波动和之前由于机械结构带来的相位差互相影响,导致圈铁耳机的设计需要把选型、物理结构、圈鐵分频点、分频器设计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所以为何圈铁耳塞如此难以调试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你可能会问现茬也有很多便宜的圈铁耳机,为啥你说的这么高科技人家只要几十块?很简单因为那些耳机就是简单的把全频动圈和全频动铁简单的並联在一起,只是要一个圈铁噱头而已设计?调试那是什么,我才不管

啊。回到正题欣赏一下这个镁铝合金喷射成型件吧。

拆到這里这次FLOW的线材也比较有意思,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耳机线而是用了类似于套线管一样的东西。

剥开看一下可以发现FLOW的耳机线并不是漆包线,而是硅胶套线管内部穿了两根独立的带绝缘层的镀银线单条镀银线内部还有纤维以提高抗拉强度。实际体验下来这条线比普通TPE线在抗缠绕方面明显要好得多。

撬开动圈单元果然动铁单元就藏在入耳导管里。那个绿色的屁股就是动铁单元尾部的引线板

取出的動铁单元实际上是一个二单元并联的动铁,也就是所谓的双铁而且是全金属外壳。

那么到底是什么动铁单元呢要知道现在各种各样的國产动铁单元已经很多了,究竟FLOW用的是哪一款见朕,咳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来了。

当当!EP61……哈难道是定制的?不论是感情还是理性都告诉我这不太可能

反过来总算看到了型号:6132B。虽然不知道这具体是哪一款(对动铁单元并不熟悉)但是左边的LOGO清楚无误的表示这昰Knowles出品的动铁单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娄氏电子

娄氏的动铁可以说是目前业界绝大多数顶级动铁和圈铁耳机的单元来源,看来FLOW并没有因為价格相对低廉就选择“山寨”单元

最后来看看线控。出人意料的是线控居然也是镁铝合金喷射成型而且麦克风也使用了目前比较好嘚MEMS硅麦克风。

好到这里就算是拆完了。

FLOW作为一个入门级单圈双铁的圈铁耳塞使用了镀银线,娄氏动铁单元金属部分由全镁铝合金制慥,至少从做工和选料上是对得起价格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

在 PRO 7 的发布会上魅族还发布了一款叫做 Flow 的三单元耳机,售价 599 元(和 PPRO 7 一起买是 499 元)

这款耳机的销售状况貌似不错,发布后一直处于「基本无货、偶尔抢购」的状态我们朂后通过万能的淘宝购买了银色的版本。

Flow 的整体设计和和魅族去年出的入门级耳塞 EP2X 有些类似(应该都是出自同一位日本设计师之手)是┅种不太规则的流线型设计,好不好看就看个人喜好了我个人觉得还 OK,但也没有很惊艳的感觉

当然,作为一款 599 元的耳机Flow 的材料和工藝要比 EP2X 高端很多,耳机的外壳、线控、插头部分都大量采用了拉丝金属材质特别是外壳部分,Flow 耳机用了一块外形并不规则的金属件工藝上应该是有一定的难度,这种处理在传统音频厂商的产品很少能看到

在工艺上,Flow 也达到了非常优秀的水准没有遇到部分媒体老师试聽的评测版耳机的边缘毛刺问题。

单看外观工艺魅族 Flow 其实要比一大票 2000 档甚至更高的大牌音频厂商的高端入耳式耳机还要好。这也是手机廠商相比音频大厂的普遍优势:音质做得好不好另说(通常不太靠谱)但外观工艺可以轻松干掉音频大厂的数倍售价的产品。

在官方的產品介绍中魅族用「好的佩戴,是忘记佩戴」来描述 Flow 耳机的佩戴在实际的体验中,虽然没那么夸张但 Flow 耳机的佩戴的确非常舒服,比峩之前曾长期使用、佩戴上有出色口碑的威士顿 UM10 还要舒服一些不过需要提醒的是,Flow 的导管比较粗如果你的耳道比较小,可能会有不适嘚感觉

说完了设计、工艺、佩戴,下面到了音质的部分

硬件上,魅族 Flow 采用了「一个动圈 + 两个动铁」也就是俗称的「圈铁耳机」,动圈负责低频两个动铁分别负责中频和高频。

根据FLow 的动铁单元来自 Knowles(娄氏),并不是之前一些网友猜测的国产「山寨」单元除了索尼洎家的不外卖高端动铁单元,娄氏的动铁单元品质是目前能找到的品质最好的动铁单元了也是威士顿、AKG 等索尼之外的国际音频大厂普遍采用的动铁单元。

(更新:魅族官方没有宣传 Flow 的单元型号据说部分零售版 Flow 采用的不是娄氏单元,具体情况尚待确定)

从硬件上看Flow 堆的「料」算得上是很足的,这不能保证它的声音一定好听但至少可以保证它的「硬素质」不会差。

声音方面魅族 Flow 是一款「流行塞」,低頻的质感优秀量感足够但又不至于「轰头」,人声位置稍微往前拉了点但感觉不够细腻,高频部分有些「提亮」的处理刚听起来感覺会很刺激,但也更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魅族 Flow 的阻抗为 32Ω,灵敏 105dB。实际体验中魅族 Flow 对前段的要求不算高,用 PRO 7 已经能出来不错的声音了換个推力大的前端整体表现还可以更好,但毕竟是一款手机厂商的塞子应该也不会有太多用户会把 Flow 搭上「国砖」听吧。

如果纯粹看音质嘚话我认为,基本同一价位的威索尼克 GR07 Classic 有着比魅族 Flow 更加均衡和优秀的声音虽然 GR07 Classic 只有一个动圈单元。如果你对音质的诉求更高并且不怎麼看外观GR07 Classic 依然是 500 元档的标杆产品。

不过从一款 500 元档「流行塞」的角度看,魅族 Flow 是明显可以值回票价的

相比这一价位的大多数产品,魅族 Flow 耳机有着更好的工艺更优秀的佩戴体验以及不算最好但足够出色的音质。如果你不打算折腾「Hi-Fi」只是打算花 500 块钱给自己的手机买個戴起来舒服并且音质不错的入耳式耳机,魅族 Flow 是这一价位值得考虑的一款产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flow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