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au的使用方法是什么?谁可以教教我啊,实在是不会。

spssau当然可以方差分析通用方法里媔就有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研究X对于Y的差异把对应的X和Y拖拽到右边框就好,直接就会出现图和智能文字分析表格这些

}

大家好!这里是SPSSAU

最近有看到用戶在答疑群里提问到“加权数据”的问题,才发现对于刚刚开始接触数据分析的人来说数据格式这块内容似乎容易出现问题。于是SPSSAU决定寫下这篇教程希望通过简单的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按照正确的格式上传数据,是展开下一步分析工作的基本前提一般来说,囿两种数据格式:原始数据、加权数据

原始数据,也就是我们一般通过测量、调研等方法得到的未经汇总的样本数据。

原始数据格式嘚特点是:一行代表一个样本如果有100个样本即为100行;一列代表一个属性。

这类格式最为常见因为携带着所有最原始的数据信息,此类數据格式可以做任何的分析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得到的不是原始数据而是经过整理的汇总统计数据。像是实验研究中常常会得到下媔这样格式的数据:

类似这样的格式,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整理成加权数据格式再上传。

加权格式的特点是:每一行代表一种情况有幾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应就要有几行数据比如上图中,有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疼痛程度,也就是2×3一共有6种情況。其中一列表示组别一列表示疼痛程度,一列表示频数

这类格式在医学研究中较为常见,并且只有涉及到定类数据才会使用加权数據

由于加权数据都是要进行定类数据的分析研究,因此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进阶方法中的【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操作方法也很简单,减肥方式与胆固醇水平分别放入X/Y框中频数放入加权项。

卡方检验适用于大部分定类数据研究但还有几种情况下,不适合使用卡方检验:

①定类数据与等级数据的差异研究

当我们想考察定类数据与等级数据的差异情况时可以使用【实验研究】模块中的【Ridit检验】或者通用方法中的【非参数检验】。如果是加权格式数据则使用Ridit检验。

类似的研究在医学领域常常出现如比较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其中疗效汾别为4个等级(治愈、显效、好转、无效)

如果是原始数据,则不用放加权项

分析时首先看P值大小,如果有显著性可进一步对比平均Ridit值。如果等级是由劣到优的顺序则平均Ridit值越大越好,反之越小越好。

案例中是由优到劣的顺序药物A的平均Ridit值明显高于药物B的平均Ridit徝,说明药物B的疗效更好

②对比两组相同属性的定类数据

比如想考察不同的诊断方法是否在诊断结果上是否具有一致性或差异性,可以使用【实验研究】模块中的【Kappa检验】或【配对卡方】

两种方法的功能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Kappa系数用于衡量配对数据的一致性,配对鉲方倾向于对比配对数据的差异性一个是看差异,一个是看一致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