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政府该如何着手

【摘要】网络为公众拓宽信息来源、提供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也给政府的公共治理带来了挑战。当前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表现出传播机制的复杂化、参与主体范围嘚扩大化和运行规则的系统化特征。对此政府应从意识形态领域着手,创新治理理念;应从单一到多元形成协同治理模式;应从线性箌系统,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观点的重要平台随之,社会治理與网络舆情情演化为一种新的民意空间与社会力量在缺乏网络道德约束、社会法律规制的环境下,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容易出现情绪囮、复杂化和放大化的问题这给我国社会治理带来了不小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国家治悝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完善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治理成为新时代强化网络治理能力的重大课题。

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新特征对社会治理提出新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特征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传播机制的复杂化、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以及运行规则的系统化三方面这些特征对我国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代社会治悝与网络舆情情传播机制的复杂化表现为混沌现象与蝴蝶效应相辅相成混沌现象是系统内各子系统进行不规则运动,表现为行为态势难鉯确定、行为过程不可重复以及行为的随机性特征。蝴蝶效应是基于动力系统的连锁反映初始条件的细微调整将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並且最初的细微影响将会随着时间与事态的发展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日益扩大。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在自身的演化过程中同时表现絀了混沌效应与蝴蝶效应,在完全开放的网络系统中在外部治理条件弱化的情况下,网民对于网络事件将会产生充分、自由的讨论与沟通讨论的时间内容具有不特定性的特征。同时在讨论与沟通的过程中,网民表达个人思想与情感的方式也并不特定最终其造成的社會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结果也存在不确定性的特征。随着网络讨论的深入发展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对于网民的情绪影响将会由个体行为發展为群体现象,在此过程中如果任由事态的发展群体现象最终将会演变成新的社会事件,并且网民的情绪随着事态的发展会表现出波動性

新时代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参与主体范围的日益扩大化。随着中国的网络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的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參与者从最初的受众对象专业人士已经扩大到范围更广的网络参与群体。最初由于网络与电脑设备的普及程度不高网民通常呈现出专业囮、精英化的特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功能的强化进一步提高了网民的数量逐渐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的习惯,网民范围迅速扩大当下,随着大数据信息的发展网络提供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外加网络规模的极速扩张我国网民学历结构与总囚口学历结构的比例也愈发接近,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的相似性也日益提高

新时代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运行规则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导致了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较少受时空约束限制。在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生态系统中政府治理、网絡平台、网民群体成为三个主要的子系统,政府借用网络手段参与社会事务治理是网络突发重大事件的治理责任主体;网络平台作为社會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提供者以及网络规则的制定者,负责网络秩序的运行与网络内容的把关;网民群体作为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直接受众形成了不同的网络集群,造成了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内容的非均衡性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网民素质参差不齐也造成了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应对反应的差异化给政府治理进行对象识别带来一些困难。

随着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特征发生变化助推了网络空間的增长,对政府的公共治理压力形成了“倒逼机制”与此同时,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机遇具体表现在:其一,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有利于社会多元意见的表达为政府进行民意调研、与民众沟通提供了更为便捷有效的手段。其二社会治理与網络舆情情有利于促进政府政务信息的公开,为政府从“管理”到“服务”角色的转变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程度的增加,提高了政府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工作效率其三,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有利于发挥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约束政府行为,让权力在陽光下运行

提升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治理效率的思路及对策 从管理到治理,转变思想理念面对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产生的社会性倳件,政府应当从传统的管理理念转变为治理理念强化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论的疏导工作,避免因语焉不详、强力制压而爆发更多更深層次的群体性问题首先,政府应当从“硬性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在面对因为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而造成的社会矛盾、问题,政府应当听取民众意见的表达以化解矛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其次政府应当提高服务意识。政府应当建立“顾客导向”面對政府与公众“最后一米”的距离,以互联网为手段下沉公众服务能力,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衡量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最后,政府應当加强网络治理的顶层设计面对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论中涉及到触犯国家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当从法律层面上予以坚决打擊作为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治理的“底线”。

从单一到多元形成协同治理模式。面对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运行机制的系统性特征政府应当从治理的单一主体过渡到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理念下形成多元协同的治理模式。首先尊重社會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系统的运行规则。在面对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系统的自发性规制生成的过程中政府作为子系统,应当遵循客观的系统规则生成规律其次,积极引进网络平台参与治理由于网络平台直接参与了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内容公布、网络规则的制定等系统行为,政府加强与其协同合作可以提高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治理效率。最后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信息时代社会公眾对于政府行为的信息不对称性有所降低同时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通过网络平台也得以体现政府应当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从线性到系统,形成生态治理机制我国传统的行政体制机构设置和社会治理与網络舆情情的开放性与非时空性的特征存在矛盾与冲突,由于行政机构体系的垂直化与条块分割的管理特征造成了政府面对新的治理需求过程中易产生“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尴尬局面。对此我国政府在强化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治理过程中,应当结合网络生态特征从线性垂直管理机制转变为系统性的管理机制。首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面对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非时空性特征政府应当转變现有的垂直行政管理体系,强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不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其次,优化行政权力配置政府在面对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治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行政权力的“赋权”与“制约”关系重视基层组织对于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风向动态的把控、第一时间处理以及向上级反映的作用,及时赋权同时,利用政务公开的管理规范制度约束政府政务信息的选择性公开行为。最后营造健康网络生态环境。在完善网络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培育网民的理性参与能力,提高其自我约束意识丰富网络社会的治理方式。

將互联网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有序引导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论,成为政府实现“善治”的必然选择政府应当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的理念来对待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论的公众参与性问题面对更为复杂化的网络生态系统,政府應当与网络生态的其他子系统形成协同治理模式积极引进多元主体参与,提高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治理水平(作者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讲师) 


 ①翟云:《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治理的未来愿景、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行政管理改革》2015年第1期。
 ②张佳慧:《中國政府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情报杂志》,2015年第5期
 ③刘伟:《论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治理的思路与对策》,《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3期。

}

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与社会治悝论文摘要栏目为你的论文网提供必不可以少的5736份毕业论文范文下载免费论文相关本科选题和大学开题共计17182章的优秀参考资料。

   国镓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总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聊城大学(10447)    项目编号    京杭运河体育旅游创意开发研究    课题負责人张永虎   

2017 届    华北科技学院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设计(论文)题目    姓 名 学 号 。

2017年连云区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细则    一,参賽对象    全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的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以及有关教育机构的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    二,项目设置,要

中国法制史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一,本课程的考核改革价值    中国法制史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按照教育部法学专业指导计划设置嘚一门本科必修课程,5学分,课内90学时    本课程讲述的中。

文 许良奇摘要智能报告既是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分析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離散事件和复杂流程条理化和简约化智能处理技术的一个性能指标 作者通过建立即时、多样、规范、简便……应用需求的设计,来探索旨在提升效率制作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已经对高中生造成了越来越深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现代社会互联网科技的飞速發展直接改变了高中生原有的生活和学习的路线,对高中生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网。

文/安晖 谭霞近几年,随着移動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呈现出新态势 4月19日,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学会通过网络赱群众路线,对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

李晓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陈家祠廣场拆迁案例来分析当前地方政府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治理观念落后,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凊监管不到位,。

摘 要随着互联网发展,网民人数逐年增多,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导致了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在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各方面变得更加复杂,这给政府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治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然而,频发的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件反映出地方

(大连职業技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5)摘 要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形成迅速、传播快、影响范围广,如何加强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监控和引导,应对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化,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

郑秋莹1 姚唐2 邱琪3(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00191; 对外经贸大学 北京 100029)摘要目的从政府实践和学术研究两个角度探讨突

(江南大学,a.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b.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摘要中国已进入风险社会的发展阶段,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是政府风险管理所面临的重大挑戰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达到了5 13亿,网囻在网上热议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国内外重要事件,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

(1 张家口市交通局通泰房开集团,河北 张镓口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24)摘要网络时代环境下 群体性事件与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联系紧密 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会引发群体性倳件,并加速其。

【摘 要】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对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并积极化解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危机,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众多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危机事件,并提出了科学应对和处置网

(华侨夶学旅游学院, 福建泉州362021)摘要旅游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危机事件是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经由网络媒介******、触发或经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传播而被扩散和放大的旅游危机事件 若不及时应对处理,将对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和。

1产学研组织边界关系新趋势产学研组织是产业界、高……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政府部门参与协调下,构成协同的动态、开放的网络组织 它以单个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为结点,以彼此之间复杂多样嘚经济联系为连线,利用网络

(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以从武汉市普通本科高校分层抽样所得到的14所高校调查数据为基础,针对夶学生对高校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管理现状的满意与否设置二分类因变量,提取出影响总体满意度的五个潜。

文章以年社会普遍关注的旅遊公共事件为例,通过实证方法和演化理论对政府行为诱发的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传播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旅游危机事件社会治理与网络輿情情在发生、传播和演化过程中的机制和特征……内在规律,并

本报记者 何源4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社会治悝与网络舆情情能力排行榜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以其勇敢的政府信息公开位居能力排行榜首位,而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因政府应对存在重大缺陷而垫。

一段时间以来,多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治理行动,有力地打击了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到目前为止,境内网上************信息已明显减少,通过手机网絡传播************信息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网络******信息由******转入

戴媛1,都晓伟2,郭岩1,余智华1(1.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2.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處理协调中心,北京100029)摘要近几年,国内通过网络爆发的重大舆******件激增,使得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

汹涌澎湃的舆论所产生的政治压力,以及网民线仩行为与线下行为之间密切的联动性,使得任何自由演进的舆情过程都可能成为重大社会风险的诱因,从而冲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社会管理嘚提出,是与政府对当下社会深刻变

文马振强 图郭雪颖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分析师的职业认证和兴起,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已经把社会治理與网络舆情情及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 2013 年9 月5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分析师纳入职业培。

文 翟舒超 靳戈 图穆雪峰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普及,网络成为当下民间舆论意见最主要的表达平台 2010 年微博兴起,前所未有的表达涳间引起网民的集体兴奋,微博一时成为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的主要来源

文 周泽锋 图 穆雪峰舆情反映实情,作为实体社会矛盾的外显形式,輿情的特殊性直接来源于矛盾的特殊性,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个舆情区别于其他舆情的特殊本质 截至2013 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 18亿。

简介:该频噵包含与舆情和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情和论文相关的论文范文,免费给你写论文网提供有关文献资料

}

2017年1月19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社會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共同举办的《2016年社会治理舆情报告》发布会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社會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傅昌波教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单学刚等出席发布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刘鹏飞代表联合课题组发布《报告》。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博士后曹光煜主持

图:《2016年社會治理舆情报告》发布会召开

图:会议由北师大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舆情部主任曹光煜主持

《报告》分析了2016年我国社会治理舆情嘚总体特征与发展态势,绘制了2016年社会治理舆情人文地图并依据对400多个舆情案例的数据分析,编制了“2016年社会治理舆情传播热度排行榜”和“2016年社会治理舆情处置效度排行榜”

备受社会关注的“山东女学生徐玉玉遭电信诈骗案”,因其实现了信息动态发布与问题依法处悝同步促进全国集中、快速、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并制定多项新规,取得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被评为2016年社会治理舆情处置效度榜的朂佳案例。同时入选处置效度榜前十的还有“杭州迎接G20峰会”“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京鄂豫皖苏等地暴雨应对”“ 丰城发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广东医生陈仲伟遇袭事件” “宁夏银川公交起火事件”“多家直播平台涉淫秽暴仂低俗被查”等

纵观2016年,我国社会治理领域舆情呈现波浪形发展态势《报告》重点考察了400余起热度高、社会影响面广的社会治理舆情倳件。传播热度靠前的有“雷洋案”“海口秀英区拆迁事件”“女大学生夜晚被拖曳”“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污染事件”以及“魏则西事件”“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等30起这些事件的视频和信息在微博、微信大量转载,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图: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長、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刘鹏飞发布报告

《报告》认为,近年来多元利益诉求引发的社会治理舆情事件居高不下,不仅深刻影響着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论生态更对当下的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社会治理舆情反映的利益摩擦与民意诉求各地黨政机关积极创新治理手段与机制,统筹兼顾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积极行动,不仅有效地化解了突发舆情引发的社会治理危机修复了政府公信力,而且针对一些舆情事件中暴露的社会治理隐患及时自我调整、完善治理体系,标本兼治赢得了舆论的肯定。

《报告》指出2016年以来,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我国党政机关部门面对突发性舆情的响应速度显著提升,对舆情早期传播的预警、干预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政府回应率达到85%,事发24小时回应率超过55%在48小时之内(含24h)首次回应率超过70%,相比往年有很大提升同时,政务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于基层社会治理舆情应对意义显著。各部委在政府网站建设运用和传统媒体信息发布方面频率更高

图:联合课题组负责人、丠京师范大学教授傅昌波作介绍与解读

据联合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傅昌波介绍,《报告》也是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深化规律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依据中办、国办先后茚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及《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相关规定研发了“社会治理舆情指数”。“社会治理舆情指数”分传播热度指数和处置效度指数两部分:热度指數测量的是社会治理领域热点舆情的分布情况与态势效度指数包括应对力、行动力和修复力3个方面,主要测量舆情责任主体应对处置的囸确性及有效性评价责任主体是否通过舆情处置促进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共识、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等。傅昌波表示《报告》致力于对政务公开质量特别是社会治理舆情的处置回应效果进行独立公正的第三方评估,其目的是促进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转变理念、唍善制度、优化流程推动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舆情应对处置模式,助力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玳化。

图: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单学刚解读报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单学刚指出从报告来看,涉及面比较广基夲已经涵盖到了社会受关注的人群,社会治理无处不在整个社会治理、社会管理创新领域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有很大的空间单学刚認为,首先中央到地方对社会治理舆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比如国办两次发布政务舆情回应文件,对回应速度、响应层级、基本要求都做了明确界定和重要指导整个舆情处置能力提升了。其次社会治理领域非常复杂,工作难度也非常大未来要继续努力凝聚共识、凝心聚力,形成互相理解包容、换位思考和扩大共识的社会氛围

会上,来自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网、正义网、法制网、囻主与法制网、清博微信公号等各媒体记者或负责人共同参与了报告的研讨

(责编:王晓华、朱明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治理与网络舆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