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冲击下购物中心如何保住江山

面对电商冲击 购物中心怎么越开越多?先自杀才能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经记者
  提到“实体店”,许多人会认为其正遭受来自“”的冲击而出现“关店潮”,数量一定有所减少。但实际上,中国已成为全球购物中心建设最为活跃的市场。
  记者注意到,仅在今年8月,广州就有3家大型购物中心开业,包括祈福缤纷世界、白云汇广场和骏壹万邦广场。而来自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大中型购物中心项目数量已超过4000家。赢商网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预计开业购物中心将高达864个。中购资讯预测,到2025年中国购物中心数量将达到10000家左右。
  在购物中心建设狂飙猛进的同时,整个行业则面临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的问题。在部分城市,阶段性的供应过剩风险正逐步积聚。即便是在层面,也存在行业毛利率持续承压、公司不得不寻求跨界转型等问题。业内人士表示,传统购物中心模式已经摸到天花板,要先“自杀”才能“活着”,转变为超级体验中心和旅游目的地。
  广州本月开业3家
  目前,国内购物中心开业迎来了爆发期。以武汉为例,根据仲量联行发布的数据,武汉今年预计有15个优质商业体入市,新增体量超过100万平方米,其中不乏和记黄埔、凯德和永旺等国内外知名开发商的项目。据《广州日报》报道,2017年广州将迎来商业供应量高峰期,预计有15个商业项目开业,新开商业面积81.7万平方米。记者注意到,仅在今年8月,广州就有3家大型购物中心开业,包括祈福缤纷世界、白云汇广场和骏壹万邦广场。
  对此,广州连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国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都是前几年房地产移师商业后的井喷产物,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化率的不断攀升,长期来说这些商业体不过剩,但短期内供大于求。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传统百货、老牌购物中心调整甚至关门的新闻不在少数。据专业机构2016年调查显示,年间,超过50%的新购物中心项目延期开业超过6个月,项目预租周期也从过去的12~18个月延长至19~24个月。
  对此,睿意德执行董事王玉珂向记者表示,传统购物中心以百货零售为主,休闲类的业态比较少。未来需要增加趋势性、潮流性的元素。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强,商品的品质需要更高端,品类方面要更加丰富,开发更多新的业态。
  “(其他业态的)客户分流越来越厉害,(购物中心的)开业成本越来越高;运营能力要求和压力自然非常大。尤其是如何实现差异化经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零售连锁及战略管理专家陶文盛也认为。
  正佳集团副董事长谢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购物中心)商业模式已摸到天花板,单纯租金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有超前转型、壮士断腕的勇气,“要先‘自杀’,然后才能‘活着’。将购物中心变成超级体验中心与旅游目的地,实现多层次混合收入结构,从开发商思维转变为服务商思维。”
  成熟购物广场纷纷转型
  面对新业态的压力,成熟购物广场纷纷探索转型,广州CBD商业体正佳集团、天河城、万菱汇、乐峰广场、百信广场等纷纷推出系列升级动作。
  比如,2016年,正佳集团投资6.8亿元孕育出了58000平方米的世界级超大型室内空中海洋馆――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广州百老汇”――正佳演艺剧院两大旅游与文化项目。此外,即将开张的还包括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广府文化街等。
  谢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总产值超400亿元的正佳集团从之前单一的租金模式,到现在的‘门票+租金’模式,再到未来的多层次混合收入结构模式,从的背景下出发,打造出了新的企业发展驱动器与增长引擎。”
  近期,广州CBD两家大型购物中心天河城和天环广场大变身,将自然生态元素引进商场。据记者了解,天河城之前也做过多场以真花、真绿植、真芦苇荡等自然生态为元素的主题展览;时尚天河此前也引进过驴、马、孔雀、鸟等动物。
  王玉珂表示,未来的消费趋势主要是向个性需求和功能性需求转变。随着年代更迭,消费者有了更多的自我主张,情感类消费也在提升。综合商业体从物业的二房东角色转化为以内容为实质的商业运营者,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
  “传统购物广场只有一个方向:紧跟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变化。这是商业唯一的正确方向。”邓国坚认为。
  百货业迎复苏迹象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23家(不完全统计)百货业上市公司半分析发现,去年上半年这23家公司中有5家净利润亏损,今年同期则只有3家亏损;同时,有8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这8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企业分别为:(000419,)、(600828,)、(600774,)、(600785,)、(600693,)、(002024,)、(000501,)以及(002277,)。
  但也有部分企业在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分别为(000560,)、(600821,)和(600712,),其中津劝业营收和净利润降幅分别达26.52%和3938.72%。
  面对业绩压力,今年上半年仍存在百货公司关店现象。例如,(600729,)继续对部分低效场店进行了关停,但关店现象较去年明显下降。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范围百货与购物中心业态关闭56家门店。
  此外,尽管整体业绩有向好迹象,但百货业仍面临诸多困难。
  显示,部分百货业上市公司仍存在毛利率下行的压力。例如,汉商集团尽管净利润增长36.43%,但其毛利率仅为1.65%;苏宁云商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35.9亿元和2.92亿元,净利率仅为0.35%,且苏宁云商表示,尽管报告期内费用得到进一步压缩,但公司整体毛利率仍略有下降。
  此外,记者发现,部分百货业上市公司业绩向好主要依靠非零售板块业务收入的增长。例如,东百集团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增房地产销售的收入,而百货零售收入较上期下降13.53%;友阿股份房地产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250.05%,零售板块收入占整体营收比重则较上年同期下降10.33个百分点。
  “百货业复苏主要是源于线上零售业的冲击较之前有所减弱,而线下百货业自身也进行了一些转型,但转型中也有做得不好的企业。”某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来说,这种复苏能持续多久还很难持乐观态度。”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电商冲击下购物中心如何保住江山?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电商冲击下购物中心如何保住江山?
近几年随着线上购物以及中小型智能零售业态的发展,线下大型实体购物中心所面临的冲击越来越大。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为64.8,环比第一季度回落3.5,运营出现小幅下滑。&购物中心保住江山?占零售市场43%&但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王佳茜看来,购物中心整体来说挺住了电商的冲击,“即便是在过去几年电商包括移动端的销售有着77%的惊人的增长速度,购物中心还是扛住了压力,虽然份额有所下降,但是总体来说是保持了其江湖地位,目前购物中心在中国社会零售市场占比为43%,还是占有半壁江山。”&万达大数据携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购物中心数量为4500家,这意味着过去一年增长约为200家。&报告显示,在目前的4500家购物中心中,60%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超过500个购物中心,低线城市购物中心相对比较少,在这些城市,购物中心还是新兴业态”,王佳茜称。与此同时购物中心的面积仍在大幅增长,2016年全国购物中心数量达到3.6亿平方米,与亿平方米相比增加了16.8%,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则为14%。餐饮、亲子业态销售增长迅猛,购物中心数量增长放缓、面积增长加快的其背后是“体验型业态”的崛起。&“以一线城市为例,体验型业态,就是餐饮、服务和娱乐增长速度非常快,这既有商家策略变化带来的结果,同时也是消费者个人消费取向造成的变化。他们所挤压份额最多的是传统的零售业态”,王佳茜称。&体来看,包括餐饮、娱乐、个人服务在内的总体娱乐服务业态增长12%(复合增长率),而百货、超市、电子电器等其他零售在内的总体零售则下降4%(复合增长率)。以家庭亲子和个人服务为代表的“新体验型业态”则呈现客流和消费额的双高增长,其中从万达广场的统计数据来看,家庭亲子类业态在1-2线城市的销售增速为23%,在3-5线城市购物中心的销售增速甚至高达244%。&“既可以驱动客流,同时消费者又愿意花更多钱的业态包括亲子互动、健身、SPA等等。虽然体量还比较小的但它们在驱动客流和消费升级上是一个&明星型业态&”,王佳茜指出。事实上这也是大型购物中心(专题阅读)业态升级的方向,家乐福在此前举行的2017年度招商大会上宣布将要把体验业态占比提升至65%。&“今年会有家左右的家乐福门店开始全天营业,会增设电影院线、休闲娱乐场所如健身房以及教育和培训场所”,家乐福中国时尚购物中心分销负责人Frank&Chan称,家乐福将在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之间寻求平衡发展。&智能化、数字化运营管理将成趋势&报告指出,未来购物中心将呈现的三大趋势——人群细分精准化、运营杠杆精细化以及智慧运营数字化,由此要求购物中心“一是要把一刀切的购物中心变成更加多元、细分、围绕人群的细分方式进行精细化定位。二是从经营到深度运营。三是要从人治变成智能化管理,在购物中心运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难以驾驭,尤其是大体量的购物中心”,王佳茜说。&近日,阿里正在建设第一家完全属于阿里的购物中心,新的购物中心名字叫做“more&mall&”&“猫茂”,&阿里要实现商场的数字化运营,很可能会打破传统按照租金租赁或联营的模式。据悉,此前曾在杭州“新零售体验官”亮相的AR、未来试妆镜、虚拟试衣间等一系列技术驱动的新零售产品将会在“猫茂”大规模商用。&海尔企业购多次为中央商务区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可以为中央商务区的写字办公楼、休闲娱乐区提供一流的智能设备,将其打造成智能大厦,实现智能办公,也可以为商务区周边的娱乐休闲场所提出合理化建议,创造更好的休闲体验。
每日23:00-07:00期间论坛正处于关闭状态,禁止发、回帖。
大家都在看
(新房业务)
(二手房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亲子教育业务)
(家在广告业务)电商冲击下,2020年的购物中心会是什么样?    ');塔博曼(Taubman)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张国华表示,“中国的许多购物中心都在将手机、社交平台、大数据的电子科技,与传统营销方式强强结合,这一创新对我们开拓市场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购物中心与电子商务在吸引消费者的竞争上越来越激烈,购物中心从应用移动技术到举办艺术展览会,不断在数字和生活方式领域进行改造。
  根据塔博曼(Taubman)亚洲公司近期发布的报道“中国购物中心2020”显示,决定中国购物中心未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包括增加生活、社交元素,整合线上到线下策略和采用移动科技技术。
  据精日传媒(微信搜索:Jing_Daily_China)之前的报道: 千禧一代的中国消费者在非食物类购物上花费总收入的14%,在亚太区比例最高。网上购物在他们之中很受欢迎,但同时他们也很享受逛实体店。事实上,亚太地区三分之一的代表者表示“购物是一种休闲活动”,23%的人说自己会通过购物来和朋友家人一起消磨时间。
  亚太地区的千禧一代在自己的人生中平均花费了整整4.7天的时间来上网购物,但同时也在购物商场和商店里平均花掉了4天的时间。有3天他们会因为其他目的造访商场,例如出门吃饭。
中国千禧一代在消费上花费的时间 (Courtesy Photo)
  通过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亚洲的零售商们需要继续通过娱乐、饮食和商店,努力在中国打造体验式的线下购物环境。
  如今中国消费者能够轻松在网上下单,购物中心更需要在生活方式领域吸引消费者。研究表明,许多中国新富阶层消费者把逛街视为重要娱乐方式。Aedas的执行董事Christine Lam 说:“网上零售业的蓬勃发展,需要购物中心从单纯的消费场所进化到提供顾客享受的殿堂,中国购物中心需要通过实施多商铺、商业规划、空间特点运用、功能运用和社会与文化功能,将自身从全球普遍存在的零售业转变为给顾客带来独特体验的圣地。
  “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并不是只想单纯购物,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需要一家餐厅,需要社交,需要出门走走,需要从生活的一部分中逃离出来,”房产咨询公司TriGranit的负责人Gergely Bodo表示,“过去消费者的需求首先是逛街,吃饭以及娱乐,而现在的趋势则反过来了:娱乐,吃饭,最后才是逛街。”
  研究发现由于中国社会包括公共区域数量有限,住宅相对较小,以及多代人生活在一起等多方面原因,消费者在购物中心寻求非消费式休闲体验的需求很大。因此,购物中心内需要加入更多娱,诸如现场乐队演出、时装秀、餐厅、影院、滑冰、保龄球馆、节日庆典活动。
  从更高层面来说,高端购物中心引入艺术展等文化元素来吸引目标客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上海K11艺术购物中心,它拥有3000平米的画廊,展示包括了莫奈和达利在内的著名画家的作品。另外,越来越多的奢侈品零售商都踏入餐饮行业,比如Gucci位于上海的餐厅,还有Vivienne Westwood上海咖啡厅。
  Gucci上海餐厅
  除生活方式和文化因素外,商场需要迅速适应由于整合线上到线下,而带来的消费者购物方式的改变,并且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
  尽管传统购物通常被认为是网上购物的低端科技版,实体店正在引入大量前沿的店内科技,比如“热力和运动传感器,iBeacons,红外线和移动追踪软件”。研究表示中国实体店应该学习伦敦Burberry商店,当顾客走进Burberry,就能看到用无线射频技术播放的多媒体内容。
  许多零售商同样通过整合线上到线下消费体验,从而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快消时尚品牌Zara建立自己的app,并让消费者能在app上购买商品。北京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商场取货功能。“Zara是一个运用移动与科技,不改变且加强实体消费的成功案例,”公关公司ZenoGroup的总经理Daryl Ho表示,“你并不会因为网购而感觉少了一些体验。”另外,随着移动商务兴起,零售商越来越接受和微信支付一类的移动支付方式。
  研究显示,对零售商而言,需要将电子商务和手机购物的新趋势当成机会而不是威胁。塔博曼(Taubman)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表示,“中国的许多购物中心都在将手机、社交平台、大数据的电子科技,与传统营销方式强强结合,这一创新对我们开拓市场有着重要作用。
TOPS19448゜14031゜23330゜33292゜42982゜52375゜61430゜71308゜81114゜91112゜1051850゜148929゜243020゜340536゜439872゜539218゜636481゜733943゜833081゜932949゜10
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2000万人民币 融资A轮 1850万美元 融资Pre-A 1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电商冲击下商业地产调整 商铺投资只有少数人赚钱
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传统零售消亡论甚嚣尘上,产业链上正大规模布局商业地产的开发商,迎来新的机遇和风险。
关店调整是否能产生效果?
实体商铺的投资价值是否会由此打上问号?
一铺养三代的传奇还能延续吗?
百货业态调整引关注 提升人气是王道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虽然已经坐稳内地商业地产的头把交椅,但前不久刚刚在港交所实现上市的万达,却在近日被爆出关店的传闻。据报道,此次万达准备关闭约10家经营不佳的万达百货,另外还打算压缩约20多家百货楼层。涉及关闭的万达百货位于宁波、青岛、沈阳、芜湖等城市,而涉及压缩百货楼层的万达百货则位于无锡、厦门、烟台、常州等地区。已经大面积撤柜的包括东莞长安万达百货、青岛李沧百货,于日开业的青岛CBD万达百货也有14600平方米面积进行了业态调整。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以往万达也曾就业态进行过调整,但像这次一样的大动作却比较少见。“关闭盈利能力不强的百货门店,对外出租或者转为其他经营业态,以提升公司的财报表现或许是直接原因”。据了解,目前万达在全国约有近百家百货,基本都是结合万达商业地产即万达广场开设的,万达广场作为购物中心业态,除了百货,还有很多其他招商引入的餐饮、服饰等,现在实体商业最注重的就是人气,做整体业态调整,增加引入能提升商场人气的餐饮、体验式业态,也能提升整个综合体的业绩表现。”上述人士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百货 2013年完成收入154.9亿元,尽管同比增长39%,但全年仅完成计划的91%,净利润增亏7%。这是万达百货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完成利润计划,万达百货也是该年度集团内唯一完成指标不佳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提出万达百货要到2015年年底实现盈利的时间表。
电商冲击 实体商业必须面对的困境
实际上,近年来大幅调整商业业态的购物中心绝不在少数,这其中一个公认的原因就是飞速发展的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当互联网全面深入我们的生活,广大消费者的商业行为逐渐脱离店铺和实体,不仅改变了商业格局,商业地产也面临挑战。从一些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网购的品类主要集中在服装饰品、化妆品、数码电器等标准化电子产品。也就是说,受电商冲击最大的是传统百货业,服务业态和体验业态尚不明显。这也意味着,以传统百货业为核心的商业地产将面临巨大冲击。
在世贸天街一家新开不久的全球连锁服装品牌店,一位店员对在试衣间里久久不出来的年轻顾客颇有些怨言。“有一些女孩子常来试衣服,在试衣间里试好久最后也不买,其实我知道,她们都是来抄号的”这位店员说。面对各品牌服饰店、鞋店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元的高价,不少消费者纷纷到专卖店试穿衣服、鞋子,然后记下型号,再上网购买。相对于实体店越来越高的商品价格,更多消费者选择了网购。虽然网店和实体店的主流顾客群有差别,但市场蛋糕有限,网上消费无疑成了传统商铺最有力的抢食者。
“服饰这类业态以往是购物中心最喜欢招商引入的,因为服饰的销售价格通常是成本价的10倍以上,利润空间巨大,于是服饰业态的承受租金能力非常强。相对而言,餐饮消费单价低,承受租金能力低。所以考虑到租金收益,以前购物中心最喜欢服饰业态。然而在电商发展起来以后,对上述业态布局产生了很大冲击:由于电商对服饰产品、日用百货的替代性很高,很多人网购上述标准化产品,那么实体店服饰业态以及日用品就失去了大量客源,缺乏人气。反而是餐饮、电影院等无法用网购替代的体验式业态能聚集大量客源。”业内人士表示。
差异化经营 体验式消费 多元化发展
在探访北京朝阳大悦城、富力中心等商业综合体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比起业态调整以前,餐饮、电影院等体验式业态的占比有着明显的提高。这也成为商业地产项目较为集中的应对方式。
高纬环球研究部大中华区执行董事林荣杰分析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网购增速势头不减的双重影响下,国内外零售商对自身品牌扩张策略继续持谨慎的态度。各大购物中心大众餐饮比例将继续增大,预计可能会缓解餐饮收入目前下行的压力。新增供应的集中入市或将为项目招商带来压力。”
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表示,现在市场的问题首先是购物中心总量过剩,同时在吸收量减少或不成熟的情况下出现的过剩,其中,包括我们已建的购物中心出现了招商难、空置率高及城市其他综合体密集带来的过剩。在蔡云看来,一边是开发商盲目拿地,大量建设购物中心,可另一边却是零售市场增长放缓,购物中心空置率居高不下,经营难度增大,同质化增加,开发商与零售业出现极不相称。而在行业的同质化、电商冲击及百货业的利润下滑形势下,商业地产出现过剩也就不言而喻。
据蔡云介绍,从具体区域来看,相比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成都、武汉、沈阳等二三线城市购物中心过剩则更为严重。“二线城市的体量比一线城市高出了 18%,首先是因为二线城市住宅配套服务业的飞速发展,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也催生了购物中心整体业态的发展和形成,并最终导致购物中心供过于求。”
在如何应对挑战方面,蔡云认为,随着环境的优化,商业地产需要进行差异化经营,保证租金上升,同时还需尝试体验营销。“我们要认清这个形势,要明确商业地产或不动产的差异化经营,这才是我们的方向。”
去年8月,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宣布,万达已和百度、腾讯进行战略合作,三方出资打造万达电商,万达电商计划首期投资人民币50亿元,万达持有70%股权,百度、腾讯各持有15%股权,目前仍在推进之中。王健林透露未来总投入将超200亿元。从这里,我们也多少能看出传统商业地产开发商的多元化尝试。
投资者启示
传统商铺投资观念有待转型
曾几何时,“一铺养三代”的说法成为人们的投资金句,似乎买“旺铺”成了一劳永逸的投资法门。然而商业地产商们的遭遇,似乎正提醒着人们,传统投资观念也到了需要更新的时候。
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商业实体店客流下降明显,一路攀升的租金又让实体店对降低商品价格有心无力,使得传统零售业总体表现低迷。对于租户来说,不仅要面对年年渐长的租金,还有高额的管理费用,再加上人工、水、电、暖等费用,成本过高导致租户退租情况越来越多。此外,入住率不高、周边消费人群不足的区域可能需要很长的培养期,这期间商家往往会赔钱经营。所以,一个刚刚建成的社区,商家不会立刻进入经营。这也是许多新建商圈区域商铺大批空置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情况是,培养期时间越来越长,有的商业体为了吸引人气,甚至打出“首年零租金”的口号,依然难以吸引到商家。
而另一方面,很多网络实体体验店,都选择开在了楼中铺,形成较为明显的商业效应,也带动了一些特定区域写字楼的租售;体验式消费往社区商业的扩展,也带来了新的投资热点。“总的来说,要顺应市场规律,积极寻求转型,以盘活商铺;准备投资商铺的,应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周边市场需求,切勿盲目投资。”专业人士这样提醒。
电商时代 专业人士的几个投资小建议
哪些类型商铺受的冲击最大?
电商以其天然的低成本优势席卷而来,小巧轻便易运输的小商品受到最大冲击,所以很多书店关门、火车票代售点关门、百货店倒闭、化妆品服装店转让……投资中应当了解。
哪些类型商铺受的冲击最小?
1. 经营大宗物品和高端高价商品的商铺基本上没有影响,如家具建材、黄金珠宝、奢侈品、高端服装及其他高端商品等商业。
2. 服务类型的商铺,如医疗、保健、娱乐、餐饮、宾馆等商业,是网店无法取代的服务产品。
3. 菜市场、水果店类商铺,这些新鲜类商品目前暂时无法由电商取代。不过随时代发展,未来本地化电商或许同样可以完成以上服务。
哪些类型商铺不能买?
未来电商肯定更受欢迎和普及,很多实体商铺将逐渐失去财富光辉,我们只有选择那些受电商冲击小的商铺,才会降低投资风险,也会相应提高收益。有的商业物业体量相对过剩,以同质重复粗放的商业模式为主,部分项目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投资者要擦亮眼睛。文/卫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受电商时代的冲击 购物中心被逼“革命” - 导购 -肇庆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受电商时代的冲击 购物中心被逼“革命”
来源:西江日报
作者:张海婷
近年来,全国多地的购物中心都迈入了调整期。日前,坊间更盛传,万达系将整体调整商业板块业态,除了关闭经营不佳的三四线城市的部分万达广场的万达百货外,还实行“加减法”,压缩百货楼层,增加餐饮、体验式业态等。
如今,这股风潮也席卷肇庆。无论是高要金利新时代广场这类刚刚开业的购物中心,还是四会海伦城市广场、凯德广场等早已出现的购物中心,均突破原有业态布局,加码餐饮项目,增加儿童业态,以吸引人气。
商场黄金比例被突破,餐饮占比上升
针对商业广场的招商,业内普遍遵循一个传统“黄金比例”,即购物、餐饮、娱乐的占比为52:18:30。其中,出于毛利高低的考虑,毛利较高的服饰往往成为购物板块的主角,从而跃居整个购物中心的较好位置,餐饮业态与KTV、电影院等娱乐业态只能望而兴叹,成为配角,甚至被省去。
如今,这一现象已屡屡被突破,包括上海、广州等地的购物中心均现“内调”,肇庆也不例外。“以销售服饰为主,再加上一间超市,这种传统购物中心经营模式虽有一定生存空间,但已走不通。如今,更倾向于以餐饮来带动人流。市民吃饭后,顺便去消费,从而带动其他项目。”高要金利新时代广场物管副总经理许东强如是说道。
作为2014年12月底才开业的一个新商业广场,该广场的餐饮比例已大大增加。根据其招商平面图显示,这个占地近136亩的商业广场主要划分为百货、服饰、娱乐、餐饮等四大部分,其中,餐饮占据总面积不到18%。许东强表示,实际招商结果是餐饮比重大幅上升,不再是配角,且已入侵服饰板块。
同时,四会市海伦城市广场策划经理刘昱表示,2013年12月底才开业的该广场还算一个新购物中心。但是今年上半年,其将开展一轮大型招商活动,重点引入餐饮类商家,加重餐饮的比重。
除了这两大新购物中心注重餐饮外,端州城区的购物中心也开始着手业态调整。记者从凯德广场了解到,从2013年起,该购物中心就重点引入餐饮企业。如今,其餐饮占比已由此前的20%突破至35%。
儿童业态也受追捧
近年来,各购物中心的调整中,儿童早教、儿童游乐园、儿童生活馆、科技馆等儿童业态也受到追捧。在本土市场方面,游乐园、儿童玩具、童装、儿童用品等均出现在各大购物中心中。其中,儿童游乐场则成为凯德广场、高要金利新时代广场、海湾城购物中心等新兴购物中心的标配。
去年8月,广百肇庆店总经理彭国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下,儿童是年轻家族消费的重中之重。这些消费除了传统的教育外,还包括服装、玩具。儿童游乐园既为儿童提供了消遣之地,也是让家长去购物消费的契机,是打造全新体验式购物的关键一环。
其中,儿童业态增加最明显的购物中心要数凯德广场。据悉,目前,该广场的儿童游乐园面积达到了200平方米。若加上其他儿童项目,那么其儿童业态的占地面积将达到1000多平方米。
业内普遍认为,其实,各购物中心无论是增加餐饮比重,还是扩展儿童业态,都是在增加其体验式的业态,属于体验式营销的冰山一角。
体验性营销盛行
体验式业态获得各购物中心青睐的同时,体验式的活动也成为它们的“心头好”。特别是针对餐饮、儿童的活动,如今已经成为各大广场的“常客”。
以四会海伦城市广场为例,其去年几乎保持着一周一次的活动频率,其中,试吃试买试驾的活动类型居多。而家庭式的美食试吃、宝宝爬行大赛等亲子类的活动尤其受重视。
同时,去年,广百也曾针对儿童群体开展相关活动,如举办“美丽肇庆”儿童绘画展。凯德广场则连续举办了三届餐饮类的活动——大胃王。
记者了解到,今年,调整业态、举办体验式活动将依然是各购物中心的必做功课。其中,今年上半年,四会海伦城市广场在启动新一轮招商的同时,将进一步增加儿童业态并进行调整。凯德广场则将于4月份继续举办第四届大胃王活动。
此外,上述金利许东强表示,金利新时代广场也将引入大型游乐场的计划提上日程。
集聚人气,寻求新生存空间
在业内看来,购物中心大费周章调整业态,打破“黄金比例”的出发点是,电商冲击实体零售业的背景下,实体店摆脱“试衣间”命运。餐饮和儿童业态对一个商场乃至一个商圈来说在集聚人气、带动人群消费、丰富商圈业态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两种体验式业态成为招商香饽饽。
上述海伦城市广场刘昱表示,这是应对市场变化做出的举措。“强大如万达,都不能概莫能外,何况是我们这些本土购物中心。”
“以前是买衣服顺便吃饭,现在是吃饭后顺便买衣服。”金利许东强表示,电商对传统服饰的冲击十分大。“如果一个商场无吃住的地方,那么根本就留不住人。上网随便就可以购买服饰了,单做服饰,只有死路一条。”
凯德广场有关负责人表示,肇庆以往的商业以步行街和百货销售为主的消费模式。电商冲击下,这种改变是应消费观念、习惯的改变。
同时,受访人士表示,举办体验式活动也是旨在集聚人气,带动消费。其中,开展亲子类活动力求在家庭式体验、家庭式消费中抢占制高点,进而带动整个商场的人气。
有业内人士表示,购物中心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够不断变化,带来的全新体验。以餐饮为契机的购物中心调整,或将为未来的购物中心调整带来全新的改变机遇。&
热日 15:05
热日 15:12
热日 14:46
热日 16:25
热日 16:57
热日 16:43
热日 09:59
热日 15:28
热日 11:09
热日 10:04
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乱象整治工作中的大案要案会坚持顶格处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商冲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