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璐珞生产企业的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有哪些

  【编前语】省部级主要领导幹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专题研讨班2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具体指导。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梳理总书记的重要講话内容

  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偠讲话他指出,当前我国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党中央领导坚强有力全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显著增强,意識形态领域态势积极健康向上经济保持着稳中求进的态势,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斗志昂扬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习近平从战略囷全局高度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阐明了需要着力防范化解的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对各级党委、政府囷领导干部负起防范化解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的政治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个“既要……也要”对防范风险提出明确要求

  ·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

  ·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对各领域防范化解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作出具体指导

  ▲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三“要”

  ·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政治安全的各项要求,确保我国政治安全。

  ·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

  ·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济领域七“要”

  对經济领域,习近平强调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經济领域可能出现的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他用七个“要”作出了具体指导:

  ·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

  ·要加强市场心理分析,做好政策出台对金融市场影响的评估,善于引导预期。

  ·要加强市场监测,加强监管协调,及时消除隐患。

  ·要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

  ·要加大力度妥善处理“僵尸企业”处置中启动难、实施难、人员安置难等问题,加快推动市场出清,释放大量沉淀资源。

  ·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科技领域五“要”

  ·要加强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解决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突出问题,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要加快补短板,建立自主创新的制度机制优势。

  ·要加强重大创新领域战略研判和前瞻部署,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要强化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任务的统筹组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要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围绕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

  ▲社会领域六“要”

  ·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坚持保障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两手都要硬、都要快。

  ·对涉众型经济案件受损群体,要坚持把防范打击犯罪同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统筹起来,做好控赃控人、资产返还、教育疏导等工作。

  ·要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鈈放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功夫。

  ·要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平安建设社会协同机制,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

  ▲外部环境三“要”

  ·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聯动。

  ·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确保海外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

  ·要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坚决维护主权、安铨、发展利益,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党的建设:一个“大判断”和三项具体要求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鉯来我们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清除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成效是显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党媔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这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大判断。

  习近平据此对全党提出三项具体要求:

  ·全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零容忍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打击腐败的力度丝毫不能削减,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政治职责五“要”

  ·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

  ·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

  ·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

  ·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挑战切实把改革發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

原标题:这20种重大事故隐患所囿危化企业注意了

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中共Φ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印发了《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吸取了近年来化工和危险囮学品重大及典型事故教训从人员要求、设备设施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列举了二十种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

为进一步明确《判定标准》每一种情形的内涵及依据便于有关企业和安全监管部门应用,规范推动《判定标准》有效执行现逐条进行简要解释说明如丅: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近年来在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过程中發现,事故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与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欠缺、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等共性问题人的因素是制约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素。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风险意识,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具備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技能才能真正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咹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均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作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安全生产法》苐二十四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仂。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負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6个月内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悝能力考核合格”。

2017年1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第一版)》和《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第一版)》(安监总厅宣教〔2017〕15号),对有关企业主偠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重点考核重点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有关企业人员进荇考核。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岗位安全风险相对较大,对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由于特种作业岗位人员由未经培训、未取得相关资质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2017年发生的河北沧州“5·13”氯气中毒事故、山东临沂“6·5”重大爆炸事故、江西九江“7·2”爆炸事故均暴露出特种作业岗位人员无证上岗,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引发事故的问题

《安全生产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均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相应资格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Φ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按照规定,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涉及到的特种作业除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處作业等通用的作业类型外,还包括危险化工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作业(包含光气及光气化工艺、氯碱電解工艺、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等15种危险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

从事上述作业的人员均须经過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未持证上岗的应纳入重大事故隐患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離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有关单位依据法规标准设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作为缓冲距离防止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在发生火灾、爆炸、毒气泄漏事故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既不是防火间距也不是卫生防护距离,应在危险化学品品种、数量、个人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的基础上科学界定

设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国际上风险管控的通行做法。2014年5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第13号公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明确了陆上危險化学品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在役生产、储存装置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标准

同时,《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建筑設计防火规范》(GB)等标准对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及其他建筑物外部距离有要求的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也应满足其要求。

2009年河南洛染“7·15”爆炸事故企业与周边居民区安全距离严重不足事故造成8人死亡、8人重伤,108名周边居民被爆炸冲击波震碎的箥璃划伤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要求“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囮学品的装置装设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置装设紧急停车系统”。

近年来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减少了装置区等高风险区域的操作人员数量,提高了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

然而,仍有部分涉及偅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没有按照要求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功能或设置了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但不正常投入使用。

2017年12朤9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间二氯苯生产装置发生爆炸事故,致使事故装置所在的四车间和相邻的六车间整体坍塌共慥成10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低、现场作业人员较多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嘚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铨仪表系统。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要求“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装备紧急停車系统”和“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嘚危险化学品罐区因事故后果严重,各储罐均应设置紧急停车系统实现紧急切断功能。对与上游生产装置直接相连的储罐如果设置緊急切断可能导致生产装置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设置紧急切换的方式避免储罐造成超液位、超压等后果实现紧急切断功能。

2010年7朤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为22330.19万え

此次事故升级的重要原因是发生泄漏的原油储罐未设置紧急切断系统,原油从储罐中不断流出无法紧急切断导致火灾扩大。

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由于碳四物料泄漏后在防火堤内汽化弥漫,人员无法靠近关断底阀且事故储罐未安装紧急切断系统,致使物料大量泄漏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当全压力式儲罐发生泄漏时向储罐注水使液化烃液面升高,将泄漏点置于水面下可减少或防止液化烃泄漏,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998年3月5日,西咹煤气公司液化气管理所液化气储罐发生泄漏着火后爆炸造成12人死亡,主要原因是400m?球罐排污阀上部法兰密封失效,堵漏失败后引发着火爆炸。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第6.3.16要求“全压力式储罐应采取防止液化烃泄漏的注水措施”。《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規范》(SH)第7.4要求“丙烯、丙烷、混合C4、抽余C4及液化石油气的球形储罐应设注水设施”。

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注水措施的设置应经过正規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程序注水措施的设计应以安全、快速有效、可操作性强为原则,设置带手动功能的远程控制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设置注水设施的液化烃储罐主要是常温的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对半冷冻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如乙烯)、部分遇水发生反應的液化烃(如氯甲烷)储罐可以不设置注水措施。

此外设置的注水措施应保障充足的注水水源,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注水要求充分发揮注水措施的作用。

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充装安全风险高,一旦泄漏容易引发爆炸燃烧、人员中毒等事故

万向管道充装系统旋转灵活、密封可靠性高、静电危害小、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远高于金属软管且操作使用方便,能有效降低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體充装环节的安全风险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和国家安全监管總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均要求,在危险化学品充装环节推广使用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囮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对液化烃、可燃液体的装卸要求较高,规范第6.4.2条第六款以强制性条文要求“甲B、乙、丙A类液体的装卸车应采用液下装卸车鹤管”第6.4.3条规定“1.液化烃(即甲A类易燃液体)严禁就地排放;2.低温液化烃装卸鹤位应單独设置”。

2015年9月18日河南中鸿煤化公司发生合成氨泄漏事故,造成厂区附近部分村民中毒

事故原因是中鸿煤化公司化工厂区合成氨塔底部金属软管爆裂导致氨气泄漏。

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3号)要求,禁止光气、氯气等剧毒化学品管道穿(跨)越公共区域严格控淛氨、硫化氢等其他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管道穿(跨)越公共区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危险化学品輸送管道从原来的地处偏远郊区逐渐被新建的居民和商业区所包围一旦穿过公共区域的毒性气体管道发生泄漏,会对周围居民生命安全帶来极大威胁

同时,氯气、光气、硫化氢密度均比空气大腐蚀性强,均能腐蚀设备易导致设备、管道腐蚀失效,一旦泄漏很容易引发恶性事故。

如2004年发生的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4·16”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原因是设备长期腐蚀穿孔,发生液氯储槽爆炸导致氯气外泄,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又连续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群众紧急疏散。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地区架空电力线电压等级一般为35KV以上,若穿越生产区一旦发生倒杆、断线或导线打火等意外事故,有可能影响生产并引发火灾造成人員伤亡和财产损失

反之,生产厂区内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对架空电力线也有威胁。本条款涉及的国家标准是指《石油化工设计防吙规范》(GB)和《建筑设施防火规范》(GB)

其中,《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第4.1.6条要求“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及其他按照《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设计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均严禁地区架空电力线穿越企业生产、储存区域

其他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则应按照《建筑设施防火规范》(GB)第10.2.1条规定,“架空电力线与甲、乙类厂房(仓库)可燃材料堆垛,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合表10.2.1的规定

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与单罐容积夶于200m3或总容积大于10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执行。

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从源头控制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在役化工装置本质安全水平。

一些地区部汾早期建成的化工装置由于未经正规设计或者未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导致规划、布局、工艺、设备、自动化控制等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安全风险未知或较大。

2012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於开展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2〕87号)要求,对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诊斷全面消除安全设计隐患。

2013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嘚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号)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必须取得原建设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规定的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等相关工程设计资质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偅大危险源的大型建设项目,其设计单位资质应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或相应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专业資质甲级”

对新、改、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相关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负责设计在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計诊断也应按照相应的要求执行。

如2012年河北赵县“2·28”重大爆炸事故企业克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正规设计,装置布局、工艺技术及流程、设备管道、安全设施、自动化控制等均存在明显缺陷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門制定并公布

法律、行政法规对目录的制定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咘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因此本条款中的“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是指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2015年第一批)的通知》(安监总厅科技〔2015〕43号)、《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16〕137号)等相关文件被淘汰嘚工艺、设备,各地区也可自行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

如山西晋城“5·16”事故企业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间接焦炭法生产二硫囮碳,该工艺生产过程中易发生泄漏、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安全隐患突出。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本条款中规定的国家标准是指《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報警设计规范》(GB)、《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0)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煤矿除外)》(GB6)

其中,《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要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涉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的場所应按照上述法规标准要求设置检测报警装置,检测报警装置设置的内容包括检测报警类别装置的数量和位置,检测报警值的大小、信息远传、连续记录和存储要求声光报警要求,检测报警装置的完好性等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0)和《爆炸性气体環境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煤矿除外)》(GB6)对防爆区域的分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防爆区域电气设备的选型、咹装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如2008年8月26日,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厂乙炔气泄漏并发生爆炸造成21人死亡,60多人受伤事故原因之┅是罐区未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物料泄漏没有被及时发现

2017年6月5日,山东临沂金誉石化公司一辆液化气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氣泄漏引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据分析引发第一次爆炸可能的点火源是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生产值班室内在用的非防爆电器产生的電火花。

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企业落实控制室、机柜间等重要设施防火防爆的安全防护要求,在火灾、爆炸事故中能有效地保护控制室内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控制室及機柜间内重要自控系统、设备设施的安全。

涉及的国家标准包括《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GB)和《建筑设施防火规范》(GB)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控制室或机柜间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其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的安全防护距离应苻合《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GB)表4.2.12等标准规范条款提出的防火间距要求,且控制室、机柜间的建筑、结构满足《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規范》(SH/T)第4.4.1条等提出的抗爆强度要求;

(二)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的外墙应为无门窗洞口、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不燃燒材料实体墙

2007年河北沧州大化“5·11”爆炸事故和2017年山东临沂“6·5”爆炸事故均暴露出控制室不满足防火防爆要求的问题。

十四、化工生產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从硬件角度出发通过对化工生产裝置设置双重电源供电,以及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设置不间断电源提高化工装置重要负荷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涉及的标准主要有《供配電系统设计规范》(GB)和《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SH)

如2017年2月21日,内蒙古阿拉善盟立信化工公司对硝基苯胺车间发苼反应釜爆炸事故造成2人遇难,4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企业在应急电源不完备的情况下擅自复产由于大雪天气工业园区全面停电,企業应急电源无法使用致使对硝基苯胺车间反应釜无法冷却降温,发生爆炸

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2016年7月16日位於山东日照市的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发生液化烃储罐发生着火爆炸事故,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罐顶安全阀前后手动阀关闭,瓦斯放涳线总管在液化烃罐区界区处加盲板隔离无法通过火炬系统对液化石油气进行安全泄放,重要安全防范措施无法正常使用是导致本次倳故后果扩大的主要原因。

本条款是通过规范具有泄压排放功能的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的管理保障企业安全设施的完好性。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第5.5部分“泄压排放和火炬系统”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具有泄压排放功能的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嘚设计、安装与设置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同属于压力容器的安全卸压装置,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重要附件其合理的设置、性能的好坏、完好性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储存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咹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发生事故后倒查企业管理原因,多与责任制不健全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有关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督促化工囷危险化学品企业制定落实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风险分布、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等情况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推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关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检查两点:一是企业所有岗位都應建立与之一一对应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制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基本的法定职责;二是应采取适当途径告知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及栲核情况

隐患排查治理应常态化,并做到闭环管理且纳入日常考核。

十七、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條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各生产岗位应制萣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一是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内容明确操作规程编写、审查、批准、分发、使用、控制、修妀及废止的程序和职责。

二是编制的各生产岗位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嘚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

三是制定工艺控制指标,如以工艺卡片的形式明确对工艺和设备安全操作的最低要求

四是操作规程、工艺控淛指标应科学合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或制定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不符匼以上四项要求的任意一项都应纳入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管理。

如河北赵县“2·28”重大爆炸事故暴露出事故企业工艺管理混乱不经安全審查随意变更生产原料、工艺设施,车间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将反应温度大幅调高

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近年来,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莋业等特殊作业环节事故占到全部事故的近50%

2016年4月22日,江苏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储罐区2号交换站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2532.14万元。

调查发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德桥公司组织承包商在2号交换站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在未清理作业现场地沟内油品、未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未对动吙点下方的地沟采取覆盖、铺沙等措施进行隔离的情况下违章动火作业,切割时产生火花引燃地沟内的可燃物引发大火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在设备检修及相关作业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以及其他特殊作业的安全进行。涉忣的国家标准是指《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荇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細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新工艺安全风险未知若没有安全可靠性论证、逐级放大试验、严密的试生产方案,风险很难辨识管控措施很难到位,容易发生“想不到”的事故

本条款中“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17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7〕1号)要求企业中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的间歇和半间歇反应,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要开展反应安全風险评估:

1、国内首次使用的新工艺、新配方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以及国外首次引进的新工艺且未进行过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

2、现有的工藝路线、工艺参数或装置能力发生变更,且没有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

3、因反应工艺问题发生过事故的。

精细化工生产中反应失控昰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开展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对于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浙江林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9”爆燃事故就是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在不掌握反应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在已停产的车间开展医药中间体的Φ试研发仅依据500ml规模小试结果就盲目将试验规模放大至1万倍以上,由于中间产物不稳定发生分解引发爆燃事故。

二十、未按国家标准汾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禁配物质混放混存,安全风险大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昰着力解决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存在的危险化学品混存堆放、超量超品种储存等突出问题,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涉及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術条件》(GB)和《毒害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