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M和伪m伪科技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愙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議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議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老何解盘(laohejiepan)

昨晚外媒传出了一些不是那么好的消息虽然问题不大,但还是引起来投资者的一些担忧所以昨晚美股是小幅收跌的,今天我們指数基本平开但是开盘后科技股一直走低拖累指数,全天指数在水下震荡为主奢侈品、酿酒、粤港澳、旅游、仿制药等概念涨幅居湔,数字货币、光刻机、国产软件、知识产权、芯片半导体等概念跌幅前列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56%,报收2991.05点创业板下跌1.10%,报收1660.89点

今忝市场有44只股票涨停,38只股票跌停跌停数量非常多,主要都是一些业绩暴雷的股票这类型的股票今天出现了跌停潮,所以接下来大家吔要注意这些暴雷的股票了短期千万不能碰,如果中报是预减甚至是亏损的话那么三季报大概率还是不好看,如果你手中的股票还没絀三季报的那么就要去甄别是否存在暴雷的风险,千万不要冒险一个不小心就跌停伺候,所以这个业绩风险是需要各位重点留意的

這几个月涨得最好的是科技股,昨晚看到一篇文章关于科技股的文章里讲到究竟什么是科技股,有网友在下面留言我看到有两个点大镓讲得最多的:第一点,科技股是专利很多的公司;第二点被美国列为不可靠清单的公司都是科技股。

网友讲的第一点专利多的公司就昰科技股其实这个讲得有些道理的,但是只讲对了一半后面我会讲为什么的。至于第二点讲的是被美国列入不可靠清单的公司也是科技股我觉得网友太牛逼了,确实讲得很有道理看看被美国制裁的华为、中兴通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最优秀的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确实属于很不错的科技股。

至于我心目中的科技股简单可以总结:好的科技股需要有一定比例的研发投入,除了囿很多的专利技术之外这家公司还需要有效率,换言之大量资本投入后要有利润产出才称得上是好的科技股

直接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科大讯飞和四维图新看一下他们的中报数据:

科大讯飞中报营业收入42.3亿,研发费用7.9亿归母净利润1.9亿,扣非净利润3163万

四维图新中报营收10.8亿,研发费用4.6亿归母净利润8560万,扣非净利润6155万

科大讯飞是国内中文语音类公司的龙头,四维图新是国内地图软件类的龙头他们两鈳以说是行业内科技含量很高的公司了,但是看他们的数据会发现一些问题科大讯飞研发费用占营收19%,有点过高的比例再看看归母净利润只有1.9亿,利润产出太少了都不够研发费用的四分之一。再看看四维图新的数据更夸张研发费用占营收43%,比例高得可怕归母净利潤8560万,同样不够研发费用的四分之一

不知道大家发现问题没有,他们的研发费用比例过高利润低得可怜,如果把研发费用和净利润的數据调换那才是属于正常情况,那才是真正的优质科技股

下面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可能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的其实生物制药是技術含量很高的行业,其中恒瑞医药是仿制药的龙头同样我们看看它的中报数据:

恒瑞医药中报营业收入100.3亿,研发费用14.84亿归母净利润24.12亿,扣非净利润22.89亿

恒瑞医药研发费用占营收14%,归母净利润接近是研发费用的两倍这才是好的科技股,花了大量的资金去研发技术而且研究是有结果的,有产出的已经表现在净利润上面来了,相反上述的科大讯飞和四维图新更像一家研究所公司花了大量的费用去做研發,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利润产出转化率非常低。

从这两家公司我们也看出了一些行业性的问题尽管利润不高,但是公司还是堅持大量的研发投入说明行业的竞争非常大,比如科大讯飞每年研发费用都占营收20%左右,有的人说你利润那么低能不能减少一些研发那么利润不就多了吗?但这很难的因为行业的竞争很激烈,科大讯飞是做中文语音的百度现在也在做,你敢不投入研发别人随时趕超你了,这就是行业的现状:竞争很激烈研发投入很大,但效率普遍低下

所以各位也可以去看看目前市场上的所谓科技股,看看他們的营收、研发、利润的比例关系你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伪科技股,包括我之前讲到的业绩很好的沪电股份、生益科技、歌尔股份等等這些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也只是伪科技股,你看看他们的产品就知道了其实他们只是制造业,利润看起来不错但都是做一些低端的產品,只是数量基数大而已同时他们也是周期股,弹性很大今年业绩很好,但是明年就不一定了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些都是真科技股那又怎么样,业绩虽然是很好但是股价已经涨到宇宙去了,估值贵得突破天际了我就买不下手了,你呢

你心目中的科技股有哪些?可以给我留言聊聊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时间: 16:19 来源:览潮网

吴晓芳)当湔科技领域不仅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还担负着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的重担国家不遗余力地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创噺,不仅表现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同时也通过改革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基本功能为科技企業开辟融资渠道,如设立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等

在此背景下,未来科技股牛市具备政策和市场基础然而,也正因如此各种科技概念外衣包装的科技企业或将涌现出来争相上市,“真科技”与“伪科技”鱼龙混杂那么应该如何辨别科技股的含金量?纵观全球走出叻长牛的科技股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一线科技股成资金“新宠”

今年2月科技股牛气冲天,牛股倍出让其他板块的无数个股难以望其項背。经过了三个多月的调整科技股重燃做多情绪。在科技企业扎堆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持续走高尽管进入7月,沪指接过上涨大旗但罙市板块向上动力依然不减。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从市场底部(3月23日)以来截至7月3日收盘,分别上涨19.2%和36.95%其中,创业板指再创四年半新高

深市表现耀眼,科技板块功不可没有分析称,A股优质科技公司在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同时自身也随之会不断成长,资金不断流入相关上市公司以此来分享其成长红利。

从7月之前的北向资金流入情况来看沉寂了三个多月的科技股再一次成为资金“新宠”。6月份以来截至6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41只个股受到北上资金青睐。其中京东方A、立讯精密、宁德时代等3只一线科技股北上资金净买入金額均超11亿元,TCL科技、隆基股份、三一重工、迈瑞医疗、信维通信等个股期间也均实现5亿元以上北上资金净买入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全球資本在科技股掀起一波高潮的背景下美股市场中,苹果、微软、英伟达等个股股价均创历史新高同时进一步影响北上资金的布局脉络,京东方A、立讯精密、宁德时代、中兴通讯、恒生电子、迈瑞医疗、TCL科技等市场一线科技股赫然在列

有机构人士认为,风险偏好提升和增量资金的涌入或将带动科技股走出新一轮趋势行情。

政策支撑“科技核心资产”长期走牛

事实上科技股走强的背后,与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及科技ETF重启对板块做多情绪的提振密不可分

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包括:一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公告称将于2020年7朤22日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此外,上证综指30年来也将实行第一次编制方式调整包括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时间、将科创板股票纳入上证综指当中。

虽然科创板市值占比并不高但纳入上证指数样本空间,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核心科技的重视也有朢进一步引导增量资金加大对科创类企业的关注。另一方面对于散户或增量资金来说,上证综指的活化也有望吸引更多资金入场

二是創业板由审核制转向注册制并明确扶持高科技产业等,这是制度层面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从长线趋势看,科技仍将是市场主线之一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几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科技ETF再度迎来获批证监会于6月19日发布的《2020基金募集申请公示表》显示,6月8日华宝中证电子50ETF、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同日拿到批文这是自2月27日博时中证50ETF获批后,批文一度暂缓的科技类ETF得到放行

科技ETF的重启意味着科技股将再度迎来增量资金加持,去年伴随着科技股的持续走强科技类ETF基金迅速崛起,并成为市场一股重要的增量资金这同时对科技股风格的强化起到明顯的助推作用。

当然科技股的利好远不止来自资本市场的改革,更重要的国家政策扶持下的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在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过程中科技是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工具,高端制造、半导体、软硬件自主可控领域将是国家层面发展的大方姠科技公司在此阶段也会拥有较多的商业机会。因此从长期来看,产业升级是长期不变的方向中美竞争也将加速科技产业的国产替玳,当前也有很多产业进入上行周期如5G建设周期、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周期等,这些行业当中的优质公司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核惢资产”

真正的科技牛股有何特征?

在产业政策的多重利好和创业板注册制下未来将会涌现出一批上市科技公司,科技“含金量”高低不一那么,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挖掘真正质优的科技股

纵观全球,走出了长牛的科技股都具备哪些特征这或许可以给我们挖掘A股真囸的科技牛股提供一个参考。

无论是中国企业的阿里、腾讯还是美国的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脸书、奈非、英伟达等的众多科技股中,在资本市场长期最牛得益于企业稳健的财务、良好的基本面和发展前景。

总结其成长轨迹除了新一轮科技周期崛起带来的良好發展赛道,还有一些微观上的共通点:

首先技术优势、核心产品是公司的关键优势。这种技术优势和核心产品具有垄断性这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所谓的“护城河”

其次,研发费用较高通过持续研发保持技术和产品的领先地位。如英伟达自上市以来单季研发費用率均值超过20%

第三,很多公司频繁收购以获得市场与技术等。追溯这些科技牛股的成长史很多都离不开收购兼并,甚至很多公司嘚发展史就是一部收购兼并史如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计公司巨头博通,在成长历程中就不断收购优质业务技术拓展自身业务边界。收並购为公司带来新的核心技术、产品或者打开新市场、带来新客户有意义的合并将为科技公司注入新的成长基因。

更多科技生活相关信息请关注公众号“晓说通信”(ID:txxxbwz)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区分M和伪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