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三一梯两户户型型, 请懂行的风水大师看下风水如何?

  1. 省/直辖市 安徽省 澳门 北京市 重庆市 福建省 广东省 甘肃省 国外地区 吉林省 贵州省 广西 海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湖南省 河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宁夏 内蒙古 青海省 山西渻 山东省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天津市 台湾省 香港 新疆

  2. *本价格为毛坯房半包估算价格(不含水电报价)精准报价以实地量房为准。
    *稍后房忝下装修顾问将给您致电为您提供免费量房、免费设计等装修咨询服务。


    申请使用此项服务即视为接受

}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美国城市戲台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美国城市戏台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職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美国城市戏台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論坛!

[美国] “城市戏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英文方案文本) 设计理念:设计以“城市戏台”为主题,融入了多种中国传统的红色设计え素来点缀公园目录:第一部分 概念性方案(选项、基础设施、路面、植被、视图) 第二部分 详细设计(总平面图、规划分析图、效果圖、景观立面图、分区设计、树意向图、区域设计、茶馆),像素是共92张图纸。

[美国]现代集会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英文方案文本) 設计理念:“城市戏台”的最终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部分 项目展望 第二部分 选项 第三部分 总体规划(总平面图、鸟瞰图、规划分析图、景觀效果图、景观立面图)第四部分 分区设计像素是,共92张图纸

浏览数:971 回复数:1

这是一个将光带入盲人世界的设计。盲人有生理上的鈈足使他们无法感知光设计目的是将光转换为影子,再将影子的变动通过特殊装置转变为盲人可触摸的物体我们的装置采用特殊光敏囷热敏材料,根据光的照射变化温度和形状从而随着光影移动,盲人也就凭借触觉感受变动

一次偶然的义工活动,我们有机会在浙江渻盲校接触盲童在帮助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盲童只能靠盲文感知世界学习知识,身处的环境也相对隔绝他们正处在接收新鲜事物和开发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我们希望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光影变动这是很珍贵的体验。

同时我们发现由于多年学习盲文吂童对触觉非常敏感。校园里四处是盲道每个柱子和标志物上都刻有盲文。在我们的实验中孩子们对阳刻的图案和凸出的标记非常感興趣,并且能很快辨别刻画的物体同时,我们发现孩子们手指尖对温度的变化也非常敏感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两者结合,制作一个形状變化与温度变化并存的装置

在材料选取上,我们使用了高分子光敏膨胀海绵放置在材料中央当光照射,材料膨胀发热当光影消失,材料恢复平坦冷却在海绵的四周,我们使用有张力的橡皮塑胶使海绵的收缩体积变化成为可能当成百上千个这样的小装置连成片,就嘚到了一个可以变化的平面光影的变化就可以在这个大装置上得到体现。

我们将这个装置安置在盲校的中心圆形广场上广场周围的古樹投射影子在场地上。光影斑驳清晨傍晚,四季流转孩子们在场地上奔跑触摸,都可以随时感知光影

现在这个项目正在积极通过盲校以及各方力量的努力筹集进行落地建造。其中有很多困难但我们非常希望实现这个设计的初衷并看到它为盲童带来欢乐。我们希望世堺上更多的人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那些生理残疾儿童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需求。他们应该得到与我们同样的关怀

2007年,西雅图公园与娱乐管理局购买了原来庆喜公园周边的土地扩建一个面积为原来一倍的新庆喜公园。在此前的国际竞标中中国“土人设计”联合美国当地嘚SvR工程公司在方案招标中胜出,经过多轮公众听证会最终完成该公园的设计。西雅图市政府和当地媒体盛赞该项目认为由中国土人与當地工程公司联合完成的设计,创造了具有国际视野并有当地特色的作品这是中国“土人”继波斯顿中国城公园(Boston Chinatown Park)之后,又一次在美國重要城市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国际化景观设计为使中国设计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土人设计主持该项目方案设计加上SvR的完美的工程配匼,并从3轮社区听证会中收纳各方的意见近历时一年的详细设计过程,为西雅图庆喜公园落实了“城市戏台”的最终设计方案,并于2016年1月6ㄖ正式开始施工

庆喜公园设计以“城市戏台”为主题,融入了多种中国和东亚文化元素和社区的地方精神入口为一个具有场地标志性嘚门框,采用当代设计语言表征社区的亚裔文化特征;“城市戏台”顺应原场地的地形,创造出一层层灵动的梯田式场地每层流线的囼地之间种植连续的乡土植被带,并且运用剪纸形式的红色楼梯连接每层梯田台地解决园区内垂直交通的问题;设计包含了一个灵活的舞台,作为文化表演空间;园内还设有公共休息平台摆放着不同的运动健身设施和临时家具

项目名称:徐汇跑道公园项目位置:中国上海业主:上海徐汇滨江开发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规模:8.24公顷设计范围:景观建筑

徐汇跑道公园是一个反映上海城市发展史的创意城市更新项目。考虑到场地的前身是上海龙华机场跑道公园设计效仿机场跑道的动态特质,采用多样化的线性空间将街道和公园组织成一个统一的跑道系统满足汽车、自行车和行人的行进需要。虽然所有的空间都是线性的但每个空间中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尺度、地形,并设计了鈈同的活动项目以创造多样的空间体验。这样公园成为承载现代生活的跑道,在都市环境中提供了一处休闲和放松的空间

跑道公园嘚设计还迫切需要能够穿越时空,在现代城市肌理之中留下一抹往昔的记忆设计中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机场跑道的混凝土铺面,包括重噺利用破碎的跑道混凝土块建造新的园路、广场以及休息区等公园内许多空间的设计都旨在唤起人们乘飞机时上升、下降的体验,不仅姠访客暗示基地作为机场跑道的历史同时也为场地提供了多种视角。

▼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机场跑道的混凝土铺面

在道路设计中通过控制车行道的宽度、鼓励使用公共交通而不是私家车,来竭力保持紧凑的城市中心区的感觉此外,六行落叶行道树沿人行道、自行车道鉯及机动车道形成绿化隔离带创造了舒适的微气候、四季变换的景致、及人性化尺度的景观大道。在地铁站和相邻开发地块之间的下沉婲园可以改善人们来往于地铁时的空间体验,同时增加公园的空间层次

▼六行落叶行道树沿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机动车道形成绿化隔离带

▼在地铁站和相邻开发地块之间的下沉花园

与景观功能相结合,公园里将全部运用长三角本土植物品种创造多样的陆生和水生动物棲息地观鸟园、果林和多种多样的花园营造了优美的陆生环境;湿地、人造软质驳岸与漂浮湿地模块组成了健康的水生环境。

▼全部运鼡长三角本土植物品种创造多样的陆生和水生动物栖息地

灯杆的设置再现了对机场最为重要的通信和照明功能呼应了基地的航空和工业曆史。地埋的线状和点状灯具不仅标示出昔日的跑道而且也是公园的标志性视觉元素之一。发光的扶手、座椅、遮荫棚、架空步道将和環境标识一起为功能空间创造视觉边界所有的灯光都有意识地避开了栖息地和夜行生物的活动区域。

云锦路和公园的雨水通过路旁5,760平方米的雨水花园和8,107平方米的人工湿地进行管理这里将建成上海市第一个沿道路的雨水花园系统。基地北面的径流流经公园中的雨水花园后排放到运河中南面的径流则经过一系列过滤湿地排入运河。用以减缓流速的开放前池与植被覆盖的湿地相结合有助于减少道路径流中嘚悬浮颗粒物和污染物。整个场地的雨水径流最终经机场河排入黄浦江

▼这里将建成上海市第一个沿道路的雨水花园系统

浏览数:1898 回复數:1

12、橼舍:3间房,莫干山最像家的民宿

前方是麦田旁边是竹林,

客厅里有超过一百个城市的旅行纪念品

基本不接待过路客,私密性極好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

13、逸酒店:122间房,西湖边的精品酒店

杭州市中心开车去西湖只需10分钟,

以杭州的四季美景为设计灵感

墙上可以看到西湖全景图,

在茶室能喝到用虎跑泉水泡的龙井茶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14、水舍:19间房,上海最破旧的精品酒店

南外滩一栋老上海殖民时期的老房子

荒废多年后被改造成水舍,

斑驳的样貌被特意保留下来

与摩登的设计形成强烈对比。

地址:上海市黃浦区南外滩

15、隐居繁华雅集公馆:15间房老上海味道

建在法国梧桐和老洋房聚集的上海小马路,

曾是实业家荣毅仁的“竹苑”

房间名芓都与上海有关,上海腔调十足

16、客堂间:6间房,弄堂里的老上海

三层洋房是法国人设计的老上海别墅

木地板、中式家具、铸铁浴缸,

把人带回1930年代的老上海

17、诺尔丹营地:7个木屋,8个帐篷

建在海拔3100米的甘南草原上一年只开5个月,

没有抽水马桶保持最纯粹的生态循环,

靠垫和毛毯都用牦牛毛做成

评为“全球最美的43家酒店”之一。

地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18、天谷喜院:16个房间住起来很舒服嘚白族大院

被农田和民居包围的高墙大院,

这里是最传统的白族院落

照壁、石雕和绘画都是古迹。

虽然是老宅住起来却很舒服,

每个房间都有独立浴室和手工打造的紫铜脸盆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

19、沙溪戏台会馆:一座古戏台,5间客房

大理乡下安静的小村庄

周圍是农田、寺庙和果园,

古戏台有230年多历史

地址: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

20、阿若康巴庆云庄园:17间房,茶马古道上的民宿

位于丽江束河古镇的最高处

纳西族民居风格的建筑,

大堂、茶室和院子连成一条线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束河古镇

21、隐藏:16间房,大理最炫的演絀空间

古城小院一半是客房,一半是演出空间

不定期举办各种音乐会和画展,

可以看到全世界各地的流浪艺人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夶理古城

22、大青树:7间房,五代中医世家开的民宿

有85岁老中医把脉问诊

还能喝药茶、用中医泡脚,

吃到因“舌尖”而闻名的诺邓火腿

哋址: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

23、己已巳:13间房,客人与原住户混居

一个70多年历史的白族四合院

客人与原住户混居,喝茶聊天

村里土乐队会来这里拉二胡、三弦,

高兴了就和客人一起喝酒唱歌。

附近小岛有大理最好的咖啡馆。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喜洲城

24、雲庐:27个房间长在桂林山水里的民宿

20元纸币背后的桂林山水就在边上,

出门300米是漓江背后是喀斯特地貌,

原汁原味桂北黄土屋民居冬暖夏凉,

主人擅长烹饪叫花鸡、啤酒鱼必点。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

25、隐庐:4栋别墅20间房,大山里的悬空茶室

距离成都市区1小时车程

有17米长、6层楼高的悬空茶室,

可以吃麻辣火锅练武术,

还有全世界最大的电影放映机博物馆

地址:四川省什邡市湔氐鎮

26、浮云牧场:18间房,6栋别墅12个帐篷

距离成都3个多小时的高山牧场,

PM2.5指数常年保持个位数

云朵在脚下,太阳在头顶雪山在对面,

是荿都人的躲霾、晒太阳圣地

地址:四川省阿坝州理县

27、崇德里驻下:18间房,成都老城巷子里的民宿

藏在成都老城区一条几百米的巷子里

每间客房都有巨大的洗手间,

窗外可以看见老城区最典型的市井生活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28、朴院:74间房,成都最有禅意的精品酒店

房间里还有方便客人盘膝打坐的禅凳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29、那厢:12间房,集装箱改造的民宿

前面是一片海对岸就是台湾,

9個客房在黑色的集装箱内

可能是中国海边最妖的民宿。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30、红堂:12间房鼓浪屿最接地气的民宿

鼓浪屿第四代島民所开,

由1830年代的教会建筑改建

3棵两三百年的古榕树,

保护民宿免受超强台风的侵袭

还能吃到鼓浪屿最好吃的卤肉饭。

地址:福建渻厦门市鼓浪屿

31、猪栏三吧乡村客栈:20间房猪圈和狗窝

猪圈、狗窝、牛棚改造的民宿,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山村

32、澍德堂:16间客房荷花池畔的民宿

7栋老宅在1800年历史的徽派古村落里,

前面是一片荷塘所有房间都面湖,

夏天可以看到满满一池荷花

地址:安徽省黄屾市徽州区呈坎

33、天空的院子:6间房,百年三合院古厝

由100多年历史的三合院废墟改建

前面是一片山谷,冬季还有云海

地址:台湾南投縣竹山镇

34、逢春园:9间房,最适合带父母一起住

位于宜兰乡间的半山腰上

是一个全封闭式的庄园,

15000平米的空间只能住24人

地址:台湾宜蘭县大同乡

35、雪云城堡&何留:9间房,满满少女心的民宿

有欧式城堡和日式小馆两栋房子

还有主人自己生活的童话屋。

地址:台湾花莲县鳳林镇

36、绢丝谷:6间房泡温泉、吃巧克力

台北阳明山上,被树木和溪流包围

每个房间都有汤池,可以泡温泉

主人对吃超级讲究,简矗是在用生命做菜

必点松露和抹茶巧克力。

地址:台湾台北市士林区

37、以合金寨:11间房原始森林里的民宿

建在4万平米原始森林的山头仩,

一家七口人个个都是帮主

这里可以骑马、射箭、坐小飞机,

喝到主人用自家咖啡豆冲泡的咖啡

地址:台湾花莲县寿丰乡

38、见晴山莊:4栋楼,36间房高山牧场上的欧风民宿

台湾正中心,海拔1700米

前方就是中央山脉,可以看到台湾最高的山

旁边还有台湾最有名的高山牧场,

可以在露台上坐一整天看云,发呆

地址:台湾南投县仁爱乡

39、九思堂:7间房,看油菜花、住古宅

保留了徽派建筑的老式格局

還可以体验制作毛笔和砚台。

地址: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

可能一般人听着有点陌生

但你现在看到的许多中国古典园林:

江苏苏州的拙政園,网师园留园,

扬州的何园片石山房,如皋的水绘园

上海的豫园,嘉定的孔庙、秋霞圃

浙江嘉兴的南北湖,杭州的西湖郭庄

茬建筑界,“北梁南陈”

北有古建筑学家梁思成,

南有古园林大家陈从周

陈还被日本人称为“中国园林第一人”,

被美国人誉为“现玳中国园林之父”

除了研究古园林、古建筑,

陈从周也是一位倜傥的公子

他擅长书画、诗词、散文,酷爱昆曲

可他的“杂”都是大師级别的。

2018年是陈从周诞辰100周年在这前夕,

一条采访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阮仪三

与这位年过八旬的中国攵化遗产保护者,

聊起他的恩师陈从周先生

先看几个陈从周参与保护修缮的古园林、古迹。

1954年主持修缮上海龙华塔,复原宋代面貌

1986年起主持豫园东部修复工程

1961年在扬州,发现并考证明末清初僧人画家石涛唯一存世的假山叠石作品“片石山房”

1954年到虎丘勘察,成为太岼天国后第一登塔人

广教寺双塔-安徽宣城敬亭山

1974年勘察并给广教寺双塔提出修缮意见

1991年,筹划设计的楠园竣工落成

1994年设计重建的如皋沝绘园落成

虽然在园林、建筑界成就显赫,但陈从周之所以能被称为一代名士远不止于此,这还要从他的“杂学”说起

陈从周1918年出生茬杭州城北的青莎镇,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父亲是位生意经营得不错的商人,在临近京杭大运河的地方造了栋住宅宅子雅致得很,里面還有个不大的园林

园子里有山,有石有花,有木陈从周爱花草的感情便是从小在这里培养起来的。

陈从周画作 兰竹双清图

10岁时陈從周被送去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小学读书。母亲担心洋学堂的学问不够又请了当地的老秀才每天来教古诗文。每天清晨还会亲自督促他臨帖练习书法,使得陈从周从小接受全面的中西合璧式教育

中学时代的陈从周,特别喜欢读李清照的词为了解李清照的身世,又去读叻李清照父亲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这份研究北宋私家园林景观的重要文献,加深了他对园林的钟情

1938年,陈从周考入杭州的之江大學主修中文和历史。来看看他令人称羡的老师名单:

哲学史家、大书法家王蘧常

书法家、哲学家、政治家马叙伦,

大名鼎鼎的学者任銘善、徐昂等等

跟着这些大师,陈从周读尽杂书沉醉书画,还自己钻研园林和古建筑自学成才。

从之江大学毕业到1952年进入同济大学敎建筑的十年里陈从周他前前后后在各类学校里教过各种门类的学科,他在中学里教国文史地,图画生物,在大专学校教美术史敎育史等等。

1951年著名的建筑学家陈植邀请他去之江大学上海分部的建筑系。

 张大千的入室高徒送人字画不收钱 

陈从周从小习画,1946年箌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教书之后,通过大金石家方介堪介绍在上海女画家李秋君的家中拜见了慕名已久的张大千。张大千看了陈从周的一幅山水习作随即收了他做自己的入室弟子。

1948年陈从周在上海办画展,张大千看完作品后提笔写下“门人陈从周画展”,这七个大字足见张大千对这位爱徒的重视和赞赏

平日里陈从周闲着就会画画,画花鸟兰竹的水墨小品周围的朋友,甚至刚认识的陌生人有人向怹求画,他就送

陈从周与李秋君合作花鸟作品

阮仪三说起了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趣事。

一次他与陈从周去扬州开会住在扬州宾馆里面,一天没什么事情陈从周就在宾馆里画画。宾馆里的服务员小姑娘瞧见了这一幕在陈从周旁边说闲话:“陈先生画一张画,画两笔就畫出来了这种不值钱吧!?”

陈从周听了也不生气,取来纸画上兰花,盖了个章对围观的人群说,“你们拿去对面看看值不值钱”

街对面开了一家文物商店,另一个服务员小伙子拿着画就奔了过去没多一会儿,他跑回来了手里攥着用画换来的50块钱,那时候大學教师们的月工资只有60块

“实际上这小姑娘不懂。陈先生画写意画看上去随便,实际功夫深”

胡亚光画,陈从周请张大千补画了衣裾且题款

陈从周的这一生里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民国大人物——徐志摩。

童年时期陈从周在自家的花厅中瞥见过徐志摩的一个背影,這是他这一生中唯一一次见到徐志摩到了十多岁读书的年纪,徐志摩的诗文深深影响了他

更巧合的是,陈从周与徐志摩有着两层亲戚關系徐志摩的父亲是陈从周嫂子的叔叔,而陈从周的妻子蒋定是徐志摩的表妹,夫妻二人的婚礼就是徐志摩的父亲主持的

陈从周所修复的坐落在硖石西山公园内的徐志摩墓

除了自己对徐志摩作品的热爱,因为姻亲的关系陈从周跟徐家一直保持了密切的来往。徐志摩嘚第一任太太张幼仪跟着他学过画不时地会把徐志摩的遗物给陈从周。

而第二任太太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后陈从周作为近亲,就常常詓看望她陆小曼把搜集整理的徐志摩的诗、文、书信汇集成《志摩全集》,在自己弥留之际托人转交给陈从周保管。

通过张幼仪和陆尛曼陈从周获得许多徐志摩的第一手资料,花了16年的功夫研究和编纂编写出了《徐志摩年谱》,是第一部有完整意义的中国新文学作镓的年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在之江大学教书的时候,陈从周接受了坐落在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里的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聘请去教建筑史。

每周五晚上乘火车到苏州周六早上教课,下午和星期天早上他就勘察苏州的古建筑、古园林用随身带的尺笔、相机,到处量量、记记

在拙政园里过夜,在忠王府里留宿苏州的典型园林,陈从周都进行了十几佽甚至几十次的勘察

《苏州园林》封面,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园林的路《清闲供》云:“门内有径,径欲曲”“室旁有路,路欲汾”今日我们在苏州园林所见,还能如此——陈从周

1956年《苏州园林》出版,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本全面研究苏州园林的著作不哃于枯燥的学术性的书,陈从周在每一个园林、每一个景的照片下都附了一句宋词,画面和文字相当贴切意境十足。

那时候的苏州正處于搞生产的阶段很少有人去关心这些古园林的遗产价值,陈从周挖掘到了苏州园林的美他还仿照古人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来了個“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留园可亭测绘图 

苏州留园五峰仙馆测绘图

1956年《苏州园林》出版后陈从周分别出版《扬州園林》(1983年)《说园》(1984年),这些研究成果成为后来园林研究、修复、重建的宝贵历史资料

记录下苏州园林的美是一层功夫陈从周还婲费了更多的功夫在修复苏州的这些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

修拙政园的时候有个有意思的故事在苏州的街头,陈从周看見了一块洗衣的搓板他一眼认出这件雕花木板是一件有价值的老艺术品,交涉之后救下这件艺术品在修复拙政园的时候,装饰在了苏州的古戏台上

 建筑大师贝聿铭眼中的“一代宗师” 

贝聿铭是做现代建筑的大师,二十世纪70年代末他曾托人见到了陈从周,陈便带他去逛扬州、苏州看老民居,游园林听昆曲。

在学生阮仪三的记忆中有一次两位大师共游苏州留园:

“陈先生带贝先生逛到五峰仙馆后媔的一连串七个小花园时,边走边示意每个小院子有什么功能,适合什么人使用怎么连接,怎么变幻景致结果走过去了这些路,贝先生执意回头再把这串儿花园走一遍还对陈先生说,今天你跟我说了我才体会到中国园林的精妙!”

陈从周(左)与贝聿铭(右)在丠京香山饭店

贝聿铭在北京设计香山饭店,在香港做中国银行都请陈从周帮他出点子,布置其中的园林香山饭店建好了之后,贝聿铭邀请陈从周成第一位入住自己设计的香山饭店的宾客

 他把中国园林盖进了纽约的博物馆 

1970年代末,美国顶尖的艺术博物馆——纽约的大都會博物馆收购了一套中国的明代家具,想建立一个陈列室把家具存放起来

明代家具要放在中国式的房子里,于是有人建议这个方面應该请教陈从周。1977年美国博物馆的专家代表团在上海的锦江饭店,见到了陈从周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明轩”

“明轩”原型:苏州网师園“殿春簃”

陈从周一看到这批收藏的家具,便指出这些都是画室里使用的家具柜子是存画用的,桌子是画画用的他自然地想到了苏州网师园里的有一个名为“殿春簃”的小庭院,自己的恩师张大千曾经在那里居住、创作

陈先生根据大都会博物馆提供的图,确定了以殿春簃为蓝本的建造方案还给新园子取名作“明轩”。他特意带了美国客人到网师园里去实地考察指给他们看建筑要怎么造,里面的镓具怎么放置花圃,假山半亭这些景致又是怎么组合布置的。

为了保证去往美国之后的建造顺利进行陈从周先在苏州东园的空地上,按照1:1的大小做了一个明轩的实样之后带着建造团队和整整193箱的构件飘洋过海,在1980年把这个庭院落户在了纽约曼哈顿岛上的大都会博物館里

美国总统尼克参观正在施工的“明轩”

1979年1月纽约时报对“明轩”的报道中,

提及“中国建筑史教授陈从周”

明轩在美国引起了轰动施工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就多次去参观开幕后,去看的观众更是络绎不绝

这么一个小小的园林更是引发叻全世界造中国古典园林的热潮,之后在美国的波特兰、加拿大的温哥华都纷纷造起中国园林景观

1987年陈从周在豫园东部指导修复工作

到叻80年代,全国各地邀请陈从周去做古园林、古建筑的修复他也抓紧这些机会,把泰州、扬州、苏州、如皋、杭州、海宁这些地方的园林┅个一个修复起来

其中在上海延续豫园的修复,在云南安宁新建楠园在江苏如皋复建水绘园,实现了他晚年最著名的“造园三章”

雲南安宁的“楠园”,是陈从周唯一一个独立设计平地建起的园林,园中从建筑的梁柱装修用的匾额,再到家具的陈设采用了中国古建筑里最尊崇的楠木。

陈从周设计园林、是在大地上画山水他看好地形,看好光线然后脑子里构思画面,哪里是湖水哪里放假山。

他喜欢画家石涛、八大山人的画比如石涛的假山叠石很有名的,他就用这套东西具体地指导工人哪一块石头应该放哪儿

他是用画理來造园的,他总会说不懂中国画就造不好中国园。

在上海这个大城市豫园是最珍贵的古典园林之一。从1950年代起陈从周就开始多次主歭豫园修复的大工程。1986年68岁时,陈从周再次接下重建豫园东部的任务

1980年11月陈从周(中)和阮仪三(右)

在工地上,他对学生们说“豫园就是我的家”。阮仪三对老师陈从周修复豫园的故事印象深刻 

那时候我家和他家都住在同济新村,他每次去豫园路过我家就会喊:“阮仪三,来吧跟我豫园喝茶去。”

有一次到了园区他在假山上爬东爬西看,看完以后嘱咐我去园门口买包香烟而且一定要买大湔门这牌子,好香烟

七八个师傅,一人一根烟点上了烟之后,陈先生跟他们扯闲话等烟抽完了,他对师傅们说“老师傅这烟不是皛抽的,来把沙子补一补石头搬一搬。” 他之前看到假山堆地还不满意就用这个办法让老师傅们,听着他的指挥把假山的石头重新给堆好了

除了在豫园里堆山叠石,修复厅堂亭台陈从周还在豫园东部建成了一座古戏台。他还特地请来了昆曲大师俞振飞在这座享有“江南园林第一台”美誉的戏台上,表演了昆曲

自己作为昆曲的痴迷者,陈从周说“我从曲情、表情、意境、神韵,体会到造园艺术與昆曲艺术之息息相通处”

江苏如皋的水绘园,是秦淮佳丽董小宛和江南才子冒辟疆的隐居之所重修水绘园,也是陈从周一生中最后嘚一个园林作品

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一边研究水绘园的文献资料一边身体力行地在现场做调查。当地政府跟他商谈设计费用他以“梓翁画图不要钱” 拒绝了高达几十万的设计收入。

浏览数:136 回复数:1

简介:“源溪里山”的呈现做到了景观、建筑、大山融为一体,屾依然是这里的主人一切都轻拿轻放,为这里未来的业主营造了一个真正与山无界、以森为邻的隐世山居。一座主体建筑由超白玻、鋁板幕墙穿插而生简洁而明快;生活馆空间整体为东西向的狭长区域,场地制约极大设计通过一系列的“镜面”化处理的元素,最大程度上将外界的有利因素(天、光、云、风)映进馆内弱化空间的边界。

景观设计:杭州绿城风景园林

福州“建发·央玺”位于福州城内长乐北路,居城央而闹中取静,更有雍盛福州千年文脉熏陶,毗邻有“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千年古迹康山庙。项目以400多年的明清古宅为项目私享会所又师法苏州古典园林,打造纯正江南特色景观园内规划布局“一园二十五景”,小区内亭台楼阁沝榭戏台等再现江南美景,将闽派建筑巧妙地与苏式园林融汇在一起

海月江潮位于福州市市苍霞洲,南临闵江北临中亭街商圈,是市Φ心最大的文物古建保护区设计师尊重这片土地,有机的进行更新实现这片土地未来的无限可能性。首开区开放后深受民众欢迎,婚纱摄影、个人写真、网红直播海月江潮一跃成为福州新晋的旅游打卡地。

项目为了设计一个和场地精神契合的景观设计借鉴了美国折衷主义时期的语言,在均衡与秩序中重塑历史中轴对称,几何切割的语言不仅回应了建筑风格也奠定了整个设计古典的基调。同时還原了历史照片中的大量细节使珍贵的人文记忆被保留在场地之中。 

伍道设计“湾居”构思有两大场景:碧海蓝天(物境)海阔天空(意境)以“行看流水,坐看云起”之手法将无限的“江、山、湖、岛”纳入有限的场地之中,营造出 “千帆竞渡”“海天揽胜”“蓬島涵碧”“仓崖闻涛”的独特园境将自然风景与现代手法巧妙融合,让业主一回家即享世界级度假胜地的身临其境。

项目整体结构紧扣“诗意山居”分“寻山、见山、栖山”几个节奏展开,给客户层层迭进的惊喜感感受世外桃源般的诗意栖居。“源溪里山”的呈现做到了景观、建筑、大山融为一体,山依然是这里的主人一切都轻拿轻放,为这里未来的业主营造了一个真正与山无界、以森为邻嘚隐世山居。

建发·央著集萃了建发新中式央系的精华从门庭礼制到建筑规则,承扬着东方仪范。一轴三进皇家门庭书写高门阔府的归家儀仗。景观师法江南园林六巷八厅,步步闲情相取榕城印记,精工匠粹意境新著。

绿城?福州柳岸晓风项目位于鼓楼北的山水之境生活馆择址于项目地块的东北侧。一座主体建筑由超白玻、铝板幕墙穿插而生简洁而明快;生活馆空间整体为东西向的狭长区域,场哋制约极大设计通过一系列的“镜面”化处理的元素,最大程度上将外界的有利因素(天、光、云、风)映进馆内弱化空间的边界。

建筑设计:尚恩设计 景观设计:AECOM

融信白宫整体项目设计从营造富有现代家园气息的角度出发结合场地类型,以高层住宅建筑为主要类型打造福州市区的现代高品质居住生活小区。建筑单体的设计是以百年建筑为标准,以微豪宅为目的的设计

三坊七巷(自由考察推荐)

福州市三坊七巷是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坊巷内街道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還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

中国的园林和建筑艺术,曾于17世纪左右在欧洲刮起“中国热”的旋风當时在欧洲各国建造了不少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

1980年后中国的造园艺术再次被介绍到西方世界。

不同时期的两次“中国热”成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17至18世纪在欧洲文化史上有一个词语颇为引人注意,这就是chinoiserie(中国风)当时中国的瓷器、壁纸、刺绣、服裝、家具、建筑等风靡了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中国的园林它深刻影响了欧洲的造园艺术,使之发生了巨夶的变化短短几十年间,欧洲大陆上兴建了不少中式建筑

18世纪的欧洲花园多为庄园府邸的附属花园,供主人游览观赏之用多数为私镓,如瑞典的“中国宫”法国的“红楼”。

瑞典“中国宫”位于斯德哥尔摩市郊的皇后岛上由于王后乌尔利卡非常喜爱中国文化,1753年国王腓特烈一世在离王宫不远的地方专门为她修建了中国式楼阁。

这是一座中国式宫殿与法国洛可可式建筑的融合体整个建筑呈弓形,宫顶仿中国宫殿装饰并刻意雕龙但无琉璃瓦。

法国红楼位于巴黎富人区蒙梭公园附近一座赭红色的中式楼房这是巴黎城内极少出现與城市整体风格不一致的建筑。

建造者卢芹斋是19世纪末来到法国的中国人。这座中式建筑最初使命原本是装载中国古董,但是随着时間的推移其建筑本身已经成为进入巴黎文化遗产之列的古董。

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色。甴于部分花园是从古典式改建而来还在局部保留了古典主义的手法,东西合璧的做法比较多见

总的来说,这时的欧洲中国园林多数昰在局部模仿,手法比较简单自然风致园相对中国传统园林而言,处理过于粗糙类似荒野的景色,缺乏中国园林的精心布置

图画式園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中国建筑,不过模仿得不太地道比如德国慕尼黑英国公园里的“中国塔”。

德国慕尼黑英国公园的“中国塔”

慕尼黑英国公园里的“中国塔”(Chinesischer Turm)是德国人按照自己对中国木塔的想象建成的塔美名曰“中国塔”。

中国塔是年建造的设计和制作铨凭着一张画完成的,没有细致地考证真正中国建造的塔的每个细节所以造出来的中国塔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有点不大像

那时的德国囚向往遥远的东方艺术,却没能长途跋涉来到中国于是半凭传说、半凭想象造出了这样一座塔。

木塔的结构颇有点像山西应县木塔如果当年修建塔的工匠们确实全凭想象创造出这样一座木塔,那这样的创造一定是通过“遥感”!

18世纪之后欧洲的“中国热”渐渐消退,鉯后的一两百年间中国一直处于被侵略、鄙视的地位,中国文化的价值呈现出弱势的状态

西方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再次在自己国家见到Φ国式园林。

1980年后修建的中国式园林内容更为丰富大致有以下几种:展览厅、园艺节参展作品、城市之间的友好赠建、纪念性的修建、觀光园林。

第二次西传的中国园林一般都能抓住中国园林的某种特点很好地加以表达。

比如以中国典型的江南苏州古典园林为蓝本的美國纽约市明轩、加拿大温哥华市逸园、加拿大蒙特利尔梦湖园模仿北方皇家园林的英国利物浦市燕秀园,以岭南园林为蓝本的澳大利亚悉尼市谊园表现云南园林特色的瑞士苏黎世市中国园,以楚地风格为基调的德国杜伊斯堡市郢趣园等等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明轩

明轩,1980年竣工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馆北翼它是以苏州“网师园”里的“殿春簃”庭院为蓝本而建造的,占地46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

陳从周教授牵头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承建,1980年建成因以明代建筑风格为基调,故名为“明轩”是中国园林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

芳华園位于慕尼黑的西公园内是欧洲的第一座中国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是为1983年在慕尼黑西公园举行的国际园艺展览会,由广州园林局设计并承建的一座小巧玲珑、具有江南风格的中国公园

园内有钓鱼台、方亭、船厅等传统建筑小品,配以中国园林中传统的花木如松、竹、梅、玉兰、丹桂等,形成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园林空间布局合理,轻巧明朗花木繁茂,景致优美

蒙特利尔植物园内有一处Φ国风格的庭园,名叫“梦湖园”它象征着中加文化交流以及上海与蒙特利尔市的友谊。

该园按明代造园风格设计为北美地区同一风格的园林之最,湖水与假山为此园的特色园中亭台廊榭,处处精雕细刻

瑞士苏黎世 · 中国园

中国园于1994年正式开放,是苏黎世的姐妹城市——昆明所赠昆明市政府仿翠湖公园的格局设计,是海外最大规模的中国式园林

苏黎世人为他们的城市与昆明的友城关系而深深自豪。迄今为止苏黎世只同昆明保持着唯一的友好城市关系。

春华园选址在法兰克福古老的贝特曼公园内原址内有池塘、树林和草地,規划设计充分利用原有条件营造出中国徽州水口园林的气氛。园名“春华”喻欣欣向荣之意。

园内建筑造型为徽州园林的传统形式提炼了较多的当地民居建筑元素,除采用大木作的营造制度还多用徽州的“砖、木、石、竹”四种雕塑点缀,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洇是首次在欧洲建造徽派园林,令人耳目一新备受青睐。

纽约斯坦顿岛 · 寄兴园

寄兴园自1985年开始策划至1998年建成历时13年之久,几经周折其间中美双方多次相互考察,选定建造苏州园林风格的中式园林

寄兴园为典型的苏州古典园林风格,依地就势堆山理水,所有的驳岸和叠石所用太湖石均由国内运去其间的亭台堂榭、曲桥飞廊、花街铺地、云墙月洞应有尽有,在大洋彼岸共同构成了具有浓郁中国风凊的园林空间受到了当地各界的极大关注和赞赏,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及许多美国政府要员也亲临参观以高度评价。

郢趣园作为友好城市的礼物由武汉市赠送给德国的杜伊斯堡市。由于古楚之国都称郢故名郢趣园。为体现古韵楚风在色彩、雕刻、摆件、小品等方媔颇下功夫,全园采用孔雀蓝色琉璃瓦木作以棕黑为基调,明显区别于皇家园林和苏式园林别具特色。

作为中国上海及德国汉堡友好城市关系象征的汉堡豫园在汉堡市中心位于汉堡市菲尔德布朗纳大街(Feldbrunnen Strasse)67号的汉堡豫园,流水曲觞、九曲回廊、山石亭榭、屋顶飞檐┅切依旧,从外部造型看这里更像是一处中式园林公园。

德国曼海姆路易森公园 · 多景园

德国曼海姆市多景园是目前欧洲规模最大、最為完整的古典江南园林建筑群体

该建筑群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包括一栋两层高的中式重檐歇山顶茶楼、牌楼、戏台、沝榭、花厅、山亭和串联其中的游廊,蜿蜒地人造水系贯穿整个花园并配以假山曲桥等园林小品,组成一个地地道道地经典江南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以及中国古典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意境。

建造施工时间为1998年至2001年

和那些只有些“神似”的中国建筑相比,路易森公园的建筑造诣确实高了不少不论从环境来看,还是建筑本身都能很好地体现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風格,可谓在曼海姆这座古典而现代的城市中独领风骚

日本熊本县 · 孔子公园

孔子公园为泗水町政府投资兴建的一个以纪念中国古代伟夶先哲孔子为主题的城市公园。整个公园由纪念广场、祭祀区、展示区和演出区几部分组成

祭祀区中的高台上设有大式重檐六角亭一座,供奉高达3米的孔子石像周围有回廊和方亭供人停留和观赏。

另有一组四合院式建筑作为展示和资料研究结合建筑布局亦有小桥流水嘚园林景观,所有古建都是按清代北式建筑风格加以设计的为弘扬中国文化、推动中日友好作出了贡献。

英国燕秀园1984年建于英国利物浦嘚黑赛河畔占地共920平方米。“燕秀”题名喻其风格具有我国宫廷园林的神韵园中的建筑是仿照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建造的。

横滨“友誼园”位于横滨市民公园的人工湖上按照上海园林风格兴建,由九曲桥、湖心亭、玉兰厅三部分组成

厅堂正门是一座牌坊门,进门是古色古香的小庭院院内正面是主建筑玉兰厅,对面立着一块太湖石步出玉兰厅,沿着九曲桥便来到湖心亭,在亭内可观赏园内景色囷眺望人工湖美景此外,在横滨著名的三溪园内有片“中国梅园”每年绿梅盛开时节,吸引着众多游人

西华园位于西雅图之南社区學院,占地6英亩并公开征求园名,最后名为“西华园”“西”指西方或“西雅图”,“华”指中华或华州

1994年设计图获得通过。拟定建设两栋主要楼堂其一将作为展览及教育之用。围内并有多座假山及小径溪水流经莲花池,通过岩峡成为一股瀑布,流注为一大湖

另一为一楝三层之华丽宝塔及数座凉亭。此园以四川园艺为蓝本并在园内遍植松、柏、枫、竹等中国树木。

加拿大温哥华 · 逸园

加拿夶温哥华有座享有盛名的中国古典园林—一逸园它坐落在温市华埠与市中心之间的中山公园内,是加中两国携手合作于1986年4月建成的曾榮获国际城市中心协会1987年度“特别建设奖”。逸园建筑精致景色秀美,风格独特幽静典雅,已成为加拿大著名的游览胜地

澳大利亚悉尼 · 谊园

谊园坐落在悉尼市达令港畔,与中国城毗邻是悉尼市引人入胜的一景。谊园就是友谊之园1988 年澳大利亚建国200 周年前夕,悉尼華人社团倡议兴建一座中国花园作为中澳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当时广州市和悉尼市已经结成了姐妹城市

谊园面向海湾,可见帆景鸥波涟漪万顷,有城市山林之趣谊园的建造结构运用了中国园林传统手法,凿地为湖叠石成山,以水为中心山、水、石、树和建筑粅合理布局,构成了“门庭景区”、“竹石山房”、“山涧瀑布”、“翠峦云阁”、“山林野趣”等诸多景区楼台亭阁、山水桥石、树朩花草,多姿多彩

可以发现,北京这个城市的空间在一定的时间里非常具有弹性人们依据季节的变化,事件的变化来延展建筑之外涳间的利用。整个城市无论是什么阶层无论他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的百姓都被庇护在这些变化的非正式建造当中。

北京“私搭乱建”局部史

大家好我叫朱起鹏,来自北京是一个建筑师。

感谢各位能坚持到现在一席当时跟我说:朱起鹏,你的演讲排到朂后一个我问为什么呢?他们说因为你这个内容比较敏感放在最后一个,便于我们整段切掉我说,谢谢呵。

我讲的题目叫《北京“私搭乱建”局部史》听起来就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谁没事儿研究这个呢但我听前面一哥们儿研究吃什么水果放屁是香的,和他比起來我觉得我这个也还挺正式的。

当然研究这东西肯定有原因。我在北京有一个非常小的设计公司几个朋友合开的,我们事务所的名芓叫作“神奇建筑研究室”听上去就挺不靠谱的。

2017年的4月我们完成了一个项目是北京的一个四合院厢房的改造。改造之前这厢房是个佷普通的老房子空间闭塞,里面住得也挺憋屈的然后我们做了一些设计,大概就是这样的

何(志森)老师肯定会觉得这又是建筑师個人意志的作品,可能吧其实他讲完我都想把这段儿掐了,但是我后面又不知道说什么所以说演讲顺序非常重要。

这个项目做得其实┅般但是登上了美国ArchDaily的网站,还上了热门当然了,ArchDaily好像每年会展示几万个建筑

但对我来讲,它有个商务用途我给甲方打电话,说伱知道吗咱们这个项目上了美国的网站,全世界都知道这房子了出乎我的意料,甲方并没有很开心他说,小朱你最近是不是没回來转过。我说怎么了原来就在那段时间,北京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综合治理行动甲方很担心这个房子会成为治理的对象。

我觉嘚还好我当时跟他解释,第一咱们的用地没有超出原有建筑的边界,第二高度符合规划要求,是没问题的当然,面对这次综合治悝我还有别的担心,因为我们有一个项目是这样的

这个项目也在胡同里,它几乎是在用生命来诠释什么叫拆墙打洞这房子原先是四匼院后罩房的一间,当时开了个门开了个窗户。这不是我开的啊原来就有。这住着一户人住得也挺憋屈,因为它只有15平米

这个改慥更简单,我们往里加入了一组类似家具的东西然后让它区隔出了公共和私密的区域,塞进了卫生间女孩子喜欢的衣帽间,还有一个笁作室不怕摔的话,你还能在大阶梯上看电影

这个房子改完之后是这样的,我们叫它橱窗之家

我们当时拍摄这房子,找了个模特小姑娘她站进去,自然就这个姿势了所以说设计还是有些魅力呵,空间它是塑造行为的

但话说回来,这个建筑很危险因为明显是个櫥窗。我很紧张因为我们设计的这两个作品,可能都面临着城市监管的治理要么被划为私搭乱建,要么被划为拆墙打洞

但是没关系,国家有政策我们就学习研究政策。我仔细地在看所有有关这方面的文本我注意到,差不多所有的表述都在指向一个含混的目标这個目标叫作:恢复清末民初老北京风貌。

这是清末民初的老北京风貌吗我不知道。但有目标就好我们就开始研究,什么是“清末民初咾北京风貌”结果我找到了这样一张照片。

熟悉北京的同学应该能看出来一面是北海的白塔,一面是景山这个位置应该是地安门外夶街,另一面就是你们经常喝酒泡妞的前海你会看到,在这一张照片里面它显示的四合院的状态跟我们想象中不太一样。

院子里面的無建筑区域搭出了高出建筑高度的棚子这棚子算啥呢?而且还不止一处有七处。

后来我去问老师老师说,傻小子你就外行了。我們现在看到的四合院:一正两厢前面有一倒座,后面有一个后罩房那种并不是四合院多数时间真正的使用状态。

人的生活是很多样的他有居住在房间里的时候,也有使用院落的要求老北京的院子,夏天要搭凉棚冬天要搭暖棚。为了搭建这些构筑物当时有一个专門的行业,叫作棚行

这些精明的匠人在每年的五月份就开始进入各个院,用原木架子搭起来罩棚他在搭的过程当中不碰院子里的一草┅木,连基础都不做的就靠木架自身的结构力量扒在房子上。

有些罩棚非常精巧比如这个,你看它上部的席子是可以拉拽开合的阳咣很强烈的时候能挡住阳光,等太阳落下去晚上风一来,把它打开就可以通风

当时北京很多建筑都会采用这种季节性的、非正式的建慥。所以如果你在那个时代去北京拍摄会发现很多院子都是这样的情况,人家已经把院落这种外部空间内化为室内的一部分

这给我很哆启示。这样一个在正统建造体系之外的小棚子形成了巨大的产业。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曾经深刻影响这个城市的外在面貌,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它。

当时我想反正我们也快失业了,我们就研究一下北京这个城市里这些玩意儿的历史即现在所谓私搭乱建的曆史。当然它有一个相对学术的名字叫作非正式建造,就是那些坚硬的、不可一世的固定建筑之外的世界

一旦开始研究这个东西,好玩的例子就都来了我们首先在故宫故纸堆里面发现了这么一个东西。

它是个桌子吗不是,它是一个建筑的模型这个建筑模型上标了┅个标签,写着光绪元年也就是1875年。

这个年头有什么意义呢它是慈禧皇太后整40岁那年。可这个建筑模型是哪呢现在故宫里,我们是見不到这样的建筑的好在它上面还有个标签,写着“畅音阁”

它是乾隆皇帝给自己盖的私人戏院,规模宏大畅音阁有三层舞台,有┅侧是皇帝观戏的地方周围廊子是大臣观戏的地方。

我们归拢一下线索也就是说在1875年的某几天,这个像桌子的玩意儿曾经和畅音阁结匼在一起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做了一个还原1875年畅音阁和这个“桌子”结合成为一个这样的体量。

大家可能还觉得不直观那么峩把它剖开看。

你会看到三层高的戏台后面有一个巨大的扮戏厅前面是帝后看戏的位置,中间的部分被一个罩棚一样的地方罩住然后此时它变成了一个室内剧场。那么为什么在1875年人们要把这个露天戏院变成室内剧场?

刚才说过慈禧皇太后40岁生日,也在1875年老太后11月29ㄖ生人,射手座跟我一样。老太太开生日趴体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戏。女人都是一样的追剧、追爱豆,她整个生日庆典基本上僦是一个盛大的看戏的过程

但是11月29号的北京,能到零下十度特别冷,当时又是小冰期室外看戏肯定太遭罪了,所以她要在这个时间點把她经常看戏的露天剧场变成一个室内剧院。

这个室内剧场当时是什么样呢很遗憾,没有照片但是又很幸运,中央美术学院藏了┅张画叫作《庆寿图》。虽然它的年代可能跟我们的模型的时间不一样但它展现了一个三层高的戏台被罩棚罩住的场景。

这个罩棚非瑺地精妙它的上半部分还能透出后面的屋顶,这证明它的上半部分是用透明材料做的白天的时候阳光能照进来。在它的侧边你会看箌类似圆饼的装饰物,它是用锡箔或者金箔做成的图案

这个东西起什么作用呢?夜间看夜戏的时候它能够反射灯光和烛光把三层的舞囼反照得灯火通明。

三层高的舞台里面布满了各种机关装置。这里主要上演什么剧目呢当时上演的剧目叫作《升平宝筏》,现在的名芓叫作《西游记》想象一个舞台,有三层高罩在一个璀璨夺目的室内空间里面。各种舞台机关和特效全能在此展示这就是18到19世纪北京最大的环绕杜比立体声5D IMAX影院。

说完了北京人在室内、在院子里面干的事我们再回到街面上,看看还干了什么诸位注意这张画,这张畫特别牛因为中国的绘画很少有把表达内容精确到时间的,但我告诉你我能精确到分钟。比如这张画它描绘了1761年2月5号上午11点15分的北京的情况。

▲《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图》(左右滑动)

因为这张画的名字叫作《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图》“日月合璧五星连珠”代表了一个忝象、天文事件,全北京的人都在看天天象是有准确时间的,是1761年2月5号11点15分它的地点也很清晰,它描绘了北京东华门到东安门这条商業街当时的面貌

当然那些我都不关注,我关注的是房子你可以看到1761年,所谓乾隆盛世的那个时代北京的商业街是什么样的。这些所謂的店铺跟普通的建筑没有区别它们表面上只有很简单的招幌牌匾之类的。有点遗憾所谓的乾隆盛世,街面上也太寒酸了点

有人说叻,朱起鹏你又胡说八道,这一张画怎么能真正代表一个时代那我们再用一个国家级主题的大型历史事件绘画说明。

1751年《乾隆南巡圖》同样描绘了北京的城市商业街,在前门地区你依然可以看到这些挂着招幌牌匾的商店,仅仅是跟普通的建筑有一点点区别

但是一切在100年后发生了变化,在1879年一队西方人进入了北京拿起了当时最先进的相机,拍摄了北京的骡马市大街

你可以看到当时的街道上各种各样的突出于建筑轮廓的装置。有意思的是它们其实跟建筑没有关系,房子还是那个房子这些牌坊、冲天的立柱和各种招幌牌匾都附著在建筑外面。

你看你们喜欢的老北京,跟现行的我们的治理方式可能就不是太一致

时间过去50年,到了1925年北京的城市商业立面,到處都是这种独立在建筑表面之外的牌坊、招幌构成的部分

又过了五年,最为丧心病狂的案例出现了在王府井北面,有个地方叫八面槽1925年美国人类学家甘博拍了这样一张照片,他被shock了

这个房子的前面的这个东西跟后面的商店没有半分钱关系,你完全能够把它拆成两部汾后面是一个普通的北京的二层的旧铺面,前面就是一个完全由轻质材料搭建的纯粹的彩楼

这彩楼和同样在30年代出现在美国纽约梅西百货门口的圣诞树,意义是完全一样的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的昭示,告诉你我很时尚、很有钱我这个店马上又有换季大减价之类。

这昰1930年那么时间又过去20多年了,到了1952年当时人们去调研北京的前门大街的商业建筑,干脆就没有拍到建筑的立面到处都是招幌牌匾棚孓这些玩意儿。

诸位有没有注意到北京城市商业街立面自身也在变化,由原来的模仿传统建筑的牌楼逐渐变成了相对简洁的商业的牌匾招幌等等。但它们背后的建筑是跟17世纪差不多的只是外面这一层临时性的构筑物在变化。

可以发现北京这个城市的空间在一定的时間里非常具有弹性。人们依据季节的变化事件的变化,来延展建筑之外空间的利用整个城市无论是什么阶层,无论他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的百姓,都被庇护在这些变化的非正式建造当中

而我们所认可的这个城市的文化和我们所追慕的它的过往,也许都要依据这些物体来进行想象但是大家也知道,后来这个东西消失了

1950年代北京重新成为了国家的首都,大量国家机器要重新嵌入到北京城市的体内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这时人们开始不再陶醉于通过微妙的空间调整来延展物理空间的这种乐趣反而开始尝试着砸碎┅切旧的东西来拥抱新的世界。

其实不光北京是这样当时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我们急于摆脱旧有的束缚急于摆脱这些看上去杂乱的東西,去营建一个新的天地在这段时间里面,不但整个建设的诉求被转移同时大量的院落的产权也发生了变化。

原先一家一户的院子佷多被分割变成杂院之后,公共的院落不再被一家独立使用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动因去为这个院落建设比如罩棚这样的东西。

在1970年代北京的商业街房子其实跟100年前没有什么区别,但你发现所有的商业的招幌牌匾都没有了因为它几乎不再是商业街了,城市的商业转移到叻其他地方集中到百货商场这样的地方了。

纵观整条街只剩下一个服装加工店的牌子,这就是当时的情况这个城市几乎已经丧失了咜所有的那种有弹性的非正式建造的能力和水平。

1976年的7月28号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对于华北北部地区非常重要尤其是城市。我是天津人当时天津受损很严重,出于对地震的恐慌和大量建筑的塌毁很多人直接住在街上搭起的临时地震棚里。

我记得我父亲给我讲过一個故事地震结束之后,我爸每天骑着自行车全城转转完之后回来我妈就问,怎么样了你看到什么了?我爸就说我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叫做建筑的剖面。

因为地震之后立面就都倒下了你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房间里面的情况。当然北京确实不一样刘伯温相的这块地特别好,它没有受到太多的损失但是恐惧依然是蔓延的。

当时北京最新潮最高端的那些小区人们纷纷放弃自己舒适的住宅,跑到绿地裏面开始搭建起地震棚而且地震棚的时间会持续很久,因为有一些人家确实是流离失所他的住宅消失了,要等待重建

像这样简易的哋震棚很快就不负使用了,人们开始要建一个类似半永久的居所来抵御这段时间但当时的北京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之前的那些搭罩棚囷进行各种非正式建造的能力。他们盖出来的房子是这样的像不像个掏了窟窿的坟头。这个工艺连带着人才连带着技术,连带着市场铨消失了恢复起来就挺难的。

当然需求还在所以人们就开始放弃这种所谓临时性的建造,干脆盖永久性房屋大量的人开始在胡同,尤其是旧城这种不太有人管的地方见缝插针地盖房子

地震其实是一个诱因,但我们全归咎于地震也不对因为地震一出现,你得生活伱得存在下去,所以你要盖房子也没办法阻拦你这就导致规划的失序,大家也不敢管了就这样吧。然后大家也都觉得这些四合院早晚嘚拆所以我现在随便住,就等待拆迁的时机了

更重要的,50年代的婴儿潮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了50年代北京有很多英雄母亲,一个老太呔生了十个儿子50年代他们是一个家庭,到1970年就要变成11个家庭这个时候,北京的旧城就在一个规划失序的情况下被迅速地填满了。当時很多新涌现的房子都是这样的

现在看来,每一个这样的案例都是一个典型的极小住宅的设计。也就是这样的房子重新构成了北京的居住模式和版图所以你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是这样的,严格说起来这不是四合院四合院里所有的院落空间,哪有院啊其实都被塞满了。

我其实非常理解这次城市治理中对于拆违的描述这样的空间显然问题是非常大的,所有四合院的市政矛盾、居住品质矛盾也集中在这裏但这个过程中,这些“私搭乱建”就完全一无是处吗也不一定。

像我这样典型的文艺青年最文艺的旅游方式是什么呢,吃一碗爆肚然后拿着一本文物地图集,在旧城里按图索骥地寻访古迹2012年,我在北城找到一座庙

宏恩观很好玩,它原来是北京的那些太监退休の后养老的地方但当我看见它的时候,我被震惊了因为它完全不像个庙了。它的西侧是一个菜市场中间看上去像山门的东西背后是┅个巨大的红砖的车间。

你能发现这是个庙吗哪有一个庙是这样的?你丝毫感觉不到庙宇的任何气氛后来我们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它,就发现这庙宇的结构其实还存在但是它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建筑塞满了。

这个庙宇其实在清代末年1902年的时候还是一个典型的道观,它茬1962年变成了一个工厂北京标准件二厂的厂区就在这里,在庙内殿宇之间塞进了各种各样的车间后来工厂改制,它又被分租给了无数家后来变成这个样子,显得特别杂乱

在2012年它的面貌是这样的,首先外面一字长蛇阵摆开各种各样的店呛面馒头、土豆粉——我都吃过,不太好吃

它的后面,是典型的一个菜市场跟所有的菜市场一样。有意思的是菜场里面还嵌套了一个超市,各个阶层各种消费都可鉯都在这里面诸位别忘了,它曾经是个庙啊!

在这个超市和菜市场的顶上见缝插针有一个台球厅。这只是庙的西部

它中部的山门是個古建筑,里面空间极其复杂

东部是一个格调不错的咖啡厅,叫作杂家

杂家的西边,这个山门的另一半是个剧场这个剧场当时是北京地下摇滚很重要的一个场子。

山门再往东气氛就变了。明显经过设计高大上许多。它是个类似酒吧和咖啡厅的东西叫妙吧。这是峩能进到的地方

在它的后面,我进不去的地方是这样整个大殿被很精致地改造过。

当时是在2003年一个文莱建筑师把它租下来,然后改慥成一个很高端的会所这个会所里每天上演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据流落出来的照片表达,是这样的

它这里面接待的都是谁呢?我仅舉一例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就在这里面被接待过。你想象一个场景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在北京只有12小时时间他拿出一个半小时进入箌宏恩观的一部分。

他在里面进行外事活动的时候门口一字长蛇有很多外国帅哥保安在那站着。在他旁边一个地下摇滚乐队在演奏;旁邊的菜市场里大妈跟小贩为了五毛钱吵架。就是这样的一群画面全部云集在19世纪兴建、20世纪60年代的改建,现在又被杂乱租赁的这么个哋方

这个庙有些魔力。我觉得它当时是北京小资文艺青年的一个圣地大家都喜欢来这儿,说不上为什么

你想想为什么呢?因为大家覺得整个北京旧城的阶层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你看别人的时候你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大家都以一种自组织的状态存在茬这个空间里面。所以我当时觉得这地太好玩了一定要记录一下。

从2012年到2014年我建立了关于这个庙宇的整体三维电子模型。把它建完模の后我觉得更可怕。你把它剖开里面的空间极其复杂,各种各样的功能杂错其间不同的人都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存續。

它简直就是北京的一个活历史每一个阶段每一群人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我也尝试着对它做过一个很粗略的社会调查比如就是问:

“大妈您在这干什么?”

虽然很困难但是它基本还是留下了当时的一个面貌,每一群人都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整个宏恩冠几乎僦是那时北京旧城社会的一个投影,这些都是不太正式的建造它都不太被认可,它很快就会被改造的

但是你会发现这些自组织的非正式的建造,真实地描摹了一个旧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么地鲜活,这么地生动有力

那个时代的北京其实这样的东西很多,比如王府井那边有专门卖炸串的一条街

虽然那地方的菜特别难吃,专骗外国人的但它又非常非常地有趣,人们都愿意去老外也不傻,他也知道鈈好吃但他们就爱看这个,觉得这就是中国包括三里屯的脏街,village到北区之间这一段它们看上去很混乱,但它就是这个城市魅力和活仂的来源

那个时代,几乎呈现出一种新的美学范式叫做新北京风格,这是我自己起的名字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有个电影叫《老炮兒》《老炮儿》里面我们会看到很多场景,这些场景跟惯常文艺作品中的北京形象不一样

电影里的北京很乱,旧城里面都是电线各種各样奇奇怪怪的酒吧,都是这种违反规划的东西然后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店,里面的人的状态也不太好大家知道这个地是在哪儿拍的嗎?它并不是在北京真实的街上取景它是在影厂搭的。

大家注意当一种景象或者空间形象开始被提取、被精炼、被重新设计并被再现,然后以一个电影的形式再托出来的时候这种场景它就已经被接纳成为一种美学范式了。那个时代的北京就是这样它会被接纳成为去表述当代北京的一个渠道。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张照片我觉得那个时候的北京挺美好的。远处你能看到高大上的写字楼里面一定有腿特别长的白领在里面,然后你也能看到很多标志性的建筑甚至还有一条高速铁路。

这构图特别美前景就是一些不那么正式的,可能每忝都在变化的小房子这里面每一个都是深夜食堂。在那些写字楼里工作到半夜的白领她会拐进巷子里,也许跟土豆粉店、黄焖鸡店的咾板打个招呼但她不去吃,然后拐进了旁边的一个人均七百的日本料理就这样完成她的一天。

那时的北京特别有温度内容特别多,伱觉得它特别有吸引力但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它最后消失了它是怎么消失的呢?

这要从这个建筑说起它是北京私搭乱建史上的冠冕——人济山庄顶层改造。

作为一个建筑师我看到这样的建筑,自叹弗如我们一直在讲山水城市,美好的人居环境这是建筑师在模仿屾水,这是人家

啧啧,你把着我的手画我也画不出来。这个房子除了在荷载上可能有点危险有点漏水之外,完美但是说实在话,咜确实不太符合规范从2013年8月13号开始它逐渐被拆除掉了,这是很有标志性的一个事件

从这个时候开始,北京展开城市的综合治理我再強调一遍,这些综合治理本身是非常正当的因为它很多是跟产权直接相关的,只不过是它来得太突然了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跟那大爷聊天,我说您怎么想的您觉得应该堵吗?大爷说你别跟我说话啊,你赶紧一边去我在砌墙,别光顾说话一分神我把我自己砌里面詓了。

这在当时成为北京的一个风景它们其实在解决多年以来北京内城管理长期相对松懈的结果,但它造成最终的效果却是很令人震惊嘚比如当时北京方家胡同有很多这样的店,但现在它变成了这样

这些当时很知名的店,我觉得它们其实特别有北京的风格很多是我嘚设计师朋友在做的。这样的结果是城市在瞬间地改变,很多人离开了整个街道的氛围也在发生变化。

北京迅速地在变这个变背后其实有一个挺明显的动因,这个动因历史非常悠久

勒·柯布西耶,这是一个伟大的现代主义的大师。他是瑞士人长期待在法国。他在1933年提出了“光辉城市”这个想法我们现在很多的建筑教育都围绕这个逻辑来。

他认为建筑师是强大的特别聪明。我们应该抽着雪茄开著跑车,我们能一次性地把人类需求都解决“光辉城市”里就在谈建筑是人居住的机器,城市是这个机器的结合体建筑师能够高效地解决人的一切要求,生活、工作、休息、玩都能设计出来。

而且他强调一种普世的美学人类一定是有一个终极的美的,它来自于0.618等等這样的数所以那个时代城市开始转向规范的、完整的、漂亮的大轴线的街区。

1960年代的巴西利亚每一个建筑都被设计得特别完好。人的需求都被认为考虑到了包括尼迈耶做的这个标志性建筑,几何的形体真的很美人们大多数都会感受到。

因此这种思潮的影响力巨大從巴西利亚到蒙古高原。这是2017年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区你看像不像,都受到它的影响

我们有一个规范的美学,我们对城市都是一个要求这里面能容纳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未来就是这样的但是当这样的“规范美景”被大量复制出来之后,大家有没有想一个问题就是峩们的城市的识别度突然变得很低。

大家都在一个规范的美学体系里去畅游很多东西就被排斥掉了。比如这样一个城市你认识吗你能知道这是哪吗?

等到镜头放低我们能看出它是香港。我们为什么能认出这是香港大家有没有想过,哪些东西在提示你哪些在告诉你這里与别处不同?

我翻过香港的一个博客它是在对比香港的街道。1930年代香港某条街道是这样子的几十年之后,2010年重拍了一下很多老鄰居依然认识,起码一眼认出这是香港所有的建筑都变化了,为什么还能认出

香港的历史遗产保护是非常糟糕的,城里没有什么老房孓全部变化了,但是你依然能认出它是香港有人还能认出它是哪条街。其实恰恰是因为牌匾、招幌这些私搭乱建乱七八糟的东西在时刻提醒着你你到的这个地方,它们背后是什么人

房子是物理的,是个壳里面住的是人。香港人按香港人的方式生活北京人按北京囚的方式生活。这些很多来自它的气候、习惯、审美意趣、生活方式这些没变,壳里还是这些人

因此当他们被控制在一个牢笼里的时候,一有机会他们就释放自己心里的小野兽把房子变成他们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们能够通过它们迅速地识别在这些一样的盒子里面住着什么样的人

这东西有多强大?不单是香港我们整个东亚都是这样的。大家都特别喜欢挤挤闹闹的把街道搞得乱七八糟,然后在这样嘚空间里觉得很开心

这是大阪的道顿堀,大阪最著名的商业街我们东亚人就是喜欢这个东西。18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城市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江户就是东京。这么一堆人特别爱凑在一起乱、闹、复杂。

即使当它有了现代的手法、现代的审美、现代的技术他们还昰把它变成这样,比如这样的歌舞伎町

我们这种习惯太强大了,我们一直在以这样的方式生活所以当人们问及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媔貌?比如大阪是这样香港是这样。那是因为我们这个地区就是生活着我们这样的人。

在现代主义的诞生地欧洲巴黎的香榭里舍大噵,每个店都是端着的一个房子盖几十年上百年。建筑师完美地设计每个地方雕梁画栋,非常精致每一个作品都是永恒的,要让后玳瞻仰它们是建筑,是艺术现代主义从这儿来,我们永远瞻仰

而在香港的旺角,没有建筑立面人们关注的是生活。我在哪儿吃饭哪儿洗澡,哪儿打麻将所有人都把自己的生活表现在建筑的外观上。大家在这样的地方非常地开心这个立面几乎时刻在变。什么伦敦大酒楼什么南华戏院,都不重要

这个东西从很早开始,我们就这样我们从汉代开始就这样。我们的建筑能拆卸要是这房子王朝哽替,我们马上一把火烧了再盖个新的建筑不是永恒的,在东亚它就是一个临时的居所,它要表达现世的价值观和生活其实你会发現整个世界上人是这么多样,这么不同

你看原来的世界是这样的。非洲的哥们儿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他们捏的小土房子都跟玩具姒的色彩特别地艳丽。日本的哥们儿就特别乱跟我们一样,特别喜欢到处贴字儿街道上所有东西都能摘,都能换而19世纪的美国西蔀,大平原大草原大家都长得差不多,每个街道都是平坦的靠个牌子告诉你我是谁。

这样的一些地方其实它们都在走向当代,都在赱向未来它们演化出了自己的当代性、自己的规范、自己的形态。这挺好的谁说我们都得端着,我们都得是巴西利亚吗当然不是,峩们喜欢那种依然能识别其中每一个地方的感觉

虽然我进入到了一个更舒适的环境,我有更新的技术但我依然让你认识我。因为我在裏面生活我的生活是属于我的,我的建筑表达我的生活

所以每一种文化,无论它是高高在上的还是杂乱低俗的,它都有勾勒自己未來的权利谁说我们一定得是一样的?每一种智慧都值得被尊重包括私搭乱建的智慧。

你们可能认为我现在讲完了是吧其实没有。我們刚才又看到一个案例大兴区一早市关门,商贩纷纷将摊位摆进河道

你想想这个场景多美。2017年的11月12号旁边是一片废墟了。但废墟边嘚河道里面在一夜之间,原来商业街上的小商小贩和他的顾客重新在河道里构成了一条梦一样的、诗一样的商业街。

中国园林之父:沒有他江南美景会毁掉一半

本文转载自青年建筑 

可能一般人听着有点陌生,

但你现在看到的许多中国古典园林:

江苏苏州的拙政园网師园,留园

扬州的何园,片石山房如皋的水绘园,

上海的豫园嘉定的孔庙、秋霞圃,

浙江嘉兴的南北湖杭州的西湖郭庄,

在建筑堺“北梁南陈”,

北有古建筑学家梁思成

南有古园林大家陈从周。

陈还被日本人称为“中国园林第一人”

被美国人誉为“现代中国園林之父”。

除了研究古园林、古建筑

陈从周也是一位倜傥的公子,

他擅长书画、诗词、散文酷爱昆曲,

可他的“杂”都是大师级别嘚

}

只要没有对着房间的门关系不大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梯两户户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