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均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标志与条件是什么?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

经济师考试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實务辅导讲义(36)

(一)IS曲线与货币均衡

IS曲线上的点表示商品市场上总产出等于总需求量故IS曲线上的点表示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

储蓄(S)构成資本的供给投资(I)构成资本的需求,IS曲线表示在不同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组合下商品市场均衡(S=I)点的轨迹。如图7-1所示

对于给定的利率水平,IS曲线表明为使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总产出必须达到的水平如果经济活动位于IS曲线右边的区域,说明存在超额的商品供给这种商品的超額供应会导致非计划的存货增加,促使企业减少生产这又使产出下降到IS曲线上。如果经济活动位于IS曲线左边的区域则说明存在超额的商品需求。超额需求导致存货非计划的减少促使企业增加生产,这又使产出回升至IS曲线上以上分析表明,产出有向满足经济均衡条件嘚IS曲线上各点靠近的趋势

(二)LM曲线与货币市场均衡

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需求量(L)等于货币供应量(M),故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態

货币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要求货币的供求相等,即L=M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L取决于Y(总产出)和利率i并且,货币需求與总产出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所以,LM曲线表示在不同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组合下货币均衡(L=M)点的轨迹。如图7-2所示

利率有向满足货币均衡條件的LM曲线上各点靠近的趋势。

(三)IS-LM曲线与两大市场的同时均衡

从理论上说E点决定了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水平与国民收入水平。

在開放经济条件下如果加入国际收支(BP)的内容,就发展成了IS-LM-BP模型这是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经济模型,凡能影响彙率的因素(利率、实际国民收入、价格水平)都会使得BP曲线移动 如果三线交于一点,表明国内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三个市场都處于均衡

二、货币均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实现条件及标志

(一)货币均衡实现的条件

上式中,如果我们假定Ms和P是已知的那么,货币能否均衡就取决于国民收入Y和利率r这两个重要条件

1.国民收入等于国民支出

国民收入等于国民支出,国民收入没有超额分配现象

2.利率水平达到均衡状态

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货币供求的条件决定的,是指在货币供给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需求正好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利息率。貨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货币供过于求,利率下降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物价变动率是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

在体制转轨时期,對物价实行国家定价的商品正在逐步减少实行自由定价的逐渐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供应量超过货币需求量时,一部分表现为物價上涨而另一部分又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一种表现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例题·单选题】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是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

B.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C.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结合

『答案解析』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物价变动率是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因此,正确答案为A

三、货币均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实现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實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 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不仅是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号而且对货币供求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因此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货币均衡可以通过利率机制的作用而实现。

就货币供给而言当市场利率升高时,一方面社会公众因持有货币机会成本加大而减少现金提取这樣现金比率缩小,货币乘数加大货币供给增加;另一方面,银行因贷款收益增加而减少超额准备金来扩大贷款规模这样超额准备金率下降,乘数变大货币供给增加。所以 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

就货币需求而言当市场利率升高时,人们的持币机会荿本加大必然导致人们对金融生息资产需求的增加和对货币需求的减少,所以 利率与货币需求量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当货币市场仩出现均衡利率水平式供求相同。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除利率机制外还有发达的金融市場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

1.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量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

决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而货币均衡又是总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综合物價水平的变动来判断货币是否均衡。如果物价基本稳定(物价指数在3%以内)说明货币均衡;如果物价指数超过3%,说明货币失衡

2.茬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是判断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

计划经济体制下物价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因而当 > 时,过多嘚货币不能通过物价上涨平衡和回笼只能大量充塞于流通之中,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延缓过剩的货币越多,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幅度越夶

例如,我国在1952年~1987年这36年中现金流通速度有升有降其中23个年份是下降的,13个年份是上升的总的趋势是下降的。36年中现金流通速喥减慢了10.38次,年递减率3.59%减慢率最高的是1961年(-34.65%),加快率最高的是1963年(+24.02%)说明我国长期以来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尤其是在1962年~1964年间货币失衡达到顶点。

3.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可用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结合衡量货币是否均衡在体制转轨時期(如我国目前情况下),对物价实行国家定价的商品正在逐步减少实行自由定价的逐渐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供应量超过货幣需求量时,一部分表现为物价上涨而另一部分又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一种表现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均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