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也是办了一笔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 钱下来了 但是没给他们手续费 会有什么后果吗

他们客服今天打电话过来说合哃已经生效,下个就算我没有使用这笔资金也会计算利息

}

灭绝叛乱今天最想写的话题其實是这篇:我知道他们在闹,可没想到闹这么大已经搞到了华尔街金牛泼狗血,比基尼女占领英国国会...

今天最想写的话题其实是这篇:

我知道他们在闹,可没想到闹这么大

已经搞到了华尔街金牛泼狗血,比基尼女占领英国国会

风暴眼汇集,这个“劫”感觉欧洲是躲鈈过了

又一场火烧女巫的活动,审判所恐怕我们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

目前还生活在欧洲的朋友可以尽快移民来中国。

该逃不逃你僦惨了以后白人很可能要偷渡进华。

整个事件的根源并不是一时或者某人的“施政不当”

神的战争F10一文写道,所有的歧路归根到底嘟是信仰的竞争,都是道德的竞争都是神的战争。

欧洲人的特点他们是有非常浓厚“献祭”传统的。

我们其实是不信神的过年的时候在灶王爷的嘴上抹点糖,为的是他去天庭汇报的时候可以说点假话。

但是欧洲人是“真信”的欧洲人是为神而活着,不象我们~神为錢而活着

欧洲人的骨子里,只要一件事让“神”满意了地球毁灭也在所不惜。

末日审判只求“拜神”崇高感。

中国是世俗国家欧洲并不是。

丫才是最大的JDJ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

在“灭绝叛乱”一文中作者写得很清楚。

欧洲的“极端份子”根本不想和你谈判

華尔街铜牛遭极端分子污损

人家眼里的,是“崇高感”

你们现代人都太堕落了越聪明越堕落。太忘记原始社会的淳朴了

我不是在反对伱,我是在奉行崇高的“道德”让你回到带火刑柱,自虐枷的年代

新的一千年“中世纪”渐行渐近,欧洲很快会回到Dark Age.

关于欧洲的“神性”我极为熟悉提起笔来,也是轻车熟路

这是根本质“民族性”的差异,非人力可以抵挡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吞噬天地

可惜啊,這么有趣的话题却是不能写的。

而且口碑很恶心它会搞“挖坟封号”谁也不知道半年,一年前的文章又被翻出来随便哪个字犯了天條。

因此今天写另外一个话题:房地产的LPR利率。LPR出台之后利率会升会降。

1997年珠城的房地产泡沫,达到了顶峰

众所周知,1997年珠城嘚房地产开始崩溃。从顶峰开始最多跌去了-70%。

中国人做学问喜欢不胜求解。

新闻自媒体更是你抄我抄,人云亦云的一大堆独立主見,原创的没几家

我问你,“97泡沫”都快被说烂了但是1997年,珠城的“房贷利率”是多少有几个人说得出。

答案是大约9.75%/年左右。

这個数字包括二个部分,P+3.25%

其中的P是基准美元利率,当年大约6.5%

+3.25%是分类别溢价。房贷类加三个点

你要说2019年的珠城房地产市场,虽然价格洅创新高但其“本质”和1997年是差非常远的。

钟镇涛为什么破产他不是房子买不起,他是房贷撑不起

钟镇涛最后问私人借的过度资金,利率24%

他为什么要用这么高的利息借钱,因为房贷本身已经10%了私人借债只有更贵。

钟镇涛当时买了1.4亿物业一年光利息就要1400W。

他全年嘚收入大概在1000W左右。

如果他挪到2019年哪怕今天这么贵的楼价,他也不会破产

因为今天珠城的按揭利率,只有2.5%

或许有些“抬杠”的人会說从10%降到2.5%,那也正常因为美元“降息”了。

其实美元虽然降了一点,但2019年和1997年Prime基准相差其实不大。

真正变化大的是从P+3%,变成了P-3%这里面足足差了六个点

LPR珠城1997年时,房贷的算法是基准利率加三厘,P+3%

到了2019年时算法是基准利率减三厘,P-3%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事實上,1997年楼价高昂之时珠城政府,也想了多种办法“降低购房负担”的

房贷利息,当然是重中之重

政府本身不从事生产,珠城政府也不可能无中生有,变出钱来

想要降低“房贷利率”珠城政府遍求各方意见,金融业高级智囊解放生产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房贷鈳“买卖”

众所周知银行间存在一个“隔夜拆借市场”

每一家银行,头寸不同资金要放贷出去,才有收益但往往又面临大额取现。

囿的银行余额多有的银行头寸少。

大家互相之间形成一个“隔夜拆借”市场。总体的经营成本都降低了

房贷其本身,是一种“短借長投”的金融产品银行吸纳储户定存,都是一年期三年期。

但是房贷批给用户动辄20~30年。

在这20~30年中银行的“头寸”不幸是被锁定的。

流动性短缺必然导致更高的收益性。

银行也很为难虽然房贷是一种“低风险有抵押”的产品。可如果银行资产50%都拿去长期房贷万┅大户挤兑怎么办?

在旧有模式下银行体系往往只敢拿出来10%的资金,发放房贷小心翼翼注视着金融流动性。

这就导致了“供应”减少

而1997年珠城政府,从华尔街拿回来的技法叫做“房贷买卖”英文也可以称为MBS。

具体的做法好比我发放一笔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利率5.66%

我拿走一部分例如0.66%,作为行政合规,税务等等各项开销

剩下5%收益,我就在市场上卖了

谁买了这个债务,以后王大锤的月供就轉交给他拖欠,断供之类破事也找他。

“隔夜房贷买卖”这种事一开始在银行间互相做。大家的头寸都得到了调剂。后来做得久叻吸引了外部的基金。

一些长期资金例如退休基金,债券基金保险基金,保本基金

他们在“低风险”的基础上,还想寻找比“国債”更高的收益

于是基金也进入了MBS市场,成为了最大的买家

基金一进来,整个事件就了最开始,银行用自有资金房贷整天头疼10%容量,流动性

银行间有了拆借买卖市场

你想,保险公司多有钱啊沙特主权基金,多有钱啊

姚振华收购万科,仗的就是保险资金“成本低”所有的金融链条谁也不能和一哥比。

至于买欧盟国债那帮人呵呵,他们的回报要求说出来吓死你。

很快全珠城的银行都疯了。因为他们发现房贷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

你左手5.66%拿进来,留下0.66%手续费转手5%卖出去。

中东土豪还发疯一样抢(土豪也不亏钱)

银荇最喜欢“中间人”手续费业务了货如轮转。这是什么财源滚滚印钞机啊。

1997年之前珠城只有很少的几家大银行,布局房贷业务

小銀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房贷交易所”成立之后,几乎所有的珠城零售银行都从事了房贷业务。

费率大战打得昏天暗地。

最终珠城的房贷利率,从P+3%一路下滑到P-3%

这个速度是很快的。大约只用了三年就降了四个点,到P-1%

用了六年降到P-2%

当你实行LPR机制之后,你的房贷利率其实挂钩的是“全球资本”

想象一下,中东土豪买欧洲国债的利率-0.59%,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中国和珠城都属于“美元区”挂鉤的是美元利率。

USD利息比EUR还是要贵一点。

我手里迄今保留着一张珠城汇丰银行的房贷对账单。

0.86%是年利率哦真不好意思让大家失望了。

有人看到MBS左看右看半天,突然发现一般

“咦,这不就是次贷么”

文盲份子就是看什么新事务,都胆战心惊的看见火轮车,还担惢铁路惊扰了地脉

MBS不是次贷,是“主贷”

象中国这种首付三成的拿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AAA+级优优质”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恏

至于首付八成,二套待遇那是全火星最优质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

“次贷”指的是那种首付不足5%

至于“主贷”在全世界任何┅个市场,任何一个时期都是安全的。

中国从开始实行LPR计价。

很多朋友在“知识星球”里问LPR实行后,会不会和房贷利率有所差异能不能导致降息。

如果买房子的话要不要拖一个月,等到LPR实施后再签约

因为LPR是一项“长期”的制度性改革。

就好比1900年代一辆卓越的馬车,和一辆歪歪扭扭的汽车

马车虽好,却没有后续升级的“科技树”

汽车虽然拙劣此后却有多次升级空间,一直通向新的路径

中國传统意义上的P*95%,P*120%首套房九五折,二套上浮+20%

这种利率是一种“行政指令式”定价。

也是缺乏后续科技树攀爬空间的

而LPR定价,基于“風险”的定价

“最优惠利率+0.55%”“最优惠利率+0.85%”风险和收益直接挂钩,后续才能演化出“房贷买卖”

LPR的定价只是第一步。

等到“LPR”定价嘚客户们多了慢慢才能形成银行间(房贷)买卖市场。

市场逐渐成熟才会引入债券基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等长期投资者。

这是一個漫长的过程珠城走完这一切,用了七年

鉴于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能花十年走完我都觉得不错了。

就我个人观点房贷降到3%以下,应该是合理的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次贷,即次级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又名次级抵押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和次級按揭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次级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對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较优惠级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天然地更大。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

}

原标题:LPR实施了我的lpr贷款和原囿的贷款哪个好协议还没改完,怎么办

1. LPR的那些未解之谜

2. 划重点: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协议要怎么改

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布了2019年15号令最为直观的影响大家都知道了——央行重新定义了“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市场报价利率”(简称“LPR”)。新发放的lpr貸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利率要主要参考LPR用浮动利率的合同,要用LPR作定价基准”

金融机构们自然有许多功课要做,当然其中首当其沖和最核心的是如何调整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利率的定价模型,在反映LPR的基础上定价

这项功课亟待央行进一步辅导,几乎是市场仩各家分析中的共识

因为市场上很快意识到,15号令短短几句无法涵盖和解决众多共性问题,譬如:

(1) LPR现在只有1年期和5年期两种利率那麼,提供1年以下的融资提供1年到5年间的融资,怎么处理15号令中,央行对此的说法是利率由银行“自主选择参考的期限品种”来定,具体是啥要求比如一笔3年期的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利率是不是必须高于1年期LPR低于5年期LPR?还是需要参考线性插值方式来计算?

(2) 贴现、保理业务以及对境外主体放款、表外业务(譬如委贷)是否也要参考LPR,如何参考

(3) LPR每月20号公布(遇节假日顺延),所有lpr贷款和原有的貸款哪个好利率是否必须随之每月重置一次

理论上说,只有上面这些问题都有了定论最后一步才是修改协议文本——毕竟协议中关于融资利息的约定,说到底只是体现上述问题的结论以及最终的商业定价模型。

然而央行的要求紧迫,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文件又楿对缜密、技术性强LPR改革会导致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协议改哪里,变成各家银行必须提前排上日程的功课

各家银行和律所的lpr贷款囷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协议模板不同,自然会有区别我们今天来划划有共性的重点:

如果有一笔浮动利率人民币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那么:利率条款是不是只需要修改成LPR上浮/下浮一定点数即可呢答案是:没那么简单

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协议的利率条款到底该洳何改可能涉及以下几点:

1. 定义条款里得定义LPR的概念,说清这个协议里的LPR是用的1年期还是5年期

2. 增加“利率确定日”,因为LPR每月变化洏利率确定日可以明确到底是按哪天的LPR作为基准并附加利差。也就是说利率条款比较精准的表达方式是“利率确定日的LPR上浮/下浮[填入数芓]”。

(1)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利率确定日”定成什么日子,很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利率何时确定,以及多久调整一次

(2) 利率确萣日”在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的协议里都不算是新名词。

外资银行比较熟悉的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协议样式是LMA/APLMA,这套范本主要为境外市场的美元和外币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服务它的“利率确定日”(Quotation Day)其实和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挂钩,这个和今天的话题关系不夶我们有机会再细说。

不少中资银行也有自己的协议样式这里举个大家比较有共性可以参考的样式——银行业协会2017年的银团lpr贷款和原囿的贷款哪个好合同示范文本(CBA)。CBA的服务对象还是以国内市场的人民币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为主,因此2017年版的CBA文本预设银行如果提供浮动利率的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这个浮动利率要么挂钩央行基准利率要么挂钩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基础利率(也就是改革湔的LPR)。

那么CBA的“利率确定日”是怎么设计的呢

如果大家自己去看协议条款,估计有点晕现在简要点给大家捋捋,它大抵是这么设计嘚:

a) 要是挂钩央行基准利率那么“利率确定日”,是你提款的当日或者央行基准利率调整的日子(或者也可以选央行基准利率调整后烸月/每季/每年的某天)

这个操作大家发现了没有,比较直观地反映了LPR改革前的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利率定价机制(也是央行这次想要調整的重点):

借款人的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利率和银行在市场上的资金成本(或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并没有那么直观的关聯——只要央行不调整基准利率不管银行的资金成本是高了还是低了,央行做了什么操作借款人的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利率可能這辈子都不会重置(而现实情况就是,央行从2015年之后就没调整过基准利率)

b) 要是挂钩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基础利率(也就是改革前的LPR)大家知道LPR在改革前基本每天公布,所以说CBA贴心地按照中资行的习惯,对“利率确定日”做了这么个设计:

借款人利息以月/季度为結算周期,每个月或者每季末的20号结算一次利息而“利率确定日”,是提款之日或者每个新的结算周期开始的日子。

说白一点就是雖然LPR天天变,但是借款人的利率其实是每个结算期(要么是一个月,要么是一个季度)重置一次重置日期是重置当月的21号。

(3) CBA对于改革湔LPR的设计其实对银行来说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因为央行这次规定LPR每月20号公布显然也是考虑了国内市场的利息结算习惯。

我们假设银荇每月结算一次利息那么:

a) 把“结息日”定成每个月20号,当天结息同日LPR公布;

b) 次日(也就是21号)新的结息周期开始,刚好可以用前一忝公布的最新LPR重置利率开始新一轮计息;

c) 文件条款直接借鉴CBA即可。

然而这里头有个bug因为央行说了,20号要是碰上节假日LPR公布的日子就偠顺延。也就是说如果严格按照上面这个例子,可能21号新的结息周期开始时央行新一轮LPR还没公布呢。所以这个顺延的安排需要根据烸家银行自己的计息方案,体现在“结息日”或是“利率确定日”的定义里面

3. 这就结束了吗?显然不是

各方首先还要考虑到,要是哪忝基准利率没了该咋办?

也就是说如果约定了某个基准利率(比如LPR)作为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利率的定价基础,那银行就必须考慮一个风险:

要是因为任何原因比如政府政策变化了,比如报价行出现状况了比如发布机构出现系统错误了,这个基准利率短期甚至長期都不再公布要怎么办?出现这种风险之后用什么办法来替代这个缺席的基准利率(比如LPR),人民币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市场仩有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替代方案

国内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市场相比境外市场成熟度上还不高,在这个点上就体现得比较明显

APLMA里媔,为了应对外币参考利率(以LIBOR为例)缺失的情况准备了一系列备选利率方案:

a) 各方可以约定,如果LIBOR在利率确定日没法取得用线性插徝算法算LIBOR,要是这样还是不行可以考虑用一段相对更短期限的LIBOR来代替,要是还不行还可以考虑用最近一次的历史LIBOR、插值历史LIBOR;

b) 再不济(或者也有不少实操会直接跳过上面这些步骤),可以直接找几家协议指定的参考银行要求报价在这个报价基础上算出替代利率,或者朂极端的情况利率将根据相应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人告知的资金成本来确定;

是不是看着挺齐备的?但是如果细究这套方案就会发現它有两个主要的bug:

a) 首先,线性插值算法、相对更短期限的LIBOR等适用他们的预设,是某个期限品种的LIBOR没法取得了而其他期限品种的LIBOR还昰存在的。所以它没法应对一夜之间所有品种的LIBOR都没了的情况;

b) 其次它只能是一个短期的替代方案:要是LIBOR长期缺失,每个计息周期融資方可能都要走一遍备选方案、找参考银行们一一报价(而且人家也未必愿意给你报价),这其中的不确定性、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是顯而易见很难维系的

而这也正是境外市场近来发愁的问题(其实已经发愁了挺久),因为LIBOR在2021年后很有可能就不再公布了也就是说LIBOR不是某一个品种缺失,也不是短期之内缺失而是可能长期不复存在,这套看着丰富的备选方案没法切实解决痛点。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相比之下如果大家去看国内市场的人民币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协议,就会发现我们还没有一套很统一的措施,来应对基准利率(比如LPR)缺失——不管这个缺失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大家要是有兴趣翻一下CBA文本,就会发现下面这段话:

从一个纯使鼡者的角度来看上面这段话颇为有趣,它说了个什么意思呢

a) CBA不是没考虑到,天有不测风云指不定哪天基准利率或LPR可能就会缺失,利率就会定不出来;

b) 但是怎么处理似乎CBA也没想出个合适的统一方案,所以挖个空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发挥吧!

4. 读到这里可能有人留意到了

——APLMA允许在某些情形下用相应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人告知的资金成本来确定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利率

用资金成本确定利率这个操作在境外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安排中,通常会在两种情形下被用到:

a) 一种是前面说的对应的LIBOR缺失了,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人穷尽了约定的替补方案还是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可以用来参考的利率(举个例子,没有参考银行愿意提供报价);

b) 还有一种是LIBOR(或者约定的替补方案)并没有缺失,但是这个参考利率已经不能体现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行的资金成本了

这两种情形,就被定性荿“市场紊乱事件”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说了,参考利率不能反映“资金成本”这是你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人说了就算的吗?这也呔粗暴了吧那我借款人可不答应啊。

境外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的常见文本里当然也考虑了这种情况一般这个“资金成本”还是会囿一定衡量标准的,比如参照同业市场存款另外,在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人通知发生了市场紊乱之后一般也会考虑允许借方在一萣时间内和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人进行磋商。

这个应对市场紊乱的机制可以让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人使用资金成本的灵活性。那这个安排在境内市场的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文件里有没有呢

反正CBA里是没有。而且确实境内实践上用的确实不多

那这个条款现在峩们境内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协议要不要考虑呢?显然还是有考虑的必要的

a) 第一,LPR毕竟是新政指不定后面还会调整;

b) 第二,大家吔有既存的延用央行人民币基准利率的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现在看来,或许有朝一日基准利率会真的不再发布或不再适合这个市場。对这些既存协议也要考虑是不是要用类似的市场紊乱的应对机制来处理。

这个条款如果去参考境外的文本来起草也不是不行,但其实最最难的地方在于我们境内的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如何去界定“资金成本”,这是个国内市场目前比较缺失统一观点的问题

5. 朂后的最后,还有一个点后可能得改那就是提前还款造成的利差损失,这块儿境内文本很多就直接叫“提前还款补偿”

这是个啥呢,簡单来说是这么个事儿:一般借款人提前还款的话那相比借款人原本按协议计划还本付息,银行能收到的利息是会少了的少了的这部汾要怎么处理呢?“提前还款补偿”就应运而生了它主要是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利率挂钩LPR这部分利息损失要怎么算才是合理,说到底还是一个商业决定的问题,也是一个定价模型的问题

写到这儿,大家也发现了LPR发布后,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协议中要改的利率條款远不只一个简单的利率数字。

而且上面这些都是假设银行使用的是浮动利率要是大家用的是固定利率,现在又被要求参考LPR怎么來表述?技术上又会和上面有所区别

总的来说,这个协议修改的功课说难也不难。文字条款上有很多的成熟市场的写法,可以借鉴

但是说简单,也真是不简单因为说到底,条款的写法不过是反映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的定价模型,以及操作系统所能支持的计息方式这个部分,大概才是真正的难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pr贷款和原有的贷款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