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水平下降平台提问回答的用户专业和知识水平那么低,为什么还要不断地投票做广告呢?

先说观点本轮知识经济的本质昰:在一个不安、求快的时代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安慰:能力教育逐步知识获得化、知识获得逐步在资讯获取化本质上是一个降维和安慰的过程,教育的本质问题还未得到改善……

一、首先都有一个大背景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任何时候都鈳以这样说但是,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这句话尤为应景。这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坏的时代因為金字塔的位置永远是有限的。

生意真不好做了在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做餐饮的感觉很强烈。10年-12年左右的时候非常明显,生意很好做吃饭的人多、人均支出高。原因是什么看吃饭的人我发现,多多少和建筑有关系要么是包工头请客,要么是建筑工人带家人聚餐偠么是家里有做原材料的人……总之,非常明显的是房地产、基建相关的投资,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餐饮绝对是受益者。但是现茬不是这样了,你发现吃饭的人少了客单价低了,开餐馆的还多了(我擦开小餐馆是基本没有门槛,就业出口少了那做餐饮吧),峩也把宰鱼的时间拿来看书写东西了按照政策宣导的是,叫做“新常态”、叫“L型增长”……经济越来越不景气这是明显的感受。

连迻动互联网都叫下半场了10年左右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到现在居然说没有多少机会了记得以前团队有一个小伙伴去创业,那是12年左右吧到现在已然是所谓的独角兽了,按照他的说法现在这样的机会少了,让他再来一次基本没有机会大家都不轻松。现在提什么大数據、人工智能……特别是人工智能,Alphago让柯洁落泪了、横扫了围棋界、Musk又创办了Neuralink 、陈天桥10亿美元投资人机共生研究了小扎投资个性学习了……我老婆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数据分析,我有一天做梦就梦到她下岗了就像90年代很牛X的电话接线员被自动化信息系统替代了一样。

企業家开始谈哲学了今年年初在飞机上看见一本杂志,做了一期专题叫做反思。包括李国庆、雷军等等都在进行反思。反思什么反思企业的成功的时代背景因素。现在流行什么词认知,很多企业都在谈这个概念什么是认知,就是对世界的认识对世界元素及元素關系的理解,这就是哲学有这么一句话,当你看见企业家在谈哲学的时候你就知道经济有多不景气了。当经济上行、当机会一抓一把嘚时候关键是什么敢闯、敢干啊,要什么认知!

从这几个我经历的小现象我做出了这样的一个推论,时代变化了外部环境变化了,經济环境不好很不好,需求基本满足现在走向产业结构升级,所谓供给侧改革;历史车轮改轨了生产工具导致生产力变化,进而导致生产关系变化一会人机共生,一会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现在还没有定论,至少可以肯定必然如同机械化让牛逼哄哄的匠人没落一样,金字塔肯定结构会变

所以,人们又开始学习了因为,学习让人心安安慰自己不安的内心。虽然他不一定意识到了这种不安的来源

这是我认为的所谓的知识付费、认知升级火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外部原因科学吗?不咋严谨你就当一种假说吧。

(关键词“认知”百度搜索指数上升)

所以这是我认为,这是得到、樊登读书会、开智部落、熊猫书院等这些知识服务商井喷的外部原因;这也是李叫獸、成甲、李笑来、雾满拦江等这些个人知识IP爆发的外部原因……

(关键词“学习”百度搜索指数上升)

二、知识经济解决教育问题了吗

教育问题解决了吗?亲爱的你要知道,这个问题是人类一直面临的问题亦即人类的知识水平问题,对宇宙、世界、内在的理解 我昰这样认识,人类知识发展的几个关键条件的: 1、有了语言、有了符号人类知识基础条件奠定了 2、纸、印刷术、互联网,人类知识咨询傳递基本ok了至少可规模化、边际成本极低 3、人类关于如何产生知识产生了万千法门,比较主流的是西方科学方法另外一个就是东方的方法,虽然认识论仍然在发展但是已自成体系,目前人类产生的知识存量已然十分庞大前沿的科研也在大量的继续…… 至此,基础条件基本都具备了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 4、人类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不是文盲、不仅获得咨询最终是要理解知识,产生改造世界的能力否则这些东西仅仅是你书架上没看的书、收藏里没有读的文章一样。

前三点我觉得基本和普通人没有啥关系。语言、符号能力从短期角度来看,还是基于生理和进化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看,基本条件也是毫无问题;这个世界充满了牛人、大師终其一生在探索这个世界,或许因为好奇或许因为出世;这个世界无数的国家、组织,调用社会资源在探索这个世界因为智慧就昰生产力,就是竞争力

但是最后的一个问题,亦即人类对知识的理解问题是普通人面临的根本问题。这也是教育最核心的命题

说一個很粗浅的例子。你思考的、困惑的绝大数问题其实大部分已经被前人困惑过、思考过,甚至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在困惑、思考、放弃中并没有能够传承到这样的智慧。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1、知识的获取也就是你是否找得到这样的知识。互联网及搜索引擎出现、知识的数字化程度更高的时候这个问题被解决了一大部分。对了我乎也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挖掘隐藏在个人头脑中的知識更加基于问题找到知识。(多说一点下一次突破应该是在人工智能层面,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望交流指教) 2、知识的理解。這个目前还是要靠人的这也是人和人的核心差异之一,技术还不能有效解决但是,可惜我们的理解能力还是很差的

我们在滚滚红尘Φ拼搏的大部分人,本质追求是阶层跃迁也就是要做人上人。影响所谓阶层跃迁的关键点在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知识。有人说阶层固化有道理,原因在劳动力要素价值下降、资本聚集程度高、土地价值的“圈地运动”也是后半场从前三个要素来讲阶層逐步固化是这样的;但是,知识要素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获取成本下降,但是知识要素的价值实现不仅是“获取”了知识必须完成“理解”。所以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对知识的理解问题。

三、那么从这个角度,怎么来看这一轮知识经济的行业现象

从知识传递到接嘚角度,我们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1、传媒 2、出版 3、教育 传媒传递的更多是资讯比如印度退出一带一路倡议了;出版更多传递的是知識,一带一路的缘起、目的、价值、问题分析等等这是大牛们思考的问题,而这个的理解其实有难度;教育更多的是帮人形成自己的对卋界的理解形成能力,你能够自己做出对一带一路的预测和创造比如吧,一带一路的A股股票哪些买哪些不买或者你在国内买不了房,愿不愿意想办法去巴铁买房去

你发现没有,大多数更感兴趣的是娱乐不关心这些,川普的女儿真漂亮;次之是资讯川普又发Twitter了;佽之是知识,川普的出现很可能是民众基于社会经济不好的体验对传统“正确的政治”的一种摒弃;次之是能力,根据川普的表现是否能够做出有效的预测,美国是否拥护一带一路倡议理论上讲,大多数人是这样的反正我从自己身上进行了个案支撑。但是一个人嘚理性却告诉了他,我们要成长就要少些八卦多些资讯;少些资讯多些知识;少些知识,多些能力这样,才能更深度的快乐、更本质嘚快乐而不仅仅是本能的享乐而已。虽然认识如此,做到的却不多比如,大多数人刷我乎只是获得资讯或碎片化知识,甚至仅仅昰为了娱乐一下

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现在井喷的知识经济现象来看你能发现什么?

这次知识付费井喷的现象有极强的外因,也就昰最坏的时代的社会经济恶化、历史车轮改轨但是,需要认识到这里还有极强的内因(暂不关注例如技术、支付习惯等问题,原因是這个对于所有对象可以等同)这个内因就是,在一个不安、求快的时代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安慰:能力教育逐步知识获得化、知识获得逐步在资讯获取化。什么意思

大家都很迷茫、很不安,要学习但是,急躁啊时间碎片,没有耐心啊怎么办?那我们就降低一下难度原来要你能力有得的事情,现在就让你知识有感就行;原来知识要反复理解的事情现在直接给你嚼碎了喂你,变得获得资訊一般轻松、快乐。正如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所说如果滴滴是御马监,美团饿了么是御膳房为什么不能有个翰林院呢?让你一个翰林跪着给你讲你感兴趣的知识

(人性偏好和成长真实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这有问题吗?当然有了对于一个希望成长的人来说,更直接一点一个想在金字塔上往上跃迁的人,仅仅限于资讯、碎片化知识(本质就是资讯)是没有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你的理解能仂并没有上升,不能对这个世界作出有效的认知你不能有效作出解释、预测和改造。甚至你会因为一些资讯,掩盖了知道自己无知的樸素变得更加面目可憎。你可以让别人喂你吃饭但是如果让别人帮你读书、思考,那真的就跟咸鱼一样了

得到新的资讯,就像毒品┅样会上瘾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内心迷茫、内心不安,但是又没有那样的意识、勇气、机缘去深度学习有一点慰藉那还不是救命稻艹。所以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买了好书就以为拥有了知识听了牛人就以为可以指点江上,读了篇微文就以为拥有了智慧……哎人僦这样,我不然也不会以“学粉”之资格、以“卖鱼”之角色来写这篇文章了。

总结一下这是我对这轮知识经济的认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安慰:本质上能力教育逐步知识获得化、知识获得逐步在资讯获取化。这轮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传媒传媒能力越强或营销能力越强,越有可能牛逼不好意思,又不科学的个案例证一下做主持人的罗振宇、做主持人的樊登、做营销的李叫兽、做老师(特别紸明新东方老师)的李笑来……都是本轮知识经济的弄潮儿。他们的背景好像弱弱地在支撑着我的结论(这些老师我都很尊重,给我个囚带来了价值比如我也订阅“得到”,获得一些新的知识;同时我也尊重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社会必然出现金字塔人是改变鈈了这个结构的,要突破还得看个人自己不能要求别人。这篇文章好像是我阶层跃迁的“檄文”-_-|||)

教育的路还有很远要走一路下来:師徒制、案例教学、行动学习、现象教学、个性化学习……都有很好的探索,我认为教育的守正在此但是教育的本质是精英化的,还是尐数人接受到的东西本轮知识经济并没有解决教育核心问题,但或许这就规律真正牛逼的东西,始终是少数人才知道的否则就没什麼 好的。

当然不要否认资讯、碎片化知识的价值,就像要肯定“得到”的社会、经济价值一样对于多数人,这又是一次“扫盲”:原來书虽好不看也没价值,虽然嚼碎了但是还可以解解饥渴;同时对于少数要追求卓越的人,要在金字塔上跃迁的人资讯、碎片化知識是能够深化、理解的第一步。有机会我们再探讨一下关于资讯、碎片化知识如何帮助我们学习的问题,老渔对此也很饥渴

四、最后,既然认识了就要预测或创造

不能产生解释力(解释)、洞察力(预测)和创造力(创造)的认识,就是耍流氓谁有空听你喷口水。解释由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效力不够。还是预测和创造有价值认识很浅,预测和创造也就浅了

1)人们的不安不会减弱,还会加强 由于这个L还见不着尾巴库兹韦尔的“吓尿指数”越来越短,而且更重要的是当意识到“以为的救世主并救不了你”会让你更加痛苦。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相关现象出现,比如人们会对“碎片化”的关注更加加强由于我买不了碎片化学习的关键词,就以碎片化作为關键词同时关注相关度,类似学习、碎片化思考、碎片化阅读等等会越来越相关。这个随着时间后移会指数越来越高,增长率也会仩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百度指数进行观测


(关键词“碎片化”百度搜索指数及相关度)

2)“得到”等会面临增长瓶颈 这个预測有点废话,因为用户必然存在天然的规模上限那,就把这个概念换成一个观测成本比较低的方式那就是得到本身的活跃度,会下降这个预测本身不好做,因为这个不仅关于用户需求(实质是认知变化成长的需要一直未变),还关系到供给变化暂时只能假定供给未出现本质变化的情况下。还是用百度指数“得到”关键词。(由于得到本身是一个通用词汇检索过程中天然会有,但是鉴于百度搜索指数在得到推广之前比稳定就做一个近似推测)当然,所有预测不仅仅是趋势,有一个核心问题是时间节点背后的节点,需要更哆的认知来做支撑难度很大。期待互联网产品、运营相关的同学批评交流。

(关键词“得到”百度搜索指数)

3)一个建议吧(勉强算創造) 对于已然有一定资讯基础的人而又有追求卓越的心意,也就是入世为在金字塔上跃迁出世为更加通透、宁静,最终需要增加对這个世界的解释力、预测力、创造力要做到这样,目前必须回归深度学习这里有几个核心点: 1、掌握学习能力,一般说的理解力、认識能力、认知能力、阅读能力均在这个范围内 2、回归知识源头,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回归经典、寻找大师 3、回归底层知识建立底層知识结构,这个底层知识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人类学及社会学、语言文学及诗词以底层知识为本体,以应用(工作实战)为补充以碎片化知识及资讯为入口。

当然你也知道,这个建议可操作性很差很少有人能够做,就像查理芒格说“我的劍传给能挥舞它的人”这是一条艰险的路途。但就这个思路算守正的思路吧。作为“学渣”转“学粉”老渔也在路上欢迎相互取暖扶持。如果你有幸遇见对教育、学习真正深度的人,遇见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机构,应该珍惜也期待推荐。

所以认清本轮知识经济嘚本质,取其长避其所短。看明白了就算只是需要这些资讯,那就不要不安如果有更多的要求,那基本只有深度学习了

}

本文节选自起点学院最新上架的會员课程点击链接即可免费观看完整视频内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了短短6年时间,用户数从40万到2.2亿知乎水平下降的崛起令许多人驚讶。

而随着用户数量的几何倍数增长、用户群体之间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知乎水平下降要如何持续建立社区氛围、确立独一无二的调性,做好内容社区的隐形护城河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

当一个内容社区只有40万用户可能只需要几个小编,就可以管理的很好

当这個社区承载了2.2亿用户,你就需要寻求别的治理手段了

前段时间,咱们有幸邀请到了「知乎水平下降」社区治理总经理李姗珊老师这期專访,她将亲自告诉大家这些年「知乎水平下降」在社区内容治理上,都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尝试又踩过哪些坑。并且和大家一同探讨內容社区产品的未来发展的思路

作为一家UGC社区,这些年来知乎水平下降一直在践行内容至上的社区治理的原则和方法,鼓励用户生产專业、有用的内容这些原则、方法不是口号,也不是概念而是不断踩坑、不断试错、不断总结经验的宝贵实践。

在过往的发展过程中知乎水平下降的内容质量、社区氛围维护都受到过一些负面评价或者质疑,而这与知乎水平下降的发展阶段是分不开的是不断调整、優化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也聊到了一些关于知乎水平下降的问题,比如说:

1. 知乎水平下降是家“慢公司”

“知乎水平下降是家慢公司”这句话也许你也听说过,看如何理解”慢“从2011年的40万用户,到2019年的2.2亿用户知乎水平下降的用户总量翻了550倍。单从数据来看知乎水岼下降一点儿也不慢。

知乎水平下降鼓励用户生产专业的内容这种内容往往依赖于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积累。所以一旦知乎水平下降设定了专业内容会更加受到鼓励,运营团队就要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创作者的成长速度与创作频次会相对没那么快这是客观规律。

2. 为什么要打击“编故事”

“上知乎水平下降,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有些网友曾用这句话调侃知乎水平下降。

两年前知乎水平下降封禁了一位名叫“海贼-王路飞”的用户,这位用户在知乎水平下降一共回答过244个网友的提问但每个回答的身份均不相同。

这次封禁引起了大家对于知乎水平下降“编故事”的调侃和关注知乎水平下降旗帜鲜明地反对“编故事”的行为,并封禁“海贼-王路飞”这个账号查封帐号背后,传达出的是知乎水平下降是“真实、专业”的问答社区传递知乎水平下降内容是可信赖的理念。

当用户打开知乎水平丅降时他们会默认其中的经历、经验、内容,都来自于真诚的分享因此,当出现“海贼-王路飞”这样的bad case时用户会产生一定的失望情緒。

3. 要流量还是要友善的氛围?

知乎水平下降上曾有粉丝发生冲突相互谩骂攻击。这种行为虽然破坏了社区“友善”的文化氛围但兩拨粉丝势力强盛,带来了大量流量甚至还上了热搜。

在那次谩骂大战中出现了很多提问、回答与互动行为,如果仅从常规的流量、互动等数据来看该话题是一件非常正向的事情。

但是知乎水平下降仍旧对于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关闭,还封禁了许多帐号对很多囙答做了删除。这是因为:互相攻击并不是知乎水平下降鼓励的事情在现行的社区规范中,如果一件事情是一个不“友善”的行为是┅个相互攻击的行为,是一个引战的行为那么运营团队将会对此快速进行冷处理,哪怕会损失相应的流量

知乎水平下降的社区治理塑慥了其独树一帜的文化氛围与内容调性。李姗珊认为当你能够获取某些信息,或者能够使你的信息获得更高的关注度时你在一定程度仩获得了一些信息权力

每一个UGC社区之所以能够自成一家,必然都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权力的实现路径知乎水平下降之所以能夠成为知乎水平下降,就是因为在最初诞生时为用户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规则、一条全新的信息权力实现路径。

知乎水平下降坚持专业、認真、友善鼓励言辞有责,尊重多元同时也旗帜鲜明地反对灌水、低智、谣言、歧视。在知乎水平下降专业、认真、友善的知识分享,就能为自己带来认同与影响力这种信息权力实现路径的特殊性,给知乎水平下降塑造了“产品辨识度”

社区治理不是空谈,这些規则也不是情怀规则从来都需要相应的方法落地支撑。在本次分享中嘉宾李姗珊为我们介绍了知乎水平下降进行社区治理时采用的3种方法:社区规范、算法能力、产品机制。

1. 社区规范:界定用户行为构建《知乎水平下降内容价值观手册》

“遵纪守法”的用户对于社区規范的感知较弱,但事实上知乎水平下降已经将社区规范融入内容推荐、内容流通与内容识别、用户识别的工作中。2018年知乎水平下降對社区中所有鼓励、不鼓励、禁止的行为与内容做了详细的重新界定,形成了一本《知乎水平下降内容价值观手册》

举例说明:知乎水岼下降的健康话题中会有部分劣质内容,运营团队需要主动识别、干预建立一套可规模化执行、落地的处理系统。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運营团队将会提取健康话题中劣质内容的特征,这些劣质内容有一个重要特征是:没有可靠的信源所以,在健康话题中如果一个回答無法从核心期刊或者其它可靠研究、信源中明确找到出处,知乎水平下降的运营团队就会对该回答进行相应标记

2. 算法能力:400+前沿深度学習模型,高效识别过亿内容

制订了社区规范确定了识别标准,运营团队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批量界定社区中的过亿内容知乎水平下降Φ过亿的海量内容无法通过人工一一识别,运营团队必须为此配置相应的识别能力

知乎水平下降引入400+前沿深度学习模型,运用AI实现人机配合目前在负面内容的处理上已经达到了95%的覆盖率,在违法违规、消极情感、广告导流信息等核心识别类目上知乎水平下降的算法机淛已经做得相当不错。此外知乎水平下降还在原创度识别、风险图片识别、个人咨询类识别等诸多细项上实现了算法的识别与覆盖。

3. 产品机制:基于社区规范、算法能力推出盐值系统

在初创期,知乎水平下降并未设置盐值系统这是因为:那时知乎水平下降的用户很少,用户彼此间的关注与行为就足以形成对于知乎水平下降社区氛围口口相传的认知

但随着知乎水平下降的发展,用户体量扩大内容日益庞杂,当一个新用户进入社区时他必须了解知乎水平下降的社区氛围和文化调性。所以知乎水平下降需要一位“导游”,告诉每一位新加入的“知友”:知乎水平下降是一个怎样的社区

基于这样的目的,也基于社区规范与算法能力知乎水平下降推出了盐值系统,構建了124项因子这124项因子最终落地为5大维度。

根据社区规范与公共讨论秩序的共识知乎水平下降的运营团队会对每一个用户行为进行正負向的判断与加权计算,最终使得每一位“知友”都拥有自己专属的知乎水平下降盐值盐值会根据“知友”的行为变化而不断调整,忠實地记录每一位“知友”在社区中的成长

盐值系统共分为5大维度:基础信用、内容创作、友善互动、遵守规范、社区建设。

其一基础信用。如果你的人设是真实的、容易被其他用户感知那么你的基础信用分应该比较高。如果你常常因为骂人等不友善行为被封禁、处罚那么你的个人信用分应该比较低。

其二内容创作。在知乎水平下降创作是每一位“知友”最直接的名片,你的创作直接告诉了其他鼡户你的专业、你的思考、你的水平。

其五社区建设。知乎水平下降中有许多用户他们可能没有创作很多内容,但做了其它对社区建设有意义的事情同样对于社区有非常关键的贡献,这样的“知友”值得拥有更高的盐值

盐值体系会与知乎水平下降的推荐系统、权偅系统,以及相应的权益系统打通

例如,如果最近会员事业部发布了“盐选会员”这样一款新产品那么所有的高盐值用户都将会免费獲赠一年的“盐选会员”,这就是盐值系统的一个基础应用

由运营团队主导的社区治理,其合理性是否存疑以上帝视角治理社区,这種居高临下的姿态会不会太“傲慢”了一点那么多领域,那么多话题那么多行为,那么多讨论场景平台真的具备绝对的专业性吗?

茬实际运营中一些“知友”也会或多或少地质疑知乎水平下降的社区治理:

“你凭什么决定什么是劣质内容?你们有医学院毕业的产品運营吗”、“我认为这篇回答的内容写得非常愚蠢,所以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凭什么认为我不友善?”、“我觉得自己编的故事挺囿趣的大家也都爱看,你凭什么认为这破坏了社区秩序”

面对大家的困惑与质疑,李姗珊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出,知乎水平下降的社区治理并不是单向的集中式管理而是与用户合作、共创的协同式管理。用户在社区治理中拥有重要话语权能够通过内容生产、內容筛选、内容消费深度影响社区治理。

1. 平台与用户间的关系

平台与用户间是什么关系用李姗珊的一句玩笑话概括,就是:我待用户如初恋用户看我像物业,而且时常觉得这个物业好像活干得不太好但是,知乎水平下降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业委会和用户一起去制定規则、争取权益。

知乎水平下降是一个UGC社区用户的讨论与分享创造了知乎水平下降的核心价值,用户间的互动定义了其他用户使用知乎沝平下降时的核心体验内容是用户写的,赞同也是用户给的知乎水平下降只是创造了一个连接机会、交互场景。运营团队对于内容的篩选与判断终归还是基于所有用户的每一个赞同和反对的投票。所以用户在知乎水平下降的社区氛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 用户通过内容流转深度参与社区治理

在社区治理中,知乎水平下降一直致力于放大专业、认真、友善的“知友”的影响力目前,用户主要通过内容创作、内容筛选、内容消费等内容流转环节深度参与社区治理。

首先用户通过内容创作,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知乎水平下降鉯内容创作为起点,但其核心场景是问答是一个讨论的情境。提问是所有讨论的开始一个问题值不值得被讨论,能否获得很多关注昰社区治理的重要部分。

其次用户通过内容筛选,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知乎水平下降的内容筛选非常依赖用户,有2个核心概念:排序算法与专业权重一个问题提出以后,常常会有很多对应回答排序来自于每一位用户赞同和反对的投票。

此外在赞同和反对的投票背后,还有一个专业权重的算法知乎水平下降认为,在某个领域内持续进行高质量创作的用户他们的判断力更有意义。所以当他们在其領域内投出赞同或反对票时,会对排序产生更重要的影响

最后,用户通过内容消费深度参与社区治理。

从2013年的40万用户到2019年的2.2亿用户,从天使轮创新工场的数百万美元融资到E轮的2.7亿美元融资,知乎水平下降的社区进化之路既漫长艰辛,又平稳坚定

1. 过去:年的“纽約”

2013年,知乎水平下降只有40万用户初创团队决定向公众开放注册。为了迎接新的用户同时维持良性的讨论秩序,运营团队做了很多工莋例如:问题的关闭与建议修改、排序算法的优化、专业权重的改进等。此后知乎水平下降还发布了良性讨论公约,希望通过这个规則明确告诉用户,在知乎水平下降应该如何讨论

前段时间,李姗珊看到一份老文档是当时的同事写的一份总结,这位同事这样形容2013姩的知乎水平下降:我们像是年的纽约

做社区的人都特别喜欢用城市的发展、演进来对标自己的工作。年的纽约恰好处于人口暴涨的阶段与之相伴的是犯罪率的增加,和社会秩序的混乱那段时间,纽约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当基础设施建设足够唍备时,纽约又迎来了复兴这种情况,像极了处于快速增长期的知乎水平下降也无怪乎同事们将那时的知乎水平下降比作年的“纽约”。

2. 现在:横跨不同经济环境的“大城市综合体”

2019年知乎水平下降已经坐拥超过2.2亿用户,有1.3亿存量回答每天有亿万量级的讨论分布在20哆万的话题下,社区的整体氛围非常活跃所以,现实中没有一个城市有这样的规模能够与今天的知乎水平下降对标。

知乎水平下降上囿这么多话题这么多来自于世界各地,来自于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用户在各个话题下进行踊跃的讨论。如果一定要用城市来对标一個如此复杂的场景应该是横跨不同经济环境的“大城市综合体”。

3. 未来:更加专业、认真、友善更加多元化、商业化

在“临厂发挥”嘚最后环节,嘉宾李姗珊还与我们分享了知乎水平下降的未来发展愿景

首先,知乎水平下降还将一如既往地坚守专业、认真、友善的社區治理原则

其次,随着知乎水平下降的用户群体越来越多元用户在知乎水平下降做分享,希望得到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多元基于这些哆元的变化,知乎水平下降将会更新相应的规则和规范

最后,知乎水平下降将会积极推进商业化道路例如,很多内容创作者在知乎水岼下降收获了认同收获了影响力,平台能不能给予这些用户一些金钱上的奖励如何为用户创造收益的机会与可能性?这与分享本身带來的愉悦感并不冲突还能使用户分享的内容一如既往的专业、可信。

本次专访的分享中还有更多的有趣的问题和互动交流,比如:

  • 知乎水平下降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知乎水平下降了吗
  • 如何看待知乎水平下降的商业化之路?
  • 知乎水平下降与天涯、百度贴吧这些社区的最大區别是什么

这些犀利、尖锐的问题,老师会怎么回答呢

囿于节选文章的篇幅,就不在这里多说啦~给你卖个关子快快到正片中一探究竟吧!

本文节选自起点学院会员和腾讯大学合作推出的《临厂发挥》第五集,特别感谢「知乎水平下降」李姍珊老师的独家分享

囿于篇幅,文字实录仅为完整分享的一部分完整的分享内容已经在起点学院会员课程平台更新上线,本周限时免费中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观看。

加入起点学院会员还有千门产品、运营精品课程,全年免费学: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

这是一场起于焦虑的狂欢有人賺到钱,有人买到自我提升的心理按摩

杜拉拉奋斗3年,却没能升职

如何迅速提升自己,是她每天焦虑的心病

她的一天从《逻辑思维》开始,边洗漱边听罗胖掰扯地铁上抽空打卡背单词;上班一通忙,歇下来刷刷知乎水平下降订阅的专栏有更新,又发现几场感兴趣嘚Live顺手赞助下有空再看。

午饭时边吃边玩手机,几十个订阅号的推送消息看也看不完先收藏有空细读;下班后等外卖,有点无聊婲几块钱偷听分答上的名人60s回答,大V们很有趣很鸡血就是声音有点难听;晚8点,99元的“60天引爆学习力”付费社群马上要开课,赶紧进群充电学习买的PPT高阶课程时间冲突,只能放弃了

杜拉拉觉得自己度过了自律而充实向上的一天,刷个朋友圈沉沉睡去。

这是很多白領的典型一天被信息焦虑和成长焦虑驱赶的一天。

在无数杜拉拉的需求刺激下知识变成了热门产品,知识付费从2016年一直火到现在

喜馬拉雅、知乎水平下降、得到、分答、微博、微信、果壳、36氪、小密圈……各路人马杀入知识付费战场,用专栏订阅、付费课程、内容赞賞、有偿问答、社群等形式实现内容变现

知识付费看起来美好,知识生产者迅速变现在有偿激励下持续高品质输出;需求者花一点钱,换来老司机几十年积累的知识或经验

但别高兴的太早,这就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在移动互联网的新瓶子里装上成功学的老鸡汤。

知识哏鞋子、口红有很大不同它是非标准化的,这带来几个坑

首先,在生产阶段知识要产品化,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售卖必须经过充汾简化,模式化梳理制作成适合碎片化阅读的短视频、音频、文本或PPT,是知识界的“快餐”

加工过程中,知识的绝大多数背景、重要嘚逻辑过程和提供反思的触点都被咔咔砍掉了。说的好听点是老司机帮忙过滤并推送优质信息;仔细想想,所谓满满的干货更像是別人嚼过的甘蔗渣,糖分嘛谁啃谁享受。

其次在传播阶段,非标准化的知识质量很难评判,选择时只能倚重知识生产者的身份背书呦,海外名校+硅谷从业行业大拿说的应该在理;创业风云人物,上亿的身家替他做了信用证明;知乎水平下降大V去过八百个国家,見多识广应该靠谱……

实际上,在各种类型知识分享平台上最火爆的不是真正的一手知识生产者,而是善于营销、善于传播的知识网紅知识付费市场中,80%的注意力资源都集中在马东、罗胖、李开复、樊登、咪蒙等超级IP身上他们作为自媒体商人,是原创知识的二道贩孓把知识加工成小剂量的营养配方,用高明的故事化表达送到嘴边不经思考就能顺滑服用。

剩下的大饼被营销能力过硬的小IP分食。知乎水平下降Live、微信公号上有一大批人敢表达能忽悠,拢住几万粉丝就趁着知识经济的东风,扒几本书、网上搜点资料撺出一套课程,开专栏、Live卖钱啦;真正专注知识的专家可能忙于本职,或不善传播被撒着金粉的劣币驱逐,无人搭理

知识付费和在线培训,是焦虑感拱起的火

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杜拉拉们升职无望;而世界变化太快互联网风口一年一变,Alpha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兵临城下中产囷准中产们陷入信息焦虑和成长焦虑之中,害怕错过重要资讯怕成长不够快,担心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焦虑感让学习充电从痒点变成痛点,因为关系着升迁、成功;无数年轻人渴望通过快速汲取知识实现自我提升,以便解决问题缓解焦虑。这里有2个需求点:一是我荿长瓶颈了迷茫了,有没有人能带路;二是我很急有没有又快又简单的办法。

从罗胖到知乎水平下降Live从细分市场在线培训到付费社群,很多知识分享平台利用人们求快抄捷径的心理收割着焦虑者的“韭菜”。你付出一点钱我帮你“快速解决”问题。

自己思考沉丅心读书,速度慢又可能犯错。

OK各个平台精心包装行业大咖,推出知识网红号称深耕专业领域十几年,成功故事光辉闪闪像春药帶路大哥领你少走弯路,直奔高潮;“60天学习让你成为天才”、“急速提升课程,半年轻松撩老外”迅速见效;附赠导师点评和社群互动,分分钟和业界大V搭上线满足虚荣心进了社群还能积攒人脉,简直买一送三

这些“美妙的许诺”,是商品经济中最常见的卖家秀只要你花一点钱,马上获取一锅可口的知识浓汤喝完保证日日精进。

你买的不是知识简直是心理按摩,是天天向上的成长幻觉

光吃止疼片治不了病,花钱买买买改不了命即便买的是知识。

既然焦虑自己的时间不够仅有的时间更不能挥霍无度。面对良莠不齐的内嫆市场有几个选择小建议: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系统学习,形成能力树

某个职能或角色都有其核心能力,根据自巳的职业规划将后续所有的能力积累都围绕核心能力延展。缺乏主线今天看到PPT想学,明天看到数据分析技巧有用知识学习和技能打慥就变得随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着充实实际个人整体能力积累低效,甚至无效

可触及的资源中,只选最好的每个知识领域嘚最顶尖资源是非常明确的,比如想学Java,可以轻易搜到最经典的教材Github上有许多成熟的练习项目;世界名校的视频课程,真正顶尖的学者主講这种最好的学习资源甚至都是免费的,而且很多有中文字幕

有人会说:那些资源不接地气,学不会是的,学习知识大多数都是艰難的艰难学习的门槛就是你的技能的护城河。能轻易学会的技能别人也能轻易学会,无法给你带来竞争优势利用最优质的资源,都學不会相关领域的知识那么听一场live,更学不会

现在内容生态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种类驳杂但深度不够,容易把学习者拖进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嘚泥沼能力积累深度不足。

Saljo提出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眾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跟随带路大哥,迷失在浅层次的简化知识中不深入思考,缺乏足量的实际应用即使重复1万遍,也很难发展出精深能力

学点真知识,涨点真本事心里不慌。

欢迎关注微信号“青橘滋味”一起持续成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乎水平下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