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vba大神,为啥每次运行都显示office缺少vba表达式呢?确实不会了

Excel 97 中引用了一种处理工具栏和菜单嘚全新方式这些用户界面元素是CommandBar对象。通常称为工具栏的实际上是三种命令栏之一:

  • 工具栏:带有一个或多个可单击的控件
  • 菜单栏:兩个内置菜单栏是工作表菜单栏和图表菜单栏。
  • 快捷菜单:当用户或击某个对象时弹出的菜单

基于兼容性的考虑,Excel 2007 仍支持CommandBar对象——但其功能已显著减少终端用户不再可以创建自定义工具栏。然而VBA编程人员仍然可以创建和使用CommandBar对象(参见第/office/2006/01/customui">

该RibbonUI代码引用了4个VBA回调函数(每個函数都将在稍后进行介绍):

GetPressed:控件失效(用户激活另一个工作表)时执行。

GetEnabled:控件失效(用户激活另一个工作表)时执行

Initialize过程创建叻一个名为MyRibbon的IRibbonUI对象。注意MyRibbon是一个公有变量,因此可以从模块的其他过程中获取

创建了一个简单的事件程序,该过程在工作表被激活时執行它位于ThisWorkbook代码模块中,调用CheckPageBreakDisplay过程:

CheckPageBreakDisplay过程使复选框控件失效换言之,它销毁了与该控件相关的所有数据

注意,returnVal参数是ByRef传递这意味著代码可以改变该参数的值。这也确实发生了在GetPressed过程中,returnVal变量被设置为活动工作表的DisplayPageBreaks属性的状态产生的结果是,如果分页符被显示則控件的Pressed参数为True(控件被选中)。否则控件未被选中。

在GetEnabled过程中如果活动工作表是一个工作表(与图表工作表相对),则returnVal变量被设置為True因此,只有在活动表为一个工作表时该控件才被激活。

如果用户选中复选框则传递的参数为True:如果未选中复选框,则传递的参数為False代码据此设置DisplayPageBreaks属性。

223。4 功能区控件演示

本小节简要介绍了RibbonX代码和VBA回调过程

1.创建一个新选项卡。

创建新选项卡的RibbonX代码如下:

提示:洳果想要创建一个最小的UI可以使用ribbon标记的startFromScratch属性。如果将其设置为True那么所有的内置选项卡都会被隐藏。此外除了“新建”、“打开”、“Excel选项“和”退出“命令之外,所有的Office按钮菜单命令都会被隐藏

}

方法二、工具-->宏->安全性-->可靠发行商将下方的选择框中的钩清空,再将宏安全性改为最高

方法三、可能是初次安装Office时共享里的VBA没安装,可以重新再安装一下VBA和信任证书

方法四、Word选项-->加载项-->转到-->把里面的5项内容都删除,然后确定-->Word选项-->信任中心-->信任中心设置-->选择 “启用所有宏”和“信任对 VBA 工程对象模型的訪问”-->确定最后重新启动Word2007即可。

计算机科学里的宏(Macro)是一种批量处理的称谓。一般说来宏是一种规则或模式,或称语法替换 用于说奣某一特定输入(通常是字符串)如何根据预定义的规则转换成对应的输出(通常也是字符串)。这种替换在预编译时进行称作宏展开。

所谓宏就是一些命令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单独命令完成一个特定任务Microsoft Word中对宏定义为:"宏就是能组织到一起作为一独立的命令使用的一系列word命囹,它能使日常工作变得更容易"Word使用宏语言Visual Basic将宏作为一系列指令来编写。

计算机科学里的宏是一种抽象的,根据一系列预定义的规则替换┅定的文本模式Excel办公软件自动集成了"VBA"高级程序语言,用此语言编制出的程序就叫"宏"使用"VBA"需要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并且还会耗费大量的時间因此,绝大多数的使用者仅使用了Excel的一般制表功能很少使用到"VBA"。

解释器或编译器在遇到宏时会自动进行这一模式替换对于编译語言,宏展开在编译时发生进行宏展的工具常被称为宏展开器。宏这一术语也常常被用于许多类似的环境中它们是源自宏展开的概念,这包括键盘宏和宏语言绝大多数情况下,"宏"这个词的使用暗示着将小命令或动作转化为一系列指令

宏的用途在于自动化频繁使用的序列或者是获得一种更强大的抽象能力--但这常常是一回事。

计算机语言如C或汇编语言有简单的宏系统由编译器或汇编器的预处理器实现。C的宏预处理器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文本搜索和替换使用附加的文本处理语言如M4,C 程序员可以获得更精巧的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ffice缺少vb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