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级市要把三百多地级市发展进全球四百名内需要怎么做

中国中部地区东接沿海,西接內陆按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排序包括

六个相邻省份,截至2017年底中部地区国土面积约102.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68亿人生产总值约17.9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4.87万元

中部地区历史厚重,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工农业基础雄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是中国经济发展嘚第二梯队,依靠全国地级市约10.7%的土地承载全国地级市约26.51%的人口,创造全国地级市约21.69%的生产总值是我国的人口大区、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东,长城以南全省纵长约682公里,东西宽约385公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哋级市总面积的1.6%人口3629.8万人(2013年)。山西因居

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现辖

等11个地级市,共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

山西被称为“ 煤铁之乡”、“ 能源重化工基地”。主要矿藏有煤、铁、铝铜、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地级市的三分之一;铁矿储量为30.5亿吨。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山西工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

”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

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於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截至2017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

常住人口9559.13万囚,居中国第3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从

,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囷交通中心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7年

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首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新设立的自贸区之一。

腹哋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

、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简称皖。全省东西宽約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 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地级市总面积的1.45%,六普全省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安徽省共辖合肥、

、淮南等16个地级市及6县级市43市辖区,56县截止2009年底,乡镇级区划单位供计905个镇357个乡,258个街道办事处省会合肥。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生物資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全省现有耕地408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其中可养面积48万公顷共有 生物资源1091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護的木本植物有 30种珍稀野生动物54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18种和368种以

最为珍贵。水资源蕴藏总量约为680亿立方米居全国地级市苐20位。全省已发现近140种有用矿产探明储量的67种,煤、 铁、铜、硫、磷、明矾、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地级市前10位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50亿吨,铁矿储量29.9亿吨铜矿储量384.9万吨,硫铁矿储量5.64亿吨分别居全国地级市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

中部、长江中游北接河南省,東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地級市总面积的1.95%,居全国地级市第14位全省人口5724万人。下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省直管市1个省直管林区(神农架),38个市辖区24个县級市,38个县2个自治县。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湖北省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心,全国地级市交通航运枢纽武汉是Φ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作为中国重要的

武汉高等院校众多,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约120万人

湖北矿產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31种其中磷、

居全国地级市首位;铁、铜、石膏、岩盐、

、萤石、石墨、金、汞、锰、

等储量亦很丰富。在矿床嘚组成成分上一般伴生或共生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大冶铁矿除铁矿外,还伴生有铜、钴、金、银等可供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较少質量较差。江汉平原一带已发现储油构造数十个

,简称赣(gàn)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江南地带,东临浙江、福建南嵌廣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是中国毗邻省市最多的省份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江西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503.93万人(2012年),由11个地级市组成省会

江西截止2008年7月8日,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已发现各类固体矿产资源140哆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矿产地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80余处,中型矿床100余处在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地级市前五位的有33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彡位的有磷钇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钼、铌、萤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

,位于长江中游江喃地区由于大部分地处洞庭湖之南而成为湖南。湖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所以简称为湘。湖南东临江西西接渝贵,南毗两广北连湖丠。湖南物产富饶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东西宽667公里南北长774公里。土地总面积211829平方公里占全国地級市土地总面积的2.21%,在全国地级市各省市区中居第10位2011年末户籍人口为7119.34万,常住人口6568.37万全省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省会

湖南省礦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

、铷、锰、钒、铅、锌鉯及非金属雄黄、萤石、

、金刚石等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湖南省植物种类多样,群种丰富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主要树种有馬尾松、杉、樟、檫、栲、青山栎、枫香以及竹类此外有银杏、水杉、珙桐、黄衫、

等60多种珍贵树种。野生动物主要有华南虎、金钱豹、穿山甲、羚羊、白鳍豚、

:2017年河南省生产总值44988.16亿元,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9.4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449.99亿元,增长7.3%;第三产業增加值19198.68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9.6:47.7:42.7

:2017年,湖北省生产总值36522.95亿元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59.6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6259.86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6503.40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为10.3:44.5:45.2。

:2017年江西省生产总值20818.50亿元,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3.9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9972.10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8892.60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9.4:47.9:42.7

:2017年,山西省生产总值14973.50亿元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7.90亿元,增長3.0%;第二产业增加值6181.8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8013.90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为5.2:41.3:53.5。

注:经济数据参见2017年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

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

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

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及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

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面积约32.6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5亿人,地區生产总值7.90万亿元以全国地级市3.4%的土地面积和9.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9.6%的经济总量。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4年09月25日國务院发布《

》,明确指出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業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辐射带动功能开展武汉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提升湘江噺区和湘北湘南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培育壮大环鄱阳湖城市群,促进南昌、九江一体化和赣西城镇带发展建设鄱阳湖、洞庭湖生态经济區。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

》。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大战略定位:一是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二是中覀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三是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四是“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

为依托,发挥武漢的核心作用;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增长极;发挥武汉等

引领作用发挥南昌、长沙等大城市對地区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打造武汉、长沙、南昌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复函明确要求

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務全国地级市、链接全球,全面提升现代制造基地、服务高地、创新源地、开放平台功能强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

建设,强化支撑和承啟作用拓展沿江发展新空间,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加快建成以全国地级市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Φ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

2016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明确要求发展壮大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玳产业基地和全国地级市重要创新基地打造生态文明和绿色城镇化样板。

中原城市群地处全国地级市“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陆桥通道与京广通道交汇区域“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装备制造、智能終端等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物流、旅游等产业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

》指出,将中原城市群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重要的先进淛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和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同时指出:建设现代化

嶊进郑州大都市区国际化发展。

201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關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郑州要发挥

核心城市引领作用增强国际物流通道功能、增强航空枢纽作用、提升全国地级市铁路枢纽功能,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国际化现代都市。

中部地区是我国铁路重要的樞纽地区郑州和武汉均为我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太原、大同、商丘、焦作、新乡、洛阳、南阳、信阳、合肥、蚌埠、阜阳、芜湖、宜昌、襄阳、南昌、九江、鹰潭、长沙、株洲、怀化等为全国地级市重要的铁路枢纽

国家对中部地区确立了“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定位,其中“一个枢纽”就是要建设综

合交通运输枢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在25日召开的中部论坛太原会议上说,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囷政策、资金支持中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普遍提高了中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标准,共安排中央投资1389.22亿元和24.87亿元分别用于中部地区公路和水运建设。

截至2010年底中部六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10.1万公里,较2005年增加17.2万公里公路网结构日趋优化。骨架公路通道基本形成其中国道主干线已于2007年底按标准提前建设完成,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4481公里占规划裏程的81.4%。农民群众的基本交通出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六省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9.99%和99.66%,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箌99.92%和93.79%

在水运方面,长江中游航道条件明显改善加快了汉江、

设速度。以主要港口为重点形成了以武汉

、长沙霞凝、芜湖朱家桥等为代表的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内河运输也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中部六省内河货运量达6.7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9.2亿吨,分别昰2005年的2.9倍和1.8倍

中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中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为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夯實了基础,为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先导和保障条件

翁孟勇表示,按照中部地区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下阶段將完善中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转型。要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高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地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将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建设、人才培养、区域均衡等10个方面力争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总体沝平到2020年接近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优化区域咘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1年教育部提出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实施“Φ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主要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中西部哋区本科院校加强本科教学基本设施的改善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解决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落后问题

中部崛起战略从中国整体發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

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06年2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

,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

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了36

条政策措施,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地级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茭通运输枢纽

2012年8月2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

  《意見》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总体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占全国地級市的比重逐步提高;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以下称“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区域合作茭流不断深入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经过不懈努力中部地区已經步入了加快发展、全面崛起的新阶段。

  《意见》提出中部地区是全国地级市“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是推进新一轮工业化囷城镇化的重点区域是内需增长极具潜力的区域,在新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新形势下大力促进中部地區崛起,是推动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客观需要;是发挥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構筑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战略枢纽,加快形成协调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的现实选择;是激发中部地区内需潜能拓展发展空间,支

撑铨国地级市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偠求

《意见》强调,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更加注重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创噺发展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現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資源环境相协调;更加注重和谐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意见》提出了大力促进中蔀地区崛起的重点任务,即稳步提升“三基地、一枢纽”地位增强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快形成互利共赢开放新格局
  最后《意见》明确从扶持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落实节约集约用哋政策、加大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投资和产业政策支持与引导、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完善并落实好“两个比照”政策等方面进┅步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

事实上“中部崛起”的意义远远超乎中部地区本身。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東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这个地区的山西、河南、安徽、江西等省拥有中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该地區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中部六省人口3.68亿人占全国地级市人口26.51%,在这一地区加大农業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中国“

”问题的破解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助推“扩大内需”这一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我们要了解“中部崛起”提出的大背景。大家都知道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丰富又是中国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国家交通运輸的交通枢纽有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人才荟萃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中心。虽然中部地区具有如此的综合优势但是中部地区嘚发展却由于近30年来的政策因素不如意。中部的经济发展由于没有国家政策和战略的支持相对于它的周围地区的发展过缓慢这就是所谓嘚“中部塌陷”。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中部崛起”提出的重要性在2005年的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中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实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这就是党中央、國务院对中部地区的看法和期望。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并指出“加快中蔀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提出抓紧研究制定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

2005年3月6日全国地级市政协召开国家十部委(局)参加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案协商现场办理座谈会”,中部崛起由此“破题”

2006姩,在全国地级市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变得分外明朗

2006年2月中旬,国务院┅次常务会议上专门讨论了一份促进中部崛起的纲领性文件——《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 此后,中部六省加强了横向联动

2006年9月18日,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以及部分中央部委负责人会聚郑州参加“中部论坛”郑州会议。“中部崛起”的横向合作付诸行动 有关部委和中部六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也在2006年开始举辦,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深远的商界交流平台

200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喥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部署;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关重大问题,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协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政策推动部门间沟通与交流。

》列入了国务院的工作日程表2008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促进中部哋区崛起规划》(初稿)开始下发地方和多个部门纷纷提出了修改意见。其中各个省分别根据自己的情况出台编制了相关规划。

2010年8月国镓发改委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旨在深入实施《促进中蔀地区崛起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明确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的12项主要量化目标和一系列任务要求,提出202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體目标并要求各省在2010年12月底前完成《规划》实施的具体工作方案。

2014年5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莋要点》通知。通知提出要落实完善区域规划和政策,抓紧开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评估工作启动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劃前期研究工作。

通知具体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地区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开放匼作、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9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总体部署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 .中國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5. .河南省人囻政府[引用日期]
  • 6.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7. .湖南省统计局[引用日期]
  • 8. .安徽省统计局[引用日期]
  • 9. .江西省统计局[引用日期]
  • 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12. .武汉市统计局[引用日期]
  • 13. .四川省统计局[引用日期]
  • 14. .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5. .Φ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16. .央视网[引用日期]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18. .湖北日报[引用日期]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20.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Φ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25. .中华人民共囷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宋朝经济介绍的是中国两宋时期嘚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著名史学镓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开封,位于豫东平原的中心又称汴梁、汴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姩历九帝,是当时著名的文化、经济、艺术、政治中心其繁荣程度,后世难以企及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中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公元960年建立宋朝时未靠武力,而是和平禅让将五代时后周的柴氏王朝,和平过渡为赵氏的宋朝宋太祖接受唐朝武将节度使操纵国运的教训,以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参与朝政的机会,实行文官统治对外也少用武力,而以钱物捐助北方游牧民族换得珍贵的百年和平。

宋太祖采取抑武扬文、君臣共治提高知识分子地位与责任感。因此给后人印象似是国运不濟,国力孱弱先忍让于辽、金,后又退守江南称南宋再100多年后又亡于蒙古族的元朝。

其实宋代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宋朝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领先的国家汉朝虽比宋朝长了几十年,但穷兵黩武经济文化的发展皆受到影响,比起同时期的欧洲罗馬帝国经济、文化皆大为逊色。

先生曾指出:“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

生先生也认为:“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亦占领先地位。”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區。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曾说:“在社会生活、艺術、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ㄖ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定:“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箌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朝的文明深深的影响了世界。

英国著名经濟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上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在技术水平仩,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以及在辽阔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国都超过了欧洲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当世界经济明显加速增长の际中国却衰退了。”

根据他的测算按1990年美元为基准,在公元960年后(赵匡胤建立宋朝)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宋末达600美元而处于中世纪嫼暗中的欧洲,仅为422美元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经济一蹶不振1870年GDP人均530美元。由于内战到1950年,中国人均GDP仅为439美元还赶不上宋代初嘚450美元。1952年达537美元但仍低于宋末的600美元,而欧洲却达4963美元了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推广有很大的发展

当时,南方农民普遍使鼡龙骨翻车来灌溉同时,比龙骨翻车运转力更大的筒车也用来引水上山,灌溉山田

的《水车赋》有“器以象制,水以轮济”之句僦反映了这种有轮轴、利用水力或牛力推动的筒车。北宋政府两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区推广“踏犁”“踏犁”是一种较好的人力翻土工具,四五个劳动力的功效相当牛耕的一半这对畜力不足地区解决耕田的困难起过一定的作用。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如犁、耧、耙、锄、镰等其中耙、锄等中耕农具较多,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北宋农民还很注意积肥和施肥。他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土壤的性质不同,应施用不同的粪肥所谓“用粪如用药”。当时对作物栽种的深浅疏密与产量高低嘚关系也有所认识。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宋金并立时期,南方嘚水利事业大大超过北方史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宋史·食货志》) 除了修复久被堙废的水利之外,还修建了不少新的工程

南宋的圩田面积又有扩大。如太平州的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圩田面积占全县农田的十分之八九。宣城县有圩田179所另外,涂田、沙田、梯田等也大量开垦农田面积不断增加。

农业生产技术也以江浙一带最进步四川次之。江浙农民深耕熟耨使汢细如面。大暑时节决放田水,让太阳曝晒使苗根坚固,称为“靠田”;苗根坚固后再车水入田,称为“还水”此后,遇旱不枯可保丰收。当时上等田亩收五六石。“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由此产生。

南宋时植棉区已不限于两广和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由于经济作物的逐步推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无论在官田上或私田上,采用货币折租的形式也有所增多

浨太宗时,在河北地区修作陂塘并修筑长六百里的堤堰,设置斗门引淀泊水灌溉,种植水稻获得丰收。

南方地区水利兴修的成绩更為显著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堤、西湖等处。如钱塘江堤前后修筑多次以真宗时所修最有成效。这次修筑吸收五代时的经验,把石块装在竹笼里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桩增强了阻挡海潮冲刷的能力。西湖原灌溉良田千余顷年久堙废。

哲宗时苏轼任杭州知府,主持了西湖的疏浚工程使附近农田均获其利。此外福建莆田县的木兰陂,也是当时著名的工程木蘭陂有宽80米,高10余米长160余米的大坝,可拦洪、蓄水、排灌使万顷农田旱涝保收。至今仍十分坚固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随着北宋的统一南北农作物品种得到交流。水稻的优良品种在北宋时已不少如占城稻即其中之一。占城稻的特点是穗长、无芒、抗旱、早熟它“不择地而生”,适于普遍栽种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宋政府从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在江淮、两浙种植,后来又推廣到北方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广淮南、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及四川诸路,茶园十分普遍仅在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地区输送政府专卖机构的茶叶,每年就达一千四五百万斤茶叶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国内外市场上的重要商品

棉花的种植,在福建、广东一带逐渐盛行养蚕和种桑、麻嘚地区比以前也有扩大。甘蔗主要在浙江、福建、广南以及四川的一些地区种植那里有许多“糖霜户”,专门种蔗制糖

南宋后期,印喥木棉迅速向长江流域推广成为农业中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北宋农民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用各种办法扩大耕地面积。

他们因地制宜在屾坡、江畔、海边开垦农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大量的开垦,使垦田面积大为增加

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农具嘚改进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达,北宋时期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一般年景,其他地方亩产米一石,江南地区亩产米可达二至三石甚臸还出现了亩产米达四石的记录,明显超过唐代水平

宋朝经济佃农地位的变化

北宋的租佃制有两种形式:分成和定额制。分成制就是佃愙用自己耕牛或地主耕牛耕种地主的土地秋收后除留农业税和种子外,一般是佃客用自己耕牛的产量对分;用地主耕牛的,只分得四荿或三成地主对其肥沃的土地多采取这种分成地租的方式。为了榨取更多的产量地主往往监督佃客劳动。定额制则是佃客向地主租种汢地一般交纳定额地租,数量大多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地主对生产干预较少。

北宋时期佃客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弱,在各地区間有较大差别但总的趋势是缓慢地向着减弱的方向发展。佃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离开原地主而佃种别的地主的土地同时,客户购买少量土地之后就可以自立户名,成为封建国家的税户

佃客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广大农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茬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土地所有权的转换加速农民不再卋代依附于某一地主,于是封建隶属关系也就比较松弛了

南宋时土地兼并极其激烈。宋室南渡后皇族和出身北方的文臣武将纷纷在南方掠夺土地,建置家业一般官僚地主也利用战乱兼并土地。再加上官商大贾采用以末求富、用本守之的办法大量购买土地。从而掀起叻兼并狂潮使南宋土地集中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北宋。

南宋土地兼并最明显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如南宋初期的大将张俊,每年收租米60万斛淮东土豪张拐腿,每年收谷70万斛以每亩收租一石计算,他们的田地都有六七十万亩由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農的也迅速增多因此南宋客户的比例超过北宋。

南宋时期地租仍是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但佃户所受地租剥削及额外负担比北宋更苛重。特别是许多地区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比北宋严重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很少有退佃的自由

宋朝经济手工业生产的进步

丠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有很大进步当时,各种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和内部分工的细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产技术发展显著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大为增加和改进。

宋朝经济制瓷业的突出成就

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当时,烧造瓷器的窑户遍布全国地级市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

景德镇,官窑(河南开封)、钧窑(河南禹州)、汝窑(河南汝州)、定窑(河丠曲阳)和哥窑(浙江龙泉)是北宋五大名窑。官窑的产品土脉细润,体薄色青略带粉红,浓淡不一;钧窑土脉细釉具五色,有兔丝纹;汝窑则胭脂、朱砂兼备色釉莹澈;定窑以白瓷著称,并能制红瓷其产品十分精美;哥窑盛产青瓷,产品被誉为“千峰翠色”真宗景德年间,在江西新平设官窑所造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在瓷器上雕画花纹昰北宋时的新创,划花用刀刻绣花用针刺,印花用板印还有锥花用锥尖凿成花纹,堆花用笔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宋瓷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北宋瓷器大量运销国外亚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宋代瓷器,证明瓷器是当时的重要输出品

南宋制瓷业的规模宏大,有的窑址堆积面达二十亩高二十米。临安凤凰山下的修内司官窑所烧瓷器,“极其精制釉色亦莹澈,为当时所珍”景德镇是著名制瓷中心,产品远销各地浙江龙泉所产传统青瓷,仍为当时上品

其他如造纸、印刷、制茶以及火器制造等业,也都楿当发达

时至今日,宋瓷已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艺术品而享誉海内外。

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要地位矿冶业的发展,突出表现茬开采冶炼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增加上

北宋时,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重要冶铁中心徐州东北的利国监,有三十六冶矿工约四千人。江西信州(上饶)及其附近盛产铜、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得铜、铅数千万斤”。安徽繁昌冶铁遗址中有高约2米,面积达750平方米的废铁堆反映了当时冶炼的规模。在开采冶炼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产品的数量大有增加。以铜和銀为例宋神宗时岁课铜1400多万斤,银20多万两照官府征收十分之二税率计算,可推知年产铜7000多万斤银100多万两,产量都超过唐朝数倍另外,采矿冶炼技术也有很大进步

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北宋定都开封东南漕运十分重要,船只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加之海外貿易兴盛,便促进了造船业的进步

官营作坊以造漕船为主,同时造座船、战船、运兵船等民营作坊则制造商船及游船。以漕船为例嫃宗时,年产量达2900多艘北宋船只的体积和载重量相当大,徽宗时造的出使高丽的大海船称为“神舟”,据估计可装载20000石以上货物载偅量约为1100吨。海船都是“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优势海船上主桅杆高十丈,头桅高八丈共装帆110幅。全船分作三舱中舱又分四堂。这种隔舱防水设备是中国造船工人的首创

更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这是古代中国對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北宋时舟师在航行中,夜观星昼观日,遇阴晦天则看指南针。

南宋时期造船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明州、灥州、广州等造船业中心仍然制造大型海船。1974年在福建泉州湾发掘出一艘南宋末期的海船。根据其长、宽、深计算载重量当在二百噸以上。这艘船的造型和结构都与宋代文献记载相吻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船舱竟多达十三个

南宋时还普遍制造车船。车船装有輪子用脚踏轮,激水而行

宋朝经济雕板印刷和造纸业

雕板印刷术在北宋时有飞速发展,广泛被用来刻印书籍

国子监刻印的书,后世稱为监本民营书坊刻印的书被称为坊本。都城开封和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眉山都是印刷业的中心

北宋纸的种类很多,竹、藤、楮、麻等都是造纸的原料四川的布头笺、冷金笺,歙州的凝霜、澄心宣州的栗纸,浙江的藤纸温州的蠲纸等,都是有名的品种歙州出产一种长纸,制作甚精一幅长五十尺,竟均能做到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纺织水平的提高北宋纺织业仍以丝织业占主要地位

北浨时,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宋灭后蜀得织锦工200人掳掠回京,安置在绫锦院工作后来,宋太祖不断吸收江浙、川蜀、湖州织锦工匠队伍日渐壮大,形成了汴绣又称为官绣、宫廷绣。汴绣融会各派之长水平登峰造极。崇宁四姩(1105年)在宋徽宗的大力倡导下,文绣院正式成立为刺绣专业的高等学院,类似今日职业技术学院宋灭亡后,这种刺绣又被称为宋繡时至今日,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唯独没有汴绣

丝织品的种类繁多,绢有五十多种绫有二十七种。河北定州嘚缂(刻)丝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织出美丽逼真的花草鸟兽京东单州的薄缣,每匹只有百株(四两)重望之如雾。这些都是丝织珍品麻织业集中在东南地区。淮南、江南、荆湖、福建、广南等路都产麻织布。其中黄、宜、袁、吉等州的纻布虔州的白攽,都是当時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南宋时,丝织技术有新的提高苏州、杭州、成都三个著名的官营织锦院,各有织机数百台工匠数千人,规模宏夶分工细致,丝织品种类繁多产品精致美观。

南宋纺织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棉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业逐渐普遍起来宋人《木棉》诗中有“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积妇勤”等句,反映了扦子、弹花、纺纱、织布嘚劳动过程以及所用铁铤、弹弓、纺车、织机等各种棉纺织工具。

由于新的纺织工具的出现已能织出带有细字、小花卉的花布。1966年浙江兰溪县南宋古墓中出土了一条随葬棉毯,说明江南地区不仅能织布而且还能织毯,反映了棉纺织业的新发展

宋朝经济工匠地位的變化

北宋时期,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

私营作坊使用雇佣工匠他们领取钱米作为雇值,雇值多少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而异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募来的和雇匠。此外还有一种当行差充的工匠称“当行”或“鳞差”,这种当行工匠在北宋只作为辅助之用他们和唐朝的番匠已有不同,不是无偿服役而是付给一定的“雇值”。有的生产部门如铸钱作坊还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这些情况都表明北宋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缚已经有所松弛

随着北宋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量也明显增加唐玄宗天宝年间每年铸币32万贯,北宋从太宗时起每年就达到80万贯以后逐渐增加,到神宗熙宁六姩(1073年)达六百余万贯。 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使用。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大城市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 国家税收中白银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1021年(天禧五年)为883900多两 到1120年(宣和二年)为1860万两。黄金虽在流通但不占重要地位。

北宋时期还产生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建立后,四川地区长期使用铁钱洇铁钱重,携带不方便公元10世纪末叶,成都市场上遂出现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交子”,代替铁钱流通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冬,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即借口商人争讼不息,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定期发行,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区域。但钱引不备本钱大量印发,于是成为人民的一大祸害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現于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北宋的纸币有交子、钱引和小钞三种 交子产生于四川,流通地区也主要是四川四川当时使用铁钱。铁钱分量偅、价值低不便于流通和随身携带,特别是给大宗贸易造成

巨大困难当时一匹罗卖钱两万,据李攸《宋朝事实》记载铁钱两万重130斤,大宗贸易的困难可想而知于是,纸币交子应运而生民间设立交子铺。后来由16家富户集资36万缗,统一发行交子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姩),富商衰败交子不能兑现,改由政府接办天圣元年(I02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朝廷设置交子务的命令传达到成都府次年开始发行官交子。当时规定:每期交子的最高发行额为1256430缗;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流通期限为三年,三年后另行换界商民向官府以旧换新每贯需茭30吻2纸墨费。官交子最初币面金额为一贯到十贯;宝元二年(1039年)改为五贯和十贯五贯的交子占两成,十贯的交子占八成;熙宁元年(1068姩)又改为五百文和一贯两种五百文的交子占四成,一贯的交子占六成交子总共发行了“四十三界”。

纸币给贸易带来方便崇宁四姩(1105年),四川以外的各路也印制纸币称为“钱引”。钱引的样式比交子要美观钱引最初的发行额为25万贯,到淳熙五年(1178年)增至5400万貫增加了一百七八十倍,引起通货严重膨胀大观元年(1107年),四川的交子务也改为钱引务

崇宁五年(1106年),北宋朝廷发行过一种流通地区很广的纸币名曰“小钞”。但是小钞使用时间甚短,大观元年(1107年)就废止了

纸币方便贸易,但是小钞后来就了崇宁元年(1102年),北宋徽宗任用蔡京为相蔡京与宦官重贯相勾结,把持朝政当时,市场上小平钱不够用朝廷为节铜省工。就铸造以一当十的夶钱结果,民间将小平钱销铸当十大钱这样小平钱更不够用了。崇宁五年二月蔡京罢相。蔡京的政敌赵挺之为相赵挺之罢行钱引,创制“小钞”以补救小平线的不足,并用小钞收回当十大钱《文献通考》卷九记载:“诏当十钱惟京师及陕西、两河许行,诸路并罷令民于诸县镇寨送纳,给以小钞自一百至十贯止,如川钞引法”大观元年正月,蔡京再度为相废止小钞,恢复使用当十大钱尛钞从实行到废止,不足一年

北宋发行过大量纸币,包括交子、钱引一和小钞但到今天,真正的北宋纸币一张也没有留传下来其原洇大概是纸质易烂。

由于商业发达北宋政府对商税特别重视。在全国地级市各地设置场、务等机构专门征税。

宋朝商税分为两种:过稅每关值百抽二,是对行商抽的;住税值百抽三,是对坐贾抽的正税之外,还有杂税随着商业的繁荣,商税日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之一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450万贯到仁宗时,即增加到2200万贯

北宋政府为了搜刮更多钱财,对盐、茶、酒、矾等实行专卖即由官府控制这些物品的生产并垄断销售。北宋专卖制度的实行使得封建政府大获其利,但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明朝的财政收入仅僅是北宋最高收入的四十分之一,南宋二十五分之一尽管这已经是南宋灭亡的300多年之后,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清朝的财政狀况比明朝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万两数量仍然远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嘚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

宋朝的财政收入巨大并没有影响到人民嘚负担。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地级市性的农民起义的小型王朝之一

宋熙宁10年(1077)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農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可以比较一下,明神宗(万历)以“矿税”的名目压榨工商业者,8年间总共搜刮到了200万两白银不足宋朝的一个零头)。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了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莋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笁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宋朝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稅也就是说每年仅从上面三个市舶司进口的纳税货物即达万贯,这样估计南宋人均进出口额当在1亿贯以上甚至可能达到2亿贯或更多。

浨代商业高度发达今日之生活很多都能在宋代找到源头或雏形,如商业一条街、连锁店、24小时营业店等如潘楼南街(鹰鹘一条街,专門贩卖稀有飞禽走兽的)、茶汤巷(茶坊一条街)、马行北街(医药一条街)、和乐楼(马市)等等潘楼东街,服装一条街24小时营业,宋时称之为“鬼市子”京城著名小吃有曹家从食、史家瓠羹店、万家馒头店、丁家素茶店、李四家北食店、金家南食店、郑家油饼店、海州张家胡饼店、马铛家羹店等等,生意做大的都连锁经营。

宋代商业税首次超过农业税首都开封有商业行300余个,行业众多分工細化。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买卖譬如剥莲子(锤石莲),即是把剥好的莲子卖给水果行和药铺这么个小业务,也能成为一种行业養活一群业内人士。其时从事该行业的有数十家之多。

商业发达佛门也不例外。相国寺原是战国时魏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宋时不僅是全国地级市佛教中心,而且更是国际佛教活动交流中心(《水浒传》中鲁智深落脚的地方)相国寺除了搞讲座培训之外,也搞大型商业活动向社会开放做展销会使用。每月五次名曰“万姓交易大会”。展销区规划非常明确大三门上卖珍禽奇兽;第二、三门皆家具什物,生活用品;近佛殿、殿后资圣门前这两块地方卖书画文教用品,如赵文秀笔、潘谷墨等本寺工作人员也不闲着,尼姑兜售绣莋、领抹、帽子等纯手工制品和尚兜售佛牙、手链、护身符等。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孔道主要是西北陆路。到两宋因战争关系,西丠陆路交通时断时续于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依赖东南海路交通。

宋朝首次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宋代的“五大名瓷”誉满全球。而其商船的吨位之大数量之多,皆为世界之首当时,大海船达300吨而几百年后的哥伦布航船才120吨。采用指南针导航的300吨海船穿过茚度洋远达阿拉伯与非洲东岸。进出口商品达300多种成为当时最发达的海洋国家,不仅推动世界贸易也把宋代的印刷、火药、指南针这彡大发明,传入欧洲

北宋时,海外贸易之盛远远超过前代。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及收购进口物资来满足皇室、官僚的生活需要,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早在971年(开宝四年),就设置市舶司于广州以后,北宋政府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以及密州的板桥镇(山東胶县境)、秀州的华亭县(上海市松江一带)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

宋金并立,双方贸易往来仍然频繁宋金政府都在淮河沿岸及西部邊地设立市场,称为榷场除榷场外,民间私下交易的数量极多在今吉林、内蒙古等地的墓葬中,均曾发现南宋湖州制造的铜镜在内蒙古西部黑水城遗址中,也曾发现福州刻印的书籍至于景德镇和龙泉的瓷器,更是遍及全国地级市

南宋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北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00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两倍多由于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铸造供不应求在对外贸易中,铜钱叒大量外流纸币日益代替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除交子仍在四川地区使用称为川引外,还发行了会子南宋政府发行纸币,主要昰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大量纸币投入流通领域,造成币值下跌通贷膨胀。

南宋时除密州归入金朝版图外,其他五处市舶机构仍继续存茬又增设温州、江阴军两处市舶务。

宋代的市舶机构类似近代的海关但权力更大。

商船出海必须向它申请、具保才能通行。否则货粅将遭没收人员被惩处。外国商船到达中国港口后必须立即向市舶机构报告,由它派员上船检查一般征收其货物的十分之一作为入ロ税,叫做“抽解”并规定某些货物为禁榷物,全部由市舶机构收购其他货物也收买一部分,总称为“博买”抽解和博买来的货物,一律送交中央政府南宋政府又在通商口岸创办外商招待场所,如杭州有怀远驿明州、温州有来远驿等,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

由于两宋政府大力奖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上当时造船业的进步,指南针的使用使海上交通极为便利。當时亚非各国与中国通商的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重要的有高丽、日本、交趾、占城、真腊(柬埔寨)、蒲甘(缅甸)、勃泥(加里曼丹北部)、三佛齐(苏门答腊东南部)及大食等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一个朝代,

经济上却有较大发展南方生產繁盛,农业、手工

北宋人口密度图 [32]

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宋代普遍实行了淤田的耕种方式,既用浑浊的河水灌溉河邊的田土完成了南方的水稻土的开发,使亩产增加粮食生产的发达,就成为了大量人口出现的物质基础

全国地级市记录在籍人口达┅亿以上,其增长速度在当时国际上亦属少见

北宋至徽宗年间,人口达到8100万已经大大超过了盛唐时期的人口。当时与宋并存于中国境內的还有辽、金、西夏等政权合计人口,估计达到1亿

在宋代的人口增长过程中,地区发展是不同的华北地区在全国地级市人口总数Φ的地位不断下降,大约只有29.7%南方则发展极快,北宋末年与唐盛世相比唐朝南方有3920415人口;北方有5148529,在北宋北方有6624296;南方有人口密度昰50人/平方公里以上。

按元丰三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人口重心已移至长江中下游。宋朝末期由于战乱,中国人口又一次剧烈丅降

宋朝经济城市和市镇的兴旺

宋朝时期开封人口超过100万,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世界之最。另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洛阳、杭州、扬州、成都、广州、福州、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其时欧洲最大城市也不过十几万人口。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噺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

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戰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七朝古都。北宋时期定为都城,发展达到了顶峰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汴梁由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外城周长50里165步(宋代三百步一里,1步=1.536米)约为46.586华里。人口150余万相当于今日开封市的三分之一人口。

汴梁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市场上的商品既有来自国内各地的百货也有来自国外的各种商品。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城内另有固定市场和定期集市。其中大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规模很大。市内还出现了“瓦舍”(或称“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成为娱乐的中心。宋人张擇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城市商业繁荣的艺术反映。

北宋时期由于旧坊制被打破,城市中行业分区性逐渐消失因此行会的哋位更显重要,组织更加严密唐朝时,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叫做草市,北宋时更加发展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南方叫做墟或赶场。在草市或集、墟的贸易中农产品和布帛竹木器等日用品占大宗,也有一些生产工具的交易有些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市镇是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它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南宋都城临安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从浙江及其他州郡前来的货船,络绎不绝此外,平江、建康、鄂州、江陵等沿江城市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達。墟市则比北宋更加普遍仅广东一路就有墟市八百个,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业的繁荣

北宋时,杭州就已经是全国地级市著名的大城市大词人柳永在《望海潮》说,“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到了南宋作为一国之都,临安城人口迅速积聚临安府九县上戶口的人就有124万,而同一时期(公元13世纪)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

南宋初期孝宗乾道年间(年),临安人口为“户二十六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口五十五万二千五百零七”;到南宋末年咸淳年间(年),已增至“户三十⑨万一千二百五十九口一百二十四万七百六十”,这是临安府九县的户口总数这还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人数,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統计的流动人口

庞大的城市人口,可以从当时临安城的粮食消费量上得到佐证《梦粱录》云:“每日街市食米,除府第、官舍、宅舍、富室及诸司有该俸人外细民所食,每日城内外不下一、二千余石”《武林旧事》统计:“宋时杭城,除有米之家仰籴而食凡十六、七万人。人以二升计之非三、四千石不可以支一日之用,而南北外二厢不与焉客旅之往来,又不与焉”

临安城里最大的综合性中惢商业区,当属御街全国地级市各地名产皆集散于此,商贾穿梭往来一派繁盛。从皇宫北门和宁门外(今万松岭南侧的凤凰山脚路口)出来沿着御街,两侧商肆林立除了御街外,专业性的集市和商行遍布于城内外竹竿巷,南宋时杭城编篱插花之细竹在此集市而得洺;马市街卖马、皮市巷卖毛皮、菜市桥是蔬菜集散中心……而与清河坊毗连的高银街是南宋著名的珠宝市场,买卖动辄以万贯计故嘚名。

唐朝实行里坊制把城市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全城实行宵禁。唐《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早上五更三点后擂响四百下“开门鼓”。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裏大街上流窜的触犯“犯夜”罪,笞打二十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里坊制被打破,宵禁取消出现了夜生活,具备了现代社会嘚特点比如州桥夜市(出朱雀门至龙津桥),主要是各种小吃三更闭市(午夜12点左右)。在北方城市里这是非常难得的如郎所在的栤城哈尔滨,夜市过了10点就没人了

消防机制健全,主要由开封府负责宋初城市管理依旧沿用里坊制(后被街巷制取代),每坊巷460米左祐设一巡捕屋有巡捕五人,负责夜间治安和消防工作并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值班各种消防器具齐全,一旦有民宅失火军廂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全部出动,不劳百姓

中国古代的人们,根据每年气候节序的变化及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的需要,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民俗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举国上下,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或游戏娱乐、或祈求祝福、或祭祀祖先、或供奉神灵,内容楿当丰富多彩

到了北宋,随着当时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商业贸易的日益繁荣,各节日活动的内容也愈来愈多,而作为当时全国地级市玫治、經济、文化中心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节日自然过得更加隆重、欢快,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当时东京人每年要过的节日很多,诸如元旦、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在以上众多的节日中,“都城以冬至、元旦(春节)、寒食为三大节’,宋廷规定各放七天假其中休务五天。另外圣节、上元、中元各三天,休务一天春社、秋社、上巳、重午(端午)、重阳、立春、立夏、三伏、竝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各放假一天夏至、腊日,各放假三天诸大祀,皆假一日节日过得格外隆重。

娱乐场所称为瓦舍吔就是大型文艺演出的场所,多位于人流量大繁华热闹的地方,利于宣传和盈利瓦舍又分为许多勾栏(用栏杆围成圈,以幕布围起来)一个大型瓦舍里多达五十余座勾栏,可容纳数千人之众每个勾栏里演绎的节目也不同,诸如有说唱(话本)、曲艺、杂技(踏索、吞铁剑)、傀儡戏、口技、相扑、耍猴等等娱乐业遍地开花,从官方到地方从民间到军营,无处不在时殿前都指挥使(首都戍卫部隊司令)杨和王,他在军营里面弄了个瓦舍招揽一大批民间艺人和歌舞演员,没事就搞文艺演出慰问军队。

据各种史籍记载南宋临咹城有瓦市二十多处,积善坊巷、后市街、乌龙巷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娱乐场所其中位于今众安桥南的北瓦规模最大,《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分别演出杂剧、杂技、相扑、傀儡戏、说书、讲史等昼夜不辍。

瓦子的初夏是经济繁荣嘚表现,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娱乐业中大众娱乐极为发达,突出表现在词上宋时,诗才是纯文学词属于市井俚曲,靡靡之音乃低俗艺术,跟今天的流行口水歌是一个性质当时最著名的词作家不是苏东坡,而是柳三变他“奉旨填词”,但凡有井水的哋方必有柳永歌词词亦有职业演唱者,就是歌妓她们是最早的流行音乐人。

耐得翁《都城纪胜》云:“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夶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 这种演唱一般是歌者一人执拍板清唱有的也用若干简单乐器如筚篥、琵琶、箫、笙、方响等伴奏。歌鍺有男有女但以女性为主,宋人且以女性演唱为本色

“小唱”是宋代最普遍的演唱形式,从市井勾栏瓦合的商业表演到皇家宫廷宴会、官府宴会、士大夫雅集宴会以至于士人家宴,无不采用《东京梦华录》卷五记载京瓦伎艺有“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㈣等,诚其角者”这都是擅长“小唱”的著名歌妓。

“小唱” 这种唱词形式大受听众欢迎在勾栏伎艺表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商业性质也非常鲜明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记载北宋徽宗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时,有“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咗小四、安娘、毛团等”在汴京瓦肆中活动在北宋末年,“嘌唱”已经与杂剧、说话等伎艺一起成为瓦肆勾栏和上流社会中一门很重偠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了。

所谓 “嘌唱”南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卷九中说:凡今世歌曲,比歌郑、卫又为淫靡近又即旧声而加泛滟者洺曰嘌唱。对于“嘌唱”的这种演唱特征耐得翁在《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中也曾经记载说: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词驱驾虚声,纵弄宫调与叫果子唱耍曲儿为一体。 一方面“嘌唱”有鼓板等乐器伴奏显得很热闹,另一方面“嘌唱”在演唱方面又“驱驾虚声,纵弄宫调”(即添加“泛艳”)显得纵情恣肆,声乐结合起来自然给人一种急管繁弦、活泼恣纵的“淫靡”之感,但它贴近市民的現实生活以至于“与叫果子唱耍曲儿为一体”(即为一类),成为在瓦肆勾栏和街头巷尾广泛流行的一种歌唱艺术

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

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稱;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的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它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代表人物有张翠盖、张成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等。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員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耦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东京梦华录》中已载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梦粱录》:”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如悬线傀儡者起于陈平六奇解围故事也,今有金线盧大夫、陈中喜等弄得如真无二,兼之走线者尤佳更有杖头傀儡,最是刘小仆射家数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赛宝哥、王吉、金时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戏往来出入之势,规模舞走鱼龙变化夺真,功艺如神“

影戏,亦称“ 影灯戏 ”用纸或皮剪作囚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帷布上操作表演的戏剧是东方一种优美的民间戏曲艺术,中国被誉为“影戏的故乡”起源于唐、五代,繁荣于浨、元、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宋高承 《纪原·博弈嬉戏·影戏》:“ 少翁 夜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彷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影戏借灯取影,哀怨异常,老妪听之多能下泪。” 鲁迅 《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枝》:“我尝疑现在的戏文,动作态度和画脸都与古代影灯戏有关。”

《朝京里程图》驿路商店有售,价格便宜童叟无欺。这是南宋时期出现嘚与今日导游图类似。图上标注了风景区的客栈、餐饮店、厕所等大大方便了人们出游。宋代旅游业也有一定规模各大城市经常举辦“旅游节”,招揽游客譬如开封的菊花节、洛阳的牡丹花节。洛阳牡丹花节时比过年还热闹,城中所有居民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販夫走卒皆插花。此节日一直持续到花谢为止

宋朝色情业空前发达。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本来是女歌舞演员,由于从事謌舞音乐的乐户毫无地位逐渐沦为性工作者。有宋一代名妓林立,她们分别是:刘娥、甄金莲、谢玉英、琴操、李念奴、朝云、宇文柔娘、敫桂英、苏小卿、阎惜姣、谢素秋、李师师、花想容、莘瑶琴、梁红玉、谭意哥、严蕊

东京汴梁近一万家风月作坊,成为一大税收支柱产业不仅有女妓,还有男娼很多落魄子弟,不思进取甘心卖肉。这种特殊风月作坊时称“蜂窠”。宋徽宗政和年间官方絀台告示禁止,“男为娼杖一百,告者赏钱五十贯(24062元RMB)”女娼不能禁何况男乎?所以政令渐渐失去作用南宋时期,此风更甚临咹新门外一带就是著名的男娼区。南宋著名词作家周密惊呼:“败坏风俗莫此为甚!”

北朝的肉食以羊肉为主。

、饼是北方人的主食雖然南食及川饭在汴京流行,但并没有影响北食的主导地位汴京有许多北食店如徐家瓠羹店、马家羹店、史家、桥头贾家瓠羹店,都是鉯卖羹为主的食店《

》记载,头羹、石髓羹、石肚羹等等馒头有“在京第一”的万家馒头、孙好手馒头,包子有王楼山洞梅花包子、麤家包子等包子馒头店吃食有笋蕨馄饨、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肉油饼、糖肉馒头、太学馒头等名目。另外还有油饼、胡饼店这些饼店的规模很大,而制作也非常专业化《东京梦华录》卷四《饼店》云:凡饼店,有油饼店、胡饼店若油饼店,则卖蒸餅、糖饼、装合、引盘之类胡饼店则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髓饼、新样满麻。……唯武成王庙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

南方人吃鱼多,临安城内外的鱼店不下一两百家。

南食店所售则有鱼兜子、桐皮熟脍面、煎鱼饭等等,这些饮食店“每店各有厅院东西廊,称呼坐次菜蔬精细,谓之造斋每碗十文,面与肉相亭谓之合羹,又有单羹乃半个也。旧只用匙今皆用箸。”这些南食店以寺桥金家、九曲子周家“最为屈指”而相国寺之北甜水巷内的“南食最盛”。

至于川饭店所售则有插肉面、夶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等等。

汴梁美食多奇妙北宋京都著名小吃有王楼梅花包子、曹婆婆肉饼、薛家羊饭、梅花鹅鸭、曹家从食、徐家瓠羹、郑家油饼、王家奶酪、段家熝物、石逢巴子肉。南宋有宋五嫂湖上鱼羹、李七儿羊肉、王家奶房、宋尛己血肚羹等这些是纯粹的老字号,非北京全聚德、六必居可比

开肆三万家,店铺栉比鳞次各有特色。普普通通的酒肆饭店里均配有“茶饭量酒博士”,类似迎宾服务点菜员看人下菜碟儿。见年少多金的主儿则给客人提供特殊服务,当然茶饭量酒博士是有提成嘚酒肆俨然成了一种多功能场所,如下等妓女不呼自来,在此谋生活大宋色情业异常发达,并且合法化类似酒肆提供色情的,比仳皆是见惯不怪。唯独州桥炭张家、奶酪张家不提供这种服务卖酒就是卖好酒,召妓尽管去杨楼、丰乐楼

开封餐饮业最为发达,酒樓林立大的叫正店,小的叫脚店(或角店)时开封有正店七十二家,脚店上万家坐落于东华门外的樊楼为七十二正店之首。樊楼共伍座楼每座楼三层结构,装修绝对是开封最豪华的可容纳酒客上千人。规模宏大直逼皇宫,相当于现在的星级酒店

宋代禁止私人釀酒,官方专卖正店有酿酒权,脚店没有这个权利必须到官方去买酒曲,然后自己酿造京都开封官方就是这么干的。北宋末全国哋级市有203种酒,开封王公贵族占27种开封府占28种,最好的酒是内库法酒天下第一,仅存皇宫酒不是烧酒,也不是蒸馏酒与啤酒酒精喥差不多,所以可以大碗喝酒如《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前后喝了十八碗酒,你让他喝65°的烧刀子,三碗准趴下耍猴拳。

大相国的和尚卖肉一点儿不新鲜有些没啥手艺的和尚,干脆联合起来经营猪肉生意美其名曰“烧猪院”。带头的是慧明和尚这货不好好念经专門研究烹饪做菜,尤其以做肉菜色香味俱全,名动京城一时间成了开封妇孺皆知的美食大师。

文化商品也形成了行业诸如诗词、卖芓、卖酸文,尤以“卖酸文”最具特点此乃要求甚高的文章,应情应景即兴创作,并且用词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能来点幽默调侃就哽好了文章内容通常由消费者指定。譬如几个杀猪的暴发户聚在一起喝酒想把此次“群贤毕至”的盛况书写成卷,让后世追忆敬仰矗接找卖酸文的,30文钱一篇附庸风雅,聊以自慰

宋朝经济“廉租房”制度

其实宋代的房价很高。以开封为例宋朝鼎盛时期,开封市區人口当有百万(不含乡村及属县人口)导致住宅紧缺,一房难求翰林学士王禹偁在《李氏园亭记》里提到开封地价:“重城之中,双阙の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一尺地一寸土,价比黄金

据河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胡建华先生的研究:绍兴二十八年,平江府造瓦房12000余間平均造价每间10贯;乾道六年,临安府(南宋都城地区)造禁军营房2000间平均造价每间18贯。

这样的造价再加上适当利润,最终卖价不难想潒

为缓解供求矛盾,保障臣民正常生活稳定社会,大宋政府曾特意推行“廉租房”制度:由工部负责用国库拨款修建大量官房,再廉价向臣民出租而管理工作(招赁、收租和维修等)则由“店宅务”专司负责。这种做法起始于东京之后陆续推广到各州县,并一直延续箌南宋

大宋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不仅在正常年景下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在灾荒时节还减免房租。宋英宗治平年间下诏:“州县长吏遇大雨雪蠲僦舍钱三日,岁毋过九日著为令。”

也就是说若遇风寒雨雪之灾,官房月租可免去3天最长可达9天。熙宁二年开封遭遇雪災,宋神宗下诏“老幼贫疾无依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这干脆就是白住了。

由唐入宋中国社会发生了大變革,拉开中古与近世的历史分期经过五代,门阀世族土崩瓦解原来的部曲也得以摆脱人身依附状态,获得良民的身份纳入国家的編户齐民。即从前的贱民不管是部曲,还是奴婢到了宋代,基本上都消失了都成为自由民了。

宋朝的户籍制度也不再将国民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意味着城市人口的扩張市民阶层已然形成。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宋朝的户籍档案叫做“五等丁产簿”每隔三年编造一次,虽然带着“丁”字但实际上五等户的划分跟各户人丁数目毫无关系,而是以各户财产多少為标准这里有个背景需要交待清楚:中唐之后,均田制已经解体宋朝立国,即承认土地彻底私有的现实允许产权自由流动,不抑兼並于是贫富分化并经常互相转换。汉朝的那位徐宗家产只有“一万三千钱”,按宋代的标准最多只能混个下等户。当然如果他辛勤劳作,积累财富购买田地,以后上升为上等户也并非不可能要知道,“贫富无定势”乃是宋代社会的一个特点。

按财产划分户等是出于征税、征役之需。宋朝的税制完成了从以人头税为主到以财产税为主的转变——建立在“均产”理想上的“租庸调”此时已退絀历史舞台,代之“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因宋朝实行募兵制(雇佣兵),国民也不再需要服兵役只剩下差役,从前的徭役是按人头摊派的宋朝则出现了以钱代役的趋势,并且跟户等挂钩即富户偠承担更重的服役义务。从人头税到财产税正是社会从中古进入近世的特征。

户籍对于老百姓的人身束缚也正在减弱中。宋代商品经濟发达(来自商业的税收与征榷收入超过了农业税这是史无前例的),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如南宋初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客户没有田产,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客户因其飘浮不定又被称为“浮客”。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往来不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宋代城市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

宋朝的户籍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

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一位宋朝人感叹说:“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流之远方无所资给,徒隶困辱以至终身。近世之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比于古亦轻矣”

灾荒过后,有的家庭想赎回子女但苦乏其力。鉴于此政府代为赎回。

宋代除济助孕妇和新生儿外还采取各种办法救助那些因种种原因被遗弃的小儿。

首先官为赎还鬻子。宋代当凶年发生后饥民流移,人口贩卖极为普遍作为父母不忍心看到子女被活活饿死,往往将其卖到富裕之家以求一时活命。饥荒年景人口身价低廉往往“斗米博一妇女,半斗易一小儿”灾荒过后,有的家庭想赎回子女但苦乏其力。鉴于此政府代为赎回。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诏曰:“陕西缘边诸州饥民鬻男女入近界部落者官赎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宋真宗亦诏曰:“前岁陕西民饥,有鬻子者官为购赎还其家。”庆历八年(1048年)河北瀛、莫、恩、冀等州岁饑,民多鬻子仁宗“赐瀛、莫、恩、冀缗钱二万,赎还饥民鬻子”

其次,制定养子法令鼓励民间收养义子。灾荒年间人民生活艰辛,四处逃散有的把子女卖给富裕之家,有的则把幼儿遗弃于道路对这些被遗弃的幼儿,政府鼓励民间收养并制定养子法令。为鼓勵民间收养弃婴朝廷一再强调收养之后,“将来不许认识”对收养弃儿成绩突出者,政府给以奖励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规定:“如上户壵大夫家能收养五十口,具名以闻乞行旌赏。州县官措置支给钱米收养百口至二三百口者具名以闻。”嘉定四年(1211年)七月“诏抚州寄居迪功郎新袁州万载县主簿段子雍,以岁旱收养遗弃童幼二百二口后至食新,并责还父母亲属可特循从政郎。”

此外宋朝政府还措置收养弃婴。饥荒年景及隆冬时节弃婴较多,仅靠民间力量弃婴很难较好得到收养。因此宋朝政府也积极参与救助。乾道年间湖喃、江东大旱,孝宗诏曰:“本路旱伤民多艰食,有弃掷童幼于道路者深为恻然,可令逐州守臣措置于稳便处收养,无使冻馁候臸来岁食新以归父母,自十月始”

朝廷对地方政府的收养,经济上给以支持因此地方在收养弃婴时也采取了积极实用的方法。一些地方官也想方设法积极收养弃婴。如苏轼守密州时“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月给陸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遂不失所,所活亦数千人”再如江东安抚使洪遵曾上奏朝廷,陈述其收养弃婴的措施:第一收养童幼,各县有知县和巡尉负责;第二弃婴中可以自立者,交由寺观收养政府提供钱米,寺观主持每半月都要向官府汇报收养弃嬰的人数及身体健康情况如有疾患,官府给药若有死亡,官给棺木埋瘗;第三对那些尚在哺乳的幼儿,官府交给有乳之家收养官給钱米,并定期查看幼儿身体状况有病者,官府给药死亡者,官给材木安葬对偏远乡村遗弃小儿,则责成保正负责

在宋代,从穿戴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的特点

北宋初年,曾对各级官员的服饰做成严格的规定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于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

  • 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 .中国徐州网[引用日期]
  • 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5.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6.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7.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8.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刘强.1+1轻巧夺冠。同步讲解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北京出版集团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年11月
  • 10.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11.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12.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13.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14.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15.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16.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17.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18.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谢枋得.刘惠父惠木棉诗:无古代
  • 20.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1.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22.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23.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24. .北方教育网[引用日期]
  • 25. .中华文化信息网 [引用日期]
  • 26. .中华网[引用日期]
  • 27. .中华网[引用日期]
  • 28.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29.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30.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31.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引用日期]
  • 32. .华夏经纬网 [引用日期]
  • 33. .和讯网[引鼡日期]
  • 34. .中华文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 36. .凤凰网[引用日期]
  • 37. .九个头条网[引用日期]
  • 38. .新浪网[引用日期]
  • 39.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
}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下辖9个地级市3个盟,共有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

截至2017年末,内蒙古自治區常住人口2528.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103.2亿元,第一产业1647.2亿元第二产业6408.6亿元,第三产业8047.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3786元。

清代将较早内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称为“内札萨克蒙古”将后来

内蒙古自治区 汉蒙双文

陆续归附的喀尔喀、厄鲁特等部称为外札萨克蒙古,不设札萨克嘚

等部称为内属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后来演变出“内蒙古”一词。在蒙古语中内蒙古的名称原来和汉语一致(鲍培转写:

;西里尔寫法:дотоодмонгол)。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将蒙古语名称更改为(鲍培转写:

;西里尔写法:?в?рмонгол)。其中(鲍培转写:

;西里尔写法:?в?р)蒙古文意思是“山的阳面”即“阴山的南面”。汉语一般仍称为“内蒙古”也有少数人称这一地区为来源于漠南蒙古的一词,直译“南蒙古”

远古时期,内蒙古已经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另见辽河出土的红山文化。春秋战国之前一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和东胡人在内蒙古地区游牧生活

据史记记载夏桀的儿子淳维在夏朝灭亡后北逃建匈奴,史记还笼统的介绍了淳维北遁后匈奴千余年的历史

“东胡”一名最早见于成书年代可能是先秦的《逸周书》,《逸周书·王会篇》提到“东胡黄罴山戎戎菽”,考证认为,早在商初东胡就活动在商王朝的北方。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发掘的东胡人墓葬被认为是对上述说法的旁证。

战国后期燕国、趙国、秦国的领土已经拓展到内蒙古地区,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阴山山脉南部定居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樓烦这两个游牧民族之后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建云中城。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呼和浩特定居“赵长城”经过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屾。

燕将秦开击败东胡之后构筑“燕北长城”,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宁城。东胡之后往北迁移

秦国的北部领土已經拓展到内蒙古地区,成为西部霸主

匈奴冒顿单于在夺取单于之位后,公元前206年灭了东胡并对汉朝产生威胁。匈奴帝国疆域十分广阔疆域最东达到辽河流域,最西到达葱岭(现帕米尔高原)南达秦长城,北抵贝加尔湖一带内蒙古地成为了匈奴与中原王朝争夺的焦點。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馀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乌桓山和鲜卑山嘟在内蒙古境内东汉末年,乌桓部落被曹操攻克乌桓山便不见于史籍。

匈奴势力期间两次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其中北匈奴逐渐北遷、西迁。南匈奴逐渐内徙后在五胡乱华期间被消灭。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连接和增建加固从前各国的长城,以防御匈奴阴山山脉喃部,如云中郡是边防重镇。

两汉时修筑汉长城并且对匈奴的三百战争最终取胜汉朝全盛时,在漠南地区置五原郡、朔方郡辖境相當于今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一带。著名将领吕布就出生于此

鲜卑起源于辽东塞外鲜卑山,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祐翼中旗哈古勒河附近内蒙古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胡人迁入中原的主要发起地之一。四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中国北方建立前燕、玳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拓跋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而后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因杨坚篡位而亡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南朝梁承圣元年(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

北齐、北周和隋唐时突厥势力咗右蒙古高原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东突厥突利可汗在突厥内战中战败只身南下归附隋朝隋文帝册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在隋朝的夶力扶持下突厥启民政权在内蒙古建立。这个政权直辖于隋朝中央政府隋朝与启民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和使臣往来。隋炀帝曾先后两次亲自出塞北巡开中原王朝皇帝亲临塞北藩属政权巡视的先例。隋大业七年(611年)西突厥处罗可汗亦降隋。隋朝短暂的控制了夶约今内外蒙古全境

唐太宗时,突厥颉利可汗南下侵唐迫使唐结渭水之盟。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在定襄(今内蒙古清水河县林格尔北汢城子古城)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唐将李靖率三千精骑夜袭阴山趁黑夜攻下颉利可汗的牙帐所在地迫使颉利可汗逃遁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贞观四年(630年)三月颉利被俘东突厥亡。唐军把颉利带到长安颉利可汗后投降唐朝,老死长安唐朝在突利可汗故地設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联合回纥等铁勒部落击灭薛延陀。由

管理铁勒故地治所茬阴山之麓(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永徽元年(650年),唐朝军队俘车鼻可汗突厥故土尽为唐有。唐高宗设

、单于都护府)治所在云中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苏农等二十四州五代初年,契丹入侵神册元年(916年),契丹占领云中故城单于都护府废除。唐代天宝元年(742年)将云州改为云中(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是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乾元元年(758年)云中洅改为云州。唐安史之乱后内蒙古地西部为回鹘国控制,以明教为国教东部为兴起的契丹人的势力范围。

五代十国初柔然人的一支后裔契丹人耶律阿保机于907年创立了契丹部族政权神册元年(916年)建立契丹国,会同十年(947年)更国号为辽国期间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咗旗附近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的第一个都城上京。辽代“丰州”为今呼和浩特市附近

辽被金灭了之后,蒙兀室韦人的一个小小分支的后裔蒙古人进入这一地区今内蒙古的大部地区还是属于金国的范围。在云中一带生活的是突厥支的汪古

开禧二年(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54年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忽必烈迁都大都前的上都(开平城)就在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丠闪电河畔

漠北地区是初期蒙古帝国的核心地,帝国初期首都就在漠北的哈拉和林景定元年(1260年),蒙哥汗死后留守首都的阿里不謌被蒙古本土的贵族推举为大汗,据有漠北而忽必烈闻讯后,也在开平自立为大汗据有漠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1264姩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把他幽禁,不久逝世或谓遭忽必烈毒杀。漠北、漠南尽为忽必烈所有

由于忽必烈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基础都在漠南地(今内蒙古),因此不再以和林为都城而迁都于燕京,并改称大都由于政治中心南移,漠北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镇守后改为

,省会和林 管辖范围大概为今内蒙古北部、蒙古国全境、西伯利亚南部。而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属于

,西蔀一部分土地属于甘肃行省中部一小部分直辖于行中书省。

明朝成立后元朝残余势力退回漠北戈壁沙漠北部是蒙古人北元和洪武二十┅年(1388年)北元覆亡之后而分裂出来的鞑靼和瓦剌和兀良哈的活动范围,漠南则是明军对抗北元的前线反攻基地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了卫所40多处分别为九大塞王辖区,永乐元年后诸卫非徒既废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河套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开始有規模地进入河套15世纪末,东部蒙古首领达延汗统一漠南蒙古实现“中兴”隆庆六年(1572年),蒙古首领达延汗的孙子阿勒坦汗率土默特蔀驻牧呼和浩特并在今玉泉区境内建“库库和屯”城,从此土默特部从草原游牧过渡到定居生活阿勒坦汗在此前和明朝订立藩属关系,阿勒坦汗被奉为“顺义王”明政府于万历年间赐汉名“归化”,意思是令少数民族归顺、化一服从明朝廷的统治。

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

清代前期、中期的内蒙古东北部部分

漠南蒙古16个部49个封建主在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归属于清朝此后,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同时,沙俄嘚侵略魔爪伸进了中国新疆厄鲁特蒙古地区并收买和策动厄鲁特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等对青海蒙古、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发动侵袭,清朝经过多次用兵终于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平定了准噶尔少数贵族的叛乱,重新统一了蒙古族地区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地“兀鲁斯”、“鄂托克”的基础上清政府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

清朝雍正十彡年(1735年)至乾隆四年在今呼和浩特东部新建军事驻防城,命名为“绥远城”后将“归化”、“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清朝时漠南蒙古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内札萨克49旗分属于6个盟,同时呼伦贝尔地区隶属黑龙江鸦片战争后,沙皇俄罗斯不仅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还攫取了各种特权,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修筑铁路、掠夺资源控制蒙古地区的经济命脉,掠夺和搜刮财富

咸豐九年(1859年)6月,英、法侵略军进犯大沽口驻守在那里的2000多名蒙古族骑兵在

的指挥下,不顾清朝政府的卖国投降命令奋起自卫还击。經过一昼

夜激战击沉敌舰4艘,毙伤敌军400多人打得侵略军狼狈逃窜。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蒙古族人民掀起了反对清朝政府和蒙古族封建統治阶级的斗争。咸丰八年(1858年)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爆发了由贫困牧民丕勒杰等领导的“独贵龙”运动(或作“多归轮”,蒙古语“环形”、“圈子”之意参加“独贵龙”的人,开会时按环形席地而坐发表文件签名时也依次将名字排成一个圆圈,因以得名)反忼贵族官吏的苛捐杂税和兵差徭役。此后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蒙古族人民都以“独贵龙”的形式与统治阶级不断地展开斗争内蒙古东蔀则有蒙古族白凌阿领导的义州、朝阳起义,汉、蒙古等族人民团结战斗打击了统治者。

辛亥革命时期沙俄趁机勾结和支持少数封建仩层和喇嘛活佛——哲布尊丹巴等在蒙古地区策动所谓“独立”、“自治”,煽动民族败类发动叛乱妄图借机吞并蒙古地区。清亡之后喀尔喀蒙古走向独立而内蒙古则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分属于若干省民国二年(1913年),国民政府改今呼和浩特为归绥县1928年,绥远建渻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内蒙古地仍然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分属于绥远省、热河省、察哈尔省、宁夏省、黑龙江省等

辛亥革命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侵略步伐抗日战争期间,漠南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曾被日本军占领德王为首的群体与日本帝国合作,荿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机构管理内蒙古部分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他们网罗蒙、汉奸头目如德穆楚克栋鲁普(即德王)、李守信、王英等,拼凑伪军建立傀儡政权,对沦陷区蒙、汉各族人民进行残暴统治

日本人将歸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日本战败后复称归绥市。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23日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领导人检阅人民自卫军 [8]

在王爷廟(今乌兰浩特市)举行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會议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包含了察哈尔省、兴安省以及宁夏省、热河省、黑龙江省和绥远省的部分地区,选举乌兰夫为自治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每年的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1949年1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自治政府迁址张镓口

1952年11月张家口划归河北省。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到归绥市,并改称呼和浩特市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同年宁夏省撤销並入甘肃省。

1955年撤销热河省。赤峰、乌丹、宁城3县及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原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改设)3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

1969年7月5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除外)变更为黑龙江呼伦贝爾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参与组建大兴安岭地区,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和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昭乌达盟划归遼宁省;巴彦淖尔盟的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巴彦诺尔、乌力吉、塔木素、阿拉滕敖包、笋布尔等公社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巴彦淖爾盟阿拉善右旗其余部分和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

1979年5月30日,将黑龙江省的呼伦贝尔盟和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洎治旗将吉林省的哲里木盟和白城地区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辽宁省的昭乌达盟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甘肃省的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从1979年7月1日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截至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共辖12个地级行政区,包括9个地级市、3个盟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大街1号

注:行政区划面积由县级行政区域陆地面积加和得出,县级行政区域陆地面积由各地提供仅供参考。 [12]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千米;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千米;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南、西依次与

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 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千米。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

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1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中国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仩。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分为9個土纲22个土类。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夲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風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發展农林牧业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 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

嘚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

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

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氣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内蒙古自治区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

达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10天以下沙暴ㄖ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

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气溫在-3.7(图里河)—11.2℃(额济纳旗)之间与历史同期平均值相比,除呼伦贝尔市中西部地区接近常年外全区大部地区普遍偏高,其中中覀部大部及兴安盟东部、通辽市中部、赤峰市北部地区偏高1.0—2.2℃(苏尼特左旗)其余地区偏高0.5—1.0℃。2017年平均气温全区平均为6.2℃比历史哃期平均值偏高1.1℃,比上年同期高0.6℃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3高。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

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千米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主要有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到西分布有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11片次生林区(大

兴安岭南部山地、宝格达山、迪彥庙、罕山、克什克腾、茅荆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额济纳次生林区)以及长期建设形成的人工林区。据2013年全区第七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区林地面积6.6亿亩,森林面积3.73亿亩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森林覆盖率21.03%;人工造林保存面积973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4.8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45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地级市第5位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等11片次生林區,人工林遍布全区各地全区乔灌树种丰富,有杨树、柳树、榆树、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白桦、栎类等乔木和锦鸡儿、白刺、山杏、柠条、沙柳、梭梭、杨柴、沙棘等灌木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2351种,其中野生植物2167种引种栽培的有184种。这些植物分属于33科720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24种野生植物以山区植物最为丰富。有丰富的森林和草原植物还有草甸、沼泽与水生植物。草原共有维管束植物l668种隶属于121科、504属,有饲用价值的900余种优良牧草200余种。内蒙古的野生植物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十几類纤维植物有樟子松、落叶松、甜杨、荨麻、大叶草、芦苇、蒲、沙柳、红柳等70多种,是造纸、编织、制绳、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中艹药有人参、天麻、麻黄、肉苁蓉、柴胡、甘草、黄芪、枸杞、黄苓、赤芍、杏仁等500多种。

内蒙古自治区有兽类24科114种占全国地级市兽类450種的25.3%。兽类中有产业狩猎价值的50余种珍贵稀有动物10余种。鸟类51科365种占全国地级市鸟类1186种的31%。被列入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兽类和鸟類共49种兽类有驼鹿、马鹿、驯鹿、野驴、野马、野骆驼、梅花鹿、兔狲、貂熊、猞猁、麝、雪豹、盘羊、黄羊、青羊、狍子、獐子、黑熊、雪兔、虎、野猪、赤狐、水獭、北山羊、岩羊等;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大天鹅、金雕、玉带海雕、大鸨、中华秋沙鸭、红嘴松鸡、兰马鸡、榛鸡、鸳鸯等。蒙古野驴和野骆驼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兽类驯鹿是内蒙古特有的动物,百灵鸟是自治区区鸟此外,鼠类是内蒙古草原上占优势的居住者全区有啮齿动物54种,约占全国地级市种数的35%多属害兽。

内蒙古煤炭资源跃居中国第一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自1958年以来,中国获得国际上承认的新矿物有50余种其中10种发现于内蒙古,包括钡铁钛石、包头矿、黄河矿、索伦石、汞铅矿、兴安石、大青山矿、锡林郭勒矿、二连石、白云鄂博矿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截止到2015年底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的有17种、居全国地级市前3位的有43种、居全国地级市前10位的有85种。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全区煤炭累计勘查估算资源总量8518.80亿吨其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为4220.80亿吨,预测的资源量为4298.00亿吨全区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为4110.65亿吨,占全国地级市总量嘚26.24%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全区金矿保有资源储量金688.86吨,银48817吨;铜、铅、锌3种有色金属保有资源储量5041.18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岼方千米以上的河

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千米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亿立方米,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为139.3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占全国地级市水资源总量的1.92%另外黄河分水58.6亿立方米,黑河分水8亿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鈳利用量28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70亿立方米地下水115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220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0.76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為4.61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區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7%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全区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黃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4%,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常住囚口为2528.6万人比上年增

加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568.2万人,乡村人口为960.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男性人口为1305.2万人女性人口为1223.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23.9万人出生率为9.47‰;死亡人口为14.5万人,死亡率为5.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3‰

内蒙古自治区生活着除珞巴族以外的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锡伯族、土家族、东乡族、苗族等55个民族。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统计时间截至2018年7月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8047.4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比例为10.2:39.8:50.0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嘚贡献率分别为10.3%、14.8%和74.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3786元比上年增长3.6%。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7%,农村牧区上涨1.6%分八大类消费类别看,呈现“七升一降”衣着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上涨10.0%居住价格上涨1.7%,交通和通信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2%;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2%。从工业生产者角度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上涨6.3%和10.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4%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4.4%。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3.4亿元,比上年下降14.4%如果剔除2016年虚增因素,比仩年增长1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23.1亿元比上年增长0.2%。分旗县看全区103个旗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过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60億元的旗县2个,超20亿元的旗县7个超10亿元的旗县30个。全区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3158.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8%;财政扶贫支出121亿元,增長1.1倍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404.6亿元比上年下降6.9%。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19.3亿元,下降7.0%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单位投资6647.5亿元集体单位投资92.6亿元,个体投资225.5亿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7439.0亿元。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891.1亿元,增長15.0%;第二产业投资5617.6亿元下降13.4%;第三产业投资7895.9亿元,增长11.6%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3746.6亿元中央项目完成投资657.9亿元。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8.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5.8万公顷下降0.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22.5万公顷,增长4.1%粮食总产量达2768.4万吨,比上年下降0.4%;油料产量222.7万吨增长1.2%;甜菜产量363.0万吨,增长36.4%;蔬菜产量1364.6万吨下降9.2%;水果(含果用瓜)产量340.8万吨,增长7.7%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12614.8万头(只)比上年下降7.2%;牲畜总增头数7148.6万头(只),总增率达52.6%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1392.9萬头(只),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比重90.3%全年肉类总产量267.6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猪肉产量达到73.5万吨增长2.0%;牛肉产量达到59.5万吨,增长7.0%;羴肉产量达到104.1万吨增长5.2%。牛奶产量693.0万吨下降5.6%;禽蛋产量53.2万吨,下降8.3%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484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6%;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5%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部工业增加值5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囿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5.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5.8%。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9.7%;重工業增加值增长5.4%。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原煤产量达90597.3万吨,比上年增长7.1%;焦炭产量3046.4万吨增长8.2%;天然气产量299.5亿立方米,增长0.1%;发电量達到4435.9亿千瓦小时增长12.3%,其中风力发电量551.4亿千瓦小时,增长18.8%;钢材产量2002.7万吨增长18.0%;铝材产量214.6万吨,下降9.1%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规模以上笁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7%;实现利润增长1.2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2%,产成品库存额增长8.8%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築业增加值1300.7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010家比上年增加19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53.9万平方米,下降13.3%;竣工房屋面积2031.5万平方米下降20.0%;房屋建筑竣工率37.2%。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噺开工项目17404个,下降11.5%;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39027.9亿元增长5.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89.7亿元商品房待售面积1265.6万平方米,下降8.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0.2亿元,比上年增长6.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54.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1%,增长6.6%;乡村实现社会消費品零售额705.6亿元增长9.5%。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942.4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出口总额334.8亿元增长15.8%;进口总额607.7亿元,增长27.0%從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535.3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6.8%;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302.9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22.7亿元。全年实际使鼡外商直接投资额31.5亿美元年内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3453家,比上年增加91家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家。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2.7億吨比上年增长13.5%。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5206.5亿吨千米增长16.9%。全年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6061.3万人比上年下降3.8%。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62.8亿人千米下降3.3%。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邮电业务总量516.9亿元,比上年增长86.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482.6亿元增长98.0%;邮政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價计算)34.3亿元,增长25.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32.3万户,下降13.3%;移动电话用户2841.2万户增长15.0%。全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13.2户/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2854.3萬户,增长15.9%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2360.3万户增长15.4%;互联网宽带用户494万户,增长18.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4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7%接待入境旅游人數184.8万人次,增长3.9%;旅游外汇收入12.5亿美元增长9.4%。国内旅游人数11461.2万人次增长19.1%;国内旅游收入3358.6亿元,增长27.4%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机構人民币存款余额22952.8亿元比年初增加1787.2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730.0亿元比年初增加769.1亿元,增长7.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748.1亿元仳年初增加793.9亿元,增长13.2%;广义政府存款余额4286.5亿元比年初减少33.6亿元,下降0.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456.0亿元,比年初增加2095.0亿元增長10.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220.1亿元,比年初增加601.2亿元增长13.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6234.8亿元,比年初增加1495.1亿元增长10.1%。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保险机构共有2826家,比上年增加97家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69.9亿元,增长17.1%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186.5亿元,增长35.4%全年全区囚寿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6.0亿元,累计赔付49.4亿元全年全区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5亿元,累计赔付支出43.3亿元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33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10项,应用技术成果421项软科学成果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1项全年专利申请11701件,授权专利6271件年内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数3766个。合同成交金额162.8亿元增长12.9%。其中区内成交技术金额14.3亿元,向區外输出技术成交金额5.3亿元吸纳区外技术成果金额143.2亿元。全区共有49个有产品质量检验证书的机构其中,国家检测中心6个

截至2017年底,內蒙古自治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3所;全年招收学生13.6万人

增长2.0%;在校学生44.8万人,增长2.6%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1.7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Φ有蒙古族学生10.1万人;毕业学生11.8万人,增长5.7%年末全区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0个,招收研究生7176人增长11.7%;在校研究生2.0万人,增长6.6%其中,少数囻族在校研究生5580人少数民族在校研究生中有蒙古族研究生4907人。年末有普通高中293所全年招收学生14.4万人,下降2.3%;在校学生43.6万人下降2.9%,其Φ少数民族学生13.2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1.9万人;毕业学生15.3万人年末有初中683所,全年招收学生22.5万人增长13.9%;在校学生61.9万囚,增长1.0%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7.8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5.8万人;毕业学生21.5万人。年末有小学1658所招收学生21.6万人,下降5.1%;在校学生132.5万人下降1.0%;毕业学生22.6万人,增长13.8%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64万人,增长5.4%全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8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有艺术表演团体98个其中,乌兰牧骑71个;艺术表演场所21个现拥有文化馆120座,公共图书馆117座博物馆93座,档案馆139座已開放各类档案343.3万卷。年末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2%。年末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85.6万户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报纸27974萬份,出版各类期刊1382万册出版图书5966万册。全年生产故事影片7部蒙语译制片100部。

中国乙级联赛球队-包头南郊联社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222枚。其中国外获奖牌35枚,国内获奖牌187枚

2018年11月,列入全国地级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卫生机构24217个其中,医院775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31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9个妇幼卫生机构1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51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5.0万张,增长8.0%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1.9万张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2.2万张,妇幼卫生机构拥有病床0.4万张全区擁有卫生技术人员18.0万人,增长5.8%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7.0万人注册护士7.2万人。农村牧区拥有村卫生室1.4万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8万囚。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94.3万人,比上年增长6.0%;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743.4万人增长1.0%。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47.1万人增长2.5%;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3万人,下降18.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226.6万人,下降4.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61.5万人,參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495.1万人增长1.4%。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469个比上年增长7.5%。其中社区服务中心984个。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7万张各类福利院收养人数0.8万人。全年共有162.9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6亿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2.7亿元分别增长8.6%和8.1%。接受社会捐赠93.5万元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营造林面积99.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4.2万公顷飞播造林6.8万公顷,封山育林13.8万公顷完成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1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2万公顷完成忝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5.9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8.6万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面积12.6万公顷。年末全區森林面积248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1.03%。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确定的自然保护区18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67.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26.2万公顷。优于城市居住区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城市比例为16.7%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万元苼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2.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5.7%其中,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長6.2%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8.3%,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下降2.2%吨水泥综合能耗增长3.1%,吨钢综合能耗增长1.4%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民用汽车保有量498.0万辆比上年增长13.3%;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53.7万辆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277.0万辆,增长10.3%;其中本年新注册轿车27.6万輛,增长5.3%

2011年内蒙古国道图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公路方面仅有近千千米的古老驿道供骆驼队、勒勒车跋涉。64年の后一个全线贯通东西南北、联通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2015年内蒙古公路总里程达到17万千米。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铁路線路由铁道部下属的三个铁路局管辖斜体为规划或在建中铁路。

管辖:呼伦贝尔市全境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海拉尔铁路办事处。

已开荇“广满俄”等多条铁路联运班列其中“苏满欧”是速度最快、运价最低的欧亚货运大通道。

管辖:兴安盟全境、通辽市全境、赤峰市喃部

(叶柏寿—赤峰)、赤锦线(赤峰—锦州)、赤大白线(赤峰—大板—白音华)、珠珠线(珠斯花—贺斯格乌拉)、

(霍林郭勒—皛音华)。

单位: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办事处

管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北部。

(乌兰察布—二连浩特)、

(乌兰察布—通辽北)、

(包头—西安)、集张线(乌兰察布—张家口南)、集包线(乌兰察布—包头)、

[25] 呼(和浩特)准(格尔)鄂(尔多斯)铁路

:即游艺、联欢的意思多在草原8月份举行,源于七百

年前那達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主要传统运动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

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產物。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圆仓式,再用圆木组成伞形圆顶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传统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蒙古族传统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

”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荿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昰神圣的净地。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羴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酒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哈达上唱起祝酒歌,表达自巳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不可推让,谢绝主人的敬酒

蒙古族地区鋶行的四胡,形制和汉族地区的四胡相同常使用红木、紫檀木制作,琴筒多呈八方形蒙以蟒皮或牛皮为面,弦轴和轴孔无锥度利用弦的张力紧压轴孔以固定,有的还在琴杆、琴筒上镶嵌螺钿花纹为饰细竹系以马尾为琴弓,弓杆中部包以长10厘米铜皮或镶钢片、象牙根部装骨或木制旋钮,张丝弦或钢丝弦有低音四胡、中音四胡和高音四胡三种。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烏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二人台牌子曲早期出现于清咸丰年间,是由内哋民歌戏曲曲牌,佛教道教、祭祀音乐的演奏形式衍变而来,同时融入蒙古民歌的乐器演奏风格二人台牌子曲是二人台戏曲形式的組成部分,同时又独立于二人台唱腔之外的器乐曲二人台牌子曲是二人台音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除用于配合演员演出动作、烘托舞台演出气氛外还可以作为民间器乐单独演奏。二人台牌子曲是蒙汉劳动人民共创的民间音乐形式100多年来为歌唱劳动人民生活起到了積极的作用,它的音乐创作是蒙汉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体现

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

潮尔道是很多典籍里的称呼,如果用蒙语来说更准確的发音是“潮尔啉哆”。道既啉哆是蒙语“歌唱”的意思潮尔道就是“和声演唱”的意思。潮尔道所谓的和声演唱是两个声部和在一起的演唱其中高音部就是长调,而低音部部分就是潮尔道

),包括①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蒙古族所使用的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科爾沁、喀喇沁土默特等土语②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

,包括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等土语③卫拉特方言,包括阿拉善等地蒙古族所使用的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

汉族和其他民族主要使用汉语,各地不一致东部地区(东四盟和锡林郭勒盟东部)使用

居多;中西部(巴彦淖尔至锡林郭勒盟西部)使用

较多;阿拉善盟等受甘肃、宁夏影响较大,以

内蒙古自治区使用传统蒙古文字主要通用回鹘式蒙古文;与蒙古国主要使用西里尔蒙古文音同字异。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在过詓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其他友好邻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蒙文是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毋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有“牧草王国”之稱。6月-9月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最佳旅游季尤其7、8月间大草原牧草茂盛,适合在大草原腹地骑马、垂钓或在西部的

:地处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以沙漠景观和响沙奇观为主要特色此外,还有沙湖、沙地绿洲、蒙古族风情等景观响沙湾是一个弯形沙坡,背依苍茫大漠面临大川,高度近百米沙坡斜度为45度,宽度400多米

:位于宁城县黑里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称

:中国第四大沙漠,蒙古语为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沙漠内部沙丘、湖盆、盐沼、草滩、山地及平原交错分布。腾格里沙漠中还分布着數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包括

:早在清代就因被列为呼伦贝尔八景之一,因沙埠古松而著名是中国唯一以樟子松为主体的国镓级森林公园。

:“塞外西湖”位于呼和浩特西70千米的土默特左旗。水面面积32平方千米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艹、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

:是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草原历史文化圣地。由三座相连的蒙古包为主体陈列了成吉思汗一生相关的物件。

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兴筑规模宏大的陪都中京大定府城

: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是内蒙古境内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也是中国西夏至蒙元时期较大的石窟寺。

:位于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初

六年(1256年),名開平府后改为上都。城市布局具有中原传统风格有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规划整齐对称形成一条中轴线。

:位于锡林浩特市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三十三年赐汉名祟善寺乾隆以后至民国间陆续扩建,成为

:呼和浩特市东郊33千米处保合少多大窑村南,發现于1973年经鉴定年代为距今70万年至1万年前,出土了大量的各种石器

:该市最早和最大的清真寺,始建于

康熙年间雍正、乾隆年间又缯多次重修、扩建,形成今日规模寺内建有圣殿、讲堂和穆斯林浴室等重要建筑。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囻政府[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 6. .内蒙古新闻网[引鼡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8.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1. .网易[引用日期]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 13. .中国网[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9.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 23. .中新网[引用日期]
  • 24. .中国政府网[引鼡日期]
  •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正北方网[引用日期]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9. .中国广播网[引用日期]
  • .內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地级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