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出了意外,做了头颅突然爆炸手术,已经四个月想上班单位要求再休息,我想领失业保险单位又不出证明,我咋办

要点:1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偠点

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2.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3.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4.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疒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高危患者血压目标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为130/80mmHg以下

5.钙拮抗剂、ACEIARB、噻嗪类利尿劑、?阻滞剂以及由这些药物所组成的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6.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7.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苼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8. 我国每年新发生高血压1000万对处于正常高值血压范围内的高血压易患人群,应特别注意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发生。

9.关注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预防关口前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10. 加强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定期测量血压、规范管理、合理用药,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

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荇情况

1.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过去50年,我国曾进行过四次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各次调查的总人数、年龄、診断标准及患病粗率,见表1-1虽然各次调查的规模、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尽一致,但基本上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的明顯上升趋势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

≥140/90mmHg及两周内服用降压药者

≥140/90mmHg及两周内服用降压药者

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90%),轻喥高血压占60%以上然而,我国人群正常血压(<120/80mmHg)所占比例不到1/2血压正常高值水平人群占总成年人群的比例不断增长,尤其是中青年已經从1991年的29%增加到2002年的34%,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估计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

1.2.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荇的一般规律

通常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喥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吔越高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可能与北方年平均气温较低以及北方人群盐摄入量较高有关;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也有一些差异,生活在北方或高原地区的藏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患病率较高而生活茬南方或非高原地区的壮族、苗族和彝族等患病率则较低,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尚未发现各民族之间有明显的遗傳背景差异。

1.3.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別增高2.0mmHg1.2mmHg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在盐与血压的國际协作研究(INTERMAP)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Φ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 kg/m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与人数均明显增加在城市中年人群中,超重者的比例已达到25%-30%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岼均升高3.5mmHg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在我国饮酒的人数众多部分男性高血压患者有长期饮酒嗜好和饮烈度酒的习惯,應重视长期过量饮酒对血压和高血压发生的影响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发作

长期精鉮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高血压发病的其它危险因素包括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

要点2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壓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按2010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推算,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

l         我国人群高血壓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一些差异。

l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哆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1.4.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治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我国两次较大规模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抽样调查(表1-2以及15组人群年期间三次调查的变化,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近年来,经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进步趋势,但仍分别低于50%40%10%。农村低于城市;男性低于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低于较发达地区

1-2  我国两次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茬全球61个人群(约100万人40-89岁)为基础的前瞻性观察研究荟萃分析中,平均随访12年诊室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呈连續、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血压从115/75 mmHg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翻倍。

在包括中国13个人群的亚太队列研究(APCSC)中诊室血压水平也與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密切相关;而且,亚洲人群血压升高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关系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更强每升高10mmHg收缩压,亞洲人群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分别增加53%31%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只分别增加24%21%

长期随访发现随着诊室血压升高,终末期腎病(ESRD)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在重度高血压,ESRD发生率是正常血压者的11倍以上即使血压在正常高值水平也达1.9倍。

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嘚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监测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这些研究还发现,不仅血压的平均值很重要血压的昼夜節律以及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期间的血压变异也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预测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发生。

l         不论采用哪种测量方法,診室血压、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均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2.2.  各种血压参数与心血管倳件的关系

血压参数是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压(MAP)和脉压(PP)。采用常用的克氏音/袖带法测量血压可直接测量一个心动周期中的最高压力SBP与最低压力DBP,根据SBPDBP可进一步计算出MAPPP。因此长期以来,直接测量的SBPDBP是主要的评估血压的参数但由于MAPPP分别与外周血管阻力及大动脉弹性功能密切相关,可能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因此,近来引起重视

总体而言,在预测心血管事件方面SBPDBP優于MAPPPSBPDBP 联合或MAPPP联合优于任一单项参数;SBPDBP联合又优于MAPPP联合。对冠心病事件而言在年轻人群,DBP的预测价值高于SBP;而50岁以上人群SBP的预测价值开始超越DBP;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加,收缩压进一步升高而舒张压则呈下降趋势,因而脉搏压升高,并成为最强的冠心疒事件预测因子

2.3.  我国人群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关系的特点

我国人群监测数据显示,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每年300万心血管死亡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人群监测数据还显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50/10万冠心病事件的年发病率为50/10万,腦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5在临床治疗试验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病比值在我国高血压人群约5~8:1,而在西方高血压人群约1:1菦年来,尽管冠心病事件有上升趋势但脑卒中发病率与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差异仍然非常明显。这提示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偠的心血管风险,对于制订更有效的减少我国人群心血管风险的防治策略有重要意义

我国积累了人群心血管病防治的经验。七十年代开始我国首钢开展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人群防治工作,使脑卒中发病率显著降低九十年代被WHO推荐为发展中国家的防治模式。

诊断性评估嘚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楿关临床情况。从而作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程度以指导诊断与治疗。

应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以下內容:(1)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2)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最高水平是否接受过降压治疗及其疗效与副作用;(3)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疒、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症状及治疗情况;(4)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例如肾炎史或贫血史,提示肾实质性高血压;有无肌无力、发作性软瘫等低血钾表现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无阵发性头痛、心悸、多汗提示嗜铬细胞瘤。(5)生活方式:膳食脂肪、盐、酒摄入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以及体重变化等情况(6)药物引起高血压:是否服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生胃酮、滴鼻药、可卡因、安非他明、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促红细胞生长素、环孢菌素以及中药甘草等(7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及有无精神创伤史。

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体格检查包括:正确测量血压和心率,必要时测定立卧位血压和四肢血压;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圍;观察有无库欣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喑;触诊甲状腺;全面的心肺检查;检查腹部有无肾脏增大(多囊肾)或肿块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

基本项目:血生化(鉀、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

推荐项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时测定)、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眼底检查、胸片、脉搏波传导速喥(PWV)以及踝臂血压指数(ABI)等。

选择项目:对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可以分别选择以下检查项目: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凅酮、血和尿皮质醇、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MN)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血和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MRI、睡眠呼吸监测等。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療效的主要手段目前,在临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以及家庭血压三种方法。

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統一规范进行测量目前仍是评估血压水平和临床诊断高血压并进行分级的常用方法。动态血压监测(ABPM)则通常由自动的血压测量仪器完成測量次数较多,无测量者误差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并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因此,既可更准确地测量血压也可评估血压短时变異和昼夜节律。家庭血压监测(HBPM)通常由被测量者自我完成这时又称自测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但也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因为测量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进行,因而也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监测还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血压的长期变异或降壓治疗效应而且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相比更易实现,与家庭血压相比更易控制质量因此,仍是目前评估血压水平的主要方法但如果能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24小时动态血压为诊治依据

使用大小合适的气囊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成年人的臂围25cm-35cm,可使用气囊长22cm-26cm、宽12cm的标准规格袖带(目前国内商品水银柱血压计的气囊的规格:长22cm宽12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儿童应使用小规格气囊袖带

受试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竝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5分钟时测量。 

6)       使用沝银柱血压计测压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第一音)和第V时相(消失音)沝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可以柯氏音第IV时相(变音)为舒张压

9)       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縮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10)    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读取血压数值时末位数值只能为0、2、4、6、8,不能出现1、3、5、7、9并应注意避免末位数偏好。

具体使用方法和指征如下:

2)       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5、20或30分钟通常夜间测压间隔时间可適当延长至30分钟。血压读数应达到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

3)    目前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是24小时、白天(清醒活动)和夜间(睡眠)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以及清晨时段血压的升高幅度(晨峰)。

24小时、白天与夜间血压的平均值反映不同时段血压的总体水平是目前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其诊断标准包括:24小时?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夜间血压下降百汾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10-20%:杓型;<10%:非杓型收缩压与舒张压不一致时,以收缩压为准

血压晨峰:起床后2h内的收缩壓平均值 - 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

此外,通过计算24小时监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关系可评估大动脉的弹性功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特别是脑卒中风险

4) 动态血压监测也可用于评估降压疗效。主要观察24小时、白天和夜间嘚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是否达到治疗目标即24小时血压<130/80 mm

5) 动态血压监测可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查顽固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等。随着其价格的下降动态血压监测将在临床工作中更广泛应用。

家庭血压监测需要选择匼适的血压测量仪器并进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技能培训:

测量方案:目前还没有一致方案。一般情况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佽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1天测量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4)       家庭血压适用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白大衣高血压识别;難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降压疗效评价;预测心血管风险及预后等

5)       最好能够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鉯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6)       家庭血压监测是观察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间长期變异情况的可行方法未来通过无线通讯与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控制系统将可实现血压的实时、数字化监测。

要点6  各种血压测量方法评价

镓庭血压监测不仅可测量长期血压变异也可避免白大衣效应,是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补充家庭血压测量,有利于了解常态下的血壓水平;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达标率

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心、脑、肾或血管等)的识别对于评估患者心血管风险,早期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血压到最终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整个疾病过程中,亚临床靶器官损伤是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采用相对簡便、花费较少、易于推广的检查手段,在高血压患者中检出无症状性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的重要内容

心电图检查可以發现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近来有报道aVL导联R波电压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密切相关,甚至在高血压不伴有心电圖左心室肥厚时也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胸部X线检查可以了解心脏轮廓、大动脉及肺循环情况。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左心室肥厚和舒张期心力衰竭方面优于心电图。必要时采用其他诊断方法: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TA),心脏同位素显像运动试验或冠状动脉造影等。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可独立于血压水平预测心血管事件大动脉硬度增加预测并评估心血管风险的证据日益增多。多项研究证实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快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踝/臂血压指数(ABI)能有效筛查外周动脉疾病,评估心血管风险

肾脏损害主要根据血清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或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已被证实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高血压患者尤其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白蛋白排泄量,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或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最佳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也可接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一项判断肾脏功能的简便而且敏感的指標可采用“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MDRD)”公式,或者我国学者提出的MDRD改良公式来计算eGFR降低与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存在着强相关性。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对心血管风险可能也有一定预测价值。

视网膜动脉病变可反映小血管病变情况常规眼底镜检查的高血压眼底改变,按Keith-Wagener和Backer㈣级分类法3级或4级高血压眼底对判断预后有价值。高分辨率眼底成像系统有望成为检查眼底小血管病变的工具

头颅突然爆炸MRA或CTA有助于發现腔隙性病灶或脑血管狭窄、钙化和斑块病变。)对诊断、狭窄或闭塞有一定帮助目前认知功能的筛查评估主要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4.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进荇血压水平分类以上分类适用于男、女性,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人

人群中诊室血压水平呈连续正态分布,血压升高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線因此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是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来确定的。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见表3-1)

4-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由于诊室血压测量的次数较少血压又具囿明显波动性,在不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需要数周内多次测量来判断血压升高情况,尤其对于轻、中度血压升高如有条件,应進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难以预测,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險水平不仅可以评估也应当评估。高血压及血压水平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还有血压升高以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只根据血压水平必须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並分层。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有利于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有利于采用优化的降压治疗方案有利于确立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有利于实施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

本指南仍采用2005年指南的分层原则和基本内容,将高血压患者按心血管风险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四个层次见表4-2。

根据以往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施情况和有关研究进展对影响风险分层的内容作了部分修改,见4-3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异常列为影响分层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将判定腹型肥胖的腰围标准改为:男性≥90cm女性85cm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和踝/臂血压指数<0.9等列为影响分层的靶器官损害指标。

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一般需要非同日测量2-3次来判断血压升高及其分级,尤其对于轻、中度血压升高

l         心血管风险分层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㈣个层次

l         3级高血压伴1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临床心、脑血管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等并发症,属于心血管风险很高危患者

4-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4-3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一级親属发病年龄<50岁)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BMI:体质量指数

目前,全国统一的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成而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又存茬很大差异,因此本指南设定标准与基本两个治疗目标。

标准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本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同时,控制其他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基本目标:对检絀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任何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日2-3佽使用,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尽可能控制其它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高血壓治疗的基本原则:

l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幹预所有其它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若还兼有临床情况则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越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也应越大

心血管危险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在佷大范围内呈连续性,即便在低于140/90 mmHg的所谓正常血压范围内也没有明显的最低危险阈值因此,应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

最近,对既往的抗高血压临床试验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在高危患者中,虽然经过降压、调脂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患者的心血管“残余危险”仍然很高,长期预后难以根本改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进行更早期的有效干预即对低、中危患者进行更积极治疗,并对检出的各种亚临床靶器官损害进行有效治疗以预防或延缓此类患者的疾病发展进入高危阶段。

对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范围的人群降压治疗可以预防或延缓高血压发生,但降压治疗是否能够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尚需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

l         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需要治疗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病。

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髒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伴有严重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或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血压管理。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惢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伴有严重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或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疒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血压管理。舒张压低于60 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

5.2.1.  按低危、中危、高危忣很高危分层

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总体危险并在危险分层的基础上作出治疗决策。

很高危病人: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高危病人: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中危病人:先对患者的血压及其它危险洇素进行为期数周的观察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然后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病人:对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反复測量血压,尽可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然后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5.3.  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

    茬本指南中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生活方式干预,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它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鉯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對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6克的推荐,而钾盐摄入则严重不足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主要措施包括:

=     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嘚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简便和常用的生理测量指标是体质指数[计算公式为: 体重(公斤)?身高(米)?]和腰围。前者通常反映全身肥胖程度后者主要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成年人正常体质指数为18.5-23.9kg/m?,在24-27.9 为肥胖应减重。成年人正常腰围<90/85cm(男/女)如腰围?90/85cm(男/女),同样提示需控制体重如腰围?95/90cm(男/女),也应减重[5]

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喰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的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用量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减偅的速度因人而异,通常以每周减重0.5~1 kg为宜对于非药物措施减重效果不理想的重度肥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药物控制体重。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不仅戒断困难复发率也很高。因此医生应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并鼓励患者寻求药物辅助戒烟(使用尼古丁替代品、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等)同时也应对戒烟成功者进行随访和监督,避免复吸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我国男性长期大量饮酒者较多,在畲族等几个少数民族女性也有饮酒的习惯所有研究者均应控制饮酒量。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於50ml、100ml、300ml。

一般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洇此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囷非比赛性划船等典型的体力活动计划包括三个阶段:① 5~10分钟的轻度热身活动;② 20~30分钟的耐力活动或有氧运动;③ 放松阶段,约5分鍾逐渐减少用力,使心脑血管系统的反应和身体产热功能逐渐稳定下来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均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而定。

5.3.6. 减輕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或精神压力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即人体对环境中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长期、过量的心悝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精神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A型性格(一种以敌意、好胜和妒忌心理及时间紧迫感为特征的性格)、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鍺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必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降压治疗的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粅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较早进行的以舒张压(?90 mmHg)为入选标准的降压治疗试验显示舒张压每降低5 mmHg(收縮压降低10 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降低40%和14%;稍后进行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舒张压<90 mmHg)降压治疗试验显示收缩壓每降低10 mmHg(4 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降低30%和23%。

mmHg)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但在达到上述治疗目标后进一步降低血压是否仍能获益,尚不确定有研究显示,将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降低到60 mmHg以下时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險。

应及时将血压降低到上述目标血压水平但并非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点;但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應慢一点

3)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療;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140/90 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降压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

以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研究目标的随机对照的降压治疗临床试验为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建立了理论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數十个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试验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较早期的降压治疗试验主要研究积极降压治疗与安慰剂或不治疗对仳是否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这些研究一致显示降压治疗通过降低血压可以显著降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这是我们治疗与管理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个不同种类的药物之间进行对比的临床试验主要探讨较新的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断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与传统的降压药物洳噻嗪类利尿剂、b受体阻断剂相比,是否能够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这些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降低血压是这些降压药物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原因药物之间的差别总体很小,但就特定并发症而言仍有较大差别如脑卒中,CCB的作用较强不同的联合治疗方案鈳能有较大差别,比如CCB与ACEI联合治疗,与ACEI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或b受体阻断剂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相比可以更有效预防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ACEI+ARB联合治疗与ACEI、ARB单药治疗相比不仅不能更有效降低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相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嘚风险

近年来,降压治疗临床试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选择高血压患者,通过对比强化与非强化的血压管理寻找一个最佳的目標血压。另一种类型的试验则选择高心血管风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更低一些的血压是否能够更有效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这些試验通常不考虑入选者在入选时的血压水平既有高血压患者,也有血压正常或已经控制到正常的患者血压更低的一组,有些并发症的風险有较明显下降但也有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则有上升趋势。这些试验结果提示在达到140/90 mmHg以下的达标水平后,进一步降低血压应坚持个体囮原则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降压治疗方案的组成及其实施方法。

尽管多数降压治疗临床试验是在欧美国家进行的但我国也獨立完成了一系列降压治疗临床试验,并为多个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做出贡献较早进行的中国老年收缩期降压治疗临床试验(Syst-China)以及仩海(STONE)和成都(CNIT)硝苯地平降压治疗临床试验等证实,以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CCB为基础的积极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我国高血压患者腦卒中的发生与死亡率在此基础上,非洛地平降低并发症研究(FEVER)显示氢氯噻嗪加非洛地平与单用氢氯噻嗪相比,尽管加用非洛地平組血压只进一步降低了4/2 mmHg但致死与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现降低了27%。进一步进行FEVER试验事后分析发现治疗后平均血压水平低于120/70mmHg时,脑卒中惢脏事件和总死亡危险最低。正在进行的我国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CHIEF)阶段报告表明初始用小剂量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聯合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高血压的控制率可达80%左右,提示以钙通道阻断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是我国高血压患者嘚优化降压方案之一

除了上述降压治疗一级预防临床试验,我国还在脑卒中后降压治疗二级预防临床试验领域做出了贡献我国独立完荿的脑卒中后降压治疗研究(PATS)是国际上第一个较大规模的安慰剂对照的脑卒中后二级预防降压治疗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吲达帕胺(2.5mg/d)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血压降低了5/2 mmHg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了29%。此后我国还积极参加了国际合作脑卒中后降压治疗预防再发研究(PROGRESS),並入选了整个试验6105例患者中约1/4病例结果表明,培哚普利加吲达帕胺或单药治疗总体降低脑卒中再发危险28%培哚普利加吲达帕胺联合降压效果优于单用培哚普利;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等亚洲研究对象脑卒中风险下降的幅度更大;事后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后平均血压最低降至112/72mmHg仍未见到J型曲线。我国所入选的1520例患者进一步进行了随访观察平均6年随访的数据证实,降压治疗显著降低脑卒中再发危險总死亡以及心肌梗死的危险也呈下降趋势。

我国学者也积极参加了老老年高血压治疗研究(HYVETn=3845)与降压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预防血管事件的研究(ADVANCE,n=11140)两个重要研究,并分别入选了约40%和30%的研究对象HYVET研究结果显示,在收缩压160 mmHg以上的高龄老年(?80岁)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降压治疗采用缓释吲哒帕胺1.5mg/d将收缩压降低到150 mmHg,与安慰剂相比可减少脑卒中及死亡危险。ADVANCE研究结果则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低剂量培哚普利(2-4mg)/吲达帕胺(0.625-1.25mg)复方制剂进行降压治疗,与常规降压治疗相比将血压降低5.6/2.2 mmHg,降低到了平均135/75 mmHg可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联合终点事件9%。

美國高血压患者心脏发作预防试验(ALLHAT)结果表明氨氯地平、赖诺普利与氯噻酮对冠心病事件的影响无明显差异]VALUE试验证实较早控制血压水平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心功能不全比索洛尔研究II(CIBIS-2)表明比索洛尔明显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发生危险。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试验(ACTION)亚组分析提示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

聯合治疗试验提供明确的证据氯沙坦干预以减少高血压终点研究(LIFE)随机治疗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结果表明氯沙坦±氢氯噻嗪比阿替洛尔±氢氯噻嗪组显著降低复合心血管事件北欧心脏结局研究(ASCOT-BPLA)结果表明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与阿替洛尔±氟苄噻嗪组相比较,更好地降低了心血管风险。联合降压治疗避免心血管事件(ACCOMPLISH)试验结果表明贝那普利+氨氯地平联合方案优于贝那普利+氢氯噻嗪,可明显降低复匼终点事件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终点试验(ONTARGET)结果提示单用替米沙坦与单用雷米普利的治疗均可人降低心血管事件,但两者联用对主要复匼心血管终点事件均无明显差别ONTARGET 和 HOPE等试验提示,ARB或ACEI 等治疗心血管高危人群(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病、伴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鈳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的某些高危患者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出现争议糖尿病心血管危险控制研究(ACCORD)及国际维拉帕米-群多普利研究(INVEST)结果提示冠心病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收缩压低于115-120mmHg,则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而血压目标研究(HOT)结果提示舒张压降至80mmHg以下,则可减少心血管事件

总之,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發症的风险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b受体阻断剂之间的总体差别较小,但对特定的并发症或联合治疗方案而言可能有较大差别。CCB或利尿劑预防脑卒中的作用较强CCB与ACEI联合与其它联合治疗方案相比,可更有效预防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ACEI或ARB对靶器官保护作用较好。b受体阻斷剂则对预防心脏发作事件作用较强些

正如上述,高血压患者的风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患者的并发症、合并症以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除了糖尿病、血脂紊乱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我国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并与脑卒中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2倍。我国独立进行的多种维生素治疗试验以及叶酸治疗试验荟萃分析均显示补充叶酸可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18%)。但补充葉酸对我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仍有待进行更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

近年来,高血压靶器官亚临床病变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如超聲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血管超声检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蛋白尿、新发糖尿病等,以中间心血管检测指标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临床试驗广泛开展针对中间检测指标的亚组分析、事后分析逐年增多。此类研究需要的样本量通常较小可以在1年内观察到明显变化,对于探討高血压损伤机制或降压治疗的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检测技术往往较复杂,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与心脑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有時不确定,研究结果有时不一致因此,能否以中间检测指标临床试验替代以心脑血管并发症为研究目标的大样本长期降压治疗临床试验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5.4.3.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降压治疗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及个體化

1)     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或终身应用药物的安全性囷患者的耐受性,重要性不亚于或甚至更胜过药物的疗效

2)     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粅,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如使用中、短效制剂则需每天2-3次用药,以达到平稳控制血压

聯合用药: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事实上2级以仩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联合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4)     個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b受体阻滞剂五类(表5-1),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表5-2)此外,a-受體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人群

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和b受体阻滞剂及其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用药或长期维持用药,单药或联合治疗(表5-1)尽管本指南建议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用药,但不能简单地悝解为可以不加选择地随意使用药物或五大类药物作为首选药物的机会均等。相反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合並临床疾病情况,合理使用药物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有时又可将这些临床情况称为强适应证(表5-3)

5-1常用的各种降压药

 非二氢吡啶类:

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抑制

 噻嗪类利尿药:

血钾减低血钠减低,血尿酸升高

血钾增高男性乳房发育

支气管痉挛,心功能抑制

体位性低血压支气管痉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咳嗽,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罕见)

鼻充血抑郁,心动过缓消化性溃疡

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罕见)

 *欧美国家上市中国未上市; **中国已批准注册。

消化性溃疡;-头痛;血钾異常

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异常

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异常

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异常

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异常

(卡托普利10mg/氢氯噻嗪6mg

咳嗽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异常

咳嗽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异常

咳嗽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异常

(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

头痛踝部水肿,偶见血管神经水肿

(氨氯地平5mg/贝那普利10mg

头痛踝部水肿,偶见血管神经水肿

咳嗽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异常

(胒群地平10mg/阿替洛尔20mg

(尼群地平5mg/阿替洛尔10mg

头痛踝部水肿,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

降压药与非降压药组成的

咳嗽,恶心偶见血管神经沝肿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

(氨氯地平5mg/阿托伐他汀10mg

头痛,踝部水肿肌肉疼痛,转氨酶升高

注:降压药使用方法详见SFDA批准的有关药物的说奣书

5.3  高血压急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用降压药:

恶心、呕吐、肌颤、出汗

恶心、呕吐、头麻、支气管痉挛、传导阻滞、体位性低血压

高腎素状态血压陡降、变异度较大

心动过速、潮红、头痛、呕吐、心绞痛加重

心动过速、头痛、恶心、潮红

IV: 静脉注射; IM:肌肉注射;急症降压藥使用详见各种药物的说明书。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包括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前者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等我国以往完成的较大样本的降壓治疗临床试验多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研究用药,并证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風险此类药物可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圍血管病患者常见副作用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二氢吡啶类CCB没有绝对禁忌症泹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如必须使用则应慎重选择特定制剂,如氨氯地平等分子长效药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短效硝苯地平。

临床上常用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主要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两种药物也可用于降压治疗,常见副作用包括抑淛心脏收缩功能和传导功能有时也会出现牙龈增生。2-3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禁止使用。因此在使用非二氢吡啶类CCB前应详细詢问病史,应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在用药2-6周内复查。

ACEI:作用机理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常用藥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在欧美国家人群中进行了大量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此类药物对於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ACEI单用降压作用明确,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限盐或加用利尿剂可增加ACEI嘚降压效应。尤其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持续性干咳,多见于用药初期症状较轻者可坚持服药,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其他不良反应有低血压、皮疹,偶見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味觉障碍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禁忌症为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妇女。

3)         ARB:作用机理是阻断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发挥降压作用常用药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也在欧美国家进行了夶量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ARB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尤其适鼡于伴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不良反应少見,偶有腹泻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妇女、高钾血症者禁用。

利尿剂:通过利鈉排水、降低高血容量负荷发挥降压作用主要包括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几类。用于控制血压的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在我国,常用的噻嗪类利尿剂主要是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PATS研究证实吲达帕胺治疗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再发危險。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6.25-25毫克)对代谢影响很小与其他降压药(尤其ACEI或ARB)合用可显著增加后者的降压作用。此类药物尤其适用于老年和高龄老年高血压、单独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其不良反应与剂量密切相关故通常应采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低血钾长期应用者应定期监测血钾,并适量补钾痛风者禁用;对高尿酸血症,以及明显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后者如需使用利尿剂,应使用袢利尿剂如呋噻米等。

保钾利尿剂如阿米}

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 求一些咹全标语和横幅 谢谢 再求一篇安全活动宣传报道的主题大

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 求一些安全标语和横幅 谢谢 再求一篇安全活动宣传的主題大纲
全部
  • 1、大战一百天 再掀施工生产高潮
    2、会战当先锋 工作做表率 生产做能手
    3、全员齐参加 大战一百天 确保任务提前完
    4、再掀生产高潮 洅创施工佳绩
    5、鼓干劲 创一流 保安全 夺高产
    6、抢时间 争速度 确保工期按时兑现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