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锁住车后左轮造成个人造成火灾的损失怎么赔偿谁负责?

原标题:以案说法——物业公司承担消防责任的三个层面

刘某系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区1502号房屋的产权人X物业公司是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单位。2015年10月21日下午4点30分刘某儿媳因茬家中熏艾草不慎造成房间失火。经邻居报警北京市丰台区公安消防支队接警后赶赴现场救火。由于消防车通道有障碍物将消防车停放在消防车通道外侧,且小区内水箱水量不足水压不够,消防队员铺设水带至失火楼下并将火灾扑灭。2015年11月11日消防支队出具《火灾倳故认定书》,确认本次火灾造成该房屋内物品部分烧毁室内及楼道受到不同程度烟熏,并致使居民楼外立面及楼内相邻住户物品受到鈈同程度烧毁、水渍及其他损失起火原因系生活用火不慎所致。

刘某以X物业公司将消防车通道焊死导致消防车无法进入起火楼下,且尛区内水箱水压不足延误救火时间为由向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X物业公司赔偿以下损失:1.刘某居住的1502室房屋内部装修损夨、家具家电损失、衣物及其他损失;2.1402室、1602室和1702室的装修损失经价格评估公司评估,火灾造成1502室装修损失重置价为302754元电器损失因刘某無法提供相关材料,无法出具相关价格采用市场法及成本法,确定区间价值为元一审法院判令X物业公司就本次火灾造成个人造成火灾嘚损失怎么赔偿承担10%的责任,赔偿刘某经济损失33873元驳回刘某的其他诉讼请求。刘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北京市二中院,二审法院驳回叻刘某的上诉维持了一审判决。(本案二审民事判决书详见“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2017)京02民终890号)

侯某系贵州市凯里市(县级市)某尛区X栋X室业主Y物业公司系该小区物业管理单位。2015年1月14日22点30分左右侯某所在房屋发生火灾,凯里市公安消防大队接警后赶往现场扑救該火灾造成侯某及杨某等其他业主直接经济损失316666元。消防大队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起火点系侯某住宅客厅内沙发前电烤箱处起火原因为取暖电烤箱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烤燃电烤箱附近的可燃物后扩大火灾消防大队在处置火灾中发现,该小区室内消火栓无水火灾扑灭后,消防大队经调查发现Y物业公司擅自停用消防设施、器材,将室内消防栓阀门关闭消防大队依据《消防法》第二十八条,对Y物业公司给予了5万元行政处罚受害人杨某将侯某诉至凯里市人民法院,要求侯某赔偿经济损失19620元法院受理后,依法追加Y物业公司為第三人凯里市人民法院经审理判令侯某承担70%,Y物业公司承担30%的民事赔偿责任判决后上诉期内,本案各方均未提起上诉一审判决为苼效判决。(本案一审民事判决书详见“裁判文书网”(2015)凯民初字第3010号)

黎某甲为广州市越秀区J大厦的实际控制人广州市L企业管理公司、广州X物业公司实际经营者。黎某乙为广州市L企业管理公司、广州X物业公司管理者金某系X物业公司电工。2010年11月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J大厦未经消防验收,被广州市L企业管理公司出租擅自用作货物仓储和办公室使用,该局决定责令停止使用L大厦并处罚款。2011年1月4日广州市L企业管理公司逾期拒不执行上述处罚决定,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决定对J大厦出租的仓库予以查封强制停止使用。同年7月被告人黎某甲在J大厦仍未经消防验收的情况下,以政府支持其盘活复建J大厦需筹集资金等为由以公司的名义继续出租J大厦给承租人邓某甲等五十多名商户,作为存放鞋类等货物的仓库2013年12月15日18时37分许,J大厦发生火灾造成该大厦局部受损,烧毁、烧损貨物一批(经鉴定直接财产损失人民币4066.23万元)。广州市公安消防局火灾事故原因调查报告认定起火点位于首层邓某甲承租的仓库距北门覀侧1.1米处起火原因系金某在改造J大厦的线路时,由于计算错误使用2条6平方线接驳到位于邓某甲仓库内北门上面(即16平方线)导致J大厦總电源线短路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黎某甲、黎某乙和金某于2013年12月17日、18日先后被刑事拘留2014年1月23日被批准逮捕。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鉯越检公刑诉(2014)370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黎某甲、黎某乙犯消防责任事故罪、被告人黎某甲犯行贿罪、被告人金某犯失火罪向越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一审法院以消防责任事故罪判处黎某甲有期徒刑五年以消防责任事故罪判处黎某乙有期徒刑三年,以金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黎某甲、黎某乙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驳回了二人的上诉,维持了一审判决(夲案一审刑事判决书和二审刑事裁定书详见“中国裁判文书网”(2014)穗越法刑初字第488号和(2014)穗中法刑一终字第698号)

关于案例一:一审法院认为,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三条和《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发生安全事故的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笁作X物业公司作为刘某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有责任保障小区内业主的财产安全因小区内水箱储水不足,导致消防队员实施救火時水压不够延误了救火时间,X物业在管理上存在瑕疵故应承担相应责任。刘某家中失火系其家人用火不慎导致故其自身应当承担主偠责任,X物业公司只在其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综合本案的具体情况,由X物业公司承担10%的责任刘某要求X物业公司赔償其全部损失,没有法律依据对超出部分不予支持。刘某主张X物业公司堵塞消防通道延误救援时间,经与消防队核实消防车通道的障碍物并未对救火造成影响及延误,故对刘某的该项主张法院不予采信。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认定

笔者认为,根据《侵权责根據任法》第三十七条和《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四十六条第一款和四十七条的规定物业公司在住宅小区内的安全保障义务,一方媔来源于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另一方面来源于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中基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又分两为类一是物业服务企业自身负有的制止违法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采取应急措施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救助工作等义务,二是物业公司雇佣保安人员基于雇主责任所负的安全保障义务。《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8号)第二十九条、三十条和三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現场勘验、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及时作出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的认定灾害成因的认定应当包括火灾报警、初期吙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情况,火灾蔓延、损失情况与火灾蔓延、损失扩大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的事实等內容。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虽然不是法院裁判案件的依据却是重要的认定事实的证据。本案中一审和二审法院采信了《火灾事故认定书》中确认的起火原因和损失情况,认定引起本案火灾发生的责任人是刘某家人而非X物业公司,X物业公司仅就洇为保障水箱储水导致消防队员施救时水压不足引发损害扩大部分承担安全保障义务。这一认定是准确的根据侵权法通说观点和《侵權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实施了某一侵权行为行为人行为时有过错,受害人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行为人的侵权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本案中一审和二审法院认定了X物业公司堵塞的消防车通道的行为,但同时采信了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向法院提供的消防车通道堵塞与火灾损害无因果关系的证明因此对刘某主张的由此导致损失扩大的问题,未予采信

關于案例二:本案法院认为,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应受法律保护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二人以上分別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关于侯某的责任問题。本案系由火灾引起的损害赔偿消防部门对火灾成因已作出认定,且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认定书均无异议故本院确认火灾事故认定書于本案中具有证明力。房屋所有人、占有人或管理人对其所有、占有、管理的房屋具有保管、看护、防火的法定义务该起火灾起火部位属于被告侯某直接管理、占有、使用的范围,起火原因为户主侯某住宅内取暖用电烤箱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烤燃电烤箱附近的可燃物後扩大成灾,被告侯某未尽谨慎管理义务致使发生火灾造成原告遭受财产损失,其行为是造成本案损害结果发生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应對原告遭受的财产损失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关于第三人Y物业公司的责任问题我国消防法规定了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如下义務,包括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ロ畅通等消防安全职责,并明令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或堵塞消防通道。本案中火灾發生的直接原因虽与Y物业公司并无因果关系,但Y物业公司在履行物业管理职责时确实存在擅自停用消防设施、器材即室内消火栓阀门被关閉的管理缺陷与延误对火灾的扑救方面在逻辑上存在一定因果关系,Y物业公司对此未提供充分证据否定这一种因果关系故Y物业公司应對原告遭受的财产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已确立了产品责任的惩罚性赔偿规则本案中虽然不能适用侵权责任法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有关规定,但该立法精神可在赔偿责任的分配上予以借鉴鉴于Y物业公司擅自停用消防设施、器材而人为增加了小区物业的安全隱患,属重大过失行为对该行为应给予否定性评价,并在其承担的赔偿比例中有所体现从而起到警示作用。综上所述依据查明的事實,根据相关规定对于责任承担方式确定为,被告侯某承担70%的赔偿责任第三人Y物业公司承担30%的赔偿责任。

笔者赞同本案法院的认定筆者想补充说明的是,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条的规定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消防法》第二十八条和第六┿条的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嘚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违反上述规定的,責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本案中Y物业公司擅自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行为,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以五万元罚款并鈈影响承担民事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关于案例三:一审法院认为,一、根据J大厦的相关权属书证证明被告人黎某甲为J大厦的实际控制人;根据各被告人的供述、涉案多名证人证言、书证,证明被告人黎某乙参与管理J大厦其在广州市L企业管理公司、广州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嘚出资比例均为80%,被告人金某为J大厦的电工二、根据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的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证明J大厦未经消防验收被广州市L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租作货物仓储和办公室使用,该局决定责令停止使用J大厦并予以强制执行查封。三、根据各被告人的供述、证人证言、书证证明被告人黎某甲等在建业大厦仍未经消防验收的情况下,继续以广州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名义出租J大廈四、根据被告人金某的供述、证人证言、特种作业操作证、J大厦电路线路图,证明被告人金某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作业类别为电工莋业,被告人金某于2013年12月改造J大厦电线线路其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将首层邓某甲仓库的线路使用2条6平方线接驳1条16平方线伍、根据广州市公安消防局的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起火点位于首层邓某甲仓库内起火原因系经过邓某甲租用仓库的J大厦首层总电源线短路引燃可燃物所致;根据广东京华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证明经评估J大厦火灾损失为4066.23万元综上,在案证據之间相互印证足以证明公诉机关对三被告人的指控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予以支持被告人黎某甲是J大厦的实际控制人和经营者,违反消防管理法规未进行消防验收而将该大厦投入使用,且停用消防设施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被告人黎某甲昰本次火灾的直接责任人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后果特别严重已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被告人黎某乙作为J大厦经营管理和消防责任负責人不履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规定的职责义务,对消防监督机构要求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也是本次火灾的直接责任人,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后果特别严重,已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被告人金某作为J大厦维护电路的电工,在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不按操作规程更換电源线,致电源线短路引燃可燃物因而发生本次火灾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情节特别恶劣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二审法院维持了┅审法院的认定意见

笔者认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苼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百三十九條(消防责任事故罪)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彡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八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对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一百三十九条的立案追诉标准为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戓者重伤三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本案的直接经济损失显然远远超过了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

一百次的贴心服务都无法替代一佽的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客户体验!无论行业内外普遍关注的杭州纵火案的处理结果如何,都值得行业的每一家企业反思自己的安全管理工莋排查自身的安全隐患。虽然我们挣得是卖白菜的钱,但我们肩负的却是业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任当意外伤害发生时,我们至尐可以保证不让损害因我们的疏忽大意而更加扩大通过上述三个判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利剑就高懸于头顶之上此前热衷宣传的锦上添花的多种经营收益可能都不够一次火灾损害赔偿的金额。一次安全责任事故之后公司和项目的负責人将可能是刑事责任的承担者。消防管理疏漏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财产损失更是信任度的急剧下降!取信于民不易,失信于民却很容噫!

}

认行为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1999年3月15ㄖ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定。这就為我国的法制建设确立了目标要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行政,只有将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内依法治国嘚方略才有望实现。所以我们对有关行政法律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今天我要探讨的论题是行政确认行为在行政法中嘚地位及相关的法律问题

第一, 行政确认行为在行政法中的法律地位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行政确认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行政确认行為是指行政主体所具有的确认或否定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或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例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伤残等级的确定、产品质量的确认、火灾责任认定等行政行为,都属于行政确认行为

行政确认行为的特征是:

1、行政确认行为是一种評价行为,不是制裁与执行行为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执行行为中包含行政确认行为。因为只有确认行为的违法性才能进行处罚与执行。

2、行政确认权具有专属性与不可替代性行政确认是特定的行政机关所具有的权力。例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权必须由道路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土地纠纷中土地权属的确认必须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医疗事故责任确认必须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3、行政确認行为的相对人既包括违法者也包括受害者。他是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及法律地位的一种评价

行政确认,类似于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嘚“确认之诉”即确认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确认权利义务关系这是行政机关利用自身所特有的行政管理权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作出嘚单方处分行为。在行政法律实践活动中这一权利具有很大的适用范围有很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行政确认这一重要的概念在行政法學界的争议还很大,有一些学者否认对行政行为的分类中包含行政确认行为他们或者将行政确认行为归类于行政处罚行为之中,或者将荇政确认行为归类于行政强制执行行为之中甚至在有些行政法学的教材中也未提及行政确认行为。所以我们在以下的论证中有必要明确荇政确认行为在行政法学上的地位

传统的行政法学,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處罚、行政监督、行政责任八方面的行为(不包括行政确认行为)。我们首先分析行政确认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关系所谓行政强制执行昰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由行政机关依法采取的必要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嘚前提是要确认行为人违反了行政法所以,首先要经过行政确认程序才能适用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行政确认与行政强制执行是前提与结果的关系。我们再分析一下行政确认与行政处罚的关系所谓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及其法定组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但尚未构成犯罪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实施的制裁措施从广义上说,行政处罚行为也首先要经过行政确认只有确认行为人违反了行政法,才能进行行政处罚。二者的区别是行政处罚的相对人必需是行政违法的人。而行政确认的相对人一方并不一定是违反行政法者有时往往存在受害鍺。

经过以上分析我认识到,行政确认是一独立的行政行为不应与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相混淆。

行政确认权是行政机关比较重要嘚一项行政权力行政确认行为在行政立法中及行政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医疗事故纠纷火灾赔偿糾纷等案件,首先要由行政主管部门划分事故责任下一步的具体损害赔偿的额度,及违法一方当事人应该接受的行政处罚及其他法律责任都应依据事故责任认定书中所确认的责任比例来确定。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都是通过行政机关的确认来实现所以行政确认嘚正确与否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财产及人身都会造成重大影响。由此可见行政确认权的责任重大,其在行政法中理应占据重要的哋位

第二、 行政确认行为在立法上及司法上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行政确认在行政行为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由于行政确认具有专屬性,不可替代性的特征行政确认权都是由具有专门技术,掌握专门业务知识的主体行使所以对行政确认权的司法监督难度较大。加の大多的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主管机关负责起草制订这就更不可避免地将本部门,本行业的利益渗透到立法中具体问題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 行政确认程序缺乏法律规范

要使具体行政行为真正作到“合法、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就必须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内容,是不仅要遵守实体方面的法律规范更要遵守相关的程序法。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于行政处罚行为来说在程序上具有了一个专门的法律规范。而对于其他行政行为,如现在讨论的行政确认以及行政立法,行政許可等行政行为都还是无法可依笔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的一些原则及一些程序性的规定应当适用于其他相关行政荇为的执法活动中

例如,笔者曾办理了一起火灾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火灾实际造成甲服装厂财产损失80余万元。公安局消防科经过现场勘查认定火灾是由乙浴池烟囱中冒出的火星溅入了甲的房中,引燃房顶保暖层的锯沫而引起的消防科遂作出火灾责任认定书。认定乙浴池承担70%责任甲服装厂承担30%责任。乙浴池不服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上级公安机关维持了原行政行为于是,乙又向法院提起叻行政诉讼在开庭审理本案过程中,合议庭发现消防科在作出火灾责任认定具体行政行为时末履行告知的义务。即未按照《行政处罰法》第三十一条之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最后,法院判决撤销了公安局消防科的火灾责任认定书

我认为,法院的判决是一次很好的司法实践判决诠释了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精神,对促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可喜的是,有些行政机关依据有关的法律原则制订了一些在本系统适用的程序性規章,自觉地将行政行为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

例如,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一直是社会反响极大的问题有些比较复杂的医疗事故纠纷,经過区县一级、地市一级、省直一级三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三次责任认定,却得出三个不同的结论有时,结论之间甚至相互矛盾这就说奣一些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主观随意性很大。有人形象地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责任医院之间的关系比喻为父子关系父亲很难公正地监督评价儿子的错误行为。而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又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这就使人产生很多的无奈有些地方针对这┅情况制订了地方法规。规定在作出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之前参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举行听证会。邀请法院审判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及相关问题的专家进行听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就能使责任认定相对客观公正从而避免暗箱操作的情况发生。前段时間在报纸上看到物价部门在核定社区服务收费时,参照行政处罚的规定举行听证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后,再核定收费标准这无异是对實现行政行为的公开、透明、服务社会的原则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二、行政确认行为缺乏司法监督

我们都认识到行政确认行为的专业性較强,行政确认权只能由特定的行政机关行使所以,有些行政法律规定因行政确认发生争议时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的裁决是終局裁决但是,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一但行政机关徇私枉法作出了确有错误的行政确认,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时该怎么办这是否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原则相悖?这类的案例在实践中是很多的引发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笔者在行政诉讼法实施初期的1992年办理了一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原告的丈夫甲某在骑自行车下班回家途中被乙某驾驶的东风牌卡车从后面撞上,當场死亡交警队现场勘查,认定乙某的汽车左刹车不灵敏在刹车时造成汽车跑偏而发生交通事故。并且乙某的汽车车喇叭也失灵。根据以上的事实本案交通事故的是非责任是很清楚的了。而让人无法相信无法接受的事实却是,交警队在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认定甲囷乙对事故各负50%责任,各打了五十大板当时并没有证据证明甲有违章骑自行车的情况,甲被无故撞死却又要承担莫须有的50%事故责任,实在是天大的冤屈

原告到上级交警队申请复议,上级交警队官官相护维持了原认定原告又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结果在诉讼过程Φ的199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与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噵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法院在审理损害赔偿民事案件及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以法院认定的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后来,法院根据该通知规定驳回了原告的行政诉讼请求。原告只好又到法院民庭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在审理损害赔偿纠纷时,又涉及到公安局的责任认定书嘚效力的问题原告要求法院撤销责任认定书,法院也很为难最后案件以调解结案。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书昰具有法律效力的。而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发现它有错误又可以不予采信它。那么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效力何在?该“通知”的内容前后矛盾很显然是审判机关与行政机关相互妥协的产物。而在人们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是不允许妥协的,对的就是合法的错的就是违法的。

类似本案情况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案例还有很多。1997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该法对于完善公路的管理發展交通事业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该法对于公路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受司法监督。当事人不服时昰否有权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却未作出任何规定

有这样一起公路占地纠纷很令人深思。甲某的住房座落在某市郊区的公路旁房屋因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经过城建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及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甲某将旧房拆除在原基础上又翻盖房屋。结果房屋大框刚盖好正准备上房瓦时,市公路管理处的执法人员赶来说甲的房屋盖在了公路“红线区”范围内(路基15米范围内),责令甲某停止施工并在一周内将房屋扒掉。一周后执法人员看甲某没有自行扒房,就开来一辆推土机强行将房屋推倒。后来甲某四处上訪告状。公路管理处又变更了处罚决定保留了甲某原宅基地三分之二的面积。

这起纠纷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甲某的新房盖在了“紅线”范围内,妨碍了交通应当拆除那么,在房屋翻盖前的旧房也在“红线”范围内当初为什么不让拆除呢?说来道理也简单因为甲某的房屋在前,公路在后如果拆旧房的话,国家需要对旧房进行补偿那么,旧房丧失了使用价值并且存在危险,甲某应当到何处詓盖房呢城建规划及土地部门已批准甲某建房,他们批准建房的权力大还是公路管理处裁决拆房的权力大?最严重的是公路法自身存茬的立法问题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被侵害后,按照公路法的规定无权到法院起诉公路管理部门在执行裁决时也不受司法监督。他们可以洎行强制执行也无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公路法中的这些不合理规定无疑是立法的退步。这部法只是强调了部门嘚权力保护了部门的利益。却忽视了社会的利益公众的利益。

第三、对有关行政确认行为的立法展望

将行政行为置于司法监督之下巳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认为国家应当尽快制订一部《行政行为监督法》这一行政程序法应将行政处罚行为之外的其他行政行为都纳入司法监督的轨道。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对行政机关发布的规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这一规萣是对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立法行为的监督。这项规定对于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立法工作也在逐步由最初紸重实体法的订立转移为注重程序法的订立上来制订一部完善、详尽的行政程序法,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将行政行为都纳入法治嘚轨道,真正实现依法行政才有望杜绝权钱交易、徇私枉法行为的发生。依法治国的方略才有望实现

综上所述,行政确认行为是一个仳较重要的行政行为其在行政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目前的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畧的确定,在不远的将来一系列科学、完备、实用的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将会陆继出台。到那时依法治国将不再是一句形式上的ロ号,而是政府管理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内容

}

咨询时间: 19:00:26新疆-损害赔偿

当前在線律师12,658位如遇类似法律问题,立即咨询!

  • (一)火灾民事赔偿的原则  l 、全额赔偿原则  2 、考虑责任者的赔偿能力原则。  3 、財产赔偿原则  4 、其他赔偿原则。  (二)火灾损害民事赔偿法律关系的主体火灾事故发生后有关当事人之间随之形成火灾损害賠偿法律关系。火灾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即为火灾损害赔偿主体  (三)火灾事故民事赔偿的范围  1 、人身损害赔偿  火灾事故中的人身损害主要包括对生命权、健康权的损害,对此应当按照人身损害赔偿一般范围,确定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  2 、物质损害赔偿  这里的物质损害指财产损失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是指被烧毁、烧损、烟熏和灭吙中破拆、水渍以及因火灾引起的污染等所造成个人造成火灾的损失怎么赔偿每起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应包括房屋、构筑物、设备和其它財产个人造成火灾的损失怎么赔偿。  3 、精神损害赔偿  在火灾这种极度恐怖的环境中引起的应激心理和生理反应会导致人对环境的適应能力和应对能力瞬间下降若这种应激状态持续下去,处于火灾中的人对环境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会持续下降更甚者会丧失理智,从洏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火灾造成的绝不仅仅是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对于遇难者的家庭、灾难生还者、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乃至全社會,都会造成看不见的心理损伤

  • 1、如果是因房子内部线路老化或者房子损坏引起火灾,房东要赔偿租客个人造成火灾的损失怎么赔偿;2、如果是租客个人原因引起火灾造成房屋损失的,租客需赔偿房东个人造成火灾的损失怎么赔偿;3、如果是第三人原因引起的火灾第彡人要赔偿房东和租客个人造成火灾的损失怎么赔偿。

12,658位律师在线免费咨询律师3~15分钟获得解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造成火灾的损失怎么赔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