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开的店营业执照变更法人,法人是自己的,要是跑跑点,我达和美团可以抢自己家店里的单吗?

美团网的商业模式 - 创业概论 美团网商业模式分析以及改进建议 课程名称: 学院...

}

免费媒体报道机会,更快突出创业重围。,加入创业邦旗下孵化器——邦空间

}

原标题: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交付未动,自燃先行!距离9月底大规模交付不到一个月时间,威马汽车却因为一辆自燃车上了头条。

8月25日,在成都威马汽车研究院,一辆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第二天,威马汽车就发表官方声明称,该车是一辆经过多轮破坏性试验的早期试装车,已进入拆解程序,拆除了电路保护装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时完成全部拆解,电器元件短路引发火灾。

一位威马内部人士向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透露:“经过调查,事发当天,成都研究院一名员工严重违反《报废车辆管理流程》的相关规定,在12时30分左右私自为报废车辆充电,导致报废车辆发生自燃。目前,涉事违纪的员工,已受到处分。”

然而,外界却对这一声明并不买账,甚至极个别车主因为自燃事件选择了退订。9月底,威马万辆级交付将启动,此次自燃事件会对其造成影响吗?

8月25日,自燃事件发生不到24小时,威马便神速发了一封官方声明。

即便如此,外界对这份声明似乎并不满意。有不少网友围绕“报废拆解时为何不先拆电池?这辆试装车为何停在公共停车位上?”等问题展开讨论。

对此,上述威马内部人士向NBD汽车解释称:“测试车的部分零件需要重复拆卸,以测试其耐久性,所以测试报废车并非一次性完全拆解完毕。如果测试车数量多,处理上就会有积压问题,导致没能按照规定及时送到存放报废车辆的专用停放场地。”

实际上,不止是威马汽车,新能源汽车自燃现象已屡见不鲜。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电池从业人员向NBD汽车表示:“新能源汽车自燃一般是因为高压系统、低压系统,以及车身内外饰异常引起。再就是电池使用不当,比如充电失控,过度放电,严重碰撞等也会造成自燃,或者本身一致性较差的电芯也会造成危害。”

不过,上述威马内部人士称,此次起火事故与电池电芯无关。“着火车辆是早期试装车,并未搭载目前量产车型上的高能密度电芯,和我们本身的电池电芯是没有关系的。”

一般而言,早期试装车与正式的量产车确实有很大差别,但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在交付前夜出现自燃事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多数订单车主仍在观望中

今年6月,搭载谷神电池的某品牌新能源车发生自燃时,同样选择谷神作为电池供应商之一的威马也曾被卷入舆论的风暴眼。

彼时,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陆斌在微博回应称:“采用谷神电池的相关产品并非是交付给C端用户,且退订率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今,试装车自燃让即将批量交付的威马汽车再次引起关注。“下个月即将批量交付的车型,都会采取高能密度的VDA电芯,主要供货厂家包括宁德时代、天津力神等厂商。”上述威马内部人员坦言,目前威马的订单量在1万辆以上,并未受到此事件影响。

不过,NBD汽车在由威马“粉丝”自发组织的网上社交群里发现,仍有极个别车主由于自燃事件选择了退订,而大部分车主及潜在消费者仍表示要等威马的售价出来,实地去看车后再做决定。

如今,距离9月底交付只剩一个月时间,为了接下来的批量交付,威马正在全国建设零售渠道。目前,威马首批渠道已经覆盖15个城市的16家智行合伙人。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除之前的北京、成都、深圳的快闪店接收订单外,下个月pop-up store活动将在上海进行。”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相关文章推荐一: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原标题: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交付未动,自燃先行!距离9月底大规模交付不到一个月时间,威马汽车却因为一辆自燃车上了头条。

8月25日,在成都威马汽车研究院,一辆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第二天,威马汽车就发表官方声明称,该车是一辆经过多轮破坏性试验的早期试装车,已进入拆解程序,拆除了电路保护装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时完成全部拆解,电器元件短路引发火灾。

一位威马内部人士向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透露:“经过调查,事发当天,成都研究院一名员工严重违反《报废车辆管理流程》的相关规定,在12时30分左右私自为报废车辆充电,导致报废车辆发生自燃。目前,涉事违纪的员工,已受到处分。”

然而,外界却对这一声明并不买账,甚至极个别车主因为自燃事件选择了退订。9月底,威马万辆级交付将启动,此次自燃事件会对其造成影响吗?

8月25日,自燃事件发生不到24小时,威马便神速发了一封官方声明。

即便如此,外界对这份声明似乎并不满意。有不少网友围绕“报废拆解时为何不先拆电池?这辆试装车为何停在公共停车位上?”等问题展开讨论。

对此,上述威马内部人士向NBD汽车解释称:“测试车的部分零件需要重复拆卸,以测试其耐久性,所以测试报废车并非一次性完全拆解完毕。如果测试车数量多,处理上就会有积压问题,导致没能按照规定及时送到存放报废车辆的专用停放场地。”

实际上,不止是威马汽车,新能源汽车自燃现象已屡见不鲜。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电池从业人员向NBD汽车表示:“新能源汽车自燃一般是因为高压系统、低压系统,以及车身内外饰异常引起。再就是电池使用不当,比如充电失控,过度放电,严重碰撞等也会造成自燃,或者本身一致性较差的电芯也会造成危害。”

不过,上述威马内部人士称,此次起火事故与电池电芯无关。“着火车辆是早期试装车,并未搭载目前量产车型上的高能密度电芯,和我们本身的电池电芯是没有关系的。”

一般而言,早期试装车与正式的量产车确实有很大差别,但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在交付前夜出现自燃事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多数订单车主仍在观望中

今年6月,搭载谷神电池的某品牌新能源车发生自燃时,同样选择谷神作为电池供应商之一的威马也曾被卷入舆论的风暴眼。

彼时,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陆斌在微博回应称:“采用谷神电池的相关产品并非是交付给C端用户,且退订率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今,试装车自燃让即将批量交付的威马汽车再次引起关注。“下个月即将批量交付的车型,都会采取高能密度的VDA电芯,主要供货厂家包括宁德时代、天津力神等厂商。”上述威马内部人员坦言,目前威马的订单量在1万辆以上,并未受到此事件影响。

不过,NBD汽车在由威马“粉丝”自发组织的网上社交群里发现,仍有极个别车主由于自燃事件选择了退订,而大部分车主及潜在消费者仍表示要等威马的售价出来,实地去看车后再做决定。

如今,距离9月底交付只剩一个月时间,为了接下来的批量交付,威马正在全国建设零售渠道。目前,威马首批渠道已经覆盖15个城市的16家智行合伙人。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除之前的北京、成都、深圳的快闪店接收订单外,下个月pop-up store活动将在上海进行。”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相关文章推荐二: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 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郑直

  交付未动,自燃先行!距离9月底大规模交付不到一个月时间,威马汽车却因为一辆自燃车上了头条。

  8月25日,在成都威马汽车研究院,一辆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第二天,威马汽车就发表官方声明称,该车是一辆经过多轮破坏性试验的早期试装车,已进入拆解程序,拆除了电路保护装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时完成全部拆解,电器元件短路引发火灾。

  一位威马内部人士向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透露:“经过调查,事发当天,成都研究院一名员工严重违反《报废车辆管理流程》的相关规定,在12时30分左右私自为报废车辆充电,导致报废车辆发生自燃。目前,涉事违纪的员工,已受到处分。”

  然而,外界却对这一声明并不买账,甚至极个别车主因为自燃事件选择了退订。9月底,威马万辆级交付将启动,此次自燃事件会对其造成影响吗?

  8月25日,自燃事件发生不到24小时,威马便神速发了一封官方声明。

  即便如此,外界对这份声明似乎并不满意。有不少网友围绕“报废拆解时为何不先拆电池?这辆试装车为何停在公共停车位上?”等问题展开讨论。

  对此,上述威马内部人士向NBD汽车解释称:“测试车的部分零件需要重复拆卸,以测试其耐久性,所以测试报废车并非一次性完全拆解完毕。如果测试车数量多,处理上就会有积压问题,导致没能按照规定及时送到存放报废车辆的专用停放场地。”

  实际上,不止是威马汽车,新能源汽车自燃现象已屡见不鲜。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电池从业人员向NBD汽车表示:“新能源汽车自燃一般是因为高压系统、低压系统,以及车身内外饰异常引起。再就是电池使用不当,比如充电失控,过度放电,严重碰撞等也会造成自燃,或者本身一致性较差的电芯也会造成危害。”

  不过,上述威马内部人士称,此次起火事故与电池电芯无关。“着火车辆是早期试装车,并未搭载目前量产车型上的高能密度电芯,和我们本身的电池电芯是没有关系的。”

  一般而言,早期试装车与正式的量产车确实有很大差别,但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在交付前夜出现自燃事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多数订单车主仍在观望中

  今年6月,搭载谷神电池的某品牌新能源车发生自燃时,同样选择谷神作为电池供应商之一的威马也曾被卷入舆论的风暴眼。

  彼时,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陆斌在微博回应称:“采用谷神电池的相关产品并非是交付给C端用户,且退订率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今,试装车自燃让即将批量交付的威马汽车再次引起关注。“下个月即将批量交付的车型,都会采取高能密度的VDA电芯,主要供货厂家包括、天津力神等厂商。”上述威马内部人员坦言,目前威马的订单量在1万辆以上,并未受到此事件影响。

  不过,NBD汽车在由威马“粉丝”自发组织的网上社交群里发现,仍有极个别车主由于自燃事件选择了退订,而大部分车主及潜在消费者仍表示要等威马的售价出来,实地去看车后再做决定。

  如今,距离9月底交付只剩一个月时间,为了接下来的批量交付,威马正在全国建设零售渠道。目前,威马首批渠道已经覆盖15个城市的16家智行合伙人。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除之前的北京、成都、深圳的快闪店接收订单外,下个月pop-up store活动将在上海进行。”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相关文章推荐三:设事业群成第四极 百度狂追金融

百度终于要“认真”做金融了。12月14日,百度突然宣布成立金融服务事业群,对比上一次调整,不难发现金融已成为百度事业群的第四极,金融业务在百度内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2月16日,瑞信银行将百度目标股价调高至251美元,表示看好百度在互联网金融上的一揽子动作:“通过将消费金融业务、钱包支付业务、互联网证券业务整合为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有益于分析师们看清百度金融战略全局。”

事实上,在不少人心里,BAT里百度已经陷入掉队环节,如今连续发力金融领域,不难看出百度的野心。“内外的时机都恰好,我们O2O业务规模发展迅速,相辅相成。”12月16日,百度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多个熟知百度的分析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百度布局了诸多O2O领域,太烧钱,现在百度需要变现,金融就是一个变现的工具,之前变现的工具很少,尝试过做B2C但是失败了。

但变现并非易事。腾讯拥有微信支付、阿里拥有支付宝,“强势”的第三方支付让生态形成了闭环,两者占据了超过85%的市场份额。对于百度来说,虽然不缺乏消费场景,但缺少足够有吸引力的支付工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为此,百度钱包近期推出“常年返现计划”,向钱包用户提供1%起的现金返还。

意识到在金融领域落后的李彦宏正在全力“冲刺”,但或许,留给百度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14日,百度正式宣布组建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由消费金融业务、钱包支付业务、互联网证券业务组成,百度副总裁朱光任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总经理。

百度消费金融业务及团队、百度钱包支付业务及团队、百度互联网证券业务及团队、百度金融市场研究与策略团队转入金融服务事业群。主攻消费金融,和支付方式百度钱包,以及证券金融等研究。

如此一来,BAT三巨头的金融服务线条都正式确立。

今年9月,在金融领域较为谨慎的腾讯了成立了自己的金融业务条线。腾讯当时宣布,将原有的支付、理财、征信等业务整合,组建独立的“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FIT)”。从披露的信息来看,这一新的业务条线下设支付、理财、金融合作及大数据分析等7个部门和一个应用中心。在腾讯内部,FIT被称为“升线”,此举也凸显其布局互联网金融的雄心。

马化腾近年间在保险、券商、理财等诸多领域均有涉猎。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马化腾和他所掌控的腾讯在近三年当中,布局了10余家金融企业,其中不乏众安保险、微众银行等引人瞩目的大手笔投资。

随着腾讯金融业务的做大,此前的体制已经难以适应业务的需要,成立专门的金融业务条线也是理所当然。

自带金融基因的阿里巴巴则无需多言。去年10月16日,蚂蚁金服正式成立,旗下业务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网商银行等。

随着金融事业群的成立,高管团队也随之出炉。根据百度方面提供给时代周报记者资料,原美国运通高级副总裁王劲作为副总裁加盟百度,任金融服务事业群副总经理,向朱光汇报。

王劲此前担任美国运通公司高级副总裁,主管企业级模型验证,组建了对公司全球业务管理与资本相关模型进行监督总控的独立职能部门,首创了行业领先的模型风险管理体系和支撑系统。

在运通的17年间,他历任各核心产品、客户群和职能部门重要领导职务,在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和数据分析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王劲曾就读于复旦大学核物理专业,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和金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希望他们能充分利用百度大平台的优势和独立事业群组的主动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快速推进有百度特色的金融服务模式。”李彦宏在内部邮件中说。

瑞信银行分析师强调,百度公司长期高效率运作已经被华尔街敏感地捕捉到。“这些变化将有助于百度更加聚焦核心资源,提升运营效率。”

但对于金融服务事业群的近期目标等相关内容,百度方面并未回复时代周报记者。

百度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早已开始。2013年,百度就推出了百度百发、百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但表现一直不温不火。与阿里和腾讯相比,百度缺乏完整的金融生态。

百度方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互联网金融服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百度重点布局的业务方向。在互联网证券领域,百度股市通等创新产品高速增长,为股民提供优质的投资服务。今年11月,百度相继宣布与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成立百信银行、与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和高瓴资本成立百安保险,整个百度金融业务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最新的消息显示,百度还进入了P2P领域。12月19日,宜人贷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纽交所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日前在其招股书中透露,百度旗下子公司百度香港已同意以发行价认购价值1000万美元新股。

这意味着,百度成为宜人贷首次公开发行项目中的“基石投资者”。按发行价10美元计算,百度将认购宜人贷100万股,认购完成后,百度将持有宜人贷1.71%的股权。

“金融业务利率肯定比O2O高很多,O2O处于烧钱的阶段,金融做好的话会让财务报表更好看,为长远的发展作考虑,虽短期内不可能有改变,但是这个大的方向不会变。”一位与百度有诸多接触的分析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百度做O2O耗费了太多的资金,把鸡蛋集中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百度在O2O领域频繁烧钱。百度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至报告期,百度总营收为 183.83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 28.41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6.7%,净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百度在 O2O 领域、网络视频、在线旅游业务中都有较大投入。

“这些业务虽然烧钱,但与金融有很大的关系,百度糯米等O2O业务就如同电商,资金可以通过百度的第三方支付沉淀。”上述人士分析称。

2014年,百度将未来的发展重心从“连接人与信息”调整为“连接人与服务”。此后,O2O成为百度重点布局的业务,而由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等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则被认为是百度完成O2O战略闭环的重要环节。

根据百度提供给时代周报的资料,近年来,百度钱包通过糯米、外卖、旅游等业务获得高速增长,截至2015年9月底,百度钱包激活账户为4500万,同比增长520%。但这个数字相较于支付宝2.7亿的活跃用户以及微信与QQ钱包超过1亿的绑定银行卡用户,仍有巨大差距。

此前百度方面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百度是先搭建好场景,再进行金融布局。李彦宏也曾举例称,“互联网+保险”能产生很多创新,如百度外卖可以有一个保险:如果百度外卖给客户送迟,百度外卖能给用户进行赔付。

“百度其实主要卖流量转化的钱,金融是未来的需要。百度有用户基础,有百度地图、输入法、搜索等,这些产品的变现模式有两种,卖广告或者形成自己的产品,百度现在到了需要自己产品的时候,希望更快变现。”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百度原来做C端的产品积累大量用户基础,现在做资金兑现的产品,变现的可能性大。

但金融服务事业群的成立,能否再造一个百度?这或许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相关文章推荐四:进击的BA 模糊的T

  这三家公司处于“双重时空”中,前一个时空叫“(移动)互联网”,后一个时空是“新科技赋能”。

  这段时间苦于腾讯股价的股民们可能不知道,24年前,马化腾就为股民们写过软件产品,而且还用到了时下市场的热门概念“人工智能”。

  那是整个深圳都为股票狂热的1994年,上大四的马化腾在给深交所、上交所设计了自动撮合系统的黎明软件公司实习,期间做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产品:一套图形化的股票行情分析系统。

  在去年的一场活动上,马化腾回忆:“现在听起来好像有点可笑,但当时好像是很有道理的,用人工智能来模拟人的心态、对市场的心理压力的变化,一些神经算法等等。但很快发现这个不靠谱……”

  24年后,市场又一次印证了他的判断:股价不可预测。

  就在去年,他和他的腾讯还是市场追捧的宠儿。从年初到年末,腾讯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巅峰时比上市初翻了600多倍。

  2017年也是整个中国科技股的候:阿里市值突破4000亿美金,长期表现不佳的,也一扫颓势,不断冲击800亿大关。

  横向比较2017年的BAT,腾讯看起来是最有优势的那个:2017年全年,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2377.6亿元,盈利903.02亿元,经营利润率高达38%;而对应的三个数字分别是1582.73亿元,578.71亿元和36%;百度更逊一筹,是848亿元,183亿元和21.5%。无论是总营收,盈利还是经营利润率,腾讯都是BAT三家中最好的。

  腾讯在投资方面也斩获颇丰。仅在2017年,腾讯就从、、阅文等被投企业的IPO中收获了400亿元的收益,并且新投资125家公司,投资规模和投资数量都远超IDG(103起)与红杉(74起)。

  2017年也是腾讯和马化腾在互联网领域风光鼎盛的一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做东宴请半个互联网,被媒体揶揄的马云只能回应:“没人邀请我,邀请我也不一定有时间。”

  进入2018年,腾讯的业绩依然突出,盈利能力是BAT三家中最强的,投资业务和对外形象依然良好,但市场对它的看法却大变样。

  年初以来,腾讯股价开始一泻千里,到8月,已经跌掉了1万亿港元(超过1400亿美元),市值比2017年高峰时折损三分之一,创下史上最大的一年内跌幅。就在昨天,腾讯发布最新财报,由于季度增速不及预期,收盘跌3.61%,在美国粉单市场交易的腾讯ADR,盘前大跌9.5%;今早开盘,腾讯又大跌4.75%。

  不到一年的时间,腾讯究竟怎么了?

  双重时空里的BAT

  市场对腾讯态度的变化,有腾讯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环境和天时。

  被贴有“移动互联网”标签的公司都在面临增长滑铁卢: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达到7.5亿;2017年第二季度至今,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数季度下降,而且中国正是下跌的“罪魁祸首”——2017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跌0.3%,中国市场下跌4.9%。流量红利将尽,经济下行,整个互联网产业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和腾讯一样以游戏为主要营收来源的也不好过,上周四一发财报,网易就跌超10%,财报日就是受难日。

  换言之,这是整个以C端市场为主的互联网的共通问题。

  但阿里和百度这次却没有像腾讯一样出现大幅市值下滑,阿里的市值继续保持在4000亿美元以上,百度则维持在700亿到800亿美元之间。

  差异在于,这三家公司目前都处于“双重时空”中,前一个时空是“(移动)互联网”,后一个时空是“新科技赋能”。

  在“(移动)互联网”时空,1998年成立的腾讯,1999年成立的阿里和2000年成立的百度是年龄相仿,各有所长的三巨头;腾讯在三家中尤其会赚钱。

  而在“新科技赋能”的语境下,阿里、百度已经先行一步,腾讯还在蹒跚学步。

  在这个新空间里,最大的市场机会是利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做“科技赋能”者,帮众多企业、甚至**机构提高效率、创造价值。

  这需要两种能力的耦合,“技术能力”是一,“生态能力”是二——巨头需要让一群企业和你一起看见新趋势、做出新决策;在你提供的技术基础设施上,完善自己的信息、数据、业务能力,并享受由业务连接、数据沉淀和智能化带来的增量价值。

  腾讯怎么了?就在于相比同级别的巨头,腾讯的技术和生态能力都稍显不足。

  直接表现是:以“科技赋能”的新视角重新审视BAT,我们看到了进击的阿里和百度,和一个面目模糊的腾讯。

  如果非要给阿里和百度进入新时空加一个确定的时间点,阿里的转变始于2009年,百度则始于2013年。

  2009年,阿里开始押注云计算。马云复刻了2003年做淘宝的方法:当时,他在主营业务之外,抽调精英人员,搞了一个神秘分队进驻“湖畔花园”,以内部创业的方式开启全新业务。阿里云也是一开始就成立了子公司。

  阿里看好云,和它起家于B2B有关。在淘宝之前,阿里做的1688网就是帮商家对接销售、生产需求,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阿里使命也诞生于此时。这本质上就是一个用互联网赋能B端企业的生态模式。

  虽然阿里巴巴的重点之后转向了淘宝C端市场,但阿里构建生态的能力一直很强。因为不管是B2B的1688,还是C2C的淘宝,都是一手买、一手卖。用资深TMT观察者,天奇阿米巴合伙人魏武挥的话来说,这一开始就是一个“三方模式”,阿里是中间的撮合者。这也是为什么马云会“忽悠”和好为人师的人格倾向能与阿里互相成就,因为撮合者天然要有很强的说服力,号召另外两方一起加入生态游戏。

  从业务线上来说,做云计算是B端服务意识的延续;但它对阿里更重要的未来价值在于,从此,阿里开始攻坚底层技术,率先探求通往“新科技赋能”时代的一张门票。

  在李彦宏说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马化腾说“理念很好,但要再等等”的2010年,阿里已经成立了阿里云公司。马云让从空降过来的王坚来引领这项业务,虽然面临内外的巨大质疑,阿里依然坚持自己搞云计算的底层技术。马云说:“我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十年,做不出来再说。”

  回头看,这步争议之棋走对了:时至今日,阿里云已成为可以和AWS、谷歌云以及Azure比肩的云服务提供商。根据阿里巴巴2018财年(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底)财报,阿里云此财年的营收达到133.9亿元,2018年1月到3月营收达43.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连续12个季度保持营收规模翻番。

  在前瞻性技术布局上,阿里的最新动作是在2017年10月成立达摩院,号称要三年拿出1000亿投入AI、物联网、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

  正如马云2016年在阿里巴巴股东会上所言,下一个十年,除了电商解决方案,阿里巴巴还要“构筑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包括交易市场、支付、物流、云计算和大数据”。

  这一头,阿里正在生态能力上补技术;另一头,百度正在技术能力上补生态。

  当年,李彦宏是留美计算机博士,天之骄子,带着“超链分析”的专利回国创业,百度多年来有很强的工程师文化,使得其在BAT三家中以技术见长。

  当李彦宏率领百度拿下中国搜索市场八成份额时,很多人认为是李彦宏的商业管理才能成就了百度,但李彦宏当时却说技术才是关键:“在中国,太少人真正关心技术进步,太多人醉心把管理当战争。”

  在新的AI、大数据的技术浪潮中,百度的先机在于,搜索相比电商、社交和游戏,有更强的数据技术和数据资源的积累。为了做好搜索引擎,百度一直在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智能推荐和图像识别等领域做积累,也推出了百度识图、百度翻译、百度凤巢等基于数据技术开发的产品。而这一轮AI浪潮主要是深度学习,其基础就是和对这些数据的处理能力。

  百度对AI的布局萌芽于2013年,是技术上的自然演进,这一年,百度的商业重点——移动化战略并不顺畅。但在聚光灯之外,AI这件当初并不醒目的事,回头看成了比百度曾全力押注的O2O更正确的方向。

  2013年,百度成立了IDL,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在这前后,李彦宏就开始为百度网罗顶尖人才:吴恩达、王海峰、林元庆、徐伟、景鲲,这些后来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这一时间段陆续加入百度。也是在2013年,国内对自动驾驶尚无概念时,百度就已开始相关研发。

  但要进入“科技赋能百业”的新时空,百度有一个短板:生态能力不足。

  此前,虽然一直也赚B端的钱,但相比阿里巴巴,百度缺少B端服务意识。差异来自不同的商业模式:百度只需要把住搜索引擎的流量入口,就可以在B端予取予求,他是其他有流量需求企业的“爸爸”,商家们也只能一边骂着竞价排名系统,一边掏钱。但AI、云服务等新的赋能技术都不是流量玩法,以往的“粗放赚钱”方式行不通了。

  于是2016年底,为了最大化自己的AI技术优势,李彦宏说服了已从微软离职的“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陆奇加入百度,引领自动驾驶、语音平台等AI业务。

  陆奇来到百度之后为百度定下的最重要战略就是“开放,共赢,建设生态”。从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到DuerOS智能平台,陆奇将百度的核心技术开放出来,邀请、说服外部开发者入驻。百度开始试图像阿里那样,精细地做B端生态运营。

  陆奇和李彦宏也在各种场合为百度的“开放、共赢”布道。在2016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曾用1小时的演讲详细阐述了百度对AI的看法:“有了开放共享,(百度)将给各行各业的人群带来过去大家做不到的、不敢想的能力。”为了打消外界疑虑,陆奇也一再宣称:百度会在算法、数据等擅长的领域进行商业布局,而不会入侵合作伙伴的领域。

  百度在构建生态上努力,初见效果:在2018年7月的第二届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宣布Apollo平台已开始和众多的国内外车企合作,DuerOS平台的合作伙伴数量已超过200家,开发者群体超过16000人。而根据百度上周发布的财报,DuerOS平台上的智能设备激活量已突破1亿台,相比今年1月的5000万,增长超过100%。

  经历低谷后的百度,正在一边巩固自己的搜索和信息流业务,一边在开拓AI技术及其商业化。All in AI,用AI赋能所有行业,是百度对自己下一个十年的答案。

  可以看到,2009年之后的阿里,2013年之后的百度,其实在做“相向运动”:阿里是在生态上补技术;百度是在技术上补生态。两者都在做同一件事“聚势”,并鲜明地告诉外界:来,和我一起。

  在鲜明、开放、各处布道的阿里和百度的映衬下,腾讯成了“面目模糊的人”。

  然而,“面目模糊”很可能是下一个时代的大忌。

  其实“面目模糊”的腾讯,眼看新科技浪潮已起,当然没闲着。

  我们不能否认,在大多数被市场看好的前沿科技上,腾讯都在积极尝试。

  在云服务方面,2014年腾讯云已经成了仅次于阿里云的第二大云服务商,为数百万的企业和开发者提供包括云服务器、云主机、CDN、对象存储、域名注册、云存储、云数据库等在内的云服务。

  在近年来热门的AI领域,腾讯的投入更多。从2015年开始,腾讯就以合作或者自建的方式,成立了优图实验室,腾讯 AI Lab、微信模式识别中心、智能计算实验室、What Lab等多个技术团队。

  由AI Lab 开发的围棋AI“绝艺”,在2017年3月的第10届UEC杯计算机围棋大赛,以11连胜的成绩战胜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围棋AI,取得冠军。腾讯 AI Lab有多篇研究论文入选三大国际顶级学术会议。

  腾讯也已涉足自动驾驶领域,获得了深圳智能网联汽车首块路测牌照;在北京四环,腾讯也已进行过配备安全员的路测。

  在AI商业化落地上,腾讯主要的布局是2017年6月启动的云小微智能语音平台(和百度的DuerOS类似),以视觉技术为主的优图实验室的优图天眼,FaceIN,由AI Lab、优图实验室、APD架构平台部联合出品的腾讯觅影(辅助诊疗、癌症筛查)等产品。目前,云小微已经与华硕、搜狗和等机构达成合作;优图的多个产品在、快手、等产品上已有应用;腾讯觅影已和近100家医疗机构展开合作。

  技术之外,腾讯似乎也意识到了搞生态和布道的重要性。

  2017年11月,在第七届“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首次详细阐述讲述了自己的AI战略:在基础研究领域着重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在应用上落地社交、内容、游戏、医疗、零售、金融、安防、翻译等八大场景;腾讯也将通过开放自身AI能力赋能医疗等传统行业,同时以AI生态计划全力扶植创业者。

  在2018年5月,借腾讯“超级大脑”发布,马化腾在腾讯“云+未来”峰会上又讲了一遍腾讯在云、大数据和AI上的布局。他谈到,接下来,腾讯会打造3张网络——人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在他的想象中,腾讯会做一个打通虚拟和现实、连接各行各业的通用操作系统,这就是超级大脑,它将首先部署在政务、医疗、工业、零售、交通、金融五个场景中。

  但相比百度和阿里,腾讯在布局新技术上虽然讲了许多,给人的印象依然是“面目模糊”。

  提到阿里,人们很快能想到阿里云;提到百度,Appllo和DuerOS也名头响亮;提到腾讯呢?优图、绝艺、云小微、自动驾驶,腾讯好像做了挺多,但人家打出去的都是一个拳头,腾讯撒出去的是一团暗器,模糊。

  造成“模糊”的直接原因是,腾讯起步晚,布局散,而且向来低调的腾讯似乎还没get到布道者正确的登台方式。

  晚,腾讯云起步于2013年,正式投入运营是2015年,比阿里云晚了至少2年;在AI方面,腾讯最早的实验室建于2015年,比领先者百度晚了3年。当然百度在云计算上,阿里在AI上的表现也不能说多好,但这两家起码占住了其中一头的先机。

  散,从结果而言,腾讯在哪一个技术方向上都没有成为领导者。腾讯云虽然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二,但估值只有33亿美元,阿里云则超过600亿美元,差距悬殊;在AI和物联网领域,腾讯的云小微至今没公布过合作伙伴数量和接入的智能设备数量;自动驾驶方面,腾讯披露的公开信息也远远少于百度,甚至许多创业公司,技术实力不好判断,但市场声量的确不如百度。

  散的另一个表现是,腾讯对外没能成功打造出“和我一起玩”的生态建立者的形象,在布道或者说“忽悠”(非贬义)上,向来低调的马化腾和腾讯还没有得其精髓。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从2010年起,腾讯就开始举办“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它甚至早于在2011年才正式更名、升级的阿里云栖大会(百度搜索指数峰值7000),更远远早于2017年才开始举办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百度搜索指数峰值1800)。但是在影响力上,腾讯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却是最低的(百度搜索指数峰值只有840)。

  百度指数对比图:这个时间段三家都开过大会。依次为2017年7月,百度开发者大会;2017年9月,阿里云栖大会;2017年11月,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这种巨大差距可能是因为,马化腾较少亲自站台,所以未能对外传达腾讯投入新科技的力度。比如2015年和2016底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马化腾并未到场,但马云和李彦宏从来不缺席自家的大会。当李彦宏在今年7月的百度开发者大会上说,百度每年把15%的收入投入到AI研发中,百度非常愿意跟全球所有开发者一起实现“Everyone Can AI的理想”时;当马云的脸出现在几乎所有机场的中信书店畅销书架上时,马化腾花了更多精力在“腾讯系”的互联网版图上:他每个月要和黄峥见一次,还要接受王兴和程维可能随时打来的咨询电话。

  2017年IT**峰会上,实诚的马化腾自己都说了:在人工智能方面,“腾讯还是落后不少”。

  对新技术及其落地应用,腾讯至今仍停留在“多点试探”上,腾讯没有把自己对新技术的战略规划,清晰、有力、反复地传达给公司内部员工和外部合作伙伴。

  换句话说, 腾讯没有告诉外界,未来十年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公司。

  导致腾讯面目模糊,在技术和生态能力上与BA有差距的最根本原因是“基因”。

  腾讯的基因是“产品”,腾讯最大的原则是“用户体验”。产品基因首先导致硬核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更好的体验、更快获取规模和流量才是核心。所以腾讯在技术积累上稍显不足,它在AI布局上起步较晚。

  散,缺乏生态、布道能力,则有更深层的原因,和腾讯的“两方模式”及内部组织架构有关。

  作为一家产品公司,腾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需要面对C端用户。上文说到,阿里是三方模式,作为中间的撮合者一开始就必须积累生态能力;而腾讯一直就是自己和用户的两方模式。

  腾讯囤积了大量C端流量,变现不怎么依赖外部力量,而主要靠自己的盈利业务——初期是SP和虚拟物品售卖,比如QQ币、QQ秀,现在则是游戏。To B的社交广告业务曾被给予厚望,但从落地以来从没超过总营收的15%。

  以至于当马化腾成为腾讯投资的B站上的鬼畜明星时,他的标准出场台词都是“不氪金怎么变强?”“小小的腾讯,才赚几万个亿,偶尔卖卖Q币”。总之,直接交钱就好了。

  这种“两方公司”的产品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腾讯不需要费尽心机说服其他企业一起玩,它习惯靠产品说话,做好爆款,搞好体验,抓住用户,就够了。当他日后把握住巨大流量时,这种靠产品本身说话的惯性就更大了。

  所以以前的腾讯其实没什么构建生态的必要,也没有这方面的积累。腾讯是一个“布道”能力上不足,不擅长讲话、发声,做B端市场品牌的公司。

  在谷歌的搜索结果中,DuerOS有1230万条中英文搜索结果,云小微则只有18.5万条结果(其英文名Xiaowei的搜索结果是140万条,仍和DuerOS差了一个数量级,且有大量人名、歌名信息)。

  在用技术赋能、提升传统行业的效率上,腾讯生态能力的弱势暴露地比较明显。

  去年底,阿里入股(大润发),腾讯随后立即投资,这被认为是AT新零售开战的标志。但是都宣称要“赋能新零售”,腾讯和阿里的做法却不同:腾讯是把腾讯云等标准化工具提供给永辉和,并给予了一定的支付和流量资源,但没有对永辉超市进行深度化定制改造;而阿里则把自己多年开发的“零售秘籍”倾囊相授——大润发新零售改造借鉴了盒马的悬挂链系统、接入了盒马的物流接单能力,同时运用了数字化的门店运营管理系统,获取了手淘首页的流量入口。今年6月,阿里宣布已完成大润发全国100家门店改造,年底前,还将对全国近400家大润发门店完成改造。用大润发新零售COO袁彬的话来讲,“阿里的深度改造让大润发找到一条转型快车道”。

  这和阿里与腾讯的一贯的“伸手风格”有关:阿里重,控制多;腾讯轻,介入少。但这也反应出腾讯虽然投资出手多,但相对于阿里与上下游间的紧密合作、共生共赢,腾讯与“腾讯系”的很多公司尚未形成紧密的业务协同。到今年6月,永辉市值相比腾讯入股后的高峰已缩水四分之一,而高鑫零售的股价则震荡上升。

  在3Q大战和微信生态逐渐显现后,世人说腾讯变“开放”了,其实某种意义上它一直没变,因为不管是在“狗日的腾讯”事件之前的“流氓”形象,还是此后的“开放”形象,腾讯自给自足挣钱的基本面没变。

  腾讯的开放与其说是开放,不如说是自给自足惯了,但又不甘心失去新机会的入场券,于是对所有“鞭长莫及”的领域实行“委任统治”,这在腾讯此前涉足较少的传统行业、B端市场上表现得更明显。

  产品基因的另一个结果是,腾讯内部架构上的“赛马机制”。

  因为互联网产品不是可乐、红酒,好味的标准一直在变,押中新口味几乎是一种玄学。为了避免错失机会,腾讯的应对措施是赛马——在关键性的产品机会出现之际,让多个内部团队同时竞争,用人数穷尽创新性,保证机会稳落腾讯口袋。

  这样的策略曾取得多次成功。微信从腾讯内部三个团队中杀出,一举带腾讯进入移动互联网;《王者荣耀》开发时,腾讯内部同时孵化着《全民超神》等3个MOBA(多人在线战斗竞技游戏)游戏。最后,杀出重围的微信和《王者荣耀》,成为腾讯内部唯二获得“创始人奖”的产品。

  但“赛马制”这个“两方模式”下的长处,在“科技赋能”时代却有诸多弊端。

  每一次赛马,其实都是对公司团结的一次破坏。因此,又有人嘲讽赛马制是“公司内部养蛊”。

  比如2012年,时任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裁的刘成敏,曾致电腾讯内部多个开发IM(即时通讯)产品的团队,希望他们在跟商进行协调后再发布新版本。在深圳腾讯移动无线部门的两个团队都停止了更新,只有身处广州的张小龙团队没有停止开发,这成了微信胜出的关键。但副作用是微信和移动无线部门始终关系紧张。

  所以,“赛马制”会导致公司治理变得相对分散甚至隔离,不利于部门合作、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不管是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AI、云还是大数据业务,相比互联网产品都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和商业化的耐心。

  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腾讯在做AI、云等新技术时,对外的态度不如阿里和百度鲜明。

  对内,习惯赛马的腾讯一贯都是等内部一个业务线做大了才变成事业部、群组级别的建制。而反观阿里和百度,在做新技术的商业突破时,都是先梳理好组织架构:阿里成立子公司阿里云;陆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裁并部门,把原来的DuerOS团队升级为“DuerOS事业部”,将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L4)、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L3)、百度车联网业务(Car Life etc)合组成“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聚焦Apllo平台,两个部门都受其直管。

  对外,腾讯唯一能拍板做大事的创始人马化腾,则又行为低调。对于未来腾讯的走向, 他肯定有看法,但他显然没有把自己的判断,彻底、反复地贯彻给集团外的合作伙伴。

  最后,腾讯在过去的时代活得太舒服了。

  以去年底的吃鸡热潮为例,腾讯和网易同时上了四五个团队开发吃鸡手游,明明网易的《荒野求生》出得更早,产品体验也不错,但腾讯的《绝地求生》,却靠“邀请好友开黑”这一功能轻松KO了先来者《荒野求生》,成了最后的“吃鸡者”。

  在《王者荣耀》的巅峰期,马化腾吃个早饭的时间,玩家们换皮肤带来的收入就是千万级的。腾讯垄断了社交,在游戏上又有极强的变现能力,为什么非要做苦活累活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根植于产品基因的两方模式,使腾讯没有生态上的积累;赛马制导致公司方向感相对分散,转型做赋能者的能力不足;而过往的成功,又让腾讯还有很多钱可以赚,有社交战场要捍卫(比如和今日头条的争端),转型做赋能者的意愿不迫切。

  从微信到王者荣耀到吃鸡,流量入口加变现利器的组合使腾讯成为移动时代的宠儿,当这个时代的红利减少时,它自然比别家落得更多,至少短期内是如此。

  腾讯演化的可能路径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腾讯根本没必要变。重仓腾讯的雪球创始人、基金管理者方三文说:千万不要反思腾讯的战略,因为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规模和生命周期的极限;如果一家公司想活得久,活得好,最重要的是认识到能力的有限性,并尽量把资源放在维持核心能力上,而不是被市场的变化牵着走,那才是企业的灭顶之灾。

  的确,为腾讯辩护的人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腾讯在游戏方面的地位依然稳固;腾讯在金融和广告方面的变现力度并不大,未来有很大开发空间;微信的小程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会成为腾讯的另一个突破口。

  这些理由都很好很充分,没有人能否认腾讯依然是一家超级赚钱的企业,哪怕不去做科技赋能,仅靠现在的业务,腾讯就将会继续赚钱十年以上。

  但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讨论腾讯在新“科技赋能”时代的模糊,并认为这是腾讯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因为所有理由都抵不过一个简单的逻辑:被赋能者,永远不会超过赋能者。

  2017年年中,腾讯曾和目前市值已突破10000亿美元的公司发生冲突:苹果认为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违反了iOS的规定,坚持要求腾讯撤销这一功能,几番争执之后,腾讯只好退步。事后,马化腾还率领高管团队拜访苹果总部,试图冰释前嫌。一段时间后,iOS端的打赏功能才回来。

  这一标志性的事件,连同影响力更大的中兴芯片事件一起,再清楚地不过地说明了,到底是谁在支配谁。中国的科技产业,确实还处于世界科技产业的下游。

  而阿里和百度的故事之所以令人兴奋,就在于他们展现出了成为全球科技产业重要创新者、用新科技为B端赋能的决心,并取得了初步效果。这使得部分投资者相信,这两家公司有机会突破千亿级市值,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过去二十年,腾讯一直都是一家超一流的产品公司、流量公司,并借此成为了世界级的科技巨头。但现在,流量红利趋近结束,流量不足以为腾讯带来足够的增长空间。放眼新机会,腾讯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它能在现有基础上,从旧科技时代的被赋能者变成新科技时代的赋能者吗?

  其实腾讯也意识到了问题,马化腾自己就想转型。在2017年12月举办的腾讯员工大会上,马化腾重点谈了生态、To B能力和组织架构。

  他说:“过去一年,在我脑海里最特别的一个词就是生态。各个生态的企业都和腾讯肩并肩站在一起,通过互联网给人类的世界和生活带来很多改变。”

  马化腾还提到:“在管理方面,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的组织架构,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的梳理。”

  同一场员工会上,腾讯的二当家刘炽平也说:“很多人说我们只有To C的基因,没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你看进化中的成功物种,不是一开始就有那种基因,都是演化出来的。”

  腾讯看起来的确有演化的资源和可能性。

  首先,腾讯招募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其中包括张潼、余栋和刘威这样的顶尖人才,他们需要被重新调动和组织。

  重新组织的形式可以是成立一个专注于B端赋能或新技术商业化的事业部,也可能是成立一个子公司。比如腾讯云目前属于SNG(社交网络)事业群,同一事业群还有QQ聊天工具、广点通、QQ音乐、QQ空间,从业务联系上来说,这是一个稍显奇怪的架构。马化腾所言的“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的梳理”也许就暗示着未来会有级别更高的、专注技术商业化的新部门诞生。

  组织架构上,腾讯或许还可以借鉴阿里和百度的做法:从外部引进一个领军型人才,给他足够的权力和资源,让他在集团旧肌体上“动外科手术”。

  腾讯其实有过类似的成功案例:投行精英刘炽平的融入,使得腾讯进入了投资新时代。会不会有一个新科技版本的刘炽平加盟腾讯?

  同时,腾讯在C端的某些积累,对服务B端依然有价值。

  业务上,从微信开始,腾讯的产品生态里已有了部分B端因素:如在微信做公众号的运营者,在广点通投广告的广告主。只是此前他们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服务和运营,现在这些既有客户将是最好的“实验合作对象”。

  其次,丰富的C端流量和场景依然是吸引B端合作者的一个有力武器。近期火爆的小程序就是一个典型,其流量吸引了大量原App开发者——如黑咔相机和小打卡——重新落地小程序,创造了一个类似iOS或者Andriod 的开发者生态。

  腾讯还有一项百度和阿里欠缺的优势,内容。

  在AI和物联网时代,内容和智能语音系统及智慧家庭有强业务联系。目前BAT三家都推出了智能音箱,仅考虑三家间的竞争,腾讯有QQ音乐,投资了,音乐和语音小说资源最为丰富。在智慧家庭场景中,腾讯视频、腾讯WeGame游戏平台还可以为电视、冰箱等屏幕提供现成的内容资源。这些内容资源为腾讯未来构建家庭、汽车、智能移动终端的更深层、更丰富的“连接”提供了想象力。而连接也一直是腾讯的使命和擅长。

  最后,最大的变量是马化腾。

  作为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对腾讯的文化和体制至关重要。推动腾讯进化、迭代,马化腾是最合适的人选。

  从2017年开始,一贯低调的马化腾,已在悄然变化。他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从“合作伙伴大会”到“云+未来峰会”到腾讯和一汽集团的合作仪式,每一个需要展现腾讯集团合力的重要场景,小马哥总会现身以表支持。

  不管他愿不愿意,一向低调的小马哥,都需要再在未来更多地露面了。

  马化腾自己对新的“科技赋能”时代战略视野也至关重要。在去年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缺席2015年、2016年大会的马化腾不仅站台,还发表了5200多字的演讲。

  不同于以往每次演讲都谈腾讯和腾讯的使命,这次马化腾花了大量心思描述他所理解的未来“全面数字化”的社会,以及这个社会需要的科技和商业模式。

  在他的设想中,新的科技首先是“深度融合”,融合有两个维度: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零售、物流、制造业甚至农业等传统行业融合;融合的直接体现或者手段是“云化”,各行各业的上云和智能化,又会进一步发展为“智慧连接”;它产生的商业变量是“全用户”,即“数字平台的用户光谱,正在从C端个人用户迅速拉长到B端几乎所有商业企业用户、甚至G端的公共服务机构用户”。

  马化腾用一句很凝练的话概括了他眼中由“AI+云+大数据”构成的技术商业图景:各行各业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

  在这个里,马化腾对腾讯的设想是成为一个能够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共生共赢的“宽平台”。实现这一目标,单靠“连接一切”的腾讯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囊括了AI、云、大数据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平台”。

  “平台”,“生态”,“共生共赢”,“基础设施”,“面向传统行业”……不仅李彦宏变得越来越像马云,马化腾也在向马云靠近。这背后,是时代推动的共同思考。

  无论对于马化腾还是腾讯来说,从产品型公司,转型到产品技术平台全面发展的公司,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转型成功,腾讯有可能成为冲击万亿市值的卓越公司;如果失败,腾讯也有可能是下一个。

  这不仅仅是腾讯面临的挑战,也是整个中国科技产业,乃至中国,都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相关文章推荐五:股价横盘一年,抄底百度的最佳时机到了?

原标题:股价横盘一年,抄底百度的最佳时机到了?

8月10日百度收于220.10美元,市值770.59亿美元。一年前的8月11日,百度股价223.49美元,跟今天比几乎一样。在过去的一年里,百度股价最高284.22美元,市值最高995.08亿美元,最低207.74美元,市值最低727.31亿美元,从股价数据来看,虽然有波动,市值也在700-1000亿美元间徘徊,但时间放长至一年,则没有大涨,也没有大跌。

显而易见,百度横盘了。横盘又称盘整,“一只股票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波动幅度小,无明显的上涨或下降趋势,该阶段的行情震幅小,方向不易把握,是投资者最迷惑的时候。”我想,投资者当下对于百度这只横盘的股票是充满疑惑的,甚至对整个科技股都是比较迷茫的。资本市场大环境波诡云谲,一边是昔日“股王”腾讯已不再坚挺,甚至被踢出摩根士丹利亚太除日本外、环球新兴市场以及中国/香港的关注名单,现象级公司小米上市后的表现也不及各界预期;另一边则是苹果市值终于突破万亿美元,亚马逊股价一年大涨70%,科技资本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如何消除疑惑?我认为,价值投资还是要回到价值本身,一切判断都应该以企业价值为依据。

从资本市场规律来看,横盘不会一直持续,一只股票横盘一段时间后,结果无非有两个:一个是大涨,一个是大跌。百度最终能否突破千亿美元天花板一路向上,甩开中国互联网超级独角兽代表的第二梯队回归第一阵营,就要结合百度现有市值和布局来看。百度市值770亿美元,已被4666亿美元的阿里和4386亿美元的腾讯拉开距离,从市值来看,百度确实是掉队了。然而,在我看来,百度770亿美元的市值是被资本市场严重低估的,投资者被类似于高管离职、谷歌回归这样的传言消息干扰,在资本大环境不景气时风声鹤唳,给了百度消极反馈。如果我们真正回归价值层面就能发现,百度远远不止值770亿美元。

1、从财务基本面来看,百度被低估。

我们先不考虑编织未来的战略布局,只看互联网公司最关键的数据。

百度2017财年总营收为人民币848亿元(约合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0%;运营利润为人民币157亿元(约合24.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为人民币183亿元(约合28.1亿美元),同比增长57%。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223亿元(约合34.2亿美元),同比增长68%。

阿里巴巴2018财年(从2017年二季度到2018年一季度)的收入是 2502.66 亿元,同比增长 58%;净利润614.12亿元,同比增长49%。腾讯2017年全年收入237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全年净利润为715.1亿元,同比增长74%。

阿里和腾讯收入大约是百度的3倍,净利润大约是3倍,营收增速比百度高一倍,利润增速相当。

从财务数据来看,百度市值确实应该跟阿里、腾讯有距离。问题是,距离是不是有这么远?从市盈率可以看到,百度市盈率27.33倍,阿里市盈率46.09倍,腾讯市盈率39.62倍,百度远低于阿里、腾讯,也低于互联网公司40倍左右的平均水平,因此百度是被低估的,合理估值应该比阿里腾讯少一些,但不会有6、7倍的差距,如果市盈率相当,百度市值应该在1500亿美元左右。

有人说,百度和阿里、腾讯的业务属性不同,市盈率没有可比性,不妨看看和百度最相似的谷歌:市盈率高达68.76倍,市值达到8029亿美元。

2、百度AI新业务布局,在估值上没有体现。

我们再看业务布局。科技公司的本质是要解决问题,而且一定要比对手更快地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否则就会遇到发展危机,科技公司要做的,就是延长产品周期的同时,开拓新产品周期。

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生命周期最长的应用之一,一直帮助人们解决信息获取的问题,如今遇到了挑战,毕竟,人们用PC和浏览器越来越少,上网不一定从搜索开始,信息流、社交媒体、社会化问答、短视频等等新信息获取形式层出不穷。不只是百度,Google也遇到了挑战,2017年总收入为11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60.7亿),同比增长23%,跟百度几乎一样。

然而百度在延长产品周期和开拓新产品上,都比谷歌做得更早、做得更好,百度这几年战略聚焦到“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上,前者负责延长搜索周期,而后者则负责寻找新产品周期。在中文搜索业务上,Statcounter公司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中国搜索市场百度以73.84%的份额遥遥领先,老大地位依然稳固。尽管有谷歌入华等不确定性因素,然而正如此前各界分析,谷歌入华不可能改变搜索市场格局,搜索仍然是主流互联网业务,可以带来充沛的现金流,此外百度通过信息流、短视频等新的内容分发业务让搜索进化。二季度财报显示,6月份百度APP平均日活用户达到1.4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7%,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过30%。而搜索之外(信息流+AI)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0%。可以看到,百度在延长内容分发这个原有产品周期上,成果是很明显的,而谷歌寄望于Android可以让其在移动端继续占据搜索入口,实际上却没有如愿,在延长传统产品周期上,它没有实质性动作。百度更值得一说的是对新产品周期的开拓。

百度比谷歌更早战略聚焦到AI上,一方面潜心投入深度学习、知识图谱、NLP等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在百度所有业务上应用;另一方面,通过百度大脑、DuerOS、Apollo等平台将AI开放到各行各业,让EveryoneCan AI,通过做生态来获取AI时代的话语权,目前DuerOS、Apollo公布了全新3.0版本,截至 2018年7月底,DuerOS智能设备激活数量已突破1个亿,Apollo合作伙伴数量已达119家,搭载Apollo的自动驾驶客车阿波龙已量产并商用。短时间内,AI开放还没有给百度带来规模化收入,不过正如李彦宏此前就Apollo接受专访时所言,百度AI开放要做的无非是通过平台给合作伙伴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在这个基础上商业化将水到渠成。

如果我们只认为百度是搜索引擎,对标谷歌以及阿里、腾讯,从财务模型来看,百度770亿美元估值是偏低的。如果我们算上信息流、Apollo(自动驾驶)、DuerOS(AI操作系统)等新兴业务,百度估值应该有更大的提升。单单是信息流业务,主打信息流的今日头条被传最新估值已达到750亿美元,竟然跟百度接近,然而其2017年营收150亿,大约只有百度的1/6,百度信息流收入也已达到数十亿元,如果这样看,百度信息流业务估值几何?

自动驾驶、AI系统这些业务的价值同样不容小觑,比如单单是自动驾驶业务,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显示,Waymo的估值将超过传统的汽车公司以及特斯拉等,至少达到700亿美元,潜在估值达到1750亿美元,百度无人车技术水平逼近Waymo,且率先开放将Apollo平台做成型,86Research最近对百度的研究报告中就指出,百度目前处于被严重低谷的状态,而且百度AI业务的领头羊地位没有在股市当中表现出来,其中Apollo估值应该在105亿美元左右。

杂七杂八算上,百度新业务在整体估值中几乎没什么体现。

百度有大量的投资布局,且都充满潜力。我们还不能忽视百度有大量的投资布局,单单就已上市公司来说,百度是爱奇艺大股东,是携程股东,这两家公司都是各自领域的NO.1,市值本身就不小(分别是208亿美元和218亿美元)。百度金融也已成功拆分并独立融资,往金融科技方向发展,有望成为金融科技开放的第一大平台,目前估值224-240亿人民币。这些百度系公司将给百度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以及贡献核心财务数据。

基本面好、新业务强,投资也有不少成功case,算下来,百度770 亿美元真的是太便宜了。特别是当我看到挖矿设备商比特大陆上市的消息,更加坚定百度被严重低估的看法。有消息称,比特大陆已启动高达19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估值达到500亿美元,竟然超过了京东和小米,接近滴滴和美团。然而,这家公司不论是从营收还是利润来看,都跟百度不在一个级别(据说比特大陆去年营收 25 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究竟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价值?挖矿设备这个事是否可以持续?这家公司本身是否有核心技术?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比特大陆都值500亿美元,百度770亿美元,是不是太低了?百度不只是满足中国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还在推动AI在各行各业的落地,赋能行业,虽然很多人对其颇有微词,但不可否认,它在努力改变世界。

多家投行也认为百度被低估了。此前,纽约老牌Oppenheimer(奥本海默)在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结束后,对百度维持“”的,并给出294美元的目标股价。百度二季度财报利好,德意志银行最近已将百度的目标股价上调至337美元,谷歌入华百度股价大跌则给很多资金入场构建了机会。同花顺数据显示从8月2日至8月9日,短短一周内,百度机构数量从836家上升至846家,累计持股数量上涨36万。

我认为,当前资本市场波诡云谲,被低估的不只是百度,很多优质股票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在牛市可以随大势赚钱,然而牛市总是有周期的。在价值投资导向的资本市场,要通过赚钱,唯一的方法就是秉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如果你看好一个公司,就买入并长期持有,不再被市场上的各种消息左右。随着公司的成长,你的投资一定会得到回报。

?注: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相关文章推荐六:百度李彦宏在的布局

原标题:百度李彦宏在新三板的布局

公开数据显示,百度数量为116个,阿里巴巴为230个,腾讯为488个。百度的和另外两家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外界的眼光来看,百度总是后知后觉、缩手缩脚。这一点,顺延到了对新三板领域的布局。

PC时代,BAT是绝对的王者,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扩张的手段是买买买,对自己业务发展有战略意义的公司,马爸爸不是买下来就是战略入股,比如高德地图、比如优酷。腾讯扩张的手段,也是买+战略入股,比如收购Frontier Developments,战略投资滴滴等。而百度的扩张手段却跟另外两家不一样,百度都是采取自己做的手段,比如百度地图、比如百度糯米,都是这样做起来的产品。

不同的扩张策略,导致了目前三家市值的差异。截止12月8日,阿里巴巴市值为4476.61亿美元、腾讯市值是4720.03美元、百度市值809.28亿美元。百度跟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但我们也许可以从的频繁变动中窥出些许线索。

一年之内,百度投资部经历多次大型的人事变动。

2016年中旬,负责百度投资的一把手、直接向李彦宏汇报的何海文(Helen)发生了“职位变动”。

这位2011年加入百度的女性,此前负责百度战略体系,包括百度的战略投资业务。这位极少在公众面前露面的神秘人物,早年间曾担任网易的CFO,后为的高级顾问,据说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在百度投资部内以及投资业中,以风格强势著称。据百度内部人士称,李彦宏对何海文颇为尊重,Helen说话,李彦宏是会特别给面子,要认真听一听的。

仅从投资数量这个最粗浅的维度上看,百度就显得最为保守。根据IT桔子上可以查到的公开数据,百度投资的项目数量为116个,阿里巴巴为230个,腾讯为488个。

以出行领域为例,在2013年的4月和5月,腾讯对滴滴,阿里巴巴对快的,分别进行了自己的第一笔投资,之后两家公司不断加注。而百度是2014年12月,才宣布投资Uber,在2015年10月投资了优步中国——被滴滴合并前,优步中国的市场份额相当于滴滴出行的约1/4。

百度投资部的滞后,也顺延到对新三板的布局。

二、百度在新三板的布局

截至目前,百度目前投资新三板的项目只有5个,分别是五八汽车(430081)、客如云(835268)、捷通华声(837791)、百姓网(836012)和知我科技(836435)。

其中,百度已经在2015年6月从五八汽车成功退出。也就是说,目前百度在新三板上可公开查询的仅有四个而已。与阿里巴巴的大面积覆盖和腾讯重点覆盖相比,百度在新三板上的布局确实不算多。

与阿里巴巴和腾讯不同的是,百度还曾试图将自己的子公司挂牌新三板。据了解,早在去年初,市场就有传闻,百度旗下的百度音乐、百度文学、百度糯米、百度外卖、91桌面、作业邦、百度医疗和百度影业等8家公司都打算回国上市。其中,百度音乐、百度文学、百度糯米、百度外卖这4家公司,把目标定在新三板。

但遗憾的是,至今百度新的动作一直未有出现。

百度在新三板的布局,其投资渠道主要是通过北京鼎鹿中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鼎鹿中原)和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百度网讯)。这四家公司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企业级服务、人工智能、本地生活等领域。

客如云:客如云成立于2012年8月,于2015年8月完成股改,通过自主研发的软硬件致力于为本地服务业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是一家基于云端技术的 SaaS 公司。

客如云通过自主研发的软硬件,致力于为本地服务业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云端技术的SaaS公司。2017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877.23万元,净利润-5541.47万元。虽然尚未盈利,但每年营收保持近7倍的增长。

百度是客如云的第三,目前持股比例为16.21%,约871.60万股。

百度当时投资客如云,是其在服务业O2O领域的又一个重要布局,是想将客如云作为百度糯米的战略资源。在百度当时连接人与服务远景布局中,客如云对服务业B端的信息化闭环,已经成为了基础的战略环节。但目前百度外卖已卖身饿了么,这一战略布局,最后吃螃蟹的却变成了饿了么。

捷通华声:捷通华声成立于2000年,是新三板人工智能第一股。公司也是国内少有的全方位覆盖包括智能语音、智能图像、语义理解、生物特征识别等9项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其核心产品灵云云平台是目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产品、服务最全的云服务平台之一,累计服务用户3亿人。2017年上半年,捷通华声营收达3861万,同比增长14.65%;净利润为339.7万,同比下降13.07%。

百度跻身捷通华声之列,目前持股比例为1.41%,约84.25万股。

对All in AI的百度来说,捷通华声对百度目前的无人驾驶等方向有着战略性的补充作用。

百姓网:百姓网成立于2005年3月1日,是国内最早的分类信息网站。十年来,百姓网致力于连接亿万老百姓身边的需求,成为国内为大众用户提供本地化生活信息的服务平台。

在58同城与赶集合并之前,国内分类信息网站主要的玩家有三个:58同城、赶集网和百姓网。但是继前两者合并之后,原有的三国杀阵型不复存在。相关资料显示,58赶集合并后占据超过80%以上的市场份额。步履维艰的百姓网,虽然没有58赶集那样滋润,但依靠着百度的流量,也活得还算不错。

根据百姓网公布的资料,其第六大股东北京鼎鹿占有百姓网4.75%的股权。

而北京鼎鹿实际就是百度的关联公司。百度副总裁王湛是这家公司法人,百度常务副总裁刘计平是。这家公司的办公地甚至都是上地的百度大厦。

知我科技:知我科技注册成立于2009年,由百度和IDG联合创始投资,是以泛药妆垂直领域(药妆、美妆产品统称为泛药妆)为切入口,覆盖线上线下的综合美肤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旗下的知我药妆是国内药妆化妆品领域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购买泛药妆(药妆、美妆产品统称为泛药妆)及其他身体护理用品所信任的平台。今年上半年,知我科技营收4534万,同比降低22.59%;净利润为27万,同比增长103.78%。

跟百姓网一样,百度也是通过北京鼎鹿间接持有知我科技11.14%的股份,位列。

对百度来说,在天猫和京东的夹击之下,如此前百度投资的菠萝蜜、中粮我买网、齐家网一样,知我科技是百度在垂直电商领域的布局。

移动互联网大潮中,百度的O2O战略没有带领百度走到比肩腾讯和阿里的高度,百度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也在这几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此外,在投资布局上也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家,包括在新三板的布局,百度也没有走在前列。未来all in AI的百度,不知道还能不能再上巅峰?新三板巨大的资源库,未来将会是百度一个着力的重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相关文章推荐七:第三波上市潮!腾讯系10家公司IPO,谁最赚钱?谁最败家?

原标题:第三波上市潮!腾讯系10家公司IPO,谁最赚钱?谁最败家?

7月9日早上9点,香港交易所里挤满了排队入场观看小米上市仪式的媒体,3天之后,他们将再次在同一地点见证另一家来自中国内地的互联网企业映客的挂牌仪式。除此之外,港交所的门外,还排着等待入场的美团点评、同程艺龙等。

自2017年下半年掀起的互联网上市浪潮仍在向前推进。据南都记者统计,2018年上半年已有接近20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提交了上市申请。6月份以来,提交上市招股书的公司就有7家。本周之内,小米和映客将接连。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波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背后,频繁闪现腾讯的身影,其中包括已经上市的B站、虎牙直播和已提交招股书的拼多多、映客、美团点评、同程艺龙。与此同时,腾讯近日发布公告称,还计划拆分其在线音乐娱乐业务在美国上市。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又一波上市浪潮的来临,腾讯或将成为最大的IPO红利收割者。但在这么多“亲儿子”、“干儿子”中,谁最赚钱?谁最败家?

第三波互联网上市潮来袭

“腾讯系”一年内喜提7场IPO

从2000年到现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共有三波上市热潮:

第一波是2000年前后以网站和携程等为代表的信息匹配型互联网企业,第二波是互联网跟传统商业结合的互联网企业上市浪潮如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

第三波则是纯移动互联网企业陆续迎来上市热潮,主要涉及生活服务、移动社交、支付等各个垂直领域。

众海投资创始合伙人黄海军向南都记者梳理了互联网三波浪潮,同时表示,过去20年,互联网发展都是流量驱动型的,但目前,这一发展模式走到成熟阶段,“每个垂直领域都有巨头牢牢占据,各个领域的流量都已经被巨头瓜分完毕,成熟期的重要标志就是走向上市。”

事实上,第三波上市潮始于2017年下半年。其中2017年9月28日,互联网在线登陆香港联交所;11月8日,腾讯旗下阅文集团在香港上市;11月9日搜狗登陆纽交所;11月16日,易鑫集团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延续到2018年,上市浪潮更加密集。今年3月28日,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站)在美国上市;3月29日,爱奇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于7月9日正式上市;5月11日晚,虎牙直播在纽交所上市;6月27日优信二手车挂牌纳斯达克;此外6月21日,同程艺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25日,美团点评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6月30日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招股说明书;7月12日映客登陆。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10家公司均有腾讯参股的背景,其中已经成功上市的有6家(不包括映客),已递交招股书的有3家,此外,腾讯近日还公开表示,计划拆分其在线音乐娱乐业务在美国上市,腾讯音乐上市近在眼前。

去年腾讯和阿里并购动作频繁,其实是寡头在打扫战场,美团、滴滴、饿了么等各个领域的巨头有些被纳入寡头的资产,另一些不愿被收购的只能在今年走独立上市之路”,黄海军指出。事实上,除了腾讯之外,阿里巴巴以及百度都在这次IPO热潮中也收益颇丰,其中百度是爱奇艺和优信的大股东,阿里巴巴投资了美团和搜狗。

香港上市企业股价“过山车”

除了流量,投资已逐渐成为腾讯最核心的底色。2017年,共有120多家公司拿到腾讯投资,比BAT中另外两家的总和还要多。腾讯投资主管合伙人李朝晖在2017年全球合作伙伴开放大会上曾表示,腾讯整体超过千亿规模,体量达10亿美金的公司数量在50到100家之间,而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在2018年初的腾讯投资年会上则透露,这些企业所新增的价值已超过腾讯本身的市值。

如今,这些公司陆续进入收割期。南都记者梳理上述已上市的6家公司市值以及腾讯持股比例发现,倘若按照上市首日的市值计算,仅腾讯持有的上述6家公司的股份,其对应的总市值已高达820亿元人民币。

“腾讯坐拥中国互联网流量的半壁江山,但并不擅长做电商、搜索等,因此最好的入局方式是”,资深评论人王冠雄称,腾讯在港股的巨无霸地位也给赴港上市的腾讯系企业带来好的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系”的投资背书有利于香港资本市场理解这些上市的,却并不能保证他们在股价上一路顺遂。

比如,腾讯的“亲儿子”阅文集团在经历开盘大涨后股价呈一路下跌趋势,截至7月6日收盘价为75.25港元。2017年9月28日在港上市的众安在线69港元,较59.7港元的发行价大幅上涨15.6%,但目前股价破发市值蒸发近700亿,6月28日还被监管层亮了黄牌。

易鑫集团仅上市首日达到了股价最高点10.18元,市值一度达到639亿港元。此后几天,该公司却进入下跌通道,上市后第四日报收7.12元,跌破招股价,此后一路下跌,7月6日,易鑫集团股价跌至3.15港元。

被冠以“中国赴美上市AI第一股”的搜狗上市之时,发行价为每股13美元,市值约合人民币340亿元,但今年7月以来股价降为10美元左右。

对于“过山车”式的股价,黄海军认为,原因在于发行价过高。“上市的时候都被高估了,香港市场太缺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因此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最初进入时都被盲目看好”,黄海军称,“阅文集团只是腾讯旗下的一个非核心业务,在国内很难独立成为一家有价值的上市公司,但就认可它,源于对于其价值的不理解”。“腾讯系的光环效应导致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被高估了”,王冠雄指出。

黄海军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的涌入进入,也在回归理性。“过去国内互联网企业拿出二三线的边缘业务上市已经让香港的投资者眼前一亮,由此导致估值虚高,但随着小米、美团等真正有份量的互联网企业登陆港股,香港市场该重新考虑如何给一个合理的定价了,现在正处于价值回归的过程。”

腾讯系上市公司市值变化

美团点评上市后能否赶超

尽管如此,腾讯仍然获得了不菲的。从腾讯持股的价值来看,按照截至7月9日上述6家上市公司的收盘市值计算,阅文集团依旧是对腾讯贡献最大的“腾讯系”独角兽企业。阅文集团股价为75.250港币,总市值为682.08亿港币。腾讯间接控制65.38%股权,持股价值为445.94亿港币,约合人民币377亿元。

其次为虎牙直播。截至本周二,虎牙直播总市值为67.9亿美元,腾讯持股价值为23.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排行第三的是搜狗,截至7月9日,搜狗总市值42.78亿美元,腾讯持股价值为1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此外腾讯持有的众、易鑫集团、B站的股权价值依次为90亿元、56亿元、13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腾讯在近一年来,借助6家企业IPO共计获得了约82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收入,占其2017年总营收的30%以上。

此外,若按照美团点评在上一轮融资中的估值计算,腾讯持股20.14%价值约400亿元人民币,美团点评成功登陆港股后,毫无疑问将超越阅文集团成为最腾讯系投资的价值最大的独角兽企业。

腾讯10家持股公司价值排行

腾讯云和微信支付开辟新战场

然而在多位投资人士看来,腾讯近些年带来的回报远远不止于收割IPO红利。

“腾讯不是,并不是为了赚股权的钱”,黄海军指出,腾讯大量地对外投资有两个意义,“一是战略布局,阿里的强项在商业因此可以渗透到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腾讯没有与之竞争的着力点只能通过参股介入到生活服务等场景中,第二是支付等业务的落地,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每入股一个生活服务场景中的头部企业就意味着微信支付有了一个新战场。”

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同样向南都记者指出,“财务回报对于腾讯来说是其次的,通过投资提升腾讯整体生态价值对于腾讯的意义远远大于财务回报。”

这些独角兽企业究竟给腾讯带来了多大的“生态价值”?这从各家招股书中公布的与腾讯就支付、云服务、营销等方面的可以看出。

其中,就支付佣金来看,美团点评的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其对腾讯的支付服务佣金总额分别为人民币3930万元、1.02亿元及3.06亿元,连续三年保持三倍增速。

在腾讯云的服务费用上,2016年及2017年度,美团点评使用腾讯有关云服务及技术服务的总额分别为人民币950万元及1880万元。

此外,还有营销宣传费用。“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年度,我们(不包括摩拜及其附属公司)就营销及宣传服务已付╱应付腾讯的总额分别为人民币5160万元、1.28亿元及8780万元”,美团点评在其招股书中写道。由此可以计算出,仅美团点评在2017年就给腾讯贡献了4.13亿元的营收流水。

此外,阅文集团在关联交易中也披露,其在2017年向腾讯集团支付的推广服务费用、支付佣金费用和云服务费用最高分别为8000万、1350万、5000万元人民币,累计超过1.4亿元。

同程艺龙的招股书则透露,其与腾讯方面的合作包括接入腾讯社交平台作为流量入口、使用腾讯地图销售旅游产品和使用腾讯云服务。其中同程艺龙在2015、2016、2017三个年度就腾讯云服务支付的金额分别约为人民币 1400万元、4300万元及5200万元;在2016年及2017年两个年度,使用腾讯地图移动应用销售其旅源向腾讯支付的佣金分别约为人民币 5.3万元及23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接入微信九宫格的费用并未公布。

近两年崛起的社交电商巨头拼多多同样在其6月30日递交的招股书中称,“2018年2月,拼多多与其腾讯达成长达五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支付解决方案、云服务和用户互动等多个领域合作”。

这意味着未来数年内,上述1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已经提交招股书的拼多多、美团点评和同程艺龙)都将采用微信支付、腾讯云以及腾讯旗下的营销推广等服务。“这也意味着腾讯会长期持股,不会等着一上市就抛售股票”,徐晨称。

但在王冠雄看来,通过并非拉动支付、云服务等业务的有效途径。“支付和云恰恰是阿里巴巴领先的两个板块,也是阿里和腾讯发生最直接竞争的两大业务,腾讯急于追赶上去,通过与投资公司的联动会带来一定的业务增长,但没有办法形成显著拉动”,王冠雄称,原因在于腾讯的云和支付并没有排他性的地位,而阿里大多是完全控股,要求绝对的控制力。

腾讯光环效应下的利与弊

需建立自有用户渠道和流量入口

对于独角兽企业来说,获得腾讯的投资也意味着获得了流量入口。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流量垄断也越来越明显,互联网企业对腾讯流量的依赖也在加剧”,王冠雄指出。

同程艺龙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同程及艺龙的合并平均月活跃用户从2015年的接近9000万增加至2017年的 1.2亿,年复合增长率为 16.9%。同期,同程及艺龙的合并平均月付费用户由2015年的 400万增加至2017年的 1500万,复合年增长率为 99.6%。

这其中,腾讯的流量扶持成为同程艺龙近些年活跃用户以及付费用户的主要增长动力,但另一方面,对于腾讯流量的过度依赖也成为同程艺龙的潜在风险。

据了解,同程艺龙目前运作微信及移动QQ支付平台“钱包”界面内的“火车票机票”及“酒店”独家端口,同时也在微信平台上开通了同程艺龙小程序。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腾讯通过上述平台为同程艺龙带来了近8000万平均月活跃用户,而同程及艺龙的APP端仅2800万平均月活跃用户,网站端仅1400万,由此可以计算,同程艺龙65%以上的活跃用户来自腾讯。

此外,同程艺龙的月付费用户来自腾讯的比例甚至会更高,“2017年我们的月活跃用户大部分以及我们的月付费用户绝大部分来自腾讯旗下平台。”

而搜狗在招股书上同样强调了腾讯对其流量的拉动作用。截至2017年6月,搜狗大约38.2%的搜索流量,都来自腾讯;阅文集团则在招股书中表明,阅文一方面利用腾讯的网络平台分发文学作品,二是在文学作品的改编或改编自这些文学作品的产品分发方式上进行合作。

与此同时,多家“腾讯系”公司也意识到了与腾讯合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拼多多在招股书中的风险提醒中预警,如果与腾讯的合作受限,拼多多可能面临不利影响;同程艺龙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部分中如是描述,“与腾讯关系的变差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增长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另一部分“腾讯系”公司也开始进行风险规避。其中,众安保险除了与腾讯的合作,还牵手多个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诸如蚂蚁金服、蘑菇街、寺库、同程等,通过这些碎片化场景下的,建立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来不断降低。包括腾讯的“亲儿子”阅文集团也在招股书中声称,自己并不会严重依赖腾讯,同时指出腾讯作为阅文的主要在线阅读平台分销对象,支出成本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占2.3%和6%,相比2016年32.8%的内容成本仍是微乎其微。

“对腾讯的流量依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王冠雄指出,但腾讯并没有要求排他性的合作,所以风险并不大。多名业内人士均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腾讯并不会轻易抛售所持有的这些股票,腾讯与其持股的公司还是利益共同体,因此对腾讯的流量依赖并不会带来风险,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想要长期稳健发展仍需要建立自有的用户渠道和流量入口。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实习生 蔡思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百度、腾讯投资过的互联网汽车,在交付前竟然...自燃了》 相关文章推荐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营业执照变更法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