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 app李路飞app什么时候正式上线?

2018年8月9日下午,真知灼见APP融资发布会暨金融知识服务高峰论坛在北大博雅酒店·中华厅圆满闭幕。

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真知灼见APP创始人、北京大学90后双创领军人物李路飞,中国IT领袖峰会秘书长刘钜波,原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王永利,中国人寿养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裁助理杨帆;著名经济学家、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真知灼见APP金融知识工厂发起人曲锐博,真知灼见APP联合创始人莫兰,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会长王少杰;清华产业控股研究院执行院长金海年;北大创业联合会首任会长、北大纵横创始人王璞;北大1898咖啡馆执行主席陆德忠;山西平顺农商银行董事长王联民;新知榜创始人杨小峰等嘉宾受邀参加。

此外,晋民投、滨海金控、新知榜、成才教育、一塔湖图资本战略合作伙伴;北大教授、校友代表,真知灼见APP学员,媒体记者等400余人参会,真知灼见APP 1.0版本发布会由《真知财经》主持人张凤主持,中国IT领袖秘书长刘钜波担任嘉宾主持。

本次金融知识峰会,真知灼见公司发布了旗下首款金融付费APP1.0,同时真知灼见APP还邀请了各行专家、学者、企业家为与会嘉宾呈上了一场金融知识的盛宴,现场掌声不断!会上真知灼见APP与晋民投、成才股份(871806)、滨海金控、一塔湖图商学院等机构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李路飞、刘钜波、莫兰及现场各位嘉宾共同开启了真知灼见的融资签约仪式。在场的所有嘉宾、团队成员、及多位学员共同见证了真知灼见APP天使轮融资1200万和飞速的发展史。

签约仪式后,真知灼见APP创始人李路飞给现场嘉宾分享了“金融·IP·链接”的知识干货。今天(2018年8月9日)是真知灼见APP诞生的第一天,也是真知灼见APP团队筹备成立的第100天。

这几天有老朋友看到我在朋友圈分享关于金融付费的内容,来到真知灼见APP职场一看,都认为已经成立2年了。每当此时,就会问一句“APP是外包的?”,其实都是我们团队自己做的,其实今天的发布会是5月1号正式启动新职场时就定下在8月9日举行产品发布会,尽管在5月1日的时候,新项目部还只有8名小伙伴。目前,知识付费的课程录制基本都是轻资产、外包。而我们真知灼见APP用了100天的时间,不仅组建了自己的内容生产团队、市场营销团队,还有自己的IT技术团队和课程制作团队。早期,我也想过去外包做一些分担,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公司可以get到我们的cult。我认为一款APP是有价值观的,不同的APP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我就开始思考我们的产品价值观,我们做知识付费和得到APP和喜马拉雅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的20分钟,我将围绕创立真知灼见APP的心路历程和大家进行分享,关于知识付费我一直就是看好的,只是今年才提升为公司战略高度定位,前面多位嘉宾都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关于垂直细分付费平台,我认为在当下中国最应该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普及的行业有两个: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金融教育,而我们真知灼见APP在做的就是金融教育。

5月份,我Redefinite了两个名词,就是为什么选择金融细分?一是,人人都在强调用户终身价值,文化是细分,电商也是细分,专业行研报告也是细分,都是知识付费,哪个最能接近一个人的终身价值呢?除了无形资产就是金融资产配置,如果是一个大学校长可能培养了20万学生,这个学生是无形资产,它量化不了。二是,客单价。一个普通用户听段子和学金融,那个客单价更高?很显然是金融学习者。另外,我过去搞了三年孵化,但是一直是金融的思维在顶层。所以说从团队和行业细分来讲我认为金融最接近于一个人的终身价值,也符合我过去的创业经验,所以选择金融知识付费。

真知灼见APP由大讲堂、金融商学院、FM音频三个板块。

大讲堂是由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系统的金融知识的讲解,重点打造人格化的知识IP课程体系。是什么就是什么,通过我们的打造,让内容更加符合人格属性。

金融商学院部分,主打999元/年,上由12位顶级教授的金融课程。目前国内的主流商学院都是知识反复生产,若是顶级商学院,学费高达60万,并且学习场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管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会降低一些现场学习的乐趣,但我们也可以通过社群化方式组织学员互动,来弥补线下缺失导致的流量损失。

商学院的宗旨是一次生产无数次供给,让全国上不起名校MBA的人能学习顶尖的MBA课程,另外12个月过后可以参加我们的结业考试,考试过了我们会为学员颁发由12位顶级大咖联合签字发结业证书。我相信,每一位在我们平台学习的学员都应该物超所值,只要你认真学了,你学到知识一定超出预期,一定会超过999元的付出,假设学员预期效用是3000,他一定会帮你进行传播,我想这就是雷军口中的“口碑效应”,部分基于微信平台的付费平台就不提了,基于APP的金融知识付费我们是国内首款。

在知识付费行业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是“焦虑”,很多知识付费平台一上来就贩卖焦虑,这类平台原则上是广告付费平台。目前主流的90后创业者都以营销著称,我认为这些都不长久,我第二次创业了,对产品有着极其苛刻的追求,因此更注重产品质量。知识付费也是如此,“类新闻类产品”解决不了用户焦虑问题,只能浪费用户时间,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为场景所打造的产品等同于垃圾。

FM音频课程首先为用户推出《诺贝尔经济学家的52套公开课》、《52名中国顶级经济学家的理论课》,然后基于这些经典理论基础上我们来剖析金融现象,金融现象就太多素材了。从金融的视角透析3000家主板上市企业,比如对面的方正,每家上市企业都是几万员工和几万股民基础,比如晋商500多年的历史也可以演绎为金融课;从基础理论来解析拼多多为什么成功,TMD为什么成为TMD,而不是其他企业成为“TMD”;从金融角度来剖析C轮以上的独角兽企业,任何一家独角兽企业都可以演变为一套金融课。因此,从金融知识到金融现象易,从金融现象到金融知识难。我们的宗旨是帮助用户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系统化的知识。

回归产品价值观,我不得不提cult,就是产品的内核。抖音的内核是15s,得到前身是60s,我们的算法是15分钟:15*60-3-10-30=857 s*52节/套,用15分钟学会一个金融知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让用户学到更多的金融知识。除掉开头的3s音乐和结尾的10s音乐,再剔除关于嘉宾或者某本书的介绍30s,因此,我们的知识产品干货就是857s,如果4字/s,大概就是3400字左右。同理,大讲堂按照15*60-3-10-30=857 s*(8-10)节/套,商学院按照15*60-3-10-30=857 s*(8-10)节/套*12套/年进行。这就是我们的cult和算法。我们大讲堂和商学院通过数个金融大咖,通过真知灼见APP将知识进行共享,让中国大多数没有上过金融课、MBA的人们也能学金融,这是目前APP第一版本的架构,第二版本我们将上线问答咨询、评分和问答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与老师进行点对点沟通。

第三,从2C2B2G的角度分析了真知灼见APP的用户增长策略。2C是一个基础用户,在抓住一线城市成熟流量基础上,发掘流量下沉二三四线城市;2B给银行、保险、证券的同行继续提升,因为所有的金融机构的培训预算都得有,如果没有培训预算这个金融机构基本上做的不成功,2B还有一个双向合作渠道,我们可以与B一起打造精品课程,在APP上共同销售;2G是一个定制,G端也有金融需求,招商引资和引导本土企业投融资,以及防范非法集资方面政府都有相应的知识需求等。

最后李路飞通过回顾过去四年的创业历程,分享给各位来宾: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认为中国的90后处在创业最好的时代,我们无法创造BAT和TMD,但我们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创造YOZ。

在中国,70后看到了互联网创造了BAT,80后看到了互联网创立TMD,90后看到互联网会创造出什么产品?00后呢?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一切预测都是保守的,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开始了Space X和汽车公司特斯拉。我认为年轻人创业也好,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维度是不一样的。我们90后肯定赶不上创造BAT神话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即使我们创造了,也比不过人家。因为不是我们的时代,那我们90后或者00后,我们做什么?我们做自己时代应该做的事,因为只有时代才能让我们超越我们的前辈,时代让我们站在了前人的肩上,我们要有信心去更好地提升认知,选择创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正能量。

全球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全是科技公司,分别为苹果、亚马逊、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软、Facebook,而让BAT们超越Apple、Microsoft、Facebook也很难,因为,时代造就了美国,造就了一波美国青年创客。十多年前,批判家把美国青年企业家的成功归功于美国教育的成功来批判中国应试教育培育不出曾经比例的人才,而今天却销声匿迹。

因为今天的时代,中国的90后创客已经具备了创业成功的内外部条件:体量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从关心自己到全球创业观的形成。真知灼见App定位是打造1个金融知识服务生平台,联盟数10位金融IP大咖,带领100位团队成员实现人生梦想,链接1000家金融机构组织,共享10000个优质金融社群资源,最终培养100000名卓越学员,实现先让1000000人民群众先懂金融的小目标。希望大家提能持续关注并为真知灼见APP提出真知灼见,希望大家把我们的真知灼见带给身边的每个需要金融知识的人。

}

  钜派投资集团认为,与其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成为巴菲特一样的股神,倒不如脚踏实地学习一下股票基本功来的实在。尤其是进入2017年以来,我们的A股市场越来越成熟,呈现出的一系列巨变,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小市值股票一跌再跌

  钜派投资集团根据过往历史来看,购买小股票在A股的收益率是很高的。这一方面基于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许多小公司都在发展壮大,从几十亿市值的公司逐渐变成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市值的公司。A股历史上许多大牛股,包括茅台、格力电器、伊利股份、海康威视等都是从小市值公司长大的。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壳价值”。由于发行制度的非市场化因素,以及没有退市机制,A股市场上再差的公司,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市值底”。而且这个市值底伴随着时间一直在增长。2008年A股市值最小的公司在2亿人民币,到了2016年底变成了20多亿。

  然而到了2017年,小市值股票表现越来越差。整个2017年钜派投资集团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市值在2000亿以上的公司是表现最好的,涨幅超过40%;相反市值在50亿以下的公司是表现最差的,跌幅超过25%。许多人把这个看做一种短暂的风格,认为小盘股风格很快会回来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钜派投资集团看到进入2018年之后,小市值股票继续一跌再跌。和三年前相比,虽然市场同样回到了3000点以下,但市值结构出现了天壤之别。钜派投资集团根据此前券商中国的一个数据统计,2015年8月25日,市值低于30亿的个股只有295只,占当时市场总数的10%。到了2018年6月22日,市值低于30亿的公司已经有971只,占比为市场总数的27%。这里面大部分公司是从原来50到100亿市值区间跌下来的。

  钜派投资集团认为,小市值股票持续大跌背后最大的原因来自发行制度的加速,以及A股逐步开始有退市的公司了。目前的发行节奏会让市场到2020年上市公司数量扩容几乎一倍,已经出现了类注册制的模式。这也导致过去“资产证券化”模式终于宣告终结。

  二、市场定价权发生改变

  2005到2007年的时候,A股市场定价权在机构投资者手里。自从2012年开始,A股市场的定价权落到了产业资本手里。市场并购重组的数量越来越多,到之后大量上市公司变成了一个并购平台,通过并购各种公司把自己做大做强。

  在最极致的年代,钜派投资集团看到盈利不到1亿的上市公司,去并购掉盈利超过5亿的非上市公司,后者还不需要做大股东。大量的并购重组变成了一二级市场估值差的套利。从本质上,并没有真正为投资者和公司本身创造价值。

  在产业资本定价权最强的2015年大牛市中,那时候许多人已经不再跟踪上市公司的业绩了,反过来跟踪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行程,他要去哪里,他可能并购什么公司。从中,也看到了产业资本定价权的一种极致体现。

  但是这种定价权已经发生了转换,钜派投资集团认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股权质押预警的比例大幅增加。目前A股处于股权质押平仓线以下的市值规模超过了一万亿,许多产业资本和上市公司控制人都被强行平仓,市场定价权已经不在产业资本手上。

  三、A股正在变得成熟化

  有人说这几年的A股正在去散户化,对此钜派投资集团并不完全同意。如果看今天美国的市场,完全去散户化主要依靠80年代的养老金退税政策带来的全面机构化。而且这是在一个长期牛市的背景下实现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催化作用,A股要实现全面的去散户化几乎不可能,而且没有人希望用一个长期熊市导致散户投资者离开市场。所以钜派投资集团认为,这几年A股的特征更像是成熟化。

  成熟化就意味着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变得无效,市场越来越向发达国家的成熟经济体和股市靠拢。钜派投资集团拿实体经济举一个例子,在许多年前经济并不成熟的背景下,创业的门槛很低而且成功率比较高。到了今天,经济逐步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我们看到创业者的背景越来越优秀,模式和发达国家类似。

  过去A股非常不成熟,比如钜派投资集团知道打涨停板手法能长期有效的带来正收益。甚至A股市场年化回报率最高的一批人,都是靠打涨停板模式的。还有10送10高送配模式,本质上没有改变任何基本面,股价却能够因此涨很多,有些人长期跟踪这种高送配模式。还有就是买一大批ST的公司,等待借壳重组。这些成长于特殊时代的模式,在今天已经逐渐变得无效,这也是A股进入成熟化市场的标志。

  鉴于此,钜派投资集团并不认同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A股港股化”或者“A股美股化”的说法,钜派投资集团认为,我们的A股市场其实正在成熟化。而在这样一个成熟市场中,如何避免投机心理,使用科学的投资手法,是摆在每一位股民面前的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钜派投资集团:抛弃陈旧手法,理性迎接A股成熟化》 相关文章推荐一:CDR试点进入实操阶段 私募机构看好CDR投资机会

  私募机构看好CDR投资机会

  随着6家公募战略配售基金开售,以及《小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的披露,CDR试点已正式进入实操阶段。在此背景下,私募机构对于CDR整体持积极欢迎的态度。在CDR相关投资机会被普遍看好的同时,包括具体发行定价、对A股流动性的压力等,也成为了私募机构关注焦点。

  私募排排网13日最新公布的面向私募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有多达72.81%的受访私募表示看好CDR行情,表示不看好的私募机构占比仅为27.19%。

  持积极观点的私募机构认为,在监管层精心筛选CDR标的、国内投资者对海外“独角兽”回归热情高涨的背景下,CDR投资机会值得关注。持谨慎观点的私募则认为,CDR定价可能会出现明显溢价,综合考虑当前中概股普遍在相对高位等因素,CDR的具体投资可能还需保持一定谨慎。

  基岩资本副总裁杜坤认为,小米CDR作为试点首单,预计将为后续的CDR做出一个“好样板”。整体来看,目前等待中的CDR企业,大多都是新经济中的龙头企业,在相关行业和市场领域里处于龙头地位。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A股市场整体对于龙头企业的估值并不算太高。

  天之成投资总经理钟希杰则表示,历史上一些大型企业高位定价上市,后续成长相对有限,难为投资者创造较好的投资回报。CDR则代表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和持续增长,以及上市公司自身成长不断做强做大。在此背景下,长期来看,CDR将给国内投资者带来买入中国优秀创新企业的好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多数私募机构对于CDR回归带来的投资机会整体看好,但发行定价情况仍是业内关注焦点。

  上海富钜投资首席投资官唐弢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CDR发行的一些重要条款尚未明确,比如CDR的发行定价、CDR是增量还是存量发行、CDR和基础股票的转换方式方法流程等。在此背景下,该私募表示将保持对这一新产品的密切关注和研究,目前还很难判断最终是否配置。

  与此同时,结合近期等“独角兽”企业上市之后市场的追捧情况,有私募机构指出,未来CDR回归在发行定价以及二级市场交易方面,应当得到有关方面理性掌控,尽量避免股价泡沫和业绩过度透支的状况出现。

  君海投资总经理张然进一步指出,对于CDR这种新兴事物,个人投资者应该经过充分了解后再做出投资决策,不应盲目跟风。近期正在发行的战略配售基金,享有优先战略配售的制度优惠,可以较大程度通过专业优势规避或降低未来可能存在的宏观风险或系统性风险。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委托给专业投资机构,把握相关投资机会。

《钜派投资集团:抛弃陈旧手法,理性迎接A股成熟化》 相关文章推荐二:万科A大宗交易是宝能有计划减持?

本报讯(记者 张钦)昨天,新一个交易周的首日,深市地产龙头股万科A再度接连出现两笔大宗交易。至此,万科A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出现大宗交易,累计交易金额已经超过48亿元。 昨天万科A共出现两笔大宗交易。第一笔成交以26.39元/股的价格成交了800万股,成交金额2.11亿元,买方营业部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武定路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滨河大道证券营业部。第二笔成交同样以26.39元/股的价格成交700万股,成交金额近1.85亿元,买卖双方仍然同上。这两笔成交总额达到3.96亿元的交易,同样的卖方与接盘方、同样的成交价格,其中关联性不言而喻。而这已经是这两个买卖方在连续10个交易日内对万科A累计超过48亿元的大宗交易。在此前的5月8日至5月17日8个交易日里,万科A已经累计出现26.43亿元的大宗交易。 其实,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作为万科A大宗交易的卖出方,已经可以追溯到上个月。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4月17日宝能系通过平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对旗下金控平台钜盛华持股万科的1个资管计划清盘,共减持了8972万股万科A股,减持均价29.92元/股,涉及金额合计达到26.84亿元,该大宗交易占万科的股权比例达到0.81%。该交易的卖出方正是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 紧接着在4月24日,万科A股又出现一笔涉及6346.59万股、总额18.65亿元的大宗交易。虽然这次交易的卖方是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营业部,但被外界认为仍与几天前的钜盛华清空资管计划有关。因为钜盛华资管计划“广钜2号”持有万科A股的数量正好是6346.59万股。种种迹象显示,在预告清仓资管计划后,宝能旗下的钜盛华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据了解,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与一致行动人此前合计持有万科股数为28.038亿股,占万科总股本比例为25.4%。而钜盛华通过9个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万科股份11.4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10.34%。

《钜派投资集团:抛弃陈旧手法,理性迎接A股成熟化》 相关文章推荐三:万科一周现8笔大宗交易:买家是同一个,卖方大概率还是宝能

5月11日,深交所数据显示,万科A(00002.SZ)再现两笔大宗交易,成交总计1252万股,成交价格为27.24元/股,共涉及金额3.41亿元。自宝能集团旗下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将以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减持万科股份后,万科已出现11笔大宗交易。截至目前,万科A累计成交约68.18亿元,累计成交股数达2.36亿股。数据显示,一周时间内,万科累计成交8笔大宗,交易的卖方营业部均为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买方为华泰证券上海武定路证券营业部。而前述卖方与4月17日以及4月27日的两笔大宗交易卖方营业部一致,而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证实,两笔大宗交易的卖方正是钜盛华。截至收盘,万科A报27.94元/股,今天的两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折价约2.5%。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2月,万科曾发布《关于第一大股东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中称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万科企业第一大股东,占公司现在总股本的20.008%。彼时,钜盛华通过资管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买入万科股票,万科连续两天涨停,而当时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正是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2天净买入万科A高达35.21亿元。按照万科此前发布的公告,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万科股数为28.038亿股,占万科总股本比例为25.4%。而钜盛华通过九个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万科股份11.4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10.34%。伴随着已经披露的两笔交易信息,钜盛华通过九个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万科股份已缩减至10.2亿股,不过接盘方当前尚未明确。如若当前11笔大宗交易的卖方均为钜盛华,则当前钜盛华相关资管计划的持股数量将缩至9.05亿股,按照其持仓成本16.08元/股估算,当前累计盈利约30.33亿元。

《钜派投资集团:抛弃陈旧手法,理性迎接A股成熟化》 相关文章推荐四:万科A再现3.95亿元大宗交易 宝能系低调出货要彻底退出?

堪称中国经典商战的“宝万之争”逐渐落下帷幕,恒大、华润等各路人马已经陆续撤退,最近是宝能系。不过,相较于宝能系出场的“波荡起伏”,它的抽身却显得异常低调。撤离万科5月21日,万科A再次出现3.95亿元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26.39元/股,买卖双方与之前一致,分别为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和华泰证券上海武定路营业部。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一直都被市场默认为钜盛华部分资管产品的大本营。这已经是万科A连续10天出现大宗交易。早在4月17日,万科A首次出现一笔近27亿元的平价大宗交易开始,在过去的23个交易日里,万科A累计发生了46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超过100亿元,占万科A总股本的3.18%。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减持前,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万科股数为28.038亿股,占万科总股本比例为25.4%。而钜盛华通过9个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万科股份11.4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10.34%。市场猜测背后是宝能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彻底退出万科。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21日,钜盛华通过9个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万科股份已缩减至10.2亿股。值得注意的是,6月29日万科将召开2017年度股东大会。宝能系资管计划若在万科股东大会召开前清理完成,则意味着宝能系持有万科股份比例将剩约15.06%,宝能仍是万科第二大股东。据万科每10股派送9元的2017年度分红方案,即使宝能的资管计划已经全部清理完毕,宝能也将至少获得约15亿元的分红。这样来看,无论怎样算,姚老板都是赚得“盆满钵满”。对于近日万科的多笔大宗交易是否为宝能所为,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致电宝能集团求证,截至发稿日,对方尚未回复。“万科和监管层的压力无疑是让宝能作出减持决定的直接原因。” 国信证券房地产首席证券分析师方焱对记者分析,“但不排除这次减持也和宝能企业内部布局有关联。”布局产业地产对于宝能减持万科股份的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分析。“发力地产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或许也是退出万科的一个重要原因。”2017年2月,保监会祭出了中国保险业史上堪称最严厉的处罚——前海人寿掌舵人姚振华被撤销董事长任职资格并被禁入保险业担任职务10年。这项惩罚也等于把姚老板“赶出”了资本市场。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发现,发力产业地产是宝能战略调整的一个大方向。姚老板被禁入保险业后,开始将业务中心转向实业。而产业地产成为了姚老板要大展身手的场所。这边撤离,那边布局。过去的一年里,姚老板在地产领域动作频频。2017年11月,宝能与昆明市**、滇中新区管委会签订协议,将在昆明、滇中新区投资建设综合物业开发、物流、科技园、新能源汽车、大健康、文旅等六大项目;2017年12月,总投资300亿元的宝能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建;2018年1月,宝能城发到天津静海区商谈天津健康产业园项目;2018年2月,宝能城发落子贵州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贵阳宝能科技园”项目……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宝能在这些城市的总投资已经达上千亿级别。宝能集团的地产业务主要分布在两个公司,宝能地产集团与宝能城市发展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宝能城发”)。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2年的宝能地产,销售额一直停留在百亿左右,直到2016年其实际年销售额也不过仅为139亿元。或许,宝能地产的不给力让姚振华有重振布局地产业务的想法。宝能城发的成立被业内视作宝能地产业务重新起航的标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天眼查获悉,宝能城发是一家新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其公司定位为依托宝能集团品牌影响力和多产业优势,与各级地方**深度合作,布局全国核心城市,建设新型产业地产园区,扶持产业发展。宝能城发的成立,除了接手一部分宝能地产过去待开发的项目,大部分项目都是新近获取。资料显示,宝能城发成立不到两年,拓展城市包括广州、天津、西安、杭州、重庆、成都、郑州等大部分二线省会城市。宝能城发旗下拥有25家全资子公司,分布在21个城市(区)。短短不到两年,成立25家子公司,布局21个城市,涉及投资金额上千亿。另外,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宝能集团官微“中国宝能”发现,2018年1月,“中国宝能”发布了最新招聘信息。招聘岗位主要包括宝能城市发展集团所需的设计、成本、采购、工程、营销等9类岗位。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招聘信息中,宝能的宣传口号为“千亿宝能再起航”。看来,姚老板要在地产领域大干一场了。

《钜派投资集团:抛弃陈旧手法,理性迎接A股成熟化》 相关文章推荐五:22天惊现45笔大宗甩货万科,成交过百亿!姚老板加速落袋为安,20笔都在深圳这家营业部

这一个多月,万科似乎跟大宗交易“杠”上了。

今日盘后数据显示,万科A出现26笔大宗交易,成交额共计18.46亿元!而在此之前一个月,万科A已经出现了19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81.65亿元。也就是说,在短短的22个交易日里,万科A发生了45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超过1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5笔大宗交易中,20笔大宗交易的卖方均为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而这一营业部一直都被市场默认为钜盛华部分资管产品的大本营。虽然,经官方确认(港交所披露)的钜盛华交易信息只有2笔,但如此统一且具有持续卖出能力的营业部,大概率是钜盛华即宝能在持续清仓九大资管计划。

4月3日晚间,钜盛华终于确认将对9个资管计划进行清盘,据券商中国记者估算,钜盛华旗下的9个资管计划合计持有万科A11.42亿股,涉及股权比例10.34%,参照今日收盘价,这部分股权市值达到310.04亿元,如果清仓完毕钜盛华浮盈超百亿。

今日盘后数据显示,万科A出现26笔大宗交易,成交额共计18.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两笔大宗交易的买卖方和之前一致,仍为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和华泰上海武定路营业部,共成交3.7亿元;另外24笔买卖方均为机构。

具体来看,24笔买卖双方都是机构专用的大宗交易,成交价均为25.45元,折价6.26%;另外两笔大宗交易的成交均价为26.47元,折价2.5%;以此来看,两者之间的交易双方大概率不同,仅是凑巧于今日成交。

自4月3日万科A公告钜盛华将对9个资管计划进行清盘之后,钜盛华对万科A的减持一直都在进行中,自钜盛华首次(4月17日)减持万科A股份,万科A股价已从30元附近跌落至27元左右,跌幅接近10%。

从万科A一季报数据来看,持有万科A的基金产品多达278只。迫于减持压力,不排除部分基金对万科A进行调仓或减仓的可能。

钜盛华清仓万科A速度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5笔大宗交易中,20笔大宗交易的卖方均为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而这一营业部一直都被市场默认为钜盛华部分资管产品的大本营。

此前据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钜盛华分别在4月17日和4月27日减持万科A 3590万股和8972万股。虽然,经官方确认的钜盛华交易信息只有2笔,但如此统一且具有持续卖出能力的营业部,大概率是钜盛华即宝能在持续清仓九大资管计划。

4月24日,卖方营业部为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卖出万科A 6346.59万股,与钜盛华9大资管计划之一的广钜2号持有的股份数量完全吻合,料大概率系钜盛华出售;

5月8日至17日,万科A出现16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9764.91万股,而这一数据正巧与钜盛华9大资管计划之一的安盛1号持有的股份数量吻合,料大概率系钜盛华出售;

整体来看,钜盛华9大资管计划合计持股11.42亿股,上述21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3.01亿股,若这部分股份完全由钜盛华出售,则9大资管计划已然出售近三成(26.36%)。

此外,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钜盛华确是通过西南证券深圳滨河大道营业部减持万科A,目前仍有一个资管计划在减持中。

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17日钜盛华首次减持万科A之后,自5月8开始,钜盛华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对万科A进行减持,可见钜盛华清仓万科A的脚步正在加快。

新规发力,9杠杆资管计划不得续期

4月3日晚间,钜盛华终于确认将对9个资管计划进行清盘,计划将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完成对万科股份的处置,此时距离被刘姝威公开喊话要求资管计划“立即清盘”已过去了2个月时间。

就目前来看,这也是《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发布至今,市场影响最大的一个案例。钜盛华的9个资管计划均为1:2的分级结构,因此依据新规,在到期后只能清盘、不能续期。

尽管宝能一度公开表示自己不差钱,但自从对万科发起股权收购战开始,钜盛华就一直在频繁对万科股权进行质押,反映出其杠杆收购背后的现金流压力,不过,如上述百亿元减持实施完成,钜盛华的资金饥渴症也将得到很大缓解。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仅就公开信息,钜盛华从2015年10月以来,至少33次对万科股票进行质押,反复进行质押、解押、再质押操作,就质押起始时间来看,2015年质押15次、 2017年质押11次,2018年也质押了6次。

有券商突然停掉通讯午餐补贴!券业这个春天没转暖,六大业务下滑,投行降最多,薪酬降幅增大

这家互联网券商换帅!董事长总经理腾挪,3年股基份额涨10倍,一路跑马圈地后又推啥新打法

光大证券吃罚单!问题就在产品销售上,屡见金融机构在适当性上栽跟头,10个月6家遭处罚

时隔12天,又一国家货币告急!香港再度出手百亿保卫港币,为何屡见危局?国内投资者注意这六点

炸锅了!投行收入普遍降40%,金领月薪5000块都拿不到,申万宏源最新表态:大家耐心些,正研究方案

一天不止赚一倍,涨到怀疑人生?这只苹果天量成交,秒杀沪市又超深市,火爆背后有人疯狂做文章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有一种美好习惯,叫做阅后点赞

《钜派投资集团:抛弃陈旧手法,理性迎接A股成熟化》 相关文章推荐六:真知灼见·灼董会第二期圆满闭幕,行业专家热议金融领域的知识付费

原标题:真知灼见·灼董会第二期圆满闭幕,行业专家热议金融领域的知识付费

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A股市场大幅下跌,沪指收报2907.82点,跌3.78%,创2016年6月以来新低;深成指报9414.76点,跌5.31%;创业板指报1547.15点,跌5.76%,创2015年1月以来新低。截至到6月21日下午收盘,A股更是失守2900点,以2875.81收市。

广大股民纷纷哀叹,应该进一步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虽然互联网上关于金融知识的内容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但是这些内容真真假假、质量参差不齐。而当前的那些主流知识付费平台也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专业学习需求,时代在呼唤垂直于金融领域的知识付费平台的诞生。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国内首家垂直于金融领域的知识付费平台,真知灼见App主办的真知灼见?灼董会第二期于6月20日下午,在北京京润大厦真知灼见公司灼董会专用会议室举行。本期参会嘉宾就会议的主题“金融知识付费:IP+内容+链接”展开深入讨论,并结合自身的工作领域发表了各自的睿智见解,为将真知灼见打造成“金融知识工场”提供了有力的智慧支撑。

一塔湖图控股董事长、真知灼见App创始人李路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互联网金融硕士导师、真知灼见App特聘讲师张力军,中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张继焦,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数字艺术系教授王伟,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执行副秘书长于燕飞,三板汇投资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浩,央视网华人频道总裁叶珠明,北京圆网慈善基金会创始人付一然,真知灼见金融知识工场发起人曲锐博,浙江春登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EO金伯伟,艾瑞咨询集团会员研究部投资研究总监方芳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IT**峰会秘书长、真知灼见?灼董会秘书长刘钜波主持。

真知灼见App创始人李路飞在本期灼董会主题分享中就知识付费平台——真知灼见的三个要素:金融(内容)、IP、链接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指出,知识付费是由知识需求端的推动和知识供给端的拉动合力形成的,未来三年将是移动互联网最佳投资渠道之一,基于行业全景的分析及对未来知识付费发展趋势的把握,真知灼见的发展立足于为二三线城市的(准)中产阶级提供专业的金融知识。在团队运营上,真知灼见将采取线下与线上深度融合,相互之间形成强支撑的运营模式,打造金融知识付费新生态,实现三层次创收,并在规模化、标准化、差异化的内容方向基础上确定2018年发展路线图。李路飞还就真知灼见App上所展现的课程内容、形式、更新方式以及定价等做了详细的阐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互联网金融硕士导师、真知灼见App特聘讲师张力军在主题分享中就其即将于真知灼见App上线的课程内容,做了部分主题分享,以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张力军老师就5年互联网金融行情做了简单阐述。该课程以“5年互金‘大战’,谁才是赢家?”为标题,在5年互金之战、互金商业模式、互金风险与防范等领域做了详尽分析,深入阐释其多年来对互联网金融观察、关注后的思考结果。

在随后的“IP+内容+链接”的深度讨论阶段,参会嘉宾就本次会议的主题发表了各自的认识和观点,并就一些焦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达成了有力的共识。

中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建军认为,知识付费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内容的真假问题,只有提供真知识,才能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种符合值得付费的知识产品,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关卡。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执行副秘书长于燕飞认为,知识付费平台提供的产品需要满足“两好”原则:好用和好利。知识首先必须是真实有用的,不参虚假的内容,其次知识应该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真知灼见平台应该充分发挥和展现这两点。

三板汇投资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浩认为,知识付费的逻辑是正确的,一切有价值、有品质的内容都值得付费。真知灼见APP应该在再现经典金融知识方面进行努力,有效地抓住定位用户的切实需求,为知识付费领域增添一笔浓墨重彩。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张继焦认为,如何抓住二三线城市的用户痛点是今后真知灼见APP营销推广的关键,小镇青年的认知和需求与一线城市相比,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因此有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市场前景。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数字艺术系教授王伟认为,知识付费是一个有情怀的行业,也体现了对知识生产者和知识产权的充分尊重和高度认同,所以未来这必是一个前景看涨的领域,但是必须先解决好当下的筛选机制问题,去除伪知识,留存真知识。

央视网华人频道总裁叶珠明认为,真知灼见平台的发展,第一应该关注金融IP的选择,吸引好头部资源,第二应该注重产品内容的输出,内容必须是高度满足用户需求的东西,这样才能给社会更好的精神输出,体现出精神财富。

北京圆网慈善基金会创始人付一然认为,知识付费平台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流量问题,如何快速地寻找到流量入口是前期的发展关键。而金融知识付费平台如何把金融这种相对高大上的内容与二三线城市的普通用户拉近距离,可以采用先免费后付费的方式,用心去感受用户的需求。

艾瑞咨询集团会员研究部投资研究总监方芳认为,知识付费行业是2018年艾瑞最看好的文化赛道三领域之一,知识付费市场已经进入到用户变现期。真知灼见作为垂直于金融领域的知识付费平台,应该在寻找流量入口、新营销玩法等方面推出独特的创新点,同时对双方共同的研究领域开展合作提出了深刻建议。

浙江春登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EO金伯伟认为,金融知识付费平台应该更多关注后端的内容,在金融全领域人才培养和金融政策制定反馈方面贡献自己的智慧。

真知灼见金融知识工场发起人曲锐博认为,真知灼见App应该立志于将自身打造成“金融知识工场”,将金融知识生产者提供的非标准化的个体知识加工成标准化的金融知识输出给金融知识消费者。

在深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金融知识付费将是知识付费垂直细分领域中最突出的内容之一,真知灼见App的开发定位是独到的,将打造新时代金融知识工场作为平台发展目标,把金融知识供给端和需求端有效地连接起来,通过“金融+IP+链接”的营销手法,实现线上线下的强有力互动。真知灼见,必然前景光明,所有关注互联网新经济创业的人士都应该积极推动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

真知灼见App是由北京大学90后优秀青年企业家、一塔湖图控股董事长李路飞联合北大、清华多位校友创办的国内首家垂直于金融领域的知识付费平台。真知灼见以提升用户金融认知为使命,通过专家、知名教授、独角兽企业家围绕金融知识与实践讲学,采取“APP+官网+线下社群”的形式进行运营。真知灼见立志于打造高质量的金融知识工场,将金融知识生产者和金融知识消费者紧密有效的连接起来,促进知识付费行业的深入发展。

《钜派投资集团:抛弃陈旧手法,理性迎接A股成熟化》 相关文章推荐七:3年16位玩家“消失”!这些百亿级的大私募都怎么了?

  2015年以来,证券类私募风起云涌,3年间16位玩家在百亿级私募名单之中“消失”。

  事实上,在2015年百亿级证券类私募也不过是28家,这一名单的“换血率”高达57%,说明着这个行业的激烈竞争与残酷。

  “这两年市场变化太快,2017年的蓝筹市我们没有及时转换过来,2018年其实整个私募行业绝大部分都在亏钱,这种情况下出现客户赎回、管理规模下降其实再正常不过。”某大型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公司在2017年退出了百亿级私募名单。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在2015年以来的历次市场调整与风格切换之中,不少百亿级大型私募由于难以适应短期内的巨大变化,业绩出现持续性亏损。对于自身规模的下降,另一大型私募人士也坦言:“这首先肯定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因为亏损一些投资者不再信任我们,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相信我们能够重回‘巅峰’。”

  对于私募而言,业绩就是一切,上述私募规模的下降其实并非个例。

  据格上研究中心调研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级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共31家,相比2015年前的28家,绝对数量上只增加了3家。但三年间,进入百亿私募名单的玩家却有大幅变动,2018年前达到百亿规模的私募中,目前仅有12家管理规模依旧在百亿以上,16位玩家消失在百亿名单中。

2015年以来规模一直保持百亿规模以上的证券类私募

  数据来源:格上研究中心

  出局者大致分为几类,既有选择“私转公”的,也有因违规被罚的,更多还是因业绩表现不佳而导致规模大幅缩水。与此同时,还有19家机构在市场的考验下脱颖而出,迈入百亿行列,述说着私募行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

  在不断变迁的市场中,通常每一个规模达到百亿级的私募都并不简单,基本都已形成了完善的团队和成熟的,但在这3年市场中,却出现了高达16家私募从百亿级名单中出局,为何这些百亿级私募竟然如此“脆弱”?

  “规模和成熟的投资理念和策略没有绝对的关系。百亿私募是资金造出来的,不能线性地认为他们的投资能力有多高,尤其是在牛市过程中出现的百亿私募。大家都认同一句话:牛市里大家都是‘股神’,熊市来了才知道谁在‘裸泳’。”钜阵资本投资副总监钟恒说。

  “2015年上半年正处于牛市,大家欣喜若狂,各路资金大量涌入,首当其冲,创有史以来新高。资金的涌入使得各类型机构,比如私行、三方、甚至私募的直销都要应对汹涌而来的资金。由于缺乏对私募的深入研究,使私募获取资金的难度**降低。在这个环境下涌现的百亿私募的质地可谓令人担忧。”钟恒说。

  不同于之前牛市中出现的百亿级私募,在这几年市场环境下,一些私募也开始向百亿级进发。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仅在2017年就有源乐晟等11家私募新晋百亿级名单,而业绩是其规模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源乐晟方面也指出,成立10年,源乐晟在不同特征的市场中通过灵活调仓、精选个股、严格止损跨越牛熊,始终表现出中低风险、高收益的业绩特征。“源乐晟在2017年并没有参与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的讨论中,而是认认真真地挖掘机会,给投资者带来回报。”

百亿私募要锻炼“长跑”

  对于近3年来百亿私募名单的变化,尤其是持续保持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星石投资、景林资产等12家私募,其稳定的投资业绩以及风格都极为值得关注,他们均堪称的“长跑选手”。

  那么规模不断扩大的“长跑型”优质私募到底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一些成立期限超10年的私募机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说,随着A股市场逐步成熟、制度不断完善,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创造超额回报会越来越难,获得稳定的业绩回报需要团队合力、与时俱进的和严格的体系。

  对此,钟恒则表示,“长跑型”百亿级私募一是要具备成熟、稳定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二是必须有独立思考能力,不易受外界干扰;三是想和做保持一致,即言行一致;四是强大的投研体系,比如在研究理念、方法、深度以及研究向投资转化等方面;五是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尤其在资金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会变得更重要,比如、运营风险等。

《钜派投资集团:抛弃陈旧手法,理性迎接A股成熟化》 相关文章推荐八:3年16位玩家“消失” 这些百亿级的大私募都怎么了?

  3年16位玩家“消失”!这些百亿级的大私募都怎么了?

  2015年以来,证券类私募风起云涌,3年间16位玩家在百亿级私募名单之中“消失”。

  事实上,在2015年百亿级证券类私募也不过是28家,这一名单的“换血率”高达57%,说明着这个行业的激烈竞争与残酷。

  “这两年市场变化太快,2017年的蓝筹市我们没有及时转换过来,2018年其实整个私募行业绝大部分都在亏钱,这种情况下出现客户赎回、管理规模下降其实再正常不过。”某大型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公司在2017年退出了百亿级私募名单。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在2015年以来的历次市场调整与风格切换之中,不少百亿级大型私募由于难以适应短期内的巨大变化,业绩出现持续性亏损。对于自身规模的下降,另一大型私募人士也坦言:“这首先肯定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因为亏损一些投资者不再信任我们,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相信我们能够重回‘巅峰’。”

  对于私募而言,业绩就是一切,上述私募规模的下降其实并非个例。

  据格上研究中心调研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级的证券类人共31家,相比2015年前的28家,绝对数量上只增加了3家。但三年间,进入百亿私募名单的玩家却有大幅变动,2018年前达到百亿规模的私募中,目前仅有12家管理规模依旧在百亿以上,16位玩家消失在百亿名单中。

  2015年以来规模一直保持百亿规模以上的证券类私募

  数据来源:格上研究中心

  出局者大致分为几类,既有选择“私转公”的,也有因违规被罚的,更多还是因业绩表现不佳而导致规模大幅缩水。与此同时,还有19家机构在市场的考验下脱颖而出,迈入百亿行列,述说着私募行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

  在不断变迁的市场中,通常每一个规模达到百亿级的私募都并不简单,基本都已形成了完善的团队和成熟的投资理念,但在这3年市场中,却出现了高达16家私募从百亿级名单中出局,为何这些百亿级私募竟然如此“脆弱”?

  “规模和成熟的投资理念和策略没有绝对的关系。百亿私募是资金造出来的,不能线性地认为他们的投资能力有多高,尤其是在牛市过程中出现的百亿私募。大家都认同一句话:牛市里大家都是‘股神’,熊市来了才知道谁在‘裸泳’。”钜阵资本投资副总监钟恒说。

  弱市下新百亿不断出生

  “2015年上半年正处于牛市,大家欣喜若狂,各路资金大量涌入风产,股票市场首当其冲,股市创有史以来新高。资金的涌入使得各类型,比如银行私行、三方、甚至私募的直销都要应对汹涌而来的资金。由于缺乏对私募的深入研究,使私募获取资金的难度**降低。在这个环境下涌现的百亿私募的质地可谓令人担忧。”钟恒说。

  不同于之前牛市中出现的百亿级私募,在这几年市场环境下,一些私募也开始向百亿级私募名单进发。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仅在2017年就有源乐晟等11家私募新晋百亿级名单,而业绩是其规模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源乐晟方面也指出,成立10年,源乐晟在不同特征的市场中通过灵活调仓、精选个股、严格止损跨越牛熊,始终表现出中低风险、高收益的业绩特征。“源乐晟在2017年并没有参与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的讨论中,而是认认真真地挖掘机会,给投资者带来回报。”

  百亿私募要锻炼“长跑”

  对于近3年来百亿私募名单的变化,尤其是持续保持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星石投资、景林资产等12家私募,其稳定的投资业绩以及风格都极为值得关注,他们均堪称私募界的“长跑选手”。

  那么规模不断扩大的“长跑型”优质私募到底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一些成立期限超10年的私募机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说,随着A股市场逐步成熟、制度不断完善,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创造超额回报会越来越难,获得稳定的业绩回报需要团队合力、与时俱进的法和严格的风控体系。

  对此,钟恒则表示,“长跑型”百亿级私募一是要具备成熟、稳定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二是必须有独立思考能力,不易受外界干扰;三是想和做保持一致,即言行一致;四是强大的投研体系,比如在研究理念、方法、深度以及研究向投资转化等方面;五是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尤其在资金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会变得更重要,比如投资风险、运营风险等。

《钜派投资集团:抛弃陈旧手法,理性迎接A股成熟化》 相关文章推荐九:火爆来袭,钜惠等你来拿!

原标题:节火爆来袭,爱钱帮钜惠红包等你来拿!

进入五月,全国各地温度不断升高,与气温一样飙升的,还有人们的热情。在从业者的节日——到来之际,各竞相推出红包活动,不过,仔细一看,大都是几元、几十元的红包返利,这样的力度,令不少投资者兴致索然。相比这些平台,爱钱帮最高达518元的红包返利真是诚意满满,绝对的大手笔,真正的良心平台啊!

红包礼不停,携手向钱冲!

据了解,爱钱帮518红包活动面向平台所有在投用户,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限偏好,结合相应的起投金额领取不同的红包。168元、368元、518元的钜惠红包,让你的更上一层楼!

具体来说,用户在爱钱帮平台投资3月及以上借款标的项目,起投金额达到8万元即可获得168元红包;投资6月及以上借款标的项目,起投金额达到8万元则可获得368元红包;投资12月借款标的项目,起投金额达到5万元可获得518元的超大红包!

抽奖大派送,返利爽到爆!

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这么有诚意的优惠了?如果你觉得为期十天的理财节送红包活动不太尽兴,没关系,还可以参加爱钱帮纵贯整个五月的返利抽奖活动,这样的福利,保证让你爽到爆!

据介绍,从5月1日-5月31日,选择i计划服务年化每满1万即可66元,选择i计划投标服务年化每满5千即可抽奖,奖品包含现金、0.5%、1%加息券、1.5%加息券等。这么多的福利,是不是很过瘾呢?

对于而言,“红包,我所欲也;安全,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红包而取安全者也”。不过,在爱钱帮这里,投资者大可放心,因为爱钱帮提供的,都是安全的优质资产。

有种说法,得优质资产者得天下。在监管加严导致投资范围缩窄、近在咫尺的情况下,各网贷平台都在寻找优质的资产端,不过,在标的荒频出的当下,找到优质的资产端又谈何容易?始终坚持合规运营、对资产端严格筛选的爱钱帮,以车贷、房贷和为主营,,安全合规,符合监管要求。

不仅如此,爱钱帮还拥有强大的风控力量,借助业内领先的风控系统,建立了科学的风控评估及预警机制。此外,爱钱帮还获得**部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在业内率先上线系统,是业内首批真正实现银行,在方面也基本符合监管要求。

怎么样?面对爱钱帮的钜惠红包,面对爱钱帮的优质资产,你是否心动了呢?在这个五月天,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近在眼前的高收益,你,还在犹豫什么?赶快加入爱钱帮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真知灼见APP由北京大学90后优秀青年企业家、一塔湖图控股董事长李路飞联合北大、清华多位校友创办的垂直于金融领域知识付费平台。真知灼见APP得到了IT领袖峰会秘书长刘钜波、北大1898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郦红、北大纵横创始人王璞、北京大学金融营销学赵占波教授等多位行业专家的鼎力支持;目前真知灼见APP与互联网金融普惠研究院、滨海金控、博雅金融集团、长治金融商务区等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金融领域的“真知灼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知灼见ap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