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马云告诉你成功的启示创业可能成功

在大学的时候,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上课期间,老师放了一份马云在《赢在中国》评论的视频,讲的是他的创业经历,从大学学英语牛逼开始。在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凭借出色的英语稳坐外语系前五名。之后当选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

毕业之后是学校唯一一个去大学当英语教师的,说到自己当老师的时候评过杭州市十佳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当时马云说到自己这些光彩荣耀的时光,再看看他的个头长相,真的是一碗很好的心灵鸡汤,让我开始觉得自己可能是未来的第二个马云。

然而,马云能做成这些,并不是凭借机会或者资源。马云英语这么好,老师资源这么多,创办的翻译社还是失败了。如果马云有的是坚持,基本也就是第二个海博翻译社。

海博翻译社的失败让马云拥有了独立创业的经验,而在义乌进货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广泛的小企业主们,为他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回忆总是美好的,就像我回忆起我的高中生活,从早上 5 点到晚上 11 的学习真的好充实,而当时的感觉真是要了老命。马云的创业经历实际也不是这么的顺利。

去美国那次是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事情的发展并不是很成功。就去了西雅图见一个朋友,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 10 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 12 点前他就收到了 6 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中国黄页上线后,马云带合伙人何一兵到北京拜会当时的互联网偶像张树新。那个时候的马云,名不见经传,张树新很忙,她花了半小时见马云。

中国黄页在杭州出名之后,马云要进一步在全国成名。他再一次来到北京,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北京青年报》一名司机。马云将稿件递给司机,同时塞给他 500 元钱。“不管什么媒体,发了就算你的。”司机很有能耐,发了 5 个媒体,还上了《中国贸易报》头版。这也成为后来马云推广的主要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后来放弃中国黄页,去外经贸部的经历,马云说是因为和老总的思维不一致而选择回杭州从头开始,实际是因为之前答应给马云他们30%股份, 5 个人租了一个 20 平方米的房间,连续苦干了 15 个月。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全干了出来。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上的大型电子商务实践,净利润做到了 287 万元。事情做出来了,但马云们的股份在体制内却很难落实。每个月就拿几千元一个月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

在外经贸的待遇不如意,加上 1998 年底的互联网越来越热,借助外经贸部平台,马云认识了杨志远,结交了广泛的外贸关系。名有了,关系有了。

商业模式是现成的,在外经贸部就探索了出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净利润 287 万元,从实践上证明这个市场的存在和这个商业模式的坚固健康。

再到后来的蔡崇信加盟,孙正义投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自己做得不开心,跳出来创业,这无可厚非。而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马云当时离开没有带走公司的人,没有强烈要求分多少钱。只是把自己的原始部队给带回来了。

而在华为的副总裁李一男就不同,跳出来创业,还没有处理好与原公司的关系,闹得水深火热,最后虽然自己聪明,却有着不好的名气。

我也曾有着梦想,不为赚钱,只为解决社会的问题。大学篮球场离宿舍教学楼比较有,附近又没有便利店。所以我就每天拉几件水去篮球场卖,本来利用这个条件,我可以以翻倍的价格去卖水,但我还是按原价卖,就当是服务于同学们。每天都要去,有时候太阳晒人,还要去批发店拉货,这是一个累活,坚持了两个月后,我放弃了。

数次怀疑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脑子不灵清了。还能不能在当下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我已经从那个心怀梦想的少年,变成了心怀梦想的青年。

浮躁、敷衍、市侩是我现在生活中的环境。班上那位文笔最好的女同学,在为领导名字的排序问题烦恼。口才最好八面玲珑的胖班长,天天游走于会所,酒吧,餐桌之间,比以前更加胖了。曾经一起打游戏的室友,每天都要按要求在朋友圈为公司做宣传。没有人再谈起我们当时的梦想了。

易拥 ,资深产业观察员,资深专栏编辑,经济学家,从事网络编辑与推广六年,个人擅长文字编辑与网站数据流量分析。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动向的剖析能力,对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预测和可行性建议。

}

阿里巴巴17年创业心法

阿里巴巴将作为开放企业的先例

马云以及阿里巴巴合伙人

首次共同回顾阿里巴巴创业历程

亲述阿里17年的艰难抉择和感悟

由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等九名企业家和学者等共同发起创办

湖畔大学作为NGO组织,秉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旨在培养拥有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

明星校友有:虎扑体育CEO程杭,NPC主理人李晨,36氪刘成城 ,face++印奇,外婆家吴国平,58同城CEO姚劲波,易到用车周航…… 课程主线

组织、人才、KPI 核心概述

马云关于《湖畔三板斧》核心概述

“战略的上三板斧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下三板斧是组织、人才、KPI。这叫战略的合一。讲战略之前一定要讲使命、讲愿景、讲价值观。based on这三样东西,你再考虑你的战略,战略就是你要去哪里,你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如果说你们调整了战略,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我有兴趣的是调整了什么组织,关掉了哪几个部门,合并了哪两个部门,哪一个高层被fire掉,哪一个高层被调整了,这是战略的开始。有了组织以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KPI,KPI是一门艺术。没有KPI,你的战略毫无意义,你的愿景更是空话。”

《湖畔三板斧》从使命、愿景、价值观,到战略制定与执行,组织人才能力构建,落到KPI的制定,回顾阿里巴巴创业17年的经验价值,沉淀为湖畔三板斧。 主播

湖畔大学校长,乡村教师代言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处女座,阿里人称“马老师”

马云曾在湖畔大学招生面试现场说:“来湖畔大学,我们不叫你怎么挣快钱,挣多钱。活好了活长了,活着,就是成功”

湖畔大学教务长,阿里巴巴合伙人

2006年之前,在加入阿里巴巴任参谋长之前,任教于长江商院和INSEAD,专注于企业战略发展研究。

马云曾经有言,参谋长这个职位,就是为曾鸣设的

湖畔大学保荐人,阿里巴巴合伙人

“十八罗汉”其中一个,工号为7

2010年开始出任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

历年来带领过市场、服务和HR等多个部门,打造出了一套具有阿里巴巴特色的组织文化体系

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B2B事业群总裁,村淘主要负责人。

2000年入职阿里,未曾离开过B2B团队,是典型的老阿里人。她一直坚持带领团队用新的管理思路和服务心态不断有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化模式,建立阿里特有的商业服务生态圈,旨在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

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客服官(CCO)

自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以来,分管过销售、市场及人力资源等多项业务,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客户服务官。她曾说:“公司让我做销售我就做销售,让我做客服我就做客服,我不会想太多,就愿意乐呵呵地做。

2006年11月正式加盟阿里巴巴,并出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阿里巴巴企业(B2B)电子商务总裁。2011年2月21日 从阿里巴巴辞职后成立“嘉御基金。

阿里巴巴集团 HR总监,花名菲蓝,2006年加入阿里,负责口碑网人力资源工作,后转入天猫,陪伴天猫走过6年双十一。

付费后可以收听更多马云老师的精彩干货教程

1、蚂蚁金服CEO彭蕾│人才观,阿里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2、阿里参谋长曾鸣│战略思考的关键要素 3、蚂蚁金服CEO彭蕾│组织三力:心力、脑力、体力 4、阿里HR总监菲蓝|每一年“双11”,HR都在忙些什么? 5、“双11”技术战区指挥官振飞|奇迹背后的力量 6、阿里巴巴合伙人童文红|菜鸟如何从迷茫中找到战略方向 7、阿里巴巴合伙人戴珊|HR如何让CEO的决策更有温度 8、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卫哲|B2B的春天到了

9、阿里巴巴合伙人戴珊│德州大赛选人才 10、阿里副总裁吴敏芝│团队里该不该讲“兄弟情”?

平均每天只需几毛钱!!!

你将获得马云老师更多创业知识

您可以长按下图二维码或直接点击底部原文链接

然后打开喜马拉雅就可以付费订阅喔!

点击“阅读原文”去下单,还有更多创业知识等着你哦!

(只有这里点过去才有优惠哦)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

马云这位创业大佬成为商界家喻户晓的名人,但是他在创业初期的艰苦经历,是常人无法忍受的,那么马云的青春励志故事经历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马云的青春励志故事经历:创业失败4次,失声痛哭

2次求职,因相貌"超丑"被拒

马云第一次高考落榜后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被拒绝。

99.9%的网友从颜值上彻底击垮马云

搞"翻译社"生意惨淡,靠卖袜子补贴

翻译社是马云初次创业,当月营业额是200多块钱,可光房租就要700元。

马云为了支撑它,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来卖,还上门推销商品,学生们也帮他四处发传单做宣传,受尽白眼。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

逢人就讲互联网,被人当成"大骗子"

"中国黄页"业务开展时,国内还没有互联网。马云不断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还在大排档跟人神侃瞎吹。众人不相信,就去打印网页证明,还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人上网查证......

1995年上海开通互联网,"中国黄页"还提供额外服务(长途电话接入互联网),花3个半小时才看到互联网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马云欣喜若狂,委屈的泪水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

马云虽是总经理,不如说是个推销员,还被人当成骗子。

第4次连续创业失败,抱头痛哭

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段政府项目,最后马云决定回杭州再次创业。在北京的14个月,也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

在京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唱着《真心英雄》,众人抱头痛哭!

这也意味着马云30岁开始,连续第4次创业失败。

马云的青春励志故事经历:马云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云的青春励志故事经历:没钱,同样可以创业!

我们到今天还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为自己找借口!成功者看目标,失败者看障碍!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没有钱,就是因为没钱,我们才要去创业!

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钱,同样可以创业,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

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这全都是借口。说这样的话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不要等到条件完美才行动,如果正在等待时机成熟才行动,你可能永远都等不到。就算你等到了,可能那时已经没有你施展拳脚的机会了。因此,你必须立即行动,问题一出现就去解决它。

成为行动家,练习去做而不是去想,你想开始创业么?你想到了好的赚钱方法么?今天就去做它!想法停留在你脑子里时间越长,它就会变得越弱。也许过不了几天,细节就会变得模糊。一周过去,你已经完全忘记它了。

光靠想象是不可能成功的。想法虽然重要,但是只有在实现了以后才会变得有价值。一个付诸实际的普通想法要比成千上万个不去实现的天才想法实际得多。

用行动战胜恐惧,行动是治愈恐惧的最好良药。最难的阶段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但在球开始滚动之后,你会变得自信,事情也变得简单。

活在当下,关注目前你能做什么。你唯一能支配的时间就是现在。如果你对过去或者未来猜测太多,你不会完成任何事情。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成功之路不可以被模仿,但成功者的思想却可以拿来学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告诉你成功的启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