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爬弧面UG=次开粗最佳方案用什么方法方法

编程加工工件或模具需要先经历粗加工阶段对于外型简单的工件,一次粗加工即可但加工外型复杂的工件或模具时,粗加工往往需要至少两次本文章浅谈个人对型腔铣二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的理解与设置。二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的方式

型腔铣二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在“型腔铣(cavity-mill)-切削参数-空间范围”中设置如下图所示。

含义:选择“使用3D”这种方式软件会自动继承上一个工序后的毛坯外型作为该工序的毛坯,以这个外型作为二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的毛坯来生成刀路

选择该方式后,会出现一个参数“最小除料量”意思是若二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需要切削的地方的切削量還小于这个值,则这些地方不需要加工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优化刀路的选项。

本人的理解是粗加工阶段应加工尽可能多的加工余量,提高后面精加工阶段的效率建议无需设置“最小除料量”。若想设置建议值设为“部件余量+外公差+内公差”。

“基于层”方式可以适用於一些外型简单的工件但对于复杂的外型,不建议使用该方式因为会漏加工严重,二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就没意义了这种方式适用于茬局部区域二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即用“修建边界”局部划分加工区域后再选择该方式

“基于层”方式和“使用3D”方式的区别:刀路的算法不同。“基于层”方式生成刀路会快很多但存在漏加工的可能性;“使用3D”方式生成刀路时间很长但刀路准确合理。

实际工作中有┅种很常见的二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设置方法就是“基于层”方式和“使用3D”方式都不选择,而是选择“无”然后直接把参考刀具的直徑设置为比第一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的刀具直径小1-2mm,要改小的原因是为了生成的刀路安全不过切

本人不建议使用该方式,因为“使用3D”这種方式比这种方式生成的刀路更加合理也更加安全经验总结

1.本人建议型腔铣二次UG=次开粗最佳方案使用“使用3D”这种方式,其它选项默认即可不需要设置“参考刀具”。

个人原创文章有错误之处请谅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G螺旋式开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