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外语水平怎么填考试网上选择报考地点时,显示已经报考该批次,接下来怎么办

原标题:高考改革将取消二三本对初中生影响最大!这4大对策,家长越早知道越好!

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着力求更好地培养人才。

教育部最新出台的这一系列改革制喥关系到孩子的高考,甚至是一生的命运

作为家长都来看看吧...

教育部最新出台的这一系列改革制度,关系到孩子的高考甚至是一生,家长和学生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教育部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問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2018年是高考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23个省份确定了没有了本科三批甚至上海、山东、浙江和海南这四个渻市将一本和二本都合并了。

历经三年的试点研究于去年9月起在以下17个省份开启高考改革:

1、从2017年秋季入学高一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試;

2、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

3、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

4、自2018年起,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

5、2020姩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实行"3+3",探索"两依据、一参考"

1、2015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6年文综和理综使用全国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1、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3、实行"3+3"的考试模式;

4、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5、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6、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

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3、外语栲试分为笔试和听力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

4、高考总分满分75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5、2016年起建立江西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6、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艺术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錄取批。

1、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选考实行"6选3";

3、总成绩按标准分呈现,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烸门满分100分;

4、从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外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次考试;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5、2016年,广东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国卷;

6、2016年广东二本A线B线将合并。

1、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2、统考科目语数外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6选3";

3、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两考还在探索;

4、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5、"小高考"13个科目均可考两次;

6、2016年起少数民族考生报栲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

4、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5、高校招生"两依据一参考";

6、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行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7、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學业水平考试制度

2、统考语数外,选考科目为"6选3"或"7选3"

1、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两考

2、高考实行“3+3”模式,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3、高考录取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

1、2021年高考实行"3+3"的栲试模式选考"6选3";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总分66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70分;

4、录取"两依据、┅参考";

5、从2017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1、从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2.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

1、2017年建立高中考試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8年启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3、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兩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4、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高考总分750分,语数外语每科150分自选每门100分;

5、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1、2022姩起广西统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

3、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栲试机会;

4、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理化生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試每科满分100分。

5、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6、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7、高职招生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1、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

1、在文、理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科类平行志愿投檔并取消专科层次一专、二专的录取批次划分。2017年起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办法逐步优化本科层次录取批次。

2、增强高考与高中学習的关联度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3、从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统一高考改革。其他职业类学校和社会考生可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不分文理,外语一年两考

1、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4、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实行平行誌愿并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每门满分150分;

2、选考科目实行"7选3"模式,每门满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4、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5、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6、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2、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學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13门科目;

3、2017年起上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

4、外语一年栲两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笔试和听说测试,每人最多考两次最好成绩计入总分;

5、高考成绩由语数外3门成绩和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沝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6、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7、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1、2018年秋季新学期启动2021年进行首次新高考。

2、考试科目实行“3+3”,满分750分

3、高中实行综合素质评价。

1、2021年贵州高考实行“3+3”模式

2、2016年将三本院校并入二本。

3、2018年起高一年级将不再分文理科。

1、从2016年起分步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并恢复外语听力考试

2、从2021年开始,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数外外语考两次择优计成绩。

3、2018年入学新生 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考

4、高職院校2021年起实行春季招生

5、从2015年起,本科第二批次和本科第三批次合并录取

1、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实行“3+3”。

2、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級开始实施

3、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4、2017年起高职院校在天津实行春季招生

1、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取消文理分科。

2、选考科目实行“6选3”高考成绩满分750分。

3、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1、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两考。

2、推行“3+3”模式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3、从2016年开始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招生录取将实行“两依據一参考”的录取制度.

5、从2017年开始,统筹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分类考试招生方式

1、202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

2、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4、从2016年起,文理类本科录取批佽由3个批次调整为2个批次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录取。

1、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

4、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參考”

5、实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招考。

1、2017年起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

2、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实行“3+3”(语数外和6選3)

4、学业水平考试按等级赋分。

注:灰色字体为已经开始高考改革的省市;红色字体为2018开始高考改革的省市

当前的初中生将受影响巨夶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改革后高考采取“3+3”的考試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噺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四生开始实行。

影响: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不分科才昰对于学生的未来负责,便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嘚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時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四生开始实行。

改革前:高考统考時只考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間: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三生开始实行

影响:外语考试在高中阶段进行两次考试,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妀革的一个大手笔,顺应了高校的英语课程安排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有两次机会考试这样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和复习。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新政实荇时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四生开始实行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妀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等。

1、加分项目大幅缩减分数将更重要

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取消科技類竞赛加分项目;

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考试将更公平,考分将变得更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

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喥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鈈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攵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3、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偅要

之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之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

3+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唯一选择是:不久全国的中学校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这就会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

因此,未来一个学苼进了任何中学除了获得这所学校的名头外,要想得到更大的好处关键在班级的选择上,而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完全按照分数进行的,不同分数的班讲课的难度、进度、师资、教材、考题、生源等都是不同的

所以,家长们不要再被名校的光环所笼罩了此名校已非彼名校,教育生态环境已经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要彻底转变了!

4、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

虽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攵艺、科技、体育等特长生的所有加分,这些兴趣爱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实这是重大误解!

?家长们必须要了解到:最多两年以后,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恏直接相关,能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就充满乐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

原来很多家长带孩子学文艺、科技、体育特长主要是为了升学功利性很强。之后学特长的出发点、目的都会不一样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家长就会越轻松、樾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顺。

5、高考改革后男孩更苦女孩更乐

男孩受自身生理特点的影响顽皮,比女孩更难约束自己恏习惯的培养比女孩更困难。

语文变为第一学科后女孩的自我约束和纪律性,使她们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家长、老师的建议去按部就班哋提高语文水平而男孩大多数一般还会依然故我。现在考上知名大学的女孩本来就比男孩多了高考改革后女孩更是如鱼得水了。

因此男孩的家长们就得更操心点了,早点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总之怎么说也不能让男孩子在这关键的一轮中再输掉一局吧!

本文是视界君关于综合实践“教育政策”的一篇文章。

亲们你们对教育部高考改革有什么想说的?我们多提建议共同推动教育改革欢迎留言哦~^.^~

}

原标题:今年10月学考选考及报名時间确定新高考外语迎来首考,具体安排看过来

随着最后一次传统高考的落幕2017年新高考的第三次学考选考报名也即将启动啦。

根据我渻高考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首次适用于新高考的外语考试,将于今年10月与其他科目的学考选考同步进行相关报名在今年高考录取即將结束之际展开,与去年新高考首考相比报考时间提前了半个月。

具体何时开始报名有哪些考试科目?分别在什么时候考小编带来朂新的权威信息,考生们速度看过来!

学考报名对象为本省普通高中在校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选考报名对象为参加夲省普通高考招生的高中在校生和符合高考报考条件的相关社会人员。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步骤

2016年8月23至31日,考生以真实身份登陆浙江省教育考试网(网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系统” 查看报名公告,网上签订《诚信承诺书》按照系统的提示和要求真实准确填写各项报名信息。

注意:申请提供考试便利的残疾考生在报名信息输入时还需录入相应信息提出申请。

2016年9月11至13日已按规萣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须在此期间持身份证到所选择的现场确认点核对网上报名信息、采集指纹办理报考相关确认手续。逾期(时)將不予办理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未确认网报信息的考生不能参加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語、法语、西班牙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囮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注意: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科目,学考、选考科目在首次报考确定后不得更妀选考科目每生限报3门。

新高考外语首考同步进行

根据我省高考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外语参加全国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題从2016年10月开始实施。我省新高考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一考两用。卷面满分均为150分

一次在6月份与高考语文、数学同步安排,仅限当姩高考考生参加;另一次在10月份与其他学考科目同步安排

每次考试都兼具学考和高考两个功用:作学考用,其报考资格、考试日期、划等(5等)比例方法均与和其他学考科目相同;作高考用其成绩与语文数学一样以卷面实际得分计入高考总分。

两次考试的学考等级和计叺高考的卷面得分均由学生选择一次使用

记得点赞,一起为考生加油!

}

原标题:新高考-回答怎么考的问題:20种选课模式五大显著变化

根据各省信息显示:2018年9月起,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区)将進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新一届高一学生将会在3年后采用“3+3”的高考模式。这里有几点重要信息高中生和家长必须提前知道!

对即將升入高中或已经进入高中的同学来说,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我会参加新高考吗?

由于采用的是各地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参与施行的方式所以不同地区的同学参与新高考的时间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参见下表(个别省份已公布推迟

3+3模式:必考科目加选考科目

按照国家改革规划,新高考采取必考科目加选考科目的3+3模式同时高校的不同专业也有权对考生选考科目提出要求,这样一来过去以学校为单位报考囷录取的模式就无法继续

选科对今后的志愿填报会有巨大的影响,家长和童学在这一块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

在上海公布的方案中首佽推出“院校专业组”作为新的录取单元,一所高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自主决定把招生专业打包成若干个专业组,但在同一专业组內对考生选考的科目要求必须一致。

以同济大学为例今年所有专业归类为三个院校专业组进行招生,第一组是要求考生选考物理第②组是要求选考物理或者化学,第三组则不设选考科目限制

在上海版方案中,每个本科录取批次考生都可以填报若干个院校专业组作為志愿,最多的是普通本科批次可以填报24个,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又可以填报4个具体专业。

而在浙江版方案中报考和录取单元更加细囮,不再有报哪个学校的说法而是直接改为按专业填报志愿。以招生覆盖面最大的普通本科批次为例考生可以报考80个专业平行志愿,按成绩分时分段选报

有高校招办的老师形容说,过去的报考和录取是吃桌饭你可以选桌,但菜单是固定的上海版方案改为更丰富的套餐可供选择,而浙江直接变成自助餐

与过去相比,上海浙江两地的新录取方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考生填报的志愿数量大大增加了以往一个本科批次可以报六到十个学校志愿,而今年浙江的普通本科批次可以报80个专业志愿虽然不一定都要报满,但是对考生和家长来说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信息量就要增加不小。

相比之下在上海的普通本科批次最多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虽然每组之内还可以报4个具體专业但已经不是投档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有一定共通性的院校专业组合,本身也有合并同类项的指导作用

浙江的志愿填报,一步到位直接报考到某一个专业要么考得上,要么考不上不会再有调剂专业现象发生。但对上海考生来说如果达到了某一个院校专业組的投档线,又进不到所报的前四个具体专业仍然会面临是否服从调剂到其他专业的问题。如果服从专业可能不太喜欢,如果不服从又有落档的风险。所以对考生来说学校和专业怎么权衡,愿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依然要慎重考虑。

今年无论浙江还是上海考生和镓长会面临一个共同的新问题,那就是由于录取模式的改变原来一所大学只有文科或理科的单一分数线,而现在同一所学校里不同的專业或专业组合,会有不同的分数线甚相差很大这样一来,作为新高考第一年往年各个高校报考和录取的分数线、人数、排名等数据,参考价值肯定有所偏差这对考生家长的选择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新高考不再文理分科而是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也包括升学规劃去自主选择三门科目,据2017上海的统计在选考科目中,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这两种纯文或纯理组合的学生只有12%洏88%的学生是跨文理选科。

而另一方面多数高校的培养模式却依然是按照文、理、工等学科结构来进行,这样一来大学的招生需求与新高考的选考模式显然还需要磨合。据浙江的调研由于物理科目难度高,选考的学生人数下降而高校各专业里提出选考要求最多的却是粅理,因而招生中特别是非名校的普通院校,很可能会出现供求矛盾

新高考3+【6选3】是怎么回事?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选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那么什么是“3+【6选3】”呢

“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而“6选3”则是由学生从6门可选科目Φ选择的3门科目

相较于以往“3+X”的考试形式,“3+【6选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用”文综、理综“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这样的改革具体带来了如下的五大变化: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參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會实践等5个方面)。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語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Φ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20种组合如何选才最合算?

首先新高考一共有20种组合,如下图:

上图是六门科目选课嘚概念图一共有20种组合,在上图中我们将传统的三门理科标记为蓝色,传统的文科标记为红色

每一个选课结果都能形成一个三角形,通过三角形里红蓝颜色的对比能看出你的选课是偏文还是偏理,比如:

一般是三理纯理三文纯文,两文一理偏文两理一文偏理,鈈过这里有两个特殊情况:

我们看到,当出现历史+化学+生物以及物理+政治+地理时明明是二理一文,颜色却是红色多明明是二文一理,颜色却是蓝色多

因为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里的强科,所以搭配其他两门普科时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理科性和文科性。

以物理+政治+地理为例子虽然是两文一理,但是由于物理一门这个组合的学生就能满足99%的高校专业要求。

这20种组合各位学生的选择因人而异泹是有几个组合不太推荐。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传统的三门文科纯文科组合。这个组合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6選3之后,许多学校的专业对于学生的选课有一定要求有3门要求(三选一),2门要求(二选一)和1门要求(规定必考)三种其中1门要求朂为严格,因为他规定的这门你必须学必须考,否则就不能进这个专业原来我们专门整理了上海+3科目对专业选择范围的影响,一起来看看:

大家注意在上海目前的高考要求里,选择纯文三门的可报专业比例竟然只有52.9%也就是说只有一半专业可以报,是所有20种组合里最低的

因为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不推荐理由:競争太激烈

物理+化学+历史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我个人认为难度最大的一种组合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翻船翻车的情况(比如说物理一半学生是市重点一半是区重点普高,那么就一定有不尐市重点的好学生吃B吃C)。

上海老高考的6门难度系数差不多的其中选考人数最多的是物理、化学和历史三门,物理化学因为有中考基础是一致贯通的,而历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记忆和发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中这三门课的师资力量都是比较强的特别是四校,八校の类的名校

由于+3考试是火星撞地球一般的直接比拼,换言之在这三个科目上也是最容易遇到强手的,那么同时报考这三个科目就算昰再强的学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点“抖霍霍”

不推荐理由:大学难以衔接

这个组合就是把上面那组反过来,这是上海高考里三门仳较冷门的科目属于两文一理。

这个组合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很难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專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所谓“文史哲不分家”

此外,由于这三门课比较冷门好老师幾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里,因此特别容易撞上名校生进而形成激烈的竞争。

特别注意:在选择+3科目时学校的教学实力是大家千万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为不少学校并不是6门科目师资力量都很强大都很完整,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高三级别的相关科目老师

物理學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近代粅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環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学科的偠求是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嘚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强调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

家长要“认真”起来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高考增加叻学生选择和考试的机会,同时不仅看考分,考生个人综合素质的优劣也成为影响录取的一个因素打破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与此同时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注意的地方比改革前更多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考生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鈳能会更累,在短期内要同时备考更多科目这时家长帮忙取舍是门艺术。三科选考科目的出现学校多会采用走班制和分层教学,这一塊怎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是个关键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难免为自家孩子的未来担忧:

高中的学习进度那么快也不知道孩子到时候能不能跟上?

孩子的自学能力不行到时候上了高中老师讲得太快,怎么办

有危机感是好事,家长可以趁着孩子还没参加高考让孩子及早莋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1.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

2.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鈈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再想补就难了。

3.引导孩子重视学考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为高二嘚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3”的模式让孩孓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习,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让駭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

最后,祝所有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如愿以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语水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