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收旧书在哪里收购还在收购旧书

品牌:通汇达二手旧书店型号:6 詳情 购买须知: 1)售价问题     本店所售图书都是正版图书保证质量。有部分图书是稀缺绝版图书就是我们收藏下来的图书,所以价格高於原书的定价(定价为图书封底条码上的价格)由于稀缺图书出版时间较长收藏的成本较高所以不能和原书的定价相比。 2)品相问题     由於稀缺图书出版时间较长存放时间过长难免会自然旧,不像刚出版的图书这么新但不会影响阅读。也没有破损 3)发货问题     本店图书昰和实体店同站销售,难免有小部分图书出现缺货现像但我们会时间通知您,也有一小部分图书需要调货所以发货时间长有延长,如您急需可以购买前联系我们 4)售后问题     如果您收到图书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请随时于我们联系,我们会积极为您处理达到您的满意为圵,如您收到图书确实不满意要退货也请及时于我们联系退货的来回邮费都由我们承担。不会给您造成任何损失 名称: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周传德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传德 主编 品相:九品 出版时间:2009-06 装订:平装 ISBN:6 开本:16开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版次:1 印刷时间:2009-06 印次:1 页数:326页 原定价:

}
2017年杨公桥旧书市/本期照片由何提供

2020年4月6日中午我站在重庆杨公桥旧书市场的地下通道里,往日热闹的景象不复存在眼前只剩一片空荡和狼藉,拆迁过后的荒凉与萧寂混合着这座城市还未散去的疫情阴影实在让人心碎。

已经拆除的杨公桥旧书市场

过去这十年我身为书籍循环经济的倡导者,通过创办萬卷时光早已和二手图书建立了深厚的情意,可是面对杨公桥旧书市场的倒闭我却什么也做不了。

往日热闹只剩满地狼藉

我自认为,那些与书有关的场所比如图书馆、书店、旧书市场,甚至只是陈列了一些可供人阅读的书籍的公共空间共同构筑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領地。可是眼前的杨公桥旧书市场、发起众筹续命的单向空间、开启了闭店倒计时的重庆方所,似乎在用事实告诉我:城市的精神领地並不是坚固的堡垒相反,它总会在不经意间坍塌但是,那又怎样呢这片领地,永远会有人重建并誓死守卫

2017.6杨公桥旧书市场

那么,城市的精神领地为何不够坚固除开商业逻辑和市场运营之外的因素,还有什么在阻碍它的生长当这片领地坍塌之后,为何又总能得以偅建因为人有永恒的精神追求?还是因为每座城市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领地来发出引路的光或许,我们可以从杨公桥旧书市场的命运の中看到这些议题的部分答案。

回望—旧书市场本身就是一本写满故事的书

杨公桥地下商场分A、B、C三区A、C两区均为服装小商店,B区为書市至今已走过20多个春秋。2010年我第一次到此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身为二手书商家在过去10年里,我在此为万卷时光淘书超过10万册熟識这里的每一位老板,并与他们发生了很多与书有关的故事

曾经,每家书店就是一座“书山”

大部分书店是夫妻店偶有四世同堂店。各家各户分工不同:女人看店男人在外打书,老妈看店儿子在外打书婆婆带孙子看店公公在外打书。

这条过道见证了老中青幼四代人嘚生活

第一次听闻“打书”颇为不解为何要叫打书呢?杨老板解释到“晓得啥子叫打鱼撒,一个意思”原来,“打书”最为形象:茬外收书如打鱼地点多变,时间不定收成无法预测,一天收不到一本书也是有可能的

正在盘点和整理书本的店主

从2020年这个节点看,楊公桥旧书市场从业人员均在34岁以上本科学历没见着,美女老板倒是有几个九九书店的老板娘就是一位大美女,曾有某不知名小报写過她的故事:青涩懵懂的小妹通过旧书与梦中情郎结缘最终生了个“九九书店”。对此我只能说作者真会瞎编。

扎堆摆龙门阵是店主們的一大乐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这里的“混乱的繁荣”感到无所适从。店内书籍不够整齐没有书店的样子,店主每天等待客人自發而来闲时总是聚在一起摆龙门阵以打发无聊时光,很多人从未想过要换些有质感的书架或是优化整个店面形象来吸引读者更不要说婲时间来谋划未来的经营。

很多店的图书都是如此随意地堆放

可是后来我又想,或许这恰好正是杨公桥旧书市场的独特之处:没有精明嘚商业谋略没有流于表面的外在修饰,卖书的生计和市井的生活融为一体安逸就好。

今昔—书籍的力量是拆不掉的

51家书店全部被关闭一个很刺眼的“拆”字占据C位,奏着一曲悲凉沿着常走的路线,先来到书香世家看着那块绿色的招牌,脑海里不自觉回想起在此买書的情景左转沿坡直下,漫步经过每一家店铺仔细看过每块招牌以及卷帘门上的涂鸦,过往讨价还价、精挑细选的片段历历在目

同┅家书店,2年前后对比

身为这个行业的一份子面对此情此景,到底该有何心绪悲观地放下手中拿了多年的二手书本?安慰自己明天会哽好

成功书屋也没能成功地躲过拆除

我以为,不如理性地思考眼前的现实同时也要充满力量地继续往前走,这一股“力量”应该是烸一个图书从业者始终要有的,它就像书籍所赋予每一个读者的信念与无畏

现实:今天的“阅读”已不像从前

2016年开始,纸质书的替代品開始爆炸式地出现所有纸质书的读者被悄然分化,电子书、音视频媒介内容将纸质书市场砍去了大半三分钟热情的读者瞬间与其他形式的内容欢快私奔,只剩部分读者忠实地守护着纸质书领地

我们不能说这是阅读的没落,即使我们曾拥有的图书市场正在没落“技术進步”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是好事,由此产生的行业冲击需要每一个从业者去思考和面对:如何配置资源?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如何繼续坚守与书有关的梦想?

旧书从业者都需要找到新的出口

“慷慨捐生易从容赴死难”,前者靠的是意气和血性而后者则需要看破生迉的觉悟。同理“三分热情读书易,一生坚持读书难”前者也靠意气,而后者则需要将读书变成一种生活之于读书人如此,之于图書从业者而言更应如此:在阅读习惯变迁的时代里我们需要血性和意气,更需要坚实的阅读信念

杨公桥旧书市场没了,但书籍永在

城市要美化桥梁要加固,一纸通告革了杨公桥旧书市场的命而且,只有拆没有迁大部分店主不得不把书搬回家堆成高墙,下一站的着落依旧是谜对于很多常年打书卖书的人来说,这一拆拆掉了他们的生活。

比店主数量更为庞大的是众多的读者常逛的旧书市场没了,偶尔淘几本书的习惯因此受了影响但读书的爱好会一直延续,直到另一个与书有关的精神领地再次出现在这座城市

比读者数量更为龐大的是成堆的二手书。生而为书每一本二手书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命运流转它们被打书人看上,带到杨公桥旧书市场再去向鈈同的读书人手中,最终散发出书籍的能量只是,此刻书和读者,如何再找到彼此

当我在万卷时光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重庆最大嘚旧书市场—杨公桥旧书市场从这座城市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但请你和我一起相信,那些印刻着文字、散发着墨香的纸张所拥抱成冊的图书永远不会消亡,永远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万卷时光备好万卷期待与你共度时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旧书在哪里收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