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等到跌破1900点房价崩了再抄底底

以前大家总是担心房价上涨,我就说,不用担心,你不买,涨上天也和你没关系。

现在大家又担心房价崩盘,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物价上涨,大家失业等等,我说这都是杞人忧天,自己吓唬自己。

这世上存在的东西,就一定会崩的,哪怕先进如房地产,也是一定会崩的,如果房地产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阻碍生产力发展,崩了不好吗?我看很好!

有人担心什么房地产崩盘之后物价飞涨、人民失业,我就问一件事,1949年国民党政权崩溃后,人民是不是过得更惨了?土地改革打倒了地主,雇农租户是不是没有饭吃了?这才几十年啊,中国的事情,咱们见得多了,有什么不能过的?

房地产的水抽掉了,就一定会流到粮食上去?炒不了房子,就炒大米、肉、蛋、奶?你以为执政党是什么?能让你炒这个?

你要知道,没有房子住,死不了人,你真的见过有什么没有片瓦遮头的“刚需”?见过真有多少人露宿街头?没有饭吃,是要死人的,谁敢让粮食涨价,那就是万劫不复的千古罪人,不劳你我操心,多的是人要他们的命,还记得建国初上海的经济战吗?“两白一黑”历不厉害?青帮黑社会黄金荣厉不厉害?照样吐出所有财产扫大街去,你算老几?

这又不是民国,你以为还能在国家命脉资源上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啊?

至于普通吃瓜群众,你们慌什么?你们有啥好慌的,房子就是个商品,买了就买了,没买就没买,只要没有上杠杆投机炒房,天塌了和你们都没关系。

资本主义最喜欢制造“需求”,比如“刚需”这个词,就是他们制造出来的。

房地产这件事,本质上就是一种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浪费,货币化棚改,一轮一轮地拆迁,把房子当作一种金融产品来流转圈钱,玩赌博游戏,你不买,就把你房子拆了给你钱逼你买,这就是浪费。

市场经济是鼓励浪费的,不然你以为凭现在的生产力为什么还不能解决全球60亿人的温饱问题啊?因为食物生产出来卖不掉就扔掉,房子造出来卖不掉就炸了重新造!为什么医学如此发达还有那么多人绝望死去啊?因为特效药价比天高,宁可先卖续命药,也不卖救命药。

资本主义的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实际合理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穷奢极欲;生产不是为了需要而是为了消费;生产的根据不是人们意愿和需要而是利润和资本家和所谓的市场需要;分配的目的是保持不平等而非各取所;生产分工是因为诸多不平等的条条框框而非各尽所能;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对人性的扭曲。

我为什么说房地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中国制造的大局?你们看看新闻,华为几万人已经迁出了深圳,去了东莞松山湖。

华为松山湖基地在2014年9月动工建设,占比面积1900亩,总建筑面约126.7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根据之前的信息显示:松山湖基地建成后将有3万研发人员聚集于此。同时,计划把华为大学、研发中心等功能载体搬迁至松山湖。华为还计划,在松山湖为员工提供低价的配套住房。还有消息称,华为系的芯片公司海思将在今年10月份迁入松山湖基地。

我想说,这一跑,跑的不只是深圳的华为3万研发人员和研发中心,还有深圳的“中国制造”。是谁赶走了华为?说到底,是深圳的房地产,跑的也不只是华为。去年深圳市市长就说了:“近期,有超过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中兴也把生产基地迁出去了,大疆也在东莞建厂了,霍尼韦尔把工厂迁到西安了。

不能怪华为跑得快,你得怪深圳房价涨得太快,人才可以,但你不能总是抢人才的六个钱包啊。深圳房价平均现在超过了5万,你让这些年轻的华为员工如何安居,如何乐业?人家心里也有怨气啊,幸幸苦苦在为国家的实业和科技服务,结果绝大部分人连留在一线大城市安居的机会都没有。装模作样建个“华为科技城”,结果挂了华为的名字,却去搞房地产圈钱,这不是杀鸡取卵嘛。

任正非说了:“现在有了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时代已经形成了,但(活力)不会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特点),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生活设施太贵了,企业就承载不起;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

人家在东莞给员工建的房子,据说只要8000每平方,这和深圳那个搞房地产挂羊头卖狗肉的“华为科技城”是天壤之别啊。到了这个时候,当然是用脚投票了。

你看看,连搞实业的资本家都看不下去了,他们知道房地产阻碍制造业的发展了,就连血汗工厂富士康都批评万科搞房地产,导致他们的工人租不到廉价的房子了。再这么搞下去,房价崩了大家会不会失业我不知道,房价涨上天大家肯定会失业的。

房地产就是社会资源的疯狂浪费,而浪费却是市场经济最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样客观上拉动了需求刺激了生产,大家才有事儿干,资本才有钱赚。这玩意儿从根本上就是不道德的,它源于贪婪和穷奢极欲,那么这玩意儿崩了,我们惋惜什么?难道不应该普天同庆吗?

但凡有人总是杞人忧天、散布恐慌情绪,试图把一个东西绑架到所有人头上的时候,这个东西,必然要完蛋了,而这个东西的卫道士,往往都是无耻的既得利益者。

自己赖在一艘破船上,还要拉着不让别人走,甚至还要欺骗更多的人上船。他们大声疾呼:“船沉了,大家都没有船坐!”,可是谁他妈要坐船?洪水已经退了,老子有两条腿可以走路,再说了,这狗日的洪水也是你们造出来的,请自己为洪水殉葬,跟咱们毫无关系。

别想着跌了就会有什么“刚需”一哄而上,就可以继续抬高房价,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于你们的梦里。

人都是追涨杀跌的,2015年股市崩了的时候,也没见谁追上去抄底啊?大家脑壳又不坏,早就被资本主义教育明白了,这个时候,任你们怎么日光盘左手倒右手玩出花儿来,也没有人赶着上去接盘你的不良资产和负债。也不查查现在的人均存款、租售比和人均住宅面积,哪儿还有什么可以割韭菜的狗屁“刚需”啊?

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世界上的祥林嫂和孔乙己越来越多,整天满嘴“买到就是赚到”、“房价还是要涨的”,他们不是说给你听的,他们是说给自己听的。

你没看到中介都像孙子一样跑到地铁口围堵人流发传单吗?你没接到银行低声下气求着你贷款的电话吗?你没看到房叔房姐总是在谈他们的房子吗?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躺着食利的日子结束了,以后又得和咱们一样幸幸苦苦上班挣钱了!和咱们有啥关系?咱们该工作工作,该吃饭吃饭,就算经济下行,吃不起肉,青菜白菜又不是不能活,有啥扛不过去了的啊?

全款买房自住的担心个毛,反正自己要住,亏了赚了有屁相干,没有房的也担心个毛,反正没有。

那些加杠杆想着投资挣钱、坐而食利的,别念叨着什么横幅上街,打砸售楼处,跪地喊冤就能有用,就能阻挡历史的车轮,这些都没有卵用。当初自己上的杠杆,含着泪也要扛下来,涨价的时候笑嘻嘻,崩盘的时候就MMP啦?

日本当年主动刺破泡沫,让房价腰斩了,也没见日本亡国,人民水深火热嘛?美国2008年房价崩盘,也没见美国亡国,人民水深火热嘛?

房价崩了有什么不好?我看挺好!

}

最近股市大跌,引得诸多投资者说起了“盈亏同源”这个词。

“盈亏同源”,看起来确实有道理:怎么赚钱的就会怎么赔钱。但是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恰是为了探究这个原因,并为近期收益惨淡的各位纾解下心怀,笔者特将自己2013年的那番投资经历做一追溯、梳理,并就其间的思考总结与诸君分享并探讨。

2013年是一个很恶心的年份,年两年不折不扣的大熊市已经跌得痛不欲生,转年一季度行情3月份却就熄火了,随之迎来一小波下跌。

但那时我已经意识到底部正在接近,因为美国股市已经率先走强;我同时也意识到科技股会成为这波牛市的大赢家,于是便在90美元建仓了特斯拉。

但是我对A股仍然比较悲观,认为磨底都需要一年半载,更何况中小盘股的“市盈率”还高得多。

我是在2013年5月开始买入特斯拉,等到了7月份已经一百多美元了。同时我在A股也买了一个特斯拉概念股(忘了什么垃圾股了),赚了一个还是两个涨停后选择卖出。

之后货币市场开始抽紧,我觉得A股“要跌了”,还没“见底”,于是把所有股票都卖掉。

结果果然8月迎来“钱荒”股灾,最低跌到了1850点,我甚至在跌破1900点时买了10张股指期货,可谓抄底抄在最低点上,这10张股指期货就赚了50多万元。

当时我已经决心要“价值投资”了,所以另外又买了100多万的国投电力,我记得价格是3.6或者多一点。开始赚了10个点,后来慢慢又跌了下去,磨得没什么利润了。

终于到了10月份,我觉得“反弹得差不多了”,卖出了国投电力和一些其他的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然后面的2014年,2015年我也有些交易,不过没有从牛市中赚到钱。国投电力最高15元,其实就算拿到10元也有3倍。

这一切都和我无关,我只赚到了若干个10%,5%,当然最后股灾里还跌掉了一些。

中国股市最激动人心的三年,并没有赚到什么钱。这之间我还去开了比特币公司,最终也是失败告终。

现在回想这次投资经历,我为什么没能成功呢?——这就是“盈亏同源”的原因。

我之所以能够在8月钱荒中空仓,是因为之前卖出了股票,之所以之前卖出股票,是因为自己认为自己能够“根据利率、货币供应等宏观指标预测股市波动”。

2013年8月我很幸运,预测对了一个月的股市,但是这毫无意义,最终没有预测到2015年的大牛市。

如果当时我能“傻”一点,假设我在2013年年初买入股票,就算是国投电力吧,到了8月会把我2013年的利润全部跌完,但是两年会赚3-5倍。

就算我再傻一点吧,2013年6月才买入股票,结果就是在“钱荒”中被套20%-30%,两年后赚到好几倍。

而我自以为聪明的在钱荒中抄底期货赚到的几十万,最后都亏到别的项目里去了,亏损的原因当然也是因为自以为自己能预测价格波动。

所以,盈亏同源的“源“ 是价值观,更是世界观。因为你不愿意忍受任何一点回调,所以你才能空仓避开大跌,所以之后涨起来你又很快卖掉。

而这种价值观又来自这样一种世界观:“我能预测价格波动”,这无非暗示着:“世界是线性系统或多个线性系统的叠加“。

然而真正实现长赢,必然要符合世界的真实,虽然没人能接触到世界的真实,但至少可以渐进。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在量子层面和复杂系统层面都不是线性系统,那么如果真的接受了这个世界观,则可以得出“无法预测短期波动”的结论,那么自然只有”以企业价值为导向“的唯一一条路了。

而预测企业价值也是个人难以预估的,故必然需要留出余地,这就必然导向安全边际和适当集中。

那么接下来安全边际必然导向有限的几个方案:价格折让、成长空间…” ,同时因为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必然导向以能力圈为核心的”适当集中“… 否则,你嘴上尽管讲“价值投资”,实际上还是在做预测涨跌的事。

而就算我在2013年8月成功抓到了最低点,那么之后必然会出现多个阶段性高点,在足够多的次数下(不用太多,2-3次足以),我必然判断错误而过早卖出,所以必然赚不到大钱。

所以,要解决盈亏同源的问题,核心还是要解决世界观,进而建立符合世界观的价值观。

这就是我从2013年底部得出的一点经验。仅供参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价崩了再抄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