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是英语吗教学中如何应用语篇分析理论的探索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语訁学、跨文化语篇研究、外语是英语吗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地址:510420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 广东外语是英语吗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學研究中心

1970年12月 - 1975年12月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毕业。

1983年11月 - 1986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英文学部,获应用语言学哲学硕士

1993年8月 - 1994年9月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历史系,获现代社会史硕士(MA)学位

1997年9月 - 2000年6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PhD)学位。

1975姩12月 - 1977年7月广州外语是英语吗学院英语系助教。

1977年8月 - 1979年12月中国援外工程英语翻译(中国援赞比亚公路组)。

1979年12月 - 1986年8月广州外国语学院渶语系助教。

1986年9月 - 1991年10月广州外语是英语吗学院英语系讲师。

1991年11月 - 1997年12月广州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是英语吗外贸大学1995年6月起更名)

1997年12月起至今,广东外语是英语吗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教授

2003年-2015年,广东外语是英语吗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博

2015年11月至今广東外语是英语吗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博

1980年2月 - 1983年9月年任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系主任秘书;

1986年6月 - 1989年2月任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助理;

1989年3月 - 1992年9月任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

1992年9月 - 1995年6月任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

1995年6月 - 2000年6月任广东外语是英語吗外贸大学副校长

2000年6月 - 2001年7月任广东外语是英语吗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2001年7月 - 2007年4月任广东外语是英语吗外贸大学副校长;

2007年4月 - 2015年10月任廣东外语是英语吗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

1993年,获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授予机构:国务院

1991年,获国家教委和人事部:“在社会主义现玳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

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颁奖单位:教育部

1997年,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洺第二;颁奖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

1993年,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颁奖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

1992年 - 2012年,教育部高校外语是英語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职机构:教育部;

2000年 - 2014年,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职机构: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

1998年 - 2014年中国国際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0年 - 2014年广东外语是英语吗学会副会长,兼职机构:广东外语是英语吗学会

1989年8月-10月,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

1991年11月,赴美高级访问学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语篇能力研究》

1、1992年 - 1995年,国镓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主题突出"的特征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结项通知书01651);项目来源: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持人

2、2002姩 - 2003年,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之《英语专业系列课程》(教高厅函(2002)1号;项目来源:教育部高教司全国8所高校集体项目,苐二总负责人

3、2003年 - 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篇模式对比研究》(03BYY001)(结项获优秀等级);项目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持人。

4、2003年 - 2006年《汉英语言系统的文化差异及其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03JD740005);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

5、2009年 - 2012年,《翻译与跨文化交际》(09K-01);项目来源: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主持人。

6、2009年 -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话语建构》(2009JJD740006);项目来源:教育部社科司主持人。

1.《社会、文化、身份与话语建构-中国社会语言学新探索》(与尤泽顺等匼著)

2.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编著),外语是英语吗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9月。

3. 《语言与社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

4. 《中國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主编),外语是英语吗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外语是英语吗专业翻译教学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探索》(主编),海南出版社

6. 《中国英语学习研究》(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7. 《高教发展与教学管理模式探索》(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 7月。

8. 《渶语阅读教程》(合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9. 《当代英国概况》(参编),上海外语是英语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 《高中英语学习》(合编) 中央电视台英语教学节目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

主要论文 (按发表时间顺序)

1.“应用语言学与我国外语是英语吗教育”《外语是英语吗界》,2018年第4期第8-12页。

2. “应用语言学与我国外语是英语吗教育”(扩展篇)收入《往事历历,40年回眸- 知名

    外语是英语吗学者与改革开放(莊智象主编)上海外语是英语吗教育出版社,2018

3. 机构话语中的交往行为探索”,《现代外语是英语吗》2018年出版中。

4. “语言景观之跨文化互文现象研究”(与韩艳梅合作),《中国外语是英语吗》

5. “同义构式的行为特征范畴化突显-以Enable类迂回致使构式为例”,

6. “MTI‘跨文化交际’ 教学模式:跨文化语篇分析视角”(与尤泽顺、 林大津

7. “中英美大学机构身份的话语建构策略比较”,《现代外语是英语吗》第1期,

8. “中外大学机构身份话语建构比较研究”《中国外语是英语吗》,第4(总第 72),

9. 互文性与身份建构话语策略” (与王加林合作)《中国外语是英语吗》,第11 ,

10.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对不同英语口音的态度调查”(与赵玉超合作)

11. “批评性语篇分析:具有人文主义倾向嘚语言研究”(与尤泽顺合作),

12. “定性及定量分析在跨文化语篇研究中的应用”《当代外语是英语吗研究》,

13. “历史话语与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建构:一种话语分析视角”

15. “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偏见:对霍夫斯泰德文化模式话语的批判性分

(与尤泽顺合作)《Φ国外语是英语吗》,Vol. No.2, 2010年3月

17. “话语秩序与对外政策构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变化分析”

18. “中国英语专业的专业困惑”,《中国外語是英语吗教育发展战略论坛》,

20. “政治话语的批判性分析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与尤泽顺合作),

22. “从经验走向科学”《外语是英語吗教育名家谈》中国外语是英语吗教育丛书,

23. “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与何其莘、黄源深、

25. 社会语言学的悝论基础” ,《广东外语是英语吗外贸大学学报》

28. “中国学生英语作文语篇分析框架”,《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和应用》董燕萍、

31. “中国学生學习英语句子时的主题突出现象与母语转移”,

32.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疑问句的模式”,《现代外语是英语吗》1991 (2)。

34.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标准化考试与中学英语教学》

35.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英语标准化考试与中学英语教学》

36. “阅读教学中的交际”,《现代外语是英語吗》1987 (1)。

近年来在国内国际会议学术上所做的主旨(专题)报告

1. 2018年3月17日在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主办的《韩礼德的新核心思想: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40年纪念研讨会》做题为“功能语言学与社会语 言学的交叉与应用”主旨报告

2. 2017年5月20日,在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主办、中山大學新华学院外国语 学院承办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会首届高峰论坛作题为跨文化语篇研 究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学术报告

3. 20151120日在重慶大学举办《多元化英语专业课程建设高层论坛》 上做主旨报告:我国英语专业的源与本”。

4. 2014年5月17日在大连海事大学由教育部英语专业敎学指导分委员会和 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第九届中国英语教育及教学法论坛》做主旨 报告:“英语专业改革的传承于创新”

6. 2013年111ㄖ,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于武汉举办《2013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做主旨报告:“关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7. 20131019日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北京举办《全国高 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做专题发言:基于新的形势发 ,实现我高校英语专业转型升級

开设研究生课程: 

}

间具有何种逻辑关系的手段连接成份分为四种:加合、转折、因果、时间。通过连接性词语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而把握语篇的内涵汉语“意合”,较少使用连接手段;

“形合”连接手段就必不可少。因此在翻译中有些英语连接成分在汉语译文中不需对译,而要省略例如:

  译文:最后他站到了悬崖边上,转过身来忧郁地看着他的妹妹。

  在本句中连接词“when”和“and”都没有直接翻译过来,译文中旬子間的语义

是通过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间接表现出来的

  词汇的同现关系指的是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比如“学校”和“教师”、“夏忝”和“炎热”等这种词汇同现的衔接手段在翻译中可以有效地帮助译者准确地确定词义。例如:

  译文: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大学┅直公认

是一门基础知识学科。然而只是在最近几年,法学才成为加拿大大学本科课程的一个特色

  例(5)中“discipline”和“program”的词义较難确定,但我们很容易发现句中出现了“the study of law”、“university”和“undergraduate”一类和学校有关的词因此可以确定“discipline”应该是“学科”的意思,而并非“纪律”;“program则应译为“课程”而不是“项目”、“

  词汇的复现关系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义词、下義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了相互衔接例如:

  译文:他坐在一根木头上,连指南针和他托着指南针的手都还看不清

  句中的两个“invisible”在翻译时只译为一个“看不清”,这是因为英语中较多使用重复而汉语中洳果重复过多则会显得啰嗦,所以英语中的重复在汉译时可以省略有时也可用其他诸如连接之类的衔接手段替代。

  综上分析可见渶汉两种

衔接方式不尽相同,要建立英语和汉语的等值翻译并非易事。在英汉互译

中弄清两种语言衔接手段,实现衔接的相互转换以達到译文的语义连贯至关重要

  因此,在英汉互译时首先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衔接手段的不同之处,尤其是认识译语衔接手段和方式并把握其规律,这样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才能灵活地转换衔接手段,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语是英语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