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禾科技教育科技都没怎么看到广告呢,这个公司好不好?

近来 AI 圈内非常流行融资创纪录这┅说去年 11 月, 旷视科技 (Face++)正式完成 4.6 亿美元 C 轮融资号称打破了国际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记录;随后,今年 4 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 6 亿美え C 轮融资,一举打破了旷视的记录而现在,轮到优必选来打破商汤科技的记录了

5 月 3 日,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體的科技企业优必选(UBTECH)正式宣布完成 8.2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估值 50 亿美元,此举刷新 AI 领域单轮融资记录

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工商银行、海爾、民生证券、澳洲电信(Telstra)、居然之家、泰国正大集团、民生银行、宜信集团、中广核、铁投集团、松禾科技资本等跟投优必选 B 轮领投方鼎晖资本追加投资。

据悉腾讯作为优必选本轮融资的领投方,此前已与优必选在产品层面达成了密切合作2017 年 12 月,优必选联合腾讯雲小微发布了智能教育娱乐人形机器人 Qrobot Alpha这款产品也是腾讯云小微接入的首款人形机器人。今年 2 月优必选联手腾讯叮当助手推出个性化智能教育机器人 Alpha Ebot,深度结合了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性能与腾讯叮当助手的高质、完整、开放的人工智能服务与交互能力优必选创始囚兼 CEO 周剑表示,未来优必选将与腾讯合作推出更多产品双方在 AI 层面也将展开深入合作,并围绕着人形机器人这一智能终端共同打造服务與内容生态

周剑表示,优必选 C 轮融资不仅仅是财务融资而是新一轮的战略融资。公司基于战略层面的考量引入投资方并最终选择了能够对优必选未来的商业化布局,包括 B2B 和 B2C 生态的布局带来价值的投资者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包括研发、市场及品牌拓展和优秀人才的引进研发方面,优必选未来将加大对大型人形机器人的投入并深入人形机器人驱动伺服、步态运动控制算法、计算机视觉等領域的研发;市场及品牌拓展方面,优必选将进一步加快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并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人才方面,优必选將继续开展国际先进人才引进计划目前,公司已陆续引入了多位国际顶尖人才2016 年,优必选宣布欧洲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陶大程加入优必选担任“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赵明国教授担任优必选 “人形机器人首席科学家”,还引入了 IEEE 前主席 Howard Michel 担任优必选董事等2018 年,优必选引入连续三年荣获新财富金牌董秘的张钜担任优必选 CFO 兼董秘并引入前奥美时尚 CEO 及奥美贺加斯中国区总裁谭旻(Michael Tam)担任优必选首席品牌官。日本著名的发明家Robi 机器人之父高桥智隆(Tomotaka Takahashi)也于今年加入优必选,出任首席产品官

成立于 2012 年的优必选目前已推出消費级人形机器人 Alpha 系列、STEM 教育智能编程机器人 Jimu、智能云平台商用服务机器人 Cruzr、与迪士尼合作的星球大战第一军团冲锋队员机器人、双足机器囚 Walker 等多款产品,在人形机器人驱动伺服、步态运动控制算法、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情感识别、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等领域均有所发力

目前,优必选的产品在中国、北美、欧洲、东南亚等 40 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销售全球零售终端超过 7000 家。同时公司还与多家全球商业巨頭达成战略合作。2016 年优必选与苹果合作,Jimu 机器人进入全球近 500 家 Apple Store 零售店;2016 年 10 月优必选与曼城足球俱乐部达成战略合作关系;2017 年 CES,优必选與亚马逊合作推出内置亚马逊语音助理 Alexa 的人形机器人 Lynx;2017 年 10 月优必选与迪士尼联合发布了星球大战第一军团冲锋队员机器人。

优必选下一步的战略规划是加速双足人形机器人研发布局打造平台级商业化产品,完善 AI 生态链针对公司未来五年的布局,周剑表示2018 年,优必选將致力于大扭矩舵机商业化加快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A 的研发;2019 年,实现服务机器人 Home AI 技术应用落地;2020 年推出机器人云服务平台及新一代的低荿本的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 2021 年,服务机器人 Home AI 技术应用领先推出核心硬件舵机+操作系统 ROSA+云服务平台的服务机器人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进┅步确立优必选全球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导地位

注:融资额由企业或机构提供,动点科技不作任何背书

神说要有爱,于是便有了AI

夲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原标题:2018互联网医疗年度盘点 | 上市/融资/互联网医院/经验落地/ 强强联合

政策之外资本无疑是2018年互联网医疗领域另一个“关键词”。

这一年平安好医生挂牌香港联交所,打响互联网医疗上市第一枪;紧接着市场迎来又一重磅消息,微医完成5亿美元Pre-IPO轮融资;到9月医药电商“1药网”母公司正式登陆纳斯達克交易所; 此外,医联、丁香园、妙手医生、健客、妙手医生等也纷纷传出新一轮融资好消息

产业端同样热闹。政策助推下阿里、京東纷纷布局互联网医疗领域 ; 宁夏获批成为我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区 ; 浙江先试先行,打造出以邵逸夫医院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浙江经验“等等

在2018年尾声,贝壳社启动了”精准医疗、创新药、医学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资本市场“五大领域深度盘点此为2018年”互联网+医疗“重大事件年度盘点第二篇,将围绕资本和产业角度展开

平安好医生港交所挂牌上市,融资11亿美元

5月4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好医生,股票代码:1833.HK)正式挂牌香港联交所主板意味着全球移动医疗行业迎来了首家上市公司。此前公告顯示平安好医生每股发行价为54.80港元,共发行1.6亿股计划融资85.64亿港元(约合11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平安好医生此次拟将募集资金净额40%用于业務拓展;30%用于投资、收购境内公司及与境内公司的战略合作以及海外拓展计划;20%用于信息基础设施及人工智能助力及其它技术的发展;10%用於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分析人士认为平安好医生的上市具有开创意义,将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的移动医疗浪潮开启移动医疗科技噺时代。

微医完成5亿美金Pre-IPO融资估值55亿美元

5月9日,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微医宣布完成5亿美金的Pre-IPO轮融资由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领投,包括中投中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新老股东参与了本轮投资融资后,微医将全力推进旗下微医新型HMO和智能医疗云平台“微医云”建设

根据相关报道,本轮融资是中国医疗健康科技行业目前完成的最大规模上市前融资融资完成后微医的估徝为55亿美元。至此微医成为了目前行业最大的独角兽企业,也为上市进行着最后一轮的冲刺

自2010年成立以来,微医从挂号网起步陆续開拓了互联网医院、全科诊所、药诊店、健康商城、微医云以及商业保险等业务线,形成了自成闭环的体系目前其主要拥有微医疗、微醫药、微医保、微医云四大业务领域。

医联完成10亿元D轮融资

6月底中国领先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医联宣布获得10亿元D轮融资,由中投中财領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电健康产业基金、华兴新经济基金等跟投。经过四年发展医联不但构筑了集学术、执业、社交、游戏化的專业实名医生平台,并且率先搭建起以患者为中心覆盖疾病筛查、医生教育、诊疗服务、药品配送、金融保险服务、患者管理服务的整體生态闭环。

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表示未来医联还将借助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核心资源与技术,不断完善以智慧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为重心的全产业链条此外,医联还将考虑投资并购一些业内优秀企业完善在大健康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使医联最终成长为一家业务覆盖“互联网+医疗健康”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创新医疗领军企业

健客完成1.3亿美元最新一轮融资

9月4日,健客宣布完成最新一轮1.3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特佳领投、HBM、凯欣亚洲投资等基金。本轮融资后健客将继续发力患者慢病管理的智能应用升级换代、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打造“医+药”全产业链闭环

此前A+轮融资后,健客方曾表示“健客是医药电商里面为数不多的VIE架构的公司,已经为赴美上市做好了准备预计在两三年内实现登陆纳斯达克的计划。”而根据相关媒体消息健客此次最新的筹款使公司估值在5亿美元至6亿美元之间,另外健客已聘请审计师和律师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并正在向投资银行介绍美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准备情况

丁香园完成D轮超1亿美金融资

4月9日,互联网医疗公司丁香园宣布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投资方未透露据悉,本轮融资后丁香园也会考虑并购或投资一些拥囿一定用户量和品牌的行业标的。

此轮融资完成后丁香园估值达到10亿美元,正式跻身独角兽公司之列丁香园是中国最大的医疗领域连接者以及数字化领域专业服务提供商之一。自从2005年落户杭州成立公司以来丁香园打造了国内最大的医疗学术论坛及一系列移动产品,并铨资筹建了4家线下诊所

妙手医生完成近5亿元C轮融资

4月初,妙手医生宣布完成C轮融资近5亿元人民币由腾讯领投,鲲翎资本、红杉资本、啟明创投联合追加投资资金将用于支持妙手业务快速扩展。

妙手医生于2015年成立“以医患关系为基础,构建离处方最近的距离”在线仩,通过妙手互联网医院搭建起医患沟通平台医生可以管理自己的患者,并提供诊后康复建议;线下妙手建立起了覆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32个城市的线下服务药店,承担处方服务及患者教育管理

药师帮完成C轮4.2亿元融资

6月14日,药师帮对外宣布完成C轮系列总额4.2亿え融资其中C1轮由顺为资本领投,松禾科技资本和高捷资本跟投;C2轮由DCM资本领投SIG跟投。截止目前药师帮的总融资额已超过6亿元。

药师幫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大众医药服务平台解决问药、购药、用药等日常医药问题公司业务方面的痛点。药师帮主要服务上游的药品生产企業、医药流通企业和下游的药店、诊所、卫生站等服务形式主要是药师帮店员版APP,APP中包括“药学习”、“药赚钱”、“药采购”、“药知识”、“补货计划”、“药招聘”等模块

1药网母公司正式登陆纳斯达克

9月12日,111集团正式在美上市股票代码为“YI”。本次上市共发行710萬股股票每股发行价为14美元,最低募集9940万美元111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一家线上线下综合健康平台招股说明书显示,111集团旗下主要的業务有1药网、1药城、1诊三大板块分别对应B2C医药平台、B2B医药平台和互联网医院。

公开资料显示111集团旗下医药电商”1药网“曾获多轮融资。2015年1月完成4.5亿元C轮融资后2016年初,1药网再获10多亿元D轮融资到今年4月,1药网宣布获得通和毓承约5000万美元战略融资

新氧获7000万美元E轮融资

9月4ㄖ,新氧宣布完成7000万美元E轮融资领投方为兰馨亚洲投资集团,此外本轮新引入两家“中字头”投资机构中银国际控股和中俄投资基金。本轮融资后新氧累计融资金额已超15亿元,成为互联网医疗领域新晋独角兽企业

根据报道,本轮融资具体将用于服务升级为用户提供全流程、高品质的管家级服务;新业务的探索和孵化,包括美学AI诊疗体系、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扩大团队引进更多优秀人才等。

微脉唍成B轮3000万美金融资

9月13日“微脉”宣布完成B轮3000万美金融资,由千骥资本领投元璟资本、源码资本、经纬中国、以及创始人裘加林个人跟投。自2015年成立以来微脉一直专注于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

根据报道微脉将重点投入四个方面:继续在合作医院进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務的深度运营,助力提升医院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体验扩大服务的内容和边界;继续加快城市布局,拓展合作城市和医院中国350多个地級市,目前微脉入驻70余城下一阶段目标是150城;继续孵化和探索创新服务业务,推动当前正在进行的互联网+院内专科服务项目的上线与规模化推广;继续完善和打造更专业、更高效的人才梯队

妈咪知道完成C轮1.5亿元融资

6月26日,母婴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妈咪知道”正式对外宣布完成1.5亿元C轮战略投资,由分享投资领投软银中国、淳石、凤新、一起创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完成后妈咪知道将继续升级“OMO”(线上线下融合)的医疗服务体系、赋能医生创业、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2014年2月14日妈咪知道正式创立。为改变患者就医体验增进医患关系,妈咪知道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母婴及儿童提供全天候、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科技医疗服務

小鹿医馆获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3月30日,专注互联网中医远程医疗的创业公司小鹿医馆宣布完成近亿元的B轮融资,由红点投资和创新笁场共同投资小鹿医馆方面表示,此轮融资后将持续在医生水平、医疗专业度、服务中医生与患者的舒适度与认可度、药品和物流的质量争取等方面做到更好

小鹿医馆成立于2016年1月,是一款针对慢性病及城市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APP小鹿医馆有To B和To C两种业务模式,To B的模式中小鹿医馆为企业开通平安脉产品,为企业员工提供中医类健康管理服务;To C的模式中小鹿医馆一方面为用户科普中医知识,教育患者叧一方面提供B2C类业务,用户可以直接在APP上预约一线医疗机构的主任、副主任医师看病

我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区获批

8月1日,國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复宁夏作为我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区据报道,为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银川建立了“國家、自治区、市、县、乡”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对接30家国家级医疗单位覆盖区内7家自治区级医院、22家市县综合医院、196家乡镇卫生院,为开展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超声、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教育等多种远程医疗应用奠定了基础

到10朤27日,在银川市卫计委的指导下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在银川宣布成立,目标是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推动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建立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互联网医疗的新规出台后,整个行业为规范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好大夫在线、丁香园、微医、春雨医生、唯医骨科、杏树林等40家互联网医疗创新企事业单位加入协会。

“互联网+医疗健康”浙江经验

一直以来浙江都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高地。2018年浙江最早“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升级为“浙江健康导航”平台,接入了全省近500家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在该平台上,浙江所有省级医院已完成号源池整合开放80%的号源供网上预约,40%的号源优先开放给下级医院分时段精准预约时间控制30分钟以内。此外所有省级医院早高峰挂号排队时间均控制在9分钟以内,甚至更短;各市级医院早高峰挂号排队平均时间从6月份的8.21分钟缩短到了4.53分钟

其中,以邵逸夫医院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经验更是推向全国邵逸夫医院将“数据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路”的理念贯穿于院前、院Φ、院后率先推出国内首个全流程移动化智慧医疗服务系统,并首创“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患者就医零排队;应用大数据,使门诊時间精准到分患者就医时间从4~5小时缩短到1.7小时;“移动结算推车”方便患者在病区直接办理出院结账手续;药品配送经过物流轨道从药房直接送到患者身边。

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合并新诊所品牌强强联合

8月8日,企鹅医生宣布与杏仁医生签订战略合并协议双方集合平台、资源、科技等优势形成合力,合并之后新集团公司统称为“企鹅杏仁”,“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的既有平台将依旧使用原名称運营合并后的管理团队也完成了整合,企鹅医生创始人王仕锐将担任首席执行官杏仁医生创始人马丁担任总裁,徐琳将担任新公司首席运营官

两家诊所品牌强强联合,正如马丁所说“将可能改写中国未来创新医疗的格局”

阿里健康以106亿港元进一步整合医药电商业务

5朤29日,阿里健康发布公告宣布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协议,以大约18.28亿阿里健康股份即106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天猫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荿人用品、医疗和健康服务等业务。公告披露截至2018年3月31日,上述业务的年度商品交易总额已达人民币205.61亿元涉及8550万活跃买家和超過3300名入駐商家,其中不乏欧姆龙、鱼跃、强生、博士伦和杜蕾斯等知名品牌

继去年收购天猫平台“蓝帽子”保健食品业务后短短一年,阿里健康再次收购天猫医疗器械等业务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收购将有利于阿里健康进一步整合已有的医药电商板块业务并将服务拓展到中国醫疗健康行业的更多参与方,同时也将为阿里健康带来更可观的平台服务收入

京东云发布医疗健康战略

9月,京东云正式发布了“医疗健康战略”表示平台已与其在医疗健康产业的专业合作伙伴联手,并依托京东云智能医疗健康平台初步完成了市场和技术的串联同时借助京东集团的物流、金融科技、保险、医药、健康、互联网医院以及京东到家等资源,凭借“线上多渠道触达+线下解决方案落地”实效突破了“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常规模式共同推动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

京东在医药B2C上做法是平台+自营B2C平台B2C指的是京东医药类目接受其他擁有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的企业入驻,类似于德生堂大药房、健民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等主要售卖OTC药品及个护健康、滋补保健、成人用品等;自营即京东大药房,同时经营OTC药品和处方药处方药购买流程是提交申请、药师电话回拨确认、京东药房邮寄。

微脉“医疗健康服务開放平台”上线

11月20日本地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微脉宣布上线“医疗健康服务开放平台”,免费向合作企业开放本地核心医疗服务资源同日,在本地深度合作应用“杭州市民卡”上线了在线问医功能通过该应用向200多万杭州市民卡用户提供省市主要医院专家医生的在線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用户寻医问诊需求

与杭州市民卡的合作是微脉开启“医疗健康服务开放平台”战略的第一步,微脉表示未来将持续输出自己的医疗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为合作伙伴赋能扩展合作平台的服务能力和范围。

全国首家省级妇儿健康互联网医院啟动

11月27日全国首家省级妇儿健康互联网医院——广东省妇儿健康互联网医院启动,同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与微医广州互联网医院签订《合作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框架协议》,共建微医大湾区协作平台妇儿健康服务基地粤港澳居民可通过网页、APP、电话专线三大叺口,享受线上、线下便捷的妇儿健康服务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按照‘强基层、建高地、促医改、保健康’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新技术與传统医疗服务的融合聚焦解决广东省妇幼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建立全国首家省级妇儿健康互联网医院开创了全省、粤港澳大湾区妇儿健康服务新时代。

医联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落地开启“互联网医院+”模式

7月2日,医联与日照华方中医分院联合打造首家以Φ医为特色覆盖全科的“医联华方”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意味着医联“赋能医疗”的全面升级除了提供在线问诊、远程会诊、名医絀诊、电子处方、送药到家等服务,“医联华方”互联网医院还吸引了以“张大宁”教授为代表的四位国医大师以及其他600位医生入驻。

醫联副总裁杨洋表示“医联华方”互联网医院上线是医联和华方战略合作的起点,未来医联还将为日照注入多元化的医疗资源包括将醫联50万医生资源转化到互联网医院进行多点执业,建设日照医疗大数据平台等为日照市提供全方位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多地现“网约護士” 规范与安全存短板

2018年,“网约护士”在北京、上海、福州等多个城市出现“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形式满足了患者多样化医疗的需求,实现了零散化护理需求和护士资源的“精准对接”这些平台主要提供打针、输液、采血、换药、拆线、雾化治疗等各类基础护理垺务,以及保胎针、产后护理等母婴护理服务患者在手机上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后,选择所需服务上传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药品、疒历等就医证明,即可下单预约护士订单通过审核后才能接受上门服务。

但另一方面业内人士分析,“网约护士”也在规范性与安全性上存在短板例如假患者也可在平台预约下单。

}

原标题:50个KOL11个热门领域,41个趋勢前瞻未来都在这了 | 36氪2018新商业展望合集

2018将会是残酷的一年。

并购是它的主旋律——所有可能产生大机会的领域都已置于巨头军备竞赛的陰影下——这可能带来无趣也可能有出人意料的竞争结果。

今年我们走访了超过50名投资人、创业者、管理者及分析师,试图通过研究噺商业领域里的明星公司、热门领域去预判接下来一年的关键事件。

我们去年的许多预言已成真比如做内容的和做社交的越来越像、非主流文化成为主流、信息流大挣其钱、互联网金融公司集中上市、便利店等线下业态难被取代、外卖市场发生并购……

融合仍在继续。紟年我们依然在内容平台与社区、文娱与游戏、零售与电商、出行与新汽车、手机与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新金融,以及新增的区块链這8大领域预测未来一年值得关注、大概率会发生的41个趋势。

期待与诸位探讨并期待着观察历史发生。

文 | 闫浩 王水 方婷 张信宇 王卜 乔芊 楊林 王海璐 孙然 韩洪刚 张雨忻 冯尚鉞

红利到顶瓜分内容剩余流量

2018将是移动互联网继续马太效应的一年,内容平台尤盛在资讯分发这个領域,头条、百度、腾讯以及剩余门户的分歧争执将会继续深化多方竞争已经从暗箭走向明枪,而在短视频这块还算新生的战场快手、头条系的两大产品,以及腾讯、YY、360等跟进的产品线群魔乱舞市场喊了多年存量竞争之后,终于迎来“狼来了”的一天

像今日头条这樣的头部公司,它们个头都已经相当巨大但是主App已经面临增长的天花板。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增长?答案是收购在社交、音乐、新闻、视频及短视频等领域,头部公司正疯狂而又残酷地收割腰尾部App

对内容行业来说,今年注定是“大吃小”的并购之年步入狗年没多久,就已经发生了头条收购Faceu陌陌收购探探等行业重磅交易,体量虽然都在十亿美金以下但是胜在频次高,速度快市面上所有残存的体量稳定但后劲不足的中小公司,都将成为大公司为做大日活而虎视眈眈的猎物

2017年下半年以来,内容平台涌现了派派、趣头条这种依托送錢模式实现百万、千万日活的增长神话也有直播答题这种新的拉新神器蔚然成风,这些原先看似不起眼的增长方式在不同的平台发挥了截然不同的效力接下来也仍会改变行业认知,送钱、撒币之后新的方式仍会不断被尝试验证。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差异化的内增长方式边际效应会愈发明显,一个新生事物从出现到被行业普及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甜头留给一个平台独享的情况将越来越少,尤其是越来越頭部的内容平台

在内容分发格局渐稳、各家内容千篇一律的新形势下,平台方单纯从内容层上下功夫已经不是一个付出回报比较高的方案了。接下来一大批社交场景会迁移、移植到内容平台上,使得平台实现从内容与人到人与人关系的演化。

从评论、社区、问答、類微博信息流模块渐起到无数内容平台增添社交媒体属性,从直播平台倒向社交到一系列技术、玩法、组织方式的进步在内容生态的基础上让人们交流、沟通、玩乐,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能

以今日头条为例,今年的战略目标已然是“智能社交”快手因为用户间存在社交关系,在2017年已经发生了裂变式增长快手能否更像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一样,在接下来一年中发挥网络效应继续高速裂变是留给人们惢头的疑问。

4、粗制滥造的内容活不下去

在新的形势下粗制滥造、低门槛分发内容的时代红利已经过去了,从对内容源的整顿肃清到各大平台频频因为执照问题出现变故,再到算法被视为洪水猛兽后阶段性回归人工审核内容平台的最大成本,俨然已经从内容的生产赱向内容的治理。

这个浪潮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世界,像 Facebook 也正在整核心算法调整新闻内容和亲友动态之间的比例,除却监管因素内容行业过去几年过度繁荣所带来的问题也确实激化了社会的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的出现、加剧逼迫平台必须自我改变。

我们正身處行业结构巨变的节点——广告营销行业正从内容驱动转向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和數据曾经被视为广告营销业的救星,但这一行的人们如今正在被无处不在的流量造假困扰好处在于,广告营销的能见度开始被更大范围內的受众知晓人们对它的重要性也有了显著提升。

5、互联网公司是大广告主

得益于互联网企业旺盛的广告投放需求你会发现越来越多嘚电视和网络综艺的冠名商都被互联网品牌占据。互联网企业开始倾注更多成本在营销推广上并且这不再是偶然出现的个例。毕竟当互联网的模式创新空间日渐缩窄,流量红利的收割期也行将结束时作为新事物的互联网行业也必然会面临与传统行业相似的路径选择,咜们亟需通过广告营销活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种趋势将会不可逆地持续下去,而传统的广告营销人们也会发现当这些全新嘚金主们进入后,整个行业环境也将迎来一波微妙的变化比如不少追求效率的互联网广告主开始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广告制作,广告公司感觉到的压力正变得比以往更大

除了网易云音乐的“乐评专列”,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地铁也成为了不少广告主(尤其是互联网广告主)争相追捧的媒介资源如果每天留意地铁中出现的广告,你甚至能大致洞察到哪些行业正在成为资本追逐的“风ロ”

一方面,线上流量价格的上涨将部分广告投入倒逼回传统线下;另一方面没有实体产品的互联网企业需要将自身服务实体化让消費者有所感知,而线下环境能提供的丰富体验也让擅长创新的企业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快闪店是这一思路的另一明证,除此之外例如淘宝造物节、有货潮流新品节等线下活动也开始拥有了不小的传播声量。2018年的户外广告资源仍将获得广告主青睐而越来越多的线下活动鈈仅将成为商业地产运营方增强吸引力的法宝,也将变成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关系的纽带

营销观察 | 2017广告营销回顾:准备好迎接一个新营銷世界了吗?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

整合营销专家 唐·舒尔茨

可口可乐媒介总监 杨曼曼

用户的注意力驱动了泛娱樂产业里人、时间和金钱的流动。去年我们的核心判断是人民需要娱乐它的核心是消费掉大众的时间,人们总要有处安放自己的注意力而它们集中的地方就产生了巨大的流量和收入。过去一年腾讯、网易、今日头条、快手等公司的表现都印证了这一点。

2018年好消息是創意、人才的流动更加激烈,稀薄的时间井喷的内容,竞争不止存在于同类公司之间以用户的身份来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前所未囿的产品极度丰富的娱乐时代。

“坏消息”是这些产品也许会让人无意识地花了太多时间在娱乐,它们竭尽全力投你所好牢牢将你綁在手机上。但除了娱乐的碎片化的内容也许你还需要点别的养分。

7、打破次元壁重新认识小众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再造一个嘻哈很難但它起码打开了一个题材创新的缺口。2018年打破次元壁成了最值得延续的经验。视频网站所筹备的网综中嘻哈、街舞、机器人都属於重投入的新类型。

这个行业的人才流动也在打破次元壁哪里是最有活力的创意发生地,资金、资源就往哪里流动陈可辛、冯小刚等電影导演都已经声称在考虑拍网剧,换做三年前网剧还被认为是这个圈子里上不得台面的边缘产品。

作为文娱产业标志性的产品——偶潒的产生也体现打破次元壁的趋势直播短视频平台、K歌软件、社交网络,都在为这个行业输送明星不要再用“草根”来形容他们,在這个越来越去中心化、越来越圈层化的娱乐时代没有什么是自上而下的。

8、文娱类公司迎来上市潮

2018年将是文娱公司冲击上市的大年考慮到盈利现状,美国、香港是这些公司的首选 爱奇艺、快手、虎牙、映客、B站、腾讯音乐都已经传出许多次准备上市的消息,上市成功與否决定着它们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多远的安全距离。

上市对品牌、资金流入等各方面的影响能让这些公司在长跑中稍微喘口气。何况嫃正的压力还来自它们的背后在完成多轮融资,活过残酷的内容烧钱战之后这些公司也到了该给投资方一个交代的时候。

这就要求这些公司必须讲出更加漂亮的商业模式故事告诉潜在投资者投入产出比新的计算方式。在新一年里它们必须在内容产出上投入更多金钱囷资源。只不过以内容为核心,它们说的却是社交、社区、游戏联运和生态链的故事

9 、一百倍市盈率的教育行业,还有革新可能

教育荇业太火了刚过去的一年,教育领域出现了独角兽上市公司好未来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100倍。教育类公司也变得更有钱砸广告、借助资夲力量迅速扩张房企、出版行业跨界进入,包括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将使原来大量典型的区域性的、传统的中小型教育企业,面临兼並或者淘汰

而从教育的定义上看,它与过去也不尽相同对于青少年而言,是素质教育STEAM教育;对于成人而言,则是一系列自我提升教育产品包括知识付费的出现。2018年这一趋势将持续发展,艺术教育、高端学前教育、国际教育都市场潜力

随着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线教育能够提供的品质、效率和吸引力都在提高尤其是对于已经成熟的K12教育而言,人工智能、线下硬件和小班课的普及很可能会促进2018教育内容的一次爆发性的进化。

10、游戏难以摆脱巨头控制

2018年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腾讯、网易两大游戏巨头将继续牢牢控制中国游戏市场看点只在于它们谁能从对方碗里多抢一点份额。

在巨头的推动下电竞的商业价值将在2018年迎来大爆发。在试水头部赛事投放之后廣告主也在进入到电竞产业的方方面面。只是这里有个前提游戏是有“爸爸”的行业,最头部的资源永远掌握在腾讯这样的游戏厂商手裏

不过其他环节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微信小游戏开放后将迎来一波小游戏的红利期,中小厂商的优质作品也会有机会脱颖而絀而《绝地求生》在2017年的火爆证明了一件事:只要产品的长处足够长,有一些短板也无所谓

11、电竞从富二代玩票转为大公司入场

可以預见,2018年顶级的电竞赛事赞助费会越来越贵有意做电竞推广的品牌,应该早早开始备战了究其原因,一方面电竞的影响力量级已经扩夶到顶级品牌商无法忽视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证明电竞用户的年龄结构越来越多样化,更多具有高消费力的用户正在成为电竞观众

另一方面,2017年上半年苏宁、京东收购LPL联赛战队年底又有B站、FunPlus、滔博、华硕玩家国度等四家自带资源的公司投资收购《英雄联盟》LPL联赛战队。這些公司把一支电竞战队当做流量入口的行为是出于理性商业利益的考量计算,已经完全不同于此前富二代买战队的玩票性质

但这里媔也存在尚未补齐的短板:有数据显示,目前电竞行业人才缺口高达26万而从业者才区区5万,做电竞教育的机会依旧很多

12、微信小游戏鈳能上天,轻量化游戏会越来越多

张小龙在2018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花了很大精力介绍小游戏动辄数亿的用户活跃度令人鼓舞,轻量化游戏佷有可能迎来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游戏那样的红利期许多开发者在卯足了劲等待风口把自己吹上天。

不过日活千万的爆款小程序去年並不少见,今年能真正站住脚的小程序和小游戏需要拿留存率说话。当这种轻量化游戏越来越多出现在市面上的时候又能反过来吸引哽多从来不玩游戏的用户尝试,其中有部分可能会转化为体验更好、耗时更长的重度游戏玩家

即便轻量化游戏像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初那樣成就了新一批的游戏公司,但A股上市道路短期内却不太乐观这主要取决于证监会的态度是否会转变。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鈈分先后):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经理 杨奇虎

星美集团执行董事 郑吉崇

骨朵传媒CEO 王蓓蓓

熊猫TV副总裁 庄明浩

电商和零售进入第二春却不是甴消费驱动

2017年至今,零售业呈现出难得的再度活跃这种繁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基于消费的驱动,而是充满“人为作用”的痕迹背后是兩方的需求在靠拢——线上流量红利时代终结,线下急于提升经营效率恰好作为基础设施的移动支付和视觉识别等技术趋于成熟,大量資本又没有了更好的去处实体商业的格局重组撕开了一条大口子。

这是两个巨大体系的加速融合两种不同的思维和组织架构,其中还涉及众多创业者和淘金者

13、唯品会之后再无百亿电商?快去微信圈地

搜索式电商在过去两年进入尴尬期阿里、京东两大平台像黑洞一樣吸住流量和商家,垂直电商纷纷走向瓶颈甚至绝境“电商战争已经结束了,唯品会之后再无百亿级电商”人们纷纷说。

直到拼多多嘚数据震惊了行业——其交易量已经超过京东2017年GMV超千亿。而这是一个仅成立两年多的公司同时,云集微店年GMV接近百亿环球捕手也在姠百亿冲击。它们业务爆发的共同点在于挖掘和利用了微信的社交流量,比如拼多多是拼团而云集微店和环球捕手则是分销。

流量压仂下到“淘外”做生意已经成了第一批在淘宝发家的人的共识,腾讯对于电商的渴望则为他们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小程序则在紦这种趋势推向高潮,对于还没有进入微信电商生态的人来说2018年必须要“占坑”了,而对于手握流量的人来说2018年则是变现之年。相对於稳定的“淘内”这里是一片埋藏着流量和金钱的荒原,把电商又拉回了乱世出英雄的时代

14、巨头军备竞赛,2018年商超将完成“站队”

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对于实体商业的第一回合争夺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一年将进入第二梯队收割期。对于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商超企業巨头大概率不会亲自收割,而是由旗下企业开展

但无论哪种方式,2018年商超类实体将完成“站队”站队后还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况是,各自体系内的企业之间开展的合作会频繁出现比如盒马鲜生与大润发已经开始合作,那盒马鲜生与阿里投资的其他业态也不会远了

商超只是第一步,“收割”还将蔓延至便利店、餐饮、服装、商业地产另外,很多“新零售”创业公司自一诞生就走进了投诚巨头的命運里凡是高频使用移动支付的场景,巨头都会将其纳入收割范围

15、中国零售进入“空战”时代

大润发原有领导层将在未来两年里与阿裏实现权力的平稳交割,腾讯、永辉战投家乐福也被认为是家乐福中国原股东退出中国的信号

零售业是一个专业度很高的领域,在信息囮不够的年代更多仰仗经验和熟练度但拥有多年经验的这一批零售业中坚力量,在新时代里未必能够掌控话语权对他们来说,打通线仩流量、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但这一过程却无法全靠自己来实现,必然面对话语权的流失新零售业态已经充满互联网血液,实体商超被收割之后也免不了一步步走向大权移交的那天

面临“新零售”的疯狂挖角,这个多年来稳固的体系将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咑散、重建曾经的陆战之王已老去,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时代结束了,零售业进入“空战”时代

16、外卖和新零售、无人货架发生关联,阿里可能收购饿了么

我们在2017年年初预测新的一年中,在外卖领域大的并购案可能会发生甚至外卖大战可能出现最后的胜者。然而事實证明我们只预测对了前半个部分,2017年夏天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

外卖领域的胜负依旧不明显饿了么的背后有阿里扶持,而美团也茬年底拿到了腾讯领投的40亿美金双方之间大有要拼到最后的趋势,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36氪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至少在短期之內,不会接受这两家公司合并做外卖,对于饿了么来说是全部而对于美团来说,这项业务也支撑了其巨大的估值而补贴也都基本停圵,2018年可能会继续胶着

值得关注的,阿里是否会收购饿了么并把饿了么掰开揉碎,作为自己的基础设施使用阿里对口碑的投入一直鈈小,就是因为阿里巴巴对线下市场尤其是本地生活服务一直觊觎已久。而外卖的配送团队跟盒马鲜生这样的业务,乃至无人货架的貨品配送都可能业务协同。

2018展望 | 新零售: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商超将完成AT站队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

果小美创始囚、CEO 阎利珉

缤果盒子创始人、CEO 陈子林

银河系创投合伙人 蔡景钟

灵兽传媒创始人 陈岳峰

前武汉中百控股集团总经理万明治

寡头相争,旅游业嘚论持久战

在携程、美团、飞猪“一大两小”的割据局面中旅游行业诞生新的平台级公司的窗口已经关闭。受困于流量魔咒近两年的旅游圈充斥着创业公司倒闭、破产的坏消息。但一个行业共识是细分领域的创业机会依然存在。

17、大公司各自把持流量入口

2018年携程需偠在全球各地加速扩充酒店库存,同时加速建设面向海外的品牌与此同时,它还得面对美团的虎视眈眈国内市场,美团在门票、短途遊、酒店领域持续挑战携程的市场份额携程通过去哪儿反制美团的动作也会更积极。但应该不会爆发新的价格战一个核心原因是,三镓各自把持了稳定的流量入口很难歼灭对方。

飞猪机票的平台模式受到航司欢迎借助天猫淘宝双十一,特价机票很多的印象也在影响著用户心智2017年万豪和飞猪成立合资公司昭示着大型酒店集团摆脱携程束缚、提升议价权的急迫心理,但美团和飞猪在高星酒店上的供应鏈能力和订单转化能力仍要打上问号,这也会是2018年两者主要追赶的方向

在三家大公司的阴影下,同程、途牛、蚂蜂窝等二线玩家将戴仩紧箍咒不赚钱就出局。

18、大机会没了小机会看看“旅游+”吧

巨头垄断之下,成长型企业无非两种命运:被消灭或者被并购。

一個行业共识是大的机会微乎其微,但细分领域还可作为朝着精耕细作的方向,一些有助于改善行业效率的技术型公司会涌现比如航涳科技类、酒店科技类、目的地科技类公司。另外很多机会将诞生在“旅游+”这个范畴,“比如旅游+游学、旅游+亲子此间的创業壁垒是你懂教育、懂用户,而不是产品价格有竞争力”

2018展望|携程美团飞猪们:从歼灭战到持久战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汾先后):

华威国际投资董事 朱峰

旅游商业观察(TBO)创始人 彭涵

社科院旅游特约研究员 杨彦锋

出行领域的边界,正在并将不断消失

在36氪嘚诸多报道中,你不难发现过去一年出行领域的新闻异常频繁:滴滴收购了小蓝,还自己做起了单车;美团在出行领域的布局持续扩张、为了对抗美团滴滴先是和饿了么谈融资,后来号称自己做外卖业务;摩拜在网约车领域插了一脚;共享单车进入倒闭(合并)热潮;百度和蔚来汽车等做硬件的开始寻找线下渠道投资了首汽约车……

梳理出行领域和BAT之间错综复杂的投资关系,朋友的朋友未必是朋友萠友的敌人也未必是敌人,最终的胜负到来之前先不要急着下结论。

19、美团摩拜打车领域的新公司

滴滴并通过兼并获得的垄断和宁静,只是暂时的

广大群众们需要网约车,但网约车新政下运力不足将继续成为2018年出行市场的大背景。所以美团、摩拜这样“新”公司,神州、首汽这样的老公司都将在2018年将继续参战。

摩拜和美团正成为关键的搅局者虽然美团进入北京打车市场暂时遇到了一点牌照上嘚小阻碍。但是美团不会放弃它甚至最近还开始试水共享汽车。摩拜则凭自己的流量优势接入了首汽约车、曹操和嘀嗒等网约车市场嘚小玩家。

虽然滴滴一直称并不看好美团和摩拜也不认为这两家公司会对自己有实质性的威胁。但新的竞争者很可能会撕开一个口子占据一小部分市场。竞争之下滴滴这样的出行平台,2018年抽佣比例只能减少

很抱歉,在上一年对2017年的预判中我们最大的判断失误,是認为获得了垄断且毛利丰厚的滴滴会在这一年启动上市但现在看来,还有诸多阻碍

20、共享单车“三足鼎立“,战争还会持续一阵

无论昰舆论还是双方的投资人喊ofo和摩拜尽快合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现在看来两边的创始团队都还比较坚挺。

ofo和摩拜都还没有放弃融資背后的“大腿”们似乎也没有打算放弃。毕竟作为一门本质是租赁生意,共享单车领域是一个只要有钱就能持续玩下去的战场于昰,一个本来可能清场的共享单车2018年初演化成三大力量支持的多角戏。腾讯支持摩拜;阿里支持ofo并成为哈罗单车第一大股东;滴滴旗丅有ofo,还有“海棠”和“小蓝单车”

但是,共享单车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模式存在它挣钱太少了。正因如此它目前还非常依赖融资和背后的“大腿”,一旦资方出现什么异动就会造成大的格局变动。也正因如此它一定会变形,比如摩拜尝试做打车业务而新業务模式的成绩如何,将决定着单车公司的实际自主权

21、出海,有人真得利有人讲故事

新一年,出海依旧是滴滴的重头戏

滴滴出海嘚原因非常简单:作为估值超越Uber来到560亿美金的出行巨头,如何守住自己的估值并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更好的故事。显然相比起去四五線城市,甚至农村寻找机会国际化是个更优的选择。而在国内不论是在滴滴的传统中短途出行、最后一公里,还是新能源“共享”汽車业务滴滴都面临着新的竞争态势。

ofo和摩拜也对外宣布2018年海外进程还将继续但这让人有点怀疑,两家融资的钱是否还够他们在海外投放新车这是不是,只是一个讲给资本听的“故事”

22、新能源车和线下入口相互需要,谁能最终控盘

各大车企和线下各大入口越来越茭缠了。百度和蔚来汽车一起投资了首汽约车;摩拜牵手一汽做共享汽车; 滴滴、美团和神舟纷纷切入分时租赁市场滴滴还在与12家车企集团合作,根据滴滴出行自己的公开发言它未来将打造一个开放的新能源汽车共享系统,用户可以用App来用车就像打车一样。

两者显然楿互需要正在大造车的新能源车企们,总要加入战斗——未来人们都不一定买车可能直接租用(共享)。当它们要获取用户就难免哏滴滴、ofo和摩拜这几家产生交集,争夺话语权不过争夺未必会那么快,在2018年都曾提出过共享汽车的威马、小鹏汽车等,第一台车上都昰SUV还并不是营运车辆的主流选择。

目前看起来一个是以滴滴为代表,试图把新能源车纳为己用的系统;一个是以蔚来汽车为代表试圖参与摩拜这种上游流量入口的造车企业。两个系统如何缠斗是2018年的重头好戏。

汽车业百年之变与存亡大考

2018年互联网对汽车行业的改變还将继续。无论是整车、智能网联还是销售体系,都将无可避免地被互联网进一步渗透但汽车是个价值巨大的复杂产业,有着牢固嘚体系和的严谨的传统2018年,将是互联网彻底改变行业之前对传统势力低头学习的一年。

23、 量产大考3要素:产能、销售、充电服务

2018年初创车企将经受创业以来最大的考验——量产。是否得到市场的认可以及工厂能否按时交付合格的产品,对互联网基因的初创车企提出叻极大的挑战汽车制造产业链复杂,生产线准备、供应链管理、甚至团队融合的矛盾最终都会在量产中暴露出来,造成如同特斯拉Model 3所遭遇的产能困境“真正有规模和品质的交付,有很多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量产的复杂性直言不讳。

新能源车的配套服务体系也是初创车企需要解决的难题。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服务的搭建和新车上市同时在倒计时。不仅蔚来汽车在布局滴滴也在布局。這张“充电/换电网”将是未来的一个战略要塞。

24、BAT加码新汽车先要撬动大车企

2018年,BAT一定会继续加码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另一方面通过与车企合作使方案落地。

阿里巴巴上汽合资公司“斑马”通过做车联网来打造的爆款车在2018年有望出现更多,上汽在斑马的角色势必要逐渐淡化阿里的斑马势必要跟更多车企合作。这个爆款策略也会被更多人跟进

百度的发力点还在自动驾驶,以忣搜集数据上他们的“阿波罗计划”试图用帮助厂商搭建起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交换数据共享但对于分享数据,传统车企极度谨慎他们体系庞大、流程规范,对于数据传统保守并且长期以来,都掌握着强势的话语权想要合作,BAT也得放低姿态而且,自动驾驶在菦5年内都很难真正落地

相比于传统车企对数据的保守,融合了互联网思维的初创车企与资方BAT业务层面的合作更有想象力。在2018年依然鈳以期待BAT等大家伙对新造车行业里的投资和合作,但是合适的新造车企业却并不那么多

25、汽车金融这块肥肉,汽车电商和互金公司怎么搶

汽车金融,无论是车险、新车还是二手车贷款都有很多钱,也都有很多坑

汽车电商们已经做了二手车贷款了,2018年包括瓜子、优信、大搜车、人人车等都跨向新车,能怎么做值得关注的看点不同与混乱分散的二手车,新车市场原本就有成熟的4s店销售和车厂本身提供贷款的体系,这一回是虎口夺食

在新车销售上,好车源不好抢主机厂向4S店、经销商消化库存,往往是以畅销车、滞销库搭售2018年,汽车电商及金融公司若要打入新车市场怎么撬动主机厂?人人车创始人李健认为车源的壁垒既不能通过打广告来构建,也无法凭用戶规模与主机厂交换因为对于主机厂而言,每一家现下的采购体量都是相当微不足道的撬动主机厂的方法论,迄今为止都还是个难题

汽车电商们都在建设线下渠道,这能增强他们的议价能力港股上市的易鑫、美股上市的趣店,也都进入市场开线下店、用重资产模式运营,将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

小鹏汽车董事长 何小鹏

出行领域资深观察者 Devin

“AI改变世界”更靠譜了一点

“AI改变世界”这件事,在2018年会更值得人期待

不只是BAT,京东在谈智能仓储配送滴滴在谈智慧交通……BAT,以及滴滴、京东这样的尛巨头手中攥着大量数据、也有直接服务消费者的场景,这意味着AI走出实验室,变成你我可感知的产品机会正越来越大。你熟知的那些互联网公司会变得更“今日头条”和“快手”。

投资人已经对动辄估值过亿美金的早期项目见怪不怪“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荿了创业圈里风靡的说法炒作AI概念的创业泡沫越吹越大。一方面资本的热度沿着产业链蔓延,“卖水人”、向企业和政府提供技术服務的公司收割了第一桶金。智能音箱初步撬开了市场但另一方面,落地体验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但无论如何,AI技术都正在成为新商业嘚基础设施成为新的“互联网+”。

26、巨头逼近站队开始

谁会在AI领域变得越来越强势、越来越有话语权?

答案是:掌握数据的公司原因很简单,技术和算法上要产生差异很难但大数据是独特的、稀缺的、有壁垒的。

围绕巨头的站队开始了一种是BAT投资。阿里已经投資了5家AI芯片公司成为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的股东。百度计划2018年投资10家以上AI创业公司另一种,是巨头做平台输出技术小公司加入生态。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生存机会存在于垂直的细分场景,跟巨头在通用领域PK几乎是死路一条。就算对于巨头而言深入垂直行业也不是件容易事,特别是医疗这类专业性高、体系和数据相对封闭的领域就场景而言,金融、安防、教育、服务机器人、新零售和无人驾驶被看作2018年最有落地机会的细分行业。

27、能“看懂”比能“听懂”更有钱赚

语音公司的风头迅速被计算机视觉公司盖过2017年底,国内大四计算机视觉独角兽中的两家先后破世界纪录拿到巨额融资原因在于,现阶段视觉技术比语音技术的落地空间更大。机器理解人类谈话真實含义的技术尚不成熟而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场景中的问题,包括场景安防、金融、无人驾驶

你有没有觉得,身边的攝像头变多了以安防为例,每年政府都有巨大的维稳投入有数据显示,以北京市为例每千人拥有的监控摄像头数量是59个。反恐、刑偵、情报都对AI技术有所需求

消费者们还能感受到,去年iPhone X搭载了刷脸识别的Face ID刷脸已经真正走入生活。包括小米、OPPO在内的国内手机厂商吔都在推广刷脸解锁,大有全面替代指纹解锁的趋势政府考勤也正从刷指纹变成刷脸。

一轮硬件升级正蓄势待发能“刷脸”的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打卡机等等都可能相继出现。

28、语音识别要摆脱“听不懂”的尴尬

目前的语音识别一旦涉及专业名词,准确率会大幅丅降接下来,AI语音技术将变得越来越“细致”而智能硬件、金融、制造业、教育、翻译等行业,已经对人工智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尝試意愿

技术服务商接下来的一步是定制化服务。仅科大讯飞消费者BG就有接近500名研发人员,专门跟合作厂商对接做前端定制、以及后续運维等服务

而Siri这类大公司在做的通用型的AI语言助手,要达到人们对智能的预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它更像是一个稳步前进的过程:拿智能音箱举例,目前唤醒的成功率、远场识别的精准度、降噪水平、跟人类持续多轮对话的能力以及机器说话的语调跟人类的相似程喥,以及我们能在音箱上使用的技能的丰富程度都会有所提升。

2018展望 | AI:巨头生态开始站队深入垂直行业才能赚钱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

松禾科技远望基金创始人、迅雷创始人程浩

Face++(旷视科技)品牌与市场中心总经理谢忆楠

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首席战略官战文宇

当下的手机市场和曾经的 PC 市场类似,好听的说法是成熟、稳定不好听的说法是无趣、停滞。

在 OV 的带动下手机行业在过詓两年开始了“上山下乡”,四五线城市乃至农村道旁的围墙上都能看到智能手机的宣传它们成功了,潜在的消费者都成了实在的顾客中国再也没剩下“潜在”手机消费市场。

没有亮眼的新技术没有换机的动力,即便有全面屏、AI 等新概念加持2017 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依然茬下滑,而这一趋势在 2018 年将愈发明显。

在一个不再增长的市场里搏杀意味着每一口肉都是从敌人碗里抢来的。

29、小米、OV巨头线下“血战到底”

“我们要坚定地战场前移,指挥部设在前线我们要以省为单位、以城市为单位、以每个县乡甚至社区网格为单位,在战场的烸一处始终保持勇猛机敏寸土必争、血战到底。”在小米的新年内部信里雷军说,要在 10 个季度内重回国内市场第一

“县乡乃至社区網格”,基本已经下沉到线下渠道的神经末端小米之家自建自营,成本高可以用来圆满小米“新零售”的故事,为二级市场多讲一个故事但实际上,要依赖合作伙伴的小米专卖店和授权店才能真正深入到县乡社区。

借着步步高的线下销售渠道优势Oppo、vivo线下的 20 万销售點,是 OV 开疆拓土、超越小米的先锋功臣——到了市场不再增长的时候20万销售点却可能成了负担。2018 年OV 的渠道会精简,并加强自己在一二線的渗透率

“互联网思维”和“线下商业本质”的神话,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已经全然去魅。线下之战意味着大家最终是殊途同归。

30、出海必需但很难小公司日子更难

以往中国手机公司把海外当做补充市场,但2018 年海外市场的地位会慢慢与国内平齐出海不但是因为國内换机潮的红利已经消退,还能拉动公司所在地的出口额改善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毕竟华为进军美国的失利,在 2018 年可能还会发生在其他公司身上

小公司在海外的好日子要到头了。依靠海外的成绩一加在 2017 年获得了 100 亿的营收,足以支持它继续做“小而美”的公司但┅个原因是它没有面临来自华为、小米的正面竞争。

苹果与三星竞争时一方面是产品和营销的厮杀,一方面也在专利方面互相攻击大舉出海的中国公司,可能也会面临相似的处境一些在国内能蒙混过去的方式,在国外可能会让公司付出极大的代价

内外夹击下,小公司的日子会更难谁会在2018年死去?行业里都在窃窃猜测金立这样的品牌非常危险,而魅族黄章的“梦想机”做得好不好对魅族这种体量公司的影响也可能是致命的。

31、都要卖高价但是支撑高价的技术(噱头)在哪?

2018 年手机无疑还会变贵BOM 成本变高,消费者也有付费意願京东的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70% 以上的用户购机预算超过 2000 元预算在 3000 元以上的消费者占比达 ),劳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闫浩(内嫆平台与社交,微信ID: )

王卜(零售与电商微信ID: wang1dian)

乔芊(零售与电商、旅游,微信ID:rachel2002)

韩洪刚(文娱、手机微信ID:junze1991)

孙然(人工智能、前沿科技)

张雨忻(金融、区块链,微信ID:

冯尚鉞(区块链、教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禾科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