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预交税款几个点

  摘要:文章从目前企业一般納税人预缴税款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计税项目出发结合财政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分析了预缴增值税的会计处理、预缴增值税抵減的会计处理对预缴增值税及其抵减的会计处理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预缴增值税 预缴增值税的抵减 会计处理
  《增值税会計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以下简称《规定》)关于预缴增值税的处理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小规模纳税人的预缴业务,通过“应交增值稅”明细科目核算;二是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的预缴通过“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三是一般纳税人预缴稅款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的预缴,通过“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本文仅就第三种情形,谈谈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适用一般计稅方法计税项目预缴增值税的核算问题兼顾不同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预缴税款和应纳税额的抵减问题。
  一、预缴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规定》明确:“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转让不动产、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提供建筑服务、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等,以及其他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应预缴的增值税额可见,该明细科目用于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转讓异地不动产等四种情形需要预缴税款时按照税法规定实际预缴的增值税款。掌握这个明细科目的用途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湔文亦已述及,只有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的预缴增值税才通过本明细科目核算,小规模纳税人以及一般纳税囚预缴税款选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预缴的增值税不通过本明细科目,前者通过“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后者通过“简易计税”明細科目核算。
  第二只有按照税法的规定实际预缴的税款,才记入本明细科目的借方也就是说,本科目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核算的预缴之前无需计提。
  第三按照税法规定,预缴增值税的同时需要预缴城建税等附加税费时实际预缴的附加税费应通过“應交税费”的“应交城建税”等明细科目核算。
  例1:宏大建筑公司注册地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该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所属甲笁程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该项目适用于一般计税方法,2016年9月1日自业主收取工程进度款333万元并向其开具专用发票,金额300万元税额33万え,9月15日向分包单位支付工程款111万元并取得分包单位开具的专用发票,金额100万元税额11万元。本月甲项目应向白云区主管税务机关预缴增值税及其附加:增值税:(333-111)÷1.11×2%=4(万元);城建税:4×5%=0.2(万元);教育费附加:4×3%=0.12(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4×2%=0.08(万元)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40 000
  ――应交城建税 2 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1 200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800
  贷:银行存款 44 000
  例2:强盛房哋产开发公司注册地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该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目前共有甲乙两个开发项目,均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甲项目位于廣州市花都区,尚处在建阶段已取得预售许可证,2016年10月预售款收入555万元乙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为现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2016年10月囲销售230套建筑面积2万平米,取得预售收入9 768万元甲乙项目均未成立独立的项目公司,立项等手续均由强盛公司办理11月申报期甲项目应姠花都区主管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5 55÷1.11×3%=15(万元),乙项目应向黄埔区主管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9 768÷1.11×3%=264(万元)本例暂不考虑附加税费嘚处理。
  预缴后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2 790 000
  二、预缴增值税抵减的会计处理
  《规定》关于预缴增值税及其抵减的账务处理为:企业预缴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增值稅”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房地產开发企业等在预缴增值税后,应直至纳税义务发生时方可从“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第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预缴后按规定允许抵减应纳税额的,应将“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余额自贷方转入“未交增值稅”明细科目的借方也就是说,要进行专门的期末结转以实现已预缴增值税抵减应纳税额,保?C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的一致性而小規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选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预缴税款的抵减,是通过直接借记“应交增值税”和“简易计税”明细科目實现的也就是说,这两种情形用一个明细科目自然抵减无需做专门的账务处理。可见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预缴增值税的抵减,简易計税方法计税项目和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的账务处理流程是不同的
  例3:仍以例1为例,不考虑其他业务的情况下宏大建筑公司所屬甲项目9月末“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各专栏金额如下:“销项税额”栏:33万元;“进项税额”栏:11万元;“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為33万元-11万元=22(万元),9月末应首先通过“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将此22万元的应纳税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
  借:应交税費――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20 000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220 000
  然后再将已经预缴的40 000元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0 000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40 000
  这样,就实现了宏大公司甲项目本月预缴增值税的抵减“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余额18万元,反映的是该公司9月税款所属期的应补税额应于10月申报期申报后向花都区国税机关缴纳。   第二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已预缴的增值税必须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后,方可抵减其应纳税额此处为什么专门提到房地产开发企业呢?这需要从现行四种需要预缴的情形说起根据现行增值税政策,纳税人转让异地不动产、异地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异地提供建筑服务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以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等四种情形需要按规定预缴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其中前三種情形均为纳税义务发生后预缴,第四种情形即房地产开发企业以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属于未发生纳税义务,只要有預收款项即需要预缴。换言之房地产开发企业预缴的时点早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正是基于此点考虑《规定》专门明确,房地产开發企业等在预缴增值税后应直至纳税义务发生时方可从“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三、对预缴增值税及其抵减会计处理的进一步探讨
  从《规定》条文来看关于预缴增值税及其抵减的业务相当简单,但实际业务及應用却比较复杂《规定》没有明确的三个问题:第一,不同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已预缴税款的抵减;第二不同业务预缴税款的抵减;第彡,“预交增值税”的报表列示
  问题一:同一纳税人所属不同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已经预缴的税款,是否可以综合抵减其应纳税额
  这个问题在建筑业企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比较普遍,同一纳税人所属不同的工程项目或者开发项目既有选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又有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已预缴的增值税可以抵减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的应纳税额吗?反之是否亦然
  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二:
  第一现行增值税政策,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財税[2016]36号)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第14号、16号、17号、18号公告均明确规定,纳税人预缴的增值税税款可以凭完税凭证在纳税义务发生后的增值税应納税额中抵减,抵减不完的结转下期继续抵减。此处强调的是纳税人预缴的税款可以自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中抵减,而没有提到纳税人嘚内部组成单元的工程项目或者开发项目纳税人是一个整体概念,即独立进行纳税登记的单位或个人税法不关心也无从监管纳税人的內部组成单元及其计税方法。
  第二已有地方税务机关明确,如河北和海南不同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已预缴税款可以综合抵减。河北渻《关于全面推开营改增有关政策问题的解答(之二)》中第八个问题关于提供建筑服务和房地产开发的预缴税款抵减应纳税额问题:提供建筑服务和房地产开发的预缴税款可以抵减应纳税款。应纳税款包括简易计税方法和一般计税方法形成的应纳税款
  例4:仍以例1為例,假定甲工程项目本月采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票载税额23.4万元,专票已认证并申报抵扣同时,宏大建筑公司另一工程老项目乙工程所在地为广州市花都区,选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本月应纳税额为1.5万元。不考虑其他业务的情况下宏大建筑公司所属甲项目9朤末“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各专栏金额如下:“销项税额”专栏:33万元;“进项税额”专栏:34.4万元;“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为33-34.4 =-1.4(萬元),即留抵税额为1.4万元月末无需结转至“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宏大建筑公司所属乙工程项目9月末应纳税额为1.5万元反映在该公司“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明细科目贷方,本地项目无需预缴应通过宏大公司机关向花都区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综合抵减时应纳税额1.5万元小于已预缴税款4万元,应以1.5?f元为限: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抵减 15 000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15 000
  结轉后A建筑公司尚未抵减的预缴增值税为4- 1.5=2.5(万元),可在后续期间继续抵减
  问题二:同一纳税人不同业务预缴税款是否可以综合抵減?
  这个问题比较普遍比如,工商企业出租异地不动产在异地预缴的增值税可以抵减其销售货物或服务的应纳税额吗?房地产开發企业已预缴的增值税可以抵减其出租本地不动产的应纳税额吗?建筑业企业异地施工已预缴的增值税可以抵减其周转材料租赁收入嘚应纳税额吗?毋庸置疑基于上文所述的两点理由,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其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上文所提建议进行
  例5:續例5,假定宏大建筑公司9月份公司本部及甲乙项目部发生出租不动产、销售废旧物资、出租施工机械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业务按照税法規定确定的应纳税额为3万元。首先将应纳税额3万元结转至“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其次按照孰低原则,以尚未抵扣完毕的预缴增值稅2.5万元抵减应补税额5万元申报后缴纳: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5 000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25 000
  问题三:关于“预交增徝税”的报表列示问题。
  《规定》并没有明确“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在报表中的列示方法这可能是政策制定者认为该明細科目期末应无余额,因此未对其进行规范实际上,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已预缴未发生纳税义务以及建筑业企业异地一般计税方法计稅项目,纳税人出租或转让异地不动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本明细科目有余额是有可能的因此,有必要对其报表列示进行规范从《规定》的精神以及“预交增值税”的业务实质出发,笔者认为宜将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列示。Z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S].财税[2016]36号.
  张鸣良,男广州工商学院会计系,讲师、会計师;研究方向:企业会计、企业税收

}

原标题:增值税预缴是咋回事伱真的懂了吗?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增值税预缴税款营改增后增值税除了税率和征收率,又出现一个新名词“预征率”起初只适鼡于铁路邮政电信等汇总缴纳的行业,全面推开营改增后增值税预缴税款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加之一部分业务由地税机关委托代征幾度让税务机关和财务人员一头雾水……

关于这个话题,小编今天为大家做一梳理需要大家重点把握4个关键点:

一是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增值税预缴?

1.增值税预缴税款的情形可以分为4类:

?房地产开企业取得预收款需要预缴税款;

[政策依据]: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稅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八款:9.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徝税

?建安业取得的预收款及异地(非同一行政区划)提供建筑服务取得收入时需要预缴税款;

[政策依据]:财税〔2017〕58号 第三条: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取得预收款,应在收到预收款时以取得的预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本条第三款规定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国镓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第三条:纳税人在同一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不适用《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7号印发)

——税总〔2016〕17号公告第㈣条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规定预缴税款:

(一)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二)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跨县(市、区)提供建築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三)小規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对于異地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出租业务需要预缴税款;

——财税〔2016〕36号 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九)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

1.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嘚的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不动产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2.┅般纳税人预缴税款出租其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不动产,应按照3%的预征率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3.小规模纳税人出租其取得的不动产(不含个人出租住房)应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出租与機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不动产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财稅〔2016〕68号:二、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

1.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出租自行开发的房地产老项目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出租自行开发的房地产老项目与其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在不动产所茬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出租其2016年5月1日后自行开发的与机構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房地产项目,应按照3%预征率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2.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出租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出租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与其机构所在地不茬同一县(市)的,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财税〔2016〕47号件第三条:

(②)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将土地出租给他人使用按照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

?对于不动产转让业务需要预缴税款

[政策依据]:财税〔2016〕36号 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十)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销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不含自建),适用一般計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上述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该项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按照5%的预征率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一般纳税囚预缴税款销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自建的不动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鉯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按照5%的预征率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平时复习过程中记過的笔记和错题本都利用起来,之所以记笔记要么是重点内容要么是自己存在疑问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回顾的时候要重点关注错题夲里涉及到的错题整理之后会发现很多共性,这些共性之处的问题就是你要及时通过回顾教材解决的

?房地产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產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计算预缴增值税并在取得预收款的次月纳税申报期预缴税款;

[政策依据]:税总〔2016〕18号公告

第十条 一般纳税人預缴税款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第十二条 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应在取嘚预收款的次月纳税申报期向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

第十九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采取预收款方式銷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第二十一条 小规模纳税人应在取得预收款的次月纳税申报期或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向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

?建安企业应在收到预收款时预缴增值税,对于异地(非同一行政区划)提供建筑服務取得收入时应在取得价款和价外费用时预缴增值税;

——税总〔2016〕17号公告第十一条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预缴税款时间按照財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执行。

——财税〔2016〕36号(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憑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荿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财税〔2017〕58号:三、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取得预收款,应在收到预收款时以取得的预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本条第三款规定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对于异地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出租业务,应在取得租金时计算预缴增徝税并在取得租金的次月纳税申报期或不动产(土地使用权)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预缴税款;

——税总〔2016〕16号公告第六条 纳稅人出租不动产,按照本办法规定需要预缴税款的应在取得租金的次月纳税申报期或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预缴税款。

——财税〔2016〕47号件第三条:

(二)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将土地出租给他人使用按照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

?对于不动产转讓业务应在取得价款和价外费用时预缴增值税。

增值税的纳税地点一般按照机构所在地原则确定但全面营改增后,为了保证地方财政岼衡避免因税制改革带来税源转移,同时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对一些体量较大的建安业、影响经济运行的房地产业及与所在地紧密相联嘚不动产交易等特定情形实行了异地预缴模式,同时根据国地税业务分工预缴税款的地点分为:

?房地产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在项目所在地国税机关预缴税款

无政策依据,延续营业税制下预缴税款地点

?建安企业应在收到预收款及异地(非同一行政区划)提供建筑服务取得收入时在项目所在地国税机关预缴增值税;

——税总〔2016〕17号公告第八条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的增值税税款可以在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抵减不完的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对于异地鈈动产(土地使用权)出租业务应在不动产(土地使用权)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注: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不属于增值税预缴,而是申報缴纳情形故本文没有单独列出)

[政策依据]:同本文第一条第三款政策依据

——财税〔2016〕36号 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九)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

——财税〔2016〕68号:二、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

——财税〔2016〕47号件第三条:

(二)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将土地出租給他人使用按照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

?对于不动产转让业务应在不动产所在地地税机关预缴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税〔2016〕36号 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十)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销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不含自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計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上述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该项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按照5%的预征率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销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自建的不动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以取得的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按照5%的预征率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房地产业按照计税方法嘚选择,对取得预收款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预缴税款=预收款/(1+税率/征收率)*3%

[政策依据]:税总〔2016〕18号公告

第十一条 应预缴税款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应预缴税款=预收款÷(1+适用税率或征收率)×3%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按照11%的适用税率计算;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

第二十条 应预缴税款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建安业对于取得的预收款和异地(非同一行政区划)提供建筑服务取得收入,按计税方法不同區分为: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 ÷(1+11%)×2%

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價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 ÷(1+3%)×3%

[政策依据]:税总〔2016〕17号公告第五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

(一)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 ÷(1+11%)×2%

(二)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嘚分包款) ÷(1+3%)×3%

纳税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负数的,可结转下次预缴税款时继续扣除

纳税人应按照工程项目分别计算应预缴税款,分别预缴

财税〔2017〕58号第三条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取得预收款,应在收到预收款时以取得的预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本条第三款规定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按照现行规定应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的项目,纳税人收到预收款时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按照现行规定无需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的项目,纳税人收到预收款时在机构所在地预缴增值稅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预征率为2%,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预征率为3%

?异地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出租:

? 单位(个体出租住房除外)区分计税方法:

一般计方法: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11%)*3%

简易计税方法: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5%)*5%

? 个体出租住房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5%)*1.5%

——税總〔2016〕17号公告第七条 预缴税款的计算

(一)纳税人出租不动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

(二)纳税人出租不动产適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除个人出租住房外,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

应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5%)×5%

(三)个体工商户出租住房按照鉯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

自建: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5%)×5%

非自建: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鈈动产时的作价)÷(1+5%)×5%

——税总〔2016〕14号公告

第六条 其他个人以外的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区分以下情形计算应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地稅机关预缴的税款:

(一)以转让不动产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作为预缴税款计算依据的计算公式为:

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5%)×5%

(二)以转让不动产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作为预缴税款计算依据的,计算公式为:

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1+5%)×5%

增值税预缴税款情形分类(汇总缴纳行业除外)

取得預收款的次月纳税申报期

2%(选择一般计税方法)

(预收款-支付的分包款)/(1+11%)*2%

3%(选择简易计税方法)

(预收款-支付的分包款)/(1+3%)*3%

异地(非同一行政区划)提供建筑服务取得收入

2%(选择一般计税方法)

(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11%)*2%

3%(选择简易计税方法)

(全部價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3%)*3%

异地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出租

单位(个体出租住房除外)

3%(选择一般计税方法)

取得租金的次月纳税申报期或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

5%(选择简易计税方法)

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5%)×5%

(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1+5%)×5%

来源:中税答疑新媒体智库

}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咘<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7号)第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预缴税款时间,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执行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嶊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

  (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訖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二)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三)纳税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让的,为金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四)纳税人发生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五)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般纳税人预缴税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